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30509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30509胸痹心痛是指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所引起的胸部疼痛。
中医认为,胸痹心痛是由于心阳虚衰、气血淤滞、痰饮内阻等原因造成的。
因此,中医护理方案主要是通过调理心阳、活血化瘀、祛痰化饮等方法来治疗胸痹心痛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胸痹心痛的中医护理方案。
1.中药调理(1)活血化瘀:应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
例如,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等,可制成煎剂或者药粉服用。
(2)祛痰化饮:痰湿是导致胸痹心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选用具有祛痰化饮作用的中药。
例如,半夏、茯苓、苦参、厚朴等,可制成煎剂服用。
(3)补益心阳:胸痹心痛多由心阳虚衰引起,应选用具有温补心阳功效的中药。
例如,肉桂、附子、炙黄芪等,可制成煎剂服用。
2.饮食调理(1)心血不足型:可适当食用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黑芝麻、牛肉等。
此外,还可以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杏仁、葵花籽等。
(2)痰湿阻滞型:应避免食用油腻、肥甘厚味及生冷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蛋黄等。
可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例如苹果、莴苣等。
(3)阳虚水停型:应避免食用咸寒、油腻、生冷食物,如冷饮、寒凉水果等。
应多食用温补心阳、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的食物,如姜、葱、羊肉等。
3.环境调理(1)保持良好的心情:情志对心血管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
(2)保持适宜的活动量: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可能会诱发胸痹心痛病症。
因此,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3)避免寒冷刺激:寒冷的环境和刺激可能会引起胸痹心痛症状加重,应避免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并注意保暖。
4.心理调理(1)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
(2)放松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放松自己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3)积极面对:胸痹心痛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积极面对自己的病情,并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
总之,胸痹心痛的中医护理方案主要是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理、环境调理和心理调理等综合措施来治疗病症。
袁海波教授采用治本3则治疗胸痹心痛经验
查示 : 下壁 、 侧壁 S . TT改变 。心 脏彩 超检查 示 : 室 左 壁肥 厚 , 室舒 张 功 能减 低 。冠 脉双 源 C 左 T检 查示 : 前 降支 管腔重 度狭 窄 。中 医诊断 : 胸痹 心痛 , 证属 气 虚血瘀 、 脉 瘀 阻 。治 宜 益 气 化 瘀 , 气 止 痛 。处 心 理 方: 太子参 1 , 5g 黄精 1 , 苓 2 , 味 子 1 , 5g茯 0g五 0 g 丹参 1 , 5g 降香 1 , 芍 1 , 5g 赤 5g 郁金 1 , 2g 柴胡 1 , 2g
有力 , 进活 血化瘀 之效 , 者共 为君 药 。五味子 收 促 二
敛 心气 ; 当归 、 参 、 丹 降香 养 血 化瘀 , 脉 通 络 ; 4 畅 此 味药 共 为 臣药 。茯苓 、 白术 、 枳实 益气 健 脾 , 理气 宽
善 。现症 : 左胸 膺 部 憋 闷 , 两 胁 胀 痛 、 痛 , 短 , 伴 窜 气
气 内生 ; 为 火脏 , 心 肾为 水脏 , 主 神 明 , 心 肾藏 精 气 、
为先 天之 本 , 补益 心气 的 同时兼顾 补益 肾气 , 故 则心
中 医研 究
21 0 1年 l 第 2 2月 4卷 第 1 2期
T M R sDee b r 0 1V 12 o 1 C e. cm e 1 o.4N .2 2
志 、 饮食 。 调
心为君 主 , 统领 五 脏 。心 气 亏 虚 、 血 不 足 、 心 心
阳脱失 , 心病本 源 。袁 老临证 中尤 重扶 助 阳气 , 乃 正
如《 问 ・ 气通 天论 》 载 之 “ 素 生 所 阳气 者 , 天 与 日, 若 失 其所 , 折 寿 而 不 彰 ” 治本 三 则 是 袁 老 在 临 床 则 。
中医如何治疗胸痹心痛病
视点锦囊·妙计-30 - Family life guide颜加俊(四川省大竹县中医院)胸痹心痛病在临床中具体是指以胸膺部窒塞疼痛为主的基础性病证,与现代医学“冠心病”的临床症状雷同。
综合古今各家来看,胸痹心痛病的病因均由心气不足为本,血脉营运受阻以致淤血痰浊内停为标。
为此,近年来采用“益气活血”、“宣痹通阳”、“通阳化痰”等方法加以治疗,并获得较满意的疗效,本文则针对胸痹心痛病的中医治疗进行分析,以此为有需要人士提供参考。
胸痹心痛病的基本介绍胸痹是中医的诊断名称,中医称“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所以,胸痹心痛病有可能是由于气血亏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或者气阴两虚,不能濡养心脉而出现的胸闷、胸痛、心悸的症状;与此同时,还有可能是心血瘀阻、气滞心胸、寒凝心脉、痰浊闭阻等因素导致的不通而痛的情况。
