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
浅谈日本老龄化的现状_冲击及政策
2008.12(下旬刊)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显然日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在老龄化道路上疾驰。
这对日本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
本文就日本老龄化的现状、影响及日本对老龄化的一些政策作些粗浅的探讨分析。
1日本老龄化的现状首先了解一下日本老龄化形成的原因:在二战前及战争期间,日本政府鼓励多生育,禁止人工流产;战后,日本在法律上颁布了《优生保护法》,随着人流解禁、经济逐渐复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倾向于少生子女以得到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这样一来,使日本的生育率大幅度下降。
因此,从战后50年代开始之后的10年时间内,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从4-5降到2.1,以后即使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其总和生育率仍维持在这一水平。
1998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为1.39,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也是很低的。
50年代日本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男性60岁和女性64岁;60年代上升至68和73岁;1999年已达77和84岁。
可以看出,在出生率急剧下降的同时,伴随着的是长寿化的缓慢过程,因而,由少子而带来的老龄化进程就显得尤为迅速。
1970年时,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1%,1985年已到达10.3%,到2000年时达到16.3%,日本政府在2004年发表的《高龄社会白皮书》中显示:截至2003年10月1日,日本65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已经达到了2431万,占总人口的19%。
另据日本2007年版《老龄社会白皮书》,截至2006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2777亿,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2660万,老龄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20.8%。
日本老龄人口还将不断增加,到2012年预计达到3000万,到2018年将达3500万,2042年达3863万。
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高校培养模式探讨
善保存 , 涉及到病患隐私须严格遵守保 密原则 。 3 . 健康管理专业高校培养模式
在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的探 索上 , 应严 格参照《 健 康管理 师 国家职 开设相 关健康管理课 程和 实训基 地的 经济社会发展 带来严重负担。 目前中国 的高 血压 、 糖尿 病等慢性病 患者超 业标准》以及他们的实际工作需 要 , 根据 以上 内容 , 我们 可 以把 健康管 理 师工作归纳 为八个 主要 方面 : 过2 . 6亿人 , 癌症 、 心血管 病等慢 性病 占到人群死因构成 的 8 5 %, 疾 病负担 建设,
、
对个体或群体 的健康进行全 面监 测、 分析、 评估 , 提 供健康 咨询 和指导 以及 康管理人才的职业要求。 2 . 健 康 管理 师 职业 标 准 对 健 康 危 险 因 素进 行 干预 的全 过 程 。 在我国 , 健康管理师是 2 0 0 5年 l O月 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第 四批正式 发 I . 战 略 需 要 联合 国国际人 口学会 编著的《 人 口学词典》中把一 个国家或地 区 6 0岁 布的 1 1 个新职 业之一 。2 0 0 7年 4月, 《 健 康管理 师国家职业 标准》 开始施 国家第一次举 行健康管理 师资格认证考试 ( 试 点) 。 以上人 1 3所 占比例达 到或 超过总人 口数的 1 0 % 或者 6 5岁以上人 口达 到或 行。7月 , 根据《 健康管理 师国家职业标准》 的职业要求 , 健 康管理人才大 多需要 超过总人 口数 的 7 % 的情况 , 称 为“ 老龄 化社会 ” 。我 国第六次 人 口普 查显 且要求最低学历是中专 ; 如 果不是学 医的, 则要 求大学专科 以 示, 我 国进 程逐 步 加快 。6 O岁及 以 上人 口 占全 国总 人 1 2 1 的1 3 . 2 6 %, 比 有 医学背景 , 连续从事健康管理职业 或相 关职业 工作 2年以上。且应 该掌 握 : 2 0 0 0年 人 1 2 1 普查上升 2 . 9 3个 百 分 点 , 其中6 5 岁及 以 上 人 口 占 8 . 8 7 %, 比 上毕业 , 医学基础知识 , 包括 临床 医学 概论 、 全 科 医学、 慢 性非 2 0 0 0年上升 1 . 9 1 个 百分点。老龄 化社会 必然造 成社会 总劳动 力下 降 , 人 健康管理基本知识 ; 传染病 ) 、 流行病学和统计学 、 中医养生学等。此外 , 他 们 还 掌 口死亡 比例增 高、 医保 资金缺 口加大 等社会 问题 。从健康 状况 来说 , 老年 传 染 性 疾 病 ( 营养与食 品安全基础知识 、 心理 健 康概念 , 并了解一 些相关 法律 法规。 人病种 多, 病程长 , 病度重 , 慢 性非传染性疾病 患病率高 , 生命质量 下降 , 疾 握 : 他们服务 对象 的健康信 息均属 专业信 息 , 他会 妥 病负担 加重 。参照国外健 康管理 的成 功经验 , 实施健 康管 理 , 能 有效 地监 因为对健康管理师来说 , 测老年人 的健 康状 况 , 提 供健 康指导 , 帮助其提高生命质量和期望寿命。 国家卫 生部部 长陈竺在纪念 爱 国卫生 运动 6 0周年 大会 上发言指 出:
人口增长模式第二课时
击和考验,国家财政为此开支很大,国家负担增加;
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的分布
1、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 “低-低-低” 模式 (现代型)。 (欧洲人口出现负增长) 2、发展中国家多为 “高-低-高” 模式(过渡型)。 3、世界整体表现为 “高-低-高” 模式(过渡型)。
原因 生产力发展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 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 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人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低-低-低”
• 负增长: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 • 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 • 接近于零:英国、比利时、芬兰
主要分布国家: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 家
自主学习四(时间5分钟)
阅读教材P8内容,思考: 1、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哪一种? 2、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
我国 人口 增长 状况
增长模式:正由“高-低-高” 地区差异 农村:处于转变阶段
“三低”过渡
城市:已基本实现现代型
我国的人口增长
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有三个:
1、社会经济因素
差别在于死亡率不同:
原始社会,人类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疾病的能力 非常低,加上部落之间的战争致使死亡率极高; 农业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已有 了很大提高,尽管死亡率水平波动较大但已呈现一定 幅度的下降,人口增长速度比原始社会明显加快。
分布地区: 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 区,孤立落后的民族,如南非布须曼人
中国家。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
自主学习三(时间5分钟)
阅读教材P7内容,思考: 1、 “低-低-低”模式有什么特点?形成 原因是什么?
