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课教学设计“三要素”初探
2008年5月12日14:28,这一刻的四川汶川,无数的人们瞬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无数的人们为了亲人的生命,守护在倒塌的瓦砾上而久久不愿离去;更多的人们为了他人的生命而“擦干眼泪”、“牺牲自己”、“奋不顾身”,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生命赞歌;举国上下“四川挺住”、“汶川不哭”、“中国加油”的呼声更是中华民族顽强生命力的表现和展示。面对如此的巨大灾难,我们由衷的感叹生命之脆弱,思考着该怎样更好地尊重、保护和关爱生命。以生活主题为出发点、以达成基本观点为落脚点的思想政治课,具有引领价值导向的意义,承载着予生命教育以必要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人生观和形成正确规划人生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重大任务。如何将“抗震救灾”作为生活教育、生命意义教育、人格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效教学资源,运用和渗透到政治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政治课堂“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人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形成,在激扬生命之力的同时焕发生命之美”,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编排。教学设计涉及到的要素很多,本人主要从教学目标的规范、学生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选择等三方面,对政治课教学设计作初步探究。
规范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灵魂。
政治课教学目标是对课堂教学中师生所发生变化的一种预设,是完成政治课教学任务的指南和灵魂,是完成政治课堂教学流程设计的依据。对教学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规范,它直接关系到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合、教学媒体的选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也关系到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落实,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行为等。依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规定,结合政治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抗震救灾”作系统设计,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掌握学生情况: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
者背景知识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准备的一个基本要素。政治课“抗震救灾”教学设计要以学情为出发点,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学生思维活动为主线,摸准学情,为教学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教学依据。惟有这样,教学设计才能成为实施教学计划过程的良好起点。要摸准学情,必须做到:
首先,了解学生已有信息、认知水平和认知倾向。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学设计要从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入手。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从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出发,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我校作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生心理的发展愈来愈多地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对周围问题和现象有自己褒贬的评论。尤其在当今现代信息社会,学生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他们第一时间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媒体、手机电话等途径和渠道,获得了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详尽具体的第一手信息资料,并对受灾群众表示了极大地同情和支持,对党和国家在抗灾救灾方面的快速反应、中国政府的巨大号召力,以及和世界最先进国家相比毫不逊色的出色组织和调度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政治课堂教学设计面临着无数的信息的选择,就必须从学生已有的信息和认知水平、认知倾向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对信息进行整理、鉴别、筛选、重组,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
其次,分析学生所存在的认知缺陷和情绪偏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某一新知识,必须具备相应的已有知识作为理解、运用新知识的基础。中学生心理正处于迅速发展趋于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阶段,又具有不平衡性、逆反性、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他们热情、积极、情绪易激发,但情绪、情感易偏激;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能力,但不够全面和客观。在教学设计中,要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学生认知水平和情感情绪控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进行积极引导。特别对汶川“抗震救灾”中,个别媒体及记者的功利性行为,营救人员的安全保障,众多校舍倒塌的深层次原因等,学生对此的认识和看法容易出现偏差,需要教师对认识盲点加以客观分析和积极引导。
再次,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埃德·拉宾诺维克兹认为,造成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设计者缺乏对学生是如何进行思维的基本
判断。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和策略。如果思维能力存在问题,那么学生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就会存在思维障碍。在“抗震救灾”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到思维清晰,运用准确思维方式,坚持正面和正确引导原则,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事件作为案例,并根据教学要求对真实事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裁剪,做到既尊重事实又遵循教学规律。
除此以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对达成教学目标也十分重要,也是教学系统设计不可忽视的内容。
选择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教学策略必须与其知识的类型及特点相适应。政治学科的知识类型及特点、“抗震救灾”的特大事件性质决定了其基本的教学策略是“引导——活动”策略。这种策略要求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各种自主活动,在情感体验中深化理性德知,提升生命价值和意义。
(1)情景渲染策略。
创设各种政治课堂情景,把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融于一定的教学情景。歌德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搏硬干的人,有为民请愿的人,有舍生救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政治课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音响视频等手段使教学情景得到渲染;开设时事论坛、抗震救灾专题讨论、赈灾义卖、赈灾募捐等课堂体验活动深化对生命价值的认识;选择在汶川灾难中顽强生命力等感人场景或事件,就像母亲用自己的身躯掩护了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存活了,而母亲遇难了,他在手机中发给孩子的遗言是“妈妈爱你”;11岁的孩子,背起了3岁的妹妹,长途跋涉,走出灾区;男孩和被压在水泥板下的坚持的恋人,讲述他们“一定会有的”婚礼,而女孩在100小时之后被救了出来,创造了生命奇迹;也可以将《生命的感动——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心疼的灯光》、《惊天地泣鬼神——5·12大地震诗抄》、《大爱感动中国-汶川大地震纪实》、抗震救灾英雄谱等改编、制作成配乐诗朗诵、壁报和墙报等形式讴歌生命,提升生命价值;或者通过《五日生死录》纪录片的观看,《生死不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