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热远景调查及银川平原地热资源评价

合集下载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近年来,随着全球的能源消耗不断上升,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新的能源替代品。

而地热能因为其来源稳定、污染小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作为替代能源。

而我国地热资源丰富,持续利用地热能将有利于缓解能源压力,促进经济发展。

银川盆地作为其中一个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对其地热资源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银川盆地是黄土高原边缘的断陷盆地,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该区域处于西华山造山带与华北地台交界带的空间结构之间,地壳运动活跃,形成了丰富的热储层。

若能利用这些地热资源,将对银川盆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双重效益。

地热资源的评价是开发利用的前提。

目前,常用的地热资源评价方法有地质勘探法、岩石物性实验法、同位素地球化学法、测温探井法以及热储探测法等。

其中热储探测法是较为先进、准确的一种方法。

它是指通过对深部地热储层温度场、地下水温场及渗透性场的三维重构,综合评价地热热储能力及开发潜力。

银川盆地地处高原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而地表水源以及大气降水量都有季节性、地域性限制。

因此,若能利用地热资源,将能带动旅游业、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根据前期的调查研究,本文采用热储探测法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评价。

首先,在地表建立热传感器网络,在不同深度设立温度观测点进行温度采集。

采集完毕后,将数据传回办公室,计算出每处点的温度。

根据收集到的温度数据,进一步对热储区和热利用区进行划分。

然后再进行3D重构和模拟计算,通过体积温度法计算出热储层的储能能力、核算热点等参数。

根据计算结果,银川盆地的热储层埋深在2000-4000m之间,热储系主要以花岗岩、钙质粘土岩等岩石为主,热储层中的温度在70℃-120℃之间,热储层厚度在50m-150m之间。

通过核算发现,银川盆地的热量储量达到了1017.78万吉焦,热流量为5.38x10^6J/m2,总热储面积约1600km2,预测年热能开采量在6.27x10^8 J/年左右。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银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地热资源区域之一,具有很大的地热资源潜力。

热储法是一种利用地下热水或岩体储存热能的方法,通过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评价,可以为该地区的地热能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银川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南部和东部。

本次评价主要通过采集地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地热水化学性质等数据,结合地质构造、地下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等综合分析,评价银川盆地的地热资源。

通过对银川盆地地温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确定地温的分布特点。

银川盆地地温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整体上呈现从南部向北部逐渐降低的趋势。

南部地区地温较高,平均地温可达到60℃以上,具有很大的地热能潜力;北部地区地温较低,平均地温约在30-40℃之间。

通过对不同季节地温数据的观测,还可以评估地热资源的稳定性和可利用性。

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地下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地热水的矿化程度和地下水的流动状态。

银川盆地地热水的矿化程度较低,主要以低温中性泉为主,含有丰富的溶解性物质,如硅酸盐、硫酸盐等。

地下水的流动状态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流动路径复杂,需要进一步分析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为地热能的开发提供参考。

综合分析以上数据和特征,可以对银川盆地的地热资源进行整体评价。

银川盆地的地热资源丰富,尤其是南部地区具有较高的地温和较大的热储潜力。

在地热资源开发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地温分布不均匀、地下水流动路径复杂等。

在地热能的开发中需要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地下热储系统,并采用适当的开发方式和技术手段,以提高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效率。

通过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评价,可以为地热能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以提高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一、地热资源概况银川盆地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典型的新生构造盆地,地处祁连山与贺兰山之间,地形较为平坦。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显示,银川盆地内分布有多处地热异常区,主要集中在盆地的东北部、中部和西北部,分布范围较广。

盆地内的地热资源主要以热水资源为主,温度较高,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二、热储法评价(一)地热资源的储量评价1. 热源分布情况通过地质勘探和地热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的分析,银川盆地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河谷、裂缝和岩石层等地质体中。

裂缝型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资源储量较大。

岩石层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西北部地区,储量较为可观。

2. 热水储量评价热储法评价中,需要对地下热水的储量进行评估。

通过地下水钻孔数据和地下水化学分析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到热水的储量分布情况。

根据分析得出的数据,银川盆地的热水储量较大,盆地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的热水储量较为丰富,为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地热资源的温度是评价其开发利用潜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地热勘探钻孔的温度资料和地热水的温度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地热资源的温度分布情况。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银川盆地内的地热资源温度较高,其中部分地区的地热水温度超过100℃,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以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1. 加强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尤其是在盆地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加大勘探投入,寻找更多的地热资源点。

