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验证类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技巧,提高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结合实际实验过程,总结并分析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
实验一:网络拓扑搭建与配置在实验一中,我们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通过交换机连接多台计算机,并进行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连接和配置交换机、路由器和计算机,了解了网络拓扑的概念和组网原理。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的IP地址冲突、网络延迟等,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加深了对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问题的理解。
实验二: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实验二主要是通过Wireshark等工具来抓包分析网络数据传输过程。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Wireshark捕获网络数据包,并分析数据包的结构和内容。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如TCP/IP协议栈、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装过程等。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网络通信中的问题,如丢包、重传等,通过对数据包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实验三:网络安全与防护实验三主要是学习和实践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我们了解了网络攻击的常见手段和防御方法,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配置和管理防火墙,设置访问控制列表,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体验了一些网络攻击的模拟实验,如DDoS攻击、ARP欺骗等,通过对攻击过程的模拟和分析,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与优化实验四主要是通过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来评估和优化网络的性能。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等工具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和延迟,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我们可以找出网络中的瓶颈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一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 信息通信网络概论第1次实验实验名称:TCP/IP协议与Socket编程认识实验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姓名:施恺然学号:08013425实验室:金智楼实验组别:无同组人员:无实验时间:2015年12 月6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目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3)二.实验原理 (3)三.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4)四.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4)五.实验记录 (4)六.实验总结 (5)七.思考题或讨论题 (7)(要求:给出一级目录,宋体加粗,四号字,1.5倍行距。
)(报告正文部分的格式):(要求:正文部分一律用五号字,宋体,单倍行距。
一级大标题靠左,四号,宋体,加粗。
二级大标题靠左,小四,宋体,不加粗。
)实验报告内容: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MFC制作界面2) 学会利用已有函数添加进入MFC内容中3) 了解学习DNS域名解析协议的机制实验要求1)使用MFC制作一个界面2)将已给函数的语法与原理解释清楚3)将已给函数中的特定固有函数解释清楚二. 实验原理1)MFC的制作:微软基础类库(英语: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简称MFC)是一个微软公司提供的类库(class libraries),以C++类的形式封装了Windows API,并且包含一个应用程序框架,以减少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其中包含的类包含大量Windows句柄封装类和很多Windows的内建控件和组件的封装类。
2)Gethostbyaddr函数Gethostbyaddr函数的基本作用就是通过已知的域名获得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其原理就是DNS域名解析协议。
函数返回对应于给定地址的包含主机名字和地址信息的hostent结构指针。
也就是说返回的是一个包含关于给定地址详细信息的指针,通过解析指针内容可以获得想要主机信息。
3)Gethostbyname函数Gethostbyname函数也是通过DNS服务的获得IP对应的域名。
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第四次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信息通信网络概论第4次实验实验名称:实验四﹑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程序设计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实验室:金智楼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 2016 年 12 月 20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目录(一)基于TCP/IP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3)二.实验原理··························································3三. 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3)四.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4)五.实验记录··························································4 六.