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引入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引入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引入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引入初中物理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索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索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的严密性。

书中包含许多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并且设有sts栏目,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

如何在初中学生头脑中植入物理思维,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升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和对自然界探索的渴望,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我非常注重每一章节的章首引入、每一章的第一节课的授课以及每一堂课的课前五分钟的把握,这些对于吸引学生上好这一堂课,启发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兴趣和自发的对知识的探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唤起学生注意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之一。

课堂提问,针对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设计技巧。

1、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

)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

)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

)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

)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

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

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

例如:“举例说明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运用学过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设计教室里的电灯的电路图”。

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故事、实例等来引入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物理现象,增强学习效果。

2. 多媒体辅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来展示物理实验、模拟仿真、动画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提高学习效果。

3. 激发思维: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猜想,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探究物理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增强学习效果。

5. 实验探究:教师可以设计并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思考实验结果的原因,提高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6.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物理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复杂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游戏化学习: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化学习的方式,设计有趣的物理学习游戏或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8. 情感教育: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表扬等积极的情感辅导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习效果。

9. 反思总结: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时进行反思总结,梳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困难,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10. 不断创新: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技能,结合学科的最新发展,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多媒体辅助、激发思维、合作学习、实验探究、案例分析、游戏化学习、情感教育、反思总结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技巧的引领与应用(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技巧的引领与应用(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技巧的引领与应用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教学技巧的引领与应用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初中物理教学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技巧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教学技巧的引领与应用,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教学技巧的引领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提问、设疑、情境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理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科学性,确保实验教学的效果。

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一种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探究,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技巧的应用1.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

如在讲解物理概念时,可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易于理解;在讲解物理规律时,可通过举例、演示等手段,让学生深入领会。

2.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作业批改作业批改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答案,还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

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指导,让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

4.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运用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运用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运用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和问题。

在初中阶段,物理课程通常是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起点,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学习状态成为了教师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运用,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一、教学导入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明确教学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导入是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一个过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个好的教学导入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导入方法1. 情境导入情境导入可以让学生在感知中获取所学知识,从而形成对所学知识的认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个生动的、有趣的现象或者实验来引入新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来获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习力的传递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个摆放在桌子上的小球和一块大球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力的传递规律。

2. 问题导入问题导入是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来引入新的知识点,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一个矛盾激烈的话题来引入知识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摩擦力越大,车子的制动距离越长?让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引入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3. 实例导入4. 引言导入引言导入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寓言、故事等方式来引入新的知识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名言来引入新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在学习牛顿力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有趣的牛顿故事,让学生对牛顿力学有一个初步了解。

三、教学导入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教学导入方法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导入与教学内容相关:教学导入的内容应该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能够引入新的知识点,而不是毫无关联的内容。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运用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运用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运用一、导入的重要性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科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而导入是整个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需要巧妙地运用各种导入方法,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物理知识有所了解、理解和掌握。

二、导入方法的选择1. 提问法导入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当教师要讲述电流的概念时,可以通过提问“你们知道电灯为什么会亮起来吗?”,引发学生对电流的疑问和好奇心,从而引入电流的概念,并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实验引入法实验是物理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引入可以直观地展现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当教师要讲述摩擦力的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摩擦力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摩擦力的存在,从而引入摩擦力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图片引入法通过展示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或动画视频,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主题,例如当教师要讲述光的传播速度时,可以通过展示光速与其他速度的对比图,从而引入光的传播速度的概念。

4. 故事引入法讲述一个与主题相关的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主题。

当教师要讲述万有引力的概念时,可以通过讲述牛顿看到苹果掉下来,从而启发了他对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万有引力的探讨。

5. 问题引入法提出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入主题。

当教师要讲述机械能守恒的概念时,可以提出“摩擦力可以做功吗?”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机械能守恒的思考。

