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初中政治思想教案
初中政治思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介绍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公民。
4. 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5. 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实际运作,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感人至深的爱国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团队协作等方面。
3. 社会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包括实践内容、心得体会等方面。
4. 课程论文:评估学生撰写课程论文的质量,包括观点论述、逻辑推理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政治思想教材。
2. 案例资料:收集与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相关的案例资料,以便进行案例教学。
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5篇
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5篇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以成长中的学生为出发点,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
八年级上册教材的教育主题是帮助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而下册的教育主题是帮助学生主动维护权益,自觉履行义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权利与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两者的关系,了解和掌握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人身、文化和经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崇尚公平和正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公民。
教学主要内容: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中,与别人打交道,不仅要学会交往、掌握交往的品德和艺术,而且必须正确处理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应该承担的义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学习交往的继续,是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的需要,更是增强法律意识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因此,按照课程标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的基本理念,以及权利义务等内容标准,围绕权利义务这一大的教育主题,综合建构本册的教学内容。
具体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围绕正确对待权利义务、维护人身权利、维护文化经济权利、崇尚公平正义四个综合主题展开,设置了十课教学内容: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我们应尽的义务、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隐私受保护、终身受益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消费者的权益、我们崇尚公平、我们维护正义。
教学重点: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就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初中思政教案教案大全模板
初中思政教案教案大全模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理论知识。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根据人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2. 教学重点:重点讲解政治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教学难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理论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时事新闻、案例等形式,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理论:详细讲解政治理论知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理论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提升:总结课堂教学,强调重点知识,布置作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
3.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考试,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给予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六、教学时间根据课程安排,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
七、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理论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保持教室整洁、安静,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齐全。
九、教学计划根据课程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范文5篇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范文5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范文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目: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第一目在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说明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主要看他的贡献。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
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深入领会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
(2)搜集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3)运用目击者的沉默和已故文人的气节事例,感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运用课堂讨论等形式,深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树立奉献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在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教学难点:对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含义的理解。
【教学策略】实例分析与文本解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着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
人为什么要活着应该怎样活着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对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个了解。
二、讲授新课(一)价值的含义教师:当同学们外出旅行时,要带哪些东西呢学生:一个小组依次回答。
教师:为什么要带这些东西呢换洗的衣物是为了干净和清洁而带的,相机是为了捕捉美好瞬间、日后的回忆而带的,杂志是为了旅途的消磨时光而带的,手机是为了通讯联系而带的,水是为了解渴,而干粮是为了充饥而带的,钱是为了购物消费,身份证是为了登记注册而带的。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一、第一章: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课程性质和地位: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理论性相结合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和内容:思想政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等。
教学要求和评价: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目标,阐述课程内容和要求。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4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第二章: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策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教学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定义和作用: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常用的教学策略: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学策略的定义、作用和常用的教学策略。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学策略的运用方法和效果。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教学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思政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实践教学主题: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创新精神教育。
2. 实践教学活动:(1)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一: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纪念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我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二:红色歌曲演唱比赛组织学生参加红色歌曲演唱比赛,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2)社会责任感教育活动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环保宣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培养奉献精神。
