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文学发展的时代性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点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点在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点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指在中国古代时期产生的文学作品,包括诗、词、曲、文言小说、辞章等文学形式。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天子委任贵族文人担任官职,这些贵族文人被要求以文章来表达对政治、礼仪和历史的理解。
这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中国进入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充满了各种战争和战略的思考。
在这个时期,许多文学家开始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哲理思想的方式创作诗歌。
贾谊的《过秦论》是战国时期最有名的文章之一,该文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统一中国后,文学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此时期间,古文运动兴起,文人们开始追求简约明晰的文风。
这种文体的代表作品是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以其严谨的史事记载和优美的文学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诗歌的创作和发展达到了顶峰。
前汉时期出现了“乐府诗”和“辞章”等重要的文学形式,这些文学形式的诞生对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武帝时期,文人们开始以自己的创作内容代替贵族诗歌,这标志着文学的大众化。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唐朝的文人多才多艺,涌现出了众多的才子佳人和作品。
唐代的诗歌风靡一时,成为古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杜甫、李白、王维等文人都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
二、时代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点是多样而又充满变化的。
在古代文学的长河中,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特点。
中国文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中国文学发展的五个阶段中国文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学之一,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文学从古代的经典文学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多元化文学形式。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学发展的五个阶段,以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第一阶段:古代经典文学中国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诗经成为了中国文学的开山之作。
《诗经》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无数的读者。
此后,古代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出现了众多的经典作品,如《楚辞》、《汉赋》等。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楷模,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阶段:唐宋诗词的繁荣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诗词达到了巅峰,成为了文人雅士的最爱。
唐代的杜甫、李白,宋代的苏轼、辛弃疾等众多文人墨客,以其婉约的词句和深情的表达,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第三阶段:元曲与明清小说的兴起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创新。
在元代,戏曲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而元曲则是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曲以其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丰富多样的题材,深受观众的喜爱。
同时,明清时期的小说也开始兴起。
《红楼梦》、《西游记》等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四阶段:近代文学的崛起近代以来,中国文学面临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在这个时期,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渗透到中国,启发了一批新的文学思潮。
鲁迅、郭沫若等文学巨匠的出现,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创作了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五阶段:当代多元化文学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在这个阶段,文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文学形式并存,而作家们的创作主题也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文学的时代性和政治性
文学的时代性和政治性刍议【草稿】谢万英纵观中国文学史,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始终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
在这个问题上,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文学追求人类精神的解放,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应完全独立于政治;也有人认为文学从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宣传工具,受政权控制,因此不可能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
从社会角度看,文学工作者是思维最活跃、眼光最敏锐、思想具有一定“个性”的群体,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况。
研究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不仅关系到文学的发展方向问题,更关系到广大文学工作者的机遇与命运。
文学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从历史上看,文学与政治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
这主要体现在文学与政治是相伴相生的。
因为人类是具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具有群体性和社会性。
任何一种群体动物都会产生“小群体”,形成阶级,政治就是具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群体稳定而产生的一种现象。
亚里士多德讲,人是政治动物,人类彼此之间构成一定的政治关系,并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生活。
任何一种政治体制或国家,都仅仅是一定政治关系的体现,随着政治关系的改变,人们会不断探寻和创造出与之相应的新的社会结构模式。
国家可以消亡,文学却不会消失。
我同意后一种说法。
文学具有时代性和政治性,然而时代性和政治性又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时代性就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政治色彩,而不同的政治色彩又反应不同的时代特色。
所以不同的时代都会产生符合那个时代的社会和大众要求的特定的文学题材和样式。
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诗人赵翼精辟的语言道出了文学具有时代性的真谛。
纵观我国的文学史,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特色: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以及历史新时期中国纪实文学的崛起和发展也是如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迅速兴起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政治气氛比过去明显宽松,许多作家的创作主题和方向都转向了对于革命历史的探讨和国家命运的思考。
浅谈文学的时代性
1神州文学浅谈文学的时代性曹媛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摘要:文学的时代性指的是社会群体文化存在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背景与时代特色。
文学作品反映出的社会现实与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任何文学都不会脱离时代,任何文学作品都能够反映出作者生活的时代特征与时代背景。
作者始终是时代中的作者,作者的作品是客观社会环境与作者主观思想的结合,因此,文学作品必然是带有时代印记的作文。
本文阐述了文学的概念、本质与文学的特性,详细分析了文学的时代性,从融合的角度分析了文学的时代性。
