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与美学
禅宗美学
美
学
1、“禅宗”是什么?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以静坐默念为
修行方法。相传在南朝宋末(五世纪)由印 度和尚菩提达摩传入我国,下传慧可、僧璨、 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 秀,时称"南能北秀"。因第六代祖师以前,每 代只单传一人,类似上古尧舜禹之禅让,故 名禅宗。禅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直 指人心,见性成佛",亦称佛心宗;在唐宋时 极盛。
禅说贾平凹的小说《猎手》
没有狼可猎,猎手突然感到空落,他常常在家喝闷酒,倏忽听见一声 嚎叫,提棍奔出去,鸟叫风前,花迷野径,远近却无狼迹。这种现象折磨 得他白日不能安然吃酒,夜里也似睡非睡,欲睡乍醒,猎手无聊得紧。 一日,懒懒地在林子中走,一抬头见前面三棵树旁卧有一狼作寐态, 见他便遁。猎手立即扑过去,狼的逃路是没有了,就前爪搭地,后腿拱起, 扫帚大尾竖起,尾毛动,发一面旗子。猎手一步步向狼走近,眯眼以手招 之,狼莫解其意,连吼三声,震得树上落下一层枯叶。猎手将落在肩上的 一片叶子拿了,吹吹上面的灰气,突然棍击去,倏忽棍又在怀里,狼却卧 在那里,一条前爪已经断了。猎手哈哈大笑,迅雷不及掩耳将棍再要敲狼 腰,狼狂风般跃起,抱住了猎手,猎手在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受伤而发疯 的恶狼。棍掉在地上,同时一手抓住了一只狼爪,一拳塞进弯过来要咬手 的狼口中直抵喉咙。人狼就在地上翻滚搏斗,狼口不能合,人手不放松。 眼看滚至崖边了,继而就从崖头滚落数百米的崖下去。
禅说贾平凹的小一
棵树上,树咔嚓断了,同他们一块坠在一块 石上,复弹起来,再落在草地上,猎手感到 剧痛,然后一片空白。 猎手醒来的时候,赶忙看那只狼。但没有 见到狼,和他一块下来已经摔死的是一个四 十来岁的男人。
请回答:
东方禅意美学概况
东方禅意美学概况东方禅意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美学理论流派,其核心思想来源于佛教禅宗的思想体系。
禅意美学一词最早出现在现代美学领域,用来描述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境界。
东方禅意美学强调思想的内省、心灵的宁静和超脱以及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与融合。
它追求的不是外在的形象和表象,而是内在的精神境界和意境的塑造。
在东方禅意美学中,禅宗的哲学概念被赋予审美的属性,使得审美体验成为了一种与宇宙和心灵的交融。
东方禅意美学的审美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空灵凝练:东方禅意美学注重形式的简化和语言的凝练。
它强调通过简洁的表达方式和寥寥数语的描绘,表达出深远的思考和内省的心灵。
在东方禅意美学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包括极简主义、禅宗诗歌和水墨画等。
2.自然融合:东方禅意美学强调自然界与人类精神的融合。
它认为人类只有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在东方禅意美学中,自然景观、自然元素和自然符号经常被用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感恩和融合。
3.心灵冥想:东方禅意美学强调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它认为通过冥想和内观,人们可以超越世俗的束缚,进入纯净的境地。
在东方禅意美学中,意境的构建常常需要通过发掘内心的深处,从而表达出深邃的内省和宁静的思考。
4.禅机隐约:东方禅意美学强调含蓄和隐约的审美效果。
它认为美不需要明确的定义和精确的界定,而是通过留白和暗示来营造出一种神秘、模糊而深邃的感受。
在东方禅意美学中,常常出现一些隐晦的表达方式和含糊的意象,以引起读者或观者的联想和思考。
总的来说,东方禅意美学是一种追求超越表面现象和追求内心境界的审美理论。
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态度。
通过空灵凝练、自然融合、心灵冥想和禅机隐约等审美手法,东方禅意美学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舒缓。
这种美学观念和审美境界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塑造和现代审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王维诗中的禅宗美学
359典型说话2020年第9期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是印度佛教从东汉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很多的文人学士产生极深远的影响。
禅宗的美学思想是超凡脱俗的,它提示了超越性的审美态度,提供了直觉性的审美方式,启迪了象征性的审美传达和规范了体验性的审美追求。
惠能在《坛经》中说:“若无尘劳,般若常在,不离自信。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莫起诳妄,即是真如性。
用智惠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首。
”对于当时仕途坎坷的王维来说,参禅似乎是令自己放松的唯一方法,因此在他的诗中,出现了许多具有禅意的名篇,于是著有“诗佛”之称,连字都要与禅有关,摩诘来自禅宗七经之一的《维摩诘经》。
难怪乎王维的诗处处透露出一股脱俗、空灵之气,真可谓不着一个禅字,却处处有禅意。
王维诗中最大的特点是诗禅相融,即诗人并未以禅典、禅语入诗,而是在山水风景的刻画或现实生活的描述中,不自觉地进入禅境,透露出某种禅意和禅味,臻于无意为禅而禅意、禅味自至的境界。
而诗禅相融是主体以“平常心”,“无住心”处世俗,重在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体验个体生存的超旷状态。
那么对王维诗中的禅宗美学,概括起来有以下4点:1 寂照静观,澄淡精致“静”、“空”两个意境在王维的山水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正所谓佛门清净,参禅之人必是清修、静练,有着泰山崩顶而面不改容的超凡气度。
王维好佛,因此他的诗也体现出“静”和“空”。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诗人在这首诗里旨在描写春夜山涧的幽美静谧,却有意打破常规,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有力地衬托出“人闲”、“夜静”、“山空”,创造出的意境既单纯优美又不苦涩,既安恬平静又不死气沉沉,既绝少人迹又不幽僻冷寂。
他多表达的意境恰恰是禅学的意境,澄淡精致。
又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这首诗通过“空山”、“明月”、“清泉”的意想,塑造出一幅幽清明净的自然美景,表现了诗人怡然闲适的心情和空灵的禅意。
侘寂美学与禅宗思想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
侘寂美学与禅宗思想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侘寂是一种思想,一种美学,一种世界观,其主张的是褪去物质性之后,所看到的事物本质之美。