活动四:社区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区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创新精神教育活动五:科技创新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创新项目。
活动六: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主题活动(1)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相关纪录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2)社会责任感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培养奉献精神。
(3)创新精神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创新项目。
思政课研究教学内容(教学设计)
思政课研究教学内容(教学设计)
思政课研究教学内容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制度,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1. 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制度: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3. 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以及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4. 实践与探索:包括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制度,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论文、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摘要:一、案例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税收学”课程为例1.1 教学背景与目标1.2 教学内容与方法1.3 教学效果与反思二、案例二: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2.1 教学背景与目标2.2 教学内容与方法2.3 教学效果与反思三、案例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例3.1 教学背景与目标3.2 教学内容与方法3.3 教学效果与反思正文:一、案例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税收学”课程为例1.1 教学背景与目标税收学是财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财政税收人才的重要任务。
本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税收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素质。
1.2 教学内容与方法通过讲解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等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税收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能力。
同时,结合税收改革实践,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3 教学效果与反思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税收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国家税收政策有了更积极的参与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案例二: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2.1 教学背景与目标管理学课程是企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重要任务。
本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素质。
2.2 教学内容与方法通过讲解管理原理、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企业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实践的能力。
同时,结合企业管理改革实践,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3 教学效果与反思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管理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企业管理政策有了更积极的参与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东营市思政课教学设计模板
东营市思政课教学设计模板一、课程背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基础课程之一。
在东营市,思政课教育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思政课教学模板对于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
2.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思辨、表达和批判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1.思政课内容设计:(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运用。
(2) 爱国主义教育:介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与感恩之情,激发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生的目标和意义,通过名人事迹、文学作品等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发展方向。
(4) 法治观念教育:介绍法治的基本原理和法律常识,引导学生遵纪守法、用法治观念引领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教学方式设计:(1)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团队精神。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体验和感知来理解和掌握思政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1.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演练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2.作业评价:布置学生课下作业,如写小论文、做调研报告等,通过作业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运用能力。
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辩证法等。
2. 政治经济学: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商品与货币、剩余价值等。
3. 政治学:国家与政府、民主与法治、国际关系等。
4. 法学: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立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5. 课堂互动法:通过提问、抢答、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结合时事热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原理: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4.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围绕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6. 布置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质量、小组合作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思想政治》教材。
2. 教学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的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
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政治基础,但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掌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
(2)能够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价值观对于国家、民族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念进行正确判断和选择,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际意义。
(2)运用比较分析法,帮助学生区分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政治课主题教学设计5篇
政治课主题教学设计5篇关于政治课主题教学设计有哪些?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接下来是关于政治课主题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政治课主题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懂得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
3、能够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生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理解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能以实际行动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提升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影响。
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难点:理解中华文化的力量和影响。
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的目的入手引入课题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活动一:阅读质疑自主探究(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创造出来的?2、中华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有什么特点?3、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二)传统美德薪火相传1、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传统美德包括哪些内容?)2、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品质?活动二:看谁说的多?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答:旗袍、中国功夫、长城、京剧、孔子、汉赋、唐诗、宋词、宋元曲、明清小说等等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活动三:看视频:品味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2、中华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有什么特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等中华文化的总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设计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