关键词:文学;时代性;重要性;意义一、文学的概念与本质(一)文学的概念文学又称为语言艺术,主要以语言为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
文学能够通过表现作者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包含了大量的时代信息,文学对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其内容与形式也不断扩充、演变,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性。
(二)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指的是所有书面语言或口头语言的作品与行为,包括所有的一般文化形态,是一种建立在社会基础上的上层建筑,也是能够反映人类生活的意识形态,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各种表现手法来描写人们的社会生活,从而反映出客观的社会现实。
(三)文学的本质首先,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作者的精神现象,能够反映时代的精神与时代的特征。
其次,文学是人类审美的产物,属于艺术门类,作者能够运用语言表现社会生活,塑造人物形象。
最后,文学是人类与世界双向活动的产物,文学既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人们也能够通过文学创作来认识世界并反映世界,进而促进世界的发展。
二、文学的特性(一)文学具有民族性首先是民族文化的保守性,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惯都不尽相同,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相对稳定与完整的;其次是民族文化的渐变性,虽然民族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但是民族文化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世界文化的变化相比相对缓慢;最后是民族文化的排它性,民族文化具有较强的排它性,对异族文化难以吸收融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学与艺术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学与艺术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浪潮下,文学与艺术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与艺术的发展必将为国家和人民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一、文学的发展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新时代的中国得到了广泛发展和重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指导下,文学作品在题材、创作手法和风格上都有了新的发展。
广大作家们积极参与到这个新时代的建设中,通过他们的笔触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硕果和成就。
文学作品的题材变得更加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革命和抗战题材。
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成为作家们创作的源泉,他们关注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这种多样化的题材使得文学作品更贴近人民,更具有共鸣力和感染力。
创作手法上的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现实主义是文学的基本立足点,但在呈现现实主义的同时,不乏一些新颖的写作手法。
作家们将现实主义与其他流派的元素相融合,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文学作品的风格也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文化元素和传统文学形式得以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有新的文学形式和风格出现。
这种多元化的风格使得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彩,让读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二、艺术的发展艺术的发展同样在新时代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
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指导思想的引导下,艺术创作得到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艺术作品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让艺术作品更具有中国独特的文化特色。
通过艺术作品的表达,传达着中国人民对于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底蕴。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对于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形式的结合,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形态多样化、内容丰富化。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艺术作品更具时代感和现代化。
论述我国文学发展历史论文
论述我国文学发展历史论文从古至今,中国文学发展历经数千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传统。
古代的中国文学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如《诗经》等古代文学作品至今仍被传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中国文学也随之发展,形成了包括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体裁。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陆游、苏轼等文学家的作品被誉为至今的经典之作。
明清时期,小说逐渐兴起,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等作品,为中国文学开辟了新的领域。
近现代文学则更加注重表现社会现实,鲁迅、茅盾等作家的作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文学发展,中国文学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保留了自身的独特性。
汉字的独特书写方式、传统的文学审美,都成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中国文学将继续与时俱进,不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国家的沧桑变迁和文化的积淀。
在古代,文人墨客们以诗歌、词赋为主要表现形式,塑造了优美的文学风貌,如《桃花源记》、《观沧海》等经典作品至今被广为传诵。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文学逐渐丰富多元,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也得到了广泛发展。
唐宋诗词的繁荣时期,陆游、杜牧等诗人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明清小说的兴起,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风貌,小说作品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进入近现代,中国文学逐渐走向现实主义,作家们以“白话文学”的形式深入揭示社会现实,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等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中国文学一直以来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学传统,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学将继续发展壮大,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人民情怀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绵延不绝、脉络纵横的光辉之路,其瑰丽的文学画卷必将在未来继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前言近几年来,中国文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文学市场的刺激下,更是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本文将会就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并探讨中国文学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二、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其中诗歌、散文和戏曲等艺术形式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的独特特色。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伴随着新时期的来临,文学的写作也在各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早期,文学作品不再只是提供了关于工农等阶层的描写,而且开放社会摸索出的新方向也得到所写,作品题材也逐步转向市场和大众文化。