文章通过对侘寂美学和禅宗思想的分析和认识,结合日本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的赏析,探讨侘寂之美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以及对于设计的思考和启示。
标签:侘寂美学;禅宗思想;枯山水;意境日本侘寂美学与中国禅宗思想侘寂美学是日本美学意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侘寂(Wabi-sabi)是日本传统文化、美学、世界观、思想哲学的根基,是顺应自然时间推移变换的结果,是一种强调朴素淡雅的美,侘寂之美的体现存在于多个维度之上,无论寺庙、庭院园林、茶具、还是服饰,到处都是这个概念的展现。
中国的禅宗思想是印度佛教思想传入中国后经过发展的产物,追根溯源,日本的侘寂思想源自中国佛家中的禅宗思想,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禅宗思想是一种通过心性修持从而得到心性提升的思想,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
禅宗思想强调发现残缺的美,接受自然的变换。
所宣扬的也是一种朴素,淡然,寂静的价值观。
在这种美学的价值观培养下,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自然和生活中的残缺美、朴素美,产生对于生活新的美学观点。
日本园林的侘寂美日本园林中侘寂美的典型代表——枯山水,在日本现存最古老的一本造园学专著《作庭记》中最早出现了枯山水一词,书中写道:“于无池无水处立石之庭园。
”随着室町时期的到来,社会的文化阶层逐渐从贵族向僧侣转化,他们开始在寺院中修建小尺度的庭院,运用这种缩微式的园林景观,在庭院的方寸之间体味到山川江河。
在此之后,枯山水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也被僧侣看做是助益于提升修为、参禅冥想之地,因此枯山水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于日本园林。
最严格意义的枯山水,同时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京都府龙安寺,其中蕴含的侘寂之美言之不尽,这座始建于1450年的禅宗古寺,将日本庭院园林的抽象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方丈庭前一块面积不大的矩形白沙地上,放置着五组(共十五块)大小不一的石块,这组枯山水用白沙、景石、苔藓以及周围的建筑、植物将侘寂之美的静谧、深邃、朴素、淡雅完美呈现,用石块象征山峦,用白沙象征湖海,用线条表示水纹,为观赏者展示了一幅似画非画不对称的山水画卷,诠释了枯山水的最高境界。
禅宗美学
一部心性的历史
禅宗的名称与起源
净土宗 禅宗 禅宗是中国佛教一大宗派。主张修习禅 定,故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 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 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 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 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禅宗主要思想
本心论(本来面目) 迷失论(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新旧臭 皮囊) 开悟论(渐悟、顿悟) 境界论
理论思想
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 主张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认为 “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 名为清净法身”。一切般若智慧,皆从 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 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提出了 “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其禅法 以定慧为本
超越凡圣-平常心
禅宗故事的特点
用故事述说思想 使用偈语 不立文字(慧能不识字) 禅道唯在妙悟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出,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仍然见山只是 山,见水只是水”(青原惟信) 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 常,无凡无圣。(马祖道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 挂心上,便是人间好时节。
拈花微笑 以心传心 以指为月 望月忘指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 成佛 (意义与语言,禅宗与庄子)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神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 何处有尘埃?(慧能)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 无性亦无生。(五祖弘忍)
禅宗的美学思想
禅宗与中国美学和绘画
心. 其核 心 思想 是 : “ 不立 文 字 , 教 外别 传 , 直指 人 心 ,
见性 成 佛 ” 。 意 指禅 家 悟道 , 不 涉文 字不 依经 卷 , 唯 以
师 徒心 心 相 印 , 理解契合 , 传 法授 受 , 于 一念 之 间顿 悟成 佛 。这 就决 定 了禅学 以破 除一切 “ 分 别智 ” 为哲
待 丹绿 之采 ; 云 雪飘 扬 , 不 待 铅粉 而 白。 山不待 空青
而翠 , 凤 不 待五 色 而粹 。是故 运 墨而 五色具 , 谓 之得
禅 宗 思考 的 问题 本 身 就具 有 极 高 的美 学 价 值 。 “ 不 二法 门 ” 是南 宗 禅 的重要 哲 学 原 则 , 也 是 禅 学 影
、
禅 宗的 艺术 观— — 禅宗 影响 中 国美学 和 艺
术 的关键 思 想
禅 宗 是 中 国佛 教 的重要 宗 派 ,更是 佛 学与 中国 美 学 和艺 术 的一大 因缘 。 据史 料记 载 , 汉末 始有 佛 经
译事 , 经过 魏 晋南 北朝 的传 播 和演 变 , 至隋 唐时 期 已 形 成 华严 、 天台 、 三论 、 法相 、 禅 宗 等 自成 系统 、 千 峰 竞 秀 的繁 盛景 象 。 尤其 是禅 宗 , 以其 经 典 的哲学 思想 和 独特 的美 学 旨趣 冲击 着 中 国传统 的 审美观 念 和艺 术 规范 , 其 宗教 教 义 已深入 于艺 术作 品 的创作 过 程 ,
其一 , 艺术 家 在 “ 顿悟” 、 “ 不二” 的思想 维度 下 着
力还 艺术 以纯 粹 。理论 落实 在绘 画技 法上 则表 现 为 以“ 自然 本 色 ” 的水 墨代 替 “ 金碧辉煌” 的青绿 设 色 。
唐代后 期 及至 五代 的 山水 画 中 .水墨 的运 用 已 1 3趋 成熟 , 且艺 术家 将 墨 的作 用 提到 了各 种色彩 之上 。 正
禅宗与美学
禅宗与美学一、禅的含义与禅宗的基本主张(一)禅的含义:"静虑〃与“思维修”〃禅〃是梵文"禅那"的简称,中文意思为"静虑〃、"思维修〃,“禅”在印度佛教中,是一种静修,一种结咖跌坐式的冥想。
圭峰宗密禅师:“禅是天竺之语,亦名禅那,此云思维修,亦云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
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名为禅。