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城乡统筹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
升 19 .1个百分点。“ 中国人 口老年化 ” 是这 次人 口普查 给人最 强 烈的信 主 , 目前 乡镇建成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敬老 院有 4万多所 , 收养 6 . 共 1 3万 息。依 据联合 国国际人 口学会编著的《 口学词典》: 人 当一个 国家或地区 6 名 “ O 五保” 老人 和少量 自费代养老人 , 占农村老年人 口的0 7 % 。对于我 仅 .2 岁以上人 口所 占比例达 到或超过总人 口数 的 1% , 0 或者 6 5岁以上人 1 3达 国数量庞大的农村老龄人 口来说 , 养老设施还 远远不能满足人 口老龄化形 到或超过 总人 口数的 7 时, % 其人 口即称为“ 老年型” 口, 人 这样的社会 即称 势发展的要求。
对世界各地来说 , V老龄化 对社会保 障体 系、 人 I 劳动 力结构和 消费产 他们 的基本生活提供了收入 上的保 障。同时 , 镇社会福利事 业发展相对 城 业等都提出新的挑 战, 而对 中国而言 , 这个挑 战就 更加严 峻。截 至 2 1 00年 较 好, 多种养老机构为老年人解决 了如 生活照料 、 医疗保 障服 务、 精神孤独 底, 官方公布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为 2 5 .6亿 , 农村 养老保险试 等问题 。此外 , 城镇老年人还能享受到很 多特殊的优惠服 务措施 , 7 如 O岁 点的参保人数仅 为 10 .3亿 。在世 界各地 , 口老 龄化都会 对社会 保障体 以上的老年人可 以免费办理公 交卡等 。上世纪 8 人 0年代 以来 , 国农村 一 我 系、 劳动力结构和消费产业提 出新的挑战 , 而对 中国而言 , 这个挑战就更 加 些集体经济 比较发达的地区 , 也依 照城镇企 业退休制度给老 年人发放 了退 严峻。截至 2 1 00年底 , 官方公布中 国城 镇基本养老保 险参保人 数为 2 5 休金, .6 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 年人来说 , 其福 利待遇 与城镇老 人相 比 亿, 农村养老保险试 点的参保人数仅为 1O .3亿。由此可见 , 村养老压 力 差 距还 是 非 常 明显 。 农
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高校培养模式探讨
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高校培养模式探讨作者:谢昀昀万晓光曾渝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年第09期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进程逐步加快;同时国家卫生部也指出:目前我国慢性病对社会民众的危害日益增大,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凸显重要作用。
因此,对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尤显紧迫和必要,本文结合我国公共卫生现状提出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高校培养模式的探讨性研究。
健康管理培养模式需求一、健康管理概念及人才需求综合国内外关于健康管理的几种代表性定义,结合我国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关于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定义,我们在此将健康管理定义为: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1.战略需要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中把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的情况,称为“老龄化社会”。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进程逐步加快。
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老龄化社会必然造成社会总劳动力下降,人口死亡比例增高、医保资金缺口加大等社会问题。
从健康状况来说,老年人病种多,病程长,病度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高,生命质量下降,疾病负担加重。
参照国外健康管理的成功经验,实施健康管理,能有效地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健康指导,帮助其提高生命质量和期望寿命。
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在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大会上发言指出:慢性病给民众的健康威胁日益加重,不仅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更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负担。
目前中国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人,癌症、心血管病等慢性病占到人群死因构成的85%,疾病负担的69%。
但社会对慢性病的危害程度和蔓延的态度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重视高校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一
、
引言
联合国国际人 口学会编著 的《 口学 词典》 离婚率界 人 对 定为 “ 某一时期 离婚件数与该 时期平均 人 口数之 比” 即, , 某
一
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工作有助于学校 、 社会采取有效措施 防 止高校单亲学 生在 心理 上 、 为上 的不 良倾 向, 行 并采取科学 的方式关心他们德 、 、 智 体全面发展 , 亲学生 的素质得到 使单 全面提高 。
数增加趋势迅速。从 目前我 国离婚率最高的十大城市看 ( 见 下表 ) 。 J 2 1 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十大城市高离婚率 01年
城市 北京 上海 深蚺I 广州 厦门 台北 香港 大连 杭州 哈尔滨
二、 我国高校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特征及成因分析
( 我国高校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特征 一) 单亲家庭的人 员结 构对学生 成长既有 积极的影 响也有 负面影响 , 这使得单亲大学生 形成 了相互矛盾 的心理特征 , 他们既普遍存 在上进心强 , 成才 欲望强 , 自立意识强 的一面 ,
di1.99 ji n 10 — 86 2 1 .7 0 0 o:0 36 /.s .0 1 7 3 .0 10 .5 s
重视高校单亲家庭 生心 学 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马 丽 , 相 征
( 尔 滨理 工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哈 哈尔 滨 10 8 ) 5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改革开放 3 0年来 , 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 在 人们 的家庭和婚 姻观念发生 了深 刻的转变 , 离婚 率迅速
算 , 国高校单亲学生 已 占在校学 生 15 我 . %左 右 , 单亲 大学
生已成 为高校中一个 不容忽视 的特殊群体 。在这种情况下 ,
日本老龄化应对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英国 德国
法 国
1 3 年 90 1 3 90E
1 6 拄 85
1 7 年 96 1 7 矩 92
1 7 拄 99
4 年 6 4 年 2
14年 1
6 岁及 以上 老年人 口总数为 3 6 , 5 . 亿 占到总人 口的 2 . 3 43 %。 从我 国老年人 口每增加 1 亿人所 需要 的时间看 , 2 从 亿人增 加到 3 亿人所用 的时间是 1年 , 3 2 从 亿增加 到 4 是 1 年 时 亿 O 间。我 国老年人 口 增长最快 的时期正是 2 世纪 6 年代前后 0 O
对。 日本是 目前世界上人 口老龄 化程度 最为严 重、老 龄化进程最为迅速 的国家之一 ,其在老年福利 、社会保 障制度等方面 取得 了令世人 瞩 目的成绩 ,而中 日两国又具 有相似 的文化背景 ,因而探讨 日本 的成功经验对 中国应 对老 龄化 问题 、制定和 调整相应社会 福利 、社会保 障制度等都具有积极的借 鉴意义 。 [ 关键词】 老龄化 ; 日本; 中国;启 示 [ 中图分类号] C 1 93 [ 文献标识码] A [ 基金项 目] 2 l 年度 南通 市社科基金项 目 “ 01 积极应对老 龄化挑 战,构建老龄化发展动态监测体系”( 0 1 N 0 2 2 lCT 0 )
国际上是 以老年人 口由7 %增加 到 1%所需要花 费的年 4
数代表一个社会 的“ 老化速度 ” E本老龄人 口从 7/ 。 l  ̄增长到 , o
、
中 日老龄化现 状及 其发 展趋 势
根据 2 1 年第六次全 国人 口普查 的结果 , 00 目前 中国总人
从社会学的视角解读现阶段的离婚现象
从社会学的视角解读现阶段的离婚现象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意识和想法也随之改变,同时,婚姻问题不断产生,离婚率也在不断的上升。
为了解决婚姻问题,我国在婚姻方面的相关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然而,离婚制度作为婚姻制度中最基本的一项制度,它在社会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保障、补救和惩罚等重要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离婚还体现着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婚姻幸福的现代文明理念,这是现阶段人们对离婚的不同理解。
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现存的离婚现象进行分析,从而使我们认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并对维持社会的稳定的意见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离婚率;社会制度;现代性一、名词解释(一)对“离婚率”的解释离婚是一种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规定和个人行为,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外在性和强制性的社会存在和社会现象,而“离婚率”则是一种反映婚姻解体状况和分析离婚现象的主要指标。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人口学词典》对离婚率的界定为:某一时期离婚件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离婚数”是“离婚对数”或“件数”,即一对夫妻离婚,离婚数计作“1”1。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离婚率的解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徐安琪认为,在我国地方公布的离婚率都是把“件数”和“人数”等同,以该年的离婚人数作分子除以年平均人口,甚至中国的离婚率一直被人为地翻了一倍。
