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物料中间产品进入生产区管理规程2020版

合集下载

中间站管理规程

中间站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中间站管理标准,以防发生差错。

范围:适用于各生产车间中间站管理。

职责:生产技术部对此规程的实施负责。

规程:1中间站用于存放中间产品、各种可再利用物料、因质量问题需要进一步确认的物料,除此之外,不得存放其他物料和工具。

2中间站管理员(以下简称管理员)负责物料、中间产品进出站复核登记、状态标志和中间站卫生。

3中间站卫生:(1)卫生要求同相应级别的生产区域。

(2)设在一般生产区的,按“SMP-HM-009-00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的规定办理,按“SOP-HM-009-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的规定进行清洁。

(3)设在洁净区的,按“SMP-HM-012-01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的规定办理,按“SOP-HM-010-01洁净区厂房清洁规程”的规定进行清洁。

(4)中间站必须随时保持清洁,不得有散落的物料,地上撒落的物料不得回收,进出中间站的物料包装必须完整、清洁、无浮尘。

(5)中间站必须保持干燥:中间站温度、湿度的控制必须符合储存要求,当没有特殊规定时,温度一般在18—26℃、相对湿度一般在45—65%。

中间站内进口处设置温湿度计一个,管理员每工作日定时在上下午上班时各记录一次温湿度,当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立即采取开关空调等措施,以调节中间站温湿度到规定范围,并随时做记录。

4进入中间站的物料容器外必须有操作人员贴具的物料标签,注明品名、批号、数量等,在“备注”栏必须注明物料的工艺状态,如已制粒、待总混等。

物料有特殊储存要求时,还必须在“备注”栏中注明。

5物料在中间站必须按品种、规格、批号码放整齐,不同品种、规格、批号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以方便运输、便于取放为宜),不合格品必须单独专区存放。

6管理员按“SMP-PM-008-01生产状态标志管理规程”的规定,对存放的物料、中间产品进行标记。

7物料、中间产品进出中间站必须有帐目记录(见附件一)和卡片登记(见附件二),并严格履行下述手续:(1)进站:管理员清点容器数目,检查物料标签和外包装清洁情况,应数目相符、标签内容清晰完整、包装容器清洁,检查复核无误,在“中间站物料进出记录台帐”(见附件一)上登记,交料人和管理员双方签字,管理员登记“车间物料结存卡”(见附件二),并在“备注”栏注明加工状态。

中间产品交接标准操作规程

中间产品交接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
1 目的
建立中间产品交接的标准操作程序,防止错收、错发。

2 范围
固体制剂车间中间产品的交接。

3 责任
3.1 中间站管理人员及各工序操作人员对本标准操作程序负责。

3.2 车间工艺员、质监员负责监督与检查。

4 内容
4.1 中间产品进出中间站必须有递交单,并且填写中间产品进出站台帐,执行严格的交接程序。

4.2 中间产品进站。

4.2.1 工序操作人员要将进站的物料填写中间产品递交单(一式二份),写明品名、规格、批号、重量、工序名称、加工状态、递交人、接收人、日期,随同中间产品递交中间站。

4.2.2 中间站管理员按递交单逐项核对无误,检查外包装清洁后,在递交单上签字,并填写进出站台帐,双方签字后,由工序操作人员将中间产品码放到指定位置。

4.2.3 递交单由工序操作人员留一份贴于本工序批生产记录背面,中间站管理员留存一份备查。

4.3 中间产品出站。

4.3.1 中间产品必须有质监科发放的中间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单,并有质监员在中间产品出站记录台帐上签字放行,方可办理出站手续。

4.3.2发出中间站的中间产品,需由中间站管理员填写递交单,会同中间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单一同按程序4.2项下递交出站。

5 记录
记录名称保存部门保存期限
中间产品递交单固体制剂车间三年
中间站物料进站记录台帐
中间站物料出站记录台帐
6 培训
6.1 培训对象:车间工艺员、中间站管理员、工序操作人员。