三、导入方法的应用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导入方法,使得导入更加生动有趣,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当教师要讲述声音的传播速度时,可以通过实验引入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自观察声音的传播现象,理解声音的传播速度;当教师要讲述压力和密度的概念时,可以通过问题引入的方法,提出“为什么在水深处感觉到的压力更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初中物理模拟课堂教案

初中物理模拟课堂教案

初中物理模拟课堂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让学生学会使用力的图示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教学重点:1. 力的概念及力的三要素。

2. 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1. 力的三要素的理解和运用。

2. 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力的图示道具。

3. 实物演示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实物演示,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

例如,用手推一下桌子,桌子会移动。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力?力是什么作用?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讲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利用课件和力的图示道具,展示力的三要素和作用效果。

三、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 分组展示讨论成果,并进行汇报。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

2. 强调力的图示在表示力的三要素方面的作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力的作用现象,并用力的图示表示出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演示、课件展示和课堂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汇报,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了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力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运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三要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课堂讲授技巧分享

初中物理课堂讲授技巧分享

初中物理课堂讲授技巧分享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是一门既陌生又抽象的学科。

然而,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初中物理课堂讲授的技巧,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1.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物理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实例或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当讲解光的折射时,可以提到彩虹的形成原理,并展示一些彩虹的照片。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利用多媒体教具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物理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来呈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实验。

例如,通过使用投影仪来展示电路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电流的流动和电阻的作用。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3. 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物理是一门需要动手实践和思考的学科。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让他们亲身体验物理现象。

例如,在讲解力的作用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让他们通过推拉不同物体来感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实验。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培养物理学习的习惯物理学习需要一定的坚持和积累。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可以布置一些小作业或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进行反馈。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和参考书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的讲授技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具、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教案导入

初中物理教案导入

初中物理教案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实验操作与观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

2.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2. 实验法3. 小组合作学习法五、导入设计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光的折射现象,如彩虹、海市蜃楼等,让学生感受光的神奇。

(2)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折射现象,如喝水时看到的弯曲勺子、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等。

2.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1)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2)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3)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会发生什么现象?3.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1)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总结出光的折射现象,并提出折射定律。

4. 实验演示,加深理解(1)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引导学生运用折射定律解释实验现象。

5. 课堂小结,巩固知识(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2)强调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在导入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物理初中开学第一课教案

物理初中开学第一课教案

物理初中开学第一课教案课程名称:初中物理年级:七年级教材:《初中物理》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物理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

3. 学会用观察、实验、思考、探究的方法来学习物理。

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实验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物理学的实验性质。

2.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思考。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实验器材。

2. 制作课件或黑板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你曾经对哪些物理现象产生过疑问?”2. 学生分享自己的疑问,教师总结引导进入物理学的范畴。

二、物理学定义和研究对象(5分钟)1. 教师介绍物理学的定义,即研究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的科学。

2. 解释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如物体运动、力、热量、电、光等。

三、实验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如抛硬币、拉伸弹簧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2. 引导学生理解实验方法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如通过实验验证物理定律。

四、学习方法指导(5分钟)1. 教师介绍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思考、探究。

2.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种方法学习物理,如观察物体的运动,实验验证力的作用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理学的实验性质和观察思考的重要性。

2. 学生复述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如观察一个物理现象并记录下来,思考其背后的原理。

2. 学生完成作业,培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问题、展示实验、讲解物理学定义和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通过实验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2017年第47期N一、学生动手导入常见的学生动手导入方法有:游戏导入、学生实验导入等。

游戏导入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通过运用学生游戏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课堂导入方式。

学生实验导入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通过学生实验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课堂导入方式。

用学生动手导入策略时,教师应该注意:(1)按照目的性原则,课堂导入要服从本节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

因此,所设计的游戏、实验等必须对学习本节知识有一定的帮助,有助于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切不可为了追求生动形象,脱离教学实际。

(2)按照启发性原则,课堂导入要引起注意、激发动机、启迪智慧。

因此,所设计的游戏、实验等要对学习本节知识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且要生动形象,引起学生注意。