为此,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益气养血、补益心肾、温补心阳、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温阳散寒、健脾化痰的方法加以治疗。
除此之外,在胸痹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存在虚实夹杂的情况,基于此在具体治疗时需要在祛除邪气的同时,也要注意以补虚为主。
就胸痹心痛的临床表现来看,主要以胸骨后或心前区发作性闷痛为主,亦可表现为灼痛、绞痛、刺痛或隐痛、含糊不清的不适感等,持续时间多为数秒钟至15分钟之内。
若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休息或服药后仍不能缓解,伴有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脉结代,甚至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为真心痛的证候特征。
胸痹心痛病的病因病机胸痹心痛病的病因。
年老体弱: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年龄逐渐增大,肾气渐衰,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进而引发心阳不振以及心气不足的现象。
血脉失于阳之温煦、气之鼓动,则气血运行滞涩不畅,发为心痛;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阴亏则火旺,灼津为痰,痰热上犯于心,心脉痹阻,则为心痛。
情志失调: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液不行输布,聚而为痰,痰阻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
益气化瘀汤治疗胸痹心痛50例
1 一般 资料 选择 2 1 . 1 00年 2月至 2 1 01年 l 0月我科 胸痹心痛住 院患者 10例 ( 5 例 ,女 4 例 ) 0 男 5 5 ,患者年 龄 5  ̄8 2 2岁,病程 6月至 1 ;所有患者均无需行急 4年 诊 PI C 治疗 , 且诊断符合 《 中药新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胸痹心痛标准 。其 中不稳定性心绞痛 2 例 ,稳定性 9
胸痹心痛 为中医 内科 临床 常见病,其临床 表现与西 医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相类似 。是 由多种原因导致心
脉痹阻 ,以心胸部满 闷疼痛 ,甚则胸痛彻背 ,喘息不得 卧为主症 的一种疾病 。其 中,胸痹 以胸膈部位 的痞窒满 闷为主 ;心痛 以心膺部疼痛为主 。胸痹心痛两者往往相 兼为病 ,因此常常合 并论述 。本人采用我科益气化瘀汤 治疗胸痹心痛患者 5 0例,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
注 :与对 照组 比较 , = . 8 , P .5 43 3 <00 2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 中,益气化瘀汤 治疗胸痹心痛 患者与采 用常规西药 的对照组进行疗效 比较 。结果治疗组 总有效 率为 9 . 2 %优于对 照组总有效率 7 . 2 7 %;治疗 组心电图 6 改善率为 7 . 8 %优 于对照组改善率 5 . 4 9 %。提 示采用益 2 气化瘀汤 治疗 胸痹 心痛 患者,能起 到改善病情 的作用 , 具有较 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胸痹心痛患者多数年高体弱,基础较 差,病程长久 , 久病 必虚 。心主血 脉,经 脉闭阻,气血 流行 不畅,瘀 血 油然 而生,气滞血瘀 ,血瘀气滞 ,恶性循环 。气血阻滞 , 胸阳不展, 闭阻于 内,心失所养 ,故胸痹心痛之症缠绵 不休 。《 问 ・ 素 痹论》云:“ 心痹 者,脉不通 ” 。治疗胸痹 心痛 ,补与通 ,益气与活血化瘀要贯穿始终 。益气化瘀 汤 中五指毛桃健脾化湿 ,行气化痰 ;丹参 、三七活血化 瘀 ,行气止痛 。三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 ,宣痹开结 ,化 痰祛浊 ,活血通脉之功 。使心气充足 ,痰饮得化 ,瘀血 得祛 脉通畅 ,达到通而不痛之 目的,从而缓解心绞 痛和 改善心肌缺血 。 而仙鹤草为收敛 止血药 , 于本分 , 用
中医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及治疗
中医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及治疗目录一、病因病机 (1)2、现代认识 (2)1. 关于胸痹的病因病机分析 (2)2. 胸痹的辨证施治原则 (2)三、辨证论治 (3)1.胸痹心痛病机特点 (3)2.胸痹心痛证治特点 (3)四、中医药治疗 (3)1.从脏腑论治 (3)2.从络论治 (4)3.从痰瘀论治 (4)4.辨证分型治疗 (4)五、其他治疗 (4)摘要:“胸痹”一病仲景《金匮要略》一书,首先做了较系统的论述。
痹者,闭也,仲景以胸中阳气不足,阴寒内盛,胸阳闭阻不通而立论。
胸痹心痛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冠心病(心绞痛),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中医学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就治疗及中医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及治疗作一综述。
关键词: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现代认识辨证论治中医药及其他治疗胸痹心痛既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亦是威胁人类生命危证之一,胸痹,心痛语出自《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并治》篇。