6.2 培训时间:一小时。

中间产品递交单
中间产品递交单。

物料中间产品交接规程

物料中间产品交接规程

物料中间产品交接规程目的:使物料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范围:原料、辅料、中转间、内包材、外包材。

责任人:管理员、质监员、车间主任、质量管理部主任、生产制造部主任。

内容:1 所领物料,应与“限额领料单”相符。

2 原料、辅料、包材按物料出库管理进行出库。

送至车间时,一般生产区物料按“物品进出一般生产区管理规程”、洁净区物品按“物品进出洁净区管理规程”进行洁净后,进入车间。

3 包装材材送至包装间,经清洁后,放入相应包材间。

标签及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包装品由外包班长或专职材料员按“包装材料管理规程”领取、存放、使用、退库、销毁,并建立车间包装材料领取发放记录。

4 剩余生产物料的处理:4.1 每班生产完毕,如物料未使用完,应在生产清场后,将剩余物料封存,称其重量,将物料放于相应暂存间,贴上“物料卡”。

4.2 放入暂存间的物料应记录品名、数量、批号、日期、交接方、剩余原因等,交接后,管理员做好记录,质监员审核,核对后贴状态标示。

4.3 质监员按以下程序检查剩余物料记录与退料量是否相符。

4.3.1 质监员对尚未开包的物料,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封口是否严密,确认所余物料无污染、数量准确,在退料记录上签名。

4.3.2 质监员对已经开封的零散包件的物料检查其开封、取样、结料是否均在与生产洁净级别要求相适应的区域操作。

4.3.3 如质监员对剩余生产物料的质量产生怀疑,应取样并送交质量管理部检验,如检验合格,质监员在退料记录上签名。

4.3.4 当质监员认为剩余生产物料的数量不符时,应查对批生产记录,查找差错原因,填写差错记录,并通知车间管理人员查找原因。

4.3.5 质监员监督对已经开封的零散包件的物料封口,做好标识。

4.4 剩余物料下一班生产时首先使用,使用前如其包装或封口完好,标志明确,未经不妥当贮存,可投入使用,否则应予重新检验。

5 不合格中间产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按不合格产品管理规程进行操作)。

6 中间产品交接规程:6.1 中间产品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将中间产品称量,挂物料卡,存入暂存间,暂存间管理人员填写中转间(暂存间)台帐,根据需要填写申验单交质量管理部或车间化验室进行中间产品检验。

中间产品流转管理规定

中间产品流转管理规定

1 目的
建立车间中间产品的流转的管理规定,使各工序物料按规定的程序正确流转。

2 范围
车间各工序、中间站。

3 责任
3.1 各工序操作人员、中间站管理员均有责任按本规定执行。

3.2 各班长、质监员负责监督、检查。

4 内容
4.1 车间各工序每批物料生产完后,其中间产品都应到中间站存放,任何岗位不得结存已加工完的中间产品。

4.2 各工序之间必须通过中间站进行物料的转运交接,工序之间不得直接进行物料交接。

4.3 中间产品进站前,必须标明品名、批号、数量,日期和操作人员等,并保持盛装物料桶外部清洁。

4.4 中间站物料交接严格执行中间产品交接标准操作程序。

4.5 下道工序按生产指令到中间站领取中间产品。

4.6 中间站管理员负责物料发放,有合格证的中间产品才可发放,无合格证或待检中间产品不得发放到下工序。

4.7 中间站在同一洁净区内转运,用运输车或滚动运输。

4.8 中间产品从洁净区转运至非洁净区,须在班长或工序负责人的监控下按物料
进入洁净区反向程序进行,运出洁净区,交与收货人。

4.9 各工序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中间产品流转规定执行,严防差错和交叉污染。

