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70eb5b58f5f61fb6366633.png)
4 应用: 微小粒子、细菌形态观察 、细菌记数,透明标本观 察等
.
按观察方法分 7-3
3.荧光:利用某些物质在受
到了紫外光或短波长的光激发照 射以后能够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 长的荧光的特性的观察方法
.
荧光
.
什么是荧光 ?
物质中的电子吸收光的能量由低能状态转变为 高能状态,再回到低能状态时释放出的光,是非 温度辐射光——冷光。即:物质吸收短波光,发 射出的长波光。
偏振器1
自然光(多 振动面)
偏振器2
偏振光(单 一振动面)
各向同性:单折射体,光性质不因照射方向而改变,普 通气体、液体、非结晶固体等
各向异性:双折射体,光速度、折射率、吸收和振动面、
振幅随照射方向不同,晶体、纤维等
.
应用: 矿物质、化学物品鉴别 鉴别纤维、染色体、淀粉粒、细胞中晶体 植物病理检验 鉴别骨骼、牙齿、胆固醇、神经纤维、肿 瘤细胞、横纹肌和毛发等
过分别处于聚光镜与物镜的一对互
补的光环后产生干涉(强度叠加或
减弱),即相位差转变成了光强差,
从而可清楚观察到使原来不易看清
的透明类样品(即相位物体,如活
细胞)。
.
相 差(衬)
.
相 差(衬)
.
1 原理
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折射率 x 厚度)差进行镜检,即利用干涉现象,将相位差 变为人眼可以分辨的振幅差
带宽对图象的影响
SWB: BP420-480
WB: BP450-480
WIB: BP460-490
NB: BP470-490
.
多重染色标本的多色观察
FITC+Texas Red+DAPI
.
三色滤色镜的特性曲线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77c81efad6195f312ba681.png)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低倍镜的使用(1)检查:右手握镜臂,从镜箱内取出显微镜,左手托镜座,轻轻放在实验桌上。
先检查一下显微镜各部件有无损坏,如发现有损坏或性能不良者,立即报告教师请求处理。
(2)准备:将显微镜放于前方略偏左侧,必要时使镜筒倾斜(有的显微镜本身已经倾斜)以便观察。
转动粗调节钮,将镜筒略升高(或将载物台下降)使物镜与载物台距离略拉开。
再旋转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对准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可听到“咔哒”声)。
(3)对光:打开光圈,上升聚光器,双眼同时睁开,以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的方向,直到视野内光线明亮均匀为止。
反光镜的平面镜易把其他景物映入视野,一般用凹面镜对光。
(4)放标本片:标本片的盖片朝上,将标本片放到载物台前方,然后推到物镜下面,用压片夹压住,如有标本移动器,可用上面的弹簧夹夹住标本片,然后把要观察的部分移到通光孔的正中央。
(5)调节焦距:从显微镜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同时旋转粗调节钮,使镜筒缓慢下降(或镜台上升),大约低倍镜头与玻片间的距离约5mm时,再用左眼从目镜里观察视野,左手慢慢转动粗调节钮,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为止。
如物像不太清晰,可转动细调节钮,使物像更加清晰。
如果按上述操作步骤仍看不到物像时,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①转动调节钮太快,超过焦点。
应按上述步骤重新调节焦距.②物镜没有对正,应对正后再观察。
③标本没有放到视野内,应移动标本片寻找观察对象。
④光线太强,尤其观察比较透明的标本片或没有染色的标本时,易出现这种现象,应将光线调暗一些后,再观察。
2.高倍镜的使用(1)依照上述操作步骤,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物像。
(2)将需要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央。
(3)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用手移动转换器,换高倍镜。
(4)眼睛向目镜内观察,同时微微上下转动细调节钮,直至视野内看到清晰的物像为止。
如按上述操作仍看不到物像时,可能由下列原因造成:①观察的部分不在视野内,应在低倍镜下寻找到后,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观察细胞的10种方法
![观察细胞的10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555e38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2.png)
观察细胞的10 种方法自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创造“细胞”一词来描述软木的微观视图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开发越来越复杂的显微镜工具,使他们能够观察细胞结构越来越小的细节。
与17世纪和18世纪限制细胞研究的劣质显微镜不同,今天的仪器和技术允许高放大倍率和非常精细的分辨率- 在某些情况下,能够以10 nm或更低的分辨率(1 nm = 10-9米)可视化细节。
当代技术还允许研究人员识别细胞上或细胞中的特定分子,并且可以允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活细胞和整个生物体(如小鼠)中跟踪分子。
以下列表重点介绍了10 种令人兴奋的尖端显微镜方法,用于细胞和分子可视化。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NSOM)允许通过超过衍射极限来可视化样品中的纳米级特征,这在传统光学显微镜中会阻止靠近的结构的分辨率(通常,小于用于成像它们的光波长的一半,或对于最短波长的可见光约为200nm)。
在NSOM中,为了分辨低于衍射极限的特征,光波被发射到非常靠近样品表面的地方(因此称为近场)。
虽然仅限于研究样品(例如,细胞)表面,但NSOM可以实现约20nm的横向分辨率和2至5nm范围内的轴向(垂直)分辨率。
因为它解析的特征低于衍射极限,所以它被认为是一种超分辨率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允许样品的非常高的表面分辨率,为研究人员提供有关表面特征的信息。
AFM的工作原理是在样品表面上拖动一个锋利的尖端(只有几个原子宽)并测量尖端和样品表面之间的力。
产生的信号可以转换为表面形貌的描述,并且可以转换表面力扫描以产生样品表面的三维图像。
在生物科学中,AFM已被用于研究细胞行为和细胞间相互作用,以及评估某些细胞表面特征。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允许对生物标本进行深度成像,并消除或减少来自焦平面以外区域的信息,从而产生清晰的图像。
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第一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发展标志着显微镜的重大进步。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6885d3a417866fb84a8ee9.png)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 7-2
2.暗场:照明光通过物镜外
围射于试样,来自试样的干涉及 衍射光进入物镜并最终被观察到。