同时,还应通过课程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二、教学内容1. 党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讲授党的历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引导他们理解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3. 中国梦:介绍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路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4. 伦理道德: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基础,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5. 法治与公民素质:通过介绍法治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意义,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素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
2.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实地考察和调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使他们亲身感受社会实践,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方式1. 个人学习表现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考察学生的积极参与、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2. 书面作业评价: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面作业,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课程项目评价:组织学生进行课程项目,通过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考察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品质,促使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国家建设。
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有效教学设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本文将从目标设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如何设计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一、目标设定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
在教学设计中,应明确目标,便于针对性地设计内容和方法。
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以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二、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可以选取一些时事热点、社会问题作为课堂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设计的关键。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
多样化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互动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启发式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实践和社会实践,通过亲身经历来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
五、评价与反思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作业、考试、讨论记录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同时,还可以进行课堂反思,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
六、培养道德情感思想政治教育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可以选取一些道德典型事例,通过讲述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和评价。
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道德情感教育活动,如参观慰问贫困山区学生、开展义务劳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社会关怀和公益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
思想政治课程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教学设计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掌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的基本内容。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识别和评价社会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提高理论素养。
(4)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够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话题进行独立思考和表达。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过程中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提高他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使他们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尊重他人的情感,使他们在思想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初中 思想政治 教案
初中思想政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内容:1. 法律知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概念和规定。
2. 道德观念:诚信、尊重、责任、公正、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注社会、追求真理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利用时事新闻、案例等素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2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2. 采用案例分析、讨论、问答等形式,详细讲解法律知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学习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交流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践行法治和道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做到知法守法、品德高尚。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练习成绩: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检验学习效果。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1. 教材: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
2. 案例素材:时事新闻、法律案例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法治和道德的重要性。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最新版)目录1.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概述2.案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课程设计3.案例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4.案例三:《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设计5.总结正文一、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概述本文将介绍三篇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这些案例分别来自不同学院、不同课程,但都致力于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
二、案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课程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是一门针对师范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设计结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两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案例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原理》是一门针对化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注重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通过讲解化工原理,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两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四、案例三:《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设计《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针对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中,通过讲解科学成果,传播科学家探索的勇气和爱国爱家的精神。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两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五、总结以上三个案例均充分体现了“课程思政”的理念,即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教案范文5篇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教案范文5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教案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教案范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物质的概念。
