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对鲜花》音乐教案冯雨婷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唱歌《对鲜花》|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唱歌《对鲜花》|人教版
1.创设更多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注重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对鲜花》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描绘花朵美丽、表达对大自然热爱的歌曲。它采用了特定的节奏型和旋律,以及富有情感的歌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欣赏《对鲜花》这首歌曲,分析它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通过这个案例,了解歌曲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3.情感表达: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歌唱的兴趣。
-通过学唱《对鲜花》,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大自然。
4.实践活动:
-分组练习,进行合唱表演。
-创编简单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聆听、学唱《对鲜花》,提高对音乐旋律、节奏的辨识和感知。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分组合唱和歌表演,提升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三年级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新知识的渴望。通过学习《对鲜花》这首歌曲,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唱歌,还在音乐素养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首先,我发现同学们在节奏型学习上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在歌曲中的节奏变换部分,有些同学掌握得不够熟练。为了帮助大家克服这一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拍手、敲击乐器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掌握节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一方面,尝试更多有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
-在情感表达方面,教师可借助故事、情景创设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演唱时能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

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

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

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通过指导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演唱,使学生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通过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唱准确歌曲中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部分。

教学用具:图片、部分打击乐器、补充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花的图片,问:大家喜欢这些花吗?那你都知道哪些花的名字?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花的歌曲《对鲜花》。

二.新课1.听录音范唱,思考:歌曲在演唱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对唱:一问一答)2.歌中描写了哪些花?每种花有什么特点?3.两人为一组,相互一问一答读一读歌词。

4.学唱歌曲:(1)跟录音范唱初步齐唱歌曲。

(2)跟琴指导学生的演唱:切分节奏:附点节奏:(3)男女生对唱歌曲。

(4)换过来进行练习,并加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5)两人为一组对唱,背一背歌词。

(6)跟音乐伴奏边做拍手游戏边进行对唱,两人一组。

5.创编活动。

(1)你能给这首歌曲加上好看的动作吗?(2)请几组同学进行表演。

(3)书中只描写了四种花,可是我们知道的花有那么多种,让我们唱一唱更多美丽的花好吗?教师示范。

(4)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

(5)请几组同学进行表演。

6.今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多的像《对鲜花》这样的北京儿歌。

让我们在另一首我们学过的北京儿歌《打花巴掌》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造型元素,描绘出线条流畅、平涂均匀的想象中的鲜花世界。

2.过程与方法:①在欣赏中激发联想;②在比较中感受小画家的发明性想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鲜花的形态美、色彩美,激发同学对生活美的追求。

在保护花草树木的过程中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造型元素,大胆表示心中花的世界。

教学难点:能从花的形态、色彩特征进行发明性想象。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猜一猜。

三年级下册《对鲜花》音乐教案冯雨婷

三年级下册《对鲜花》音乐教案冯雨婷

三年级下册《对鲜花》音乐教案冯雨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对歌曲《对鲜花》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4. 通过对歌曲《对鲜花》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乐观情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对鲜花》,并掌握歌曲中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对鲜花》乐谱、录音机、CD、音乐道具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对鲜花》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学习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对鲜花》,教唱旋律、歌词,并讲解歌曲中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3.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合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4. 音乐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复习歌曲《对鲜花》,并尝试进行家庭合唱。

2. 家长协助学生录制演唱歌曲《对鲜花》的视频,下节课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对鲜花》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歌词和音乐知识。

2. 评价学生在合唱中的表现,包括音准、节奏和合唱协调性。

3. 评价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4. 综合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有关鲜花的音乐作品,如《春天的故事》、《鲜花调》等。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编写关于鲜花的简短歌曲或舞蹈。

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参与合唱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 反思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

小学音乐三年级《对鲜花》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三年级《对鲜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对鲜花》的歌词内容,并能正确地唱出歌曲。

2.学会运用口琴伴奏《对鲜花》。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歌曲《对鲜花》的歌词和曲调。

2.学会口琴伴奏《对鲜花》。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录音,并保证音质好。

2.教师准备口琴,并能熟练演奏《对鲜花》。

3.准备课件、黑板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播放一段轻快愉悦的音乐,营造活泼轻松的氛围。

2.和学生一起回忆上节课学习的歌曲,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步:学习歌曲1.教师播放《对鲜花》的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2.再次播放《对鲜花》的录音,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跟唱。