实验总结·························································11附录:部分代码(二)基于UDP/IP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7)二.实验原理························································17三. 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17)四.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18)五.实验记录························································18六.实验总结························································25七.思考题或讨论题 (25)附录:部分代码(一)基于TCP/IP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TCP协议通信的基本原理。
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一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信息通信网络概论第1次实验实验名称:TCP/IP协议与Socket编程认识实验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实验室:金智楼5楼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6 年11 月29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目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3)二.实验原理 (3)三. 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5)四.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7)五.实验记录 (7)六.实验总结 (9)七.思考题或讨论题 (9)附录:部分代码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TCP/IP协议的功能和网络操作;2)了解基于SOCKET的编程原理;3)编写一个小型的Socket实用程序,初步了解Windows环境下使用Socket的编程。
二.实验原理1、什么是Windows Sockets规范?Windows Sockets规范以U.C. Berkeley大学BSD UNIX中流行的Socket接口为范例定义了一套Micosoft Windows下网络编程接口。
它不仅包含了人们所熟悉的Berkeley Socket 风格的库函数;也包含了一组针对Windows的扩展库函数,以使程序员能充分地利用Windows消息驱动机制进行编程。
Windows Sockets规范本意在于提供给应用程序开发者一套简单的API,并让各家网络软件供应商共同遵守。
此外,在一个特定版本Windows的基础上,Windows Sockets也定义了一个二进制接口(ABI),以此来保证应用Windows Sockets API的应用程序能够在任何网络软件供应商的符合Windows Sockets协议的实现上工作。
因此这份规范定义了应用程序开发者能够使用,并且网络软件供应商能够实现的一套库函数调用和相关语义。
遵守这套Windows Sockets规范的网络软件,我们称之为Windows Sockets兼容的,而Windows Sockets兼容实现的提供者,我们称之为Windows Sockets提供者。
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第三次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信息通信网络概论第3次实验实验名称:实验三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通信编程实现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实验室:金智楼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 2016 年 12 月 13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目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3)二.实验原理 (3)三. 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4)四.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5)五.实验记录 (5)六.实验总结 (10)七.思考题或讨论题 (11)附录:部分代码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了解网络编程的过程;2.掌握Windows环境下基于WinSock的编程方法和通信实现;3.熟悉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通信编程实现,编写一个聊天工具,即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模式进行互发消息。
二.实验原理一个在建立分布式应用时最常用的范例便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在这种方案中客户应用程序向服务器程序请求服务。
这种方式隐含了在建立客户机/服务器间通讯时的非对称性。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工作时要求有一套为客户机和服务器所共识的惯例来保证服务能够被提供(或被接受)。
这一套惯例包含了一套协议。
它必须在通讯的两头都被实现。
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协议可能是对称的或是非对称的。
在对称的协议中,每一方都有可能扮演主从角色;在非对称协议中,一方被不可改变地认为是主机,而另一方则是从机。
一个对称协议的例子是Internet中用于终端仿真的TELNET。
而非对称协议的例子是Internet中的FTP。
无论具体的协议是对称的或是非对称的,当服务被提供时必然存在“客户进程”和“服务进程”。
一个服务程序通常在一个众所周知的地址监听对服务的请求,也就是说,服务进程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一个客户对这个服务的地址提出了连接请求。
在这个时刻,服务程序被“惊醒”并且为客户提供服务-对客户的请求作出适当的反应。
这一请求/相应的过程可以简单的用图2-1表示。
虽然基于连接的服务是设计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时的标准,但有些服务也是可以通过数据报套接口提供的。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它将各种计算机和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进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进行通信测试,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网络配置和通信过程中的相关知识。