2006年,在《中国统计年鉴》中这一观点重新的到修正。
二、从社会学的视角解读离婚现象婚姻的稳定性受到社会变迁这种宏观背景下的剧烈转型与变革的影响很深,在社会舆论的宽容、社会流动的增强、社会观念的转变等方面都会影响着离婚率的上升。
目前,对离婚问题的研究,已从“离婚”到“离婚率”的视角转换,研究领域从微观的、个体的家庭扩展到整体的、宏观的、社会的视角,从而赋予这种法律行为深刻的社会内涵。
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离婚率居高不下,发展中国家离婚率持续上升,是当时社会婚姻家庭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离婚率担任社会危机晴雨表和风向标的角色。
赡养纠纷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的死刑控制研究——兼论《刑法修正案(八)》中“老年人免死”和刑事责任年
收 稿 日期 :0 1—0 21 5—2 0
基 金 项 目 : 0 0年 河 南省 政 府 招 标 课 题 “ 南省 基 层 社 会 群 体 性 纠 纷 的 预 防 与 解 决 ” E 5 ) 2 1 21 河 ( 2 9 ; 0 1年 度 周 口 师 范 学院 青年 科 研 基 金 项 目“ 刑 改 革 研 究 ” z n q 2 1 1 B ; 0 0年 度 河 南省 社 科 联 调 研 项 目“ 会 转 型 背景 下的 死 刑控 制 研 究 ” 死 (k u n 0 1 7 ) 2 1 社
的影 响 , 农村 呈现 出老 龄化 加 速 、 家庭 结 构 小 型化 、 间互 相 攀 比、 诿 , 家析 产 或 家庭 矛 盾 处 理不 当 , 推 分 核心化 的变 动趋 势 。老人 赡养 问题 已是 一个关 系到 老人 无人 赡 养 而发 生 纠纷 。若 纠 纷 得 不 到 及 时 解
【 ) 养 纠 纷 引 发 的 故 意 杀 人 案 件 的 类 型 一 赡
养老 主要依 靠家 庭 , 在社 会转 型时 期 , 因土 地保 障功
赡 养纠纷 属 于 民间 纠纷 [ 的一 种 , 赡 养 老人 4 ] 不
妯 女 能弱化 、 育观念 的改变 、 市化进程 的加 快等 因素 的现象 大多数 发生在 多子 女的家 庭 , 娌之 间 √L 生 城
或超过 总人 口数 的 1 , 者 6 O 或 5岁 以 上 人 口达 到 通 民众在 内的国人 共 识 。在 上述 背 景 下 , 对该 类 案
或 超过 总 人 口数 的 7 时 , 人 口即称 为 “ 年 型” 件进行 死刑 控制 的研究 具有 重要 的现实意 义 。 其 老 人 口, 样的社会 即称 之为 “ 这 老龄社 会” ] 。显然 , 我
2010九年级语文中考作文素材:影响共和国60年的科学精英
影响某某国60年的科学精英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袁隆平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王选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马寅初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吴敬琏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蒋筑英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林毅夫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钟南山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童第周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李四光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邓稼先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竺可桢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茅以升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钱三强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钱学森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华罗庚简介:袁隆平,1930年出生,男,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某某省德安县人。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后在某某省安江农校任教。
从60年代开始,袁隆平就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
1976年至199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已达32亿多亩,累计增产稻谷3000多亿公斤。
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以后,他又研制出一批比现有三系杂交水稻增产5-10%的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X”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荣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荣誉称号,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撰有《杂交水稻制种和高产的关键技术》、《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等论文。
主编有《杂交水稻》。
王选简介:男,汉族,1937年2月生,某某某某人,九三学社成员,1958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4年至1958年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
1958年至1959年大学数学力学系教师。
1959年至1978年大学无线电系教师。
1978年至1995年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
1995年至1996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某某董事局主席。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学年论文题目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专业XXXXX班级XX 班级姓名XXX指导教师XX(讲师)所在学院XX 学院完成时间:2012年9月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的结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新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老龄战略早已被纳入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摆到了各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之上。
我国在世纪之交也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
人口老龄化也成了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行了文献资料进行梳理。
一、基本内容(一)人口老龄化概念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社会”。
[1]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步入了老龄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初,东德有15.6%的人超过65岁,在奥地利、瑞典、西德和法国,这个比率为13.4%或更高,英格兰和威尔士有13.3%,苏格兰有12.3%,北爱尔兰有10.8%,美国有9.9%。
而中国是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在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均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己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低龄老人多,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快;人口转变迅速,老龄化进程快;人口老化与综合国力发展不相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显著。
[2]一是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
目前,中国人口数量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老年人住宅建筑浅析
个 迫 在 眉 睫 的 问题 。
觉功能 的变化 、 理功能特征 的变化 、 活结构 的变化等 。据研 心 生 究表明 , 老年人需求 的方 面比其他人群更多 , 这包括 : 1 健康 的需 求 : ) 老年人 常常能感觉 到 自己身体 的变化 , 尤其
2 老龄化 社会现 状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 编著 的《 口学词典》 人 对人 口老龄化 的
具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 。在解决 当前城市 问题 时 , 为老年 人提供 巨大的变化 。步入老年以后 , 人在 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与青壮年完
既住 得 起 又感 到舒 心 自在 的 养 老场 所 , 我 国步 入 老 龄 化 社会 后 全不 同的情 况 , 是 叫做 老化现象 。主要表 现有身体功能 的变化、 感
力, 骤然间离开工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肯定会 产生 许多想法 , 他们有 的希望再
以来 , 国 6 我 0岁 以上 的老年 人 口以年均 3 %的速度 持续 增 长。