注意节奏和音准。

并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思。

3.教师手拿歌词卡片,逐句领读,并带领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准确。

4.教师将歌词卡片分发给学生,并提醒他们认真阅读。

然后让学生尝试独立跟唱。

第三步:学习口琴伴奏1.教师向学生介绍口琴,并简单解释实物特点和音效。

然后演奏几段口琴曲目,激发学生对口琴的兴趣。

2.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吹奏口琴伴奏《对鲜花》。

并引导学生分别观察电子琴和口琴引起的音效。

3.教师适时地重放歌曲《对鲜花》的录音,引导学生模仿音乐节奏,适当调整口琴的按键,并带领学生一起伴奏。

4.教师重新播放歌曲《对鲜花》的录音,学生跟随录音,尝试用口琴伴奏。

第四步:练习合并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已学内容进行分组合唱练习,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边唱边伴奏,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和伴奏能力。

2.教师在学习中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强调合唱和伴奏的协同性,并适时演示,鼓励学生进行反复练习。

第五步:展示与表演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设置简单的舞蹈动作或动作设计,并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2.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他们的才艺。

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表演。

第六步:反馈与总结1.学生自我评价,并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对鲜花》教学设计

《对鲜花》教学设计

《对鲜花》教学设计《《对鲜花》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熟练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情绪,并了解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2.知识与技能:能认识并唱准附点四分节奏“×. ×”,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体验歌曲的音乐要素,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用创编动作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歌曲并了解大自然。

3.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对歌的教学方法,通过聆听、模唱、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来感受体验歌曲。

学习内容分析:歌曲《对鲜花》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首汉族儿童歌曲。

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来比智慧、娱乐嬉戏。

这种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在民歌中是很多的。

《对鲜花》的曲调是五声宫调式,全曲只有一个乐段,分四个乐句,第三、第四乐句各有两小节衬词,使乐句得到了扩充。

《对鲜花》歌词词句的韵角多变。

正与各段的数字相押韵,如“一”与“里”、“二”与“耳”、“三”与“山”、“四”与“刺”等。

歌词中共提到了四种花,即“菱角花”“凤仙花”“山茶花”“蔷薇花”,而“在水里”“像木耳”“红满山”“满身刺”分别是这些花的主要特征之一。

教学重点:能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出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学生学情分析本节课歌曲是一首北京童谣,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喜欢,也很容易唱会,所以可以适当创编,教师作为引导者,适时的引导、点拨学生,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创编,学生各抒己见,师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教师作为参与者、引导者始终以平等、亲切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活动,给学生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律动:打掌掌(一)导入,猜谜语(二)学习歌曲《对鲜花》1.听范唱,感受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及内容(活泼,热烈,自信)2.难点解决:附点节奏、切分3.教师范唱4.学唱歌曲(1)跟琴初步唱第一段歌词。

《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对鲜花》,并能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2. 学生能够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特点,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准确地演唱歌曲《对鲜花》,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特点,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2. 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的演唱。

(2)通过歌曲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卉文化。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通过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旋律等知识,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

2. 演示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演唱技巧。

3. 练习法 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4. 讨论法 组织学生讨论歌曲中的花卉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播放一段花卉的视频,让学生欣赏花卉的美丽。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哪些花卉?它们有什么特点? (3)引出歌曲《对鲜花》,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2)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3)教师讲解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的演唱方法,让学生练习演唱。

(4)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互相评价和指导。

(5)全班合唱歌曲,注意情感的表达。

歌曲分析 (1)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特点,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2)提问学生:歌曲中提到了哪些花卉?它们有什么象征意义?(3)组织学生讨论歌曲中的花卉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拓展延伸 (1)让学生欣赏其他与花卉有关的歌曲或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花卉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

《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1)

《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1)

《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对鲜花》,并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模仿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对鲜花》,并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并用歌声和动作进行表现。

(三)教学方法 1. 欣赏法: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对鲜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魅力。

2.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节奏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模仿、演唱等方式,练习歌曲的演唱技巧。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5. 表演法:让学生通过演唱、舞蹈等方式,表现歌曲的情感和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民间音乐,让学生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

(2)提问学生:你们听过民间音乐吗?你们知道民间音乐有哪些特点吗?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民间歌曲《对鲜花》。

欣赏歌曲 (1)播放歌曲《对鲜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怎么样?你们喜欢这首歌曲吗? (3)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演唱技巧。