痹者,闭也,张仲景以胸中阳气不足,阴寒内盛,胸阳闭阻不通而立论。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右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
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
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从内经开始,对起就有深刻的认识,《素问·举痛论》云:“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歧伯对曰:“经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灵枢·厥论》亦有记载:“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另从治疗方面《内经》已有“心病宜食薤”的记载。
张仲景实乃据《内经》之要义,阳虚无以行气化的经旨,而专论胸痹心痛急重证的,并结合实践总结出其病理及表现规律,如正邪相离,阳气暂行,则痹痛休止;未发则如常人,轻发则因邪实而见短气不足以息;典型发作者则有胸痛,心痛,短气;重发作则“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并具体拟制出瓜蒌薤白半夏汤等方剂以行救治。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胸痹心痛是一种常见病症,病因复杂,症状严重,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困扰。
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血管介入治疗,但是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心血管介入治疗又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成本高昂的问题。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参考。
一、药物组成观察血府逐瘀汤由黄芪、当归、桃仁、川芎、甘草、赤芍等中草药组成。
这些中草药具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缓解血瘀引起的胸痹心痛症状。
二、临床观察研究我们选取了100例胸痹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采用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另外50例患者采用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
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胸痹心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疼痛程度显著下降。
心电图表现也有所改善,在T波改变、异常Q波、ST段压低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改善。
而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和心电图变化并无显著改善。
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在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组中,有80%的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并伴随着心慌气促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20%的患者疼痛程度基本消失,症状明显减轻。
而在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组中,大部分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伴随心慌气促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治疗组患者的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也明显减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四、心电图改善情况在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组中,80%的患者的心电图T波改变、异常Q波、ST段压低等指标有所改善;20%的患者心电图指标基本正常。
而在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组中,大部分患者的心电图指标有所改善,少部分病例心电图指标基本正常。
五、结论观察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对于胸痹心痛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胸痹心痛的重要药物之一。
益气化瘀汤治疗胸痹心痛
情 志 过极 , 机紊 乱 , 血 运行 不 畅 , 气 气 阻滞 心 脉 而 发 病 。 “ 血为气 之源 , 为血 之 帅 ” 心 脾 气 虚 , 血 乏 源 , 血 气 , 气 帅 无力 , 化气无 源 , 故心 慌 气 短 乏力 ; 血 阻滞 心 脉 , 而 瘀 瘀 不通, 胸气郁 闭 , 故胸 闷、 痛 ; 暗 淡 、 厚 腻 、 沉 弦 心 舌 苔 脉 滑 皆 为气虚 血瘀 、 痰湿 闭 阻之 象 。《 灵枢 ・五邪 》 云 : 有 “ 在心, 邪 则病 心 痛 。 心 气 不 足 , 动 无 力 , 脉 不 畅 则 ” 鼓 心 见心胸 隐痛 、 气短 乏 力 , 疲懒 言 。该 患者 其 病 机 为 气 神 虚血瘀 、 痰浊 内阻 , 其实 质是 虚实 夹杂 、 虚标 实 。临证 本
仙 鹤 草 , 用 炙 甘 草 1 , 进 1 加 0g 再 O剂 。 半 月 后 四 诊 : 患
治宜益 化瘀 汤 加 减 : 指 五
毛桃 2 , 七 1 , 参 2 , 鳖 虫 1 , 鹤 草 0g 三 0g 丹 0g 土 0g 仙
气短 、 乏力 , 面色晦 暗 、 疲 、 体 肥胖 , 质 暗淡 、 体 神 形 舌 舌
