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评分细则

合集下载

2024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测评实施办法

2024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测评实施办法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测评实施办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和《宁夏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结合我县“互联网+教育”达标县建设实际,特制定本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评原则坚持“成果导向、学以致用、减负增效”的原则,各学校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为依据,从自身信息化环境实际出发,充分分析本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需求,依据本测评要求选择相应能力点,开展自主选学、实践应用、校本教研、提交成果、全员测评,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认证,推动我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提升,实现我县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总体目标。

二、测评依据本次测评所有学校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以下简称《测评规范》);依据此《测评规范》,教师在完成研修后,要达到相应的能力目标要求。

三、测评对象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在编在岗的所有教师。

四、测评标准(一)全体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1.50岁以上教师从《测评规范》中自主选择1-2个微能力参加测评。

2.50岁以下教师分以下四个类别参加测评。

(1)特级教师、塞上名师和自治区级骨干教师从《测评规范》中的A1、ASAIS.B1-B1O.C1-C7中选择3个微能力参加测评;(2)县、市、区级名师骨干教师从《测评规范》中选择3个微能力参加测评,其中2个微能力来自B1-B1o.C1-C7中;(3)其余教师从《测评规范》中选择3个微能力参加测评,其中至少1个微能力来自B1-B1O.C1-C7中。

(4)幼儿园教师从《测评规范》中自主选择3个微能力点参加测评。

3.年龄在50岁以下的教研员测评标准与特级教师、自治区骨干、省级教学名师相同;教辅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聘评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测评标准与教师相同。

(二)中小学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园)长1.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测评。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发展性测评解读-(洛阳市教师版) 2018.5.8a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发展性测评解读-(洛阳市教师版) 2018.5.8a
河南省能力提升工程发展性测评实施解读
洛阳市教育局师训科
洛阳市电化教育馆
(教师版)
01 项目背景
Contents
目录
02 测评细则 03 专家评审 04 操作指南
一、项目背景
周期任务:2014年-2017年,全国1000万左右中小学教师、幼儿园,100学时。 年度任务:各相关省、市自行规划。
四、操作指南
教师测评申报前需要做的工作
打包上传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 教学实况或微课录相(10分钟至40分钟); 第二部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第三部分: 本节课的教学课件;第四部分:本节课的教 学反思。(每一部分都有分值,少一部分扣 一部师端口登录个人界面之 后,选择左侧“我要申报”,如左图所 示,教师填写申报信息表。
申报信息表带“*”号的为必填项,填写
完毕后,“保存并提交”即可,如果不 能马上提交,请选择“暂存”,可待下 次完善好信息后再次提交。
四、操作指南
(五)教师角色 3.教师端——测评结果的打印
测评申报网址:
教师测评进入网站登录后进行申报
/
四、操作指南
四、操作指南
点击这里进行申报
四、操作指南
教师申报
1.教师端——教师测评申报界面
如图所示,教师登录系统教师端之后,选择“我要申报”,选择”测评申报项目“。
四、操作指南
(五)教师角色 2.教师端——申报表界面
教学资源上传到哪里?
省里建议把教学资源四部分打包上传到云盘 的一个文件夹中,对本资源的文件夹进行分享(不要 加密码也就是不要加提取码);咱洛阳市适当放宽一 下范围:四个部分教学资源打包上传到洛教云平台、 乐教乐学平台、一师一优课平台都行,但是必需做到 全部资源是一个分享连接,要保障评委评审时能通过 这个连接看到本节课的全部资源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 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一)验收内容。

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教师能熟练操作微机,利用网络收集教学资源,灵活应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软件,设计教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熟练使用常见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为:1.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25%)2.使用网络与人交流,收集教学资源,考查网络应用能力(15%)3.课件制作,考查教学资源开发能力(50%)4.使用多媒体设备演示课件,考查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能力(10%)(二)评价标准。

1.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本项内容以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1—6项使用Word2003及以上版本,7—9项使用Excel2003及以上版本。

(1)文件的新建、编辑、保存(5分):按要求新建文件、保存文件,字数不少于100字,满分5分,每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2)页面、段落、文字设置,6分。