(2)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3)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评价学生的演唱情况。

(4)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用歌声和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和内容。

拓展延伸 (1)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对鲜花》,感受不同版本的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组织学生讨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情感和内容,如演唱、舞蹈、绘画等。

三年级下册《对鲜花》音乐教案冯雨婷

三年级下册《对鲜花》音乐教案冯雨婷

三年级下册《对鲜花》音乐教案冯雨婷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对鲜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对鲜花》,了解歌曲的背景及特点,能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对鲜花》,能够流畅地演唱。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对鲜花》的相关图片、歌词等。

2. 教学用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谱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对鲜花》,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对鲜花》,讲解歌曲的背景、特点,教授歌词和旋律。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集体演唱:全体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对鲜花》,教师纠正发音、节奏等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对鲜花》,巩固所学内容。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歌曲演唱:检查学生在课后练习的情况,对歌曲的熟练程度、音准、节奏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比一比谁的歌曲演唱更加出色。

2.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增进家校沟通。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九、课程表:1. 课程名称:三年级下册《对鲜花》音乐教案冯雨婷2. 课时:2课时3. 授课时间:年月日年月日十、教学资源:1. 歌曲《对鲜花》歌谱2. 教学课件3. 音响设备4. 钢琴5. 学生用书、作业本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通过音乐教育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三年级下册《对鲜花》音乐教案冯雨婷

三年级下册《对鲜花》音乐教案冯雨婷

三年级下册《对鲜花》音乐教案冯雨婷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对鲜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舞蹈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对鲜花》,能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2. 教学难点: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钢琴、音响、乐谱、鲜花。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宽敞明亮,有利于学生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欢快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训练: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通过拍手、跺脚等动作体会。

3. 歌曲学唱: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歌曲《对鲜花》,注意呼吸方法和音准。

4. 分组演唱:学生分组演唱,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5. 舞蹈编排: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歌曲节奏编排舞蹈,注意动作的协调性。

6. 完整表演:学生将歌曲和舞蹈结合起来,进行完整表演。

7.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歌曲《对鲜花》,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能够在演唱中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

学生通过舞蹈实践活动,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合作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对鲜花》,并能够理解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 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活动,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鼓励学生创新,可以改变歌词或编排新的舞蹈。

2.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让学生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

3. 开展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年级下册《对鲜花》音乐教案冯雨婷

三年级下册《对鲜花》音乐教案冯雨婷

三年级下册《对鲜花》音乐教案冯雨婷教学目标:1. 能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对鲜花》。

2. 学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了解歌曲背景,感受欧洲民间舞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对鲜花》的歌词和旋律。

2. 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2. 打击乐器的使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歌曲《对鲜花》乐谱。

3.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歌曲《对鲜花》。

二、学习歌曲(10分钟)1. 教唱歌曲《对鲜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 分句教唱歌曲,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意义。

3.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确保学生能够独立演唱。

三、歌曲讨论(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背景,了解欧洲民间舞曲的风格特点。

2. 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让学生感受舞曲的韵律。

四、打击乐器伴奏(10分钟)1. 教授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

2. 引导学生为歌曲《对鲜花》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3. 练习打击乐器伴奏,确保学生能够熟练配合歌曲演奏。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对鲜花》的歌词和旋律。

2. 提醒学生回家后练习歌曲和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可以邀请家长参加。

2. 开展打击乐器比赛,鼓励学生创新伴奏形式。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歌曲《对鲜花》的歌词和旋律。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打击乐器伴奏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六、歌曲欣赏与分析(10分钟)1. 播放歌曲《对鲜花》的录音,让学生欣赏。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风格特点。

3. 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七、分组练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 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为歌曲《对鲜花》设计伴奏。

《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引言《对鲜花》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生动。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本文将对《对鲜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进行详细阐述。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对鲜花》,并能够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2.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3.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的学习,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对鲜花》,并能够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含义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2.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情感。

3. 练习法:通过学生的反复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中国传统音乐,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歌曲《对鲜花》。

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含义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情感。

(3)学生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学唱歌曲。

(4)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

巩固练习 (1)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3)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意见,再次进行练习演唱。

拓展延伸 (1)教师介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学生欣赏一些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

