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
2018-2019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后附 教学进度表)

2018-2019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后附教学进度表)2018-201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计划(上册)任教班级:教师姓名:一、指导思想本教学计划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遵循语文教育规律,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为终身研究、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材分析本教材为2018年秋季使用的全国统一部编版语文教材,共包含27篇课文,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教材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同时也注重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
三、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单元:想象生活本单元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三篇课文组成,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研究生活,积极向上。
同时,本单元还安排了作《猜猜他是谁》,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作的格式,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
2.第二单元:秋天的美景本单元主要由《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和《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旨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3.第三单元:童话本单元主要由《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组成,旨在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想象的能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最新2019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全册新教材)

1《春》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重音和停连,在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对春的情感。
2.深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关键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
3.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重点难点第一课时:在诵读中把握重音与停连,体会作者的情感。
第二课时:抓住关键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课前准备1.准备范读视频或录音,制作PPT。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阅有关朱自清的资料,搜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朗读课文至少2遍,在朗读中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试着背诵;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掌握“读读写写”中字词的音形义。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春天展现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崭新的希望。
春,作为一年的开始,深受文人墨客喜爱。
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文?在这些诗文里,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春”?[提示学生可用以下方式分享自己的积累:我从“”(朝代+人名)的《》(作品名)中,读到了“”(写春的诗文句),他笔下的春是“”(特点)的。
] 春不仅属于文人墨客,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同学们,你眼中的春是怎样的?请用一句话描述。
学生描述自己眼中的春,老师总结并导入:春不仅让古代文人挥毫泼墨,让同学们心驰神往,更让现代作家朱自清为之倾倒。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春》,去品味他笔下的春之韵。
二、指导朗读,整体感知1.自由诵读全文,边读边勾画关键词,请理清文章思路,找出作者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展现了春的什么特点。
师生交流:盼春(1)绘春(2~7)春醒图(山、水、太阳)、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春风图(风唱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赞春(8~10)娃娃——新小姑娘——美青年——力2.师生诵读选段,指导重音(.)、停(∨)连(∧),探究作者的情感。
(1)你认为哪些词要重读?词语重读后,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觉?(2)同桌互相读,注意读音要正确,重音和停连要恰当。
(3)你为什么这样读?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教师引导:重音,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以引起听者的注意。
中考人教部编版语文复习课件:第1篇 第1部分 七年级上(共60张PPT)

• 【佳句赏析】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虚写。运用互文、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势,洋 溢着饱满的激情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诗人其实是以沧海自比,表 达了他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我们可以通过大海的气魄、胸怀,触摸到作为一个 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踌躇满志时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和饱满的激 情。(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第 10 页
• 【针对训练】 • 1.(2019·江苏淮安中考)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 ①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
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饱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②融情入 景,表达了诗人的关切、担忧之情;既点明题目,又为后二句抒情做好铺垫。 • 2.(2020·江苏淮安中考)《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 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 解。 • 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切忧虑,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 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还有愿陪伴朋友一路前行的深情安慰。
第 11 页
• 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 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 示例一:运用拟人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二: 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思 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 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
第 12 页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往事依依》导学案

《往事依依》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及内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把握文章中心。
2.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3.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把握文章中心。
2.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主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童年一定是最难以忘怀的一段时光。
尽管年华似流水,但那童年时代如烟的往事,依然会时时拨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魂牵梦绕,甚至带给我们终身的影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于漪老师的学生时代,去品味她的依依往事,探寻她成长的源头。
二、有关资料1.作者介绍:于漪(yī),1929年生,江苏镇江人,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家。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文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019年,相继获得国家“人民教育家”“最美奋斗者”称号。
2.写作背景: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应河南《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一再邀请,她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
本文选自《于漪全集》第20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略有改动。
三、预习设计1.读准字音涟漪()徜徉( )( ) 浩淼( ) 逃窜()缭()乱雕镂( ) 镌( )刻谆( )谆答案:yī cháng yáng miǎo cuàn liáo lòu juān zhūn2.理解词语⑴徜徉:安闲自在步行。
⑵雕镂:雕刻,雕刻得精细。
⑶镌刻:雕刻,刻得印迹深。
⑷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
2018-2019学年最新审定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动物笑谈》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课型 教 2、感知作者专注忘我的科研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学 3、体味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 目 4、领会语言的幽默风趣,注意体会这种幽默的效果。 标 5、学会使用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动物。 教学过程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羞怯 B、滑翔 C、秃鹰 先 D、虐待 俯冲 敛翅 脚链 咒骂 恋恋不舍 大相迳庭 暗自得意 触目惊心 ( ) 新授课 总课时 一课时 第一课时
1、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急待地来找我。( (2)小鸭子对母亲需索不体。( 先 (3) 我 花 了 一 笔 数 目 可 观 的 钱 买 下 这 只 漂 亮 而 温 训 的 鸟 。 学 ( 检 (4)它总是窜得高高的, 然后就绕着我们屋子前面的柠檬树有规则 测 地打起转来。( 或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展 (1)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 (2)怪诞不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相径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采奕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速读课文,注意勾画,思考: 课 堂 环 交 节 互 一 学 习 后让人忍不住发笑,你觉得哪些细节很逗笑呢,请以游客的 角度复述这些细节。你认为作者仅仅是一个逗笑的人吗?谈 谈你的看法。 3、作者通过许多细节描写,把这些趣事写得生动而有趣,读 2、 指生回答,明确。 (1) 作者在文中着重写了哪些动物, 各是哪些自然段写的? (2) 分别写了这些动物的哪些趣事? ) ) ) )
1、理解并积累字词。
神彩奕奕 脸色煞白 怪诞不经 修养声息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第5课《秋天的怀念》 教案