精品课件
暗场
精品课件
1 原理 丁道尔(Tyndall)现象,微粒对斜射光反射或衍射,增 大了人眼可见性。 2 特点 观察到极其微小物体,分辨率可达0.02 ~ 0.004 um (明场0.4um)—”超显微“。 3 缺点 只能观察到物体存在、运动和外部形态 不方便调节 标本要求高(灰尘、盖片、载片)
精品课件
使用抗衰减剂的效果
精品课件
汞灯灯箱构造
灯室,上下、左右旋钮,聚光镜旋钮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 7-4
4.偏光:有些物质在两个呈
一定夹角的偏光滤片之间可现呈 鲜明的对比,或根据双折射性能 和定向呈现颜色
精品课件
偏光
精品课件
1 原理
依据波动光学原理观察和精密测定标本细节,或透明物体改变光束的物理参数,以 此判别物质结构的一种显微镜
精品课件
4 应用: 微小粒子、细菌形态观察 、细菌记数,透明标本观 察等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 7-3
3.荧光:利用某些物质在受
到了紫外光或短波长的光激发照 射以后能够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 长的荧光的特性的观察方法
精品课件
荧光
精品课件
什么是荧光 ?
物质中的电子吸收光的能量由低能状态转变 为高能状态,再回到低能状态时释放出的光,是 非温度辐射光——冷光。即:物质吸收短波光, 发射出的长波光。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 7-7
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的记录方法(一)
![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的记录方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63fe010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6.png)
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的记录方法(一)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的记录介绍在科学学习中,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通过显微镜,学生可以更好地观察微小的生命体和物质。
在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学习中,我们使用了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实验,下面将介绍一些观察过程中的方法。
准备工作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保证显微镜的镜片干净,如果有灰尘或污迹,可以用棉签或纸巾轻轻擦拭。
•其次,需要将待观察的物品放在载玻片上,并倒上一滴透明的液体,如水或显微镜盐水。
•最后,要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亮度,以获得清晰的观测图像。
观察方法经过准备工作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观察了。
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最简单的观察方法,直接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镜片上,并调节焦距和亮度,即可直接观察到待观察物品的形状和颜色。
•这种方法适用于像纤维、纸屑、细胞等较大的物品。
获得大视野图像•使用低倍物镜,调节焦距和亮度,可以获得大视野的图像,可以观察到更多的物品细节和形态。
•这种方法适用于观察像草叶、昆虫翅膀等较大的物品。
拍照观察•如果需要观察更细微的细节,可以使用数码显微摄影机,通过摄像头连接到电脑上,即可进行拍照并观察。
•这种方法适用于观察像细胞核、微生物等微小的物品。
注意事项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小心放置载玻片,避免碰撞和破损。
•调整焦距时,不要用力过猛,避免损坏显微镜的调节机构。
•用完显微镜后,要将其盖好,避免尘埃和细菌的侵入。
通过这些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
实验记录在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显微镜进行了多项实验,并进行了详细记录。
以下是部分实验记录:观察植物细胞•准备工作:将鲜嫩的洋葱片切成薄片,放到载玻片上,滴上透明液体。
•观察方法:使用高倍物镜,调节焦距和光源亮度,观察洋葱片中的植物细胞。
•观察结果:我们看到植物细胞中有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等组成部分,并通过细胞的形态差异,区分了不同类型的细胞。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6906abc1aa00b52acfc7caca.png)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一.明视野观察(Bright field BF)明视野镜检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镜检方式,广泛应用于病理、检验,用于观察被染色的切片,所有显微镜均能完成此功能。
二.暗视野观察(Dark field DF)暗视野实际是暗场照明发。
它的特点和明视野不同,不直接观察到照明的光线,而观察到的是被检物体反射或衍射的光线。
因此,视场成为黑暗的背景,而被检物体则呈现明亮的象。
暗视野的原理是根据光学上的丁道尔现象,微尘在强光直射通过的情况下,人眼不能观察,这是因为强光绕射造成的。
若把光线斜射它,由于光的反射,微粒似乎增大了体积,为人眼可见。
m..m 暗视野观察所需要的特殊附件是暗视野聚光镜。
它的特点是不让光束由下至上的通过被检物体,而是将光线改变途径,使其斜射向被检物体,使照明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利用被检物体表面反射或衍射光形成的明亮图象。
暗视野观察的分辨率远高于明视野观察,最高达0.02—0.004三.相差镜检法(Phase contrast PH)在光学显微镜的发展过程中,相差镜检术的发明成功,是近代显微镜技术中的重要成就。
我们知道,人眼只能区分光波的波长(颜色)和振幅(亮度),对于无色通明的生物标本,当光线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变化不大,在明场观察时很难观察到标本.相差显微镜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也就是有效地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变为可分辨的振幅差,即使是无色透明的物质也可成为清晰可见。
这大大便利了活体细胞的观察,因此相差镜检法广泛应用于倒置显微镜。
相差图片相差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
光线透过标本后发生折射,偏离了原来的光路,同时被延迟了1/4λ(波长),如果再增加或减少1/4λ,则光程差变为1/2λ,两束光合轴后干涉加强,振幅增大或减下,提高反差。
在构造上,相差显微镜有不同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两个特殊之处:1. 环形光阑(annular diaphragm)位于光源与聚光器之间,作用是使透过聚光器的光线形成空心光锥,焦聚到标本上。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89a2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f.png)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它能够帮助科研人员观察微小