以体现 自身价值 。3 依存 的需 求 : 到老年 , ) 人 精力 、 “ 普 ” 果 表 明 ,5岁及 6 五 结 6 5岁 以上 人 口达 到 88 1 人 , 1 万 占总 人 次从事工作 , 体力 、 脑力都有所下降 , 有的生活还不能完全 自理 , 这时他们希望 口的 6 9 % 。我 国在 19 .6 99年 已经 进入 了人 口老 龄 化 社会 。 不和谐 的“ 重音符 ” 如果 此类 建筑 过多 , , 城市 景观 将不 堪设 想。 扬 、 有创造的城市建设才是 创造城市 特色 、 塑造城市 建筑景观个 要知道 : 建筑只是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 , 人在其中体验到的 , 首先 性 的必 由之 路 。 是一座城市的氛围 , 其次才是这个城市 里的某一栋建筑 。2 良好 )
关注老龄化社会的居住问题(上)
根 据 联 合 国提 供 的 最 新 统 计 数
关注老龄化社会的居住 问题 ( ) 上
◎ 天 津财 经 大 学房 地 产 经 济 研 究所 谷 俊 青
区 总 人 口 的 比 例 将 由 目前 的 2 %增 加 0
N3 %,经 济 欠发达地 区将 由 目前的 3
39 亿 人 猛 增 到 1.9 人 , 占 总人 1 .3 6亿 5 2 1 的 比例 将 由 目前 的8 %增 加 到 1% ,届 9 时人 口老 龄 化 问 题 最 严 重 的3 国 家是 个 西 班 牙 、意 大 利和 日本 。
化会 导致养老 经费 的不断 增加 ,从 而 导致消 费基金 的增加 ,相应地 就使得
积 累 基 金 相 对 减 少 ,这 对 扩 大 投 资 是
不 利 的 。 加 上 老 年 人 口的 不 断 增 加 ,
6 JXV /  ̄ S .8 0O . 2 0
使得退 休金总额也在 不断地上升 ,
热 点 ・ 栏 专
全 国老龄办相关负责人 近 日透露 : “ 目前 ,中国 已经进入并
将长 期处 于人 口老 龄化 社会 ,人 口老 龄化 形势 严峻 。”由
一
老龄化社会的全球 化
( )世界人 口 一
此 ,我国老年人 的生活现状 ,社会保 障 ,尤其是老年人 的居 字 ,2 1 年 全 世 界 总 人 口 为 6 ', 6 O0 9Z。 0 f 住等问题亟待社会越来越多地关注和投入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住房需求变化趋势与养老地产发展研究
杨 巧
( 中南 财经 政法 大学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3)
摘 要 :人 口结构变化对住房市场需 求会产 生一定影 响 ,本文从我 国人 口老龄化的现状 出发 ,指 出了家庭养 老和社会养老模式下 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偏好 和需求特点 ,在分析我 国养老地产现状 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 进养老 地产发展的思路 和建议 。 关键词 :老龄化 ;住房需求 ;养老地产
2 0 . 5 9 %和 2 3 . 3 9 %,金 砖 四国 中 巴西 、俄罗 斯 和 印度
Ke y Wo r d s :a g i ng po p u l a t i o n, h o u s i n g d e ma n d, pe n s i o n r e a l e s t a t e
中图分类号 :F 8 3 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2 2 6 5( 2 0 1 3 )1 1 - 0 0 2 8 . 0 5
收稿 日期 :2 0 1 3 . 1 0 . 1 5
作者简介 :杨巧 ,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房地产研究所讲师 ,经济学博士 ,研究 方向为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金融。
【2 8】 《 金融发展研究》 第1 1 期
示 ,截 至 2 0 1 1 年 底 ,美 、英 、法 、德 、日5国 6 5 岁 及 以 上 人 口 比例 分 别 为 1 3 . 3 %、1 6 . 8 4 % 、1 7 . 0 7 %、
所 占的 比例 超 过 7 % ,则 属 于人 口老 龄 化 国家 或 地
、
中 国人 口老龄化 现状
对于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
对于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对于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对于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感谢您的阅读!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龄问题与老龄事业发展已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为了解我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状况,解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市政协于近期组织调查组,就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定义: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或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的人口结构称为“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4%、或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20%,称为“老龄社会”。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年11月,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了881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已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
截止到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8.87%。
我市相对全国大部分地区而言,人口老龄化发生时间更早,发展速度更快,最近十几年,本市人口总量连续负增长,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49.0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且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速度持续加快,势必对经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老年抚养比上升,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老年人养老金支出总额将不断增大;二是人口老龄化改变了消费人口和生产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而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等的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催生老龄产业的兴起与蓬勃发展;三是老年阶段慢性病取代了急性病和传染病,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医疗模式向侧重长期保健和疾病预防方面转变,高龄人口的增加将导致医疗保障资金的迅速增加;四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和高龄老人不断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将引起代际关系在供养方式、居住方式、照料方式、交往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部分向社区和社会养老转移已成为必然,导致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加大;五是在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老年人群体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口学专业研究生主文献0901
人口学专业研究生主文献书目(2009年1月版)必读书目(著作类):1.刘铮:《人口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62.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人口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3.邬沧萍:《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查瑞传:《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5.刘铮:《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6.查瑞传:《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技术》,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7.田雪原:《人口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8.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国际计生委宣教司:《人口理论概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9.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0.马寅初:《新人口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1.顾宝昌:《社会人口学的视野—西方社会人口学要论选译》,商务印书馆,199212.邬沧萍等:《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美)埃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14.John R. Weeks. 2005. Popul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updated edi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5.Jacob S. Siegel & David A. Swanson (edit). 2004. 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Demography (second edition). Elsevier Academic Press16.United Nations. 