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中考会考的课外书知识清单

中考会考的课外书知识清单

中考会考的课外书知识清单在中考和会考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课外书知识。

下面是一份中考会考的课外书知识清单,供同学们参考。

一、文学类1. 《红楼梦》- 主要作者:曹雪芹- 内容简介:一部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为主线的长篇小说。

- 阅读重点:人物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表达、社会生活的描写。

2. 《西游记》- 主要作者:吴承恩- 内容简介: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主线,通过四位主要人物的历险和战胜妖魔鬼怪的故事,表达了对正义、友爱和勇敢的讴歌。

- 阅读重点:人物形象的塑造、道义观念的阐述。

3. 《水浒传》- 主要作者:施耐庵- 内容简介:描写了农民起义领袖宋江带领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组成的“草寇”队伍,反抗封建统治的故事。

- 阅读重点:人物形象的塑造、英雄气概的表达。

二、历史类1. 《史记》- 主要作者:司马迁- 内容简介:司马迁以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面系统地记载了中国历史上从上古到秦汉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 阅读重点:历史事件的纪录、人物形象的描述。

2. 《资治通鉴》- 主要作者:司马光- 内容简介: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纪录了从上古到五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后代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 阅读重点:历史事件的纪录、人物形象的描述。

三、科普类1. 《万物简史》- 主要作者:Bill Bryson- 内容简介:一本科普类的书籍,从宇宙的起源到人类的发展,介绍了各种自然科学的知识。

- 阅读重点: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发展的历史。

2. 《时间简史》- 主要作者:史蒂芬·霍金- 内容简介:由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编写的一本科普类图书,详细介绍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

- 阅读重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变、物理学知识的普及。

四、文化类1. 《论语》- 主要作者:孔子及其弟子- 内容简介:记录了孔子及其门人和学生的言论和行为,展现了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精选)

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精选)

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精选)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精选)据了解,中考马上就要启动啦,中考语文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内容,欢迎使用学习!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1《简爱》1、作者概况:夏洛蒂·勃朗特,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

2、主题思想: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3、人物性格:简·爱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有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渴求更加丰富的人生。

4、精彩章节:①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

②简·爱在婚事受阻后毅然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

5、艺术特色: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小说情节诡异,气氛诡异,悬念迭起。

小说始终洋溢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

那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和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都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西游记》1.《西游记》,长篇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修成正果的人生真谛。

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4.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

名著中的中考语文常考知识点

名著中的中考语文常考知识点

名著中的中考语文常考知识点名著是我们中学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优秀的语言表达。

在中考中,名著常常成为考查的重点,而其中涉及的语文知识点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几部经典名著中选取常考的语文知识点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讨论和总结。

一、《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描写《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全面的现实生活。

在中考中,常常会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人物形象描写,进行分析和归纳。

例如,题目可能是要求根据林黛玉的描写,写一篇有关林黛玉性格特点的文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结合原文中的描写,来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二、《西游记》中的动词与形容词的使用《西游记》是一部描写了孙悟空等人物的神话小说,其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化底蕴。

在中考中,会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句子,分析其中动词或形容词的使用,并解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这要求考生对语法和修辞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

三、《水浒传》中的寓言故事解读《水浒传》是一部以山东梁山泊为背景的古代英雄传记小说,其中融入了许多寓言故事,以及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独特观察。

在中考中,可能会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寓言故事,解读其中的寓意,从而进一步理解整个故事的主题和道理。

四、《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系分析《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为背景,描绘了刘备、曹操、孙权等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

在中考中,我们可能需要分析其中两个或多个人物的关系,例如刘备与曹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或者曹操与孙权之间的妥协与战争。

这要求我们了解人物之间的背景、性格以及相互间的影响和互动。

五、《老人与海》中的主题探究《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一部著名小说,通过一个老渔夫和大海之间的斗争,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在中考中,我们可能需要根据所给的关键词,探究该作品的主题,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思想。

总结:以上所提及的几部名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应的语文知识点也是十分广泛的。

江苏中考名著知识点归纳

江苏中考名著知识点归纳

江苏中考名著知识点归纳江苏中考的名著知识点归纳主要包括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作者、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名著知识点归纳:1.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品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败,揭示了封建家族的兴衰历程。

2. 《三国演义》:罗贯中所著,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塑造了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英雄豪杰的风采。

3. 《水浒传》:施耐庵所著,讲述了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反抗腐败官僚的故事,体现了人民反抗压迫、追求正义的精神。