偏大 、 苔厚 腻 、 脉象 沉 弦 滑 。心 电 图检 查 示 : 性 心 律 , 窦 心肌缺 血 。诊 断为 胸痹 心痛 , 属气 虚血 瘀 、 湿 闭阻 。 证 痰
益气活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照组4 8 例 患者中, 男2 9 例, 女1 9 例, 年 龄为3 2 ~ 7 6 岁, 平 均 年 龄 为 ( 5 1 . 2 ±1 . 4 ) 岁, 病 史 为1 个月 ~ 9 年, 其 中合 并 肺 心 病 为 2 例, 糖 尿 病2 例, 高血压 5 例; 治 疗组 3 7 例 患者中, 男2 l 例, 女1 6 例, 年 龄 为
l M E 口 工 A _ L A 目 口 口 A T口 口 Y B 工 E N 匕 E 日医 学 检 验
g 4 INA H E A L T H 工 NC) U目 T日 Y
益气 活血祛痰 法治疗 冠心病 心绞痛 的临床分析
朱 历杰
西 乡县 中医 医 院 , 陕 西汉 中 7 2 3 5 0 0
组 患者治疗效果 显著, 现将 其 总 结 如 下。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一 般 资料 2结 果
两组患者 治疗后, 治疗组 3 7 例 患者 中, 显效1 7 例, 有 效1 9 例, 无效 为1 例, 总有效率 为9 7 . 3 %, 对照组4 8 例 患 者 中, 显 效1 8 例,
选 取 我院于2 0 1 0 年7 月一 2 0 l 3 年3 月收 治 的8 5 例患者 , 将 其 有 效 2 2 例, 无效 为8 例, 总有 效率为8 3 . 3 %,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总 有 效 治 疗 组 患 者显 著 优 于 对 照 组 , 对 比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随 机 划分 为两 组 , 其 中对 照 组 4 8 例 接 受西 医治疗, 治疗 组 3 7 例 率 对 比 , 患 者在西 医治疗基 础 上增 加使 用益气 活血祛 痰法 中药治疗。 对 < 0 . 0 5 ) , 具 体见表 1 。
张国伦教授应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
( . 阳中医学院2 0 1贵 06级研 究生, 州贵阳 贵
关键 词 : 国伦 ; 气 活血 化 痰 法 ; 心 病 心 绞 痛 张 益 冠
50 0 ) 50 2
中 图分 类 号 :2 9 8 文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2一l0 (09 0 — 0 1— 1 1 4. 1 B 10 18 2 0 ) 1 0 2 0
低平 ;
行, 以濡养全身的功能 , 全身血脉能 否正常运行 , 全靠心气 的推动 , 若气虚 导致 血液运行 不畅 , 血液瘀 滞 , 阻 心络 , 痹
不 通 则 痛 。 多年 来 , 师 根 据 气 虚 痰 瘀 这 一 基 本 病 机 , 导 运
三诊 : 偶有胸闷 、 气短 、 神疲 、 乏力 、 懒言 、 自汗 , 饮食 睡
第3 1卷
第1 期
贵 阳 中 医 学 院 学报
J GCTCM
No Vo _ .1 l3l
20 0 9牟 1月
J n ay 2 0 a u r 0 9
・21・
肾阴不 足 , 不 涵木 , 阴失敛 。患者 素体 阴虚 , 有 气 水 肝 遇 郁, 则易化火 , 灼伤 阴血 。总之 , 患者气 郁化 火 , 液为痰 , 炼
1g 竹茹 9 、 2、 g 黄连 6 、 枣仁 3 g 珍珠母 3 g 蔻仁 9 n, g 0、 0、 g
嘱患者继服单硝酸异 山梨酯 片及治疗高 血压病药物 , 添 再 服该 中药 l O剂 , 低脂 低 盐 饮 食 , 意 休息 , 持 心 情 且 注 保
舒畅。 二诊 : 闷 、 短 、 疲 、 力 、 言症状减轻 , 食 、 胸 气 神 乏 懒 饮 睡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胸痹心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胸痹心痛多属于“心痹”范畴,是由于气血循环不畅、痰湿阻塞、气血逆乱所引起的。
在中医临床上,常采用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两种方剂治疗胸痹心痛。
本文将从实际临床疗效出发,探讨这两种方剂在治疗胸痹心痛中的临床效果。
1.方剂组成及功效血府逐瘀汤是由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参等中药组成的方剂,其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消痞散结,逐瘀通络。
2.临床疗效观察对于胸痹心痛,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等。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通过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发现该方剂能够有效缓解胸闷、胸痛等症状,提高心肌供血,改善心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胸痹心痛的功效。
3.临床案例患者李某,男,45岁,主要症状为胸痛、气短、心悸,经诊断为胸痹心痛。
患者服用血府逐瘀汤治疗2周后,症状明显好转,胸痛减轻,心悸明显减少,体力恢复。
经过4周的治疗,患者的胸痹心痛症状完全缓解。