1973. The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Trends:New Summary of Findings on Interaction of Demographic,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V olume 1.17.Coale, A. J. and S. C. Watkins. 1986. The Decline of Fertility in Europ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8.Coale A. J. and Hoover E M. 1958.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Development in Low-Income Countr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86.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Development: Policy Questions.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20.United Nations. 1954. The Cause of the Aging of Populations: DecliningMortality or Declining Fertility. Population Bulletin of United Nations. (4): 30-3821.Demeny, Paul and Geoffrey McNicoll (Eds.).1998. The Reader in Population andDevelopment. New York: St. Martin Press.22.Coleman, D. and R. Schofield (Eds.). 1986. The State of Population Theory:Forward from Malthus. Blackwell.必读书目(论文类):1.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人口研究,1992;62.郭志刚等.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 2003;53.朱国宏.中国历史人口增长再认识:公元2-1949.人口研究,1998;34.段成荣等. 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 人口研究,2006;45.郭志刚.时期生育水平指标的回顾与分析.人口与经济,2000;16.Caldwell, John C. 1996. 1996. “Demography and Social Science”. PopulationStudies, 50 (3): 305-3337.Keyfitz, N. 1975. “How Do We Know the Facts of Demography”. Population andDevelopment Review. V ol.1: 267-2888.Ryder, Norman. 1964.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a Population”. American Journalof Sociology 69: 447-463.9.Davis, Kingsley. 1963. “The Theory of Change and Response in ModernDemographic History”. Population Index 29: 345-366.10.John C. Caldwell. 2004. “Demographic Theory: A Long View”. Population andDevelopment Review 30(2): 297-316.11.Robinson, Warren C. 1997.“Economic Theories of Population”. PopulationStudies 51: 63-74.12.Ahlburg, Dennis A. 1998. “Julian Simon 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Debate”.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4: 317-327.13.Greenhalgh, Susan. 199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pulation science: Anintellectual, institution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demography”.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38(1):26-66.14.Ryder, Norman. 1965. “The Cohort as a Concep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0: 843-861.15.Calot, G. 1993.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hort and Period DemographicIndicators: The Translation Problem Revisited”. Population. 5: 183-22116.Coale, A. J. 1973.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USSP InternationalPopulation. Conference, V ol. 1, Liege, Belgium.17.Caldwell, John C. 1976.“Toward a Restatement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 321-366.18.Bongaarts, John. 2002. “The end of the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the developed world”.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 (3):419-433.19.Teitelbaum, Michael. 1975. “Relevance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forDeveloping Countries”. Science 188: 420-425.20.Mason, Karen O. 1997. “Explaining fertility transitions”. Demography34(4):443-454.21.Bongaarts, John. 1978. “Why are high birth rates so low?”Population andDevelopment Review 1: 286-289.22.Bongaarts, John. 1978.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Proximate Determinantsof Fertilit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 ol. 4, No. 123.Caldwell, John C. 1978. “A theory of fertility: From high plateau todestabilizati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4:553-577.24.Easterlin, R. A. 1975. “An Economic Framework for Fertility Analysis”. Studiesin Family Planning. 6: 54-6325.Davis, Kingsley. 1956. “Social structure and fertility: An analytic framework”.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 211-235.26.Bongaarts, J., and G. Feeney. 1998. “On the Quantum and Tempo of Fertilit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4(2): 271-29127.Preston, Samuel. 1996. “Population studies of mortality”. Population Studies50:525-536.28.Preston, Samuel. 1975.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tality and the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Studies 29: 231-248.29.Coale, A. J. 1956.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Mortality and Fertility on AgeComposition”.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34(1): 79-11430.Coale, A. J. and J. Banister. 1994. “Five Decades of Missing Females in China”.Demography. 31(3): 459-47931.Lee, Everett S. 1966. “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3: 47-57.32.Duncan. O. D. 1957. “The Measurement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opulationStudies. 11(1): 27-4533.Wirth, Louis. 1938.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44: 3-24.34.Preston, Samuel. 1979. “Urban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DemographicReappraisal”. Population Development Review 5: 195-215扩展阅读书目(著作类):1.彭珮云:《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2.路遇:《新中国人口50年》,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3.谢宇:《社会学方法的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翟振武等:《现代人口分析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5.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商务印书馆,19926.