的生物细胞和结构,对于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面将介绍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生物显微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显微镜处于稳
定的工作台上,然后打开显微镜的电源开关,待灯泡亮起后调节亮度,以适应观察的需要。
接着,调节物镜转轮,选择合适的物镜,通常从低倍物镜开始,然后逐渐转到高倍物镜,最后使用油镜。
在调节物镜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显微镜。
其次,放置待观察的样本。
将待观察的生物标本放置在载玻片上,然后倒入一
两滴显微镜油,再将盖玻片轻轻压在载玻片上,确保标本被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
接着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夹子夹紧,然后通过调节载物台的螺旋钮,使载物台上下移动,直到观察到标本。
然后,通过调节目镜和物镜,使标本清晰可见。
首先用目镜调节,调节焦距,
使目镜对准标本,然后再用物镜调节,逐渐转动物镜转轮,直到标本清晰可见。
在调节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和损坏显微镜。
最后,观察和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调节焦距,观察标本的细节结构,记录观察
结果,可以通过摄像头连接到电脑上,进行数字化记录。
观察结束后,要及时关闭显微镜的电源开关,做好显微镜的清洁和保养工作,确保显微镜的长期使用。
总之,正确的使用生物显微镜能够帮助科研人员观察到微小的生物细胞和结构,对于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希望以上介绍的使用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38c808e102de2bd97058819.png)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发布时间:2013-1-7一.明视野观察(Brightfield)明视野镜检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镜检方式,广泛应用于病理、检验,用于观察被染色的切片,所有显微镜均能完成此功能。
二.暗视野观察(Darkfield)暗视野实际是暗场照明发。
它的特点和明视野不同,不直接观察到照明的光线,而观察到的是被检物体反射或衍射的光线。
因此,视场成为黑暗的背景,而被检物体则呈现明亮的象。
暗视野的原理是根据光学上的丁道尔现象,微尘在强光直射通过的情况下,人眼不能观察,这是因为强光绕射造成的。
若把光线斜射它,由于光的反射,微粒似乎增大了体积,为人眼可见。
暗视野观察所需要的特殊附件是暗视野聚光镜。
它的特点是不让光束由下至上的通过被检物体,而是将光线改变途径,使其斜射向被检物体,使照明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利用被检物体表面反射或衍射光形成的明亮图象。
暗视野观察的分辨率远高于明视野观察,最高达0.02—0.004三.相差镜检法(Phasecontrast)在光学显微镜的发展过程中,相差镜检术的发明成功,是近代显微镜技术中的重要成就。
我们知道,人眼只能区分光波的波长(颜色)和振幅(亮度),对于无色通明的生物标本,当光线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变化不大,在明场观察时很难观察到标本.相差显微镜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也就是有效地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变为可分辨的振幅差,即使是无色透明的物质也可成为清晰可见。
这大大便利了活体细胞的观察,因此相差镜检法广泛应用于倒置显微镜。
1相差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
光线透过标本后发生折射,偏离了原来的光路,同时被延迟了1/4λ(波长),如果再增加或减少1/4λ,则光程差变为1/2λ,两束光合轴后干涉加强,振幅增大或减下,提高反差。
在构造上,相差显微镜有不同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两个特殊之处:1.环形光阑(annulardiaphragm)位于光源与聚光器之间,作用是使透过聚光器的光线形成空心光锥,焦聚到标本上。
显微镜使用方法
![显微镜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12a0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6.png)
显微镜使用方法
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观世界。
正确的使用显微镜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观察样本,提高观察效果。
下面将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使用显微镜前需要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显微镜处于稳定状态。
然后,调节显微镜镜筒,使其与样本保持适当的距离。
接着,打开光源,调节光源亮度,以确保样本能够被适当照亮。
调节对焦手轮,将样本调至清晰状态,可以适当调整放大倍数,以获得更清晰的观察效果。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显微镜镜片的清洁,避免灰尘或污渍影响观察效果。
同时,要轻柔地移动样本,避免碰撞到显微镜镜片,造成损坏。
观察结束后,要及时关闭光源,将样本取下,关闭显微镜,并将其放回原位。
除了正确使用显微镜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在观察透射光样本时,要使用薄而透明的样本,以确保光线能够透过样本,使其清晰可见。
而在观察反射光样本时,则需要使用表面光
滑的样本,以避免光线被反射,影响观察效果。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显微镜,其使用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使用偏光显微镜时,需要注意调节偏光片的角度,以观察材料的双折射现象。
而在使用荧光显微镜时,则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荧光染料,以获得清晰的荧光图像。
总的来说,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样本,提高观察效果。
希望大家在使用显微镜时,能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操作,以获得更好的观察体验。
祝大家观察愉快!。
初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
![初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4a122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2.png)