2.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对比分析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提升对比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
2.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升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对世界的本质有科学的认识,并能指导正确的认识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的概念。
【难点】物质概念和具体物质形态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盘古开天地图片及简单文字介绍,请学生观察并思考,世界是否真的是由盘古或者上帝创造的,世界的本原又是什么。
结合前面所学哲学基本问题,进而导入本课:物质的概念。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物质及其唯一特性活动一:教师多媒体展示日月星辰、山川树木、世界上其他国家、史前巨兽化石等图片,并口述桌椅板凳、学习用具等常见物品。
请学生找出这些事物的共同点,并结合教材找出物质的概念,最后学生代表进行作答,并说明自己的理解,其他学生补充,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活动二: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两个问题:1.物质的概念和前面所列举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有何区别。
2.物质的唯一特性又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作答,其他小组点评补充。
共同认识到,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是不生不灭的;不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有生有灭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过渡:在理解了物质是什么的基础上,我们看一下唯物主义是如何看待这个物质的世界的。
(二)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三:同桌二人为一小组,每人任选一个方向,但不得重合: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篇⼀: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永定县城关中学吴凤英⼀、教学内容(⼀)课题:普通⾼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版)——政治第三册《⽂化⽣活》第⼀单元第⼀课第⼆课时——“⽂化与经济、政治”(⼆)主要学习内容:1、经济、政治和⽂化是社会⽣活的三个基本领域2、⽂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并反作⽤于经济、政治,不同⽂化的作⽤,影响是不同的。
(1)⽂化与经济相互交融(2)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相交融:?(2)⽂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地位和作⽤?(1)⽂化在综合国⼒竞争中3、⽂化与综合国⼒的竞争:?,增强综合国⼒?(2)发展先进⽂化⼆、学⽣分析:在⾼⼀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模块中,学⽣分别了解了经济、政治的基础内需,并在前⼀框题中懂得了⽂化的含义,对⽂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者的关系的理性认识基本上是空⽩。
三、设计思想(⼀)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活化,让学⽣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边”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能在课堂上体验所学的内容(⼆)教学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作为学习主体的作⽤,⾃主学习(三)教学⽅法:教师启发、引导,学⽣⾃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四、教学⽬标(⼀)知识⽬标:1、识记⽂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理解⽂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能⼒⽬标:提⾼运⽤马克思主义全⾯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1、培养学⽣重视⾃⾝⽂化素质的意识2、理解⽂化的地位和作⽤,培养为增强综合国⼒贡献⼒量的意识- 1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 -- 3 -- 4 -- 5 -篇⼆: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1)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杨秀莲专题⼀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基本要素1.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系统科学的⽅法对教学⽬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小学思想政治课教案(精选10篇)
小学思想政治课教案(精选10篇)小学思想政治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悉老师和同学。
2、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3、表现对老师与同学的喜爱,锻炼口头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与人交际的基本技能以及自我介绍时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学生在家中由父母指导自己制作“小名片”,将姓名、住址、电话、爱好等写在上面,可以用笔画,也可以用电脑制作,但是前提是必须自己亲手制作。
2、在家中准备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上课时进行展示。
3、自己制作的作品。
4、准备上课自我介绍的内容。
教学器材:录音机、实物投影机,《找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等歌曲。
教学课件:学校老师照片投影片,任课教师小时的照片。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用小兔贝贝为主题人物放投影,背景音乐为《你的名字叫什么》,学生根据音乐演唱歌曲并按歌曲内容说出自己的名字,进行边表演边唱。
二、熟悉本校的老师。
播放投影片,让学生说出每一张投影片中的老师的姓氏以及所任学科,学生不知道的老师介绍。
(不用将学校所有老师的照片都让学生进行辨认,可以先让他们辨认任课老师或与他们接触的老师。
)三、做《找朋友》的游戏。
(这是贯穿本节课始终的一条线)1、任课老师做自我介绍。
(用自己的照片)并进行才艺展示。
(这是为学生自我介绍和自我展示起到示范作用,介绍时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主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
)2、由老师第一个进行“找朋友”,找到的“朋友”再进行自我介绍和自我展示。
依次往下顺延。
(学生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胆怯、害羞的表现,教师要多加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对于学生的自我展示,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颁发“小兔贝贝奖章”引导其他同学也应给展示的同学一些鼓励,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3、由于学生单独做自我介绍,如果每个学生都做介绍,一节课的时间肯定不够用,可以用其他时间再进行介绍。
四、最后用《我们都是好朋友》作为本节课的结束,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交换自己制作的“小名片”,而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总结,大家同唱歌曲结束本节课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杨秀莲专题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基本要素1.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2.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四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缺一不可。
3.基本过程: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媒体、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
主要环节有: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环境分析、确定目标、设计策略、选择教学媒体、估计学习效果。
二、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教案的区别1.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教案的区别传统备课:以书本、教师、课堂为中心,老师根据个人经验和知识备课,以一个教学组、教研组为单位。
新课程教学设计:克服了以往的局限性,更强调教学过程、教学目标,而非单纯注重教材,老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更加注重过程对学生今后的影响,“授人以渔”。
2.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的区别传统教案:以课时为单位而进行的教学方案,是课堂教学的依据。
新课程教学设计:不仅仅针对一种教学内容,它可以说是一个单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基本构成要素分析(一)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1.教学背景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
教学要关注教师、学生、内容、环境。
教师要注重对自身的定位,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元认知态度出发。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载体,教学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需要二度加工、再创造。
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及非智力因素。
3.教学对象学生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思维规律。
(二)制定教学策略1.定义: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成形式等综合性方案。
2.构成1)组织形式: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有探究、合作、分组讨论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规”,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遵循规律,优化教学效果,要依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选择。