4. 《西游记》:吴承恩所著,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传奇经历,通过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形象,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

5. 《骆驼祥子》:老舍所著,通过祥子这一形象,反映了旧社会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在苦难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 《朝花夕拾》:鲁迅的散文集,收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名篇,通过回忆童年往事,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7.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展现了苏联青年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奋斗和奉献精神。

8. 《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所著,以格列佛的奇幻旅行为线索,讽刺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腐败和虚伪。

9. 《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所著,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求生经历,体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顽强和智慧。

10. 《巴黎圣母院》:雨果所著,通过卡西莫多、艾斯梅拉达等人物的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光辉。

结束语:通过对这些名著的学习和理解,我们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更能够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阅读中发现更多的乐趣,不断进步和成长。

中考四大名著考点大全

中考四大名著考点大全

中考四大名著考点大全中考四大名著考点大全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四大名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它们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四部作品不仅在文学价值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而且在中考中也是必考内容。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出一份中考四大名著考点大全。

一、《红楼梦》1.作者及创作背景:《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历程。

2.主要人物介绍:贾宝玉——贾府少爷,性情敏感多疑;林黛玉——贾府外戚林家之女,才情出众但性格孤僻;薛宝钗——薛家千金,美貌与才华兼备但心机深沉。

3.重要情节梳理:《红楼梦》共有120回,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情节,如黛玉葬花、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等。

此外,还有一些经典的对话和诗词,如“荣府对联”、“葬花吟”等。

二、《西游记》1.作者及创作背景:《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的一部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该书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而著称。

2.主要人物介绍:唐僧——唐朝高僧,奉旨前往西天取经;孙悟空——石猴精变,法力无边;猪八戒——天蓬元帅转世,贪吃好色;沙僧——卷帘大将转世,忠诚老实。

3.重要情节梳理:《西游记》共有100回,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情节,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救母等。

此外,还有一些经典的场景和对白,如“花果山水帘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

三、《水浒传》1.作者及创作背景:《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的一部英雄传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108位好汉在梁山泊起义的故事。

该书以豪放洒脱的笔调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而著称。

2.主要人物介绍:宋江——忠良之后,被冤枉入狱后逃至梁山泊;林冲——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得罪高俅而被流放;武松——景阳冈打虎英雄,后因嫂子潘金莲而被害。

中考语文所有必读书目名著导读及知识点(全)

中考语文所有必读书目名著导读及知识点(全)

《西游记》导读主要知识点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2、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3、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4、小说主题: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要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 "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入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6、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等(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①善于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人胜,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形象鲜明、栩栩如生;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特的夸张。

初三语文名著阅读考点梳理

初三语文名著阅读考点梳理

初三语文名著阅读考点梳理初三阶段,名著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于中考而言,掌握名著阅读的考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对初三语文名著阅读常见考点的梳理。

一、《水浒传》1、作者及作品背景《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

这部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背景,描绘了一群梁山好汉的故事。

2、人物形象书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宋江的忠义、吴用的智谋、鲁智深的豪爽、武松的英勇等。

考生需要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经历和相关情节。

3、故事情节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林冲风雪山神庙”等经典情节,要清楚情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主题思想作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农民起义的必然性,歌颂了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追求。

5、艺术特色其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口语化特点;在结构上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二、《儒林外史》1、作者与创作背景作者吴敬梓,该书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

2、讽刺手法这是该书的重要特色,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夸张、对比等手法,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

3、人物形象如范进中举后的癫狂、严监生临终前的吝啬等,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丑态和社会的弊端。

4、主题探讨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虚伪与腐朽。

三、《简·爱》1、作者及作品风格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作品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展现了女性对平等和自由的追求。

2、主人公形象简·爱是一个自尊自爱、独立自主、敢于反抗的女性形象。

3、爱情观探讨了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真挚而平等的爱情。

4、社会背景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等级观念和女性地位的低下。

四、《骆驼祥子》1、作者及创作意图老舍先生的作品,旨在揭示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2、祥子的命运从一个充满梦想的青年逐渐堕落为“行尸走肉”,了解其命运变化的原因。

3、老北京风情书中描绘了大量的老北京风俗和社会场景。

4、语言特色具有浓郁的北京方言特色,生动鲜活。

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考部名著知识点梳理 (一)

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考部名著知识点梳理 (一)

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考部名著知识点梳理 (一)中考语文,是每年的一场重要考试,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总复习是必须的。

在复习阶段,许多学生都会遇到名著部分的知识点掌握不牢,无从下手的情况。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考部名著知识点做一个梳理。

