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38c05acc22bcd127ff0ca2.png)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药学概论重点选择25 ,判断25,填空10,简单4*10药学概论考试时间:7月13日下午2: 00-4 : 00 (19周星期一)地点:B1-2151.处方药P347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 处方药生产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其生产品种必须取得药品批准文号。
2.非处方药P347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药师和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用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的特点是药品适应证可自我诊断、可自我治疗,通常限于自身疾病;药品的毒性在工人的安全范围内,其效用-风险比值大;药品滥用、误用的潜在可能性小;药品作用不掩盖其他疾病;药品不致细菌耐药性;一般公众能理解药品标签的忠告性内容,无需医师监督和实验监测即可使用非处方药的每个销售单元包装必须附有标签、说明书。
我国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的图案为椭圆形背景下的OTC三个英文字母,分为红色(红底白字)和绿色(绿底白字),红底白字的图案用于甲类非处方药,绿底白字的图案用于乙类非处方药以及经营非处方药的企业指南性的标志。
3.新药P347是按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新药的临床试验包括了几期、申请新药的临床试验要进行哪几期;新药的研究开发的5个阶段:(1)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2)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3)药物临床研究阶段;(4)药品的申报与审批阶段;(5)新药监测阶段。
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I、:□、皿、W期。
申请新药注册应当进行I、U、皿期临床试验P10,P389 药品P347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化学药物、天然药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包括两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和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药学概论期末重点(整合)
![药学概论期末重点(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ac555bba0029bd64783e2c9a.png)
药学概论重点(整合版)1.常用的抗结核药物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二线药物: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乙硫异烟肼、环丝氨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
新一代的抗结核药:司帕沙星、利福定2.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1.识别阶段:T细胞和B细胞分别通过TCR和BCR精确识别抗原,其中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由抗原提呈细胞来提呈;2.活化增殖阶段: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协同刺激分子的参与下,发生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效应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和记忆细胞;3.效应阶段: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3.生药鉴定的定义及目的定义:生药鉴定就是依据国家药典和地方药品标准以及有关资料规定或记载的生药标准,对商品生药或检品进行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检定。
1.发掘中医药学遗产,整理中药品种2.制定生药质量标准,促进生药标准化3.寻找和利用生药资源,发展中药事业4.药剂学中常采用的灭菌方法物理灭菌法1. 干热灭菌法2. 湿热灭菌法3. 过滤灭菌法4. 射线灭菌法化学灭菌法5.生药理化鉴定生药性状鉴定理化鉴定:利用药物中存在的某种化学成分的性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来鉴定药材真伪和纯度。
性状鉴定:运用人体的感官感受的方法对药物的性状进行鉴别。
6.体内药物分析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定义:通过分析人或动物体液及各组织器官中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了解药物在体内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和转变,以及代谢的方式、途径等信息,从而有助于药物的研究、临床合理应用等。
主要任务:1. 体内药物分析本身的“方法学”研究2.开展各种生物样品的常规测定3.新药开发中的新药体内研究4.药物代谢产物的研究与测定5.内源性物质的研究6.滥用药物的研究7.药物分析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定义: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PDF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PDF](https://img.taocdn.com/s3/m/95fbdda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f.png)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PDF
1. 药学的定义和目标:药学是对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代谢和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2. 药物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古埃及人发现植物的药用价值,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现代药物产业则是从19世纪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
3.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分为传统药物、化学药物、生物制品和天然药物等分类。
4.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如激活或抑制受体、干扰代谢途径或细胞信号传导等。
5. 药效学:药效学是药物研究的重要分支,其中包括药效的定义、分类、评价等。
6. 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是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7. 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研究药物对人体的有害反应,包括毒性评价、致癌和致畸等研究。
8. 药物开发流程:药物研发的过程通常包括新药发现、药物设计、药物代谢和毒理学评价、临床试验、注册和上市等环节。
9. 药品管理法律法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包括药品注册、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10. 药物治疗中的患者安全:药物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评价和监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药学导论重点——个人整理终极版》
![《药学导论重点——个人整理终极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f40d3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3.png)
《药学导论重点——个人整理终极版》
药学导论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介绍药物的结构、保存、安全使用及药物治疗原理等基本知识。
这门课程涉及药物科学、药物学、药物毒物学、药理学、药事学等多个学科,覆盖宽广,属于药学的分支学科中的一门课程。
1.药物科学:讨论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药物生产和生态学、药物分类学等内容,旨在认识药物成分的性质和组成成分,从而了解药物的活性、性质和作用原理。
2.药物学:讨论药学的发展历史、药物标准、药学图书馆等,旨在了解药学研究领域内各个专业研究的内容,进而了解药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3.药物毒物学:探讨药物毒性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了解药物的安全使用,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
4.药理学:探讨药物对生物体和组织的作用原理及对机体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药物的吸收、生物转化和排出等,以及药物对上皮细胞、抗体反应、细胞信号调节等的影响。
5.药事学:主要研究药物管理、保健品消费、社会药学等,了解药物营销、使用和控制的规范,以及涉及药物管理的伦理问题等,旨在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和知情权,为公众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药学导论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系统的介绍药学的基本原理、技术及开展临床应用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药学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发展更安全有效的药物用药。