2. 发挥地热资源在供暖、发电等领域的应用价值,推动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3. 加强地热资源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对地热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影响的监测和治理。

4. 加强地热资源的科研合作,推动地热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

本文基于热储法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盆地内的地热资源储量大、温度高、开发利用潜力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地热能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地热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
重要作用。

为了开发和利用地热资源,需要进行地热资源评价。

本文以银川盆地为例,基
于热储法对其地热资源进行评价。

通过地质调查和勘探,获取银川盆地的地质概况。

银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质
构造复杂,主要由古生代和新生代的沉积物组成。

在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银川盆地
的地热潜力。

然后,进行热储量评估。

热储量是指地下岩石中储存的热能的总量。

根据银川盆地的
地质特征和地温数据,计算出盆地内岩石的热储量。

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地热储量
模型,通过计算模拟得到热储量的分布和大小。

还需评估热储岩的热导率、容重和孔隙度
等参数,以确定盆地内热储岩的储存能力。

接下来,进行地热水资源评估。

地热水是指地下岩层中储存的热水资源。

根据银川盆
地的地下水位、水文地质和地温数据,评估盆地内地热水的分布和含量。

还需分析地热水
的温度、流量和水质等指标,以确定其可利用性和经济性。

进行地热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综合考虑热储量和地热水资源的评估结果,评价银川盆
地的地热资源开发潜力。

结合地热利用技术和经济因素,确定地热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规模,为银川盆地的地热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地热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盆地是地热资源的重要成因条件,银川盆地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盆地,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本文将基于热储法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评价。

银川盆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中国西北部,东经106°15′~106°53′,北纬38°28′~39°23′之间。

盆地地处北山造山带南缘,形成于白垩纪晚期至第三纪晚期,是中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盆地之一。