”佛经的作用和意义"经者,径也。
见性之道路也。
"(《金刚经》注)明代皇帝朱棣在注释《金刚经》序中说:“虽然法由心得,非经无以寓乎法,经以人传,非言无以著乎经。
"故"缘经以求乎法,因法以悟觉。
"慧能:"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口无兑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坛经•疑问品第三》)“静虑〃、"思维修”,"静”是指寂静:"此ιL'不动,是名为寂。
于法无染,名之为静。
"(《五灯会元》)"虑"是审虑,也就是一种修定的方法,意思是使注意力集中到某一对象,而使心宁静。
"静虑〃中的〃静"是指内心对外物不染着,保持一种宁静和寂静的状态,怀让禅师云:“一切法由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
”六祖慧能说: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
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本性自净自定•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坛经•一九》《金刚经》云:"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法”在佛教的典籍中有几种用法:一、是指现象世界,即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称为"法";二、是指"认识佛教大意”的方法;三、是指,佛所说,而作为世间之准则者,称为法。
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关键词:禅宗中国美学文人士大夫审美影响摘要:佛教进入中国后,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
在中国,禅始终是站在世俗权力之外的,因而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很大一个方面是体现在文人士大夫的哲学境界和艺术境界的提升,这种变化,散落于他们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等各个角落。
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开拓一条广阔而深远的道路。
引言自汉武帝“废黜百家”以来,直到清末,中国的传统思想领域一直是儒家学说居于统治地位,美学观念起初也以此为基础。
魏晋之际,由于天下大乱,导致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了严重冲击,各种学术思想开始自由传播,这个时候,佛教的东传带来了一股的新的思想文化潮流。
到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名叫达摩的印度高僧在广州登岸,他带来了据说自迦叶开始的“以心换心,不立文字”的宗派,被认为是中国禅宗的初祖,这一宗派的发展,历经中华文明百余年的洗礼和交融,以后来成为六祖的慧能法师在传衣钵的法会上的一首偈言“菩提本非树,明镜不是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为标志,产生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
禅宗的出现和兴盛,影响中国文化达千年之久,对于中国美学的发展同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美学的前期概况中国传统文化自春秋战国以来,就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儒道互补的社会意识形态。
西汉之后,儒学依托行政举措而在社会广为布扬,中国美学与文化的品格则呈现为趋于神学化的儒学,后经过东汉王充的批判,廓除了两汉弥漫一时的神学化。
到了魏晋时期,由于时局动荡,老庄玄学开始流行,人们认识世界与自我有了新的方法与观念,但是在解决精神信仰和审美需求方面,还是不能有很好的依托。
这个时候,禅宗开始了逐步的发展。
二、禅宗的与儒家美学的融合1、禅宗本意禅,是佛教梵语“禅那”的略称,义译为静虑,取制心一处、思维观修之义。
禅宗认为宇宙万物统摄于“真如”的本性中,“真如”为宇宙的心,其永恒绝对、无所不在又无所不有,是世界的本质和宇宙的本体。
禅宗美学特点大情怀大视野
禅宗美学特点大情怀大视野
禅宗美学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超越,追求简约与自然的美。
其特点包括:
1. 空性观念:禅宗美学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本质的空性,追求超越表象,体验事物真实的本质。
2. 心静观照:禅宗美学注重通过冥想与观照,使心境达到静谧的状态,以领略事物的美。
3. 自然与简约:禅宗美学追求自然与简约,认为一切自然界的现象都蕴含着美的力量,通过抽象与简化的表达方式展现事物的真谛。
4. 无为而治:禅宗美学强调无为而治的理念,认为美不追求主动的干涉,而是能够自然地展现出来,体现事物本身的内在美。
5. 单纯与自由:禅宗美学追求单纯和自由,拒绝过度复杂的表达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总之,禅宗美学特点体现了大情怀和大视野,以超越世俗、感悟内心为核心,通过简约、自然的方式表达事物的美。
禅宗美学的本体论空观
禅宗美学的本体论空观禅宗美学的本体论空观本文关键词:本体论,禅宗,美学禅宗美学的本体论空观本文简介:在禅宗美学的本体论研究中,皮朝纲先生认为:在禅宗那里,’禅作为本体范畴,是以立心’(佛性论是禅宗形而上学哲学的基本理论,而佛性论的实质是心性论)来建构其心性本体论的。
因为心身禅宗是把心性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理论,而心’这个概念又是整个禅宗哲学与美学的理论基石,可以说禅宗的整个理论体系就是从把握本源——心’这一点出发禅宗美学的本体论空观本文内容:在禅宗美学的逻辑学研究中,皮朝纲先生认为:在禅宗那里,’禅作为本体范畴,是以立心’(佛性论是禅宗哲学的基本理论,而佛性论的实质是心性论)来建构其心性本体论的。
因为禅宗是把心性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而'心’这个概念表现形式又是整个禅宗哲学与美学的理论基石,可以说禅宗的整个方法论就是从把握本源——'心’这一点出发而建立起来的。
111不错,在禅宗历史上的确没人把禅宗称为“心宗”(宋人刘非木)而且也有人认为“禅”与“心”是“异名同体'元代禅门高僧中峰明本说禅何物也,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也,即吾禅之体也……然禅非学问而能也,非偶然而会也,乃于自心悟处,凡语默动静不期禅而禅矣。
其不期禅而禅,正当禅时,则知自心不待显而显矣。
是知禅不离心,心不离禅,惟禅与心,异名同体。
121明确指出“禅,与“心”是“异名同体,,“禅”就是“吾心之名”,是众生具有的“自心”(自性,本性)是‘诸人的本来面目'但是把禅宗哲学、禅宗美学的本体论定位为‘心性本体论”实在不妥。
本文拟就禅宗美学的本体论问题也提出一种观点,即“空观”是禅宗哲学、禅宗美学的本体论范畴。
其实,在禅宗思维中,“空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观点,是禅宗哲学、禅宗美学的本体论人文学科。
在人类思维中,“本体”是指终极存在,是指存在的根据和根源,而“本体论”就是对终极存在和根源的理论描述,是关于终极存在的蕴含理论体系。
浅析禅宗中的美学思想
意 .而是 借求佛 来升 华作 为人和 整个 人类 的价值 . 佛 只 是一个 方式方 法 , 是实现 自性 的途径 , 在这 条 路上 , 美学 离我 们不再 遥远 。
