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大气压力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帕斯卡(Pa)B. 百帕(hPa)C. 千帕(kPa)D. 标准大气压(atm)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B. 海洋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D3. 热带气旋在哪个气压带形成?A. 赤道低压带B. 副热带高压带C. 极地低压带D. 极地高压带答案:A4. 以下哪种云属于低云族?A. 高积云B. 层积云C. 卷云D. 雨层云答案:B5.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太阳辐射增强B. 大气污染C.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D. 地球轨道变化答案:C6. 气象学中,风向是指什么?A. 风的起点B. 风的去向C. 风的来向D. 风的速度答案:C7.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天气现象?A. 霜冻B. 龙卷风C. 火山爆发D. 雷暴答案:C8. 世界上最长的纬向气候分类带是什么?A. 热带B. 亚热带C. 温带D. 寒带答案:C9.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气候系统?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答案:C10. 气象学中,相对湿度是指什么?A.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饱和水蒸气含量的比值B.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总气体含量的比值C.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露点温度的比值D.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气温的比值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气象学中,一天中气温最低值通常出现在________。

答案:日出前后12. 根据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北半球的风向会向右偏,南半球的风向会________。

答案:向左偏13. 气象学中,降水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________的深度。

答案:无渗漏条件下,水平地面上降水的14. 气象观测站通常将一天分为四个主要观测时段,分别是02时、08时、14时和________。

答案:20时15. 气候类型中,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干夏。

气象学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气象学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气象学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哪种雾依赖于风而形成并存在?A、辐射雾和冰雾B、平流雾和上坡雾C、蒸汽雾和地面雾正确答案:B2.关于风切变对飞行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垂直风切变会使飞机的空速减小,升力下降B、逆风切变会使飞机的空速增加C、顺风切变会使飞机的升力增加正确答案:B3.为了预防在航线飞行中遇到飞机积冰,飞行前应该A、打开防冰装置B、研究航线天气及可能积冰的情况,确定避开积冰区的方案C、减小载重量正确答案:B4.下列哪些属于影响飞机颠簸强度的因素①乱流强度②飞行速度③飞机的翼载荷A、①②B、②③C、①②③正确答案:C5.能产生飞机强颠簸的云是A、积雨云(Cb)、浓积云(TCU)B、浓积云(TCU)、层积云(Sc)C、积雨云(Cb)、层积云(Sc)正确答案:A6.在温度低于-40℃时,温度越低,过冷水滴的变化情况为A、过冷水滴变少B、过冷水滴变多C、过冷水滴没有变化正确答案:A7.以下哪种因素对飞机的颠簸强度无影响?A、飞行速度B、大气温度C、飞机的翼载荷正确答案:B8.在日常航空天气报告中,电码“SHRA”表示的意思是A、强雷暴B、阵雨C、积雨云正确答案:B9.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水滴或冰晶,使地面能见度在1~5km之间的是A、轻雾B、雾C、浅雾正确答案:A10.造成我国长江流域初夏的连绵梅雨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是A、西南涡B、江淮气旋C、东海气旋正确答案:B11.雷暴在积云阶段所具有的特征是A、升降气流并存B、云中充满上升气流C、频繁的闪电正确答案:B12.在低空逆温层下,当相对湿度较高时,常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A、波动气流,有层积云和间歇性小雨B、平稳的气流和因雾、霾或低云而造成的低能见度C、弱风切变和因下雨而造成的低能见度正确答案:B13.过冷水滴的形成条件是A、气温在-10℃-40℃,相对湿度大于80%B、气温低于-10℃C、气温低于0℃,相对湿度大于100%正确答案:C14.在北半球6000米高度由高压区飞向低压区,航线上应吹A、顺风B、右侧风C、左侧风正确答案:C15.生成积雨云的必要条件除了气体升力作用外,还有A、稳定或不稳定大气B、含过多凝结核的不稳定大气C、不稳定的潮湿大气正确答案:C16.积状云包括()A、积雨云、层积云、高积云、淡积云B、浓积云、碎积云、卷积云、层积云C、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碎积云正确答案:C17.下列哪个仪表是判断飞机遇到风切变时最灵敏的仪表A、转速表B、姿态表C、空速表正确答案:C18.卫星云图上的高空急流云系中出现了横向波动云线,说明A、高空急流中风速很强,会有严重颠簸B、高空急流经过的地区出现了波动C、高空急流中的卷云将演变成卷积云,对流将发展正确答案:A19.根据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大气分为A、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散逸层B、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C、对流层、平流层、暖层、散逸层正确答案:B20.在对流运动的初期形成的云是A、淡积云B、碎层云C、浓积云正确答案:A21.何种情况下最可能形成平流雾A、从海洋上吹来的微风中有冷空气B、迎风坡温暖,潮湿气团C、冬天气团从海洋飘向陆地正确答案:C22.某次飞行的高度是9000米,飞行前,飞行员要了解航线高度上的气压和风的分布情况,他应参考A、500百帕等压面图B、200百帕等压面图C、300百帕等压面图正确答案:C23.关于准静止锋,下述说法哪个正确?A、准静止锋常在一个地区造成持续的阴雨天气B、准静止锋中冷锋云系和暖锋云系连在一起C、准静止锋常造成梅雨天气正确答案:A24.白天有平流雾移到沿海机场,什么原因使平流雾消散或抬升而形成的低云A、地面辐射冷却B、气温露点差减小C、地面风速≧8米/秒正确答案:C25.卫星云图上,下面何种天气系统呈现出螺旋状云系A、高空槽B、活跃的冷锋C、成熟的气旋正确答案:C26.METAR ZSSS 120500Z 32006MPS CAVOK 30/26 Q1008= 依据上述METAR 报,ZSSS站报告的地面能见度是A、大于等于10公里B、大于5公里C、小于10公里正确答案:A27.在飞机快要穿过下击暴流时,将受到何种气流的影响?A、下沉气流,飞机升力减小B、强顺风,空速减小C、上升气流,飞机抬升正确答案:B28.机组在起飞时获悉,他们的目的地机场正处在一条静止锋的锋面之下,他们可以想象目的地机场此时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层状云,小雨,有低云或雾造成的低能见度B、有积状云,阵雨和雷暴,能见度好C、有卷云,辐射雾和强的乱流正确答案:A29.卷云在可见光云图和红外云图上的颜色分别是A、白色、灰色B、灰色、白色C、黑色、白色正确答案:B30.飞机颠簸易出现在A、层状云中B、高空急流C、逆温层正确答案:B31.寒冷的冬季在我国北方地区飞行,真高()表高。