三、实验环境我们使用了两台计算机和一个交换机来搭建局域网。
其中,计算机A作为服务器,计算机B作为客户端,交换机用于连接两台计算机。
四、实验步骤1. 配置网络参数我们首先在计算机A和计算机B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确保两台计算机处于同一个子网中。
2. 搭建局域网将计算机A和计算机B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上,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3. 配置服务器在计算机A上搭建服务器,选择一种合适的网络服务软件,如Apache、Nginx 等,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4. 配置客户端在计算机B上配置客户端,选择一种合适的浏览器软件,如Chrome、Firefox 等,并设置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
5. 进行通信测试打开浏览器,在客户端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访问服务器上的网页。
观察通信过程中的网络数据传输情况,检查是否能够成功建立连接并获取到服务器上的网页内容。
五、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进行了通信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 网络连接正常计算机A和计算机B通过交换机成功建立了物理连接,网络连接正常。
2. IP地址配置正确计算机A和计算机B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配置正确,处于同一个子网中。
3. 服务器配置成功在计算机A上搭建的服务器配置成功,能够正常响应客户端的请求。
4. 客户端配置成功在计算机B上配置的客户端能够正常访问服务器上的网页,获取到正确的网页内容。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通信过程,掌握了网络配置和通信测试的方法。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 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它的设计与实现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个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项目,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与实践,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2.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内部共享文件的系统。
具体要求如下:1.实现一个服务器程序,能够提供文件的上传与下载功能;2.实现一个客户端程序,能够通过命令行界面与服务器进行交互;3.实现文件的断点续传功能,确保文件可以在网络断开后继续传输;4.实现基本的权限管理功能,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够上传和下载文件。
3.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的开发环境与工具如下:•操作系统:Windows 10•开发语言:Python 3.8•开发环境:PyCharm 2020.1•版本控制:Git4. 实验过程与方法4.1 系统架构设计本实验的系统架构包括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端程序两个部分。
服务器程序采用C/S模型,在指定端口上监听客户端的请求,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如上传文件、下载文件、断点续传等。
服务器程序使用了Python的socket模块实现网络通信。
客户端程序通过命令行界面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用户可以输入不同的指令来实现上传、下载、断点续传等功能。
客户端程序使用了Python的argparse模块处理命令行参数,使用socket模块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4.2 文件传输实现文件的传输采用TCP协议进行,对于较大的文件,可以采用分片传输的方式,确保文件能够在网络断开后继续传输。
客户端程序在向服务器请求下载文件时,会先发送文件的元信息(如文件名、大小等),服务器会根据元信息判断文件是否存在、是否需要断点续传等。
对于需要断点续传的文件,服务器会记录已传输的字节数,并将剩余部分发送给客户端。
4.3 权限管理实现服务器程序实现了基本的权限管理功能,通过在服务器端维护一个用户列表,每次上传或下载文件时,都会要求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计算机网络DHCP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DHCP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DHCP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理解和掌握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工作原理及实现过程,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计算机网络实践技能。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两台计算机、一个路由器、一个DHCP服务器实验操作系统:Windows 10 实验网络环境:简单的家庭网络三、实验原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是一种网络协议,主要用于集中管理和分配IP地址等网络信息,使得客户端能够在网络中动态地获得IP地址和其他配置信息。
DHCP协议运行在UDP协议之上,使用67和68端口进行通信。
四、实验步骤1、配置DHCP服务器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一台计算机作为DHCP服务器,安装并配置Windows Server 2016操作系统。
在服务器上创建DHCP作用域,并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网络配置信息。
2、配置路由器将路由器连接到实验网络,并设置其为DHCP服务器。
在路由器上设置正确的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等信息。
3、配置客户端选择一台计算机作为客户端,安装Windows 10操作系统。
将客户端连接到实验网络,并禁用其DHCP服务。
4、启动DHCP服务在DHCP服务器上启动DHCP服务,并确保客户端能够通过网络邻居找到DHCP服务器。
5、客户端获取IP地址在客户端上设置自动获取IP地址,并尝试连接到网络。
通过命令提示符或者网络共享中心查看客户端获取的IP地址等信息。
6、手动配置客户端IP地址尝试在客户端上手动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并连接到网络。