查瑞传:《查瑞传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7.邬沧萍:《社会老年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吴申元:《中国人口思想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9.杨中新:《西方人口思想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10.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1.吕贝卡·库克等:《生殖健康与人权》,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12.段成荣:《人口迁移研究:原理与方法》,重庆出版社,199813.翟振武等:《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14.安德烈·比尔吉埃等:《家庭史》,三联书店,199815.达莱尔·哈夫:《统计陷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6.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17.顾宝昌:《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国际观点与动向》,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18.Newell, Colin. 1988. Methods and Models in Demography. London: BelhavenPress.19.Henry Shyrock, Jacob Siegel and Associates. 1975.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Demography.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for the US Bureau of the Census.20.Hauser, Philip M. & Otis Dudley Duncan. 1959.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Aninventory and Appraisa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1.Rowland, Donald T. 2003. Demographic Methods and Concepts. New Y 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2.Rives, N.W & Serow, W.J. 1984.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Demography: DataSources and Estimation Techniques. Sage University Series on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23.Siegel, J. 2002. Applied Demography: Applications to Business, Government,Law, and Public Policy.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24.Livi-Bacci, Massimo. Translated by Carl Ipsen. 1997. A Concise History of WorldPopulation (second edition). Blackwell Publishers.25.United Nations. 1983. Indirect Techniques for Demographic Estimation.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Affairs, Population Studies, No.8126.Fowler, F. J. 1993.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Press.27.Engels, Friedrich. 1962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884). “The origins of the family,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In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Selected Works, V ol. II. Moscow: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28.Gerald R. Leslie. 1973. The Family in Social Context(second edition). OxfordUniversity Press.29.Goode, W. J. 1963. World Revolution and Family Patterns. The Free Press.30.S. H. Preston, P. Heuveline, and M.Guillot. 2000. Demography: Measuring andModeling Population Processes. Basil Blackwell.扩展阅读书目(论文类):1.米红等.民国人口统计调查和资料的研究与评价.人口研究,1996;32.胡英.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的回顾.人口研究,2005;13.杨书章等.孩次性别递进比研究.人口研究,2006;24.姜向群等.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探析.人口学刊,2004;55.蒋正华.中国分区模型生命表.中国人口科学,1990;26.顾大男等.健康预期寿命计算方法述评.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47.Warren C. Robinson. 1997. “The Economic Theory of Fertility Over ThreeDecades”. Population Studies, V ol. 51, No. 18.David E. Bloom and Jeffrey G. Williamson. 1998.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V ol.12, No. 39.Harry T. Oshima. 1983. “The Industrial a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in EastAsi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 ol. 9, No. 410.John Bongaarts. 2001. “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 in Post-transitionalSocieti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 ol. 27, Supplement: Global Fertility Transition: 260-281.11.Preston, S. H., C. Himes, and M. Eggers. 1989. “Demographic ConditionsResponsible for Population Aging”. Demography. 26(4): 691-70412.Preston, S. H. 1986. “The Relation Between Actual and Intrinsic Growth Rates”.Population Studies. 40: 343-35113.Dublin, L. I., and A. J. Lotka. 1925. “On the True Rate of Natural Increas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20: 305-33914.Feeney, G. 1983. “Population Dynamics Based on Birth Intervals and ParityProgression”. Population Studies. 37: 75-8915.Bongaarts, John. 1996. “Population pressure and the food supply system in thedeveloping world”.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2(3): 483-503.16.Demeny, Paul, 2003. “Population policy dilemmas in Europe at the dawn of thetwenty-first centur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9: 1-28.17.Isabelle Attane. 2002.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An overview of its past andfuture. 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33 (1): 103-113.18.Keyfits, Nathan. 1996. “Population growth,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Population Studies 50: 335-359.19.Preston, Samuel. 1993. “The contours of demography: 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Demography 30: 593-606.20.Hakim, Catherine. 2003. “A new approach to explaining fertility patterns:Preference theor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9(2):349-374.21.Morgan, Philip S. 2003. “Is Low Fertility a Twenty-First-Century DemographicCrisis?”Demography 40(4): 589-603.22.Caldwell, John C. 1990. “Cul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influencing mortality levels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Annals 510: 44-59.23.Fogel, Robert W. 2000. “The extension of lif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tsimplications for social polic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6(Supplement: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Change in East Asia): 291-317.24.Salomon, Joshua A.; Christopher J. L. Murray. 