气象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气象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气象专业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风速的单位通常是:A. 米/秒B. 千米/小时C. 米/小时D. 千米/秒2.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气象灾害?A. 洪水B. 干旱C. 地震D. 台风3. 气象观测中,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是:A. 气压计B. 温度计C. 湿度计D. 风速计4. 以下哪种云属于低云?A. 高积云B. 卷云C. 层云D. 积云5. 气象学中,降水量是指:A. 降雨的总量B. 降雨的深度C. 降雨的面积D. 降雨的时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气象学中的“锋”是指_________。

7. 气象学中,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_________的比值。

8. 气象预报中的“高压”通常表示该地区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

9. 气象学中,风向是指风从_________来的方向。

10. 气象学中的“气旋”是指大气中_________的旋转系统。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1. 请简述什么是气象卫星?答:气象卫星是专门用于观测地球大气层和地表状况的人造卫星,它们可以提供关于云层、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数据,对气象预报和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12. 什么是气候变暖?答:气候变暖是指地球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升高趋势,这种现象可能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

13. 请简述气象观测站的主要功能。

答:气象观测站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和记录有关天气和气候的数据,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水量等,这些数据对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环境监测至关重要。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5分)14. 如果一个地区的风速为10米/秒,请问该地区的风速是多少千米/小时?答:风速为10米/秒,换算成千米/小时是10 * 3.6 = 36千米/小时。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5. 请论述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答:气象灾害如洪水、干旱、台风等对人类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气象学试题

气象学试题

第三章温度一、名词解释题: 1.温度(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气温)最低温度(气温)之差。

2.温度(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温度(气温)之差。

3.日平均温度:为一日中四次观测温度值之平均。

即T 平均 =(T02 + T08 + T14 + T20) - 4。

4.候平均温度:为五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5.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6.活动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7.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

8.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9.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10.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

11.活动面(作用面):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或湿度状况的物质面。

12.容积热容量:单位容积的物质,升温1C,所需要的热量。

13.农耕期:通常把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 C以上所持续的时期,称为农耕期。

14.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发生逆温现象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15.三基点温度:是指生物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上限温度和最适温度。

二、填空题: 1.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是:最高温度岀现在(1)时,最低温度岀现(2)时。

年变化是最热月在(3),最冷月在(4)月。

2.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5),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岀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6)。

3.水的热容量(C)比空气的热容量(7)。

水的导热率(入)比空气(8)。

粘土的热容量比沙土的要(9),粘土的导热率比沙土(10)。

4.干松土壤与紧湿土壤相比:C干松土 <C紧湿土;入干松土 <入紧湿土土壤的春季增温和秋季的降温比较:沙土春季升温比粘土(11),秋季降温,沙土比粘土(12),沙土温度日较差比粘土要 (13)。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含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含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锋面属于()尺度的天气系统.A、大B、半球C、中D、洲际正确答案:C2、关于青藏高原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OA、地球的第三极地B、以上都对C、气温日、年较差大D、气温季节变化急,春温高于秋温正确答案:B3、海洋是巨大的()贮存库。

A、S02B、N02C、C02D、02正确答案:D4、就整个地-气系统来讲,辐射差额的多年平均值()。

A、为正B、为0C、为负正确答案:B5、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线,并且由()。

A、垂直、低压指向高压B、平行、低压指向高压C、平行、高压指向低压D、垂直、高压指向低压正确答案:D6、平流层中的温度升高是因为OA、臭氧多B、空气运动快C、氮、氧分子多D、水汽多正确答案:A7、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大的是()A、华北平原B、台湾岛、海南岛C、云贵高原D、四川盆地正确答案:A8、北半球台风发生最多的季节是()月.A、7-10B、7-8C、6-8D、5-8正确答案:A9、海洋上的降水绝大多数属于()Λ^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与气旋雨正确答案:C10、晴天夜晚至清晨,低层大气的垂直湍流运动通常将热量向输送。

A^上B、A和B都错C、A和B都对D、下正确答案:D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陆夏季为冷源B、海洋冬季为冷源C、海洋夏季为热源D、大陆冬季为冷源正确答案:D12、“大气的温室效应”中起作用的是()A、尘埃B、水C、大气逆辐射D、C02正确答案:C13、北半球冷气团南下变性时,不仅使所经之地降温,同时冷气团逐步升温,气温直减率,气层趋于。