补气活血通脉汤在治疗胸痹心痛方面,通过补益气血、活血通脉,从根本上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状况,使心肌得到有效的营养,达到治疗胸痹心痛的有效功效。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对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观察,可以看出这两种方剂在治疗胸痹心痛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通过活血化瘀、消痞散结,逐瘀通络的方式,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状况;而补气活血通脉汤则通过补益气血、活血通脉的方式,提高心肌供血,改善心脏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胸痹心痛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方剂,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不同、病情轻重等因素综合施治。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应该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提高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疗效,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袁氏镇心痛汤袁海波经验方
袁氏镇心痛汤(袁海波经验方)关键词:袁氏镇心痛汤袁海波益气化瘀祛痰宽胸理气止痛胸痹心痛1、方名:袁氏镇心痛汤2、来源:袁海波老中医自拟方。
3、组成:党参20g,元胡9g,地龙15g,薤白15g,薄荷12g,炒葶苈子15g,桂枝 6g,石菖蒲10g,炙甘草6g,三七3g(冲)。
4、功用:益气化瘀,祛痰宽胸,理气止痛。
5、方解: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病症,中医学认为:主要因心肺功能不足,实邪乘虚侵袭所致。
其病理实质是“阳虚阴盛”、“本虚标实”,即在心脏阴阳气血亏损和肺脾肝肾功能失调(本虚)的基础上,因血瘀、痰湿、阴寒(标实)等病邪所伤,致使气血运行障碍,心血失养,心脉痹阻,形成本病。
本方药就是根据其病机特点而选药组方,拟定了袁氏镇心痛汤。
方中党参益心气、补肺气,有助元气,恢复心肺功能,增强帅血运行,畅顺心脉,促进血活瘀消,是为君药。
三七、元胡2味为臣药,三七理气分瘀滞,元胡调血中之气,协同活血化瘀,理气而止痛。
薤白、北葶苈子、地龙、桂枝4味为佐药,薤白通阳宣痹,化浊祛痰;北葶苈子宽胸利水,豁痰理肺;地龙解痉通络,清肺平喘;桂枝辛温入血分,温通心脉,和营散寒,畅通血运。
石菖蒲、薄荷、炙甘草三味为使药,石菖蒲开窍醒脑,祛湿化痰;薄荷、炙甘草3味辛凉升清,舒肝解郁,二药相辅相成,开窍醒神,辟浊祛湿;炙甘草益气养心,调和诸药。
诸药共凑益气化瘀,祛痰宽胸,理气止痛之功效。
6、主治: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病,属气虚血瘀,痰浊内阻证型,用于冠心病各类心绞痛,如劳累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心肌梗塞后顽固性心绞痛,症见以胸痛,痛有定处,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为主的治疗。
7、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本方主要用于胸痹心痛病,属气虚血瘀,痰浊内阻证型者。
由于心脏阴阳气血亏损和肺脾肝肾功能失调(本虚),因血瘀、痰湿、阴寒(标实)等病邪所伤,致使气血运行障碍,心血失养,心脉痹阻,引起胸痛,痛有定处,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症。
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心痛69例
治 疗 的胸 痹 心 痛 患 者 共 6 9例 ,给 予 益 气化 瘀 汤 煎 剂 口服 。 结 果 有效 率 9 1 . 3 0 % ,取 得 了良好 的 治 疗 效 果 。 结 论
良反 应 ,值 得 在 临床 上推 广 和 应 用 。
关 键 词 :益 气化 瘀 祛 痰 法 ;胸 痹 ;心 痛 ; 中 医药 疗 法 d o i : 1 0 . 3 9 6 9 / 5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2 2 . 0 1 5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 2 2 - 0 0 2 3 — 0 1
总有 效 率 9 1 .痛彻背和心悸气短 。通过 中医辨证考虑 ,胸 痹心痛包括气虚 、气 阴、阴虚 、阳虚 、两虚等虚证 ,以及 痰邪 、寒湿、血瘀 、气滞等实证 ,而且疾病 的恶化还可能 导致心脉不荣 ,血行不畅等 临床病症。胸痹主要是胸膈部 位 的痞窒满闷;心痛主要是心膺部位的疼痛 ,二者 往往相 兼为病 ,故常合并论述。笔者所在 的医院探讨益气化瘀祛 痰法治疗胸痹心痛 的临床疗效 ,取得 了满意疗效 ,现将 6 9 例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
例 ,稳 定 性 心 绞 痛 1 8例 。 所 有 患 者 均 无 需 进 行 急 诊 P C I
治疗 ,且诊断符合 《 中药新 药 临床研究 指导原 则 》中胸 痹 心 痛 的标 准 j 。
1 . 2 治疗 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严密的心 电监护 ,若 有 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要给予降压治疗并严格控制血糖 。在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汤进行治疗 ,其基本药物
第 1 1 卷第 2 2期 ・总第 1 7 4期 2 0 1 3年 1 1月 ・下 半 月 刊
浅谈活血化瘀在胸痹中的应用
浅谈活血化瘀在胸痹中的应用摘要:胸痹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其发生发展多因寒邪内侵、情志失调、饮食失宜、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总属本虚标实,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不通则痛;虚为气虚、阳虚、阴伤导致心脉失养,不荣则痛。
血瘀是其病理关键,气虚是其发生根本。
治疗上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运用活血化瘀法兼温阳、理气、化痰、益气等取得较好疗效。
现就活血化瘀在本病中的应用浅析如下。
关键词:胸痹;活血化瘀;应用1 活血化瘀治疗胸痹源流祖国医学早有关于活血化瘀治疗本病的记载。