观察是否能够正常上网。
7、监视DHCP租约过程在DHCP服务器上监视客户端的租约过程,观察IP地址分配给客户端的详细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客户端通过DHCP获取IP地址当客户端设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时,能够成功地从DHCP服务器获取到一个可用的IP地址及其他配置信息,并成功连接到网络。
通过命令提示符查看,发现客户端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与DHCP服务器上分配的一致。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3. 学习网络协议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如TCP/IP、DHCP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交换机、一台路由器、双绞线、网线等。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等。
2. 实验步骤(1)网络设备连接首先,将PC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
然后,将交换机的另一个端口连接到路由器的WAN口。
最后,将路由器的LAN口连接到PC机的另一台交换机上。
(2)网络设备配置①交换机配置进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VLAN ID、IP地址、子网掩码等。
②路由器配置进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参数,如WAN口和LAN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
同时,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③PC机配置在PC机的网络设置中,将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设置为与路由器LAN口相同的参数。
(3)网络测试①测试PC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交换机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交换机通信。
②测试PC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路由器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路由器通信。
③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另一个VLAN中的设备,检查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是否能够相互通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PC机与交换机之间连通(2)PC机与路由器之间连通(3)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相互通信2.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并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性、VLAN之间的通信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试,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目的将网络基本原理及基本概念用于实际,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现技术结合起来,使学习深化,培养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应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2.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题目以及课程设计报告。
要求程序所实现的功能要完善,报告应包括程序开发的设计思路、程序流程图、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二、主要内容1.广域网协议配置及互联网的模拟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根据拓扑结构连接网络设备。
掌握路由器模拟广域网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并且在路由器上配置rip协议,最后通过测试连通性来判断配置是否正确。
2.简单邮件客户端的实现设计并一个邮件客户端,要求:为发送方提供一个图形界面,其中有发送方的邮件地址字段、接收方的电子邮件字段、消息主题和消息本身。
在客户端和接收方邮件服务器之间直接建立一个TCP 连接,发送并接收SMTP命令和数据,来将邮件传送到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上。
3.Windows环境下实现多用户mini FTP Client/Server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采用两个TCP连接来传输一个文件,用户协议解释器通过处理用户输入产生标准FTP命令,并通过控制连接传送到服务器进程。
服务器协议接口向用户协议解释器返回标准FTP应答。
要求:自主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传输协议,可以支持list(浏览服务器当前目录信息)、pwd(查看服务器当前所在目录)、cd(切换服务器目录)、put(上传文件)、get (下载文件)和quit(退出客户端)命令。
要求支持多客户端同时访问。
分别编写文件传输系统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程序,使用TCP实现数据的文件流传输,服务器端设定好监听端口,在收到连接请求后发出确认,将共享的文件列表传到客户端。
当收到客户端提交的要下载的文件名后,将文件进行数据流格式化,以数据流的形式发送到客户端。