A、增大、稳定B、增大、不稳定C、减小、稳定D、减小、不稳定正确答案:B14、“大气窗”的能量占地面总辐射量的()%A、30B、15C、10D、20正确答案:D15、冰雪覆盖是大气的冷源,它不仅使冰雪覆盖地区的气温—,而且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可使远方的气温—OA、降低降低B、升高降低C、降低升高D、升高升高正确答案:A16、北半球夏季副高的强度比冬季().A^小B、不一定C、大D、一样正确答案:C17、对太阳辐射平均反射率最大的圈层物质是()A、森林B、海洋C、冰雪D、岩石正确答案:C18、()的降水是阵性的。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有答案)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

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二、填空题(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氮、氧、氩和二氧化碳。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长波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低,夏天比冬天低。

5. 水汽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温度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平流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200千米。

三、判断题:(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四、问答题: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2) 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篇一: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t>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 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气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气候B. 天气C. 大气D. 地球答案:C. 大气2.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气象学的研究范围?A. 雨水的形成B. 气温的变化C. 极光的出现D. 海浪的涌动答案:C. 极光的出现3. 大气层中对地球表面起主要保温作用的气体是什么?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氢气答案:A. 二氧化碳4. 大气环流是由什么力量驱动的?A. 地球自转B. 恒星引力C. 风力D. 水蒸气答案:A. 地球自转5. 天气预报中常用的“气象雷达”是用来测量什么的?A. 降水B. 温度C. 气压D. 风速答案:A. 降水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答案。

1. 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气压越高,天气越好。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霾是由大气污染物引起的。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 气象台是负责发布天气预报的机构。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5. 气象学只研究地球上的气象现象,不包括其他行星。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气象学中的“露点温度”是什么意思,并说明它对天气预报有什么意义。

答案:露点温度是指当空气在一定压力下冷却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开始凝结的温度。

它是衡量空气中含有多少水分的重要指标。

露点温度越低,空气中的水分越少。

在天气预报中,露点温度可以帮助预测降雨的可能性,当空气中的露点温度接近当前气温时,会有较大的降雨可能。

2. 请简述气象学中的“风暴”是怎么形成的,并提供一个实例说明。

答案:风暴是指大气中产生的强风、降水和天气现象。

风暴通常是由气压差引起的,当低气压区与高气压区之间的压力差异较大时,风暴就会形成。

例如,热带气旋是一种强大的风暴,它是在海洋上形成的,当海洋表面温度较高时,水蒸气上升形成云团和暴雨,同时伴随着强风,形成了飓风、台风等热带气旋。

3. 简述气象学中的“云”是由什么组成的,并说明不同类型的云有哪些特点。

气象类面试题及答案大全

气象类面试题及答案大全

气象类面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选题1. 气象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基本气象要素?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气压答案:C2. 什么是气象学中的“锋面”?A. 冷暖气团的分界线B. 云层的厚度C. 风向的变化点D. 降水的分布区域答案:A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现象属于天气现象?A. 台风B. 地震C. 暴雨D. 干旱答案:A, C, D2. 气象预报中常用的术语包括:A. 晴B. 阴C. 多云D. 雾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气象学是一门研究大气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答案:正确2. 气象预报中的“局部地区”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省份。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气象雷达”?答案:气象雷达是一种利用雷达技术探测大气中降水、云层、风速等气象要素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

2. 请解释“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答案: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时间内(通常为30年)的大气状况的平均值,包括温度、降水、风等;而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状况的变化,如晴、雨、风等。

五、计算题1. 已知某地气压为1013.25百帕,温度为20°C,请计算该地的饱和水汽压。

答案:根据克拉珀龙方程,饱和水汽压可以通过气压和温度计算得出。

公式为:e = 6.11 * 10^((7.5 * T) / (237.3 + T)),其中T为摄氏温度。

代入数值计算得e ≈ 23.38百帕。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连续多日出现高温天气,气象部门发布了高温预警。

请分析高温天气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答案:高温天气可能导致人体不适、中暑,农作物生长受影响,城市用电量增加等。

应对措施包括:提醒市民减少户外活动,提供防暑降温知识,加强农作物灌溉,保障电力供应等。

七、论述题1. 论述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答案: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农民可以合理安排播种、收割等农事活动,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气象学》相关试题库带答案

《气象学》相关试题库带答案

《气象学》题库一、选择题:1.( C )在大气层中,最靠近地球表面的一层为:A、平流层B、暖层C、对流层D、散逸层2、( C )在大气层中,厚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一层为:A、平流层B、暖层C、对流层D、散逸层3、( A ) 在大气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在天变化中起凝结核作用的为:A、杂质B、干纯空气C、水汽D、二氧化碳4、( C ) 在大气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在天变化中起主角作用的为:A、杂质B、干纯空气C、水汽D、二氧化碳5、( C )对流层的特点为:A、有明显的对流运动;B、温度、湿度在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C、A和B都对;D、A和B都不对6、( A )主要天气现象发生在哪一层?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7、( A )水汽主要存在于哪一层?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8、( A )下列哪个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少?A、寒带B、温带C、副温带D、赤道9、( B )在北半球陆地上,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月份为:A. 2月B、1月C、12月D、以上都不对10. ( B )将86°F,换算成摄氏温度和开氏温度,分别是:A、30℃,326K ;B、30℃,303K;C、32℃,326K;D、32℃,303K。

11. ( C )华氏温标是将纯水的冰点和沸点分别定在:A、0度,100度;B、273度,373度;C、32度,212度;D、26度,206度。

12、( D )气温的日变化与纬度因子有关,其平均日较差最小的地区是: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C、高纬地区;D、极地地区。