这是一 种 “ 灵觉性 ” 。所 以 , 目不识 丁 的慧 能竟 能说 到 “ 菩提 本无树 ,明镜亦非 台。本来 无一物 .何 处惹 尘 埃 。” 这一 本性之 语 , 佛法 多年 的神秀却 入 门未得 , 学
不见 自性 。 佛就 是对 自我本 性 的审视 , 所谓 “ 一念觉 即
求佛 是 禅宗 所致 力追 求 的境 界 , 是 , 宗 中的 但 禅 佛祖 并不 是镜 中月水 中花 , 似乎求 佛 的人 与他 总是熟 悉 的陌生人 。对 于佛 祖来说 万事万 物 都是平 等 的 , 成
佛没 有高低 、 上下 之分 。 汝是岭 南人 , “ 又是 獠 , 若为甚 作佛 ?” 人虽有南 北 , 性 本无南 北 。獠身 与 和 尚不 “ 佛
生命 基 础 上 的精 神 的 超越 , 到 宇 宙 与 自我 的 同一 , 达 实现 超 越 于 动 物 的人 的 自我 价 值 的 实现 . 不仅 是 人 做 为人 的 自我 这
认 同 , 是 中 国大 智 慧 的浓 缩 更
论禅宗美学思想对中国文人审美观念的影响
唐宋以来,注重自我本心,摆脱外在束缚的禅宗盛行,禅宗在士大夫那里留下了追求自我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与自然淡泊、清净高雅的生活情趣。
禅宗那种以神秘的直觉主义为特征的非理性思维方式,使士大夫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都直接推动了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趣等审美心理诸因素的发展和完善,也直接铸就了与以伦理为中心的“诗言志”审美心理传统相区别,甚至是相对立的另一种审美心理构建的最终完成。
一、禅宗对古代文人审美情趣的影响生活情趣、人生哲学与审美情趣往往是相连的。
早期佛教也罢,老庄哲学也罢,玄学也罢,禅宗也罢,禁欲也罢,适意也罢,在保持淡泊清净、提倡与世无争、主张躲避退让这—点上是一致的。
归根到底,在早期佛教和庄玄哲学影响的基础上,禅宗对士大夫最大的影响还是—种逃避现实、远离社会、躲开人世间斗争的出世人生哲学。
尽管有些消极,却与士大夫—直追求的“人生贵在适意”的生活情趣一拍即合,在士大夫那里留下了以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与自然淡泊、清净高雅的生活情趣。
总之,从早期佛教影响,到佛教与庄玄的联合影响,到禅宗的再度影响,到最后的禅儒携手,禅宗虽不占主导地位却有独特作用。
从此,传统的“独善其身”与禅宗的“自我解脱”嫁接,传统的“克己复礼”与佛教的乌龟式人生哲学杂交,老庄的“无为”、“自然”与士大夫的淡泊自然的生活情趣混合,逐渐熔铸了中国士大夫极端内向、封闭的心理习惯与克制、忍让、和谐的性格特征。
审美情趣趋向于清幽寒静,追求的是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摘要堪称中国化佛教的禅宗,是我国流传最久、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佛教宗派。
禅宗以其一个关于“梵我合一”的精致周密的世界观理论,—套“自心觉悟”的解脱方式,一种“以心传心”的直观认识方法,对中国文学产生全方位辐射,渗透和影响到审美及其他各个文化领域,直接推动了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趣等审美心理诸因素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禅宗;审美;艺术欣赏;美学理论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25(2009)02-0157-03收稿日期2008-11-14作者简介吕向文(1966-),女,辽宁营口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公安教育研究。
北宋的禅宗文化与审美观念
北宋的禅宗文化与审美观念北宋(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与审美观念也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禅宗文化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也对当时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的禅宗文化源远流长,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中国佛教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学体系。
但是到了北宋时期,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禅宗强调通过深入内观和冥想来实现对内心的觉醒,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平静。
禅宗文化在北宋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影响了当时社会各个层面的人们。
禅宗文化对审美观念的影响在北宋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
禅宗倡导"悟道即是美道",强调人们通过感悟自己内心的本质来达到审美的境界。
因此,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常常借禅宗思想来表述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他们追求的不仅是艺术形式的美感,更是通过艺术的触发来触动人们的内心,使人们能够脱离尘世的束缚,感受到心灵的慰藉和宁静。
在北宋时期,禅宗文化对美学观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绘画和文学方面。
在绘画艺术中,北宋画家主张以墨、水为主,把握造型和运笔的灵动,在画面中追求以简化的手法来表现事物的真实本质。
他们常常通过山水画来表达禅宗的境界,追求的是通过寥寥几笔、淡淡墨香来营造一种静谧、深邃的意境。
这种审美追求也影响了北宋时期文人的诗词创作,他们在作品中常常描绘自然美景和内心的感悟,借助意象与比喻来表达对禅宗境界的追求。
除了绘画和文学,北宋时期的禅宗文化还深刻影响了建筑、茶道等领域。
北宋的建筑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在建筑设计中常常融入禅宗的思想,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营造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环境。
同时,北宋时期的人们还追求质朴、简约的生活方式,这体现在他们的服饰、家居摆设、饮食习惯等方方面面。
茶道作为一种审美的表现方式,也在北宋时期得到了发展和推广,茶道强调精神的净化与内心的平静,符合禅宗对修行和审美的追求。
总的来说,北宋时期的禅宗文化与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独特的文化和审美风格。
禅意美学设计理念理解
禅意美学设计理念理解禅意美学设计理念是一种融合了禅宗思想与艺术美学的设计理念。
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超越,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而艺术美学则追求形式与内涵的统一,注重感性与意境的传达。
禅意美学设计理念通过将禅宗思想与艺术美学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极简、自然、富有内涵的审美体验。
禅意美学设计追求极简,它强调去除繁杂的装饰、减少过度的修饰,让设计呈现一种简约、朴实的美感。
在禅意美学设计中,人们注重减少材料的使用,追求简洁而纯粹的形式,让设计更加纯粹、简洁,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觉。