(3)使用批注,2分。

(4)插入图像、页码,2分。

(5)表格的插入与编辑,2分。

(6)拼音,公式、符号等的输入,3分。

(7)在电子表格中录入学生成绩,添加表格标题,1分。

(8)按要求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排序,2分。

(9)成绩统计:会使用公式及求和、求平均等常用函数,2分。

2.使用网络与人交流,收集教学资源(15分)(1)将指定内容发送到指定邮箱:对方成功接收、内容完整得5分,否则不得分。

(2)将收集教学资源时用到的网站保存在收藏夹中,通过屏幕截图展示收藏夹,5分。

(3)将网络搜索到的教学资源下载并分类存储,5分。

3.课件评分标准(50分)4、使用多媒体设备演示课件(10分)(1)能熟练使用投影机(大屏幕电视)、电子白板、视频展台等现代教学设备。

5分(2)课件展示:表述清晰、语言规范、能准确阐述设计意图、所用技术;快速准确回答问题,熟练演示课件。

5分。

第四部分:课堂教学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一)小学1.验收内容(1)教学目标。

下河清中心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考核细则

下河清中心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考核细则

下河清中心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考核细则
一、指导思想:
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引导和支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等先进手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细则,考核结果将纳入教师年终考核。

二、适用对象:全体课任教师。

三、考核评分办法
1、每名教师必须利用“班班通”设备上课,大科目教师必须保证每学期使用设备上课次数为学期总时数的60%,小科目教师为每门课每学期五次,以班级“班班通使用登记册”和录插教室登记册为准,少一次扣0.1分,由教务处在督导检查。

(总分4分)
2、教师在电子备课时,必须制作好电子教案上传到的学校资源库,按年级,按科目分类。

教务处在检查电子备课同时,检查课件。

3、按时参加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笔记认真,考核合格。

参加培训迟到一次扣0.2分,旷课一次扣0.5分,笔记少一次扣0.5分,考核不合格扣2分。

考勤和笔记由教务处负责,考核由教务处和信息中心共同负责。

此项考核分数记入教师个人量化。

(总分3分)
4、教师积极运用“甘肃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认真参加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空间。

此项工作总分为1分。

根据教师学习情况酌情加减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参考指标体系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参考指标体系
4
5.具备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
4
计划

准备
(24分)
6.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找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
4
7.设计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信息化教学过程。
4
8.根据教学需要,检索与获取学科资源,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
4
22.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支持的专业发展活动,主动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各环节。
4
23.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和同行建立并保持业务联系,依托学习共同体,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4
24.掌握交流研讨工具、问答工具、视频工具、问卷工具等协同研修工具,并利用这些工具开展在线研修、集体备课、评课、资源推送等协同研修、网络研修活动。
4
9.处理加工或制作有效支持课堂教学的数字教育资源。
4
10.确保相关设备与技术资源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正常使用。
4
11.能够处理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常见问题。
4
组织

管理
(20分)
12.使用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台,掌握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方法。
4
13.能够针对学科教学内容需求,合理、恰当使用技术资源开展课堂讲授。
4
25.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网络研修,实现学用结合。
4
合计
100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参考指标体系
维度
考核要点
分值
技术
素养
(20分)
1.理解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
4
2.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操作常用设备。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评分细则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评分细则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评分细则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评分细则本评分细则的基本依据是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

本评分细则的计分项目分为教师的个人空间建设、教学资源(包括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后反思四个小项)、教师工作坊研修等三大部分,总分100分。

一级指标包括个人空间建设和教学资源,其中个人空间建设包括规范性、创意性和空间布局合理性。

教学资源包括资源种类齐全、资源建设和教学三维目标与学科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二级指标包括具体的内容,如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素材处理与加工、网络研究管理、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等。

三级指标则是具体的评分标准,如空间内容与标题相符、超链接有效畅通、资源数量等。

个人空间建设方面,要求至少四个栏目中有两项合格为良,三项合格为优,其中规范性、创意性和空间布局合理性分别占6分、3分和6分。

教学资源方面,要求资源种类齐全,资源建设和教学三维目标与学科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等,其中资源建设分数为6分,资源数量分数为15分。