课堂小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小学音乐教案《对鲜花》

小学音乐教案《对鲜花》

小学音乐教案《对鲜花》一、教学内容:音乐名称:对鲜花教学目标:1.学习音乐中的节奏感;2.了解音乐中的曲式结构;3.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音乐录音;2.鲜花图片;3.音乐乐谱;4.音乐乐器。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引入音乐主题:老师带着学生欣赏音乐《对鲜花》的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

2.引入鲜花主题:老师出示鲜花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描述鲜花的颜色、形状和美丽之处。

步骤二:音乐欣赏(10分钟)1.再次播放音乐《对鲜花》,让学生仔细聆听,体会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2.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步骤三:学习音乐节奏(15分钟)1.引导学生聆听音乐的节奏,并模仿拍打鼓声,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2.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拍击鼓声,一组拍击节奏。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形成合奏。

步骤四:学习曲式结构(20分钟)1.老师出示音乐乐谱,介绍乐谱中的曲式结构,包括起始部分、主题部分、发展部分和结束部分。

2.让学生用手指在乐谱上指出各个部分,并配合音乐录音一起聆听,加深对曲式结构的理解。

步骤五:综合表达(25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乐器,例如铃铛、木鱼等。

2.学生按照乐谱中的曲式结构,自由演奏音乐《对鲜花》。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音乐提示,例如响亮的声音代表鲜花的美丽,柔和的声音代表鲜花的温柔等。

3.每个小组在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欣赏,分享他们在音乐表达中的感受和理解。

四、拓展延伸:1.老师可以邀请学生们学习其他乐器,例如钢琴、小提琴等,并与音乐《对鲜花》一同表演。

2.学生可以在其他课堂上用音乐《对鲜花》创作舞蹈或编写歌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欣赏、学习音乐节奏和曲式结构,以及综合表达的方式,让学生全面感受音乐的美妙。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此外,本课还拓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对鲜花》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对鲜花》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对鲜花》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对鲜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熟练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情绪,并了解对唱这一演唱形式2、知识与技能:能认识并唱准附点四分节奏“×。

×”,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体验歌曲的音乐要素,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用创编动作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歌曲并了解大自然。

3、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对歌的教学方法,通过聆听、模唱、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来感受体验歌曲。

教学重点:能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出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附点节奏教学准备:钢琴、课件、响板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授(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

你们在生活中是不是认识了许多花,有谁能告诉老师你认识哪些花?生:菊花、荷花等。

师:今天,罗老师带来了四种花,同学们来看看有没有认识的,如果有认识的请你来告诉老师这些花有什么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

(出示课件:四种花)师生共同了解四种花的外形特征。

(二)学习歌曲《对鲜花》1、初听范唱,感受歌曲旋律及内容师:我们认识了四种花,想不想听一听有关这些花的歌曲呢?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北京民歌,《对鲜花》,请同学们认真听歌曲,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第二,这首歌曲在演唱时跟平时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听歌曲完整范唱①)生:情绪是欢快的,演唱有一问一答。

师:对了,像这种有两个或两组演唱者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演唱的歌曲就叫作对唱。

在很多的民歌里,经常会出现对唱的演唱形式。

(出示课件,生读音乐卡片。

)2、难点解决:附点节奏3、师:刚才他们一问一答对的这么热闹,老师也想试一试,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配合一下。

(出示节奏谱)师指导学生读准附点节奏:师:什。

么│开花│在水│里─│生:菱.角│开花│在水│里─│什。

么│开花│像木│耳─│凤.仙│开花│像木│耳─│什。

2024年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精选9篇)

2024年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精选9篇)

2024年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精选9篇)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篇1教学目标1.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感受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聆听、演唱、表现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的民族特色。

2.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3.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类演唱形式。

教材分析歌曲《对鲜花》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首汉族儿童歌曲。

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来比智慧、娱乐嬉戏。

这种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在民歌中是很多的。

《对鲜花》的曲调是五声宫调式,全曲只有一个乐段,分四个乐句,第三、第四乐句各有两小节衬词,使乐句得到了扩充。

《对鲜花》歌词词句的韵角多变。

正与各段的数字相押韵,如“一”与“里”、“二”与“耳”、“三”与“山”、“四”与“刺”等。

歌词提到了四种花,即“菱角花”“凤仙花”“山茶花”“蔷薇花”,而“在水里”“像木耳”“红满山”“满身刺”分别是这些花的主要特征之一。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春天到了,百花园里争奇斗艳,芳香扑鼻,有妖娆的桃花、浓艳的月季花,还有略施粉黛的迎春花,那么什么花开在水里呢?什么花长得像木耳呢?什么花开红一片、红满山呢?什么花的枝干上长满了刺呢?我们来听一听。