2002. “The EpidemiologicTransition Revisited: Compositional Models for Causes of Death by Age and Sex”.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2):205-228.25.Hummer, Robert A., Richard G. Rogers and Isaac W. Eberstein. 1998.“Socio-demographic differentials in adult mortality: A review of analytic approach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3(3):553-578.26.Wingard, D. L. 1982. “The Sex Differential in Mortality Rates: Demographic andBehavioral Factors”.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15: 205-21627.Halfon, Neal, and Miles Hochstein. 2002. “Life Course Health Development: An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Health, Policy, and Research”. The Milbank Quarterly 80(3):433-479.28.David E. Bloom and David Canning. 2000. “The Health and Wealth of Nations”.Science, V ol. 287: 1207-1209.29.Hatton, Timothy J. and Jeffrey G. Williamson. 1994. “What drove the massmigration from Europe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3): 533-559.30.Hirschman, Charles. 2005. “Immigration and the American Century”.Demography 42:4.31.Massey, Douglas S., Joaquin Arango, Graeme Hugo, Ali Kouaouchi, AdelaPellegrino, and J. Edward Taylor. 1993.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3): 431-466. 32.Axinn, William G., and Scott T. Y abiku. 2001. “Social change, the socialorganization of families, and fertility limit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5): 1219-1261.33.Goody, Jack. 1996. “Comparing family systems in Europe and Asia: Are theredifferent sets of rul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2(1): 1-20.34.Hanjal, John. 1982. “Two kinds of preindustrial household formation system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8 (3): 449-494.35.Daniel Courgeau. 1998. “New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An Overview”. Population: An English Selection, V ol. 10, No. 1。
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摘要: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面临着严峻挑战。
和许多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地区差别明显等。
本文从分析现行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入手,分析了社区养老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越性,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新的家庭养老方式,在我国部分城市已逐渐实行。
指出社区养老将是我国未来养老保障的新选择。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养老;养老模式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81-022006年9月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7%,这表明我国人口正处在急剧老龄化时期,已由年轻型向年老型转变。
[1](根据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为“老龄社会”。
)事实上,我国只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经历了三四十年时间的这个过程。
又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78%,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213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2.25%。
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但传统的养老体制和养老模式中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变化和需要,此种情况若不予以重视并妥善解决,就可能给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造成障碍。
因此,如何养老成为我国老龄化社会不可回避的,且必须慎重面对的课题。
一、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一)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近年来,我国的家庭规模、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
家庭规模趋向于小型化、核心化的“丁克家庭”也越来越多。
人口老龄化对地区经济结构的影响浅析
∞ 为 0 的 ∞ ∞ 加 ∞ 0 O 0 ∞ O 0 O O 0 O
图2 9 8 2 年我 国人 口出生率 、死亡率和 自然增长率 1 7 — ∞9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单位 :%
抚养 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力
人 口比重上升 ,在老年人 口
2 1年 9月 01
经 济 论 坛
Ec n mi F r m oo c ou
S p 01 e .2 1 Ge 4 4 No O n.9 . 9
总第 4 4 9期
第 0 期 9
人口 老龄化对地区经济结构的影响浅析
文/ 珍珍 帅
【 摘 要 】 我国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 社会养老保
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 ,将 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
-
I 01 岁 人 口 比重 - -4
富 、抚养负担轻 、对经济发 展十分有利的 ‘ 金时期” 黄 。
从 图3 可以看 出 ,我 国的少
— l 4 s 岁人 口比重 6 岁 及 以上人 口 比重 s
儿人 口比重呈 下降的趋势 , 老年 人 口比重 呈缓 慢上 升 的
国务 院 总理 温 家 宝2 1年 8 1 t 持 召 开 国 0 月 7E主 1
济活动水平及其分布产生影响。本文将从人 E结构 1
对产业结构 的影响 、产业结构对地区结构 的影响以
及 人 口结构 与地 区结 构之 间 的关 系 这 四个 方 面对人
口老龄化对地区经济结构 的影响进行分析。
家和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问题 。目前 ,人 口和经济学 家 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人 口数量与经济增长 的关 系 上。而2世纪是一个老龄化的时代 ,世界上所有发 1 达 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 ,许多发展 中国家正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社会”.老龄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目前使各国赖以从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战略,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向高收入国家攀升.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捧杀: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人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
棒杀: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五大宏伟目标:●有质量的GDP增长● 城镇化拉动内需● 培育高端制造业● 加速新兴产业发展● 调整收入分配
有质量的GDP增长
目标:7%至7.5%
有专家预测,“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调控目标或在7%至7.5%之间,政府将更加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
得出上述结论的根据来自目前中国“三驾马车”对经济贡献的分配比例较不平衡。
目前,外贸行业由于欧美经济疲软,复苏颠簸不定。
而投资和消费领域则不易在短期内得到充分发展。
由于观念问题以及社会保障等系统并未得到完善,消费领域或许不能被迅速启动并占据主动。
