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注水井分层启动压力测试新技术及其应用
注 水 井分 层 启 动 压 力 测 试 新 技 术 及 其 应 用
孟庆业 ,贾慧丽,李宏魁 ,李晓蕾 ,周长军 ( 油田 公司 工程 研 中原 分 采油 技术 究院, 南濮阳4 0 ) 河 5 0 71
[ 要 ] 叙 述 了注 水 井 分层 启 动 压 力 测 试 的 常用 方 法 ,分 析 了新 型 可 控 测 试 管 柱 结 构 原 理 , 介 绍 了注 水 井 摘 分 层 启 动压 力 测 试 新 技 术 。该 技 术 是 一种 经 济 快 速 的 分 层 启 动压 力 测 试 方 法 , 在 油 田 现 场 应 用 取 得 了 良
・
24 ・ 8
长 江 大 学 学 报 ( 然科 学版 ) 21 年 9 第 7 第 3 :理工 自 00 月 卷 期 J u n l f a gz nv ri ( a c E i S p 2 1 ,V 17No 3 c & E g o r a o n te i s y N t i dt Y U e t S ) e .0 0 o. . :S i n
行 地 层 能 量 补 充 ,解 决 了 以 往 测 试 管 柱 逐 层 补 充 能 量 导 致 测 试 周 期 过 长 的 问 题 。 ② 利 用 氧 活 化 测 试 方 法 ,一 次 性 将 中 、高 渗 油 藏 的启 动压 力 测 出 ,减 少 了管 柱 测 试 的层 段 数 ,从 而 缩 短 测 试 时 问 。 ③ 准 确 。具
氧 活化测试 法 的优 点体现 在 以下 几方 面 :① 氧活化 测试方 法无 需与流 动介质 接触 便可测 得流速 ,因 此 ,既可 测得油 管 内流 动 ,也 可测得 油套环 空流 动 ,还 可测得 套管 外的窜 流 。② 测试 速度快 ,不用 上作
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注水井测试是油田开发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注水井测试可以评估油田的渗透性和孔隙结构,为油田的注水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和注水井测试技术的不断创新,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将围绕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一、前沿技术1. 多孔介质数值模拟技术多孔介质数值模拟技术是近年来在注水井测试领域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沿技术之一。
通过对多孔介质的孔隙结构、渗透性和流体性质进行数值模拟,可以为注水井测试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可以模拟出不同渗透率和孔隙结构的多孔介质的流体运移规律,为注水井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2. 地震成像技术近年来,地震成像技术在注水井测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地震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对地下岩石的声波反射来获取地下油气储层的信息,实现对油气储层的精准成像。
通过地震成像技术,可以准确地判断注水井周围的油气储层的分布情况,为注水井测试的目标层选址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3.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注水井测试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注水井测试的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分析,快速准确地得出测试结果和评估结论。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注水井测试的历史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挖掘,发现更多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性,为注水井测试工艺的优化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
二、发展趋势1. 多元化测试手段未来,注水井测试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不仅在测试手段上会有更多的选择,还将综合应用多种测试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地震成像技术、渗透率测试技术、气体甲烷分析技术等,将会在注水井测试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智能化处理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注水井测试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更加智能化。
未来的注水井测试设备将拥有更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可以实时处理大量的测试数据,并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汇报
05
技术评估与展望
技术评估
01
02
03
高效性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能 够有效地提高注水效率, 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适用性
该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 油田,尤其在复杂地质条 件下,能够实现更好的开 采效果。
可靠性
经过实践检验,桥式偏心 分层注水工艺具有较高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保 证长期的开采效益。
技术创新
未来,该技术将继续在智能化、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不断提高开采 效率和环保性能。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的进一步发 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该工艺采用桥式偏心结构,通过偏心器将不同层位的注水井进行分隔,实现分层注 水。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能够有效地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层间矛盾、层内矛盾等问题, 提高油田采收率。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的优点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能够实 现多层的分层注水,提高了油