初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一、准备工作1. 清洁显微镜:使用干净柔软的布轻轻擦拭显微镜的镜头和物镜,确保表面干净无尘。
避免使用化学溶剂或过于湿润的布。
二、调节显微镜1. 调节光源:打开显微镜下方的光源,调节亮度合适,以提供足够明亮的光线。
2. 调节物镜:将低倍物镜(一般为4X或10X)转到物镜孔上方,利用粗调焦轮将物镜调至最低位置。
3. 调节视野:将目镜调至最高位置,双眼睁开,用目镜调焦轮将视野调至清晰明亮。
三、样品准备1. 准备载玻片:取一张干净的载玻片,用无菌棉签擦拭干净,确保无尘。
2. 放置样品:将待观察的样品取少量放在载玻片上,避免过多,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3. 加入溶液:根据需要,可以加入适量的溶液,如生理盐水或显微镜溶液,以保持样品在观察过程中的活性或湿润。
四、放置载玻片1. 将载玻片平稳地放在显微镜的载玻片台上,确保样品在物镜下方。
2. 用固定夹夹住载玻片,以防止它在观察过程中移动。
五、观察样品1. 选择合适的物镜:根据需要,选择适当倍数的物镜,一般从低倍物镜开始,逐渐切换到高倍物镜。
2. 调节焦距:使用粗调焦轮将物镜调至最低位置,然后使用细调焦轮逐渐调节焦距,直到样品清晰可见。
3. 观察样品:通过目镜仔细观察样品,注意调整焦距和光源亮度,以获取最清晰的图像。
可以适当调整载玻片的位置,以便观察不同区域或细胞。
六、记录观察结果1. 使用笔和纸记录观察结果,包括样品的形态、结构、颜色等特征。
可以绘制草图,标注重要细节。
2. 也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或手机相机拍摄样品的照片,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七、结束观察1. 关闭光源:观察结束后,关闭显微镜下方的光源,以免浪费电能和损坏光源。
2. 清洁显微镜:使用干净柔软的布轻轻擦拭显微镜的镜头和物镜,确保表面干净无尘。
3. 收拾仪器:将载玻片和其他实验用品清理干净,放回原处,保持实验室整洁。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正确使用初一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显微镜的使用需要耐心和细心,只有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获得准确的观察结果。
光学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光学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3257936667ec102de2bd895a.png)
上海超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5.7、荧光观察
什么是荧光?
• 物质中的电子吸收光的能量由低能状态转变为高能状态,再回到低能状态时释放出的光, 是非温度辐射光——冷光。即:物质吸收短波光,发射出的长波光。
• 显微镜荧光利用光源激发——光化荧光
2019/7/17
16
五、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5.7、荧光观察
共轭面:吸收光线,直射光通过 物镜相板
补偿面:相位推迟,衍射光通过
聚光镜环状光阑
2019/7/17
5
五、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5.3、相差观察
• 特点:
鉴定活体细胞最实用、最经济的方法
• 缺点:
需要光强高; 切片不能太厚(5~10um); 盖片、载片需符合标准; 需增加单色滤镜以提高相差效果; 操作较麻烦; 相差荧光物镜的荧光成像效果较明场荧光物镜差。
2019/7/17
13
五、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5.6、霍夫曼观察
• 原理:斜射光照射到标本产生折射、衍射,光线通 过物镜光密度梯度调节器产生不同阴影,从而使透 明标本表面产生明暗差异,增加观察对比度。
上海超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19/7/17
14
五、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5.6、霍夫曼观察
• 优点:
体荧光等
发荧光量的测定对物质定性、定量分析
2019/7/17
17
上海超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19/7/17
18
• 缺点:
只能观察到物体存在、外部轮廓、运动状态等; 物镜使用的局限,不方便调节; 对标本要求较高(灰尘、盖片、载片等)。
• 应用:
微小粒子、细菌形态观察、细菌记数,透明标 本观察等。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24d1d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e.png)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对光(1)镜检时身体要正对实验台,采取端正的姿态,调整两个目镜之间的距离与观测者瞳距相符,两眼自然睁开,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像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将低倍物镜转至镜筒下方与镜筒成一直线。
镜检时载物台不可倾斜,因为当载物台倾斜时,液体或油易流出,既损坏了标本,又污染载物台,也影响检查结果。
(2)利用自然光源镜检时,最好用朝北的光源,不宜采用直射阳光;利用人工光源时,用日光灯的光源。
转动底部光源或拨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
反光镜有平、凹两面,光源强时用平面,较暗时用凹面,需要强光时,将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需要弱光时,将聚光器降低,或光圈适当缩小。
(3)将待观察的标本置载物台上,载物台上有固定的装置固定标本(见图3)。
通过载物台调节旋钮将标本移至镜筒下方。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物镜镜接近标本。
于转动粗准焦螺旋的同时,需俯身在镜旁仔细观察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
(4)调节目镜之间距离,双眼分别于左、右目镜中观察,待双眼视野重合,同时左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以调节焦距,使视野内的物像看到时即停,再调细准焦螺旋,至标本清晰为止。
(二)物镜的使用显微镜一般具有三个物镜,即低倍、高倍及油镜,固定于物镜转换盘孔中。
观察标本时,使用低倍物镜,此时,视野,标本较易查出,但放大倍数较小(一般放大100倍),较小的物体不易观察其结构。
高倍物镜放大的倍数(一般放大400倍),能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结构。
油镜放大倍数可达1000倍,用来观察细菌。
(三)低倍、高倍、油镜头的识别(1)标明放大倍数10×、40 ×、100 x,或10/0.25、40/0.65、100/1.30。
(2)低倍镜最短,高倍镜较长,油镜最长。
(3)镜头前面的镜孔低倍镜最大,高倍镜,油镜最小。