盆地的地质构造复杂,地下热流异常分布频繁,有利于地热资源的形成与富集。

热储法是一种评价地热资源丰度和利用潜力的方法,它主要通过分析地层温度场和地热流场来评估地热资源的分布与储量。

需要获取盆地内的地质勘探数据,包括地层、热流和地温等数据。

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构建地层温度场和地热流场的模型。

根据模型结果,通过计算盆地地热资源的储量,评价其丰度和利用潜力。

在银川盆地的地热资源评价中,需要采集一定数量的地温和地热流数据。

地温数据可以通过井温数据和地钻孔的温度分布数据获得。

地热流数据则可以通过地热测井和地热勘探获得。

通过研究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地温场和地热流场的特征。

在分析地温场时,可以通过构建温度梯度方程来描述地温场的分布规律。

通过研究盆地内不同地层的温度梯度特征,可以评估地热资源的质量和分布情况。

地热流场的分析则可以通过计算地热流方程来获得。

地热流方程不仅考虑了地热流与地温梯度之间的关系,还考虑了地热流与地热导率的关系。

在评估地热资源的储量时,可以采用热储容率和热深度来评价。

热储容率是指单位体积地层储存热量的能力,是评价地热资源丰度的重要指标。

热深度则是指地下热流的有效传导距离,也是评价地热资源的利用潜力的重要参考。

通过以上的分析方法,可以对银川盆地的地热资源进行评价。

根据银川盆地的地质构造、地下热流异常分布的特点,可以得出银川盆地具有较丰富的地热资源。

【VIP专享】宁夏地热远景调查及银川平原地热资源评价

【VIP专享】宁夏地热远景调查及银川平原地热资源评价

宁夏地热远景调查及银川平原地热资源评价成果报告项目编码:DKD2002005-5任务书编号:DKD2002005、水[2002]008工作起止年限:2000年1月—2003年12月课题负责:王 利报告主编:王 利 王贵玲 陈宗宇报告编写人:水 环 所:刘志明 蔺文静宁夏地调院:郁冬梅 毛自力 王红英提交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单位负责人:张 黎总工程师:李天斌合作提交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单位负责人:黄志兴总工程师:提交时间:2006年10月计划项目名称:宁夏地下水、地热资源评价与生态环境建设示范 实施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国地质科学院合作项目《宁夏地下水、地热资源评价与生态环境建设示范》项目领导小组组 长: 王全诗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副组长:张彦英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李双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成 员:张宗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纪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烈宏 宁夏国土资源厅厅长赵 逊 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国民 宁夏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 强 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黄志兴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 任:黄志兴(兼)副主任:刘国民(兼)成 员:李贵书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处处长张 韬 宁夏地勘局地勘部主任石建省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国地质科学院合作项目1《宁夏地下水、地热资源评价与生态环境建设示范》项目组成员首席科学家:张宗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项目负责人:黄志兴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辛 平 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院长成 员:石建省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孙永明 宁夏地勘局副总工程师李贵书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处处长张 韬 宁夏地勘局地勘部主任张发旺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科技处处长 余秋生 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总工程师2目录前 言 (1)第一节 目标与任务 (1)第二节 地理概况 (1)第三节 研究程度 (3)第四节 工作概况 (3)第一章 地热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 (6)第一节 地层 (6)第二节 深部构造 (12)第三节 活动断裂 (18)第四节 基底构造 (18)第二章 地温场及水文地质特征 (23)第一节 温泉和浅井地温特征 (23)第二节 地温分布特征及成控条件分析 (29)第三节 热流及地温梯度特征 (34)第四节 热储层段划分 (42)第五节 热储层特征 (44)第六节 地热田概念模型 (45)第三章 地下热水化学特征及地热资源的成因与潜力地球化学分析 (47)第一节 地下热水化学特征 (47)第二节 地下热水形成及补给条件的地球化学分析 (49)第三节 地热资源潜力的地球化学分析 (55)第四章 地热资源远景预测 (61)第一节 计算分区与热储模型 (61)第二节 银川市区地热田储量评价 (62)第三节 银川平原地热资源估算 (68)第四节 宁南地区温泉天然放热量估算 (70)第五节 地热资源远景区预测 (71)1第五章 地热流体质量与环境影响评价 (73)第一节 地热流体质量评价 (73)第二节 地热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77)第六章 地热开发利用规划 (79)第一节 银川市区地热田开发利用规划 (79)第二节 银川平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89)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92)参考文献 (94)内容摘要 (95)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宁夏地热资源远景预测图 1:500 0002 2 银川市区地热田N1+2热储段开发利用方案图 1:50 0003 3 银川市区地热田N1热储段开发利用方案图 1:50 0004 4 银川平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图 1:200 00023。

规划银川市城区、县城、农村100%清洁取暖率,空气源热泵成为改造主力军!

规划银川市城区、县城、农村100%清洁取暖率,空气源热泵成为改造主力军!

规划银川市城区、县城、农村100%清洁取暖率,空气源热泵成为改造主力军!为充分发挥中央专项补助资金最大效益,全面推进银川市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实施,促进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结合银川市实际情况,银川市市政管理局制定印发了《银川市推进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工作方案》,以下内容简称《方案》。

《方案》规划了银川市冬季清洁取暖总目标,城区、县城、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均达到100%,农村完成热源清洁化改造11.7万户。

城区非节能且具有改造价值的建筑100%完成节能改造,县城完成90%以上,积极推动既有农房节能改造,形成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清洁取暖体系。

《方案》主张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优势,因地制宜推广可再生能源集中供热项目。

积极推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耦合供暖,鼓励在条件适宜的居住及公共建筑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供暖技术、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供暖技术。

全市新增可再生能源集中供暖面积484.29万平方米,农村新增可再生能源集中供暖面积119.28万平方米。

在银川村镇实施“煤改电”、“煤改气”双替代项目,扩大农村非集中供暖区域清洁化改造。

各县市区政府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热泵热风机,蓄热式电供暖设备,直热式电暖器等设备进行煤改电、煤改气工作。

规划全市新增“煤改电、煤改气”供暖面积659.7万平方米,解决农村清洁取暖共计6.5万户。

在银川市此次冬季清洁取暖改造方案中,空气源热泵设备成为项目改造主力军。

空气源热泵技术是一种新型用能技术,它以逆卡诺原理为依据,将源源不断的空气作为热量来源,从空气中吸收低位热能,再耗费少量电能带动压缩机将低位热能转化为高位热能,满足用户各种用能需求。