《内经》“刺留血”“泻血络”[1],这是最早有关活血化瘀治法的描述。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心腹痛》中有关活血化瘀治疗心痛的理论[2],其采用大黄、芍药、鬼箭羽、桃仁等药治疗心痛病。
至宋代,活血化瘀法被广泛用于胸痹心痛的治疗,如《太平圣惠方》中选用含有丹参、当归、莪术等药物治疗胸痹。
明清时期,在前人治疗经验基础上,创作出大量活血化瘀方剂,如《古今医统大全》中用金铃子散和灵脂酒治疗热厥心痛;《证治准绳·诸痛门》中提出用大剂量桃仁、红花、降香等治疗死血心痛;《时方歌括》提出“丹参饮:治心痛、胃脘诸痛多效,妇人更效”。
活血化瘀法应用的鼎盛时期,当推清代医家王清任,其《医林改错》一书是活血化瘀法的专著,创立的血府逐瘀汤和补阳还五汤等成为后世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心痛的经典方剂[3]。
2 胸痹病因病机关于胸痹的病因病机,古今医家的论述不尽相同。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也者,以其阴弦故也”[4],指出胸痹的病机为阳微阴弦。
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心痛诸病》“心痛者,风冷邪气乘于心也”[5],提出寒邪内侵可导致胸痹的发生。
宋代《圣济总录·心痛门》曰:“心痛诸候,皆由邪气客于手心主……于饮食,或从于外风,中脏即虚,邪气客之,痞而不散,宜通而塞,故为痛也”[6],提出了饮食不调、外风入侵亦可导致心之络脉痹阻不通发为胸痹心痛。
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
临 证应 用 时 , 方 君 药 可 以根 据 心气 虚弱 之 程 本
度不 同 , 选择 人参 或太 子 参 。若 肝 郁不疏 、 胁胀 满 两
既伏之 邪 相合 而 时 发 高 热 。治 宜 透 达 募原 , 暑 解 清
毒 , 以清利湿 热 之 品导热 下行 , 以柴 胡达 原饮 为 辅 方 主加减 。高热 渐退 , 发遗 精 , 邪 热渐 离募 原 而移 而 乃
向下 焦 , 热迫精 溢 之象 。治 以和解泄 热 利湿 , 透渗 清
承 学 习期 间 , 运用 益 气 化 瘀 祛 痰 法 治疗 胸 痹 心痛 在 方面 , 颇多 收获 , 总结 报道 如下 。
1 病 因病机
寒 , 通 血 运 , 为 佐 药 ; 菖 蒲 开 窍醒 脑 , 湿 化 畅 共 石 祛
痰; 薄荷 辛 凉升 清 , 肝解 郁 , 味药相 辅相 成 , 疏 两 开窍 醒神 , 浊祛 湿 ; 甘草益 气养 心 , 中健脾 , 和诸 辟 炙 补 调 药 , 为使药 。诸药 合用 , 奏益气 化瘀 、 痰 宽胸 、 共 共 祛
理气 止 痛之效 。
3 临证 化裁
袁 老认 为 , 本病 多属 心脏 阴 阳气血 亏损 , 、 、 肺 脾
肝、 肾功 能失 调 , 因血瘀 、 湿 、 复 痰 寒邪 损 伤 , 使 气 致 血 运行 障碍 , 心血 失养 , 脉痹 阻 , 心 从而 引起 胸痛 、 痛 有定 处 、 心慌 、 闷 、 短 、 胸 气 乏力 等症 。其 病机 多见 气
( 辑 张 大 明 ) 编
募原 , 势未 张 , 春 阳气 内动 , 病 入 又得 外 因引触 , 邪 伏
中医医院胸痹心痛病(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方案
泰安市中医医院胸痹心痛病(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990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和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
(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
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而缓解。
严重者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象,可发生猝(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4)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可辅助诊断。
根据病情可作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动态观察。
(5)必要时行冠脉CT、心肌核素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公布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1.病史:对胸痛患者的评估,病史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医生需详细了解胸痛的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部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及左手指侧,也可以放射至其他部位,心绞痛还可以发生在胸部以外如上腹部、咽部、颈部等。
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
②性质: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述为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但一般不会是针刺样疼痛,有的表现为乏力、气短。
③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也不会转瞬即逝或持续数小时。
④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与劳力或情绪激动有关,如走快路、爬坡时诱发,停下休息即可缓解,多发生在劳力当时而不是之后。
杨关林教授从脾胃论治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临床经验总结
杨关林教授从脾胃论治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临床经验总结发表时间:2015-12-10T10:05:44.023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8月作者:李峥1 杨关林2通讯作者[导读]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胸痹心痛是指人体正气亏虚,而致痰浊、瘀血留聚而引起心脉气血阻闭不通而出现的以胸痛彻背。