此外,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文学作品也逐渐有了更多元化的特点,文学内涵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三、当代中国文学的现状当代中国文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期,它充分体现了现代人的新时代追求。
首先,文学题材从早期农村生活和工业化过渡,转向了更多元化的方向,如历史、社会现象、科幻、神话传说等等。
其次,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和提升,特别是现代化的网络语言使得文学作品具有更亲切、生动和普及化的特点。
不仅如此,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交流以及多元文化交汇也使得中国文学得到更广泛和更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学术交流平台。
另外中国的网络文学市场也迅速壮大,不少新锐小说家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关注。
四、当代中国文学难题虽然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快速发展和市场化使得一些文学作品受益,但也出现了轻薄低俗、只追求卖座和功利的文学作品,这让人们对中国文学质量的担忧加大。
另外,一些作家,在流行趋势面前沦为“写作机器”,不断推出书籍而缺少文学内涵和精神内核,这将是长期影响当代文学中国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当代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文学现阶段的发展和品质的更高要求,呼唤大量的青年作家来推广文学的本质,使文学重新成为一种思想和文化的塑造力量。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文学之间的交流和传播也将更加便捷和快速。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年代与历史背景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年代与历史背景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涵盖了20世纪初至今的作品。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人民的命运,还通过对历史背景的描绘,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年代与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起点,这一运动发生在1919年,由于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们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这场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新文化的追求。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是“民主与科学”,它提倡以白话文写作,倡导思想解放和个人独立。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社会现实为题材,对封建社会的弊端进行揭示和批判。
二、抗日战争与抗战文学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一大事件,它发生在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但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
抗战文学在这一时期兴起,作家们通过作品表达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抗战英雄的赞颂。
这些作品在激励人民斗志的同时,也让人们对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文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社会主义建设和工人阶级为主题,强调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支持和对革命英雄的赞美。
文学作品在这一时期被用作宣传和教育的工具,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公正。
然而,由于政治压力和意识形态的限制,文学创作受到了一定的束缚,作品的艺术性和创新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四、改革开放与后现代文学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转型,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个人经历和社会现实为主题,强调对个体命运和人性的关怀。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传承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传承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承载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许多新的变革与突破,同时也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一、文学创作的多元化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表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
与过去相比,现代作家的创作题材更加广泛,涉及到社会、人性、历史、家庭等各个方面。
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同时,中国当代文学也开始关注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群体,如妇女、农民工、少数民族等,使他们的声音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呈现。
二、文学形式的创新中国当代文学在形式上也进行了许多创新。
传统的小说、诗歌、散文依然存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文学形式也逐渐涌现。
网络文学、微型小说、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为作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传播渠道。
这些新的文学形式使得文学创作更加灵活多样,也使读者更容易接触到优秀的作品。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尽管中国当代文学在形式和题材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依然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许多作家在创作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作品更具有中国特色。
例如,余华的《活着》、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作品中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了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四、文学与社会的互动中国当代文学与社会的互动也是不可忽视的。
作家们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批判,引发了社会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韩寒的《后会无期》等作品都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揭示,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同时,作家们也通过文学作品传递了人道主义的关怀,唤起了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和关注。
五、国际交流与影响中国当代文学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例如,莫言的《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使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力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扩大。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文学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文学发展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引起了中国文学的变革与革新。
在互联网时代,许多新的文学形式涌现出来,例如微信公众号、网络小说、网络文学等等。
在这个时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其形式、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形式上的变革在早期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上的文学形式都比较简单,大多是利用流行的聊天软件、留言板等平台互相交流。
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纯文本呈现的形式不再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更多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被应用到文学创作中,使得文学表现形式更多元化、更具穿透力。
在这种形式上的变革中,微信公众号成了文学创作的最主要载体。
微信公众号的特点是推送,这为网文作家、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通过微信公众号,作者可以发表作品并吸引读者,而读者也可以直接订阅作者并往返互动,使得文学作品不再是尘封在书桌上的文字,而是广大读者的共同分享。