禅意美学设计追求自然,它强调尊重自然的法则,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禅宗思想倡导人们追求与自然的统一,注重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与美妙。
在禅意美学设计中,设计师会将自然元素融入到设计中,例如运用自然材料、自然形态等方式,让设计呈现出自然、流动、富有生命力的感觉。
禅意美学设计追求内涵,它强调把握设计的本质,追求形式与内涵的统一。
禅宗思想注重内心的体验与反思,强调人的内在世界的丰富性。
在禅意美学设计中,设计师会通过传达艺术的内在意义与思想,而不仅仅是追求外在的表面效果。
设计师使用意境与情感来传达设计的内涵,让观者产生共鸣与思考。
禅意美学设计追求超越,它强调超越物质与感官层面的追逐,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然。
禅宗思想强调超越生活中的琐碎与无足轻重,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在禅意美学设计中,设计师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越,通过设计让观者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总的来说,禅意美学设计理念追求极简、自然、内涵与超越,通过融合禅宗思想与艺术美学,营造出一种富有内在意义与灵性的审美体验。
禅意美学设计理念不仅仅追求外在的形式美感,更追求内在的思考与体验。
它通过把握设计的本质,追求形式与内涵的统一,让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越。
禅意美学设计理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为人们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美学体验。
禅宗美学的名词解释
禅宗美学的名词解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禅宗一直被视为精神智慧的源泉。
而禅宗美学,作为禅宗思想的一部分,强调内观与静心的修炼。
它与传统的美学观念有所不同,更关注个体内在的感悟和体验。
禅宗美学以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和思考的方式。
禅宗美学所强调的重点是“即境即佛”。
即境,指的是我们所处的当下环境,以及与之相应的心境。
而佛,代表着觉知和平和的境界。
禅宗美学倡导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仅关注作品本身的形式和技法,更要注重作品所传达的内在意义和启示。
通过观察、思考和体验作品所带来的感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和生活的真谛。
禅宗美学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一念”。
禅宗认为,人的思想往往浮躁不定,思维跳跃不稳。
而“一念”则是指能够集中注意力、专注当下的境界。
通过观察和感知当下瞬间的美丽和意义,我们可以摆脱心灵的纷扰和分散,获得心灵的宁静和沉淀。
而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也可以运用“一念”来超越常规的定式思维,开启新的审美视角。
禅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自然”。
禅宗认为,自然是最纯粹、最真实的存在。
而禅宗美学则通过欣赏自然景色和体验自然环境来陶冶情操和提升审美境界。
禅宗美学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通过感知自然的宏伟与细微之处,我们可以培养对自然美的敏感和赏析能力。
禅宗美学中还涉及到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空”。
在禅宗中,空被视为真实世界的本质,它并非虚无或无意义,而是一种超越个体的境界。
禅宗美学引导我们超越对物质世界的执着和贪欲,通过精神的倾听和内观,体验到内心和外在世界的空灵和博大。
在审美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沉静心灵和超越个体的境界,达到真正的艺术启示和心灵的净化。
禅宗美学的名词解释只是一个开始,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禅宗美学的内涵和价值。
禅宗美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理念和文化传统,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审美品味和体验,更可以启迪我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让我们更加和谐地与自然和他人相处,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在宋代诗画乐中的显现》
《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在宋代诗画乐中的显现》一、引言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流派,其美学生命思想在宋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期,诗、画、乐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禅宗美学生命思想正是其中重要的精神支撑。
本文旨在探讨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在宋代诗画乐中的显现,以期为理解宋代文化及禅宗思想提供新的视角。
二、禅宗美学生命思想的内涵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强调生命的自然、自由与超越。
它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美,无需过多修饰,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在禅宗看来,生命的真谛在于体验与感悟,而非简单的知识积累。
这种思想在宋代的诗、画、乐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三、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在宋诗中的体现宋代诗歌是禅宗美学生命思想的重要载体。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将禅宗的审美理念融入其中。
例如,梅尧臣的诗作中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此外,宋诗中的许多意象如“云”、“月”、“风”等,都体现了禅宗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四、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在宋画中的体现宋代绘画以写意为主,强调画家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这种融合正是禅宗美学生命思想的体现。