三、课文内容梳理
读完课文,完成下面练习,课时展示:
1、说说你对标题“秋天的怀念”的理解。
2、根据课文内容,划分课文段落,并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导入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文人墨客们笔下永远歌颂的主题。
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叫史铁生,他的散文作品中有好多都是描写母爱,歌颂母爱的。遗憾的是,他从21起,就坐在了轮椅上,更让他痛心的是,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母亲,却身患重病,他却全然不知。当他知道时,母亲已经永远地离他而去。他曾在《我与地坛》中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今天,我们一起去学史铁生在散文集《史铁生散文选》中收录的另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去感受这份深深的怀念吧!
听老师讲
用作者的经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预习检测(分小组展示预习效果,其他同学可以作补充,老师视学生的预习情况也可以作补充)
作者
展示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2018-2019年精编精选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二单元作文“学会记事”教案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见微知著,闻弦歌而知雅意2018-2019年精品最新部编版写作学会记事教学目标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难点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二、请同学们阅读《学会记事》,并交流阅读心得。
1.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条理要清晰。
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1) 顺叙。
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2)倒叙。
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纪念白求恩》PPT优质课件说课

题型+模板 本文(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模板: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与××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的特点/情感/品质/ 形象,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更有力地证明了……
第四单元
第12课 纪念白求恩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片段写作
-7-
课内巩固 15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 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 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 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 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人。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 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 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 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bǐ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 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第四单元
第12课 纪念白求恩
阅读素养
知识铺垫
对接课堂
片段写作
-6-
知识梳理 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 种写作手法。
作用:可以使作者的态度更加鲜明,更加突出人物某方面的品质或事物某方面的特点, 文章的主题思想更突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济南的冬天》第一段,作者将济南 的冬天与北平、伦敦、热带的进行对比,写济南的冬天既无风声,又无重雾,也无毒日的 “奇迹”和“怪事”,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部编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52页)

七年级上语文教案第一课散步○教学目标①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②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前准备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①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
②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①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②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设计导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
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
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感知课文内容①检查生字词。
②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④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a.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b.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教师导学」“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师小结] 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的。
散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对即可,给予肯定。
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分歧”。
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共同探讨学习。
【2019年整理】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15)《鸟》一课,重点在于体会郭沫若对鸟的赞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6)《动物笑谈》一课,重点在于学会欣赏杨洪基的幽默,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
(17)《狼》一课,重点在于分析蒲松龄对狼的描绘,了解民间传说中的狼形象。
2.教学难点
【2019年整理】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一、教学内容
【2019年整理】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1.《春》
2.《济南的冬天》
3.《雨的四季》
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第二单元:
5.《秋天的怀念》
6.《散步》
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春》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朱自清描绘的春天美景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这也让我感受到了教学的乐趣。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几个地方做得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春天体验,成功引起了他们对文章的兴趣。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使得他们在阅读文章时更有代入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11)《窃读记》一课,重点在于分析林海音的窃读经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2)《纪念白求恩》一课,重点在于学习毛泽东对白求恩的赞扬,理解国际主义精神。
(12)《植树的牧羊人》一课,重点在于通过阅读,体会牧羊人植树造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3)《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重点在于学习如何面对困难,培养勇敢、坚定的品质。
8.《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式)-精编版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总第课时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总第课时课题《春》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总第课时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总第课时课题《济南的冬天》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总第课时课题《雨的四季》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总第课时课题《雨的四季》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总第课时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总第课时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教学课时计划(教案)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教学课时计划(教案)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教学课时计划(教案)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课题《 6 散步》时间年月日教学课时计划(教案)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教学课时计划(教案)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课题《7 散文诗两首》时间年月日1、看资料,悟诗情。
此时,面对幸福的红莲,勇敢慈怜的荷叶,作者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的母亲。
引入冰心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关心自己女儿的冷暖这一感人资料。
于是乎,作者在文中不由得发出了深情的呼喊,请大家大声朗读出来并体会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教师明确:这里作者用了借物喻人写法。
(心中的雨点)就如那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亲是保护我们走过坎坷磨难的人。
2、让我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背诵第9段,20秒后竞赛。
五、拓展仿写,表达爱1、讲述母爱故事:有人说:天下的母亲有着不一样的面容,但唯有母爱,是完全一样的。
同学们,我们享受母爱十余载,你们的母亲是如何保护、关爱你们的呢?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自己的母爱故事。
2、写作练习: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双眼;让我们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你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
请你模仿本文,不妨用这样的句式仿写:母亲啊,你是,我是,除了你,谁是我_____________ (母亲啊,你是大海,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港湾?)(母亲啊,你是大树,我是小鸟,除了你,谁是我栖息的家园?)(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小草,除了你,谁是我生命的源泉?)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是一首诗,诗歌的名字就是:母爱。
2018-2019学年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安排及教学工作计划