内容上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文学不再是过去的那种古典诗词,现代文学已经完全取代了过去的文学形态,并更加注重现实与生活。
网络文学的故事贴近生活,富有紧迫感和真实感,因而能够深入人心。
创作者们把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和元素融入文学,表达当前社会和时代的焦虑、矛盾和变化,从而引起大众的共鸣。
例如,网络小说中有很多讲述当代社会现实的主题,例如灰暗的职场生活、家庭问题、社会压力、网络安全等等。
这些作品紧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热点,与发展的社会变化密切联系,因而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传播,证明了网络上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与价值。
传播上的变化互联网时代,文学作品的传播不再依靠传统的出版商和文学杂志。
相反,它们依靠网路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传播,迎来了更加多元化和广泛化的读者群。
这种传播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散片状态、碎片化和快速传播,能够快速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和关注。
网络小说、网络文学等作品已经成为网络文学的代表。
有些作品在网络上汇聚大量的人气,为文学家们带来了很大的关注和无畏的获利机会。
中国文学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中国文学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一、古代文学的兴起中国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代,最早的文学作品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金文。
《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它是一部反映周朝社会生活的诗歌集,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起。
古代文学以诗歌和文章为主要形式,随着时代的推移,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作品,如汉代的《乐府诗集》、唐代的《唐诗三百首》和《长恨歌》、宋代的《宋词》和《红楼梦》等。
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成为后人学习借鉴的重要范本。
二、现代文学的崛起与发展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和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为现代文学的崛起和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五四运动期间,青年文学家们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反对当时旧的文学传统,探索独具特色的新文学风格。
五四后,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作家和文学流派,如鲁迅、冰心、巴金等,代表作品有《呐喊》、《春蚕》、《家》、《秋风词》等。
三、当代文学的现状进入当代,中国文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受到了市场消费、娱乐化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文学与现实之间的紧张问题。
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大规模的发展和分化,学理、学术、思潮多元,作品风格和主题也多种多样。
在当代文学中,有一批新锐作家崭露头角,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的文学形式,融合了现代艺术的手法和表现方式,代表作品有金宇澄、余华、莫言等。
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如河南派、海南派、四川派等,他们或强调文化传统,或关注各种社会现象,都成功地做出了独具魅力的文学作品。
总之,在新时代的挑战下,中国文学在不断变化和创新中,保持着前进的步伐。
四、结语总的来说,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丰富多彩,形式和内容各异,文学流派和思潮不断涌现。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当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创新和变革中保持文学艺术的独特性和价值,为中国文学的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点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点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点可以分为古代文学时代和近现代文学时代两个阶段。
古代文学时代大致涵盖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从先秦时期(公元前11世纪)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14-20世纪)。
近现代文学时代则是指自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发展阶段。
以下是具体的时代特点。
古代文学时代的特点:1.价值观和礼制:古代中国文学的基本价值观是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秩序、道德伦理和礼制,这种价值观贯穿于古代文学的各个时期。
2.文人思想和政治:中国古代文学主要由士人创作,文人们常常身世较高,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
他们在作品中常寄托个人的政治抱负和社会愿望。
3.宫廷文学:古代中国文学大多数是在皇室和官员之间流传的。
宫廷文学在诗歌、散文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4.经典与古籍的传承: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唐宋的诗词、元明的戏剧等经典和古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
近现代文学时代的特点:1.思潮变迁: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等事件的发生使得中国社会逐渐接触西方文明,文学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启蒙思想、社会主义主义思想等。
2.观念的解放:近现代文学开始关注个人解放、自由、人权等更多的社会问题,作品呈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
3.文学形式的创新:近现代文学涌现了一大批现代派作家,他们破除传统文学的束缚,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创作风格,使得文学表达更加多元化。
4.热衷实证主义和实践主义:近现代文学中展示了很多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自然现象的解释,并将文学与现实相结合,呼吁和变革。
总体上,古代文学时代注重社会秩序和礼制、强调政治和宫廷文学,而近现代文学时代注重思潮变迁、个人解放和艺术形式的创新。
这两个时代都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自1917年文学革命发端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历时三十年。
这一时期,文学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创新,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在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等方面也展现出蓬勃生机。
本文将全面回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特点与影响。
一、文学革命与初期的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17年的文学革命。
这场革命以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代表,他们倡导文学民主,反对封建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文学的主要形式。
这场革命迅速席卷全国,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革命的推动下,新文学运动蓬勃兴起。
新文学作家们纷纷摒弃旧有的文学观念和形式,致力于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贴近民众生活的作品。
他们注重个性解放,强调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多元化与流派纷呈随着新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家和作品纷纷涌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其中,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流派,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犀利的批判精神,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现代文学的瑰宝。
同时,以茅盾、老舍等人为代表的写实主义流派,则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和细致描绘,展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特色,深受读者喜爱。