田的采收率。
该工艺采用桥式偏心结构, 能够有效地解决层间矛盾和 层内矛盾,提高了注水效果。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操作简 便,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的应用范围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适用于 各种类型的油田,特别是多层 油田和需要分层注水的油田。
该工艺适用于不同渗透率、不 同压力、不同油藏类型的油田,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在油田 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之一。
设备保养
对注水设备进行清洗、保养,确保其长期使 用效果。
效果评估
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对注水效果进行评估, 提出改进意见。
浅析注水井分层测试技术
浅析注水井分层测试技术摘要: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注水井分注层数的逐年增加,其分层测试的难度也逐年增大,测试工作量明显提高。
提高注水井分层测试技术,能有效的改善注水开发效果,为进一步选择合理的采油工艺措施,多层配注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主要从笼统注水井分层测试工艺、桥式偏心注水分层测试工艺以及测调联动分层配水及测试工艺三个方面探讨了注水井分层测试技术,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注水井分层测试技术改进方法一、注水井分层测试技术1.笼统注水井分层测试工艺同位素吸水剖面测试和笼统地层压力测试是笼统注水井动态监测的主要手段。
对小孔道进行测试时,同位素剖面测试的测试结果是不易出现误判的,可以接受;但面对大孔道时,测试结果准确度不够,误判难免,且同位素易受井下管住和工具的污染,这也加剧了测试结果的不确定性,测试也只可在一个注水压力下,动态参数难以获得。
为了直接进行笼统注水井测试,现如今,已发明了一套由温度、磁定位仪、金属伞扶正器以及压力共同组成的测试仪器。
其最大优势在于,除了能直接测试外,还能减小被测流量受流体的压力、温度等因素的干扰。
根据压力及温度的变化,测试仪器进行辅助分析并确定注水井的主力吸水层。
笼统注水井分层测试工艺的操作较为复杂,工作时间长,具体为:正常注水情况下,连接好测试仪器,将其下放到井中规定的位置,从下而上进行不间断测试。
在测试时,进行减压测试,从而得到不同压力下的吸水剖面,研究小层的启动压力、流量和分层指示曲线。
如果注入压力不同,真指示曲线、启动压力、视指示曲线可获得,各层段的吸水指数与能力便可以确定。
仪器记录了测试结果,结束测试后,可在计算机中检查测试数据。
流动测试是笼统注水井分层不稳定测试所采用的方法。
在井底进行变流量测试,根据地质部门所划层次,逐步上提仪器进行测试,最终到达顶层,后结合变流量资料,确定层段的表皮系数、分层压力、渗透率。
如果不久前进行过同位素吸水剖面测试,将吸水剖面资料与结合变流量资料结合,从而得出地层总参数,接着分析小层参数[1]。
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测井技术简介 (4)1.3 研究意义 (5)2. 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 (6)2.1 测井技术分类 (8)2.1.1 电成像测井技术 (10)2.1.2 声波测井技术 (11)2.1.3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 (13)2.1.4 X射线测井技术 (14)2.2 国内外测井技术发展概述 (18)2.2.1 中国测井技术发展 (19)2.2.2 国际测井技术发展 (21)2.3 测井技术应用领域 (22)2.3.1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 (24)2.3.2 地热资源勘探 (25)2.3.3 基础工程地质勘探 (26)2.3.4 环境保护与地下水监测 (28)3. 发展现状分析 (29)3.1 测井技术的进步对地质研究的影响 (31)3.2 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32)3.3 测井技术面临的技术挑战 (33)4. 发展趋势 (34)4.1 智能化和自动化 (35)4.2 技术创新与发展 (36)4.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37)4.4 政策与市场驱动 (39)1. 内容简述本文旨在系统概述国内外测井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将全面回顾测井技术的发展历史,并从基础理论、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应用等方面,分析国内外测井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探讨当前测井技术的热门研究领域,包括智能化测井、4D 测井、全方位测井、多参数测井、精确定位测井等,并分析其技术路线和应用前景。
结合国际国内大趋势,展望测井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应对行业挑战并推动技术的创新升级的建议。
期望该文能为读者提供对测井技术的全面了解,并为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1 研究背景在能源开发与利用日益严峻的当下,测井技术作为石油天然气工业不可或缺的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储层评价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在新材料的寻探和矿床分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智能分注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