想要清洁取暖效果好,选择品质优良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很重要。

空气源热泵市场鱼龙混杂,小编为您推荐正旭空气能厂家,正旭作为空气源热泵行业的领军品牌,拥有长达十七年的生产经验,生产的空气源热泵设备涉及采暖、热水、烘干等多个领域,机组种类丰富多样,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地热资源量评价是推动地区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当前地 热资源评价方法众多,主要有地表热流量法、热储法、解析模型法、统 计分析法和数值模型法等。其中,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一般主要采用热 储法进行评价。
银川盆地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区,储存着 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但是,银川盆地并没有开展过系统的地热资源 勘查工作,研究程度较低。王利等在 2000 年依据两眼地热井资料,对 盆地地热资源进行了估算 [1]。余秋生等在 2014 年利用 3 眼地热井资料, 对盆地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 [2]。由于地热井资料有限,2 次地热资源评 价精度均不高,不能满足当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本文依据银川 盆地现有 14 眼地热井资料及最新重磁解译盆地基底构造成果资料,对 研究区地热资源量进行合理评价,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科学管 理提供依据。 1 研究区地热地质条件 1.1 地质构造
区域构造控制着地温场的分布,构造的规模和活动性等因素影响着 局部地温场的变化 [3-4]。根据地热井测温研究资料,第四系底板地温为 32.3 ~ 48.13℃,新近系干河沟组底板 40.8 ~ 65.97℃,新近系彰恩 堡组底板 42.48 ~ 87.10℃,古近系清水营组底板 64.5 ~ 90.49℃,基 岩热储 60.21 ~ 92.80℃。根据第四系浅井测温数据,在深度为 30.52m 温度比较稳定,温度为 14.81℃。因此,确定银川盆地恒温层深度为 30.52m,恒温层温度 14.81℃。 1.3 热储层特征
Key words:Thermal storage method;Yinchuan Basin;Geothermal resources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等能源带来的气候变化问 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 的可再生能源,对于传统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和解决日趋严重的全球环 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银川盆地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地处毛乌素沙漠的西南边缘,是一个沉积盆地。

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潜力,是开展地热能利用的理想区域。

本文将基于热储法对银川盆地的地热资源进行评价。

热储法是一种通过研究地壳中的热储层来评价地热资源潜力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依靠对地热温度、热储单元的岩性和厚度、储层的渗透性和容积等参数的评估,从而判断地热资源的丰度和可开发性。

我们需要对银川盆地的地质构造进行分析。

银川盆地处于晋宁—甘肃造山带和新疆塔里木造山带的交汇处,地质构造相对复杂。

盆地的主要构造单元包括土宽裂谷、高低山地带、海西—江苏沉积带、黄家塔—塔提湖高岗地带和塔里木—黄家塔地堑等。

我们需要了解该盆地的地热温度分布特征。

根据前期的地质调查和地温资料,银川盆地的地热温度较高,分布均匀,具备较好的地热资源潜力。

然后,我们需要对热储单元的岩性和厚度进行评估。

银川盆地主要的热储单元包括砂岩、页岩、火山岩等。

通过采集地质样品和进行岩石分析,可以得到热储单元的岩性和厚度参数,进而判断其对地热能的储存和传输能力。

接下来,我们需要评估热储单元的渗透性和容积。

热储单元的渗透性决定了地热能在地层中的传输能力,而容积则限定了储存的地热资源量。

通过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和数值模拟分析,可以得出热储单元的渗透性和容积参数,从而评价地热资源的可开发性。

我们需要结合上述评估结果,综合考虑银川盆地的地热资源丰度和可开发性。

通过量化评价指标,如地热能储存量、可抽采热量和可利用热量等,可以得出该区域地热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主要包括对地质构造的分析、地热温度分布特征的了解、热储单元的岩性和厚度评估、热储单元的渗透性和容积评估,以及对地热资源丰度和可开发性的综合评价。

这些评价结果可以为银川盆地地热能的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一、地热资源概况银川盆地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部,北靠黄土高原,东接黄河平原,西抵贺兰山,南接阿肯格水库。

该地区地质构造活跃,是一个古、中、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的典型地质构造盆地。

盆地内地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茫崖、固原和中卫等县市。

根据初步勘探和资源评价数据,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蕴藏丰富,主要为中低温热储资源,适合开发利用。

由于地热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利用地热资源可以有效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防控。

1.资源储量评价银川盆地地热资源主要为中低温资源,其热储主要分布于地下热水体系和岩层之中。

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和实测资料,银川盆地地热储量庞大,地热能储量主要分布在中生代花岗质岩体或火山喷发沉积物中。

茫崖盆地的地热能储量占比较大,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据初步测算,该地区地热资源储量可满足地热供暖、地热发电等需求。

2.地热水文地质评价地热水文地质是地热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银川盆地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热水体系发育。

通过水文地质评价,可以了解地下水流动状况、水文地质条件等,为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在地热水文地质评价中,需要考虑地下水的渗透性、储集性、水质情况等,以充分了解地热水的分布规律和热储情况。