《药学概论》考试重点
![《药学概论》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9f1303680203d8cf2f2407.png)
第一章绪论(1)第一阶段:主要利用天然药物;德国化学家塞特纳从鸦片中提取分离出第一个活性成分——吗啡。
(2)第二阶段:开创化学药物的应用领域;磺胺药、抗生素的发现与大量使用成为了药物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3)第三阶段:60年代开始,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等药物的发现成为药物发展史上第二次飞跃的标志。
(4)第四阶段:生物技术药物;Hirose和Itakura用基因工程法表达了生长抑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基因工程法生产具有药用价值的产品,标志着基因工程药物开始走向实用化阶段。
2.药学的定义P5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应用的科学,也称为药物科学。
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应用的科学,也称为药物科学。
药学与化学、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是要学的理论基础,药学与医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1)化学是药学的研究基础。
(2)医学为药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3)药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1)研究新药及其制剂(2)阐明药物作用机制(3)研究药物制备工艺(4)制定药品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5)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6)促进、评估及保证药物治疗的质量,制定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1)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2)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3)药物临床研究阶段: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
(4)药品的申报与审批阶段(5)新药监测阶段按照其适用范围可以将GMP划分为三类:(1)具有国际性质的GMP(2)国家权力机构颁布的GMP(3)工业组织制订的GMP8.国家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实行执业药师制度【熟悉】P16-17第二章生药学概论生药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整理)药学概论复习大纲终稿
![(整理)药学概论复习大纲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8a9240ed6f1aff00bed51eb3.png)
药学概论复习资料CH.1 绪论1.何为药品?药学的定义与主要任务。
(P3 、P5、P6)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体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用量的物质。
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使用的科学,也称为“药物科学”药学的主要任务:1研究新药制剂2阐明药物作用机制3研究药物制备工序4制定药品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管理5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6促进、评估及保证药物治疗的质量、制定经济有效地治疗方案(合理用药)2.药学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里程碑是什么?(P3)1805年德国化学家赛特那从鸦片中提取分离出吗啡(第一个活性成分)3.药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通常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不同将药品分为哪几类?(P7)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物药物4.药学与哪些因素(或与什么学科相关)有着密切的联系?药品流通的概念及包括哪些特点?(P5、P13)药学与化学、生物学及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化学是药学的理论基础,医学为药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药学和医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药品流通,是从整体来看药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患者的活动、体系和过程,包括药品流、货币流、药品所有权流和药品信息流(药品流通就是药品生产后,通过运输、储存、销售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这个中间环节)。
特点:1对药品质量要求高2药品多样化3参与人员多4药品价格难控制5对药品广告宣传要求高5.天然药物研究的特点包括哪些?(P7)1适用于多种重要疑难疾病2结合新靶点,利于寻找先导物3利于预防性天然药物的研究6.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多少期?评价同一药物不同剂型临床药效的方法是什么?(P10)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I 、II、 III、 IV四期生物等效性是评价同一药物不同剂型临床药效的方法7.临床药学的概念?(P14)临床药学是以病人为对象,以药物为基础,以安全、合理用药为目的,以客观科学指标为依据,研究药物及剂型与机体相互作用中的各种反应(包括有效和不良反应),从而促使药物最大限度的发挥临床疗效的医药结合性学科CH.2 生药学1. 中药的定义?(P21)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师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2.生药的定义(P21)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是经过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3.生药学的定义(P21)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和利用与新药创制的科学4.生药的分类方法(P25)1按药用部位分类法2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3 按自然系统分类法4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5.地道药材的定义(P47)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
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整理
![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78b49f69eae009591bec48.png)
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整理重点章节:第五章药理学第七章药剂学第九章药事管理学第十三章药物流行病学与经济学评价第一章绪论1.药学的发展(吗啡、百浪多息、《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反应停”事件、1962年《科夫沃—哈里斯修正案》)P3-42.药学的定义P5 药品的定义、天然药物的定义P73.药物临床研究阶段P10(GCD是什么?;新药临床试验的四个阶段;生物等效性)4.GMP是什么?P12 药品流通的定义P135.药师的定义、基本职责P15 药品批发企业药师的主要职责、药品零售企业药师的主要职责、医疗机构药师的主要职责P16第二章生药学概论1.中药、草药的定义P20 生药、生药学的定义、我国近期生药学科的研究任务P212.生药学的历史(判断题)P22 《神农本草经》P233.中药炮制的目的P24 生药的记载大纲P26 生药的国际通用名P274.生药炮制的目的(问答题)P28 生药的现代采收原则(填空题)P305.生药鉴定的定义及目的P34-356.生药鉴定的方法(原植(动)物鉴定的定义、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的目的、理化鉴定、理化常数、纯度与品质的鉴定、杂质检测、灰分测定、酸不溶性灰分)P37-437.中成药的定义P44 中成药的鉴定(了解)P44-458.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分为哪三级?、地道中药材的定义P46 怀药产区、四大怀药P479.重点掌握黄芪、人参、三七、川贝母、金银花、陈皮、麦冬、冬虫夏草第五章药理学1.胆碱能纤维、肾上腺素纤维、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P2042.重点掌握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肾上腺素、阿托品、普萘洛尔3.有机磷酸酯类P206、镇静催眠及抗惊厥药(地西泮、巴比妥类)P2104.抗惊厥药:硫酸镁(注意:注射硫酸镁的作用是抗惊厥、口服硫酸镁的作用是泻药)5.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作用机制;不良反应);抗躁狂抑郁症药(米帕明、碳酸锂);抗帕金森病药(帕金森病的定义、拟多巴胺类药、中枢抗胆碱药)P211-2126.中枢镇痛药(吗啡);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P213-2147.