二、矛盾设疑导入常见的矛盾设疑导入方法有生活问题导入、演示实验导入、物理学史导入等。

生活问题导入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通过生活中学生不能解释的物理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课堂导入方式。

演示实验导入是在课堂的开始阶段,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课堂导入方式。

物理学史导入是在课堂的开始阶段,通过讲述相关物理学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课堂导入方式。

运用矛盾设疑导入策略时,教师要注意:(1)按照目的性原则,课堂导入要围绕教学的重点。

因此,所设置的问题必须与本节内容相联系,不能偏离主题,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2)按照关联性原则,所设置的问题应与生活实际或熟悉的事件联系起来,不能使学生感到十分陌生,没有兴趣。

(3)按照启发性原则,课堂导入要引起疑问,发人深思。

三、知识迁移导入现代教育反对灌输式教学,教师不能让学生死记地硬背记住新知识,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地认同新知识,将其纳入已有知识结构中。

让学生主动吸收新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新旧知识的“关联点”,以知识“关联点”导入新课,引起学习迁移。

初中物理课堂的导入技巧

初中物理课堂的导入技巧

初中物理课堂的导入技巧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其具有课题意识,明确学习目的,动员必要的已有经验和认识,将学会的学习方法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

一堂课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课堂导入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了。

新的理念要求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是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

导入方法种类繁多,以下是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的一些方法:一、生活实例导入法物理教学源于日常生活,利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既生动,又具体。

笔者利用多媒体将物理教学融入生活当中,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实际化。

如:《热现象》的复习课中,笔者用多媒体展示冰箱打开后看到白气、窗户上的冰花、樟脑球变小、下雪、灯泡用久钨丝变细灯泡变黑、湿衣服变干、舞台上的雾气效果等现象。

让学生通过分类,把属于同一物态变化过程的现象归为一类,之后问学生这样分类的依据以及共同特点等类似的问题,从而复习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

同理,《光现象》的复习也可用这一导入方法,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成像实例,将大量生活实例进行分类、归纳,找出各自的特点。

二、悬念式导入法根据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设置悬念或创设疑问,使其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探索新知。

如:《大气压强》一课中,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倒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继而迅速在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

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

在这一实验中,“有孔的瓶子也能装水”这一现象,大大出乎了学生的意料,使学生在惊奇中感受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瓶子周围也有小孔,这一现象为体验大气压强存在于各个方向做了铺垫。

可见,一个好的导入能包含整节课的精髓,从而创设出非常活跃的学习情境。

三、解决实际问题导入法创设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往往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初中物理导入课教案人教版

初中物理导入课教案人教版

教案:初中物理导入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体验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实验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2. 实验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室内的各种物理仪器和设备。

2.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现象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

2.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20分钟)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力、质量、速度、温度等。

2.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体、运动、力等。

三、实验和观察(20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物理现象。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现象引入,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体验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总结和反思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分享学习体会,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1、实验导入法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中学生习惯形象思维,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老师对物理现象最生动、最清楚的描述,也代替不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直观观察。

教学演示可信度高,可见度大,直观性强,趣味性浓,常常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剂。

例如,学习惯性及其应用之前,教师可以握着一个盛满水的玻璃杯,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当水杯突然向左运动时,水向什么方向溢出?当水杯突然停住时,水又向什么方向溢出?学生将上述现象观察清楚之后,将水杯放在讲桌上,用硬塑料片盖住杯口,杯口的塑料片上放一个鸡蛋,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当用木棒打击塑料片时,产生什么现象?装置很简单,学生却觉得很新鲜,好奇的目光紧紧盯着鸡蛋。

这时老师举起木棒向塑料片打去,“啪”的一声,塑料片飞离了杯口。

同时“啵”的一声,鸡蛋落入了杯中,顿时,学生们都兴奋起来,忙问:“怎么回事、怎么回事?”这时教师就可以轻松的引入新课。

2、设置“陷阱”引入新课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发展的特殊阶段,自信心特别强,喜欢凭主观臆断下结论。