此外,还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流派和风格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些流派和风格的作品各具特色,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景观。
三、文学批评与理论建设的繁荣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文学批评家们不仅关注作品的艺术价值,还深入探讨文学的本质、功能和发展规律。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文学理论和观点,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一、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宋代以后,文学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平民化倾向。
如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的,更是体现了这一点。
二、具体体现:(一)先秦至两汉文学首先介绍神话与上古歌谣、《诗经》、春秋战国诸子散文,史传散文、楚辞、两汉辞赋、两汉散文、汉乐府诗与汉末文人诗主要是文学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情感;(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文学精神的自觉时代,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开始确立以文人文学为主体的时代.本时期的文学发展,阶段性明确,常分为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文学、东晋文学、刘宋文学及齐梁陈文学、北朝文学、隋代文学等专题。
①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之研究.②文学审美价值的自觉以及文学艺术形式不断发展的趋势.③魏晋南北朝文学之特性及其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唐代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全面成熟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诗歌艺术达到空前的发展,创造了绝妙的、出神入化的艺术风格.就整个唐代文学的发展来看,又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突出大家、名家,尤其是对李作家作品,诗文大家如李白、杜甫、王维、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煜等大家,分别对其生平、思想、艺术各方面作系统的介绍。
(三)宋元文学宋代文学的发展成就是多方面的,宋诗继唐诗之后,另开一代诗风,词体到宋代发展到高峰,成为宋代文学对文学史最重要的贡献.另外文言小说、话本小说、戏曲,在宋代也都有很大的发展.从时间来看,又分北宋文学与南宋文学两大部分.宋诗风格形成的过程、宋诗与唐诗的关系、宋诗艺术之评价.词与音乐之关系及其演变,词之美学风格.宋代的市民文化与民间词、剧曲.元代为我国戏曲文学的成熟期,杂剧与散曲都有较高的成就,同时正统的诗、词、散文也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南北戏曲之发生及渊源、元杂剧兴起的社会背景、杂剧艺术、散曲艺术.(四)明清近代文学明代在诗文、戏曲、小说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传统诗文方面,本期文学发展的特点一为复古思想突出、二为流派现象突出将对明代诗文的各流派作系统的介绍.小说方面,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的作者、成书、思想、艺术作全面的介绍.戏曲方面有吴*** 、临川派等,对汤显祖及其戏曲艺术成就作全面的介绍.清代是我国古典文学很辉煌的终结期.清诗、清词的成就,都超越元明,有复兴唐宋诗词之气象.戏曲、小说也堪为元、明戏曲之殿军。
中国现代文学的时代性
中国现代文学的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是指自20世纪初至今的中国文学,是一种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文学形式。
它不仅是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折射,也是对人类精神追求的表达。
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中国现代文学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转型。
在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这种变革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创作背景。
例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以及《阿Q正传》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丑恶,对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这些作品不仅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为中国社会的改革和进步提供了动力。
其次,中国现代文学反映了人类精神的追求和思考。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惑,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成为了一种共同的关注。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对人类精神的探索和表达,回应了这一时代的需求。
例如,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描绘,探讨了现代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困境和迷茫。
这种对人类精神的关注,使中国现代文学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此外,中国现代文学也体现了文学形式和技巧的创新。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大量新的文学流派和风格,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独特创作手法的作家。
例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采用了多重叙事的手法,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和复杂。
这种文学形式和技巧的创新,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了新的面貌,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阅读体验。
最后,中国现代文学还体现了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融和互动。
在现代社会,文学已经不再是孤立存在的艺术形式,而是与音乐、电影、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相互渗透和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融,不仅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审美享受。
例如,余华的小说《活着》被改编成电影,通过影像的表现形式,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和感人。
总之,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转型,表达了人类精神的追求和思考,创新了文学形式和技巧,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融和互动。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时代与历史背景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时代与历史背景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文学创作,它在时间上大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仍在不断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主题广泛,涉及到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层面,而这些创作主题的背后往往与时代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时代与历史背景。
一、社会变革与现代性的呈现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面临着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的动荡和传统文化的冲击。
这种社会变革的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开始呈现出对现代性的思考和追求。
例如,鲁迅的作品中常常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和封建制度的腐朽。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中,通过主人公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愚昧和残酷,呼吁人们要追求自由和平等。
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历史事件与个体命运的交织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个体命运的叙述来展现历史的压力和社会的变迁。