一、古诗词1.《古诗十九首》:主要包括《登高》、《望庐山瀑布》、《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等。

2.《唐诗三百首》:主要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晓》、《将进酒》等等。

3.《宋词三百首》:主要包括《钗头凤·世情薄》、《满江红·怒发冲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等。

二、文言文1.《论语》:主要包括《学而篇》、《为政篇》、《八佾志》等等。

2.《大学》:主要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等等。

3.《孟子》:主要包括《公孙丑下》、《离娄上》等等。

三、小说1.《红楼梦》:主要包括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情节、主要思想等等。

2.《三国演义》:主要包括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情节、主要思想等等。

3.《水浒传》:主要包括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情节、主要思想等等。

四、历史1.《春秋左传》:主要包括《鲁隐公二十五年》、《僖公十四年》、《昭公七年》等等。

2.《战国策》:主要包括《齐桓公》、《孙子》等等。

3.《资治通鉴》:主要包括《东周列国志》、《战国策》、《秦纪》等等。

五、散文1.《希望》:主要包括作者李克勤的写作特点、主题思想、文体等等。

2.《读书独好》:主要包括作者张小娴的写作特点、主题思想、文体等等。

3.《品味人生》:主要包括作者夏达的写作特点、主题思想、文体等等。

以上就是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考部名著知识点的梳理。

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整体把握,重点掌握,同时细节处也不能忽略。

希望能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取得优异成绩!。

中考语文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整理

中考语文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整理

中考语文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整理《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10、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西游记》常考知识点: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组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知识点整理,赶紧收藏背吧!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知识点整理,赶紧收藏背吧!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知识点整理,赶紧收藏背吧!金铺中学卫建华今天,老师给大家整理了中考必考的名著导读的知识点,大家也可以在早上把课本里的名著多读几遍哦!七年级上册一.《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1.作者:鲁迅2.书名含义:早上的花,晚上捡拾起来。

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文章。

3.体裁:散文4.内容简介:这本回忆性的散文集收集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

都是回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文字中透视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5.全书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文章。

二.《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1.作者:吴承恩(明)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3.精彩情节点击: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

4.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5.孙悟空形象: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化成。

③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

④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

6.猪八戒形象: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忠勇、善良、勇敢、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7.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8.资料链接:《西游记》的影视剧版本较多,其中以杨洁导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最为成功。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总结关于任何事物的知识都有五个层次或者要素:事物的名称、定义、形象,有关事物的智识或者知识,以及事物本身,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1《童年》主要内容1.(故事)梗概:《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主人翁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过早的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主人翁在这样可怕的环境里依旧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2.概况:高尔基(1868—1936),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人物性格:阿辽莎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

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

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阿辽莎这个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

4.经典名句:①人生是艰苦的。

在不甘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个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寂静中展开的斗争。

②当全世界都在哭泣的时候是不应该嬉戏的,为了一个人的诞生而举行庆祝是缺乏知觉的人的行为。

应当保留你的欢乐,在一个充分生活了的人死去的时候发泄。

③生命还须前进。

动,便是生。

考题练习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俄罗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 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语文中考中名著阅读常考知识点总结

语文中考中名著阅读常考知识点总结

语文中考中名著阅读常考知识点总结
1、作者和作品:了解名著的作者及其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需要掌握名著的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主要内容。

常考的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老人与海》等。

2、内容梗概:了解名著的基本情节和主要故事线是必要的。

考生需要掌握名著的主要人物、背景设定、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主要事件的发生。

3、人物形象与性格:掌握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和性格塑造。

了解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并能够分析其形象塑造的意图和作用。

4、主题思想: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名著作品往往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

考生需要能够理解名著所传达的核心思想,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要阐述。

5、名句引用:熟悉名著中的名句和经典台词是常考的内容。

掌握名著中的重要语段,包括富有表现力和意义深远的句子,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阐释名著。

6、人物关系和情节推演:理解名著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是重要的分析能力。

考生需要能够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互动和影响,以及情节的起伏和发展,从而深入理解名著的内涵。

7、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了解名著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对于理解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考生需要了解名著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
背景、文化氛围等,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这些知识点是语文中考名著阅读常考的内容。

通过对名著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考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名著阅读题目,提升语文考试的成绩。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对名著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中考必考的十二本名著重点知识点

中考必考的十二本名著重点知识点

中考必考的十二本名著重点知识点中考是中国学生在初中毕业后要参加的一项重要考试,而名著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中考中常常会考察学生对于经典名著中的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将介绍中考必考的十二本名著的重点知识点。