5 记录
记录名称保存部门保存期限在产物品标签车间三年。

中间产品转移的管理规定

中间产品转移的管理规定

中间产品转移的管理规定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
受控状态:
1目的
建立中间产品转移的管理办法,防止中间产品转移中出现的差错和混淆.
2范围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
3责任
有关工序操作工、中间站管理员、质监员.
4参考文件
GMP文件中间产品管理.
5内容
中间产品的范畴:灯检合格的输液、小针剂.
经灯检合格的输液、水针在质检报告尚未出具之前,均应向中间站转移,产按中间站SOP进站.
经检验合格的中间产品,由操作工和中间管理员按“中间站SOP”办理出站手续.
中间产品在出站进行下道工序操作工、操作人员应小心谨慎,防止碰撞、挤压造成损失.
中间产品由中间站转移时,应严格遵循物料流向顺序,不得穿于洁净区域.
中间产品不允许跨工序转移.
6培训
培训对象:
培训时间:二小时.。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0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0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of Medical Products,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大力推行药品GMP,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降低各种差错的发生,是提高药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基本简介世界卫生组织,60年代中开始组织制订药品GMP,中国则从80年代开始推行。

1988年颁布了中国的药品GMP,并于1992年作了第一次修订。

十几年来,中国推行药品GMP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批制药企业(车间)相继通过了药品GMP认证和达标,促进了医药行业生产和质量水平的提高。

具体内容编辑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一节原则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第六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第七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中间品、半成品管理规程

中间品、半成品管理规程

中间品、半成品管理规程目的:建立中间品管理规程,做到中间品储存合理,避免发生保管、发放的差错。

范围:生产过程中制造的所有中间品、半成品。

责任人:操作员、车间主任、车间工艺员、工序班长、中间站管理员、QA员、QC主管。

内容:1中间品、半成品分类:提取工序中间品(稠膏或干膏)、制剂工序半成品。

2中间品、半成品的流转程序2.1执行《中间站管理规程》(编号SMP-SC-SG-018)2.2入中间站、取样2.2.1各工序生产结束后,操作员将中间品、半成品挂上状态标志,标明内容物的名称、批号、数量、日期、有效期、操作人、复核人签名,送到中间站,履行交接手续。

2.2.2工序班长填写请验单交QA员,QA员按《中间品取样操作规程》(编号SOP-ZB-QY-002)取样。

2.2.3中间站管理员填写“中间站物料收发记录”,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批号、物料来源、物料去向、数量、容器数、物料名称、交料人、接料人。

2.3储存2.3.1各中间品、半成品存放于相应的专门区域,并有明显标记。

2.3.3储存过程中,每天检查温湿度是否符合规定,并详细记录。

2.4发放2.3.1中间站管理员根据检验报告单将随检验报告单下发的合格证或不合格证挂上并通知车间工艺员,合格证是绿底黑字、不合格证是红底黑字。

2.3.2工序班长根据批生产指令到中间站领取中间品。

由本工序班长、中间站管理员双人核对中间品的状态标志内容无误后,双方履行交接手续。

工序班长组织操作员将中间品运至本工序。

3注意事项3.1无QC主管签字的合格检验报告单,中间站不得发放中间品。

3.2储存过程中,QA员每天检查物料的状况及存放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3.3取样、领用过程应注意操作,不得对中间品造成污染。

附相关记录样张:中间站物料收发记录(编号SMP-SC-SG-006-01)案例2:校园里的隐性伤害[甲例]某地一初中女生平时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有写日记的习惯。

一次课间偶然的机会,一女同学无意中发现其书包里的日记,好奇地翻看,并将日记中记录爱情心理活动的一段文字摘抄下来,汇报给了班主任。

物料限制性标准管理规程

物料限制性标准管理规程

目的:规范物料及中间产品在生产状态下投入及转序的管理,保证药品生产的质量与生产进度。

应用范围:适用于特殊物料、中间产品或生产过程中出现偏差的中间产品。

责任人:QC负责检验,QA负责物料及中间产品的监督与放行管理。

内容1 定义特殊物料中间产品:检验重要指标合格,部分次要指标未检出或不合格的物料、中间产品,或因生产条件出现偏差检验结果仍合格的中间产品(如车间洁净度不符合要求时所生产的中间产品)。