13、( B )无水滴和冰晶的饱和空气绝热下降100米后,则气块的气温A、降温约1℃;B、升温约1℃;C、降温少于1℃;D、升温少于1℃。

14、( A )摄氏温标是将纯水的冰点和沸点分别定在:A、0度,100度;B、273度,373度;C、32度,212度;D、26度,206度。

15、( D )气温的年较差很小,且一年中出现两个高值和两个低值的地区是:A、极地附近;B、高纬地区;C、中纬地区;D、赤道地区。

气象学试题汇总(含答案)

气象学试题汇总(含答案)
气候形成的动力基础;B A.辐射 B.热量 C.水汽 D.乱流 8.在作用于空气运动的力当中, 只改变空气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空气运动速度的力是 ___ ;B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地转偏向力 C.惯性离心力 D.摩擦力 9.大气在 __D__ 条件下,农田中风速廓线呈对数变化 A.逆温 B.稳定 C.不稳定 D.中性 10. 农田中通常把气层与土层的交界面称为 ____ , 把气层与作物层的交界面称为____ ;D A.活动面;活动层 B.活动层;活动面 C.外活动面;内活动面 D.内活动面;外活动面 四.判断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不对的标"错") 1.自由大气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错 ) 2.水稻田上空,不论昼夜,绝对湿度都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对 ) 3.雨区一般出现在冷锋的锋后和暖锋的锋前.(对 ) 4.槽后脊前为多为阴雨天气,槽前脊后多为睛好天气. 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高空槽脊自西向东移动,槽 前脊后盛行西南气流,引导暖湿空气北上。由于暖空气轻,因此作上升运动,在地面对应为一暖低压,常 常是阴雨天气。槽后脊前盛行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由于冷空气重,作下沉运动,对应地面为一冷 高压,常常是晴好的天气。(错 ) 5.土面增温剂的增温效果,主要是通过抑制水分蒸发而获得.( 对 ) 五.问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简述台风的结构及其天气特点. 1. 台风眼:直径一般为 10—60km,此区域内为云淡风轻的天气,风速很小,空气存在下沉运动,无云 或少云。 2. 台风涡旋区:宽度 10—20km,是围绕台风眼区分布着的一条最大风速带,此区域有强烈的上升运动 和厚厚的云墙,云墙下狂风暴雨。台风中最恶劣的天气即出现在这个区域,是台风破坏力最猛烈、最 集中的区域。 3. 台风大风区:从台风的外缘向内到台风涡旋区外缘之间的区域,其直径一般为 400—600km,外围风速 可达 15m/s,向内风速急增。在台风边缘,多为辐射状的高云和积状中低云,偶尔也有积雨云。 2.简述中国气候大陆性在降水上的反映. 大陆性气候在降水的特点有三点:一是雨量集中夏季;二是多对流性热雷雨;三是降水变率大。 3.何谓作物的三基点温度? 试述作物的三基点温度有哪些规律? 1. 三基点温度都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数值,而是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2. 无论是生存、生长还是发育,其最适温度基本上是同一个变幅范围。 3. 不同生物的最低温度差异很大,最低温度距离最适温度的离差范围较大,而实际中却较易出现。 4. 各种生物最高温度指标彼此差异小,最高温度接近最适温度。而实际中却并不常见。 农业气象学(三)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 共 20 分) 1. 气象要素 表示大气状况和天气现象的各种物理量统称之。 2. 光照时间 可照时间和曙暮光时间的总和。 3. 平流霜冻 由于出现强冷平流天气引起剧烈降温而发生的霜冻。又称“风霜”。 4. 物候学 研究动植物各种生活现象与周围环境的周期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5. 农业指标温度 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志着某些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开始、转折或终止的日平均温度。 二. 填空题(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1. 农业气象研究方法一般有 1、分期播种法 2、地理播种法 3、田间实验法 4、植物人工气候室法 5、统计学方法 6、数理模拟方法 7、遥感法 2. 当时角 t。= 60° 时, 日长为 8 小时. 3. 太阳总辐射是太阳直射辐射和天空散射辐射之和. 4.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地表温度最冷月一般出现在 1 月份_. 5. 设大气温度梯度为 r, 干绝热梯度为 rd, 对未饱和空气来说, 当__r>rd_____时,大气层结是不稳定的, 当__r<rd____时, 大气是稳定的, 当____r=rd____时, 大气属中性. 6. 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 称鞍型场. 7. 切变线是风向, 风速发生_切变_的狭窄地区.

气象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下列哪个术语表示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A. 气压B. 湿度C. 温度D. 风速2.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气象学研究的范畴?A. 地震B. 台风C. 暴雨D. 干旱3. 气象学中的“锋面”是指什么?A. 两个不同温度的气团相遇的边界B. 云层的厚度C. 风的方向D. 降水的强度4.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是由气旋引起的?A. 雷暴B. 龙卷风C. 沙尘暴D. 寒潮5. 气象学中,什么叫做“对流”?A. 空气的垂直运动B. 空气的水平运动C. 空气的旋转运动D. 空气的扩散运动6. 气象学中,下列哪个术语表示大气的垂直分层?A. 气候B. 季风C. 气候带D. 层结7. 以下哪个现象是全球变暖的直接结果?A. 冰川融化B. 地震C. 火山爆发D. 潮汐现象8. 气象学中,下列哪个术语表示大气的垂直稳定度?A. 气压B. 温度C. 湿度D. 位温9.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是由冷锋引起的?A. 暖锋B. 冷锋C. 静止锋D. 飑线10. 气象学中,什么叫做“气旋”?A. 一种大气环流系统B. 一种天气现象C. 一种气候类型D. 一种气象仪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12.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13.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分布和变化。