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表达出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例如,宋代山水画中的山水、云雾等元素,都体现了禅宗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此外,宋代绘画中的“留白”手法,也体现了禅宗的简约之美。
五、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在宋乐中的体现宋代音乐以雅俗共赏为特点,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
其中,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对宋乐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宋代的音乐中,可以听到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生命真谛的探寻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这种思想在宋词中得到充分体现,许多词人都将禅宗的审美理念融入词作中,使词作具有了更深厚的内涵。
六、结论综上所述,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在宋代诗画乐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无论是诗歌、绘画还是音乐,都体现了禅宗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对生命真谛的探寻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中国禅宗美学与禅画艺术
中国禅宗美学与禅画艺术中国禅宗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表达形式。
禅宗美学是指禅宗思想所体现的审美观念和美学原则,禅学家们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在的和谐,而不是外在的丰富。
因此,禅宗美学主张审美主体应该从外部物体中解放出来,通过心灵的净化和觉悟,获得真正的美的体验。
禅画艺术是禅宗美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禅的精神和禅宗的哲学思想。
禅画以简洁、奇妙和富有幽默感的形式,表现出人们彻底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禅宗美学和禅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渊源于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相互交融。
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发展过程中,禅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思想流派。
它不仅借鉴了佛教的教义和哲学思想,同时也融合了道教、儒家和民间信仰的元素,在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艺术风格的同时,又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美学的核心是“无我”、“静寂”和“瞬间”,艺术家需要通过禅修和思辨,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超越自我的状态,才能领略到真正的美的境界。
禅宗美学倡导的是不以物表之,以内心为主导,追求内心的安宁和平静,把审美体验从外部物象中解放出来。
这种审美观念和美学原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深邃和独特,同时也对现代世界的审美理念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禅画艺术中,虚与实、静与动、厚与薄、淡与浓、进与退、用笔、字意等方面,都体现了禅宗美学的各个方面。
禅宗画作品极具魅力,她的画面特别静谧,自然淡雅,含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禅画所画的题材包罗万象,有佛像、人物、山水等,画中的人物形象都呈现出禅学家最为向往的对真理、精神自由的追求。
禅画家常用的画材是水墨,其极简、富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出个别人物独特的审美情趣,并体现禅宗思想的独特性。
禅宗美学和禅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不断增长,禅画艺术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热点。
日本禅宗美学对当代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影响
日本禅宗美学对当代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影响日本禅宗对世界美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并且正在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本文对日本禅宗美学艺术设计进行研究,并且探讨日本禅宗美学设计对当代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通过加强对日本禅宗美学的理解,并对当代城市特别是以旅游为主的如韶关这样的城市的人居环境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标签:日本禅宗;美学设计;家居一、日本禅宗美学的形成与发展日本禅宗起源于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唐朝时期,六祖慧能把禅宗在中国发扬光大。
并兴盛于南宋,由日本僧人学习并传入日本。
将开创了日本禅宗的是一位叫荣西的日本僧人,他通过对中国禅宗的努力钻研,使其发展成为具有日本本国特色的禅宗文化,从而建立了日本禅宗。
随着日本历史的不断进展,日本禅宗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即为日本禅宗文化。
首先,禅宗仅仅是日本僧人的生活方式,后来被推而广之,受到老百姓的推崇,并且逐渐融入到生活之中。
在日本镰仓时代的战乱动荡年代,禅宗思想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抒发了人们对战乱与动荡的厌倦,以及对一些未知神力的向往。
无休止的战乱使人们越来越寄希望于禅宗的天神,希望能够保佑自己平安,希望自己能够与上天合二唯一。
禅宗是佛教的重要派别,在长期的“悟道”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禅宗美学,并逐渐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美学思想之一。
二、日本禅宗美学的特点日本禅宗美学同中国禅宗美学中的返璞归真如出一辙,并且结合了日本国民的性格特点,创造出独特的禅宗文化。
日本的建筑和家居风格都有一种古朴自然的特点,其中充分体现了日本禅宗思想的美学特色。
在装饰和建筑上大量使用自然材质,减少人为的部分,从而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日本禅宗美学主要可以概括为“寂”、“简”、“闲”、“素”四个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寂”日本禅宗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空寂,不仅仅代表了一种孤独寂寥之感,还表现了对内心和欲望的克制,以及内心超脱万物的升华,是日本禅宗价值观念的体现。