教师播放歌曲《对鲜花》音频。

生: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歌曲特点。

(如:有衬词,好像是一问一答……)师:再次播放歌曲《对鲜花》,学生熟悉歌曲内容。

二、《对鲜花》歌曲学习1.师生互动。

老师按节奏提问,同时指导学生按歌词中的句子有节奏地回答。

2.欣赏《对鲜花》动画,这首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北方汉族民歌《对鲜花》。

这首歌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不一样,歌曲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这样的演唱形式叫对唱,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对歌。

刚才我们按节奏进行了对答练习,下面我们来试着进行对唱。

师生尝试对唱歌曲,找出演唱有困难的部分并进行练习。

(1)附点四分音符的准确演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鲜花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赶花会》【教学内容】
欣赏:电影《刘三姐》对歌片段
唱:《对鲜花》
听:黄梅戏选段《对花》
【教材分析】
歌曲《对鲜花》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首汉族儿童歌曲。

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来比智慧、娱乐嬉戏。

这种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在民歌中是很多的。

《对鲜花》的曲调是五声宫调式,全曲只有一个乐段,分四个乐句,第三、第四乐句各有两小节衬词,使乐句得到了扩充。

《对鲜花》歌词词句的韵角多变。

正与各段的数字相押韵,如“一”与“里”、“二”与“耳”、“三”与“山”、“四”与“刺”等。

歌词中共提到了四种花,即“菱角花”“凤仙花”“山茶花”“蔷薇花”,而“在水里”“像木耳”“红满山”“满身刺”分别是这些花的主要特征之一。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熟练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情绪,并了解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通过聆听、演唱、表现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2、知识与技能:能认识并唱准附点四分节奏“X . X”,切分节奏“X X X”,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体验歌曲的音乐要素,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用创编动作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歌曲并了解大自然。

3、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对歌的教学方法,通过聆听、模唱、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来感受体验歌曲。

【教学重点】能够用一问一答的对唱演唱形式学唱歌曲,表现歌曲活泼的,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练习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和切分节奏,并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经典欣赏,故事导入
1、师:你知道刘三姐的故事吗?(课件展示图片)
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故事知识....
2、欣赏经典电影《刘三姐》的对歌部分视频。

师:看以看影片中人们在做什么?
视频中刘三姐和三位秀才的演唱方式有什么不同?
他们用怎样的形式在演唱呢?
生:他们在唱歌;在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在演唱,对歌,比赛....(引导学生回答)师:通过这“一问一答”,你们想到了什么游戏活动?(猜谜语?)对,猜谜语也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

其实这一形式在音乐中我们叫“对唱”。

两人或两组人一问一答地演唱形式叫“对唱”。

二、新授歌曲,初识小花
1、初听,感受歌曲旋律及内容
(1)听一听,猜一猜
师:今天我也带来一首歌曲,请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花?是怎样的演唱形式呢?(听歌曲完整范唱)
生:也是对唱的形式,有菱角花、凤仙花、山茶花、蔷薇花..... 师:每种花儿都有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来看看他们的特征。

(课件出示画的图片及特征)
(2)对歌词,读节奏
师:刚才看刘三姐他们一问一答对的这么热闹,老师也想试一试,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配合一下。

(出示节奏谱)
师:什么呢│开花儿│在水│里─│生:菱.角│开花儿│在水│里─│
什么呢│开花儿│像木│耳─│凤.仙│开花儿│像木│耳─│
什么呢│开花儿│红满│山─│山.茶│开花儿│红满│山─│
什么呢│开花儿│满干│刺─│蔷.薇│开花儿│满干│刺─│
师:你们觉得每一句中的哪个字节奏不一样?读起来略重一些?
生:菱,凤....等
师:对,在字旁边的小圆点叫附点,这样的节奏就叫附点节奏,加了附点的音符
叫附点音符。

在唱附点音符的时候,前面一个音要唱的长一些,后面跟着的音要唱短一些。

师:还有一个节奏读的不够准却,“什么呢”是一个切分节奏,中间一个音要唱的重音且长一些。

再读歌词,生问师答,生掌握节奏。

2、再听,唱歌谱,掌握难点
师:同学们,光会读歌词还不够,这首歌还有好听的旋律,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听的歌曲吧!(出示歌谱)
生跟师听琴学唱歌谱。