14.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变化。

15.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16.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17.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年平均值。

18.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月平均值。

4 章气象学(模拟题-答案版)

4 章气象学(模拟题-答案版)

第四章气象模拟试题1.气象上的风向是指______ (1 分)A. 风的去向B.风的来向C.气压梯度力的方向2.飞机积冰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云中存在______ (1 分)P117A.大小不等的水滴B.雪花和冰晶C.过冷水滴3.关于飞机积冰,下列正确的是______ (1 分)P119A.飞机积冰一般发生在-1~-15℃的温度范围内B.在-2~-10℃温度范围内遭遇积冰的次数最多C.强烈的积冰主要发生在-4~-8℃的温度范围内4.在温暖的天气飞行在较低高度,有时会遇上湍流空气,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1 分)A.很可能在路面和荒地上空发生上升气流B.在类似成片树林的广阔植被区域发生上升气流C.在大片水体区域发生上升气流5.气温高低,如何影响飞机滑跑距离?(1 分)A.气温高时,空气密度小,飞机增速慢,飞机的离地速度增大,起飞滑跑距离要长B.气温低时,空气密度小,飞机增速快,飞机升力减小,起飞滑跑距离要长C.气温高时,空气密度大,飞机增速快,飞机升力增大,起飞滑跑距离要短6.在处于雷暴区边缘的机场起飞或着陆时,要特别注意的危险天气是______ (1 分)A.低空风切变B.冰雹和暴雨C.积冰和雷击7.在下述何种情况下容易碰到风切变______ (1 分)A.逆温层附近或靠近雷暴时B.当风速大于65千米/小时时C.有高气压时8.形成雷暴的基本条件是______ (1 分)A.充足的水汽和上升运动B.充足的水汽,不稳定的大气和上升运动C.浓积云,充足的水汽和锋区9.在雷暴的生存周期中,哪一阶段的特征使云中充满下降气流?(1 分)A.积云阶段B.成熟阶段C.消散阶段10.下面关于气团的叙述哪一个正确?(1 分)A.我国地域广大,能形成各种气团B.气团离开源地,其性质将会发生变化C.气团只形成于极地和大洋地区11.关于锋面,下列哪种描述正确?(1 分)A.锋面就是不同方向的风交汇的界面B.锋面就是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的交界面C.锋面就是风场与地面的交线,也简称为锋12.当来自北方的冷气团和来自南方的暖气团,两者势均力敌,强度相当时,它们的交锋区很少移动,这种锋面称为______ (1 分)A.静止锋B.交错锋C.融合锋13.当机翼和尾翼积冰时,下列不正确的描述是______ (1 分)A.翼型失真(变型)B.导致摩擦阻力减少C.压差阻力都增大14.最小能见度是指______ (1 分)A.能看到最近的物体距离B.能见度因方向而异时,其中最小的能见距离C.能见度因方向而异时,垂直和水平能见度最小的距离15.关于风切变出现的地方,下述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1 分)A.仅在雷暴中出现B.在气压和温度急剧下降的地方出现C.在大气中任何高度上存在风向和风速变化的地方16.飞机外表面的冰霜雪等______ (1 分)A.会引起飞机操纵效能增加B.会出现指令仰角变化和滚转C.会使外表面变得粗糙,增加阻力,减少升力17.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云满天时的云量为______ (1 分)A.12B.8C.1018.大气稳定度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有时也称大气垂直稳定度。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球的物理特性B. 大气中的物理过程C. 海洋中的物理过程D. 地球的化学成分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气象学中常用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华氏度C. 开尔文D. 牛顿答案:D3. 气象学中的风速是如何测量的?A. 使用温度计B. 使用风速计C. 使用气压计D. 使用湿度计答案:B4.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气象学的研究范畴?A. 雷暴B. 洪水C. 地震D. 龙卷风答案:C5. 气象学中,气压是指什么?A. 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垂直压力B. 大气对地球表面的水平压力C. 大气对地面的压力D. 大气对海洋的压力答案:A6. 以下哪个是气象学中常用的降水量测量工具?A. 雨量计B. 风速计C. 气压计D. 温度计答案:A7. 气象学中,湿度是指什么?A.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B.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气象学中常用的风向测量工具?A. 风速计B. 风向标C. 气压计D. 温度计答案:B9. 气象学中,云层的分类主要依据是什么?A. 云层的高度B. 云层的形状C. 云层的颜色D. 云层的厚度答案:A10. 以下哪个现象是气象学中常见的天气现象?A. 潮汐B. 极光C. 彩虹D. 日食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________是用来表示大气压力的单位。

答案:帕斯卡(Pa)2. 当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低于________时,水会结冰。

答案:0摄氏度3. 气象学中,________是用来测量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仪器。

答案:湿度计4.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的现象。

答案:降水5.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从云层中落下的现象。

答案:降雨6.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蒸气直接凝结成冰晶并从云层中落下的现象。

气象安全试题题库及答案

气象安全试题题库及答案

气象安全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气象学中,大气压力的常用单位是以下哪一项?A. 米B. 帕斯卡C. 毫米汞柱D. 牛顿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气象灾害?A. 龙卷风B. 干旱C. 洪水D. 地震答案:D3. 气象预报中,“晴转多云”表示天气将如何变化?A. 从晴朗变为阴天B. 从晴朗变为有云C. 从多云变为晴朗D. 从阴天变为有云答案:B二、多选题4. 以下哪些属于气象观测的基本要素?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能见度E. 海拔答案:A, B, C, D5.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颜色等级通常包括哪些?A. 蓝色B. 黄色C. 橙色D. 红色E. 绿色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6. 所有类型的暴雨都会引发洪水。