但由于经历少、认识浅,所下的结论往往是失真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当教师直接把正确的教给他们时,他们要产生怀疑心理,因此,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状态时,必然要想尽办法摆脱矛盾,从矛盾中解放出来,于是产生了迫切解决思维矛盾的求知动力。

为此,在教学中选择与生活观念相悖的典型事例,设置“陷阱”,让学生碰碰钉子,迫使他们重新认识问题。

例如,学习“大气压强”之前,教师拿着一只盛水的大试管,然后把稍小的试管套放在盛水的大试管中,问学生:当我把相互套放着的两支试管同时倒转过来,使其管口朝下,小试管会从大试管中掉下来吗?学生异口同声的一齐答:“一定会掉下来。

”于是教师将那两支试管倒转过来之后,小试管不但没有从大试管中掉下来,反而沿大试管壁端上升了,即使竖直朝下抖动,小试管仍不会从大试管中掉下来。

强烈的矛盾冲突,引爆了学生们纷纷追根问底。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入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一个有效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

1.情境导入法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来引入物理知识。

在讲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可以举例子讲述在划船时用力一下能够使小船加速、用力更大会使小船加速更快。

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力对运动的影响,进而对力和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2.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导入新知识。

在讲解摩擦力时,可以讲述一个小动物因为摩擦力太大而无法移动,后来通过减少摩擦力成功移动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兴趣。

3.问题导入法提出一个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来导入新知识。

在讲解光的传播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升起落下?”,通过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引出光的直线传播和地球自转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实验导入法通过简单的实验来引入新知识。

在讲解压力时,可以让学生用手指沿着一张纸上的水平线推动纸片,让学生感受到手指对纸片产生压力的过程,进而引出压力的概念。

实验的直观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图像导入法通过展示图像或动画来引入新知识。

在讲解光的反射时,可以展示一张反射光线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并推测反射光线的规律。

图像的直观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有很多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

无论是情境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还是图像导入,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6个技巧

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6个技巧

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6个技巧一、设计生动的引入在物理课堂中,引入环节的设计至关重要。

通过巧妙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可以引用生活中的例子,或者通过提问、展示实物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光的折射时,可以用一杯水和一把勺子作为教具,向学生展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或者讲解牛顿三定律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运动的现象,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答。

二、注重实验教学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物理规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因此,教师应注重实验教学的设计和指导。

在设计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并帮助他们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通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互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和资源。

教师可以在物理课堂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如电子白板、投影仪、视频资料等,来呈现物理现象和实验过程。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提升他们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例如,在讲解力的作用时,通过播放汽车碰撞的实况视频,让学生观察碰撞现象,进而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对运动产生的影响。

四、启发式问题导入启发式问题是一种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然后由学生们自己尝试解答。

通过讨论和互动,教师再逐步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并找出正确答案。

这种启发式问题导入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

五、启发性评价和反馈在物理教学中,评价和反馈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效果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初中物理导入课教案

初中物理导入课教案

初中物理导入课教案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

2.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单位,理解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单位2. 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引入话题: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物理现象,如力、热、光、声、电等,那么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是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门学科,它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些规律,这门学科就是物理学。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物理学吗?它研究的是什么?3. 总结: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力、热、光、声、电等。

(二)新课讲授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力、质量、速度、温度等。

2. 物理学的基本单位:米、千克、秒、摄氏度等。

3. 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ma),温度等于热量除以质量(T=Q/m)等。

(三)实例分析1. 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跳绳、跑步、照明等,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

2. 让学生举例说明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刹车、空调制冷等。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2. 强调物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2.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试着用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单位,理解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的教案(精选7篇)

初中物理的教案(精选7篇)