3.地温场分布评价地温场分布评价是对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的评价内容。

通过地温场分布评价,可以了解银川盆地各地区的地温情况,为地热资源的选址、规划提供依据。

通过地球热流测量、井孔测温等手段,可以获得地下地温信息,并绘制地温场分布图。

通过地温场分布图可以确定适宜地热资源开发的具体地点,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开发的盲目性。

4.地热资源综合评价综合利用以上评价内容,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分析资源储量、地热水文地质、地温场分布等方面的数据,可以对地热资源进行量化评价。

通过综合评价可以得出地热资源的利用价值、开发潜力等情况,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热储法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评价。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热储法的概况以及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概况。

在正文部分分析了热储法在地热资源评价中的应用,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地热资源量评估,地热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以及地热资源利用建议。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并展望了未来地热资源开发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能够促进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热资源、热储法、银川盆地、评价、量评估、开发潜力、利用建议、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热储法概述热储法是一种评价地热资源潜力和量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地下热水储层的特性和分布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地热资源的储存能力和释放潜力。

热储法主要包括温度场分布分析、矿化度分布分析、地下水流动分析等内容,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对地热资源进行准确评价。

在热储法中,地热资源的储存主要通过地下热储层的热储量来表征,热储量是指单位面积或者单位体积地下热储层中储存的有效地热能量,通常以千焦耳或者千瓦时来表示。

热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地热资源的开发价值,是评价地热资源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热储法是一种基于地下热储层特性的评价方法,可以相对准确地评价地热资源的储存能力和释放潜力。

在地热资源评价中,热储法的应用可以为地热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地热能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1.2 银川盆地地热资源概况银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地热资源区之一,地处内陆干旱半干湿交替气候带,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

银川盆地地下热水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盆地西部和东南部,其中以灞河、滋水、黄河三大热水区最为集中。

热水温度一般在40-70摄氏度之间,具有中低温热水资源的特点。

银川盆地地热资源潜力较大,目前尚未完全开发利用。

地热资源在当地农业温室大棚、游泳池、供暖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但还存在着开发利用不够充分的问题。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地热能的
开发利用。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清洁、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具有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

我国地域辽阔,地热资源丰富,沿海和西南地区更是地热能开发的热点地区。

银川盆
地位于黄土高原的中部,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区和能源工业基地。

本文采用热储
法评价了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潜力。

热储法是评价地热资源潜力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地下岩石、矿物、地下水
等储热介质的热容量、热导率、热储能力等物理特性,来推算热储系统的储能量。

通过测
定盆地内各种矿物的热物性参数,计算地下储热容量,得出地热储能量。

首先,本文收集了大量的地质、水文、水化学数据,建立了银川盆地地热水文地质模型。

然后,通过野外实测,测定了盆地内各种矿物的热物性参数,包括热容量、热导率和
热扩散系数等。

最后,将这些数据代入热储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出银川盆地地热储能力为5.8×10^19 J,相当于23.2亿吨标准煤。

结合盆地内地热温度资料和水化学数据,本文对地热潜力进行了分区评价。

结果显示,在银川盆地东部和南部地区,地热资源潜力较大,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同时,盆地内含
有大量的热卤水,这种水质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可以作为地热能开发的重要热源。

综上所述,银川盆地地热资源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当前,地热能的开发
利用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化解大国的战略选择,加快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推动能源结
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加快低碳经济建设都意义重大。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银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地热资源分布区域之一,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潜力。

为了全面评价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采用热储法对其地热资源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热储法是通过对地热资源区域的地热研究、地下水热循环以及地下岩石热储能力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来确定地热资源的分布、储存和开采利用状况。

本文将采用热储法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评价,以期为该地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区域地质特征银川盆地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为群山环绕的内陆盆地,地处祁连山造山带的北缘,地质构造活动频繁,地层呈现复杂的叠加关系。

盆地内部多为更新世地层,包括砂砾岩、黏土、煤层等,地下水资源丰富。

整体来看,盆地地质特征复杂,但地热资源的潜力相对较大。

二、地热资源分布特征银川盆地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地表热流异常区、地热水温度异常区和地下热水循环区。

1. 地表热流异常区:银川盆地地表热流异常区主要位于盆地西部和南部,尤其是在深沟、坳岗、岗巴以及贺兰山北麓等地,地表热流密度较大,热流值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表明该地区存在大规模的地下热源,是潜在的地热资源富集区。

2. 地热水温度异常区:盆地内部的地下水井大部分具有较高的地温,尤其是在盆地南部和东部地区,地下水温度普遍在4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60℃。