“寂”最重要的特色就是简单朴素,其以寂静为主要的氛围基调,以“空”为主要的空间属性,从空无一物中发现美。
王维诗画里蕴含的禅宗美学分析
2020·02一、王维禅宗美学思想阐释与禅学概念王维给大多数人留下的印象停留在他是唐代著名田园派诗人,但人们忽略了王维作为唐代著名文人山水画家给后世画坛带来的重要影响力。
众所周知,王维号称“诗佛”,历史上仅他一人享有此称号。
那为何只有他有如此称号?主要是因为王维的诗画作品中涵盖有佛教禅宗的思想。
总体来说,王维所作的大部分诗歌读起来都禅意浓厚,富有禅理,绘画创作也是偏向于佛教美学的,特别是六祖慧能的南宗禅思想。
王维在唐代名气煊赫,早年期间凭借儒学仕进,他具有浓厚的兼善天下的儒家哲学思想,追求整体的外在圆满,对于经世兼济则以“不废大伦”的原则为文人官宦处世之道与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将“三教”美学融会贯通,将佛教禅宗哲学思想进一步加深和提高,最终获得了“诗佛”的称号。
王维擅长诗歌,也精通绘画、音律和书法篆刻,其中,他的诗歌与绘画成就最高。
可以说王维是盛唐时期为数不多的艺术全才,他被后人尊称为“文人画鼻祖”和“山水画南宗之祖”,这点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公认。
王维作为盛唐时期著名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要体现了山水田园诗歌那种“空寂恬淡”的境界,这样的境界表现包含着其重要的美学思想。
虽然王维没有留下专门的美学著作,连美学研究方面的言论都甚少,但依然不能掩盖其在诗画创作中所展现出来的美学思想的闪光。
王维保存至今的画论有两篇:一篇是《山水诀》,另一篇是《山水论》。
他的绘画风格多以追求恬淡舒适的田野风光和心旷神怡的自然美景为主,对超脱平和与空灵静谧的审美形态也颇为欣赏。
他的绘画美学思想与佛教禅学理论就主要见于这两篇著述之中,这两篇也正是他所向往的禅宗美学思想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我们首先谈谈什么是禅宗美学思想的概念。
禅宗在魏晋南北朝之时与玄学思想相互融合,相互吸收,进而演变为我们现在所说的禅宗美学。
禅宗美学是一种以佛教禅宗思想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美学理论,其特点是道家美学与禅宗哲学相结合,并集道家美学中的齐物论思想和佛教禅学中的哲学思想于一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宗与美学一、禅的含义与禅宗的基本主张(一)禅的含义:“静虑”与“思维修”“禅”是梵文“禅那”的简称,中文意思为“静虑”、“思维修”,“禅”在印度佛教中,是一种静修,一种结跏跌坐式的冥想。
圭峰宗密禅师:“禅是天竺之语,亦名禅那,此云思维修,亦云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
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名为禅。
”佛经的作用和意义“经者,径也。
见性之道路也。
”(《金刚经》注)明代皇帝朱棣在注释《金刚经》序中说:“虽然法由心得,非经无以寓乎法,经以人传,非言无以著乎经。
”故“缘经以求乎法,因法以悟觉。
”慧能:“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坛经·疑问品第三》)“静虑”、“思维修”,“静”是指寂静:“此心不动,是名为寂。
于法无染,名之为静。
”(《五灯会元》)“虑”是审虑,也就是一种修定的方法,意思是使注意力集中到某一对象,而使心宁静。
“静虑”中的“静”是指内心对外物不染着,保持一种宁静和寂静的状态,怀让禅师云:“一切法由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
”六祖慧能说: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
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本性自净自定······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坛经·一九》《金刚经》云:“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法”在佛教的典籍中有几种用法:一、是指现象世界,即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称为“法”;二、是指“认识佛教大意”的方法;三、是指,佛所说,而作为世间之准则者,称为法。
禅宗“法”的含义1、外部现象世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称为“法”;慧能说:“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2、“认识佛教大意”的方法:慧能说:“何名坐禅?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
”3、佛所说,而作为世间之准则者,称为法。
4、人的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接触所产生的意识,慧能说: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
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本性自净自定。
《坛经·一九》(二)“戒定慧”:佛教的修行方法“戒”是指遵守佛教为信徒制定的戒规,“定”是指使注意力集中到某一对象,而使内心宁静;戒定是修炼成道的必由之路。
“慧”有二义:一是“止观”,所谓“止观”中的“止”是止息散心,亦称“定”;“观”是反观内心。
二是智慧,即领会佛教的绝对真理的智慧。
篶福弘辩禅师云:“防非止恶谓之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照览无惑名慧,人有智慧觉照为佛心,心者佛之别名。
”无住禅师说:“无忆名戒,无念名定,莫妄名慧,一心不生,具戒定慧。
”定慧一体慧能说:“定即定其心,将戒戒其行,性中常慧照,自见自知深。
”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互相渗透:“长生清净心,定中而有慧,于境上无心,慧中而有定。
”“悟自心为佛心”。
“见本性为法性。
”(三)禅宗的基本观念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1)无念为宗慧能对“无念”的解释:“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
”——《坛经》《佛学大辞典》:“心之所攀援游履者谓之境。
如色为眼识所游履,谓之色境。
乃至法,为意识所游履,谓之法境”“境有对象的含义”,思议言说的对象,皆名为境。
”——冯友兰佛教认为,人有色、声、味、触、法,这六种感觉,人的这六种器官与外界接触就会产生色、声、味、触、法“六境;这六者又叫“六尘”、“六贼”“六处”,即色尘、声尘、味尘、触尘、法尘,色境、声境、味境、触境、法境。
无住禅师说:“见境心不起,名不生,不生即不灭,既无生灭,即不被前尘所缚。
当处解脱,不生名无念,无念即无灭,无念即无缚,无念无脱。
”慧能说:“无念者,是于念而无念;”为什么要以“无念”为宗?慧能说:“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
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
”如果有了错误的心念,而且执着于这些心念,就会“自迷不见”,“又谤佛经”,“妄说祸福”,“更误他人”,所以要以“无念为宗。
(2)无相为体慧能:“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