客户端设置好服务器的IP和端口后发出连接请求,收到服务器端返回的确认后建立连接,从服务器端收到的共享文件列表中选择要下载的文件名发给服务器,将服务器传送来的数据流写入文件。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选(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选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2023年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第四次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信息通信网络概论第4次实验实验名称:实验四﹑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程序设计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实验室:金智楼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 2016 年 12 月 20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目录(一)基于TCP/IP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3)二.实验原理 (3)三. 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3)四.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4)五.实验记录 (4)六.实验总结 (11)附录:部分代码(二)基于UDP/IP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7)二.实验原理 (17)三. 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17)四.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18)五.实验记录 (18)六.实验总结 (25)七.思考题或讨论题 (25)附录:部分代码(一)基于TCP/IP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TCP协议通信的基本原理。
2.通过运用WinSock接口编写网络通信应用程序,掌握TCP网络应用程序架构的设计思想。
3.学会设计利用TCP简单的应用层协议。
二.实验原理TCP是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TCP提供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可靠无错的数据传输。
应用程序利用TCP进行通信时,源和目标之间会建立一个虚拟连接。
这个连接一但建立,两台计算机之间就可以把数据当作一个双向字节流进行交换。
三.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1、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流程服务器端1:创建套接字并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本地地址和端口上(create)。
2:将套接字设为监听模式,准备接受客户请求(listen)。
3:等待客户请求到来;请求到来后,接受请求,返回一个新的对应于此次连接的套接字(accept)。
4:用返回的套接字和客户端进行通信(send/receive)。
5:返回,等待另一客户请求。
6:关闭套接字。
客户端1:创建套接字(create)。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它的发展与应用对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一部分,课程设计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小组在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中所完成的工作和所获得的成果。
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简单的局域网(LAN)拓扑结构,并实现基本的网络通信功能。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旨在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以及熟悉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实验环境:我们使用了一台主机作为服务器,两台主机作为客户端,通过交换机连接在一个局域网中。
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通过TCP/IP协议进行通信。
实验步骤:1. 设计局域网拓扑结构:我们选择了一个星型拓扑结构,将服务器作为中心节点,两台客户端作为外围节点。
这样的拓扑结构简单明了,便于实验的进行和管理。
2. 配置网络设备:我们首先配置了服务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然后配置了客户端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通过这样的配置,我们使得服务器和客户端能够在同一个局域网中进行通信。
3. 实现网络通信功能:我们使用了Socket编程技术,通过建立TCP连接实现了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
服务器端监听指定端口,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收请求并返回响应。
通过这样的通信过程,我们实现了简单的网络通信功能。
实验结果: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基本的网络通信功能。
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能够正常地进行通信,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网络通信的原理和技术,并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
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尝试,我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最终完成了实验目标。
东南大学计网第三次试验
东南⼤学计⽹第三次试验东南⼤学⾃动化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信息通信⽹络概论第三次实验实验名称: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络通信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设计院(系):⾃动化专业:⾃动化姓名:耿佳辉学号:08011317实验室:403 实验组别:同组⼈员:实验时间:2013年12⽉16⽇评定成绩:审阅教师:⽬录⼀.实验⽬的和要求 (3)⼆.实验原理 (3)三.实验⽅案与实验步骤 (3)四.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3)五.实验记录 (3)六.思考题或讨论题 (4)实验报告内容:⼀.实验⽬的和要求1》在前⾯两个实验的基础上进⼀步了解⽹络编程的过程。
2》掌握Windows环境下基于WinSock的编程⽅法和通讯实现。
3》编写⼀个聊天程序,即以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模式进⾏互发消息。
利⽤客户端和服务器模式,编写⼀个点对点的,可以相互发送和接收消息的程序,也就是常说的聊天⼯具。
该⼯具具有既可以作为服务器也可以做为客户端使⽤。
当作为服务器时,能输⼊IP值和端⼝值,并能进⾏在线侦听,能接受连接请求,并实现消息互发。
当作为客户端时,能输⼊服务器的IP值和端⼝值,并进⾏连接请求,能与服务器进⾏互发消息,聊天结束后还要实现与服务器的断开的功能。