这些地下水温度的异常高值,提示盆地内部地热资源潜力较大。

3. 地下热水循环区:银川盆地地下水循环较为活跃,在盆地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地下水自然排泄温度较高,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具备地热资源的潜在条件。

以上分析表明,银川盆地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盆地西部和南部地区,是潜在的地热资源富集区。

银川盆地地下热储主要包括地下岩体储热、地下水热储和地下岩层储热。

1. 地下岩体储热: 银川盆地地下岩体热储主要为盆地内部的更新世地层,包括砂砾岩、黏土、煤层等,这些地层具有较好的热储性能,是地热资源的重要储存层。

2. 地下水热储: 盆地内部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循环活跃,地下水热储能力较强,是盆地地热资源的重要储存介质。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1. 引言1.1 研究背景银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地热资源分布区之一,地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由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相对滞后,导致很多地区的地热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评价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热储法的评价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其可靠性已在其他地区得到验证。

通过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基于热储法的评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地热资源的分布、温度等特征,为地热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通过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评价,揭示其潜力和开发前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推动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评价,探讨其开发利用的潜力和可行性。

通过对地热资源概况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为更深入地开展地热能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热储法的评价方法将被应用于本研究中,通过对地热资源分布、热储能力、可利用程度等方面的评估,全面评价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价值。

最终目的是为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提供可靠的评价依据,为地热能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科学支持,推动地热资源利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2. 正文2.1 地热资源概述地热资源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高温热能资源,通常通过地壳中的岩石、地下水等介质传递到地表。

地热资源在可再生能源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形式,具有稳定、持久、高效利用等特点。

地热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是一种重要的新兴能源资源。

银川盆地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地热资源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储量。

银川盆地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盆地东南部的高地热区域,主要热点包括银川市、石嘴山市等地。

地热资源在这些地区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储量,是银川盆地重要的热能资源之一。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也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

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动该地区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地热资源是一种绿色清洁能源,可以广泛应用于供暖、发电、工业和农业等领域。


川盆地是一个地热资源潜力较大的地区,本文将基于热储法对其地热资源进行评价。

我们可以利用地热梯度来评价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潜力。

根据热储法的原理,当地温
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温度梯度可以反映地热资源的丰富程度。

通过收集地下钻孔
的温度数据,并计算温度梯度,我们可以评估地热资源的潜力。

利用地热藏层的勘探数据,可以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评估。

地热藏层是地下热储层,通常是由含有地热液体的岩石层组成。

通过分析钻孔数据和岩石样品,可以确定热储
层的厚度、渗透性和流体性质等参数,从而评估地热资源的可开发程度。

在评估地热资源潜力时,还需要考虑地热水的温度和流量。

地热水的温度直接影响地
热能的利用效率,而地热水的流量则决定了地热能的供给能力。

通过测量地热水的温度和
流量,并与背景地温进行对比,可以评估地热水的热储量和可利用性。

还需要考虑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方式。

根据银川盆地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需求,可以选
择不同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方式,如浅层地热能利用、深层地热能利用或地热能与其他能源
的联合利用等。

通过综合考虑地热资源潜力和开发利用方式,可以评估出银川盆地地热资
源的开发价值。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可以通过确定地热梯度、分析地热藏层勘探数据、测量地热水温度和流量以及综合考虑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方式来完成。

通过评价地热资源的
潜力和可利用性,可以为该地区的地热能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地热能源作为是一种环保、资源丰富、可再生能源,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银川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一个地热资源蕴藏区,评价其地热资源储量和开发利用潜力,对于全面利用该地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基于热储法评价银川盆地的地热资源。

一、热储法的基本原理热储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评价地热资源储量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地热储层的温度分布规律和热储层的厚度、面积等参数,计算出储存于地下的热量总量(热储量),以此来评价地热资源的储量和潜力。

其计算公式如下:Q=ρ・Cp・H ΔT其中,Q为热储量,单位为J;ρ为地热水的密度,单位为kg/m3;Cp为地热水的比热容,单位为J/(kg·℃);H为储层厚度,单位为m;ΔT为地热水温度与固体地壳平均温度之差,单位为℃。

二、银川盆地地热资源概况银川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一个地热资源蕴藏区,地热水一般存在于深层沉积盆地中。

根据银川盆地地质结构和地下水温度分布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地热单元:中悬泉—河东地热单元、常胜—汾河地热单元和中卫—南部地热单元。