资源种类齐全包括视频、文档、动画、音频、图片等,资源数量要求超过50个为优,30-50个为良,10-30个为及格,少于10个为不及格。

教师工作坊研修方面,要求参加网络研究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

评分细则的目的是为了评估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帮助教师提升自身能力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师研修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中,教师工作坊是一种常见的研修形式。

教师工作坊通常由一位或多位教师组织,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在工作坊中,教师们可以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和策略,并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

同时,教师工作坊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研修社区也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途径。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能力测评评分标准1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能力测评评分标准1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能力测评评分标准
1、在学校主持或者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相关的活动,如参加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学习研讨等活动,参加一次记1分,以此类推,5分封顶。

2、在学校以外的区域主持或参加与本工程相关的活动,如教研活动、继教培训等活动,参加一次记2分,5分封顶。

3、主持或参加教师工作坊,参加一次记1分,5分封顶。

4、在学校或校外主持或参加与本工程相关的集体备课,参加一次记1分,5分封顶。

5、对教师的教学设计、绩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以每学期的测评考试成绩做为参考,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平均名次内以3分为标准,名次加减一个分别加减1分。

6、能熟练运用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得5分,相应能力酌情加减得分。

7、能运用相关软件或教学平台实现电子备课,根据熟练程度和使用频率给教师打分。

8、能在教学中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投影仪、移动终端等,根据使用频率和熟练程度由学生做出评价,得分在70分以上得满分,依次酌减。

9、能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校内或者校外上示范课,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从未参加得1分,在校内上示范课一次记4分,在校外上一次记5分。

10、公开发表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文章,一篇记3分,依次类推,满分为止。

11、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录课上传成功的记5分,参加活动一次记2分,依次类推。

12、制作了相应课件或课例,作为校内或校外的资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记5分。

13、教学中通过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根据效果分别打分。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10.10•【字号】教师〔2014〕850号•【施行日期】2014.10.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信息化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2014〕850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有关院校(机构):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精神,为进一步提升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并就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要充分认识“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

“提升工程”基于学科,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按照“培训-测评-应用”的总体思路,2017年底前完成对全省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系统提升培训。

通过“提升工程”的实施,全面提升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破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综合效益;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教师终身学习,有效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二、要尽快编制区域内“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各市、县要根据《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学习《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的通知》(教师[2013]1071号)、《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规划工作的通知》(教办师[2014]1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以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简称“两标准一指南”)(见附件2-4)等文件,依据本区域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现状,制定本区域的实施方案并填写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规划书(见附件5),于11月10日前上报省教育厅。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7.05.11•【字号】教师〔2017〕388号•【施行日期】2017.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信息化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教师〔2017〕388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厅直属有关中小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2014〕850号)要求,我省依托“国培计划”等教师培训平台,共完成了71万余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专项培训任务,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

为确保今年年底全面完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重要意义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

全面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对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摸清进度、迎难而上,加快推进“能力提升工程”,千方百计、保质保量地办好这一民心工程。

二、主要任务(一)省教育厅负责全省高中阶段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辖区内初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分级负责、协同推进。

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规划,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的新情况、新特点,认真分析研究,查找辖区内“能力提升工程”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科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确保按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评价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评价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测评评价标准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

为全面提升我省中/」孝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AA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测评评价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标准?L
一、制定依据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和?中刀悸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构建AA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测评评价体系,以评促学、以评促用。

二、根本内容
本标准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开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根本要求和开展性等级要求。

测评标准的内容涵盖技术素养类、综合类、专题类和教师专业开展类等四个方面。

立足应用、突出专题,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依据等级标准,实行分级测评。

初级测评以教师能够初步应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环节为主;中级测评以教师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片段为主;高级测评以教师能够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支扌寺课堂教学和掌握一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方法为主。

三个等级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表一初级标准
表二中级标准
表三高级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指导各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号)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组织实施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工作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各地要按照“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基本原则,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诊断测评、培训测评,探索实施发展测评工作。

要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测评方式方法,明确责任分工,完善测评体系.要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科学确定测评内容,开发测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测评系统,确保测评结果客观有效。

第三条各地要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为抓手,帮助教师合理选学,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保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成效。

二、测评内容第四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能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第五条诊断测评应涵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各项指标,帮助教师找准能力发展短板,确定学习目标,为教师有效选学提供依据;帮助各地把握教师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建设课程资源.第六条培训测评重在衡量教师参训成效,包括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成效。