2018—2019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计划中学任教班级教师姓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一、指导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
对于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大部分学生家长包办过多过细,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很差。
七年级的学生对'意志'的内涵可能认识并不深刻,有必要让学生对意志有更深刻的认识。
另外,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缺乏应有的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教弱,意志品质水平较低.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意志和锻炼意志。
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
同时,我校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三、教材分析2018秋季使用全国统一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六个单元分别以“四季美景”、“至爱亲情”、“少儿时光”、“人生价值”、“动物与人”、“想象之翼”为专题内容,部编版教材融合“散文”、“诗歌”“童话”等多种体裁,与旧课本相比,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改进,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征,使学生能够联系文本与生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部编版】2018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1春第1课时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本文思路。
(重点)2.把握春草、春花、春雨、春风等景物的特征。
(重难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
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
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春》,看他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眼睛,用他的语言描绘春天、歌颂春天的。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理清写作思路1.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春”的?你能划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吗?明确: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
作者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至二自然段盼春,第三至七自然段绘春,第八至十自然段赞春。
2.细读第三至七自然段,交流讨论:作者具体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如果将这些景物看成一幅幅的春景图,你能不能分别给它们拟一个恰当的三个字的小标题?明确:作者分别从草、花、风、雨、人五个方面具体描绘春天,这五幅画面分别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3.你认为作者笔下哪幅画面最美?美在哪里?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吗?明确:示例一:春草图——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之则精神振奋。
可配“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古诗。
示例二:春花图——这是一幅百花争艳的画面,色彩明丽。
可配“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乱花渐欲迷人眼”。
示例三:春风图——这是一幅轻柔温暖的画面,可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示例四:春雨图——这是一幅绵长、细密、轻柔的画面,可配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示例五:迎春图——这是一幅众人喜迎春天,充满希望的画面,可配“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句。
目标导学二:把握景物特点2.作者为什么把“迎春图”放在最后面写?明确:作者细致绘春,前面的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春为人迎春做铺垫,用春的美好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计划要早早做好安排,告诉人们抓住人生的大好春光,奋发向上。
2018-2019学年度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18—201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为了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高标准的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
对于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识字写字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掌握语文研究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
二、教学目标(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1.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研究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研究语文的惯。
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研究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
把课本上研究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三、质量目标1.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代价观的真正含义,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讨的语文研究新方式。
2.期末全县质量检测考试“两率一分”位居全县9所一类校前三位,及格率80%以上,优良率10%以上,人均分70分以上。
三、教材分析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共34张PPT)

【典例呈现】
【答案】 (1)从 (2)多次反省 (3)学过的知识 (4)迷惑 (7)忍受 (5)指15
岁 。“有 ”通“又” (9) 吃饭
(6)越过,超过
(8)喜欢,爱好
(10)忠实,坚守
【技能点拨】
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
理解。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 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 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注意通假 字词,“有”通“又”。古今异义词,“故”指学过的知识。
【迁移训练】
【答案】 1 .C
2.B
【要点回顾】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明确: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 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 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明确: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 力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6)第六章: 【要点回顾】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能忍受。
(7)第七章:
知:知道。 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 仁德。
者:代词,……的人。 好:喜爱,爱好。 乐:以……为
快乐。 (8)第八章: 饭疏食:吃粗粮。饭,吃。疏食,粗粮。 水:文言文中称 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乐:乐趣。义:正当手段。 于:介词,对,对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