李峥1 杨关林2通讯作者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 110032【摘要】胸痹首见于《金匮要略》,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甚或心痛持续不解,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基本病机为心阳痹阻。
痰瘀互结证是其最主要证候之一,多由人体正气亏虚,而致痰浊、瘀血留聚而引起。
杨关林教授,致力于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证候特征的研究与治疗,依托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编号:2013CB531704),对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的辨证论治从脾胃着手,有独到见解,运用健脾益气,活血祛痰等治法之汤药,同时注重患者精神情志因素以及气候环境因素,防治并用,其疗效显著闻名于杏林。
【关键词】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脾胃【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364-02Professor Yang Guanlin treatment of chest pain from the spleen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Mutual clinical lessonsLi Zheng1 Yang Kuan Lin2(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2;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2)【Abstract】chest stuffiness first appeared in "Golden Chamber", the typical symptoms of chest pain Toru back, back broke our hearts, even heartache continued puzzled, equivalent to modern medicin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basic pathogenesis Blockage of heart yang.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re from the body upright deficiency, caused phlegm, blood stasis caused to stay together. Professor Yang Guanlin committed phlegm chest pain syndromes characterized b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relying on the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973 Program) (project number: 2013CB531704), for chest pain phlegm syndrom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rom the stomach to proceed with insights, use the decoction of the spleen qi, blood expectorant and other therapies, while focusing on patients with mental and emotional factors of climate factors, prevention and use, known for its significant effect on Kyorin.【Keywords】chest pain,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spleen胸痹心痛根据其临床特点隶属于西医冠心病的范畴。
益气活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本文采用具有益气活血祛痰功效的“ 益气活血祛痰方” 来治疗此病。 由丹参 , 三七 , 赤芍 , 当归 , 泽泻 , 猪苓 , 天竺黄 , 瓜蒌 , 胆南星 , 大黄等组成 。 中丹参凉血活血化瘀 , 其 除烦安 神止痛 ; 三七散瘀止血 , 止血不 留瘀 ” 有“ 特点 ; 赤芍 , 当归 , 生地 , 皮清热活血凉血 ; 丹 泽泻 , 猪苓利水 ; 天竺黄 , 胆南星
注: 与治疗前 比较 ,P 0 5 与对照组 比较 ,P 0 5 <. ; 0 +< . 0
3 讨 论
6 4例, 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
提出的“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随机分 为治疗组 和对照组各 3 。治疗组: 1 2例 男 7例, 1 例 , 女 5 年龄 3 — 5 5 7 岁, 平均 5 . 病程 2个月 一 0年, 中合并高血压 8例, 2 3岁, 1 其 糖尿病 1 肺心病 1 对照组:男 1 例, 例; 6例, 2 女 2例, 年龄
21 临 床 疗 效 .
吉林 中医药 ,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 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5, ) 0) 0 具体情况见表 1 。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比较( 例)
பைடு நூலகம்
【 张京春, 2 】 衷敬柏, 阳, 益气养 阴化痰祛瘀方药对 冠心病急 苗 等.