师:你能从歌谱中找一找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吗?(歌谱显式)
生找一找,唱一唱难点节奏。

3、复听,学唱歌曲(完整的聆听歌曲)
(1)学唱第一段歌词
师:我们来试着唱唱吧,跟着琴演唱第一段歌词。

加入歌词演唱,纠正难点演唱。

(2)发现民歌特色:衬词
师:你们发现歌词有什么不一样吗?比读歌词时多什么?
生:多了“呀根哟”,“呀格呀根呦”...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刚刚唱的其实是句衬词,它能使歌曲变得更有韵味,当出现在句子结尾的时候还可以给歌曲带来结束感。

师:请大家跟我一起再来唱一唱,将衬词的韵味更加表现出来。

(3)歌曲处理,体会情感
师:大家跟着琴来唱一唱,想一想,你觉得这句歌词中哪个字用的最好?
生:瞒
师:“瞒”说明了什么?
生:回答的人不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很有信心....
师:怎么把这个“瞒”的感觉唱出来呢?可以加入表情感受。

总结:“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一定要难倒对方的心情。

“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

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4、再听,演唱全曲
师:歌曲有四段歌词,你能试着把这首歌完整的演唱出来么?
生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师:这是一首民歌,要用明亮爽快的声音来演唱,这样才能表现出它的韵味。

你们能不能这样来唱一唱呢?
听音乐,生完整演唱
师:这首歌是对唱,现在咱们来个分组,把歌曲唱一唱。

生起立,男女分组对唱,提示生注意歌曲的情绪表达。

5、揭题
师:歌曲咱们已经唱的很好了,你们能给这首对唱起个好听的名字么?生自由师总结:那我们就给他起名《对鲜花》吧!
三、歌词编创,百花争艳
师: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比一比谁最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你还知道哪些花名,请继续对照歌曲,来创编歌词,进行对歌。

我说一个五,你对一个五,.............
如:什么开花香又白?(茉莉)
什么开花像喇叭?(百合)
什么开花节节高?(芝麻)
什么开花像太阳?(向日葵)
师:让我们用新编的歌词再来唱一唱歌曲吧!(出示新编歌曲)
四、拓展欣赏,曲花同放
师:“百花齐放,美不胜收”赞美花的歌儿也是千姿百态,不仅民歌里有,戏曲里也有,在安徽,有著名的黄梅戏,其中一部《打猪草》里就有一段《对花》,咱们来欣赏一段。

(课件播放音乐,介绍故事内容及黄梅戏的知识)
师:请你对比这首《对花》和我们唱的《对鲜花》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旋律欢快、声音明亮、都是对唱…
师:一起跟着音乐唱一唱黄梅戏的对唱吧!(播放对花视频)感受戏曲的别样魅力!
五、总结
师:世界有了鲜花的点缀才变的更加美丽,祖国有了你们的点缀才更辉煌,你们就像鲜花,绽放在祖国的大地上!来,让我们随着欢快的旋律,一起去装点美丽的祖国吧!
【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分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是设计这节课的基本理念。

《对鲜花》是一首北京童谣,看似简单的一首歌,里面却蕴藏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如:北京方言中的儿化音,衬词的运用及演唱、对唱这一独特演唱形式的特点、歌词合辙押韵的规律等等。

设计环节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是本课的一个特点。

例如在初听时的“认识鲜花”不但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还加深歌词的记忆,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为后来的创造活动做了准备。

在学习歌曲之前先对本课的重、难点学习、攻克。

通过出示课件认识“附点音符”以及附点节奏,切分节奏,通过读歌词,唱歌谱,让学生理解掌握。

再比如巩固歌曲时老师与学生“对”歌,这其实比平时一般意义上的巩固歌曲更深一层,这实际是在巩固一种“对歌”技巧,从而真正达到“对”的目的,而不是毫不动脑地一味地看着书唱。

这种训练方式为接下来的创编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效果。

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有的为歌曲创编动作并带领同学表演动作,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多次完整的欣赏歌曲以及教师没有完整的范唱,学生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在接下来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学生的节奏方面还是不够稳定。

在时间的掌控上也把握不好,学习歌曲时浪费时间太多,歌曲的细节处理不够。

今后我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聆听和对音乐作品的内心体验,让学生享受音乐,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