而在投资领域,当前电力、电信、公路、钢铁、化工等行业的建设都已过了投资的高峰或快速增长期。
分析认为,“十二五”时期,这些产业的投资增速将明显下降。
而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在“十二五”中后期也将趋于完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减少。
有接近决策层的经济学家向《国际金融报》表示:“各种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中国新一轮的规划中应该能够制定合理的GDP增速。
至于到底增速几何,还要看全球的经济恢复状况。
”
城镇化向二三线扩张
目标:扩大内需
从目前各种高层表态分析,中国已不再以出口作为增长的标竿与主要动力,而是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基建政策和城镇化政策,引导内需、刺激消费。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由于大量低收入人群的存在,中国的整体消费能力极度受限。
尤其是广大的农民工阶层,基本没有多少消费能力,而让广大农民脱离“低收入阶层”的主要方法之一便是城镇化。
孙立坚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当城市化的过程开始由一线城市向外扩张时,应做好前期的科学规划,“大跃进式地进行城市化,在拉动初始的基建需求之后,留下的只是形象工程。
此外,还会给地方带来严重的债务问题。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将形成新的投资机会、消费潜力、出口贸易。
那么,面对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矛盾,扩大内需必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调整经济结构首要任务。
抢占产业链“至高点”
目标:高端制造业
多位专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过后,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难以回到危机前的水平,中国需要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来应对欧美需求下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体来看,中国的产业仍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如果不能把握趋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势必在新一轮竞争中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中国工程院院士、社科院学部委员李京文表示。
“中国是钢铁制造大国,但中国很多船用制造钢板还要从日韩等国进口,中国虽然生产了世界上数量最大的纺织品,但中国的纺织品几乎没有叫得响的国际品牌。
”一位研究中国制造业多年的教授对记者感慨。
有专家透露,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被明确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点之一,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也将随之确定。
其中,高端制造业可能成为重中之重。
“十二五”规划核心是抢占高端制造业制高点,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培育新经济“增长极”
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都试图寻找能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美国把目光集中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上,而欧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发展绿色产业上,在中国,新能源、智能电网、绿色经济、物联网都将有望成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近来,中央高层领导密集赴地方调研,在多个场合均强调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地方参与热情高涨,均表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写入到地方的“十二五”规划中。
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上海要成为中国综合实力领先、在若干领域跻身世界前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广东更是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头号工程”,“十二五”期间安排了百亿元的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引导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所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软件和物联网产业会在未来保持快速增长。
新能源方面,据目前透露的消息显示,整个“十二五”电力行业规划中,火电将大举让路,装机量退居70%以下,清洁能源装机将超过30%。
风能产业、光伏太阳能产业、核电等有望成为最具潜力的投资方向。
收入调整时机已至
目标:收入增长
高盛/高华日前最新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政府可能倾向于在“十二五”期间通过推出工资集体协商制并定期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作为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坚定倡导者,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政府需要通过推进财税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状况。
王小鲁建议,一是尽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争取把全体居民基本纳入到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二是纠正收入不合理的高收入问题。
通过健全制度,杜绝腐败、公共资金流失、灰色收入、垄断行业过高收入等不合理的现象。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黔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近年来的人口结构趋势也为政府调整居民收入分配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劳工供应整体增长趋缓,劳工市场正在逐步接近“刘易斯拐点”(即达到农业不再向工业传送剩余劳动力的经济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劳动总体收入增长应会赶上甚至超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分配至家庭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将会提高,这将十分有利于调整增长结构。
给大学生带来的机遇:政府加强经济建设,只要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就业压力就能缓解。
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寻求四个突破:
第一,大学生就业应在就业观念上求突破。
一是大学毕业生要明确就业的目的。
二是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
大学生要摆正心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就业环境,消除盲目性,珍惜每一次就业机会。
考研的学生也要处理好考研与就业的关系,不要轻易错过难得的就业机会。
第二,大学生就业应在技能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上求突破。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预备就业”机制。
“预备就业”是大学生在“学校待业”与正式“上岗就业”之间,学生根据企业工种需求再学另一种职业技能的过渡阶段。
在校学习有余力的大学生,也应多学一门应用技能,以增加就业机会。
二是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实施和完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第三,大学生就业应在打工型向创业致富型就业方式转变中求突破。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创业培训,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由“找饭碗”向“造饭碗”模式转变,以创业促就业,通过成功创业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掀起创业致富的热潮。
第四,大学生就业应在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上求突破。
一是高校应建立人才库,对最优秀的人才向企业等用人单位输送,进行重点培养。
二是企业和学校实行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和造就适用人才。
三是利用并进一步完善现有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更多的大学生。
四是通过与更多的国家的合作,拓宽大学生出国深造和工作的渠道,让越来越多的学子在全球范围内择业。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这一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对即将面临毕业和正在积极求职的毕业生而言,“十二五”期间,社会人才需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研判当前的就业形势?实现就业,着力点在哪里?这些无疑是毕业生最为关心的话题。
自2003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
正如很多专家和学者所指出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供给、需求和供需匹配效率三个方面去分析。
从需求方面来看,宏观经济形势无疑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初始之年,分析“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