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强心苷类药理作用、作用原理)P216 其他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P2178.抗心绞痛药(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心绞痛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硝酸甘油、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药)P218-2199.抗高血压药(利尿药氢氯噻嗪、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普萘洛尔卡托普利、氯沙坦)P22010.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调血脂药:他汀类、胆汁酸结合树脂、苯氧芳酸类、烟酸类;抗氧化药:普罗布考)P221-22211.利尿药(选择题)P223-224;脱水药(甘露醇)P22412.呼吸系统药物(平喘药)P22813.消化系统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镁;H2受体阻断药: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替仑西平;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黏膜保护药:米所前列醇、恩前列醇、硫糖铝、枸椽酸铋钾;抗幽门螺杆菌药:甲硝唑、庆大霉素、阿莫西林)P229-23014.泻药、止泻药P230-23115.抗组胺药(H1受体阻断药:第一代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异丙嗪、赛庚啶)和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阿司米唑)的区别)P231-232 16.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培氯米松、泼尼松等的生理作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P232-23317.抗甲状腺素药(硫脲类、碘剂)P23518.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P23519.常用术语(抗生素、抗菌药、抗菌后效应、抑菌药、抗菌活性等的定义)P24020.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问答题)、细菌耐药性的定义P24121.青霉素、头孢菌素P242-24322.大环内酯类及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P2442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P24524.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P245-34625.人工合成抗菌药(了解)P246-247 抗真菌药P24726.抗菌作用机制P24627.抗结核病药(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P247-24828.抗肿瘤药案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类可分成哪几类?P250-25129.常见的毒性反应、特殊的毒性反应P251第七章药剂学1.药剂学的概念、宗旨P2862.药物剂型的重要性(作用)药物剂型按形态的分类P2873.药物制剂的组成部分、辅料的定义及辅料在药剂学中的的作用P2874.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药物制剂稳定性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P2885.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填空、选择、判断、问答)P289-2906.液体制剂的特点、质量要求、液体制剂的防腐(防腐的重要性、防腐剂)P291-2927.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P2948.灭菌法有哪些?灭菌与灭菌剂的定义P2969.注射剂的概念、质量要求、给药途径P29810.注射剂的附加剂、热原检查(家兔法、鲎(hou)试剂法)、注射剂的制备P29911.输液的质量要求P300 滴眼剂的质量要求(无菌)P30112.固体制剂的定义、类型P30113.根据口服固体制剂溶出速度的快慢,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片剂、包衣片、丸剂的药物吸收的快慢顺序为?P30214.散剂、颗粒剂的定义、质量检查P303 胶囊剂的定义、质量检查P30415.片剂的定义、片剂的辅料(填充剂、湿润剂与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片剂的包衣、包衣的目的(选择题)P306-30716.片剂的质量评价P30817.气雾剂的组成?常用的抛射剂?P31318.缓释制剂的定义经皮吸收制剂(或称经皮给药系统或TDDS)的定义及优点P314-31519.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制释药、无毒可生物降解三个要素。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ce65808762caaedd33d448.png)
第一章绪论1.药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事件:1)第一阶段(远古时代到19世纪)利用天然资源,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开发出各种剂型以方便患者用药,对于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有深入研究,代表药物——吗啡,这是现代药学的珍上里程碑。
2)第二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五十年代)大量化学药物被合成应用于疾病治疗。
代表药物——青霉素、磺胺类药(人工合成)。
3)第三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生物化学有巨大进展,对激素和各种维生素的分离和鉴定,反应停事件(1962年),代表药物——激素、维生素、受体拮抗剂、酶抑制剂,是药物发展史第二次飞跃的标志。
4)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生物技术药物时代,代表药物——人胰岛素、人生长素、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白介素2.新药的研发要经历哪几个阶段(简答)新药研发包括五个阶段:①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②药物临床前研究、③药物临床研究、④药品的申报与审批、⑤新药检测期的管理;3.药学: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第二章生药学1.生药的定义和炮制方法:生药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炮制方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P282.生药的产地加工:产地加工凡在产地对药材进行初步处理如清洗、修整、干燥等,称为产地加工。
产地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有效成分的含量,保证药材的品质,达到医疗用药的目的,并且便于包装、运输和储藏。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产于东北三省。
功效:性温、味甘、微苦。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主产于云南、广西。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山楂: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药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归纳
![药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e39fa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8.png)
药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归纳1. 药物的起源药物的起源主要有植物、动物、矿物和化学合成四种途径。
在古代,药物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许多药物开始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备。
不同的药物来源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理学作用,药物的起源对于合理使用和研发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的性质药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药理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形态、颜色、味道、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主要指化学成分、结构和稳定性;药理学性质包括药效、毒性、副作用等。
了解药物的性质可以为药物的制备、贮藏和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3. 药物的制备药物的制备包括天然产物的提取、半合成和全合成等多种方法。
天然产物的提取主要通过溶剂提取、柱层析、结晶等方式进行;半合成和全合成是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制备药物化合物。
药物的制备涉及到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和制药工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4. 药物的质量药物的质量包括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和纯度等多个方面。
药物质量的检验和评价是药物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其中药物的质量标准是评价药物质量的依据,包括质量指标和质量标准等内容。