1. 《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文学特点等方面。

2.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西游记》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3. 《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带领草莽英雄起义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水浒传》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4.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战争和英雄人物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三国演义》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5. 《儿子与情人》:《儿子与情人》是中国作家孟郊的作品,是一部反映唐代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小说。

重点知识点包括《儿子与情人》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6.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中国作家老舍的作品,讲述了一个为了摆脱贫困而奋斗的人物祥子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骆驼祥子》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7. 《茶馆》:《茶馆》是中国作家老舍的话剧作品,讲述了清末民初北京茶馆里的一群人物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茶馆》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8. 《红与黑》:《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作品,是一部对19世纪法国社会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的小说。

重点知识点包括《红与黑》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9.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古代军事家孙武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兵法著作。

重点知识点包括《孙子兵法》的作者、主要内容、兵法原则等。

中考语文20本名著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20本名著知识点汇总

【导语】⽔滴⽯穿,绳锯⽊断。

备考也需要⼀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

为您提供中考语⽂20本名著知识点汇总,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考试时会更得⼼应⼿。

快来看看吧! 1、《西游记》 ——⼀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作者:吴承恩(明) (1)主要内容 由孙悟空⼤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

他们⼀路上降妖除魔历尽艰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2)主要⼈物形象 ①唐僧:诚实善良,⼀⼼向佛,但胆⼩怕事,迂腐,鉴别能⼒差; ②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武艺⾼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 ③猪⼋戒:憨厚淳朴、作战勇敢、不畏妖魔,但贪吃好睡、滑稽荒唐,有⼩⽣产者、⼩市民的意识特点; ④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不⼆。

(3)典型情节 ①⼤闹天宫, ②真假美猴王, ③三调芭蕉扇, ④三打⽩⾻精, ⑤猪⼋戒⾼⽼庄招亲, ⑥⼤战红孩⼉, ⑦车迟国⽃法, ⑧⼥⼉国遇难… (4)艺术特⾊ 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物形象, ③善于天马⾏空的想象和⼤胆奇特的夸张。

(5)启⽰或感受 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树⽴了⽬标,敢于⾯对,勇往直前,就⼀定能实现理想。

2、《⽔浒传》 ——反抗封建*的英雄传奇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 (1)主要内容 ⽣动地描写了梁⼭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后失败的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主要⼈物形象 ①宋江(及时⾬):⼈民理想的忠义之⼠,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

能团结兄弟,罗⼈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有妥协性。

②鲁智深(花和尚):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且脾⽓⽕爆。

③林冲(豹⼦头):逼上梁⼭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

④武松(⾏者):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勇⼠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

⑤吴⽤(智多星):⾜智多谋、神机妙算。

中考名著阅读知识点总结

中考名著阅读知识点总结

中考名著阅读知识点总结
中考名著阅读知识点总结是一广泛使用的备考材料,包含了许多关于名著阅读的考试重点和难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知识点:
1. 名著的作者和背景:了解名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节。

例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经历了家族的兴衰和变故,这些经历影响了他的创作。

2. 名著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掌握名著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三国演义》中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考生需要了解这些事件和人物对故事的影响。

3. 名著的主题和意义:理解名著的主题和意义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评估。

例如,《水浒传》的主题包括了反抗压迫和崇尚正义,这些主题对考生来说是重要的考点。

4. 名著的文学特征和风格:掌握名著的文学特征和风格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语言和情节。

例如,《西游记》具有鲜明的神话故事特色,而《水浒传》则具有浓郁的黑社会色彩。

5. 名著的改编和影响:了解名著的改编和影响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名著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例如,《红楼梦》被多次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这些改编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不可低估。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中考名著阅读知识点,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复习。

备考过程中,考生还需要注重自身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应对中考名著阅读考试。

辽宁中考名著知识点归纳

辽宁中考名著知识点归纳

辽宁中考名著知识点归纳在辽宁中考中,名著阅读是语文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名著知识点归纳,供同学们复习参考:1.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复杂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著称。

考生需要了解主要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以及小说中反映的社会矛盾和人生哲理。

2. 《西游记》: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传奇故事。

考生需要掌握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的形象特点,以及他们所经历的八十一难的故事梗概。

3. 《三国演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

考生需要了解曹操、刘备、孙权等主要人物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以及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

4. 《水浒传》: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讲述了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梁山泊,反抗腐败官府的故事。