()答案:错误7. 台风是一种只在亚洲地区出现的气象现象。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请简述什么是气象灾害?答案: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气象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如暴雨、台风、干旱、冰雹、龙卷风等,它们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影响。

9. 气象预警信号的发布有什么作用?答案:气象预警信号的发布是为了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注意即将到来的恶劣天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五、案例分析题10. 某地区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达到40℃以上。

请列举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保障安全?答案:在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发布的情况下,公众应采取以下措施:- 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中午时分。

- 必须外出时,应穿着轻薄、宽松、浅色的衣物,并使用防晒霜、遮阳帽等防晒用品。

- 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 关注老弱病幼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状况,必要时应开启空调或前往有空调的公共场所避暑。

- 如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降温,并寻求医疗帮助。

六、结束语通过本题库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对气象安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面对气象灾害时能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气象科学测试题答案

气象科学测试题答案

气象科学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气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球物理学B. 大气现象C. 气候变化D. 地质学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大气层的主要层次?A. 对流层B. 中层C. 臭氧层D. 地壳答案:D3.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吸收太阳辐射B. 反射地球热量C. 阻挡紫外线D. 产生氧气答案:B4. 气象学中的“风”是由什么引起的?A. 地球自转B. 气压差异C. 地形起伏D. 气候变化答案:B5. 气象学中,降水量是如何测量的?A. 通过卫星遥感B. 通过风速计C. 通过雨量计D. 通过温度计答案:C二、填空题1. 气象学中,___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答案:降水2. 在气象学中,__________是指大气层中的气温、湿度、气压和风等状态参数的测定。

答案:气象观测3. __________是指大气中的一种气体,它能够吸收和发射红外辐射,对地球的温室效应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温室气体4. 气象学中的__________现象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凝结成液态或固态,形成云、雾、露、霜等。

答案:凝结5. __________是指大气中由于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不均匀分布而产生的垂直或水平运动。

答案:大气环流三、判断题1. 气象学中的“高压区”通常与晴朗的天气相关联。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气候变化是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3. 气象卫星无法提供有关地球大气层的信息。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4.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冷。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 气象学中的“低压区”通常与阴雨天气相关联。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能的影响。

答案: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等。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库与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库与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41题,每题1分,共41分)1.我国主要受( )气团影响.A、冰洋B、赤道C、变性D、热带正确答案:C2.就整个地-气系统来讲,辐射差额的多年平均值()。

A、为0B、为正C、为负正确答案:A3.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总水量约有_____是冻结的。

A、3.15%B、4.15%C、2.15%D、1.15%正确答案:C4.全球海洋中,热带气旋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是。

A、东北太平洋B、西北太平洋C、西北大西洋D、东北大西洋正确答案:B5.“大气的温室效应”中起作用的是()A、水B、大气逆辐射C、CO2D、尘埃正确答案:B6.北太平洋副高压夏季分裂为西太平洋副高和东太平洋副高,其中西太平洋副高季节活动规律明显,其强度,位置。

A、夏强冬弱、夏南冬北B、冬强夏弱、冬南夏北C、夏强冬弱、夏北冬南D、冬强夏弱、冬北夏南正确答案:C7.地转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因此,等压线越密集,地转风速A、越小B、不变C、不确定D、越大正确答案:D8.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时空分布是由太阳与地球间的( )决定的,又称天文辐射。

A、实际距离B、天文位置C、万有引力D、平均距离正确答案:B9.描述最高温和最低温所处月份是否与一般规律(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相等使用的气温标准是()A、年温相时B、气温日较差C、气温年较差D、大陆度正确答案:A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冬季为冷源B、大陆冬季为冷源C、海洋夏季为热源D、大陆夏季为冷源正确答案:B11.气压一定时,气温越高,则单位气压高度差。

A、不变B、无法确定C、减小D、增大正确答案:D12.北半球夏季副高的强度比冬季( ).A、不一定B、大C、小D、一样正确答案:B13.赤道与极地间的热量输送形式有( )A、显热输送B、蒸发C、涡旋输送D、环流输送正确答案:A14.()的降水是阵性的。

A、卷层云B、积雨云C、高层云D、层云正确答案:B15.我国太阳辐射年总量最高地区是()A、青海B、黄河流域C、新疆D、西藏正确答案:D16.厄尔尼诺现象形成时,西太平洋( )A、海水上翻B、气候干旱C、海平面不断抬升D、海平面不断下降正确答案:C17.公式中Q+q表示的总辐射包含( )A、地面长波辐射B、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C、发向宇宙的长波辐射D、到达地表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正确答案:D18.能造成雷暴阵性降水的云是。

气象学 试题 答案

气象学 试题 答案

气象学试题答案题型:一:名词解释(2*10=20)二:填空(1*10=10)三:简答题(6*8=48)四:计算题(7*1=7)五:论述题(15*1=15)绪论名词解释:1.气象学: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2.天气:一个地方某一瞬间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3.气候:一个地方多年间发生的天气变化,包括平均,极端。

4.大气污染:由于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把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一些物质和能量输入大气中,其数量和强度超出了大气的净化能力,以致造成伤害生物,影响人类健康的现象称大气污染。