2 内容2.1 由QA经检验判定为特殊物料及中间产品,提出申请并填写《特殊放行申请审批单》(TABLE-ZL-020-1)经QA主管及质量保证部经理审批后,方可放行,并在该物料或中间产品外包装上贴上“特殊放行”标志,否则不得进入合格品区。

2.2 QC负责尽快对特殊放行的物料或中间产品的所有项目给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如为合格,则取消特殊放行状态,按正常程序进行。

2.3 检验结果如为不合格,追回该批的物料及使用该批物料的中间产品或成品。

按《不合格品标准管理规程》(SMP-ZL-014-1)进行处理。

2.4 对生产条件偏差所生产的中间产品,重点监控生产部应于偏差产生当日对偏差原因进行调查,填《偏差处理单》(TABLE-ZL-024-1)。

QC负责加大抽样检验数量,取三倍正常检验量进行化验。

检验合格后,QA对偏差造成的结果进行分析。

如有充分证据表明不影响最终产品质量时,则取消“特殊放行”标志按正常工序完成生产,但要对该有关批次成品进行质量跟踪,发现问题及时收回。

2.5 如果偏差造成的结果对最终产品质量产生影响时,追回该批中间产品或成品,按《不合格品标准管理规程》(SMP-ZL-014-1)执行。

3 变更历史4附录《特殊放行申请审批单》(TABLE-ZL-020-1)。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放行管理制度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放行管理制度

1目的建立物料、中间产品、成品放行的管理程序,防止不合格的物料投入生产、不合格的中间产品流入下工序、不合格的成品出厂。

2 范围适用于本厂进厂物料、车间中间产品及成品的管理。

3 责任质监科、生产科、生产车间有关人员。

4 内容物料的放行:物料进库后,由仓库管理员填写物料请检单,交质监科化验室取样检验。

检验合格后,由质监科科长签发合格检验报告单。

无合格报告单的物料一律不准投入生产。

质监员在物料发放时,核查有无此批物料的合格检验报告单,并在需料领料单上签字放行。

固体制剂中间产品的放行:车间生产的中间产品,应放置于中间站或规定区域,做好待检标识,写明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数量。

车间及时填写中间产品请检单,交质监科化验室取样检验。

待检验结果出来,经化验室主管复核无误后,签发中间产品报告单。

第2页/共2页由质监员仔细核查中间产品的标识、中间产品合格报告单等,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的操作。

待包装产品还需由总质监(或其工作代理人)签发产品包装通知单,产品才可进入包装工序。

注射剂中间产品的放行注射剂生产、连续生产,中间产品放行由质监员、总质监完成。

质监员、总质监仔细核查中间产品检验结果、监控记录等,在生产记录的放行栏签字放行。

待包装产品需由总质监(或其工作代理人)签发产品包装通知单,产品才可进入包装工序。

成品的放行:批生产完成后,由车间填写成品请检单交质监科化验室取样全检。

化验员按照检验操作规程逐一检验,并记录。

检验合格后由化验员填写成品检验报告单,经化验室主管复核无误后,质监科科长在报告书上签字,同时在报告书上盖上检验专用章。

并签发批合格证,产品检验报告单和批合格证作为成品入库的凭证。

由质监科长负责成品的放行,放行前需检查有无产品合格检验报告单,并检查批生产记录、质量监控记录等,在产品放行单上签章放行。

只有收到成品放行单后,成品才可出库销售。

对于经检验后不合格的物料、中间产品、成品按不合格品的管理制度执行。

中间产品进出中间站标准操作规程

中间产品进出中间站标准操作规程

中间产品进出中间站标准操作规程目的:规范中间产品的管理,避免混药事故的发生。

职责:中间站管理人员应按本规程正确操作,QA人员、车间技术管理员对本规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范围:适用所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茶剂、口服液体制剂的中间产品的暂存。