这种将历史与个体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叙事方式,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历史感。
例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通过一个家族的故事,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的苦难。
小说中,家族成员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他们的命运与这些历史事件紧密相连,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个体的挣扎。
三、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碰撞中国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两种重要的创作风格。
现实主义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体命运,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而后现代主义则更加注重对语言和叙事的扭曲和解构,以探索现代文学的可能性。
例如,余华的小说《活着》以一个农民的命运为线索,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叙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人性的脆弱。
小说中,余华运用了夸张和荒诞的手法,将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元素巧妙结合,使得作品既具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又具有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特点。
我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态度
我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态度关键词:地位、发展、认识中国文学,从夏商有文字记载的时代算起,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文学只是相对于经济、政治、军事等而言的。
而广义的文学,则比文明还广泛,它代表着我们的文化,囊括了人类全部物质与精神文明。
中国文学有时代性,在同时代下还有地域性,在同时代、同地域还有民族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阶级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党派性,等等。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这样看待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呢?一、古代文学的地位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积淀了大量的丰富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大文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它们都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和地域的人类的劳动成果,然而进入了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却暴露出它的弊端:闭关自守,缺乏逻辑、思辩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了振兴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兼容并蓄,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地补充、改革、创新自己,在新时代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古代文学主要是三古七段发展时代段性,各个时代文学的地位也都不尽相同。
1、先秦两汉时期:先秦时中国文化萌芽、创立的时期,这一时期所建构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先秦文学作为先秦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成为历代尊崇取法的典范;先秦时代的各种文化形态尚融而为划,所以先秦文学的形态也呈现出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相结合的特征。
2、魏晋到明中叶:(1)魏晋—唐中叶:纵观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
文学在这段时期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最明显,文学的阶段性逐渐显露出来。
(2)唐中叶—南宋末:宋代文学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展起来的。
古文运动得到宋代作家的响应,使宋代的古文真正成为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体。
通俗文艺在宋代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话本、杂剧等戏剧样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从而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而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并为后面的小说、戏曲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识与感受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识与感受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涵盖了从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我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感受。
中国现当代文学呈现出多元的面貌。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转型,这些变革和转型也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探讨人性和心灵的后现代作品。
这些作品涵盖了各个层面的社会问题和人类关怀,展现了丰富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表达方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现当代作家积极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风格,不断创新和突破。
他们关注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以生动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描绘出当代中国的风貌。
同时,他们也在文学创作中融入了现代科技和新媒体的元素,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互动性。
第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展现了丰富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的曲折,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传递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怀。
他们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关注人性的光明与黑暗,用文字描绘出了深刻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世界。
这些作品不仅让读者深刻认识到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也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国际影响力。
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在国际文坛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中国现当代作家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创作思想,将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给世界。
他们的作品引起了国际读者的共鸣,促进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与对话。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识与感受是多维的。
它不仅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见证。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丰富多样,与时俱进,展现了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国际影响力。
通过深入研究和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也能从中汲取灵感和思考,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思想境界。
新时代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22新时代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聂先泽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摘要:在现代生活中,文学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保障。