要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确定测评内容,包括教师线上课程学习成效、线下实践任务完成情况和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等。

第七条发展测评重在通过测评系统,注重利用案例开展情境测评,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帮助教师了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程度,科学评价能力发展水平.测评内容须密切联系教师一线教学和专业发展实际,反映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程度.三、测评方式第八条各地要根据测评工作需要采取切合的测评方式。

诊断测评以教师利用测评工具(系统)进行自测为主;培训测评由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中小学校利用教师学习成效信息和实践成果证明等进行评价;发展测评应通过测评系统进行,以教师自测为主,有条件的省份可组织进行测评,为评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提供依据.第九条各地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成果,开发符合本地需要的测评工具(系统),也可直接选用或改造利用国家推荐的测评工具(系统)。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估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估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估标准简介本评估标准旨在衡量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水平。

通过评估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确定教师的培训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计划。

评估标准评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标准如下:1. 基础知识教师是否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等。

2. 教学应用技能教师是否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包括使用多媒体教具、编制教学课件、利用互联网资源等。

3. 研究与创新能力教师是否具备研究和创新的能力,能够积极研究和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并能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4. 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教师是否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管理教学,包括管理学生信息、制定在线作业和考试等。

5. 教育伦理和安全意识教师是否具备教育伦理和信息安全意识,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防范网络安全问题和不良信息。

评估流程确定评估标准后,学校或教育机构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估:1. 设定评估目标和评估时间。

2. 选择评估方法和工具,例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

3. 对教师进行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

4. 分析评估结果,确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5.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计划和措施。

6. 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总结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估标准是一项有助于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工具。

通过评估教师的能力,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以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水平。

这将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发展性测评工作操作的指南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发展性测评工作操作的指南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发展性测评工作操作指南一、省项目办(一)设置发展测评项目如图 1 所示,河南省教育厅将“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设置为发展测评项目之后,已参加河南省组织的“国培计划”——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且获得“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结业证书”的全省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即可通过教师端进行发展性测评的申报。

1参加河南省组织的“国培计划”——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全省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具体申报时间为:2018 年 4 月 1——5 月 20 日;专家评审时间:2018 年 5 月 21 日——6 月20 日。

2图 1发展性测评项目设置界面3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设置发展测评项目各市、县(区)教育局创建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由项目创建单位将培训项目设置成发展性测评项目。

各市辖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申报的发展性测评,需由培训项目创建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设置发布;省(市)直学校教师申报的发展性测评由学校所在地市教育行政部门设置发布。

具体操作流程见图2。

4图 2发展测评项目管理界面市(市辖区)教育行政部门登录系统后选择“项目管理”,根据之前设置的培训“项目名称”设置发展测评项目的申报时间和专家评审时间,证书规则统一定义为“NLTSFZCP”,落款统一为“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最后保存即可。

各市辖区、省(市)直学校等城区教师参加的申报和评审时间安排:2018 年 4 月 1 日——6 月 20 日。

申报时间和评审时间可在此期间内自由安排。

5(二)评审专家添加在教师申报过程中,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完成测评项目评审专家的信息导入工作,专家信息可以单独添加,也可以批量导入,如图 3 所示,导入的专家数量和专家学科可根据申请的情况自定。