5.气象要素:用来表示大气属性和大气现象的物理量。

6.比湿:一团由干空气和水汽组成的湿空气中的水汽质量与湿空气的总质量之比。

7.露点:水汽不变,气压一定,降低温度,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水汽压时的温度。

问答题:1.大气中O3的作用是什么?答:能强烈吸收紫外线由于紫外线对人类和动植物有杀伤作用,因此,臭氧的存在,对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起了保护作用。

另外,臭氧层因吸收紫外线而引起的增暖,可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

2.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各有何特点?答:①对流层,特点: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和不规则的乱流运动,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②平流层,特点:垂直气流显著减弱,气流多呈水平运动,水汽和尘埃等很少,下层气温随高度几乎不变,上部气温随高度升高而显著降低;③中间层,特点: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气流有强烈的垂直运动;④暖层,特点:空气密度小,空气质点在太阳紫外辐射和宇宙高能粒子作用下,产生电离现象,此层有很强的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意义。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升高;⑤散逸层,特点:此层内空气受地球引力作用很小,运动较快的空气分子,常可挣脱地球重力场作用而扩散到太空中去,但同时也有宇宙空间的气体分子闯入大气,二者可保持动态平衡。

气象学基础知识试题

气象学基础知识试题

气象学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大气圈的组成部分?A. 烟尘B. 氚C. 臭氧D. 水蒸气2. 大气压力随着高度的增加而: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总体变化不确定3. 温度计是测量空气的:A. 湿度B. 云量C. 气压D. 温度4. 高空的温度通常:A. 比地面温度高B. 比地面温度低C. 与地面温度相等D. 不确定5. 下面选项中,对于气象学中常用的单位,不正确的是?A. 摄氏度(℃)B. 千帕(kPa)C. 百帕(hPa)D. 米/秒(m/s)6. 下列不属于气象要素的是:A. 温度B. 湿度C. 降雨量D. 月相7. 大气边界层是指从地面开始逐渐向上变薄的气体层,其厚度通常为:A. 10公里左右B. 100公里左右C. 1000公里左右D. 10000公里左右8. 紫外线是指波长在:A. 1~10纳米B. 10~100纳米C. 100~1000纳米D. 1000~10000纳米9. 下列哪项不属于气象观测中常用的仪器?A. 雨量计B. 风力仪C. 望远镜D. 气压计10. 气压梯度是指气压在空间上的变化率,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A. 快B. 慢C. 不确定D. 无关(二)填空题1. 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_。

2. 湿度指空气中水汽的________。

3. 降水形式中,指径流入江海口的雨水为________。

4. 云的种类中,最高的云为________。

5. 风向的观测向以_______方向为正。

6. 夏至是指当地时间6月21日或22日出现的全年________。

7. 大气最稳定的层次是________层。

8. 雾是由________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9. 气压变化的倾向简称为气压的________。

10. 湿度变化的倾向简称为湿度的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

2. 简述大气压力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3. 什么是露点温度?它与相对湿度有什么关系?4. 请解释地面和高空之间的温度差异,并提供至少两个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气象学试题(有答案)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

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二、填空题(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氮、氧、氩和二氧化碳。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长波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低,夏天比冬天低。

5. 水汽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温度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平流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200千米。

三、判断题:(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V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X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X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V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X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V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V四、问答题: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2)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5C,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C至—85C;(3)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4)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

一、名词解释题:1. 辐射:物体以发射电磁波或粒子的形成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

由辐射所传输的能量称为辐射能,有时把辐射能也简称为辐射。

10. 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被叶绿素吸收并参与光化学反应的太阳辐射光谱成分。

二、填空题:1. 常用的辐射通量密度的单位是W/m 2。

2. 不透明物体的吸收率与反射率之和为1。

3. 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吸收率都是1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4. 当绝对温度升高一倍时,绝对黑体的总辐射能力将增大15倍。

5. 如果把太阳和地面都视为黑体,太阳表面绝对温度为6000K,地面温度为300K,则太阳表面的辐射通量密度是地表面的160000倍。

6. 绝对黑体温度升高一倍时,其辐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就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7. 太阳赤纬在春秋分时为0 °,冬至时为一23 °27'。

8. 上午8时的时角为一60 °下午15时的时角为45 °。

9. 武汉(30 °)在夏至、冬至和春秋分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分别为83 °27', 36 °33'和60 °。

10. 冬半年,在北半球随纬度的升高,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减小。

11. 湖北省在立夏日太阳升起的方位是东偏北。

12. 在六月份,北京的可照时间比武汉的长。

13. 在太阳直射北纬10。

时,北半球纬度高于80 °的北极地区就出现极昼。

14. 由冬至到夏至,北半球可照时间逐渐延长。

15. 光照时间延长,短日照植物的发育速度就会减慢。

16. 在干洁大气中,波长较短的辐射传播的距离比波长较长的辐射传播距离短。

17. 随着太阳高度的降低,太阳直接辐射中长波光的比增加。

18. 地面温度越高,地面向外辐射的能量越多。

19. 地面有效辐射随空气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地面与空气温度之差的增大而增大,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