智能分注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李兆亮【摘要】我国水驱油田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期,国内分层注水工艺进入了智能测调时代.以\"桥式偏心+钢管电缆直读测调\"为主体的智能化分层注水技术,在油田注水中已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大幅提高了注水井测调效率,缩短了测调时间.但是,目前的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水平仍然面临较多的问题:测调周期逐年缩短、层间矛盾加剧、无法进行油藏模拟等,为了进一步满足生产要求,有必要发展智能化分层注水技术,扩大注入水的波及体积,提高注水驱油效率,实现对注水层的精细控水.在当前或未来的国内油田生产中会逐步进行推广应用.分层注水工艺将继续会以实现多油层高效注水为目标,融合大数据处理与人工智能技术,向一体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油田稳产、增产提供技术保障.【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年(卷),期】2019(045)007【总页数】2页(P49-50)【关键词】分层注水;注水合格率;智能化;一体化;高效化;精细控水【作者】李兆亮【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76我国油田大部分属于陆相沉积非均质多油层砂岩油田,导致纵向油层间非均质性强,注水驱油时容易出现不同油层动用不均衡、高渗透层过早见水而低渗透层注水量低等现象[1] 。
为了实现我国油田产量高产稳产的目标,在当前油田注水开发中,分层注水采油开发已经成为了主体开发技术,我国分层注水工艺经历了固定式分层注水、钢丝投捞式分层注水、电缆测调式分层注水三个发展阶段[2-4。
实践证明,提高注水合格率是提高油层动用比例的有效方法,目前的高效智能测调技术提高测调效率1倍以上,成功地将测调周期由6个月缩短到4个月,长期的分注合格率有60%提高到70%以上,统计现场试验效果动用比例提高10%。
目前我国注采油田正处在以智能化为基础,向一体化、高效化发展的第四代分层注水技术阶段,将实现长期分注合格率在80%以上[5-6] 。
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注水井测试是油田开发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注水井的测试可以评估油层储集性能和开采效果,进而指导油田的后续开发和管理工作。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注水井测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出现了一些前沿技术。
本文将对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前沿技术介绍1. 微地震监测技术微地震监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波传播的原理来监测井下岩石的变形和破裂情况的技术。
通过在注水井周围布置多个地震监测点,可以实时监测地下岩石的变形和破裂情况,从而判断注水效果和油层储集性能。
2. 网格化测试技术传统的注水井测试通常采用单孔测试的方式,即在每口注水井上依次进行测试。
而网格化测试技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布置多口注水井并进行同步测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注水效果和油层储集性能。
还可以通过网格化测试数据的分析,优化注水井的布置和运行参数,提高注水效果。
3. 岩心取心分析技术岩心取心分析技术是在注水井测试的基础上,通过取岩心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和流体性质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油层的性质和水驱过程的特点。
岩心取心分析技术能够为油田开发和管理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以提高开采效果。
二、发展趋势展望1. 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技术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技术的注水井测试方法得到了广泛关注。
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技术可以模拟注水井周围的地质、地球物理和流体运动等多种物理场的相互作用过程,通过对注水井周围环境的模拟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注水效果和油层储集性能。
2. 智能化监测与优化技术随着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注水井测试工艺将向智能化监测和优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注水井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实现注水井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控制。
3. 新型注水材料与装备技术通过开发新型注水材料和装备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可靠性和效率。
分层注水井测试调配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层 注水井测试调配技术的原理 , 出测试调配技术直接关 系到油 田注 水开 发效果好 坏。介绍 了 目前水井 指
测 试调配技 术的现状 , 括各 种流量计 测试工 艺及水井 调配 技术 , 包 特别 是 目前 比较前 沿 的测 试调配一体
化 工 艺 技术 。展 望 了测 试 调 配 技 术 的发 展 方 向 。 关键词 : 井 水 测试 调配 发展方 向
2 1 测试 技 术原 理 .
对 于分 层 注 水 井 , 了 能够 有 效 调 整各 吸水 为 层 位 的吸水 量 , 须 研 究 各 个 小层 的 吸水 能 力 的 必 大小 。研究 分 层 吸 水 能 力 , 要 采用 下 面 几 个 指 主
标:
的开发 生产 , 由于 油藏 沉 积 的 非 均质 性 和开 采 过
从 浮子 流量 计 到 电磁 流量计 、 声波 流量计 等 , 超 已
的原油 产量 是通 过 注 水 取得 的 ; 国注 水 开 发 的 美
胜利油田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及发展建议