考生需要掌握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和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5. 现代文学作品:除了古典名著,现代文学作品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鲁迅、巴金、老舍等作家的代表作,如《呐喊》、《家》、《骆驼祥子》等,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6. 外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同样是中考的重点,考生需要了解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海明威等作家的代表作,如《哈姆雷特》、《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等,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7. 文学鉴赏:考生需要学会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包括对作品的语言风格、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8. 文学常识:考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如文学体裁的分类、文学流派的特点、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等。

结束语:通过对辽宁中考名著知识点的归纳,同学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复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

中考语文名著知识点归纳—中考必记考点

中考语文名著知识点归纳—中考必记考点

中考语文名著知识点归纳—中考必记考点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名著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名著作为中文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中考语文考试的重点。

掌握名著知识点,对于提高中考语文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考语文名著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列出中考必记考点。

一、名著的作者、作品及中心思想掌握名著的作者、作品及中心思想的是中考语文考试的必备知识。

以下是常见的几个名著和其相关的作者、作品以及中心思想:1.《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描写了一个大家族贵族的兴衰历程。

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爱情、权力、世俗习俗等多方面的人性问题。

2.《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位取经人的故事。

通过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走过的路程,体现了人类在实现信仰和追求自由过程中的不懈努力。

3.《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讲述了梁山泊中的英雄故事,描写了梁山泊108名好汉为了保卫自己的头领宋江,共同抗御朝廷官兵的故事。

该作品主要表现了人类的正义感和对自由的追求。

4.《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讲述三国时代的历史故事,主要描写了曹操、刘备、孙权等三国时期的王朝和政治斗争。

该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风貌和历史背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军事文化精神。

二、名著中的语言技巧和文学手法要想在中考语文考试中高效地掌握名著知识点,需要对名著中的语言技巧和文学手法有一定的掌握能力。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语言技巧和文学手法:1.比喻:用一个事物去比拟另一个事物,以此来表现被比喻的事物特征的方法。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居住的“荣府”,是一个朱墙高瓦、翠竹清阴、小桥流水、富丽堂皇的大宅,富丽堂皇,形容豪华华贵。

2.暗喻:用表面上的事物所隐含的深层意义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

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破长蛇宴,借助桃园结义等诸多团结协力的经历,成功地团结一切正义之士,反映出了中华民族在困难面前始终团结一心的精神品质。

3.类比:以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或可相似之处,以一个为别的表示的方法。

初中语文 15本中考重点名著知识点梳理图片版

初中语文 15本中考重点名著知识点梳理图片版

15本中考重点名著知识点梳理图片版+中考典型真题1.《西游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名著阅读【安徽省】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十八岁的时候,祥子便跑到城里来。

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

可是,不久他就看出来,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做别的苦工,收入是有限的;拉车多着一些变化与机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酬。

自然,他也晓得这样的机遇不完全出于(),而必须人与车都得漂亮精神,有货可卖才能遇到识货的人。

想了一想,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

但这不是不能胜过的困难,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的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的一年二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①上一辆车,一顶漂亮的车!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再来看看祥子的身材,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②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按照常规的审美标准,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③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者:吴承恩(明)(1)主要内容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

他们一路上降妖除魔历尽艰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2)主要人物形象①唐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但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②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③猪八戒:憨厚淳朴、作战勇敢、不畏妖魔,但贪吃好睡、滑稽荒唐,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④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3)典型情节①大闹天宫②真假美猴王③三调芭蕉扇④三打白骨精⑤猪八戒高老庄招亲⑥大战红孩儿⑦车迟国斗法⑧女儿国遇难(4)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

③善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5)启示或感受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树立了目标,敢于面对,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2、《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1)主要内容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后失败的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2)主要人物形象①宋江(及时雨):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

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②鲁智深(花和尚):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且脾气火爆。

③林冲(豹子头):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

④武松(行者):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

⑤吴用(智多星):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3)典型情节①宋江题反诗、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②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倒拨垂杨柳。

③林冲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

④武松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⑤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4)艺术特色①全文结构雄伟完整,众多人物一个引一个,每一个英雄故事都像一篇英雄传记。

②叙事翔实精彩。

③语言通俗生动,塑造人物惟妙惟肖。

(5)启示或感受我们应该像水浒中的英雄人物一样,疾恶如仇,伸张正义。

但作品中滥杀无辜,歧视妇女等封建糟粕应该摒弃。

3、《骆驼祥子》——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作者:老舍(1)主要内容主人翁祥子从农村来到北京,他老实、健壮,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想用自己的双手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最终被旧社会吃掉,变成一位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2)主要人物形象①祥子: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