3)学法指导①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
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②制定促进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策略。
关注教学过程,从学生的经验和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③制定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探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见解4)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过程的载体,是和教学方法相结合的。
不能忽略板书设计。
(三)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以目标为导向,目标的达成与否是在教学构成中通过不断地反馈调控来实现的。
能够使教师在目标的指导下理性的教学,因此对每一个环节中的教学目的都应有充分认识,在过程设计中要增设教学目的。
(四)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评价:一是在设计完成后、实施之前,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预测,能够帮助设计者在实施过程中应付突如其来的教学事件,进行二度创造;二是在教学过程之后进行的,目的在于总结设计的得与失。
只有通过反复评价,教学设计才能日臻完善。
四、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一)学好课程标准处理好课标、教材和教师用书之间的关系;读懂课程的阶段性导言和内容标准尤为重要。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二)对学生与教材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1.确定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与课程标准的差距及应对策略,以大多数学生为主,找到授人以渔的方法;2.新课程改革把教师定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实现课程的优化整合有重大影响。
(三)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的任务1.目标要适应学生特点、已有经验和发展要求;2.符合学与教的原理,并体现一定层次性;3.以学生的兴趣要求而非教师的要求为指导;4.应涉及学生的各个学习领域,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及技能;5.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课堂进行管理,包括课堂组织形式、课堂良好氛围、问题的有效调控。
1.课堂有效管理的目标1)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表现在:①增加学生参与;②教学的紧凑性;③教学的流畅性2)争取更对的学生投入学习,表现在:①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教师要关注全体、民主平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参与。
②上课时维持全班的注意力,讲课声音要大。
2.由传统课堂教学的“静”到新课程的“动”。
静:缺乏学生个性的张扬,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围绕教师。
动:指教师的角色要有一个转变,要关注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调节教师行为。
1)“支持型”&“防卫型”课堂氛围“支持型”:①教师与学生充满信心、相互信赖;②教师对学生是宽容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③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
“防卫型”:①学生对教师有恐惧心理,教师对学生不信任;②教师对学生控制,学生对教师被动服从;③学生有应对教师的策略,教师对学生有操作性的行为。
2)师生关系: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教师应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重视情感教育;学会欣赏学生,发挥他们的闪光点。
3.对预期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进行有效调控1)学生的课堂吵闹问题。
首先要分析学生吵闹的而原因;并注意学生在吵闹时正在做什么。
积极因素:①说明课堂气氛民主轻松;②说明学生思维活跃;③学生参与意识比较强;④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
消极因素:①任课教师课堂调控能力有问题;②学生捣乱;③偶发事件;④个别学生想引人注意。
2)处理好学生中的别样声音。
原因是新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空间,要鼓励具有质疑的声音。
3)做好学生厌学问题的分析对策。
学生厌学问题有三个层次:①厌学;②主动性差;③没有学习方法和能力。
两种原因,导致两种倾向:①教学水平高,则与师生关系融洽;②教学水平低、脾气差,学生厌学情绪高。
(五)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的设计1.教师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优点)很经济地同时向很多人传授知识;(缺点)导致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是填鸭式教学。
2)讨论法:面对面交流、讨论;教师指导、组织、提供信息;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批判性观察,形成自己的思维;可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新课程中教学方法设计要注意的问题1)每堂课要依据课标和教材设计学生活动的主题,且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创造性的理解;2)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学过程提高师生间互动。
①创设学生感兴趣、关心的问题;②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启发学生善于质疑问题;4)交给学生思维方法并加强训练。
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思维品质体现思想品质、智力、能力的差异,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5)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渔”;6)注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质疑,要允许、鼓励、引导。
3.多媒体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辅助性手段,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理解、掌握,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
(六)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与教学反馈是通过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形成教学反馈,为教学设计的修改提供依据。
评价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评价有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
评价方法:小测试、小组评议、自我评价、课堂观察。
专题二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力求整体性1、学生素质发展的整体均衡性: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达成,特别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过程与方法。
2、教师与学生发展的整体联系性,教师做学习、知识的促进者,“因材施教”,终身学习。
二、教材文本的分析与处理:彰显开放性1、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应具有创造性与开放性。
①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与开发,是衡量一个教师的重要因素。
②操作性教学范式:A.对教材灵活应用,依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调整教学进度,重组教学单元,整合教学资源;B.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事性,适当“增、删”。
2、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要具有策略性和生成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凸显动态性和政策性。
教学设计要不断修正、补充,要时刻保证思维的清晰性。
四、教学策略的设计:营造和谐性。
1、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和谐;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有一种宽松的氛围、教学情境和谐。
2、①有利于学生主动、自主学习;②有利于学生探究合作性的研究性学习;③促进学生创新学习。
五、教学设计的评价:促进发展性。
要着眼于学生整体发展,均衡提高、全方位发展。
不能只偏爱某些人、发展某些特长。
专题三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方式一、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1.特点:①以问题为主线,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既是起点,也是终点,是教学延伸,目的是“以问促思,以思生疑,以疑促学”,通过自主学习②师生角色的互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学生由信息被动接受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2.步骤:①创设问题,激发兴趣;②提出问题,引发思维;③自主谈究,自我纠错;④协作学习,互释疑难;⑤交流反馈,完善总结。
二、以场景再现为依托,设计情景式教学从两个视角出发,分为功能设计和方法设计1.功能设计:创设情境服务于不同的教学需要。
①引发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巧妙地导入内容,使学习水到渠成;②引发思维。
2.方法设计:用不同的手段来创设情境。
常有以下方法:①语言描绘法:用规范、幽默、精美、形象的普通话,和内容深刻、丰富的语言;②画面再现法,如漫画、多媒体等;③有意示错法:教师故意设置一些学生能自行发现的错误。
三、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构成一个学生的共同体,实现思维上的互动。
方法:1.趣味引“动”法:用感兴趣的事例,把学生带入知识的学习当中,如寓言、典故、时政材料、漫画、幽默小故事。
2.问题激“动”法:用问题来激发学生互动,问题由师生双方提出。
四、以开放试题为载体,设计开放式教学1.开放结果:答案不唯一,追求过程,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结果。
2.开放方法: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同一方法解决不同问题。
3.开放内容:教学内容与课本知识有关,以教材为载体,但涉及不深,教师可以扩展延伸,对知识二次加工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