由于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伴随着社会变革,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门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正在面临着新的改革和变化。
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结合新时代中现当代文学的特点,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
这些研究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很好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中国文学;现当代文学;未来发展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长久以来,文学作品是人们精神娱乐和实现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国语言文化在近百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语言文化直接对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所以,我国近现代的文学发展明显异于中国传统文学。
被我国学者称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在社会革命、时局动荡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成为了热门的研究课题。
目前,世界正面临着向信息化时代的改革。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影响,文学发展等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为了促进中国当现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拟通过分析现当代文学的特点,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析清末时期,由于列强入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大幅度增加。
在此过程中,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文学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刺激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
经过百年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1917年,随着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中国现代文学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自此,胡适、鲁迅、郭沫若、老舍等一代文学巨匠创造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与古典文学有所区别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白话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时代性和创新性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它也是中国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标志。
运动在早期呈现为一种反传统、反封建的文化运动,主要倡导的是新思想、新文学、新艺术和新教育。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新文化运动逐渐成熟并发展出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特征,这使得它对推动中国文化现代化、创新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新文化运动对时代性发展的推动时代是文化不断前进的保证,而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下展开的。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冲击,传统文化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的趋势,而与之相对应的现代文化也已经生出。
面对这种文化变革带来的挑战,新文化运动崛起并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运动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迎合时代需求,倡导人人平等,国家强大,社会现代化,实现文化的前进,而这一目的使得运动成为了集众人之力、推进时代发展的标志。
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开始推崇以人为本,努力追求个人创意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就为中国文化的时代性变革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量。
二、新文化运动对创新性发展的推动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运动中,倡导者和参与者不断探索、思考和创新,汲取了西方现代文化的营养,也将民族文化与中外文明相互融合,创造出了一批文学、艺术和思想上的优秀作品,并成功让它们被广泛传播。
新文化运动的成功离不开两个方面的推动。
一方面是思想的创新,运动中,人们开始推崇以科学为基础的思想,探索新的文化之路,关注社会动态,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追求个性自由的表达;另一方面则是创作的创新,新文化运动鼓励文学、艺术家发挥创意,作为反传统、反封建的表达,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和思想作品。
三、新文化运动的持续影响虽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它对于中国新文化现代化和创新发展的影响仍然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国文学发展的时代性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学文明史的伟大国度,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面旗帜。
长期以来,整理和指点中国文学的评论文章为数不少,最著名的有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鲁讯的《中国小说史略》。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从中国文学的小说、诗词、论说文、戏曲和现当代中国文学的时代性试作论述。
从古到今,中国文学作品都迎合社会发展趋势,反映社会现场和社会需求。
无论是散文、诗词,还是戏剧、小说,描述的内容最先出现的是神话传说、鬼怪、爱情、婚姻家庭,以此来表现社会发展需求和人们个人生活追求,后来发展到关注现实和政治,反映社会变革。
中国文学主题的更替是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体现民本主义思想。
其中儒道礼仪之书也充斥着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成为中国文明的主要特征。
纵观中国各历史时期力作,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但中国反封建文学也没有间断过,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及《窦娥冤》、《西厢记》等,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征。
在中国历史上,反封建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秦朝有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有黄巾起义;明朝有李自成起义;清朝有太平天国起义。
其反封建制度的文章总是将反抗精神和意想蕴藏于作品之中。
如《西厢记》、《牡丹亭》等。
到20世纪初期,即“五•四”运动时,中国反帝反封建文学发展形成一种磅礴的气势。
正所谓什么的历史背景就会造就什么样的文学,有什么的社会土壤会造就什么样特定的文学。
正因为“五四”以后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其时以人文文学、现实主义文学、革命文学为中心,形成了具有历史责任感的新文学新文艺。
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周作人等著名人物在着、这一时期有力地推动了这场文化转型。
其特点从社会结构上说,是从等级制向平等制、由专制向民主的转型,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受到了瓦解。
中国历史上,穷人在道德上居于劣势。
穷人意味着道德上的次等,是贱人的代名词。
而在“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道德天平上穷人居于优先地位。
他们甚至通过马克思而发现了富人的富裕是来自于他们对穷人的剥削,一方面这意思是说,富人在富裕之前就已经在道德上犯下了罪孽;另一方面则是说,穷人越勤劳意味着他越是贫穷,因为他被剥夺得更多。
因而穷人为了达到富裕,首先要做的不是勤劳,而是不勤劳―消灭劳动―消灭了富裕阶级赖以存在的剥削劳动,那么他们就消灭了自己贫穷的基础。
因为不是勤劳将使他们富裕,而是消灭勤劳。
这就是鲁迅在他的《一件小事》中所阐释的思想。
五四启蒙新文化从生命解放青年、社会解放等数个方面全方位地塑造着感性生命的新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革”,造成中国文学的迟缓发展甚至造成了文学的断裂。
新中国解放后,文学功能转向功利性,大多是偏离文学审美功能的政治性文学。
文革时期的特殊性注定了该时期反映其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之一的文学有不寻常的一面。
形成了中国文革文学以及文革文学史。