20. 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称为地面辐射差额。

三、选择题:(说明:在四个答案中,只能选一个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

)1. 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A。

A.延长;B.缩短;C.不变;D.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

2. 晴朗的天空呈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蓝紫色光B较多的结果。

A.吸收;B.散射;C.反射;D.透射。

3. 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辐射包含在C中。

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长波辐射。

4. 在大气中放射辐射能力最强的物质是D oA.氧;B.臭氧;C.氮;D.水汽、水滴和二氧化碳。

5. 当地面有效辐射增大时,夜间地面降温速度将A。

A.加快;B.减慢;C.不变;D.取决于气温。

1. 对绝对黑体,当温度升高时,辐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将向长波方向移动。

X2.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地理纬度等于太阳赤纬。

V3. 时角表示太阳的方位,太阳在正西方时,时角为90°。

X4. 北半球某一纬度出现极昼时,南半球同样的纬度上必然出现极夜。

V5. 白天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空气吸收太阳辐射的缘故。

X6. 光合有效辐射只是生理辐射的一部分。

V7. 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

X8.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为长波辐射。

V9. 对太阳辐射吸收得很少的气体,对地面辐射也必然很少吸收。

X10. 北半球热带地区辐射差额昼夜均为正值,所以气温较高。

X六、问答题:1. 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异同是什么?答:二者都是以电磁波方式放射能量;二者波长波不同,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在0.15~4微米,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能量最大的波长为0.48 微米。

地面辐射能量主要在3~80 微米,为红外线,能量最大的波长在10 微米附近。

二者温度不同,太阳表面温度为地面的20倍,太阳辐射通量密度为地面的204 倍。

2. 试述正午太北半球阳高度角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答:由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 0—创可知在太阳直射点处正午时h最大,为90°;越远离直射点,正午h 越小。

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为:随纬度的变化:在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0 >5)随着纬度$的增大,正午h逐渐减小;在直射点以南的地区,随$的增大,正午h逐渐增大。

随季节(5的)变化:对任何一定的纬度,随太阳直射点的接近,正午h 逐渐增大;随直射点的远离,正午h逐渐减小。

例如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从冬至到夏至,正午h逐渐增大;从夏至到冬至,正午h 逐渐减小。

在丨$—5 >90°的地区(极圈内),为极夜区,全天太阳在地平线以下。

3. 可照时间长短随纬度和季节是如何变化的?答:随纬度的变化:在北半球为夏半年时,全球随纬度$值的增大(在南半球由南极向赤道 $增大),可照时间延长;在北半球为冬半年时,全球随纬度 $值的增大可照时间缩短。

随季节(5的)变化: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随5增大(冬至到夏至),可照时间逐渐延长;随5减小(夏至到冬至),可照时间逐渐缩短;南半球与此相反。

在北半球为夏半年(5>0时),北极圈内纬度为(90°-5)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同样纬度以南的地区出现极夜;在北半球冬半年(5<0时),北极圈90° +5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同样纬度以南出现极昼。

4. 光照时间长短对不同纬度之间植物的引种有什么影响?答:光照长短对植物的发育,特别是对开花有显著的影响。

有些植物要求经过一段较短的白天和较长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称短日照植物;有些植物又要求经过一段较长的白天和较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称长日照植物。

前者发育速度随生育期内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后者则相反。

对植物的主要生育期(夏半年)来说,随纬度升高光照时间延长,因而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由于光照时间延长,发育速度将减慢,生育期延长;北种南引,发育速度因光照时间缩短而加快,生育期将缩短。

长日照植物的情况与此相反。

而另一方面,对一般作物来说,温度升高都会使发育速度加快,温度降低使发育速度减慢。

因此,对长日照植物来说,南种北引,光照时间延长将使发育速度加快,温度降低又使发育速度减慢,光照与温度的影响互相补偿,使生育期变化不大;北种南引也有类似的光温互相补偿的作用。

所以长日照植物不同纬度间引种较易成功。

而对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光照和温度的改变都使发育速度减慢,光照影响互相叠加,使生育期大大延长;而北种南引,光温的变化都使发育速度加快,光温影响也是互相叠加,使生育期大大缩短,所以短日照植物南北引种一般不易成功。

但纬度相近且海拔高度相近的地区间引种,不论对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一般都容易成功。

5. 为什么大气中部分气体成分对地面具有“温室效应”?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绝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而到达地面,使地面在白天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能而升温。

但大气中的部分气体成分,如水汽、二氧化碳等,都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发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辐射能不致于大量逸出太空而散热过多,同时使地面接收的辐射能增大(大气逆辐射)。

因而对地面有增温或保暖效应,与玻璃温室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又阻止散热的保温效应相似,所以这种保暖效应被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6. 什么是地面有效辐射?它的强弱受哪些因子的影响?举例说明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答:地面有效辐射是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与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它表示地面净损失的长波辐射,其值越大,地面损失热量越多,夜晚降温越快。

影响因子有:(1) 地面温度:地面温度越高,放射的长波辐射越多,有效辐射越大。

(2) 大气温度:大气温度越高,向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越多,有效辐射越小。

(3)云和空气湿度:由于大气中水汽是放射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所以水汽、云越多,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就越大,有效辐射越小。

(4)天气状况:晴朗无风的天气条件下,大气逆辐射减小,地面有效辐射增大。

(5)地表性质:地表越粗糙,颜色越深,越潮湿,地面有效辐射越强。

(6)海拔高度:高度增高,大气密度减小,水汽含量降低,使大气逆辐射减小,有效辐射增大。

(7) 风速:风速增大能使高层和低层空气混合,在夜间带走近地层冷空气,而代之以温度较高的空气,地面就能从较暖的空气中得到较多的大气逆辐射,因而使有效辐射减小;而在白天风速增大可使有效辐射转向增大。

举例:因为夜间地面温度变化决定于地面有效辐射的强弱,所以早春或晚秋季节夜间地面有效辐射很强时,引起地面及近地气层急剧降温,可出现霜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