胜利油田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及发展建议李常友【摘要】According to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water flooding situation in Shengli Oil-field,the status of process technology of separate layer water injection were summarized.And,the new progress of separate layer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including the field application of 4 techniques such as high temperature deep layer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layered sand and layered water injection integration technology,anti-flowback layered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and measuring and adjusting integration layer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eparate layer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was prospecte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Shengli oilfield.%注水工艺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开发中起到关键作用。
结合胜利油田的油藏特征,介绍了近几年来开发的分层注水技术,主要包括高温深井分层注水技术、分层防砂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技术、防返吐分层注水技术、测调一体化分层注水技术等4项工艺技术在现场的应用情况。
胜利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
1、分类及应用情况:
2)应用情况:通过对452口分层注水井进行作业跟踪统计发 现:分层注水管柱1年内有效井数占66.7%,1-1.5年内有效井数 占43.5%, 1.5-2年
内只有30.4%, 2年 80
以上有效井数只有 70 60
有效率%
16.6%。
50
40
30
20
10
0
66.7% 1年内
2、韵律层挖潜分注技术
桥
式 偏
特点
心 分 注 管 柱
1、分注层数不受下井工具级数限 3段制对2减提、、过;其少高解分孔对它了了决层“某层投注了压刮一影捞水注力皮层响工井水测碗进小作的试井”量测行。不测和和压投需试“井效捞投时憋口率或捞测压开。测堵试”关试塞密问次时器封题数,,。,
射流洗井器
Y341-114不可 洗井封
分层注水管柱有效工作寿命调查
43.5% 1-1.5年
30.4% 1.5-2年
16.6% 2年以上
胜利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
存在问题:
问题1:管柱结构不合理。
管柱中没有采用必要的锚定及长度补偿措施,随着注水井 工作制度的变化及注水压力的波动,管柱中产生的温度效应和 压力效应引起管柱的蠕动,从而带动封隔器上下蠕动,导致封 隔器解封,分层失效。
采用常开式结构,停注时产生 管内串通,管柱使用寿命低; 堵塞器偏置一边,调配时投捞 成功率较低。
胜利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
存在问题:
问题4:随着油田开发后期精细韵律层投入开发,分注层数 增加、层间距缩小,封隔器卡距减小,现有分层注水技术不 能满足细分层系注水开发的需求。
中国油气田开发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2 O 1 3 年 1 2月
油
勘
探
与
开
发 பைடு நூலகம்
Vo1 . 40 N o. 6 73 3
PETRO LEU M EXPLORAT1 0N AN D D EV ELOPM EN T
文 章编 号: 1 0 0 0 - 0 7 4 7 ( 2 0 1 3 ) 0 6 - 0 7 3 3 — 0 5
基金项 目:国家高技 术研 究发展 计划 ( 8 6 3计划 )项 目 “ 采油井筒控制工程 关键 技术与装备”( 2 0 1 2 AA 0 6 1 3 0 0 )
摘 要 :分 层注 水是 实现 油 田开 发长 期高产 稳产 的重要技术 手段 。国 内 已形成 了 “ 桥 式偏心+ 钢管 电缆 直读测 调”主体 分注 技术 ,技 术适 应性 不 断提高 和 完善 ,满足 了常规注 水井 的开 发 需要 。随着水 驱 油 田进 入 高含 水 开发 后期 ,注水 井 防砂 、低 配 注量 分层流 量 测试 、高 温高 压井分 层 注水 、大 斜度 井分 层注水 、分 层注 水 实时监 测 与控制 等技术 的研 究成 为分 层注 水工 艺 的发 展趋 势 , 引领 分 层注水 向 自动化 、智 能化 、一体 化方 向发展 , 以满足 不 同油藏 、不 同井型 条 件 下注水 开发 对分 注 工 艺的需 求 ,确 保水 驱 油 田的高 效开发 。 目前在 井 下信 号无 线传 输 、流 量监 测、 动态水 嘴调 节 等方 面取得 了阶段性进 展 ,形 成 了注水 井井 下 自动化 、智 能化基 础理 论技术 。 图 6参 2 2 关键 词 :分层 注水 ;桥式 偏心 ;钢管 电缆 测调 ;注水 井防砂 ;深井 ; 高温 高压 井; 大斜 度 井
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注水井测试工艺是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测试工艺可以获取井底情况和岩层性质,为油气田的开发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注水井测试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本文将就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前沿技术1. 多参数注水井测试技术多参数注水井测试技术是注水井测试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该技术通过同步测试多个关键参数,包括井底流体性质、井底温度、井底压力等,实现对井底情况的全面分析。
通过多参数测试,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地层情况,为后续的注水井设计和管理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智能化注水井测试技术是当前注水井测试领域的热点之一。
该技术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注水井测试过程的智能化监测和管理。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注水井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深入,一些复杂的油气藏开始逐渐出现,如高温高压油气藏。
针对这类油气藏,高温高压注水井测试技术应运而生。