⼆.实验原理三.实验⽅案与实验步骤使⽤的函数服务器端:建⽴Socket:调⽤成员函数Socket()函数绑定端⼝:调⽤成员函数bind()函数(注:对于MFC编程我们只要调⽤Create()函数就可以包括上⾯的两个函数)监听:调⽤成员函数listen()函数CMySocket m_sConnectSocket;CMySocket m_sListenSocket;//是客户机还是服务器if(m_cmbType.GetCurSel()==1){//是服务器//创建于设置端⼝绑定的套接字m_sListenSocket.Create(m_nServPort);//开始侦听m_sListenSocket.Listen();}else{//是客户机//创建⼀个默认的套接字m_sConnectSocket.Create();////发出连接请求m_sConnectSocket.Connect(m_strServName,m_nServPort);}监听:调⽤成员函数listen()函数服务器端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调⽤成员函数accept() 函数//对于服务器void CgengjiahuiDlg::OnAccept(){//对于服务器//接受连接请求m_sListenSocket.Accept(m_sConnectSocket);}//接受连接请求////////////////////////////////////////////////////////////////////////////////////////////////////////////////////////////////////////// 客户端:建⽴客户端的Socket :调⽤socket() 函数(注:我们也是调⽤Create()函数来完成Socket的建⽴的)提出连接申请:调⽤成员函数connect()函数以上这些函数我们是在重载前⾯的虚拟函数时使⽤的,例如OnAccept()函数中调⽤accept() 函数等等。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巩固课
堂上学到的知识,加深对网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本
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操作。
首先,我们学习了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了解了网络的分类和连接方式。
通过实验,我们搭建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实验环境,学会了如何配置网络设备
和连接网络设备。
这些实验让我们对网络的组成和连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
我们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基础。
其次,我们学习了网络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技术。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
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学会了如何配置网络参数和进行网络通信。
我
们还学习了网络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网络安全技术,通过实验操作,我们能够更
好地理解网络通信的原理和技术,提高了我们的网络配置和管理能力。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一些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排除的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学
会了如何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和故障排除工具,对网络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排除。
这些实验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网络维护和故障处理,提高
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际操作
的能力。
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知识和能力一定会对我们产
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验学习和实践操作,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计
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技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原创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原创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介绍了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通过该实验,我们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并学会了使用网络编程的基本技术。
实验主要包括设计一个简单的客户端-服务器应用和实现数据包分析和过滤功能。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这两个功能,并验证了它们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客户端-服务器应用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并且数据包分析和过滤功能能够准确地过滤和分析网络数据包。
1. 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它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终端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共享。
为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加深对网络协议和网络应用的理解,本门课程设计了一个计算机网络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客户端-服务器应用,以及一个数据包分析和过滤功能,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网络编程能力。
2. 实验设计与实现2.1 客户端-服务器应用设计与实现在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选择使用Python编程语言来实现。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采用Socket编程技术,通过建立TCP连接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2.1.1 客户端设计与实现客户端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用户界面模块: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和数据,将其发送给服务器,并展示服务器返回的结果。