5. 药物的药效药物的药效是指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治疗效果,包括药理学作用、药效学特性和治疗机制等内容。
了解药物的药效可以为药物的合理使用、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6. 药物的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代谢的过程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步骤,其中药物代谢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个体差异等问题是影响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的重要因素。
7. 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效应,包括毒副作用、药物过敏、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为合理用药、预防和治疗不良反应提供重要依据。
8. 药物的药物治疗药物的药物治疗是指通过药物对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包括麻醉、止痛、杀菌、抗炎、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多个领域。
药物治疗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药物耐药性、滥用、误用等。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daf00e171fe910ef02df82e.png)
药学概论第一章绪论药品的概念: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是人类对付疾病最有力的武器。
第一节药学的发展与药学任务p3一药学的发展1 ~19世纪末——天然药物如:吗啡2 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化学药物如:百浪多息,青霉素“磺胺醑”事件:要求产品上市销售之前必须证明其安全性3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生化药物如: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反应停”事件:所有药品的ADR必须报告FDA4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药物如:胰岛素二药学的定义与任务药学的概念: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使用的科学,也称药物科学。
药学与化学,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是药学的理论基础,药学和医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第二节药品的类别p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通常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不同分为: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物药物。
第三节药品的上市过程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其中Ⅰ、Ⅱ、Ⅲ期是上市前的,Ⅳ期是上市后的。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第二章生药学概论第一节绪论p20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
生药的概念:生药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生药学的概念:生药学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的科学。
第二节生药的分类与记载大纲p25生药的分类法:1 药用部位 2 化学成分 3 自然系统 4 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 5 中文名的笔画顺序生药的拉丁名是国际通用的名称。
第三节生药的炮制p27一生药的炮制目的1降低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2缓和或改变药物的性质和作用;3提高疗效;4便于调配和制剂;5纯净药物,利于贮藏;6除臭矫味二生药的炮制方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第六节生药资源及道地药材p45道地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
(完整版)临床医学概论重点(药学专业)
![(完整版)临床医学概论重点(药学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7a862ed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4.png)
(完整版)临床医学概论重点(药学专业)诊断学常见症状:发热、呼吸困难、咯血、呕血、腹痛、水肿、昏迷。
发热正常体温:36~37℃1.发热: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2.热型:(1)稽留热:39~40℃,24h波动<1℃,持续数日、数周。
大叶性肺炎,伤寒。
(2)弛张热:>39℃,24h波动>2℃(但高于正常体温)。
败血症,化脓性感染。
(3)间歇热:高热和无热反复交替。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波状热:渐渐升39℃,渐渐降至正常热,如此反复。
布鲁杆菌病。
3.发热病因:(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
(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内脏梗死、组织坏死。
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
内分泌代谢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产热多。
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输出量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出血。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低热。
呼吸困难1.类型、特点、病因:肺源性呼吸困难:(1)吸气性:吸气时间长,三凹征。
上气道阻塞(2)呼气性:呼气时间长,哮鸣音。
下呼吸道阻塞,肺泡弹性减弱(3)混合性:呼吸音异常,病理性呼吸音。
换气功能障碍。
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不全影响最大):(1)劳力性呼吸困难:活动时出现加重休息减弱。
心功能不全早期。
(2)端坐呼吸:仰卧时发生或加剧坐位时减轻。
心衰。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发作,被迫坐起,咳嗽,喀粉红色泡沫痰,喘息、奔马律、肺部湿罗音。
急性左心衰。
中毒性呼吸困难:深大呼吸。
酸中毒。
呼吸加快。
急性感染、急性传染病。
呼吸缓慢、变浅、节律异常。
镇静类药物中毒。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神经)呼吸浅慢,节律改变。
中枢直接受压力感受器刺激(精神)呼吸浅快,伴随手足抽搐。
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
血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加速,心率加快。
重度贫血,红细胞携氧量减少。
咯血1.常见病因:支气管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炎结核。
药学导论重点——个人整理终极版
![药学导论重点——个人整理终极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b9b1845022aaea998f0f64.png)
第二章生药学1.我国近期生药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请你对其可行性谈谈看法P 34我国近期生药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努力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①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应用基础研究,阐明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即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探讨中药理论的现代化科学基础。
②研究开发现代中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③通过和实施GMP和GAP。
④制订中药研制的标准、规范,力争成为传统药物及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国际标准。
发展趋势:①生药鉴定正向着超微层次和分子水平深入②更加科学地揭示影响生药品质的各种因素③生药有效成分的人工制造成为可能④药材道地性的本质正在被揭示⑤生药新资源的开发有了良好的基础⑥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正在深入结果与结论:21 世纪我国生药学的研究模式将发生新的变革,研究战略重心将出现重大转移,道地药材、绿色药材及其生产规范化和质量标准化、中草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中药基本理论及其现代化等将成为21 世纪初我国生药学研究的热点或前沿领域。
同时包括生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将为重铸21 世纪生药学辉煌提供强劲的动力。
2.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P 41生药的生产包括采收、加工、贮藏和炮制等多个环节,只有合理的生产才能有效保证生药质量,保护和扩大生药资源。