(4)油镜头上常刻有黑色环圈,或“Oil"或“油”字(四)低倍镜换高倍镜的使用方法(1)光线对好后,捻转载物台调节旋钮寻找需要观察的标本。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13e72add36a32d737581b2.png)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②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而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
③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
④显微镜正常和光源一定的情况下,当视野太亮或太暗时,应调节和。
⑤安放玻片标本必须注意尽量使标本对准。
⑥欲使视野中偏左上方一细胞移至视野中央,玻片应移向移动。
⑦用高倍镜观察时,必须将要放大的部分从低倍镜下移到,转换转换器,然后调节,直到物像清晰。
这时千万不可转动。
⑧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细胞大小,视野明暗程度。
课堂练习:1、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节目镜或物镜粗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
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使用下列哪种组合,在视野内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④⑥D、③④⑤3、下面①-④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转动转换器④移动标本A、④→③→①B、③→④→②C、③→②→④D、④→③→②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装片,寻找分生区时,应该A、全部打开光圈、高倍镜B、全部打开光圈、低倍镜C、把光圈放在中间位置、高倍镜D、把光圈放在中间位置、低倍镜5、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像,可能的原因是①物像不在视野中央②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③低倍镜和高倍镜的焦点不在一个平面上④未换目镜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6、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A、乙/丙B、甲/乙C、甲/丙D、乙/丁7、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是“10×”时,学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如果将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一般是A、1个B、2个C、4个D、10个8、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成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A、物镜上B、目镜上C、实验材料上D、反光镜上9、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细小物体的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10、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部分细胞看得清楚,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A、反光镜未调好B、标本的厚薄不均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D、显微镜物镜损坏11、填空:(1)对装片进行镜检时,需要调整物镜和装片间的距离,这时,两眼应从镜筒的注视物镜,使镜筒慢慢下降至距玻片0.5cm时停止。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观察技巧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观察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f7576c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2.png)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观察技巧通过显微镜可以放大物体的细节,从而观察到肉眼无法察觉的微小结构。
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教学实验和工业制造等领域,显微镜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观察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与分析。
一、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与操作显微镜由物镜、目镜、支架及照明系统等组件构成。
在使用显微镜前,我们需要先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以确保观察的是清晰的图像。
首先,通过移动装置或转动手轮来移动物镜和目镜,将两者的焦距调整至适当位置。
接下来,利用焦距锁定装置锁定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以防止调整过程中的偏移。
二、标本的制备与选择在观察前,我们需要准备好要观察的标本。
标本可以是生物组织、细胞、细菌、矿物等。
对于生物标本,我们可以通过剖解、切片、染色等方式,提高其对比度,以便更好地观察。
同时,我们需要保持标本的湿润,避免其干燥,这有助于提高显微镜下的图像质量。
三、调整照明系统显微镜的照明系统需要经常调整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透射照明或反射照明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标本类型和需要,选择适当的照明方式。
然后,我们可以调节光源的亮度,以获得适宜的亮度。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孔径光圈的大小,来控制光线的散射和聚焦程度,进一步提高图像清晰度。
四、调节目镜与物镜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目镜与物镜的焦距和位置,来调整放大倍数和景深。
较低的放大倍数适用于大范围观察,可以观察到更多的结构与细节;而较高的放大倍数适用于细节观察,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物体的微小结构。
然而,较高的放大倍数可能会导致景深减小,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移动标本或调整焦点,来获取想要的景深区域。