内容:1 中间站用于暂存各工序生产的合格中间产品,凡不属于中间产品的物料不得存放于中间站。

2 中间站的洁净度级别应与生产要求相适应,必须按中间站清洁规程进行清洁,进入中间站的物料外皮必须清洁,无浮尘。

3 物料进站3.1 进入中间站的物料容器外必须有操作人员贴附的标签,标明:名称、批号、规格、重量、操作人,并附有本批容器数及加工状态,工序名称、操作日期、操作者。

3.2 经中间站管理员核对标签和实物,检查确认无误后,交接双方均在交接单上签字。

岗位人员将物料放置好后,管理员在货位处挂黄色待验牌,附上中间产品状态标志牌,并填写进站台帐。

4 由车间工艺员填写请验单,由质量部取样员取样检验。

5 有可能互相影响质量,有混药可能的中间产品(如药物粉末,液体药物及易挥发性的药物)不能同室存放。

如必须存放时,要采取有效的隔措施,杜绝混药。

6 存放6.1 物料在中间站必须按品种、批号放置整齐,不同品种,不同批号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以方便运输、便于取放为宜),并挂牌注明品名、批号、数量。

6.2 各物料在中间站要有明显的状态标志,用红色牌表示不合格,黄色牌表示待验,绿色牌表示合格。

7 出站7.1 各工序生产的中间产品(半成品)应按中间产品质量标准作为交接验收的依据。

只有经质量部门确认合格,发放合格报告单或放行许可证的物料或经车间管理人员与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共同签署处理意见的处理通知单的物料方可发出中间站。

7.2 物料出站时,由中间站管理员出示检验合格报告单,收发料人双方均在交接单上签字后,发料人将物料交领料员,并及时填写中间站物料进出记录。

7.3 中间站要上锁管理,中间站管理员应在每日下班前清点站内所有物料,要求帐物卡相符。

010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暂存管理规程

010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暂存管理规程

Q/JGR 集安广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企业管理标准SMP-SC-010-01 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暂存管理规程2020-06-15 发布 2020-07-15 实施集安广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发布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暂存管理规程1 目的建立生产车间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的暂存管理规程,保证流转、暂存有序进行,防止混药。

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生产车间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的暂存管理3 职责生产部责任:制定本规程并监督实施质量管理部责任:实施监督和确认生产车间责任:按本规程实施并做好记录4 内容4.1 生产车间物料暂存管理:4.1.1 车间暂存的物料包括:生产用原辅料、包装材料,前一生产周期剩余的不可作退库处理的零头包装材料等。

4.1.2 生产车间除生产剩余的零头包装材料外,不能存放多余的原辅料、包装材料。

4.1.3 生产车间生产使用原辅料经规定流程进入生产区暂存处后,由车间操作人员对物料的状态进行标识,标识的内容包括:使用物料的名称、批号、数量、操作者。

4.2 车间生产使用的包装材料按批到包装材料库领取,领取的包装材料暂存在暂存处定置存放,要求状态标识清晰、明确。

4.3 包装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剩余的小盒、说明书、标签,在标签室分类别暂存,并设立专用的零头包材暂存柜来管理。

4.4 中间产品贮存管理车间中间产品贮存包括:指完成部分加工步骤的产品,尚需进一步加工方可成为待包装产品,贮存于中间站、暂存室。

4.4.1 净药材贮存4.4.1.1 净药材按生产批次划分贮存,避免相互影响和交叉污染。

4.4.1.2 有挥发性的净药材应使用衬膜塑料袋包装。

4.4.1.3 温湿度要求:温度:避光并不超过30℃贮存。

湿度:相对湿度一般为35—75%4.4.1.4 温湿度监控:每天分别在上午及下午监测一次,及时填写记录。

4.4.1.5 净药材入净药材库时用绳围栏按待验管理,并悬挂待验标识:填写品名、批号、数量、日期、操作人、复核人。

中间产品审核放行管理规程

中间产品审核放行管理规程

依据:《GMP》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要求
目的:确保符合标准规定的中间产品进入下道工序
范围:中间产品的放行流转
1.车间质检员代表质量部,负责中间产品放行流转的审核。