该技术可以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测试,获取准确的地层参数,为高温高压油气藏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二、发展趋势1. 集成化未来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发展方向是集成化。
传统的注水井测试工艺中,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无法形成有效的互通互联,导致了生产数据的孤立和信息资源的庞杂。
而集成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测试数据整合成一个系统,在管理上实现数据的一体化和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了工艺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无人化未来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发展趋势是无人化。
传统的注水井测试需要人工操作,存在着测试过程繁琐、耗时长、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而无人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注水井测试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了人为干预的影响,提高了测试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3. 联合井测试未来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发展趋势是联合井测试。
传统的注水井测试主要针对单个井进行测试,这种方式存在着测试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
分层注水技术的发展前景展望
代表 工艺 为用于 偏心注 水井 的测调联动 或边测边
调 技术 。它在 分注 工 艺上与 偏心注 水 井变化 不大 ,只
是 将 流量计 和 水咀调 整 系统组 装成 一体 , 或通 过钢丝
电缆实 现可 视化 对井 下水 咀进 行调 整 , 或通 过 闭环控
直接 影响 注水 开发 油 田的整 体 开发水 平 。
增 加 ,现 有 工 艺无法 满足现 场 的精细 注 水需 求。文章从 现状 分析 入手 ,提 炼 出分层 注 水技 术 总体 的发展 方 向 ,并对 问题 的
技 术 解 决 途 径 和 关键 点 进 行 了论 述 ,提 出 了提 高 油 田 分 层 注 水 工 艺和 测 试 水 平 的 技 术 框 架 。 关 键 词 : 分层 注 水 ;技 术 发 展 ; 前 景展 望
石 2 0 1 3年 第 2 7卷 第 2期
油
仪
器
・5 7・
PETR o LEUM I N STRU M ENI S
・
方 法研 究 ・
分层注水技术的发展前景展望
王 立
( 中国石油吉林油 田油气合作开 发公司 摘 吉林 松原)
要 :对 于 注水 开发 油 田,分层 注水技 术 水平 的 高低 ,直接 影响 着 油 田开 发 的整体 水平 。随着 水平 井、 大斜度 井逐 年
石
油
仪
器
PETR oLE UM I NSTRU M ENI S
( 4 )资料 的 准确性和 有效 期进 一步提 高 ;
( 5 )对 下井 工具要 求低 ,井下 故障率 低 ; ( 6 )满足 水平 井水 平段注 水开 发需 要 。
不是 电信号 和声 波信 号 ,而是 压 力脉 冲信 号 。为此 , 我们可 以在 井 口编 译压 力码 , 在 井下通 过压 力传 感器
【趋势】测井技术新进展及测井行业发展趋势
【趋势】测井技术新进展及测井⾏业发展趋势⽂|王丽忱中国⽯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作为油⽓勘探的重要⼿段之⼀,测井技术具有分辨率⾼、连续性强、节约成本等优势。
随着油⽓勘探开发向着更深更复杂储层的推进,常规测井技术逐渐难以满⾜当前地层评价的需求。
对此,越来越多的⽯油公司和服务公司致⼒于改进、提升测井探测和评价能⼒。
经过近年不懈地研发和试验,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地层测试及油藏监测等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
当前,全球油⽓⾏业正处于调整期,国际油价低位震荡,⽯油需求增速放缓,技术服务市场竞争激烈,全球测井⾏业受这些因素影响,出现了新的趋势和动向。
⽂章通过梳理近年测井技术新进展,研判全球测井⾏业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把握测井技术的未来发展动向。
⼀、近⼏年测井技术新进展1电缆测井测量精度⼤幅提升,功能得到扩展近年来,电缆测井技术进⼊平稳发展期,虽未推出⾰命性的系列技术,但在原有电、声、核等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发展了许多新的测量⽅法、新技术和新⼯艺,电缆测井技术的测量精度得到⼤幅提升,功能也越来越完善。
新型⾼分辨率岩性扫描成像测井仪Litho Scanner斯伦贝谢公司正式推出了基于14MeV脉冲中⼦发⽣器的新型⾼分辨率岩性扫描成像测井仪Litho Scanner,该仪器可在井场提供⾼分辨率能谱测井数据,实时定量分析复杂岩性地层的矿物成分及有机碳含量。
主要技术特点包括:1)准确的总孔隙度定量分析和储层质量量化评价;2)俘获谱和⾮弹性伽马谱成功组合使⽤,精确确定总有机碳TOC参数;3)提供准确的镁含量,区分⽩云岩和⽅解⽯;4)仪器的测量值不受岩芯标定和复杂解释模型限制。
Litho Scanner较之前的岩性识别技术ECS具有明显优势(见下表)。
新型多分量多阵列感应测井仪MCI多年来,阵列感应测井在改善常规和⾮常规储层评价⽅⾯发挥着重要作⽤,这类技术主要采⽤多频单阵列或单频多阵列⽅式进⾏测量。
为了满⾜不断增加的各向异性储层评价需求,哈⾥伯顿公司研发了新型多频多阵列MCI仪器,该仪器具有1组发射线圈(轴向线圈和正交线圈)和6组接收线圈,在12~84千赫范围多个频率上顺序激励每个发射线圈(X、Y、Z⽅向),测量每个接收线圈的信号。
国内油田分层注水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国内油田分层注水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作者:张勇来源:《当代化工》2015年第11期摘要:水驱开发是地层能量保持的重要手段,也是油田实现稳产的必要条件,国内油田目前以水驱开发为主,注水技术已经从传统的笼统注水发展为现在的能适应不同油藏的分层注水。