6图 3专家信息添加界面(三)分组管理7项目申报时间截止后,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测评项目对已申报教师进行学科分组,根据教师学科分组情况,然后为每个小组分配评审专家,如图 4、图 5 所示。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9.12.27•【字号】教师〔2019〕869号•【施行日期】2019.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信息化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2019〕869号各省辖市、直管县(市)教育局,厅直属中小学校(幼儿园):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精神,为进一步提升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要根据要求,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努力探索,勇于创新,总结经验,推广成果,着力推进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附件: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2019年12月27日附件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总体部署,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为组织实施好我省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下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到2023年,通过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不少于50学时,其中网络研修20学时、校本实践应用30学时),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评价指标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评价指标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评价指标(试行)
教学环境
教学维度
编号
评价指标
一、多媒体教学环境
学情
分析
1-1
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学情问卷,组织学生作答,有效分析学生已有基础、学习需求和学习困难。
教学
设计
1-2
结合学情分析,根据教学需求,从网络中获取各类教学资源,有效筛选并修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并依据教学设计制作课件。
1-7
利用微课、学习类APP等各类教学资源实施教学。
1-8
能够在教学中对使用到的数字资源来源在教案、课件等中明确标注出处,引导学生合理合法使用数字资源,尊重知识产权,提升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道德核心素养,着重对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和行为方面实行培养。
学业
评价
1-9
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根据学科特点分层编制学业评价考核指标,展开针对学生学业认定的综合评价。
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实行微课设计与制作,教学中通过直观演示,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升教学效率。
2-3
合理借助信息化手段展开主题探究型学习活动。
学法
指导
2-4
根据教学需要搭建网络或移动交流环境,通过学生互动交流发现和解决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2-5
有效利用技术手段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互帮互助、资源共享。
2-6
2-10
有效构建学生个人成长平台,尝试使用学分银行和终身学习电子档案记录成长足迹,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提升。
三、智慧教学环境
教学
设计
3-1
采取适宜的信息技术手段聚焦某个主题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或者实行基于项目式学习等。
3-2
使用AR、VR、MR、AI、仿真实验室等技术创设真实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主动建构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多种技术实行探究式学习,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河南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河南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学员考核方案维度项目考评标准分值考评者参训过程测评课程学习网上学习累计达到1200分钟记25分,小于1200分钟时此项考核成绩=实际学习时间/1200(分钟)×25分25分(网络平台自动记录生成)研修日志在研修过程中,提交2篇不低于200字的研修日志,每提交一篇记5分。

10分阅读简报培训中,阅读不少于2期简报(项目简报、区域简报等),每点击观看1个简报记5分。

10分研修成果测评应用成果提交1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再提升行动计划”。

提交记10分,优秀加5分,良好加3分,合格加1分。

抄袭记0分。

15分坊主提交1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教学成果(教学设计)。

提交记15分,评定为优秀加5分,良好加3分,合格加1分。

抄袭记0分。

20分坊主实践应用测评教学案例提交1节体现信息技术应用且同步教学进度的教学案例(微课、课堂实录)。

提交记15分,评定优秀加5分,良好加3分,合格加1分。

抄袭记0分。

20分坊主备注满分100分,累计达60分及以上为合格上图为本项目的考核方案,我们共有五个任务需要完成。

充分了解考核内容后。

下面针对考核方案要求,展开以下具体操作指导:1.打开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网址: 。

(图1)(图1)在页面右侧找到省级门户,点击“河南”。

(图2)点击“河南省高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进入项目(图3)(图2)(图3)河南省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学员操作手册首次登陆要先完成诊断评测,如下图所示。