一、生药的采收:关键在于确定适宜采收期二、生药的处理:包括产地加工、干燥和贮藏三、生药的炮制: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对有些药材需要经过特殊的加工炮制影响生药品质的自然因素有:1生药的品种2植物的生长发育3植物的遗传与变异4植物的环境因素等1品种的确认鉴定应为质量控制系统的首要环节2药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活性成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因而对生药的质量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3植物会产生种内次生代谢产物的多型性,又称化学变种或化学型。
研究药用植物种内化学成分的变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光照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环境温度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降水量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土壤条件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等。
药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药学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4b78f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c.png)
药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药物的定义和分类1. 药物的定义药物是指具有预防、治疗或者诊断疾病的生物或者化学制剂,可改变生理功能、神经系统或者代谢活动的物质。
2. 药物的分类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物、生物制品。
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治疗药物、预防药物、诊断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激动药、抑制药、调节药。
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生物药物、无机药物、有机化合物。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1. 药物的激动作用激动药物是指能够增强机体生理活动或者组织细胞功能的药物。
例如: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2. 药物的抑制作用抑制药物是指能够抑制机体生理活动或者组织细胞功能的药物。
例如:抗生素、镇痛药等。
3. 药物的调节作用调节药物是指能够调节机体生理活动或者组织细胞功能的药物。
例如:雌激素、胰岛素等。
三、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1. 药物的吸收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到体内循环系统的过程。
药物的吸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药物本身的性质、给药途径、给药部位等。
2. 药物的分布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官和血液中的分布情况。
药物的分布受到血液循环、药物蛋白结合、组织通透性等因素的影响。
3. 药物的代谢药物的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被生物化学反应所改变的过程。
药物的代谢通常是在肝脏中进行的,也可以在其他组织中进行。
4. 药物的排泄药物的排泄是指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主要通过尿液、粪便、呼吸和汗液等途径进行。
四、药物的药效学和毒理学1. 药物的药效学药物的药效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部位、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等方面的科学。
药效学是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的重要基础。
2. 药物的毒理学药物的毒理学是研究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科学。
毒理学研究对于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风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五、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合理用药1. 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的临床应用是指根据药物的药效、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等特性,对疾病进行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过程。
药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
![药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91539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8.png)
药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药学是研究药物的成分、性质、剂型、制备、贮存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例如化学、生物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等。
药学的发展贯穿人类历史的方方面面,其知识点也十分丰富多样。
下面就是药学概论的知识点总结。
一、药物的定义和分类1. 药物的定义药物是指可以预防、治疗、诊断、缓解疾病、改善健康状况或者对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
2.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根据其来源、性质、用途、剂型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剂,以及按其用途可分为治疗药物、预防药物、诊断药物等。
二、药物的性质和贮存1. 药物的性质药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外观、溶解度、稳定性等;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化学成分、反应特性等。
2. 药物的贮存药物的贮存需考虑到温度、湿度、光线、氧气等因素的影响,并需要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来保证药物的质量。
三、药物的剂型和作用机理1. 药物的剂型药物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的形式,主要包括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等,如片剂、胶囊、滴剂等。
2. 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指药物与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环节。
四、药物的制备和检验1. 药物的制备药物的制备是指根据药物原料或者化学原料,通过一定的挑选、提取、合成等制备工序,制得合适的药品。
2. 药物的检验药物的检验是指对药物制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包括原材料的检验和成品的检验。
五、药物的使用和剂量1. 药物的使用药物的使用涉及到药物的途径、频率、剂量、疗程等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的药物、疾病和患者情况进行合理应用。
2. 药物的剂量药物的剂量是指每次使用药物的用量,通常以单位重量或单位体表面积来表示,包括成人剂量、儿童剂量、老年人剂量等。
六、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1. 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是指使用药物后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常见的头痛、恶心、皮疹等,以及严重的肝肾损害、心脏毒性等。
药概重点详细解读最终版
![药概重点详细解读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cbbf9383d049649b6658f5.png)
PS:该版本更正如下:1、部分错别字。
2、大部分题目均已加上书本的页码。
3、更正之前版本的错误内容。
4、鉴于之前太多百度的,这次的除了标注(百度),其余均改为书本上的内容。
嗯哼,内容已经基本上在书上摘录下来了,大家可以直接背这个,基本上不用翻书了,能省去你们很多功夫吧。
希望大家在使用方便的同时,能够记住懂得分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两句话。
祝大家考试顺利。
----三七1.H2受体阻断剂有哪些药物?P232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通过阻断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分泌。
主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
也用于胃泌素瘤和皮肤瘙痒症。
2.甘草抗炎、抗过敏的物质基础是?P75中药甘草中含有甘草酸等多种皂苷以及黄酮、淀粉、纤维素、草酸钙等成分3.异戊巴比妥化学性质?P210 和P136中效类:异戊巴比妥,用于催眠、抗惊厥。
巴比妥类【药理作用】主要是一直多突触反应,减弱易化,增强抑制。
还通过延长氯离子通道开放的时间,而增强GAGA的中枢抑制作用。
随着剂量逐渐增大,出现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和麻醉作用。
1.在乙醚、乙醇中易溶;呈弱酸性;其钠盐水溶液容易水解开环。
2.多在肝脏代谢。
3.主要用于催眠、镇静、抗惊厥以及麻醉前给药。