论述了国内油田分层注水技术的新进展,并对国内分层注水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国内油田;分层注水技术;新进展;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E 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5)11-2605-03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Layered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in Domestic OilfieldsZHANG Yong(Colleg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Shandong Qingdao 266580,China)Abstract: Water flooding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keep the formation energy. It is also necessary for oilfield to achieve stable production. Water flooding development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domestic oilfield. It develops from the traditional general water injection to layered water injection which adapts to different reservoirs. In this paper, new progress of layered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in domestic oilfields was discuss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omestic layered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was prospected.Key words: Domestic oilfield;Layered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New progress;Development trend国内分层注水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其管柱已经从开始的单一固定式管柱发展为现在多元的能够适应不同油藏、不同井况,并能解决油层之间夹层较小等问题的工艺管住,测调技术从开始的投球法测试、投捞芯子发到到了现在的测调一体化,分层注水技术不断优化发展[1]。
采油分层注水工艺探析
采油分层注水工艺探析一、采油分层注水工艺的概念及原理采油分层注水工艺是指在采油过程中,将水以一定的速率和压力注入到油田地层中,以促进原油的流动和提高采油效率的技术。
该工艺能够有效地提高油井产量,延长油田寿命,对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作用。
采油分层注水工艺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原油流动:通过注水技术,可以改变地层孔隙结构,减小原油的粘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从而促进原油的流动。
2. 压力维持:注水可以维持地层的压力平衡,减小地层压力差,防止油井产量下降,延长油田寿命。
3. 水驱油:注入的水在地层中推动原油向井口移动,从而增加了油井的产量,提高了采收率。
采油分层注水工艺可以通过促进原油流动、维持地层压力、水驱油等方式,实现提高采油产量和采收率的目的。
二、采油分层注水工艺的优势和特点采油分层注水工艺相较于传统的采油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增产效果显著:通过采油分层注水,可以有效地提高油井的产量,延长油田寿命,提高采收率,实现了增产的目的。
2. 操作简单方便:注水系统的操作相对简单,实施方便,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3. 节约资源:采油分层注水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大量的地下水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也有积极的意义。
4. 环保可持续:采油分层注水技术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有效地减少地下水污染,降低生产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基于以上优势与特点,采油分层注水工艺在能源开发与利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采油分层注水工艺的应用范围及现状采油分层注水工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陆上油田和海上油田两个方面。
在陆上油田,由于地质条件较好,油层分布较为集中,采油分层注水工艺的应用非常普遍。
而在海上油田,由于水的来源比较便利,注水设备的维护相对简单,使得采油分层注水工艺在海上油田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利用,采油分层注水工艺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
渤海油田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 限公 司工程技术分公 司 ,天 津 3 0 0 4 5 7)
摘
要: 渤海油 田注水 井具有 防砂 完井条件 下分段层数 多( 2 - 6层 ) 、 井斜较 大( 3 0 ~ 6 0 。 ) 、 单层 配注量大( 3 0 0 ~ 7 0 0 m / d) 等特点。
( C N OO CE n e r T e c h - Dr i l l i n g& P r o d u c t i o n C o . , 7 t a n j i n 3 0 0 4 5 7 ,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T h e i n j e c t i o n we l l s wi t h s a n d c o n t r o l c o mp l e t i o n a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mu l t i — l a y e r s e p ra a t i o n( t wo t o s i x l a y e r s ) , h i g h b o r e —
总结 了 自2 0 世纪 9 0年代 以来我 国渤 海油田注水技术 的发展 历程 ,介绍 了 “ 一投 三分” 注水 、多管分层注水、 空心 集成 分 层 注水工 艺等在渤 海油田的技术现状 ,并分述其特点及存在 问题 。根 据渤海 油田注水开发的 需求,对今后 开展 超大斜度 井
和 水 平 井 分 注 、井 下 增 压 注 水 和 细 分 注 水 等 方 面研 究进 行 了展 望 。 关键词 : 渤海油田 ; 注水井 ; 分层注水 ; 分层测试 ; 分 层 调 配
