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民乐特色班创建方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县XXX乡中心小学校
创建少数民族民乐特色班实施方案
XXX县XXX乡系XXX县四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少数民族乡成立后,学校确立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突显石桥湖畔精品亮点,领先同类学校办学质量,争创渝东南片农村名校”的办学目标。为了优化教学结构,传承少数文化,学校以“乐美”为理念,“木叶吹奏”为载体,创建少数民族民乐特色班,强力推进民族文化建设,着力建设少数民族特色学校。特制定本方案。
一、背景分析
(一)现奖分析
学校现有教职工47人,学生349人,10个教学班,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48.8﹪,留守儿童90人。江口芙蓉江电站建成后,学校多数学生系库区移民子女,家庭经济来源渠道较少,多数家长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学生普遍托管。加上少数家长对教育的认识肤浅,学生缺少应有的关爱,课余生活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客观因素对我校进一步发展增加了难度。
经学校反复研究,自2011年起,学校确立了以“木叶吹奏”的教学形式为着力点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同时在乡政府和县水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两个民乐班(二胡、唢呐),为更多的留守儿童和移民子女提供了丰富的课余
― 1 ―
生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改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学校的办学方向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其办学特色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二)师资状况
我校有专职音乐教师四名,兼职教师三名,其具体情况如下:
1.专职教师
木叶教学辅导教师:XXX,男,土家族,1972年出生,大专文化, 1992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武隆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小学高级教师,现从事小学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二胡教学辅导教师:XXX,男,汉族,1958年出生,普通师范学历, 1977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现从事小学艺术教育教学工作,责任心强,辅导学生耐心细致。
唢呐教学辅导教师:XXX,女,汉族,1986年出生,本科文化, 2007年参加工作,小学一级教师,现从事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工作认真负责,关爱学生,教学成绩突出。
音乐教师:XXX,女,汉族,1987年出生,小教一级教师,本科毕业,现任武隆县石桥苗族土家族乡中心小学校一、三、五、六年级音乐教学。参加工作以来,敬业奉献、勤业爱岗、用于实践、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并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
2.兼职教师
XXX,男,1984年出生,酷爱音乐,唱歌深受师生的喜欢,2011年参加重庆市社区红歌比赛获得三等奖,2011年参加武隆
― 2 ―
县首届民歌大赛获得二等奖,2012年6月代表县文化馆参加全国群星奖重庆赛区选拔赛获三等奖。
XXX,男,1982年出生,毕业于涪陵师范学院,小学一级教师,兴趣爱好广泛。在教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教学中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参与中求体验、在和谐中求进步、在合作中求创新。多次参加政府、学校组织的各类文艺节目比赛并获奖。
XXX,男,1977年出生,小学一级教师,1998年7月参加工作,自工作以来,多次参与乡、校的节目,曾指导学生参加县级歌咏比赛和班级舞蹈排练。对音乐有较浓厚的兴趣,对乐器也有较好的悟性,参与过风琴口琴的合奏。
目前,我校已申报市级民族音乐(木叶吹奏)特色学校的创建,市教委已认可我校开展此项活动,这为我校创建少数民族民乐特色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创建少数民族民乐特色班,是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创建学校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传承和发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举措。鉴于以上实际和认识,我校将根据学校实际进一步加大对民乐班教学的投入,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加入到民乐班的学习,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努力打造学校品牌,更好地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把学校建成社会赞誉、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的学校。
― 3 ―
三、规划目标
1.加强师资培训,建立一支稳定的民乐教学师资队伍,成立木叶工作室,发动全校教师学习木叶吹奏、拉二胡、吹唢呐等民族乐器。
2.创建二胡、唢呐、葫芦丝、笙等民乐教育特色学校,并努力打造一支乡村学校民族乐器演奏队伍。
3.建立长期的对库区移民子女和留守儿童帮扶的有效机制,使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乐。
四、实施步骤
第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师生共同创建少数民族民乐特色班。
第二步,巩固特色项目,扩展教学队伍,形成梯队,发动学生广泛参与。
第三步,在活动的引领下,加强乐理知识教学,丰富学生的乐感,初步建立一支乡村学校民族乐器演奏队伍,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精髓。
五、创建措施
(一)以兴趣为突破口,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设计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1.学校教科处设置课程辅助活动,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专门作为课程辅助活动教学,专、兼职教师利用这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
2.专、兼职教师还要利用下午放学后,加强对住校留守儿童― 4 ―
的辅导,把这一部分学生作为重点教学对象,作为培优对象来辅导,逐步让这部分学生来带动其他学生。
3.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提出不同教学要求。
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要求掌握基本技能,能吹响、拉响就行;对于三、四年级学生,要求会吹、拉简单的曲谱;对于五、六年级学生,要求不但会吹、拉指定歌曲,还要会吹、拉民族歌曲,更要会表演。
4.各年级分别进行错时(即中午、课程辅助活动、课余放学后)教学,确保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率,力争参与率达85%左右。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群众性民乐表演活动。
1.学校举办各类师生汇报演出,活跃师生课余生活。
2.让师生走出去,为社会服务,培养学生对民乐的兴趣。
3.学校确保每学年开展一次汇报演出。
(三)营造浓厚的校园器乐及少数民族文化氛围。
学校积极投入,一是强化教室氛围的打造,让学生走进教室就有情不自禁想拉、吹乐器的欲望;二是对学校廊道、民乐班教室进行文化包装,让墙壁说话,增强少数民族文化氛围。
(四)加强家校合作,进一步推动民乐特色学校建设。
学校一是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二是多向党委政府汇报,三是赢得家长支持,把民乐特色学校办好、办满意。
(五)确保教师待遇保障。
1. 计算工作量,纳入教师考核,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2.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特聘校外器乐专业教师,加强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