(百度)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因剂量不同而表现出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不同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苯巴比妥相似,可能是由于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层转入抑制。
为中效催眠药,持续时间约3—6小时,主要用于催眠、镇静、抗惊厥(小儿高热惊厥、破伤风惊厥、子痫、癫痫持续状态)以及麻醉前给药。
4.属于特殊杂质的药物有哪些?P260 倒数第三段特殊杂质指的是某一个或某一类药物生产或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如阿司匹林中的游离水杨酸,异烟肼中的游离肼。
比较: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部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如氯化物、硫酸盐、铁盐、砷盐、重金属、水分等。
5.药物制剂质量检查需进行微粒检查的剂型是P313 (二)微粒的大小气雾剂6.“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由来(维基百科)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规模宏大,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
最新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最新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30215758fb770bf78a55f7.png)
第一章绪论1.药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事件:1)第一阶段(远古时代到19世纪)利用天然资源,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开发出各种剂型以方便患者用药,对于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有深入研究,代表药物——吗啡,这是现代药学的珍上里程碑。
2)第二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五十年代)大量化学药物被合成应用于疾病治疗。
代表药物——青霉素、磺胺类药(人工合成)。
3)第三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生物化学有巨大进展,对激素和各种维生素的分离和鉴定,反应停事件(1962年),代表药物——激素、维生素、受体拮抗剂、酶抑制剂,是药物发展史第二次飞跃的标志。
4)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生物技术药物时代,代表药物——人胰岛素、人生长素、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白介素2.新药的研发要经历哪几个阶段(简答)新药研发包括五个阶段:①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②药物临床前研究、③药物临床研究、④药品的申报与审批、⑤新药检测期的管理;3.药学: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第二章生药学1.生药的定义和炮制方法:生药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炮制方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P282.生药的产地加工:产地加工凡在产地对药材进行初步处理如清洗、修整、干燥等,称为产地加工。
产地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有效成分的含量,保证药材的品质,达到医疗用药的目的,并且便于包装、运输和储藏。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产于东北三省。
功效:性温、味甘、微苦。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主产于云南、广西。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山楂: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药学概论期末考点总结
![药学概论期末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22d3b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d.png)
药学概论期末考点总结导读:药学概论是药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内容、职业方向等。
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的考察,因此,复习备考时需要细致整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重要的考点知识。
本文将对药学概论期末考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全面回顾和理解该门课程的知识。
一、药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药物定义和分类2. 药物的命名和表示法3. 药物的气味和味觉4. 药理学分类和临床分类5. 两性药物的特性二、药物的起源和发展1. 药物的历史发展概述2. 中国古代药物的研究与应用3. 西方现代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三、药物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 药物的研究内容2. 药物的开发方法和流程3. 药效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4. 药物的毒理学研究四、药物的质量标准和药典1. 药品质量的概念和要求2. 药物的质量检验3. 药典的定义和作用4. 国际药典的发展和应用五、药物的制剂和给药途径1. 药物制剂的概念和分类2. 固体制剂3. 液体制剂4. 半固体制剂5. 给药途径的分类和特点6. 外用制剂的特点和应用六、药物的药理学1. 药物的药理学分类和特点2.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动学参数七、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1. 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剂量选择2. 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3. 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禁忌症4. 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和个体化用药八、药物的生产和质量管理1. 药物生产的主要流程和步骤2. 药物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3. 药物生产中的洁净室和GMP规范九、药学研究的职业方向和发展前景1. 药学研究的职业方向和就业前景2. 药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方向3. 药学相关的科研机构和药企的研发部门以上只是对药学概论期末考点的大致总结,具体的考察重点和难点还需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进行梳理和把握。
复习备考时,建议学生对每一个考点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和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药学概论复习大纲
![药学概论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2fd47e9ba1aa8114531d90b.png)
1. 滴丸剂膜剂栓剂软膏剂胶囊剂GSP GCP GLP GMP GAP 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心钠素干扰素重组乙肝疫苗构效关系单克隆抗体缓释制剂卡托普利碳酸锂抗菌药最低抑菌浓度药物流行病学中药指纹图谱强心苷类药事管理泻药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心钠素人生长激素肿瘤坏死因子配伍禁忌蓄积中毒耐受性耐药性特异质生物碱天然药物假药甘露醇药效团朱砂靶向制剂胃漂生物碱浮片胰岛素褪黑素氢氯噻嗪抗生素病例报告抗菌活性抗菌谱抗菌后效应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试验甲类非处方药假药化学药物处方B -内酰胺环青霉素抗狂躁2.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目标3. 加热的天然药物提取方法有4. 注射剂质量检查包括?5. 缓释制剂通过如何控制药物释放?6. 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7. 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有8. 如何调配处方9. 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天然活性成分的方法有10. 《中国药典》内容包括11. 惊厥治疗12. 执业药师注册有效期13. 将药物做成前药的目的14. 可在大众传媒上发布广告的药品是15. GMF要求厂房内的照度16. 简述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种类17. 药品质量检验的目的18. 天然药物化学常见的有效成分有19. 抗肿瘤药物常见毒性反应20. 参加执业药师考试年度时长?21. 药品出库要求遵循的原则22. 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拟肾上腺素药是23. 基因工程制药中常用的目的基因克隆载体24. 研究构效关系的意义25.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时要有?26. 甘露醇是一种高效利尿药27. 重点医院监测的主要缺点28.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为29. 酶工程制药主要技术30. 结构中含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的是乙型强心苷元。