初中物理的教案(精选7篇)初中物理的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从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杠杆模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参与科学探究,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3.通过杠杆分类及应用的学习,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领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对于一些属于杠杆的简单机械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感性认识,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工具的能力。

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

这些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但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

杠杆知识是前面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内容由“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三部分构成。

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在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加深体验。

本节的教学难点是画杠杆的力臂。

为了使学生能较准确地画力臂,教师有必要讲清力臂的概念,但课堂上不宜花费过多的时间训练,否则会影响本节重点的教学。

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引入的作用及艺术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引入的作用及艺术

初 中 物 理 课 堂 教 学 引 入 的 作 用 及 艺 术
( 许 昌市 第 二 初 级 中学 , 河南 许 昌
教 育心理 学指 出 : 兴趣 是 产生注 意 的基础 。 是 求 知 的 动 力 。培 养 和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物理 的 兴 趣 , 其 途径是多方面 的. 而 课堂教学则是主要形式。 讲 课时 要 设 法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 首 先 要 设 计 好 每 堂 课 的引 入 , 讲 出字 里 行 间学 生 看 不 到 的 “ 珍 奇异宝” 。 课堂 教 学 的 弓 l 入, 虽 然 在 一 节 课 巾 只有 短 暂 的 几 分 钟 , 却 是 一 节好 课 的开 始 。 柏 拉 图说 : “ 良好 的 开端 等于 成 功 的 一半 。 ” 精彩的课堂引入 , 可 以 引起 学 生 的 注 意 。 能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和求 知 欲 .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积 极 性 。 因此 , 课堂教学 巾的引 入是非常重要的 。 下 面我 就 物 理 课 堂 教 学 引 入 的作 用 和 艺 术 , 谈 谈 自 己平 时 的 做 法 和 体 会 。 课 堂 引入 的作 用 1 .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好的新课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 中, 学 生 的注 意 力 是 保 证 听 好 课 的首 要 条件 , 如我们在看 电影时 , 看 到 精彩片断时会睁大眼睛屏住呼 吸 , 忘 记周 嗣 的 一 切 , 好 像 是 身 临其境一样。这说明人的注意力越 集巾 , 抗 干 扰 能 力越 强 , 接 受信息能力就越强。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注意引入新课技巧 , 就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 心不 在焉 , 视而不见 , 听 而不 闻, 食而不知 其味” , 这节课 效果何在 ?如在讲 《 电磁铁》 一 节 时, 用 普 普 通 通 的塑 料 盒 子 就 能 捡 起 散 落 的大 头针 , 吸 引 学 生 注意力 , 让 学 生 猜 想 塑 料 盒 巾的 奥 秘 。当然 根 据 前 面 所 学 的知 识。 学生都会猜想到磁铁 , 但打开后 , 并 没 有 见 到磁 铁 的 踪 影 , 学生一直在关注这个装置。 此时教师顺势引入新课 , 学 生 一 定 会听得很专心。 2 . 激 发 学 生 的 兴趣 和 求知 欲 。 古人云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古 今 中 外 的 科 学 家 、发 明 家 无 一 不 是 对 所 探 讨 的 问 题 有 浓 厚 的兴 趣. 才 获 得 了最 后 的成 功 正 如爱 因斯 坦 所 指 出 的 : “ 兴 趣 是 最 好的老师。” 3 . 承 上启 下 . 使学生有准备 、 有 目的地 进 入 新 课 的 学 习 。 好 的新课 引 入 , 应 起 到 复习 旧知 识 、 引 入新 知 识 。 在 新 旧 知 识 之 间 架 起 桥 梁 的 作 用 , 从 而 为 学 生 学 习 新 知 识 铺 平 道路 , 打 下基础 。如 存讲《 浮 力应用 》 巾的物 体沉 浮条 件时 , 可先把 一鸡蛋 放人 清水 巾 。 让学生 分 析鸡蛋 是 否受浮 力 , 然

初中物理起始课教案

初中物理起始课教案

初中物理起始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初中物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对物理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 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常用的物理单位。