性心脉梗死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中医杂志,9 9 01) 7 . 1 9 , (1: 1 4 6 [] 3 阳晓. 3 半夏 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f. J现代 】 中西 医结合杂志,0 51 f) 8 . 2 0 , 2: 1 4 1
[ 马贤珍, 4 1 张成立, 贾凤华. 复方丹参 滴丸治疗冠 心病心 绞痛疗 效观 察[ . 中西医结合杂志, 0 , ( : 0 4 1 J现代 ] 2 6 5 ) 2 — 2 0 1 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
目的对使用益气化瘀祛痰的方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展开讨论。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展开治疗的胸痹心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保心宁胶囊展开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化瘀祛痰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并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结果总有效率上观察组占比96.00%(48/50),对照组占比76.00%(38/50),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资料展开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益气化瘀祛痰的方法对胸痹心痛展开治疗在临床上具有很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益气化瘀祛痰;保心宁胶囊;胸痹心痛;疗效
胸痹心痛作为临床上常见心脏内科疾病,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群。
患者临床上有胸部憋闷、疼痛,严重时会有心悸、气短、喘息以及胸痛彻背等临床症状的出现,更甚会危及生命安全。
对此,如何有效改善这类病患者的症状,在疗效的提升上占据着关键位置[1]。
我院对此探讨分析益气化瘀祛痰对胸痹心痛展开治疗的效果,在取得较好效果后整理数据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因胸痹心痛而展开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以上选取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检查结果均符合诊断标准。
观察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49~86岁,中值(68.2±5.1)岁,病程为5个月~15年,中值(7.3±2.4)年;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50~85岁,中值(65.9±4.8)岁,病程为6个月~15年不等,中值(7.4±2.1)年。
两组患者以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心宁胶囊(杭州前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0199993Z4)展开治疗,用法及用量:口服,3次/d,3粒/次,行药28 d。
观察组采用郭维琴教授益气化瘀祛痰方药物[2]展开治疗,配方中存在有党参20 g,地龙、葶苈子、薤白各15 g,三七3 g,炙甘草、桂枝各6 g,延胡索9 g,石菖蒲10 g,薄荷12 g。
使用北京康仁堂颗粒,计量标准规范,一次一袋,2次/天,服药28天。
这类益气化瘀祛痰药物加减原则为:(1)以气滞血瘀、胸痛剧烈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在以上药方基础上加以桃仁、赤芍、红花和丹参;(2)以肝火内盛、肝阳上亢为主要症状的的患者,应加入天麻、珍珠母和石决明等等;(3)以烦躁失眠、心神不宁为主要症状的患者,需添加知母、百合、龙眼肉和炒枣仁等。
1.3 疗效标准[3]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部分甚至出现加重情况,心电图检查异常。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检查无异常。
显效: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心电图检查无异常。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在对得到的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显效:观察组占比64.00%(32/50),对照组占比34.00%(17/50);有效:观察组占比32.00%(16/50),对照组占比42.00%(21/50);无效:观察组占比4.00%(2/50),对照组占比24.00%(12/50);总有效率:观察组占比96.00%(48/50),对照组占比76.00%(38/50)。
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中认为,胸痹心痛发病机制复杂,常与患者的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绪波动、六淫侵袭、寒邪入侵等生活因素有关,这类患者如果延误治疗时间或者治疗方法不正确,会使得病情逐渐加重。
这类病症的发病机制是典型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意思是这类患者会存在阴虚、阳虚、气虚、气阴、血淤、痰邪、寒湿、气滞等中医上的临床情况,最后使得患者病痛情况加重。
在临床上对此展开治疗主要是以补益心气、化瘀祛痰为本。
在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药方中,党参能够大补元气,具有良好的健脾益心、通常心脉的作用;三七主要以活血化瘀的功能为主;薤白能够实现祛痰散结的功效;薄荷主要是在祛痰化瘀上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地龙主要是清热镇痉、益气化瘀的功效;葶苈子主要是祛痰理肺的功效;延胡索能够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桂枝能够温通心脉,对人体有活血运气、和营散寒的功效;炙甘草能够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石菖蒲主要是活血散风、开窍豁痰的功效。
以上药物单独使用时治疗效果不理想,但将其进行联合使用后,能够对祛痰化瘀、益气化瘀、理气止痛具有意想不到的良好功效,且不副作用暂不明显,在临床上非常值得推广
应用。
参考文献
[1] 袁灿宇,袁晓宇,袁智宇,等.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J].中医研究,2010,23(5):65-66.
[2] 郭维琴.郭维琴临证精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9.
[3] 苑广芬,王国新.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