31.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32. 影响药物化学稳定性处方因素33. 专属性鉴别反应收载在中国药典的附录部分34. 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治疗作用的系列偶氮染料35. 药学发展的4 个阶段。
36. GMP定义是什么?37. 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何方式现货销售药品。
药学概论复习提纲
![药学概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89a403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b.png)
药学概论(gàilùn)复习提纲及答案(仅供参考)绪论(xùlùn)1、药学定义:药学以现代化学、医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使用(shǐyòng)的科学,也称为药物科学。
2、药品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guīdìng)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3、药学的主要任务:(1)研究新药及其制剂(2)阐明药物作用机制(jīzhì) (3)研究药物制备工艺(4)制定药品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5)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6)促进、评估及保证药物治疗的质量,制订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4、药学教育中的四大专业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5、药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通常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不同将药品分为哪几类?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不同将药品分为: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物药物6、药学与哪些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药学与化学、生物学及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化学是药学的理论基础;药学与医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作用逐渐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
7、规范化药品管理包括哪些规范化管理?GMP GSP GLP GCP第三章药理学1、泻药的类型:容积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2、常用抗惊厥药有哪些?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均有抗惊厥作用。
注射硫酸镁也有抗惊厥的作用。
3、抗狂躁的药物有哪些?氯丙嗪、米帕明、碳酸锂。
4、常用降压药有哪些类型?常用降压药有:利尿药、钙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卡托普利、氯沙坦)、中枢性降压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血管扩张药、钾通道开放剂、5—羟色胺受体阴断药。
5、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对药效的影响程度,或根据其作用方式,宏观上将药物分为哪两类?非特异性药物和特异性药物6、糖皮质激素有哪些临床应用?(1)替代疗法:用于急性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即艾迪生病;脑垂体功能减退症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药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事件:1)第一阶段(远古时代到19世纪)利用天然资源,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开发出各种剂型以方便患者用药,对于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有深入研究,代表药物——吗啡,这是现代药学的珍上里程碑。
2)第二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五十年代)大量化学药物被合成应用于疾病治疗。
代表药物——青霉素、磺胺类药(人工合成)。
3)第三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生物化学有巨大进展,对激素和各种维生素的分离和鉴定,反应停事件(1962年),代表药物——激素、维生素、受体拮抗剂、酶抑制剂,是药物发展史第二次飞跃的标志。
4)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生物技术药物时代,代表药物——人胰岛素、人生长素、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白介素2.新药的研发要经历哪几个阶段(简答)新药研发包括五个阶段:①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②药物临床前研究、③药物临床研究、④药品的申报与审批、⑤新药检测期的管理;3.药学: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第二章生药学1.生药的定义和炮制方法:生药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炮制方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P282.生药的产地加工:产地加工凡在产地对药材进行初步处理如清洗、修整、干燥等,称为产地加工。
产地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有效成分的含量,保证药材的品质,达到医疗用药的目的,并且便于包装、运输和储藏。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产于东北三省。
功效:性温、味甘、微苦。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主产于云南、广西。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山楂: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功效:清热解暑、除蒸、截疟。
第三章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的定义: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矿物的药物,并以植物来源为主。
中国的天然药物称为中药或草药。
1.糖和苷:苷类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同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2.强心苷:是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
生物活性:具有强心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节律障碍等心脏疾患。
3.生物碱是指一类来源于生物界(以植物为主)的含氮的有机物,多数生物碱分子具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且氮原子在环状结构内,大多呈碱性,一般具有生物活性。
2.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主要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2)水蒸气蒸馏法;3)升华法第四章药物化学药物的构效关系的作用:1)根据所阐明的构效关系,为设计药物指明方向;2)构效关系可以反映药物作用的特异性;3)研究构效关系,有助于解释、认识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式第五章药理学1.细菌耐药性定义和产生的原因:定义: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者消失。
产生的原因:①产生灭活酶;②改变靶位结构;③增加代谢拮抗物;④改变通透性;⑤主动外排。
2.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感应阶段、增值分化阶段、效应阶段3.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1)替代疗法:用于急性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脑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2)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3)急性严重感染。
4)解除炎症症状。
5)血液病: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药理作用:抗炎;抗休克;抗免疫;抗毒;4.解热镇痛药的典型代表药物及其药理作用:典型代表药物阿司匹林。
药理作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阿司匹林的作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栓形成5. 常用抗高血压药分类及代表药物:1)利尿药:氢氯噻嗪;2)钙拮抗剂:硝苯地平;3)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卡托普利、氯沙坦;5)其他抗高血压药: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6.常用抗结核药(疫苗为:卡介苗):第一线抗结核病药: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等7.抗肿瘤药毒性反应近期毒性:1)共有的毒性反应:骨髓毒性、胃肠道反应;2)特殊的毒性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引起心、肺、肝、肾及神经系统的损害远期毒性:主要见于长期生存的患者,可引发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不育和畸胎。