但出现有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作品。
如《闪闪的红星》 . 马识途的《清江壮歌》、黎汝清的《海岛女民兵》、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浩然的《艳阳天》、郑直的《激战无名川》、、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延河在召唤》、单学鹏的《渤海渔歌》等。
其作品虽然经不起评论家们的批评,但到底还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需求。
以至于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文学又重新回归到现实主义文学的轨道上。
此后的几十年时间内,中国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与此同时,中国文学也走上了一条“开放”之路,走马观花似地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各种流派进行了尝试,出现许多的新文学现象。
如先锋小说、中国式现代派小说、新写实小说、新生代小说等。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肩负着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社会问题文学、市井乡土文学、寻根文学、中国式现代派小说为中心,具有追求个性解放、个人意识觉醒的启蒙性。
90年代中国发生了急剧的社会转型和深沉的心理剧变,在强劲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化、大肆张扬性欲和物欲的文学充斥着市场。
当代文学目前应侧重关注在快节奏生活条件下部份人心理的急躁、焦虑以及生儿育女、成家立业、养家糊口、扶老携幼、生存空间的狭小、经济收入的低微、孩子教育的麻烦等等现实问题。
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中国文学的发展,都与中国社会变革发展息息相关,社会是文学的土壤。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中国的小说中国的小说源头号是神话传说,神话小说是神话传说的发展。
神话小说是以虚象幻境作为表现形式的,是社会生活的曲折的反映,也是人们精神的悠远的寄托。
显然,它与历史故事之于历史演义、传奇故事之于英雄小说相比,是远距离的,是间接的。
因此,作为长篇巨制的神话小说产生在同样是长篇巨制的历史演义、英雄小说以后,是符合发展逻辑的,也是有他独特的社会、文化、以及小说自身发展的背景的。
如《西游记》大致成书于明代后期的嘉靖晚期,那是一个朝纲混乱、天子失政的时代。
整个社会,奢靡淫轶之风大盛,宗教迷信横行。
朝野叙床笫之乐,求不死之方。
说神弄鬼,演奇记逸。
人们对现实生活愈觉迷茫,于是在神幻中寄托虚幻,寻求解脱,这应当是神怪故事盛行的直接土壤。
明代中后期思想文化活跃,特别是左派王学的兴起,“率性而行,纯顺自然”,他们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崇尚个性的自然发展。
一种冲决束缚的风尚舒活人心。
这应当是《西游记》产生的文化背景。
而我国的神鬼故事又源远流长,它滥觞于上古神话,远祧于六朝志怪、唐代传奇,承继了宋元话本的“灵怪”、“妖术”、“神仙”故事,吸取了佛经传说、道家仙话、民间传说,这应当是它自己的轨迹。
在此基础之上,终于催生了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西游记》。
《西游记》虽然是神话小说,但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丝毫不比历史演义、英雄传奇逊色。
孙悟空大闹三界折射着人们在人世间对朝廷官府的反抗。
《西游记》的认识意义就在于--神间也是人间!又如《封神演义》,那是继《西游记》以后影响最大的一部神魔小说。
该书的成书过程也与《西游记》相仿佛,小说叙述了在宗教上斩将封神、政治上有道伐无道的故事,从而折射出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神魔小说发展到清代,又有《钟馗斩鬼传》、《绿野仙踪》、《济公传》等。
我们从蒙昧时代的《山海经》、魏晋南北朝文言短篇小说代表作《搜神记》和《世说新语》,唐代的传寄,宋代的话本,明代的拟话本《三言》、《两拍》和《儒林外使》,元未明初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清朝的短篇小说《柳斋志异》,世情小说《金瓶梅》和《红楼梦》。
小说的本质就是虚构,但虚构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虚构不能漫无边际,要符合生活的逻辑,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虚构情节要讲究人物出场的偶然性,人物出场要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另外,情节安排要有悬念,要有张有施,要波澜起伏。
一部优秀的小说要讲究文质并重,质即要有思想,要让人看得出这本小说主张什么思想,文即要富有哲理又要语言的轻松或华丽。
不管是《红楼梦》还是《三国演义》,小说故事的真实性是建立在现实上加以虚构,想象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安排的重要手段,分析小说离不开小说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研究其真实性主要看小说的发生时间、地点、故事的发生、人物语言的是否个性化的真实;研究典型既分析作者如何取材的问题,小说不是吃喝拉撒都要写进去,而是要经过有所选择要选取;小说推动情节的发展主要有方法有一是故事情节明显,二是通过对话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等靠类似舞台的那种重要刻画人物形象为主。
前者是指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后者像鲁讯的作品。
我们再看语言故事,她是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散文形式。
它是人民的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寓言最初是由动物故事发展而来的。
在人类的原始时代,人们和动物的关系极为密切。
人们在从事狩猎、畜牧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深深感到动物对自己的生存有直接的关系。
他们在捕获和驯养动物的过程中,体会到动物捕获、繁殖的多少,从衣、食、动力、用具到肥料等方面,都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经济生活。
因此,人们就努力去熟悉动物的情况,从而对它的形体、习性特点,都观察得非常仔细、准确,并由此对动物产生了感情。
这样,人们就常以动物坐故事的主人公,并能准确、生动、形象的对其描写。
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动物的关系逐渐疏远。
人们虽然仍以动物作为创作的重要对象,却已经着重于表现人事方面的内容。
同时,也常赋予动物以人的思想,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带有明显教训寓意的作品──寓言。
寓言的形体短小、精悍,人物性格十分突出。
其故事情节常集中在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上,含义却很深远。
它反映了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高尚道德情操的光芒,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㈡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诗歌发展之路是从民间诗(语序如同叙事一般)到格律诗(近体诗)的过程。
其诗歌的发展大至流程为民间诗中的诗经、楚辞、南北朝民歌、汉乐府民歌特点:以歌为主,与音乐有关,纵笔驰骋,无拘无策、语序如同叙事一般→永明体的出现和唐朝的律诗→郭沫若现代自由诗→徐志摩、闻一多的律诗→艾青的无韵自由诗→现代朦胧诗以主体情感和情绪的流动变化来结构作品、较少直白表露。
其艺术先导是由李金发开创,经戴望舒发展的诗歌)。
诗歌主要用含蓄、委婉的方法来表现其思想,常用的手法是隐喻、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
南朝永明体的律诗讲究起承转合,讲究凝的语言,讲究炼字炼句,此外还讲究押韵。
唐朝诗歌讲究炼字,炼句、炼意、讲究兴象(景与情的事融合)、风骨和兴寄。
现代诗歌应侧重意象方面的运用,用隐寓的功能来实现,重点是意象的运用。
如艾青多用太阳和土地的意象,李金发多用黄昏和衰草的意象。
㈢宋词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从厅堂、朝堂带入了闺房。
唐诗完成了对中国人英雄理想(微言大义)的描述,而宋词则还原了中国文人由于儒家规范制约而长期远离的感情世界(思想的解放,主要是儿女情长,到苏轼的以诗为词和辛词以文为词含微言大义的题材)。
如柳永的“任凭偎香依暖,抱着日高犹睡”。
《四库全书总目•东坡词提要》言“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一变.如诗歌之有白居易,至轼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
柳词向市井化、通俗化的方向变化,而苏轼词与柳词恰好相反。
苏轼之变主要体现在“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了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然尘垢之外”(胡寅《酒边词序》)。
苏词打破了以婉约为主的传统,“以诗为词”,开了一代豪放的词风完成了词“从俗到雅”的转变,苏轼词既摆脱了花间词和柳永词的影响,又符合“发乎情,止于礼仪”的儒家之道,苏轼词的出现使词从以娱乐为主,转变为以抒发个人的人生感受为主,从而具有了与诗相同的功能与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词内容题材的扩大,艺术境界的拓展、品格地位的提高,使词类同于诗而又别于诗的一种抒情言志工具。
㈣孟子为“论说文的先祖”。
孟子和庄子是先秦时代昂然挺立的两座丰碑,前者是论说文,后者是后世小说之祖。
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论说文论述缜密,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层层分析→步步深入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