银川盆地地下水温度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地下水的地质成因和地质构造,其温度在85℃以下,地温梯度一般在30~40℃/km之间。

其中中悬泉—河东地热单元的地下水温度最高,达到90℃以上,储层温度在60~90℃之间;常胜—汾河地热单元的地下水温度一般为50~80℃,储层温度在30~60℃之间;中卫—南部地热单元的地下水温度也在50~80℃之间,储层温度在30~40℃之间。

在应用热储法评价银川盆地地热资源时,需要首先确定地下水的热储层厚度和面积等参数,然后根据地下水的温度和地球固体平均温度的差值计算热储量,最终得出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储量和潜力。

一般情况下,银川盆地的地热资源的计算结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 热储量在5~15万 TJ之间,地热能力较低。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摘要】本文通过热储法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评价,旨在揭示该区域的地热资源潜力及开发前景。

文章对银川盆地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后续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随后,通过热储层特性的分析,评估了地热资源的潜力,并展望了未来的开发前景。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热资源评价模型,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终,通过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丰富度的评价,提出了基于热储法的地热资源利用建议,并总结了研究成果。

本研究为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热储法、评价、地质特征、潜力、储层特性、开发前景、评价模型、丰富度、利用建议、研究成果。

1. 引言1.1 绪论本文旨在通过基于热储法的研究方法,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评价,探讨其地热资源潜力、储层特性以及开发前景。

通过建立地热资源评价模型,为银川盆地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背景银川盆地是中国西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地热资源集中区,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潜力。

如何科学评价和有效利用这些地热资源,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热储法是一种重要的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特点,能够有效评估地下热水温度、流体性质和储层特征,提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支撑。

通过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潜力的研究和评价,可以更好地指导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本研究旨在基于热储法,对银川盆地的地热资源进行评价,从而为未来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通过深入分析银川盆地地质特征,评价地热资源潜力,分析地热储层特性,展望地热资源开发前景,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实现对地热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利用建议,以期为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3 研究目的1. 总结银川盆地地质特征,为地热资源评价打下基础;2. 评估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潜力,确定其热储规模和分布情况;3. 分析地热储层特性,探讨地热资源的有效利用途径;4. 展望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前景,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5. 建立基于热储法的地热资源评价模型,为地热资源的综合评估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地热能成为了备受关注的一种绿色能源。

银川盆地地处中国内陆干旱地区,是一个具有丰富地热资源的地区,其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满足区域能源需求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开展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热储法,从地下水温度场及浅层地温场、深层地温场、热流场和热储层条件四个方面,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

1.地下水温度场及浅层地温场通过对银川盆地地下水温度进行监测,发现在地下水层中,温度以深度增加而升高,沿着南北走向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异。

其中,最高温度出现在西北部地区,最低温度出现在东南部地区。

同时,浅层地温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的趋势。

浅层地温场的分布情况以及温度分布的特点表明,银川盆地具有一定潜力的中低温热水资源。

2.深层地温场利用钻孔测温法对银川盆地深层地温场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深层地温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升高,深度为3000m时,地温约为120℃。

从深层地温场分布规律来看,龙门山地区地温较高,其余区域地温相对较低。

深层地温场的分布情况及地温变化趋势表明,银川盆地存在一定的高温热水资源。

3.热流场热流场是衡量地热资源丰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热流测量法对银川盆地热流场进行监测,发现整个盆地的热流强度变化范围较大,最高值出现在龙门山地区,最低值出现在东南部地区。

从总体趋势来看,热流强度的分布以及空间分布的规律与深层地温场类似。

4.热储层条件热储层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条件之一。

通过对盆地内地层构造、岩石热物性和地下水运移条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银川盆地存在优良的热储条件。

其中,地下水运移条件较好,为热储层形成和热能储存提供了有利保障。

综合分析银川盆地地下水温度场及浅层地温场、深层地温场、热流场和热储层条件四个方面的特征,可以发现该地区存在着丰富的中低温热水资源和一定量的高温热水资源,且热储条件较为优越。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银川盆地地处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个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地区,也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由于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水资源稀缺,能源供给一直是该地区的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地热资源成为了当地的一种重要的节能环保的能源资源。

本文将基于热储法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进行评价。

一、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基本概况银川盆地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盆地西部和南部,地热异常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中新生代盆地边缘的灰岩、熔岩地区,以及受构造破碎作用影响较大的区域。