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减少Ach灭活而间接表现为Ach作用。
兴奋M受体和N2受体。
临床应用:重症肌无力;术后肠胀气、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肌松剂箭毒中毒的救治。
阿托品:阻断M受体①松弛平滑肌;②抑制腺体分泌;③扩瞳,升高眼压,视调节麻痹(远视);④解除迷走神经抑制,心率加快;⑤大剂量直接扩张血管;⑦中枢先兴奋后抑制(治疗内脏绞痛)。
临床应用:治胃肠道绞痛好,胆、肾绞痛差。
可缓解尿频、尿急;麻醉前给药,流涎,盗汗;眼光以及眼底检查,虹膜睫状体炎;缓慢型心律失常;抗休克,解救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或毛果芸香碱中毒。
生长激素:主要用途是治疗侏儒症,临床试验认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和Turner综合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2)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镇静催眠及抗惊厥药:地西泮—抗焦虑、镇静催眠,癫痫持续状态治疗首选药;巴比妥类—镇静、催眠、抗惊厥;褪黑素(脑白金) 2)抗癫痫药:地西伴(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的首选药)3)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①抗精神病作用:安定、镇静、消除妄想、幻想②镇吐③降温④加强中枢抑制作用P2114)抗病原微生物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5)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主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P2326)胰岛素的临床应用:①是1型糖尿病唯一有效的药物;②饮食控制或口服药物无效的2型糖尿病;③糖尿病发生急性或严重并发;④糖尿病合并高热、重度感染、妊娠、甲亢、创伤、手术患者;⑤高血钾症或纠正细胞内缺钾7)口服硫酸镁:泻药; 注射硫酸镁:抗惊厥8)甘露醇:脱水药,【药理作用】:静脉注射后,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脱水作用;会使原尿渗透压升高,引起渗透性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脑水肿、青光眼、急性肾衰。
P2249)双氢克尿噻(DHCT):利尿药10)质子泵:能逆浓度梯度转运氢离子通过膜的膜整合糖蛋白。
第六章药物分析1.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255基本任务:①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工作;②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③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④临床药物分析工作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1)《中国药典》每五年修订一次,建国以来我国已先后出版了九版,第一版是1953版。
现行使用的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分为一部,二部,三部2.《中国药典》包括几部分内容,英文缩写;(1)内容: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凡例: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正文:药典主要内容,为所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附录:制剂通则、一般鉴别试验、指导原则等索引:分中文索引和英文索引(2)英文缩写:Ch.P其他:《美国药典》—USP 《美国处方集》—NF 《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 《欧洲药典》—Ph.Eur 《国际药典》—WHO (没有法律效力)3.判定已知药物真伪的检验工作是鉴别试验(判定药品优劣:检查和含量测定)4.药物鉴别常用方法: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和生物学法。
5.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
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一般可分为取样、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与纯化、鉴别(包括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6.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1)根据生物样品的类型选择;2)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浓度范围选择;3)根据药物测定的目的选择4)根据所用测定方法选择第七章药剂学1、制剂的分类和主要剂型的特点。
291-320(1)液体制剂P291特点: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给药途径广泛,易于分剂量,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可外用于皮肤、黏膜和人体腔道等;可通过调整制剂浓度减少刺激性;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后,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
缺点:易化学降解;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
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
产生物理稳定性问题。
常用溶剂:极性溶剂(水和甘油)、半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分类:①溶液型液体制剂: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均匀分散的澄清液体制剂溶液剂——可以内服、外用,必要时溶液中可以加入助溶剂、抗氧剂、甜味剂、着色剂等附加剂。
②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均匀分散的澄清液体制剂1.混悬剂: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助悬剂包括高分子助悬剂、低分子助悬剂、出变焦2.乳剂:互不相容的两相液体形成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由水相(W)、油相(O)及乳化剂组成,三者缺一不可。
P2943.乳剂的变化:分层、絮凝、转相、合并和破坏。
P295注: 水杨酸的处方分析R:处方分析乙酰水杨酸268g 主药对乙酰氨基酚136g 主药咖啡因33.4g 主药淀粉266g 填充剂、崩解剂淀粉浆(17%)q.s 粘合剂滑石粉15g润滑剂轻质液状石蜡0.25g润滑剂(2)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1)定义:指直接注入人体或直接接触创伤面、黏膜等的一类制剂。
2)分类a)注射剂:用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的溶液、乳浊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置液体的无菌粉末。
要求:无菌性、热原、澄明度、安全性、pH、渗透压检查。
热原:是一种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的物质。
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内毒素,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其中脂多糖具有很强的热原活性。
P299b)输液种类: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血浆代用液P300(3)固体制剂:P3011)包括有散剂(粉末状)、颗粒剂、胶囊剂、片剂2)药物吸收的快慢顺序为: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P3023)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并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散剂的质量检查:①外观均匀度:应呈现均匀色泽,无花纹、色斑;②干燥失重:水分不得超过2.0%;③装量差异P3024)颗粒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P303颗粒剂的质量检查:外观、粒度、干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5)胶囊剂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肠溶液胶囊P3046)不宜制成胶囊:①能使胶囊壁溶解的液态药剂;②小剂量的刺激性药物;③易风化药物;④吸湿性药物;7)片剂: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经制粒或不经制粒压制而成的片状或者异性片状制剂,可供内服和外用。
8)片剂辅料—①填充剂:淀粉、预胶化淀粉、糊精、糖粉、乳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硫酸钙等②润湿剂与黏合剂:润湿剂有蒸馏水和乙醇;黏合剂有淀粉浆、糖粉与糖浆、胶浆等③崩解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泡腾崩解剂、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