中图分类 号 : T E 3 5 7 . 6
分层注水管柱力学分析及工况诊断技术现状及发展
学 术 研 讨
分层注 水管柱 力学 分析及工 况诊 断技 术现 状 及发展
张 瑞 金 王 卫 阳
中 国 石 油 大 学 ( 东 )石 油 工 程 学 院 华 2 6 5 山东 青 岛 65 5
摘 要 目前 ,分层 水井分注 井层段合格 率较低 ,管柱 有效寿命较短 ,管柱的安全性 和封隔 器失效 问题 日益突 出,现 有的封 隔器 管柱 受力分析方法没有 充分考虑 各种井下工具 的综合 作用。 由于缺乏科 学的管柱优化故障诊 断方法,影响 了生产效益 的进一步提 高 本 文 介 绍 了 分 层 注 水 管 柱 力 学 分 析 及 工 况 诊 断 技 术 的现 状 及 发 展 方 向 j
1 分层注 水管柱力学分析研究现状 眼 中管柱 的正 弦和螺 旋屈 曲问题 进行 了数值 分析 。19 年 ,Mi h l 96 t e1 c 分析了流体流动 引起的弯曲管柱上 的作 用力。1 9 年 ,Mi a i 96 s 和Q u k 首 次提出了考虑管柱分 别处于直线稳定状态 、 正弦 屈曲状 态及螺旋屈 曲 状态 时 ,水平井 及斜直 井 中管 柱的 正压 力及轴 力分布 的计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法 。
近几 年,随 着对管柱蠕动危 害认识的提高 ,为适应 油田开 发状况 发展的需要 ,提 高注水效果 ,降低 生产成本和延长管柱 的工作 寿命 , 各油 田都开展 了对管柱结构 、 锚定 支撑技 术和补偿技术 、细分技 术 、 斜井分注技 术的研 究 。如 中原油 田大斜度井分层注水管柱 、江 汉的锚 定式高压注 水管柱 、河南大厚层 、大庆的两小一防 、大港地面 三段 多 管分注等等 。 国外 的注 入 水水质处 理技 术较 为先进 ,注入 水基 本上不 堵塞地 层 .洗井解堵周 期比较长 ,注水过程 中没有不动管柱洗井 的要求 ,因 此 .分层注 水工艺相对简单 ,主要是 分层注水完井工艺 ,不配 套专门 的井下流量测试技术 ,管柱寿命可达3 以上 。 年 在国 外 ,对管柱力学研究有重 大影响的有以下两位学 者 ,一位是 L bnk,在1 6 年 与A t ue 0 a 一起率 先对带封隔 器管柱 的螺 ui i s 92 l o s和L gn h 旋弯 曲进行 了研 究 ,研究了鼓胀效 应 、活塞效应 、温度效 应以及螺旋 弯曲效应这 四个 基本效应所 引起注 水管柱 轴向位移的计算 以及轴 向载 荷的计算 提 出了 “ 虚构力 ”的概念 , 利用能量法导 出了注 水管柱 并 发生螺旋弯 曲后的螺距与所承受等效 轴向压缩力之问的关 系以及管柱 轴 向 位移 的计算公式 。 另一 位是H m el d,18 年 在L b si 旋 a m rn l 9 0 i ui k n 螺 弯曲理论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带封隔 器多级组合管柱的受 力 、应力 、 位 移 以及作 用于管 柱上 的液 压力 的作用效 应和 “ 中性 点 ”的计算 问 题 。在三 维井 眼注 水井力 学分析 方面 ,19 年Y C e 等 人利用能 量 90 . hn 法导 出了管柱在 水平 井中发生正弦 及螺旋 弯曲时临界载荷 的计算 公式 并通过 实验证实 了注水管柱在水平 井眼中确实存在三种不 同的平衡 状 态。19 年 ,Y C e 和S A r n 93 h n . d a讨论 了管 柱在斜直井 中的 屈曲问题 , i . 并给出了考虑 自重 沿轴 向的分量时斜直井 中注水管柱临界螺旋屈 曲载 荷 的 计算公式 。19 年 ,J B S l s 94 . . a e对垂直 井眼 中的正弦 屈曲临 界载 i 荷进 行 了实验研究 。1 9 年 ,R F Mi h l 95 . . t e 对垂 直井 中通过发 生螺旋 c l 状 屈 曲管 柱的直杆 的拉力计算 进行 了论 述 。19 年 ,K ln s d 1 95 yl gt  ̄ 用 i a ] 力 和 力 矩 平衡 方 程 导 出了 临 界螺 旋 屈 曲载 荷 计 算公 式 。19 年 , 95 Wu u k m w l 和Jv a — o 等人 井眼 弯曲对 管柱屈曲和 自锁的影响 等问题进行 d 了理 论和 实验研 究 1 9 年 ,H. sia 96 Hi d 等人 用有限 元方法对 垂直井 h
中国油气田开发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油气田开发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分层注水技术与传统的油气田开发技术相比,优势突出,因其配套齐全,所使用的设备性能也十分优良,所以不仅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
早期此种技术应用在我国一个油田中,现如今已经有很多油田应用了此种技术,反馈效果都非常好。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油气田开发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的概述,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希望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油气田开发;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尽管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油气田开发中,既解决了井口密封难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测试误差大的问题。
但是现有的技术状况,依然不能满足我国油气田开发的需求,所以其应该向着更加智能化法发展,能够实现多功能为一体,同时还能够实现实时监控,确保井下设备安全运行。
1.中国油气田开发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分层注水是油气田开发应用到主要技术,此种技术不仅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也能够保证开发的效率与质量。
现阶段的分层注水技术主要指“桥式偏心+钢管电缆直读测调”。
现如今,分层注水技术已经开始进入到智能化、自动化时代。
1.1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管柱此种管柱主要是由堵塞器、Y341可洗井封隔器等构成。
其所应用的配水器与传统的配水器相比,多了桥式通道。
桥式偏离配水器也是此种管柱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体上拥有偏孔,直径大约为2cm,另外,桥式偏离配水器还拥有桥式过流通道,数量通常是5个,主通道直径通常不超过5cm,主通道的作用主要是投劳工具,有些情况还用于测试仪器。
1.2钢管电缆直读测调技术此种技术是多种技术的融合,其中比较重要的技术有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传感器技术等。