②虎姐:具有二重性。

一是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3)典型情节①怒辞杨宅②曹家遇险③晦暗的地狱④最后的绝望(4)艺术特色①善于描写老北京风土习俗、民情世俗。

②语言俗白凝练。

③独特的讽刺艺术。

(5)启示或感受老实、健壮、坚忍的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后,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不让好人生存。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1)主要内容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

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他就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主要人物形象①保尔柯察金: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的信念,是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

②冬尼娅:天真、淳朴,醉心于爱情,最后由小资产阶级小姐完全变成时代落伍者和寄生虫。

(3)典型情节①苏联红军与彼得留拉匪徒开战;②熔铸“钢铁”的过程;③保尔打消自杀念头。

(4)艺术特色①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②写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群众的英雄业绩,③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加强了艺术感染力,如格言、内心独白、日记、回忆。

(5)启示或感受这部小说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意志与顽强的奋斗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5、《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作者:笛福(英)(1)主要内容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2)主要人物形象①鲁滨孙:是一个要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追求财富的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新兴资产者的英雄。

②星期五:鲁滨孙救起的`土人,是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3)典型情节①挖独木桥②制作瓦罐③开导“星期五”④自封总督(4)艺术特色①描写具体逼真,用人物行动具体表现人物性格;②常常穿插一些人物的议论来补充,突出人物性格。

(5)启示或感受阅读本书,使我懂得了当面临困境时,我们要勇敢顽强,不断努力,一定能走出困境。

6、《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作者:斯威夫特(英)(1)主要内容全书共有四个部分,写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駰国的经历,反映了18世纪中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2)主要人物形象格列佛:是一个反贪婪残暴、正直、善良,具有忧世情怀的人。

(3)典型情节①游小人国时对“高跟”、“低跟”党的斗争②游大人国时和国王的谈话③游飞岛国时参观“持格多科学院”④游慧駰国时和马的对话。

(4)艺术特色①将虚构情节、幻想故事和对现实的揭露巧妙结合,②点面结合,对照写作,四部游记一正一反地排列,③绝好的想象,生动的细节。

(5)启示或感受读了本书,让我了解到18世纪时英国两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现状。

读了此书,更让我感触到作者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7、《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作者:凡尔纳(1)主要内容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2)主要人物形象尼摩船长: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是一位反抗压迫的战士形象。

(3)典型事例五彩缤纷的海底美景。

(4)艺术特色①构思巧妙、情节惊险,②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

(5)启示或感受看了《海底两万里》它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把我们带入了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境。

8、《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英)(1)主要内容写简爱成年后到桑菲尔德贵族庄园当家教。

她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东家罗切斯特的尊敬与爱恋的故事。

(2)主要人物形象简爱:是一个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子。

渴望自由幸福,追求更高精神境界。

(3)典型事例罗切斯特与简爱互相倾吐衷肠的情节。

(4)艺术特色情节曲折,气氛诡异,悬念迭起。

(5)启示或感受读《简爱》使我懂得了人生不但要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而且还要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9、《童年》——在苦难中长大作者:高尔基(前苏联)(1)主要内容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失去父亲,被母亲带到外祖父家,过着压抑沉闷、悲凉凄苦的生活,母亲因不堪忍受这种生活,离开了阿廖沙。

而小茨冈、“好事情”、尤其是外祖母等人,特别关心爱护阿廖沙,在他们影响下,阿廖沙逐渐恢复了自信,闯荡真正的“人间”。

(2)主要人物形象①阿廖沙是一个鄙视自私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的正直少年。

②外祖父卡希林:家长制手工业的形象,凶恶残暴,没有亲情,唯利是图,寡情薄义。

③外祖母伊凡诺夫娜:勤劳、善良、乐观、智慧,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3)典型事例①与外祖父等人联欢②外祖父打外祖母③报复老师(4)艺术特色①选材独特,取材于作家的经历,②交替运用儿童的视角和成人的视角,交替描写的多视角描写方法。

(5)启示或感受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会让我们备感自己童年的幸福。

我们会更加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

10、《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作者:鲁迅(1)主要内容写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的体验。

(2)主要篇目介绍①《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控诉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

②《父亲的病》揭露了“巫医不分”的名医敲诈勒索、封建迷信、鞭挞了复古倒退的反动。

③《琐记》歌颂了“不满现状”的革命青年。

(3)经典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4)艺术特色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

(5)启示或感受读了《朝花夕拾》使我了解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制度和当时社会的冷酷,更加懂得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