银川盆地地热资源温度范围较为广泛,地温在50℃至100℃之间,部分地热水的温度甚至超过100℃。

盆地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地热区域包括灵武地热区,南部农艺区,八楼地区,以及巨门地热区等。

其中以灵武地热区的地热资源最为丰富。

二、基于热储法的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评价1.评价方法热储法是一种通过探究地下储层中的热储量来评估地热资源的方法。

通过对地下储热性质、地下水运移规律以及地下水与地热的相互作用等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地热资源的总量和分布情况。

2.评价结果通过热储法的评价,我们可以得出银川盆地的地热资源总量约为10亿立方米,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灵武地热区,其次是南部农艺区、八楼地区和巨门地热区。

在这些地区,地下水与地热的相互作用较为活跃,地下储热性质也非常适宜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这些数据表明,银川盆地地热资源非常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三、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1.地热能的利用方式银川盆地地热资源可以通过地热发电、地热供热和地热水制氢等多种方式进行利用。

地热发电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由于地热能源储量巨大,且资源分布广泛,因此可以较为方便地实现地热发电。

地热供热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利用方式,可以满足当地民生和工业的能源需求。

四、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1.加大地热资源的调查力度加大对银川盆地地热资源的调查力度,全面了解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热储量以及热稳定性,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地热远景调查及银川平原地热资源评价
成果报告
项目编码:DKD2002005-5
任务书编号:DKD2002005、水[2002]008
工作起止年限:2000年1月—2003年12月
课题负责:王 利
报告主编:王 利 王贵玲 陈宗宇
报告编写人:
水 环 所:刘志明 蔺文静
宁夏地调院:郁冬梅 毛自力 王红英
提交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单位负责人:张 黎
总工程师:李天斌
合作提交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单位负责人:黄志兴
总工程师:
提交时间:2006年10月
计划项目名称:宁夏地下水、地热资源评价与生态环境建设示范 实施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国地质科学院合作项目
《宁夏地下水、地热资源评价与生态环境建设示范》
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 王全诗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副组长:
张彦英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
李双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
成 员:
张宗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任纪舜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严烈宏 宁夏国土资源厅厅长
赵 逊 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刘国民 宁夏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杨 强 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
黄志兴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
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黄志兴(兼)
副主任:刘国民(兼)
成 员:
李贵书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处处长
张 韬 宁夏地勘局地勘部主任
石建省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副所长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国地质科学院合作项目
1
《宁夏地下水、地热资源评价与生态环境建设示范》
项目组成员
首席科学家:
张宗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
项目负责人:
黄志兴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
辛 平 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院长
成 员:
石建省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副所长
孙永明 宁夏地勘局副总工程师
李贵书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处处长
张 韬 宁夏地勘局地勘部主任
张发旺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科技处处长 余秋生 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总工程师
2
目录
前 言 (1)
第一节 目标与任务 (1)
第二节 地理概况 (1)
第三节 研究程度 (3)
第四节 工作概况 (3)
第一章 地热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 (6)
第一节 地层 (6)
第二节 深部构造 (12)
第三节 活动断裂 (18)
第四节 基底构造 (18)
第二章 地温场及水文地质特征 (23)
第一节 温泉和浅井地温特征 (23)
第二节 地温分布特征及成控条件分析 (29)
第三节 热流及地温梯度特征 (34)
第四节 热储层段划分 (42)
第五节 热储层特征 (44)
第六节 地热田概念模型 (45)
第三章 地下热水化学特征及地热资源的成因与潜力地球化学分析 (47)
第一节 地下热水化学特征 (47)
第二节 地下热水形成及补给条件的地球化学分析 (49)
第三节 地热资源潜力的地球化学分析 (55)
第四章 地热资源远景预测 (61)
第一节 计算分区与热储模型 (61)
第二节 银川市区地热田储量评价 (62)
第三节 银川平原地热资源估算 (68)
第四节 宁南地区温泉天然放热量估算 (70)
第五节 地热资源远景区预测 (71)
1
第五章 地热流体质量与环境影响评价 (73)
第一节 地热流体质量评价 (73)
第二节 地热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77)
第六章 地热开发利用规划 (79)
第一节 银川市区地热田开发利用规划 (79)
第二节 银川平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89)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92)
参考文献 (94)
内容摘要 (95)
附图目录
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
1 1 宁夏地热资源远景预测图 1:500 000
2 2 银川市区地热田N1+2热储段开发利用方案图 1:50 000
3 3 银川市区地热田N1热储段开发利用方案图 1:50 000
4 4 银川平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图 1:200 000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