教学内容: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物理实验的方法和重要性3. 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常用的物理单位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简单的实验或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如演示一个魔术、讲一个有趣的物理故事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研究什么?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的科学。

2. 讲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等。

3. 介绍物理实验的方法和重要性: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测量物理现象,验证物理定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内容讲解(20分钟)1. 讲解基本的物理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力等。

2. 介绍常用的物理单位:如米、千克、秒、米/秒、牛顿等。

3. 举例说明物理概念和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简单的物理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单位进行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物理概念和单位,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单位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一次小测验,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引入
安岳县双龙街乡初级中学周代全邮政编码 642357
一堂物理课成败与否重在取决于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的引入部分。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的教学行为,是引领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手段。

良好的引入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衔接学生的新旧知识,创设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有效的引入能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的提高。

由于一堂课如何开头,从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和模式。

因为课堂的教学内容不一定相同,开头也必然不同,即使式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引入方法。

我从事初中物理教学以来尝试到几种最常见的引入方法:
一、情境引入
情境引入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一种与教学服务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投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的一种引入方法。

比如: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走进酒坊,为生命会问到酒香?走进药店,卫生么会闻到药味?在卫生间的一角滴上香水,整个卫生间不一会儿为什么都能闻到香水味呢?从而引出分子的热运动;又如: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为什么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由此引出凝固;现代宾馆、饭店的洗手间里装有感应式热风干手器,洗手后把手放在下面,为什么不一会儿手就被吹干了?由此引入蒸发;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了,最后看不见了?引入升华;在炎热的夏天,蝉在树上叫个不停,而蝉可以把口器插入树皮,知道蝉式怎样从树上吸取汁液的吗?啄木鸟常称“森林医生”,知道啄木鸟式怎样生存的吗?加入尖啄变钝了,它还能成为“森林医生”吗?由此引入压强。

二、实验和生活实践引入
初中物理式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践和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掌握知识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比如:在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广口瓶瓶口相对,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抽调玻璃般后,不一会儿为什么空瓶也变
红了呢?由此引入扩散现象;又如:给一个空罐头盒其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另一端开口,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开口端上,将小孔对着发光体,则可以看到发光体的薄膜上成像,想了解成像吗?引出光的直线传播;下雨天,撑一把雨伞行走,一阵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向上“吸”起,严重变形。

这种现象能解释吗?由此引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再如:夏天中午,一脚踩砂比踩水烫;坐石板比坐木凳烫,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引入比热容。

三、诗词、谚语引入
许多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用与相关知识点的诗句、俗语引入新课,既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综合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比如:“分吹草低现牛羊”、“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立竿见影”引入光的直线传播;又如:“池水照明月”、“镜花水月”、“湖光映彩霞”、引入光的反射;“潭清凝水浅”、“海市唇楼”引入光的折射;“赤月炎炎似火烧”引入温度;“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引入相对运动;“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引出比热容;“霜前冷,雪后寒”引入熔化和凝华。

“下雪不冷化雪冷”引入熔化和凝固;再如:“酒香不怕巷子深”、“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引入分子的热运动。

四.直接引入
直接引入就是教师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的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通过简短的语言叙述、设问等引起学生的关注,出示课题。

比如:整个世界充满了各样的声音。

每天大家都在和声音打交道,那么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可传播的呢?由此引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又如:前面学习了密度知识,各种物质都有各自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能否根据密度公式p=m/v来找出密度在社会产生,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呢?由此引入密度与社会生活。

五.复习引入
复习引入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接点,以旧知识为基础进行拓展深化,从而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比如:前面学习了体积和质量的相关知识,知道正确使用量向和天平分别测固、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的方法和步骤(分别进行复习)。

为此,只要一个物体测出了它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

引入新课密度。

总之,一堂好课应有良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引入,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让学生啊愉快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

让学生的思维能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将对提交课堂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