2.车间质检员按生产现场监控标准管理规程对每一岗位进行严格审核、监控。

3.审核内容
3.1 生产条件符合要求。

3.2 生产环境符合规定要求。

3.3 生产操作过程符合工艺、主配方、标准操作规程要求,且无交叉污染。

3.4 生产记录、监控记录填写符合规定要求,与生产过程相符。

3.5 中间产品经检验符合质量标准规定。

3.6 中间产品取样执行批准的规程,取样符合规定。

3.7 中间产品检验执行批准的检验规程。

3.8 中间产品检验原始记录填写完整准确,复核无误。

3.9 中间产品检验合格报告书填写正确,复核无误。

3.10 以上各项如与规定有偏离,应有详细的书面说明。

4.以上内容经公司质检员审核无误后发放“中间产品递交许可证”准许继续加工,操作人员填写中间产品递交单进行中间产品的递交。

5.中间产品递交许可证编码以该批产品批号后加流水号。

文件变更历史。

中间品、半成品管理规程

中间品、半成品管理规程

中间品、半成品管理规程目的:建立中间品管理规程,做到中间品储存合理,避免发生保管、发放的差错。

范围:生产过程中制造的所有中间品、半成品。

责任人:操作员、车间主任、车间工艺员、工序班长、中间站管理员、QA员、QC主管。

内容:1中间品、半成品分类:提取工序中间品(稠膏或干膏)、制剂工序半成品。

2中间品、半成品的流转程序2.1执行《中间站管理规程》(编号SMP-SC-SG-018)2.2入中间站、取样2.2.1各工序生产结束后,操作员将中间品、半成品挂上状态标志,标明内容物的名称、批号、数量、日期、有效期、操作人、复核人签名,送到中间站,履行交接手续。

2.2.2工序班长填写请验单交QA员,QA员按《中间品取样操作规程》(编号SOP-ZB-QY-002)取样。

2.2.3中间站管理员填写“中间站物料收发记录”,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批号、物料来源、物料去向、数量、容器数、物料名称、交料人、接料人。

2.3储存2.3.1各中间品、半成品存放于相应的专门区域,并有明显标记。

2.3.3储存过程中,每天检查温湿度是否符合规定,并详细记录。

2.4发放2.3.1中间站管理员根据检验报告单将随检验报告单下发的合格证或不合格证挂上并通知车间工艺员,合格证是绿底黑字、不合格证是红底黑字。

2.3.2工序班长根据批生产指令到中间站领取中间品。

由本工序班长、中间站管理员双人核对中间品的状态标志内容无误后,双方履行交接手续。

工序班长组织操作员将中间品运至本工序。

3注意事项3.1无QC主管签字的合格检验报告单,中间站不得发放中间品。

3.2储存过程中,QA员每天检查物料的状况及存放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3.3取样、领用过程应注意操作,不得对中间品造成污染。

附相关记录样张:中间站物料收发记录(编号SMP-SC-SG-006-01)。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0年7月)( 厂房与设施)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0年7月)( 厂房与设施)
及芽孢类微生物的,应在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基 础上,至少采用专用区域、专用设备和专用空 调排风系统等措施,确保生物安全。有生物安 全三级防护要求的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还应符 合相关规定。
第四章 厂房与设施
(六)用于上述第(二)、(三)、 (四)、(五)项的空气净化系统,其 排风应当经过无害化处理;
(七)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非兽药产 品; 非兽药产品:如水质改良剂等
第四章 厂房与设施
第三十八条 应当对厂房进行适当维护, 并确保维修活动不影响兽药的质量。应 当按照详细的书面操作规程对厂房进行 清洁或必要的消毒。
第四章 厂房与设施
第三十九条 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 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生产和贮存的 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 间接地受到影响。
第四章 厂房与设施
质量控制区:涉及质量的内容为:第二章 质量管理, 第十章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本处的质量控制区等 同于大家熟悉的“检验区”或“质量部”。
进入:指进入厂区,而不是某一车间或某一建筑;
第四章 厂房与设施
第四十二条 应当保存厂房、公用设施、 固定管道建造或改造后的竣工图纸。
这部分档案资料是目前大部分兽药生产 企业忽略的问题。
第四章 厂房与设施
第二节 生产区 第四十三条 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
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 产兽药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 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
第四章 厂房与设施
(一)应当根据兽药的特性、工艺等因 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 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的评估报告;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20年修订) (厂房与设施)
13156148286,194910411@
备注:

中间产品操作规程

中间产品操作规程

中间产品操作规程
《中间产品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确保中间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中间产品生产的操作人员。

三、责任人
1. 生产经理负责审核并批准本规程。

2. 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执行本规程。

3. 操作人员负责按照本规程进行操作。

四、操作流程
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a.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有效。

b. 准备所需原材料及相关工具。

c. 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

2. 操作过程
a. 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生产。

b. 严格控制操作参数,确保产品质量。

c. 定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3. 操作后的清理工作
a. 清洁设备和操作场所。

b. 返还未使用的原材料。

五、安全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反规定操作。

2. 确保所需安全防护用具的佩戴。

3. 发现任何紧急情况应立即停工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六、验收标准
1. 中间产品必须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

2. 严格按照产品规格进行检验。

七、监督和检查
1. 生产经理负责定期对中间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2. 所有操作记录必须完整和准确。

八、附则
1. 本规程由生产部门负责修订,经生产经理批准后执行。

2. 对违反规程的操作人员将受到相应处罚。

以上《中间产品操作规程》经相关部门审核通过,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2020新版原料系统关于仓内作业的安全规定

2020新版原料系统关于仓内作业的安全规定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2020新版原料系统关于仓内作业的安全规定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2020新版原料系统关于仓内作业的安全规定1清理料仓由生产技术部(调度)进行具体安排,由原料系统制定安全措施,指定安全负责人,经安全部确认后进行。

2进行仓内作业前,要填写危险作业安全确认卡。

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穿戴齐全。

3仓内作业所需安全梯子、安全绳、安全带、照明等工器具要安全可靠。

4仓内作业人员必须经验丰富,年轻力壮,工作能力强,素质高。

5仓内作业时,现场至少有两人监护。

6作业中要上下联系好,禁止往下扔东西,上边的人要保证下边人的安全。

7仓内作业时,严禁向仓内放料或仓下启动振筛。

8仓内作业时要站好位置,防止滑跌。

9进入仓内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设置警告标志,设专人监护,夜间禁止进入料仓内作业。

10维修仓底必须将仓内松动料清理完,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11仓内物料棚住时,不得直接进入仓内捅棚住的物料。

12仓内作业时间长时,应适当休息。

13工作时必须有安全部、原料系统安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在现场监护,有专人指挥。

云博创意设计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JGR 集安广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企业管理标准
SMP-SC-008-01 物料、中间产品进入生产区管理规程
2020-06-15 发布 2020-07-15 实施集安广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发布
7安广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SMP-SC-008-01
物料、中间产品进入生产区管理规程
1 目的
建立物料、中间产品进入生产区管理规程。

2 范围
进入生产区的物料和中间产品。

3 职责
生产部责任:制定本规程并监督实施
质量部责任:实施监督和确认
生产车间责任:按本规程实施
4 内容
4.1 生产区内不能存放多余的物料或与生产无关的物料,进出生产区的物料应控制在最低限度。

为了保证工艺卫生,防止发生污染,进入生产区的各种物料必须从物流通道进入,要进行清洁。

4.2 所有物料、中间产品经车间QA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车间。

4.3 进入车间的物料、中间产品,需脱外包装,不能脱外包装的,必须用清洁巾蘸饮用水擦干净,方可进入生产区。

4.4 进入生产区的物料、中间产品,必须放到指定的位置,要求按品种、规格、批号分别存放,码放整齐,并有状态标识。

第1页共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