•网络模块:负责与服务器建立Socket连接,并发送和接收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解析和处理从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并展示给用户。
在实现过程中,我们使用了Python的socket库来实现Socket连接,使用了tkinter库来实现用户界面,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解析和处理,使得用户能够更方便地使用客户端应用。
2.1.2 服务器设计与实现服务器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网络模块:负责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建立Socket连接,并接收和发送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解析和处理客户端发送的命令和数据,并根据命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并返回结果给客户端。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3、掌握文件的查找;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5、通过控制面板查看和修改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设置;6、查看和修改系统基本配置信息。
7、通过用户管理设置,使计算机为多人合用,同时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它用户的操作权限;8、通过对计算机的环境设置,优化计算机的性能,加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提高计算机病毒应对能力。
二、实验任务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3、修改鼠标、显示器、输入法的设置。
4、显示系统硬件配置信息。
5、添加删除程序。
6、添加、删除用户,修改用户信息。
7、修改虚拟内存设置,优化计算机性能三、实验检查内容1、是否在E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3、是否将“notepad、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4、“notepad、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7、修改鼠标处于“正常选择”状态的显示图形8、修改显示器的分辨率9、设置CTRL+SHIFT+1为某种中文输入法的热键10、设置Windows系统在“关闭程序”事件时的声音11、查找本机CPU的频率12、写出本机网络适配器的名称13、添加一个以自己学号为名的用户14、将虚拟内存设置到D区,最大值为1G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验证类实验)学号:09008123姓名:郭晨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实验一: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比较 (3)实验二:排队时延和丢包 (5)实验三:分组交换过程 (6)实验四:HTTP时延估计 (9)实验五:域名系统DNS (12)实验六:IP分片 (13)实验七:Go-Back-N协议 (14)实验八:流量控制 (16)实验九:CSMA/CD (17)实验十:无隐藏终端时的CSMA/CA协议 (19)实验十一:具有隐藏终端的CSMA/CA协议 (19)实验一: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比较【实验目的】这个简单的程序说明了计算机网络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比较。
【基本概念】传输时延:传输时延(transmission delay)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要的时间,传输时延的计算公式是:=数据帧长度(b)传输时延信道带宽(b/s)由此可见,对于一定的网络,传播时延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发送的帧长(单位为比特)成正比,与信道带宽成反比。
传播时延:传播时延(propagation delay)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的计算公式是:=信道长度(m)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实验过程】1、传输时延< 传播时延(1)选定实验参数:信道长度为:1000 km信道带宽为:1Mbps数据帧大小:100 Bytes传播速率:2.8×10^8 m/s(2)当参数设置好以后,点击start按钮,如下图所示:(3)当整个数据帧发送完毕以后,所得结果如下:2、传输时延> 传播实验(1)选定实验参数:信道长度为:100 km信道带宽为:512kps数据帧大小:1K Bytes传播速率: 2.8×10^8 m/s(2)当参数设置好以后,点击start 按钮,如下图所示:(3)当整个数据帧发送完毕以后,所得结果如下:【结果分析】在实验1的参数下,其中所需要的传输时延:610080.8110/bit ms bit s⨯===⨯数据帧长度(b)传输时延信道带宽(b/s) 所需要的传播时延: 38100010 3.57142.810/m ms m s⨯==≈⨯信道长度(m)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 传输时延 < 传播时延总的时延 = 传输时延 + 传播时延 = 0.8 + 3.571 ≈ 4.371 ms在实验2的参数下,其中所需要的传输时延:传输时延=数据帧长度(b )信道带宽(b/s)=1000∗8bit 512∗103=15.625ms所需要的传播时延: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 )电磁波传播速率(m/s)=100∗1032.8∗108s =0.357ms 传输时延 > 传播时延总的时延 = 传输时延 + 传播时延 = 15.625 + 0.357 ≈ 15.982 ms实验二:排队时延和丢包【实验目的】1)深入理解排队时延和丢包的概念2)深入理解排队时延和丢包的关系【基本概念】排队时延:在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接受数据包,数据包进入等待发送队列,在队列中的等待时间称为数据包的排队时延。
丢包:在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若此节点的等待队列已满,新的数据包无法进入而被抛弃,这种现象被称为丢包。
【实验过程】1、发送速率< 传输速率设发送速率为500 packet/s,传输速率为1000 packet/s,即当发送速率比传输速率小得多时,发送分组将被及时传输出去,路由器中不会有数据分组排队,因此也不会产生排队时延。
2、发送速率> 传输速率设发送速率为500 packet/s,传输速率为350 packet/s,即当发送速率比传输速率大时,节点中会有数据分组排队,会产生排队时延以及丢包现象。