根据提示进入诊断评测。

完成所有测评,会得到一个针对个人情况的测评报告,可以根据报告查漏补缺,然后开始有所侧重的进行学习。

测评有点多,耐心点啊。

这是了解自己的机会。

1.首次登录平台,需要在“我的个人中心”中完善个人信息,其中带红星的为必填项(为了能够在培训中及时与您取得联系,请您在平台中填写真实个人信息)。

(图4)(图4)1.点右上角“工作室”(图5)后,可以先从横向导航栏中点击“进入培训首页”,便可进入培训项目主页(图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评分指标与赋分细则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分标准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
对 应 项
考查
位置
个人空间建设
15分
1.规范性(6分)
1.空间内容与标题相符;至少四个栏目有资源,超链接有效流畅;主题突出,围绕教育教学设计。
3项合格为优、2项合格为良、1项合格为及格、其余为不合格。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评分细则
一、评分依据
本评分细则的基本依据是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
二、计分项目
本评分细则的计分项目分为教师的个人空间建设、教学资源(含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后反思4个小项)、教师工作坊研修等三大部分,总分100分。
4项为优;3项为良;2项为及格;1项为不及格;其余为不及格。
5
4
3
0
T3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
T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
T5多媒体课件制作
指定课件
教学资源包
80分
11.课件设计规范。版面设计和谐美观,布局合理,图文并茂、文字的字号字体得当、导航清晰简捷。
完全规范为优;规范性较好为良;欠规范为及格;不规范为不及格。
T8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T9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T10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
T11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T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T13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
T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
指定视频
15.视频为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内容完整,时间为15-45分钟。
2项均好为优;仅满足后者为良;仅满足前者为及格;均不满足为不及格。
T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
T16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管理
T17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
5.资源的数量多。
各资源总数量超过50个为优;30-50个为良;10-30个为及格;0~10项为不及格。
3
2
1
0
教学资源包
80分4.教学设计(2源自分)6.教学三维目标与学科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高度一致为优;一致性较好为良;欠一致为及格;不一致为不及格。
4
3
2
0
T10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
T11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T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T13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
T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
指定的教案
7.教学设计中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的导入、学生的组织、问题的设计、课堂训练等基本环节。
4项及其以上为优;3项为良;2项为及格;1项为不及格;其余为不及格。
4项均好为优;2-3项好为良;1项好为及格;其余为不及格。
5
4
3
0
T2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设备使用
T6学科软件的使用
T8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T9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T10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
T11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T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T13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
资料优质且合理为优;资料欠优质但合理或资料优质但欠合理为良;资料欠优质且欠合理为及格;资料劣质且不合理为不及格。
5
4
3
0
6.课堂实录(30分)
14.视频画面可视性好;声音清晰。
2项均好为优;可视性好但声音欠佳为良;可视性与声音均欠佳为及格;均差为不及格。
5
4
3
0
T2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设备使用
T6学科软件的使用
5
4
3
0
T3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
T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
T5多媒体课件制作
指定课件
12.课件表达规范。内容无知识性错误,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表达规范等。
完全规范为优;规范性较好为良;欠规范为及格;不规范为不及格。
5
4
3
0
13.课件能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并能选择恰当软件,对数字资源素材(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进行处理与加工,创意新颖。
6
5
4
0
8.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点,体现了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优势。
融合好为优;融合欠佳为良;融合一般为及格;其余为不及格。
6
5
4
0
9.教学设计体现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双边互动活动。
很好体现为优;较好体现为良;一般体现为及格;其余为不及格。
4
3
2
0
5.教学课件(20分)
10.主题突出;结构合理;逻辑顺畅;课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教材内容。
5
4
3
0
16.教学重点突出;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3项均好为优;2项好为良;1项好为及格;均不好为不及格。
5
4
3
0
17.授课过程能熟练应用学科资源;信息技术应用适当。
两项均突出为优;1项突出为良;两项均一般为及格;两项均不好为不及格。
5
4
3
0
教学资源包
80分
6.课堂实录(30分)
18.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各教学环节表现好(导入、讲授、训练与指导、总结与复习)。
3项合格为优、2项合格为良、1项合格为及格、其余为不合格。
3
2
1
0
T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
T16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管理
个人空

截图
或个人空间网址
3.资源建设(6分)
4.资源种类齐全(如视频、文档、动画、音频、图片等)。
资源在5项及以上为优;4项为良;2~3项为及格;0~1项为不及格。
3
2
1
0
T3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
3
2
1
0
T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
T7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
T16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管理
个人空间
截图或个人空间网址
2.具有所任学科特点;可读性强;内容健康,有较好的信息道德。
3项合格为优、2项合格为良、1项合格为及格、其余为不合格。
3
2
1
0
个人空间建设
15分
2.创意性(3分)
3.空间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界面美观;多媒体内容的美工与音频艺术设计精致,具有创意。
10
8
6
0
T15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
指定的反思
自主研修(5分)
8.教师工作坊(5分)
21.主持或参加省级、市级、县级教师工作坊的表现。
为主持人、工作坊办得好为优;为主持或参加工作坊研修表现较好为良;参加工作坊研修且为合格以上的学员为及格;其余为不合格。
5
4
3
0
T26教师工作坊与教师专业发展
T27网络研修社区与教师专业发展
T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
指定视

19.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好。
3项均好为优;2项均好为良;1项均好为及格;3项均不好为不及格。
5
4
3
0
7.课后反思
(10分)
20.对课堂教学及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列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表现的亮点、不足;写出改进方案等。
3项均好为优;2项均好为良;1项均好为及格;3项均不好为不及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