钢管电缆直读测调系统主要是由电动测调仪、地面控制系统等构成。
井上电动测调仪与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管柱中的堵塞器相连接,从而达到了流量自动调整目的,而不需要投捞堵塞器。
另外,该系统还能够对井下压力、温度等进行在线采集,同时上述数据参数也可以实现在线监测,这样注水井测调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注水井测试工艺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摘要]本文阐述了现阶段各种分层注水工艺的测试方法及使用仪器,重点介
绍指示曲线法(经验法)、井下智能边测边调、直读测调联动、恒流自动配水等新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并探讨了注水井测试工艺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指示曲线;边测边调;直读测调联动;恒流自动配水
注水作为保持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有效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大庆现有注水井20179口,期中分注水井18536口。
分注工艺是针对非均质多油层油田,实施注水开发的一整套系列工艺技术。
一.指示曲线法(经验法)测调技术
现在水井分层调配施工中普遍采用电子流量计进行测试,同时携带压力、流量、温度三个参数。
在测调过程中更换水咀不但要考虑水咀本身的压力损失,同时还要考虑地层吸水能力不同造成的同等配注下产生的地层注入压力损失也有较大区别这个实际特点,测调时更换水咀的经验公式已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测试需要,更换水咀耗用很多井上的有效工作时间,测调效率较低。
为此,在研究地层吸水机理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测试过程中测得的流压、流量数据,找出地层的吸水能力,求得地层参数,应用指示曲线法测调技术直接确定层段水咀组合,指导更换水咀,即指示曲线法测调技术。
它的主要功能为已知分层测压资料,求得地层参数,应用指示曲线法测调技术直接确定层段水咀组合,指导更换水咀。
在未知地层参数的情况下,现场测量两张检测卡片,求得地层参数,计算水咀组合。
若一次更换水咀达不到配注要求,二次测试计算水咀组合基本上能完成水咀更换工作。
指示曲线法这一新技术的出现为使得水井测调的工作周期有了明显的缩短,由原来的平每口井4.0天缩短至2.6天,尤其是在新的油田区块或对某区块缺少调配经验的情况下,这一优势尤为突出,只是通过两次测量就能大概给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水咀尺寸,避免了反复调换水咀大小反复测量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二.井下智能边测边调技术
此技术主要应用了SZTA存储式水流量调节装置和边测边调可调式堵塞器。
SZTA水量调节装置(边测边调)是供油田偏配注水井进行分层注水量自动调节的仪器。
该仪器采用闭环控制,利用流量测控仪测试注水层的实际注水量,根据实际注水量和设定的配水期望值的差值大小,通过万向连轴器实现井下对接,利用伺服电机带动螺旋副调节水咀的开度量,使各层注水量满足配水方案要求。
与传统的水井测调技术相比,边测边调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了测调全过
程的可视化调节。
其技术关键在于以下两点:
1)、利用电缆通信,实现地面与井下即时“交互沟通”。
2)、利用可调堵塞器,实现对各个配注层段随时随意调节。
边测边调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测调全过程实现地面可视化,使得原本看不见摸不到的井下测调变得直观、透明;
2、仪器一次下井,完成测调全过程,无需反复投捞更换堵塞器,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大大提高了水井测调的工作效率;
3、实现对堵塞器出水孔的无级调节,与传统的有级调节相比,可更好的满足油田注水的需要。
三.直读测调联动技术
测调联动工艺应用井下流量测调仪与相应的井下流量可调式堵塞器在井下进行自动对接,采用地面输入指令,微机自控调节堵塞器内过流孔过流面积,从而达到分层流量实时监测、动态调整,避免了因更换水嘴而投捞堵塞器的工作,调试效率得到提高。
四.恒流自动配水技术
恒流自动配水技术是为了适应油田“精确注水要求”而研发的一种新型配水技术,其技术核心就是应用了一种新型堵塞器——注水调速器。
注水调速器由阀套、阀芯、护帽、弹簧、打捞装置组成。
外型尺寸与常规堵塞器一致。
其基本原理就是液压调速阀的原理,当调速器入口或出口压力发生变化时,分层注水量不受注入压力和地层压力变化的影响。
注水调速器具有制造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井下工作稳定性高、现场使用方便、有效提高调试成功率等优点。
经过技术人员多年的潜心研究,这一技术已经基本成型。
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注水井的测调工艺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伴随着现阶段电子、机械、数据远程传输等领域的飞速发展,正向着精确、定量、智能、集成化方向发展。
井下工具由以前的机械式逐渐转变为电子存储式,由于传感器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测试工具的存储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软、硬件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维护、检定等变得简单,数据读取、处理轻松,并且连续工作时间极长。
未来的测试工具精度、准确度、抗干扰性等各项性能指标将得到极大地提高,另外由于数据传输等技术的发展,井下数据、状况的获得将更
直观、准确、容易。
测试工具也将变得更加智能化。
随着测试工具等的发展,测试方法工艺也一直在进步,低效率、高强度的测试方法将逐渐被淘汰,高效率、低强度的测试方法将逐渐占领测试行业的舞台。
现在越来越多高学历的年轻人投入到了测试行业的大军,这一领域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
结论
1、指示曲线法适用于注水稳定,油层没有裂缝发育;多层油层性质相近,保证不存在折线型注水井。
2、井下智能边测边调和直读式测调联动技术在直接读取数据方面仍然受到层间干扰影响,并且需要很大的设备投入,地面到井下,整个数据传输过程都需要特定的设备。
3、恒流技术可以解决一些疑难井的快速测调,延长测调周期,但需要成本投入,对注水井有要求。
参考文献
[1]万仁溥.采油工程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