3、发送速率= 传输速率短时间内:经过较长的时间:【结果分析】发送速率和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对于数据包的丢失和排队时延起到重要作用,当发送速率小于传输速率时,分组基本不会有排队时延,更不会丢失;当发送速率等于传输速率时,数据包通常不会丢失,但是若发送方发送数据包不是均匀的,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丢包现象;当发送速率大于传输速率时,分组产生排队时延,队列容量有限,当队列满时,到达的分组就被丢弃。
到达先后次序不同的分组在分组丢弃和排队时延方面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如果有10个分组依次到达一个空队列,那么传输的第一个分组将不会经受任何排队时延,而最后一个分组将经受相对大的排队时延,甚至有可能被丢弃。
实验三:分组交换过程【实验目的】1.深入理解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
2.理解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区别与联系【基本概念】报文交换:网络中的节点通过接收并存储整条报文,并继续传送消息来对其进行路由选择的一种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多个更小的等长部分,每个部分叫做一个数据段。
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实验过程】不考虑传播时延的情况下:报文交换:从传播开始到结束,所用时间为12s 分组交换:该报文长度为16kb,分组长度为8kb,此时,报文分两个分组发送,实验得到所需时间为8s该报文长度仍为16kb,而分组长度为4kb,即报文分4段,此时所需时间为6s考虑传播时延的情况下:报文交换:当链路L1有1s传播时延,报文长度为16kb,采用报文交换,所需时间分别为13s分组交换:当链路L1有1s传播时延,报文长度为16kb,分组长度为8kb,此时,报文分两个分组发送,所需时间分别为9s【结果分析】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比采用报文交换技术所需要的时间少;在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情况下,一个报文划分的分组数越多,则传输交换所需的时间一般越少。
实验四:HTTP时延估计【实验目的】了解HTTP传输过程中的时延。
【基本概念】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
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
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
【实验过程】【结果分析】HTTP传输有不同的选择。
当http连接建立之后,页面包含的对象可以选择独立或并行传输,也可通过管道进行传输。
实验五:域名系统DNS【实验目的】比较DNS中的迭代查询和交互查询。
【基本概念】迭代查询:服务器收到一次迭代查询回复一次结果,这个结果不一定是目标IP与域名的映射关系,也可以是其它DNS服务器的地址。
交互查询:服务器必需回答目标IP与域名的映射关系。
【实验过程】【结果分析】服务器采用迭代查询的时候,收到一次查询回复一次结果,这个结果不一定是目标IP 与域名的映射关系,也可以是其它DNS服务器的地址。
而服务器采用交互式查询,查询在其他服务器自动转接,进入更远的服务器进行查询,最后返回最终结果。
实验六:IP分片【实验目的】了解网络层如何对数据包进行分组。
【基本概念】IP分片:如果IP层有数据包要传,而且数据包的长度超过了MTU,那么IP层就要对数据包进行分片(fragmentation)操作,使每一片的长度都小于或等于MTU。
【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假设分片数为x, x满足(x−1)∗(outgoing network MTU−20)<incoming datagram size≤x∗(outgoing network MTU−20)实验七:Go-Back-N协议【实验目的】了解滑动窗口协议,以及出错重传机制中的Go-Back-N协议【基本概念】滑动窗口: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 )是一种流量控制技术。
即容许发送方在接收任何应答之前传送附加的包。
接收方告诉发送方在某一时刻能送多少包(称窗口尺寸)。
Go-Back_N协议:发送方在发完一个数据帧后,不停下来等待应答帧,而是连续发送若干个数据帧,即使在连续发送过程中收到了接收方发来的应答帧,也可以继续发送。
且发送方在每发送完一个数据帧时都要设置超时定时器。
只要在所设置的超时时间内仍收到确认帧,就要重发相应的数据帧。
【实验过程】出现报文丢失的情况下:【结果分析】当有应答信号传回时,窗口前进。
若一定时间内未收到应答信号,N个包同时重发。
实验八:流量控制【实验目的】1)了解流量控制的作用。
2)模拟流量控制的过程。
【基本概念】流量控制:DTE与DCE速度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样在数据的传送与接收过程当中很可能出现收方来不及接收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对发方进行控制,以免数据丢失。
【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当主机A接收到接收端窗口为0的通知后,会发送一个大小为1比特的分组,该分组不会被接收端接收,只是试探接收窗口是否为0。
接受窗口不为0则发送数据,否则继续试探。
实验九:CSMA/CD【实验目的】1)了解CSMA/CD。
2)认识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对CSMA/CD的影响【基本概念】CSMA/CD: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在以太网中,所有的节点共享传输介质。
如何保证传输介质有序、高效地为许多节点提供传输服务,就是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要解决的问题。
【实验过程】若传输时延过短,则会出错:【结果分析】控制过程包含四个处理内容:侦听、发送、检测、冲突处理(1)侦听:通过专门的检测机构,在站点准备发送前先侦听一下总线上是否有数据正在传送(线路是否忙)?若“忙”则反复进行侦听工作;若“闲”,则发送。
(2)发送:当确定要发送后,通过发送机构,向总线发送数据。
(3)检测:数据发送后,也可能发生数据碰撞。
因此,要对数据边发送,边检测,以判断是否冲突了。
(4)冲突处理:当确认发生数据碰撞后,进入冲突处理程序。
有两种解决方案:1.若发送失败数小雨某一阈值,则执行退避算法,等待下一次重新发送2.若失败次数大于某一阈值,则停止尝试,通知上层LLC实体,可能出现网络故障。
实验十:无隐藏终端时的CSMA/CA协议【实验目的】了解无隐藏终端时CSMA/CA协议的工作情况。
【基本概念】CSMA/CA:利用ACK信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当客户端收到网络上返回的ACK信号后才确认送出的数据已经正确到达目的地址。
【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在一个station发出RTS时,所有station则检测到线路忙,不再立即发送RTS,而是等待退避算法计算出的时间,Access Point则返回发送RTS的station一个CTS。
接收到CTS 后station开始发送数据包,发送完毕后等待Access Point的确认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