五、观察技巧观察标本时,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技巧来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首先,我们可以改变标本的旋转角度、倾斜角度或刻度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标本,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其次,可以采用对比度增强的方法,如差分干涉法、相移法等,来提高标本的对比度,使其更易于观察。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414954e87101f69e31955d.png)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结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保养与维护使用方法1、取镜安放手持显微镜的正确方法应是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切不可单手斜提,以防目镜滑出。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显微镜应放在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以便用左眼观察,右手绘图。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的距离。
双眼睁开,左眼注视目镜,将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从目镜中就可见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
如光线过于强烈,可调小光圈或用平面反光镜。
3、压片压片是将切片、涂片或装片等玻片标本用金属压片夹固定在载物台上。
压片时,要使玻片上的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标本小时尤其注意这一点。
否则,标本会偏出视野,调焦时找不到标本。
4、调焦观察用低倍物镜观察时,不论观察何种玻片标本,首先应用低倍物镜观察。
当对好光后,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并使玻片标本中的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然后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一般距盖玻片2—)。
镜筒下降时,眼睛须从旁边注视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压碎盖玻片,损坏镜头。
然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对准焦点,看清物像为止。
再转动细准焦螺旋,来回调节,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间,则可一边观察,一边用手移动玻片标本,直到所要观察的物像进入视野中间。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里物像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
注意事项必须轻拿轻放。
拿时须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放时让镜座的前端先接触桌面,然后轻轻放下整个镜座,避免镜身受到震动。
为了防止透镜被污染,应做到:1、不要用手指触摸透镜,以免汗液沾污;2、下降镜筒时,一定要从旁边注视物镜,防止物镜碰到盖玻片,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3、当观察新鲜的标本时,一定要盖上盖玻片,并吸去玻片上多余的水或溶液等;4、每次用完显微镜后,应用擦镜纸将目镜、物镜擦干净。
七年级上册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七年级上册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f3ec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5.png)
七年级上册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实验仪器之一。
它可以放大微小的物体,并让我们更清晰地观察细胞、微生物和其他微小生物体的结构。
以下是关于如何正确使用生物显微镜的方法。
1.准备工作:a.将生物显微镜放在平稳的桌子上。
b.确保显微镜镜头及物镜是干净的,没有灰尘或污垢。
c.将显微镜插上电源并调整照明光源的亮度。
2.调节倍率:a.将样品放在玻片上,并用滴管滴上少量的水或显微液。
b.将玻片放在样品台上,然后轻轻地将样品台转动到底部。
c.转动物镜转盘,选择最低倍率的物镜(通常是4倍或10倍)。
3.调节焦距:a.将目镜对准眼睛,并用眼睛看穿目镜,找到样品的大致位置。
b.用粗调焦轮将物镜靠近样品,直到样品清晰可见。
c.使用细调焦轮进一步调节焦距,使样品尽可能清晰。
4.观察样品:a.使用物镜转盘选择较高倍率的物镜(例如40倍或100倍)。
b.使用粗调焦轮将物镜离开样品。
c.通过细调焦轮逐渐将物镜靠近样品,并使用目镜观察样品。
d.注意调节焦距,使样品保持清晰。
5.调节光源:a.观察过程中,如果样品显得太暗或太亮,可以调节照明光源的亮度。
b.调节光源的开关或旋钮,使样品显示出最适宜的亮度。
c.注意光源的角度和方向,以避免产生反射或阴影。
6.移动样品:a.如果需要在显微镜下移动样品,可以使用丝架或移动样品台来移动它。
b.小心地调整丝架或移动样品台的位置,确保样品不会移动太快或太慢。
7.清洁和存放:a.使用后,将显微镜的镜头和物镜擦拭干净,以去除任何残留的样品或污垢。
b.轻轻地盖上显微镜的防尘罩,确保它不会受到灰尘或污垢的侵入。
c.将显微镜放在干燥、通风和避光的地方,以避免损坏或降低性能。
使用生物显微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安全。
避免用手直接触摸显微镜,以免留下油渍或损坏设备。
-不要强行旋转或调节显微镜的部件,以免损坏或误操作。
-仔细观察样品,尽量避免移动和调节显微镜过程中产生颠簸或震动。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ppt课件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303a99b4daa58da0114acc.png)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应用: 矿物质、化学物品鉴别 鉴别纤维、染色体、淀粉粒、细胞中晶体 植物病理检验 鉴别骨骼、牙齿、胆固醇、神经纤维、肿 瘤细胞、横纹肌和毛发等
BAND PASS
落射荧光显微镜各部件特性和 作用
• 分色镜:
T%
反射激发光,荧光透过 <A 反射
>A 透过
A
nm
• 吸收滤色镜:
T%
荧光透过,阻挡杂光
<B 阻挡
>B 透过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A法
B
nm
落射荧光显微镜各部件特性和 作用
分色镜: 反射激发光,荧光透过
T% <A 反射
>A 透过
吸收滤色镜:
依据波动光学原理观察和精密测定标本细节,或透明物体改变光束的物理参数,以 此判别物质结构的一种显微镜
偏振器1
自然光(多 振动面)
偏振器2
偏振光(单 一振动面)
各向同性:单折射体,光性质不因照射方向而改变,普 通气体、液体、非结晶固体等
各向异性:双折射体,光速度、折射率、吸收和振动面、
振幅随照射方向不同,晶体、纤维等
)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按观察方法分七种
明场
DIC 暗场
荧光
偏光
霍夫曼 相差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显微观察方式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按观察方法分 7-1
1.明场:照明光直接通过聚
光镜入射于试样,并透过试样后 进入物镜并最终被观察到。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明场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明场观察方式