”“无相者,是于相而离相;”(3)无住为本“菩萨于法应无所住”(《金刚经·卷一》)慧能:“无住者,人之本性。
心念不住。
”“入色界不被色惑,入声界不被声惑,入触界不被触惑,入法界不被法惑”(《古尊宿语录》卷4)《金刚经》:“诸菩萨摩柯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五灯会元》:僧人梵志以左右手擎着合欢花,梧桐花来供奉释迦牟尼佛,佛曰:“放下着”。
梵志放下左手的一株花。
佛又曰:“放下着”。
梵志又放下右手的一株花。
佛又曰:“放下着。
”梵志曰:“世尊,我今两手皆空,更叫放下个什么?”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
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免生死处。
”“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指色尘。
声尘、香尘、触尘、法尘,又名六处、六境、六贼。
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六尘。
尘即污染之意。
能污染情识,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
“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及其认识能力。
前无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的心法,即无色根。
“中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对于所接触的对象能生起意识,眼根对于色尘而生眼识,耳根对于声境而生耳识,香尘即鼻所嗅到的一切对象(香境)能产生鼻识,味尘即舌头所尝到的味道呢个产生舌识,触尘即身体所接触的一切对象而产生触识,法尘即意根所缘的一切对象儿产生意识。
这六种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触的对象儿产生的意识称为六识,因为处于外部世界和内心之间,故称“中六识”。
“无住”怀海禅师云:“未得心解脱,亦然未得一切处解脱。
(四)禅宗的三大特点:(1)我心即佛,佛即我心的世界观。
(2)自心觉悟的解脱方式(3)“以心传心”的直观认识方法何者是佛?有人问佛教尊者:“我欲识佛,何者即是?”祖曰:“汝欲识佛,不识者是。
”曰:“佛既不识,焉知是乎?”曰:“既不识佛,焉知不是?”。
印度六祖弥迦遮尊者有天在城里遇到一持酒器的人问他:“师何方来?欲往何所?”祖曰:“从自心来,欲往无处。
”曰“师识我否?”祖曰:“我既不识。
识既非我。
”唐天宝三年玄宗派遣中使杨光庭入山礼佛,司空本净禅师对杨光庭曰:“若欲求佛,即心是佛。
”杨光庭曰:“云何即心是佛?”师曰:“佛因心悟,心以佛彰”。
(1)我心即佛,佛即我心的世界观“佛即是心,心外更无佛。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P四五)《五灯会元》记载:有一居士(三祖僧灿)来拜见二祖慧可,居士问:“今见和尚,已知是僧。
未审何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
”法海禅师问六祖慧能:“即心即佛,愿垂指喻”。
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
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法海禅师信受赞曰:“即心元是即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2)自心觉悟的解脱方式“何者是佛?见性是佛。
”(《五灯会元》)慧能说:“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得建立。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坛经》“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坛经》“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坛经·般若品第二》识心即离念,见性即解脱。
《五灯会元》记载:二祖慧可积三十四年,韬光混迹,变异形象,或入酒肆,或过于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
人问之曰:“师是道人,何故如是?”祖曰:“我自调心,何关汝事?《五灯会元·二十祖阇夜多尊者》:婆修盘头尊者“常一食不卧,六时礼佛,清净无欲,为众所归。
祖欲度之,先问彼众曰:“此遍行头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众曰:“我师精进,何故不可。
”祖曰:“汝师于道远矣。
若设苦行与尘劫,皆虚妄之本也。
”众曰:“尊者蕴何德何行而讥我师?”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
我不礼佛,亦不轻慢。
我不长坐,亦不懈怠。
我不一食,亦不杂食。
我不知足,亦不贪欲。
心无所希,名之曰道。
”时遍行闻已,欢喜赞叹。
西域崛多三藏禅师者,天珠人也。
于六祖言下契悟。
后游五台,见一僧结庵孤坐。
师问曰:“孤坐奚为?”曰:“观静。
”师曰:“观者何人、静者何物?”其僧作礼,问曰:“此理何如?”师曰:“汝何不自观自静。
”彼僧茫然。
师曰:“汝出谁们邪?”曰:“秀禅师”。
师曰:“我西域异道最下种者不堕此见。
兀然空坐,于道何益!”其僧却问:“师所师者何人?”师曰:“我师六祖,汝河不速往曹溪,决其真要。
”其僧既往参六祖。
”中宗皇帝遣内侍薛简迎请慧能入京城侍奉皇帝,慧能称病不去说:“愿终林麓”,薛简说:“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
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
未审师所说如何?“”祖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怀让)一日在庵前磨砖,马祖亦不顾,时既久,乃问曰:作什么?师云:磨作镜。
马祖云:磨砖岂能成镜?师云:磨砖既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沙弥道信来礼佛祖曰: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祖曰:谁缚汝!曰:无人缚。
祖曰:何更求解脱乎?慧忠国禅师问紫稜供奉:“佛是什么义?”奉曰:“是觉义”。
师曰:“佛曾迷否?”师曰:“用觉作么?”《山僧歌》问日居山何似好?起时日高睡时早。
山中软草以为衣,斋食松柏随时饱,卧崖龛,石枕脑,一抱乱草为衣袄。
面前若有狼藉生,一阵风来自扫了,独隐山,实畅道,更无诸事乱相扰。
钱钟书说:“南禅宗把‘念经’‘功课’全鄙弃为无事忙,要把‘学问’简至无可再简,约至不能再约,说什么‘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自得曹溪法,诸经更不看”······都是说南禅省‘事’,不看经卷,不坐禅床。
南禅画的原则也是以经济的笔墨获得更丰富的艺术效果,以削减迹象来增加意境。
(《七缀集》)(3)“以心传心”的直观认识方法《坛经》云:“以心传心,皆令自解自悟。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十):佛法神奇,“唯内所证,非文字语言而能表示,超越一切语言境界”。
佛主曾云:“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五灯会元》载:慧能在韶州时,结识一个叫刘志略的高士,刘志略的姑母是个出家的尼姑叫无尽藏,无尽藏常读《涅槃经》,慧能在一边稍微听听就明白佛经的意思并为她解说其意,尼便执卷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