常规观察方式 应用领域:
常规镜检、病理、染色标本 优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步骤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cb6aaf2a783e0912a2162a94.png)
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步骤一、取镜和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8.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
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四、整理8.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反光镜竖直放置。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注意事项》:1、严忌单手提取显微镜。
2、若须移动显微镜,务必将显微镜提起再放至适当位置,严忌推动显微镜(推动时造成的震动可能会导致显微镜内部零件的松动,切记!!),使用显微镜请务必小心轻放。
3、使用显微镜时坐椅的高度应适当,观察时更应习惯两眼同时观察,且光圈及光源亮度皆应适当,否则长时间观察时极易感觉疲劳。
4、转动旋转盘时务必将载物台降至最低点,以免因操作不当而刮伤接目镜之镜头。
5、标本染色或其它任何操作皆应将玻片取下,操作完成后再放回载物台观察,切勿在载物台上操作,以免染剂或其它液体流入显微镜内部或伤及镜头。
使用显微镜的7个步骤
![使用显微镜的7个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25b20f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6.png)
使用显微镜的7个步骤1安放:显微镜应放在体前偏左,镜筒在前镜臂在后的方向安放好。
2对光:用低倍镜、较大光圈(遮光器上调);眼看目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得明亮。
3放片:观测对象必须正对物镜的孔,将玻片缠不好之后再调焦。
4调焦:先用低倍镜寻找物象,先降镜筒后升高镜筒,降低镜筒时要在侧面观察是否压片,升高镜筒时正对着目镜寻找物象。
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心,换用高倍镜观察只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变得清晰。
5观测:两眼睁开,用左眼观测,用右眼画图。
注意事项:1.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采用规程。
2.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底座。
显微镜不能倾斜,以免目镜从镜筒上端滑出。
取送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
1.实验时必须把显微镜放到桌面上,镜座应当距桌沿6~7cm左右,关上底光源控制器。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头正对载物台上的通光孔。
然后用双眼注视目镜内,调整光源强度,把聚光镜上升,把虹彩光圈调至最大,使光线反射到镜简内,这时视野内呈明亮的状态。
3.将所要观测的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并使被观测的部分坐落于通光孔的也已中央。
4.先用低倍镜观察(物镜10×、目镜10×)。
观察之前,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使物镜逐渐接近切片。
需要注意,不能使物镜触及玻片,以防镜头将玻片压碎。
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慢慢下降,不久即可看到玻片中材料的放大物像。
5.如果在视野内看见的物像不合乎实验建议(物像偏移视野),可以慢慢移动左右移动尺。
移动时应特别注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看见的物像移动的方向刚好恰好相反。
如果物像不甚准确,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准确年才。
6.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
一般具有正常功能的显微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信物镜应该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40
按观察方法分 7-4
4.偏光:有些物质在两个呈
一定夹角的偏光滤片之间可现呈 鲜明的对比,或根据双折射性能 和定向呈现颜色
a
41
偏光
a
42
1 原理
依据波动光学原理观察和精密测定标本细节,或透明物体改变光束的物理参数,以 此判别物质结构的一种显微镜
偏振器1
自然光(多 振动面)
)
a
1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a
2
按观察方法分七种
明场
DIC 暗场
荧光
偏光
霍夫曼 相差
a
3
显微观察方式
a
4
按观察方法分 7-1
1.明场:照明光直接通过聚
光镜入射于试样,并透过试样后 进入物镜并最终被观察到。
a
5
明场
a
6
明场观察方式
常规观察方式 应用领域:
常规镜检、病理、染色标本 优点:
视野亮度高、均匀, 应用范围广, 操作简单,价格低, 物镜适用于荧光观察 缺点: 透明标本对比度低, 标本没有立体感
过分别处于聚光镜与物镜的一对互
补的光环后产生干涉(强度叠加或
减弱),即相位差转变成了光强差,
从而可清楚观察到使原来不易看清
的透明类样品(即相位物体,如活
细胞)。
a
46
相 差(衬)
a
47
相 差(衬)
a
48
1 原理
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折射率 x 厚度)差进行镜检,即利用干涉现象,将相位差 变为人眼可以分辨的振幅差
a
落射式
❖ 汞灯光源 ❖ 激发滤色镜 ❖ 分色镜 ❖ 吸收滤色镜
20
落射荧光显微镜的构造
吸收滤色镜 激发滤色镜
a
21
落射荧光显微镜的构造
a
22
荧光显微镜光源
• 汞灯光源:
提供激发光(U、V、B、G)
• 氙灯光源:
高峰值更宽,更稳定
a
23
荧光显微镜激发透镜组
• 激发透镜组
吸收 滤色镜
(激发块):
偏振器2
偏振光(单 一振动面)
各向同性:单折射体,光性质不因照射方向而改变,普 通气体、液体、非结晶固体等
各向异性:双折射体,光速度、折射率、吸收和振动面、
振幅随照射方向不同,晶体、纤维等
a
43
应用:
矿物质、化学物品鉴别 鉴别纤维、染色体、淀粉粒、细胞中晶体 植物病理检验 鉴别骨骼、牙齿、胆固醇、神经纤维、肿 瘤细胞、横纹肌和毛发等
a
7
按观察方法分 7-2
2.暗场:照明光通过物镜外
围射于试样,来自试样的干涉及 衍射光进入物镜并最终被观察到。
a
8
暗场
a
9
1 原理 丁道尔(Tyndall)现象,微粒对斜射光反射或衍射,增 大了人眼可见性。 2 特点 观察到极其微小物体,分辨率可达0.02 ~ 0.004 um (明场0.4um)—”超显微“。 3 缺点 只能观察到物体存在、运动和外部形态 不方便调节 标本要求高(灰尘、盖片、载片)
a
10
4 应用:
微小粒子、细菌形态观察 、细菌记数,透明标本观 察等
a
11
按观察方法分 7-3
3.荧光:利用某些物质在受
到了紫外光或短波长的光激发照 射以后能够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 长的荧光的特性的观察方法
a
12
荧光
a
13
什么是荧光 ?
物质中的电子吸收光的能量由低能状态转变为 高能状态,再回到低能状态时释放出的光,是非 温度辐射光——冷光。即:物质吸收短波光,发 射出的长波光。
490
590
Acridine Yellow
470
550
CY3
552
565
TRITC
541
572 a
Propidium Iodide 530
615
滤色镜的特性
激发
分色
吸收
27
FITC+PI
带宽对图象的影响
SWB: BP420-480
WB: BP450-480
WIB: BP460-490
NB: BP470-490
显微镜荧光利用光源激发——光化荧光
a
14
荧光的种类
自发(固有)荧光
二次荧光
a
15
荧光的性质
❖ 吸收光,必需有激发光源 ❖ 荧光波长>激发波长(损失热能) ❖ 荧光强度极小于激发光的强度 ❖ 有不同程度的衰减 ❖ 荧光强度取决于激发光强度、被检物浓度、
荧光效率
a
16
荧光显微镜的优点和用途
优点:
分色镜: 反射激发光,荧光透过
T% <A 反射
>A 透过
吸收滤色镜: 荧光透过,阻挡杂光来自AnmT%
>B ,<C 透过
a
AB
C
nm 26
滤色镜的选择
荧光素的特性
荧光素
激发波长 发射波长
DAPI
372
456
AMCA
350
450
Hoechst 33258
365
465
FITC
490
520
Acridine Orange
a
28
多重染色标本的多色观察
FITC+Texas Red+DAPI
a
29
三色滤色镜的特性曲线
激发
分色
吸收
a
30
双重染色标本的单色和双色观 察
WU
WIB
DUAL BAND
DAPI+FITC
WIBA
WIG
a
WIB
FITC+PI
31
单色滤色镜的特性曲线
a
32
双色滤色镜的特性曲线
a
33
现行显微镜特点和各种滤色镜
a
44
❖ 偏光显微镜主要用于检测矿石,地质大学会用 到,特别是可以用来鉴定珠宝,另外可以检测生 物内骨骼,这个我还没有遇见实例,还可以检测 生物化学结晶,化学院用来观察结晶液像,其他 在纺织物品化学成分上检测上,物理芯片上等, 凡是观察双折射晶体会使用偏光显微镜 。
a
45
按观察方法分 7-5
5.相衬(差):利用光线通
a
34
分色镜
自由组合 激 发块
吸收滤色镜
a
35
激发滤色镜
油
镜
应
使
用
荧
光
油
a
36
的运用
光栏全开启
物镜光栏
减少杂散光干扰
光栏适当关小
a
37
荧光的衰减
有衰减的标本
防衰减的方法
❖ 使用抗衰减剂 ❖ 选择衰减小的荧光素 ❖ 降低激发光强度 ❖ 降低标本中氧的浓度
a
38
使用抗衰减剂的效果
a
39
汞灯灯箱构造
❖ 检出能力高(放大作用)
❖ 对细胞的刺激小(可以活体染色)
❖ 能进行多重染色
用途:
❖ 物体构造的观察——荧光素
❖ 荧光的有无、色调比较进行物质判别——抗体 荧光等
❖ 发荧光量的测定对物质定性、定量分析
a
17
荧光显微镜的种类
透射式
a
18
荧光显微镜的种类
落射式
a
19
荧光显微镜的主要部件
透射式
❖ 汞灯光源 ❖ 激发滤色镜 ❖ 吸收滤色镜 ❖ 暗场聚光镜
激发 滤色镜
发射光
入射光
• 激发滤色镜:
激发波长选择
分光 滤色镜 T%
a BAND PASS
nm 24
落射荧光显微镜各部件特性和 作用
• 分色镜:
T%
反射激发光,荧光透过
<A 反射
>A 透过
A
nm
• 吸收滤色镜:
T%
荧光透过,阻挡杂光
<B 阻挡
>B 透过
a
B A
nm 25
落射荧光显微镜各部件特性和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