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 复习提纲 苏教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2020年7月整理).pdf
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幼年分泌不足:患呆小症
幼年分泌过多:患甲亢
胰岛素
胰岛
分泌不足:患糖尿病 治疗:注射葡萄糖
(3)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异同
相同:身材矮小
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智力一般正常
不同: 呆小症: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智力低下
第 17 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1、人体的骨骼由 206 块骨组成。
头骨
骨骼
躯干骨
四肢骨
2、骨的基本结构 P59
骨膜:坚韧的结缔组织膜;含有血管(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神经和成骨细胞
(骨的生长和再生)
骨密质(长骨骨干部分)
骨质
骨松质(长骨两端部分,呈蜂窝状)
骨髓:骨髓腔、骨松质(红骨髓,终身具有造血功能)
3、骨的连结: 不活动的连结,如脑颅骨 半活动的连结,如脊椎骨 活动的连结(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 踝关节等
1100
学海无涯
果。 第 18 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 1 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1、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 的发生器官是叶。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 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2、蒸腾作用除了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外,还能吸收更多的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同时蒸 腾作用使水分从叶表面大量散失,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表皮可看到有成对的半月形保卫细胞,以及保卫细胞间 隙所形成的气孔。植物吸水时,气孔张开,水分散失;植物失水时,气孔闭合。气孔是叶片 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门户”。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强度。 3、蒸腾作用的意义:①产生向上运输的拉力,促进根不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苏教版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初二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多样性主包括物种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美学价值)、间接价值(生态价值)、潜在价值(有待开发研究的价值)3、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人口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的破坏性加剧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原因,生物资源的孤独开发利用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面临威胁的重要原因。
野生生物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此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外来物种入侵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主要场所: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基因库等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
初二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1.化学演化学说生命起源过程原始地球火山爆发↓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氨基酸等) (蛋白质、核酸等)(能生长、繁殖、遗传)。
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水蒸气(注意:没有氧气)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原始海洋2.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①火花放电的作用: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②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甲烷、氨、氢气和水蒸气③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④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⑤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容器中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⑥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3.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马的进化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着地逐渐变成只有中趾发达并惟一着地。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精选9篇)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精选9篇)生物初二阶段学习的生物都是较基础的,只要我们上课认真听,平时多看书,考试成绩就会好。
下面是细心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精选9篇)。
苏教版初二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篇一苏教版初二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2)高温灭菌;(3)冷却;(4)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
(5)培养,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或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
3、观察菌落:细菌菌落比较小,多数光滑粘稠或干燥粗糙,白或黄色;真菌菌落比细菌大几倍或几十倍,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红、褐、绿、黑、黄色。
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4、细菌和真菌的广泛分布:土壤中、水里、空气中及至人体及动物和某些极端环境,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或有的要在无氧条件下生存(如泡菜制作)。
第二节细菌1、细菌的发现: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
虎克制作了显微镜,观察发现了细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的一种),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2、细菌的大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3、细菌的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单细胞,独立生活。
4、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的外面还有鞭毛和荚膜。
与植物不同之处: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像细菌这样的生物被称为原核生物);虽有细胞壁,却没有叶绿体(异养)。
5、细菌的营养方式:多数细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6、细菌的生殖:靠分裂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分裂一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填空版+答案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填空版)第五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一、孢子植物1.藻类植物及特征藻类植物多种多样,主要特点为:2.苔藓植物及特征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主要特点为:3.蕨类植物及特征蕨类植物的主要特点是:4.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区别二.种子植物1.裸子植物:我们平时所见的一些植物,如油松、侧柏、苏铁,它们的种子是裸露着的,无包被,这样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2.被子植物:有些植物,如豌豆、荔枝、木瓜,必须剥开果实才能看到种子,像这样,种子外面有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
(3)被子植物分类:被子植物按照其种子中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3.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三.无脊椎动物1.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因此会发生蜕皮现象。
2.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感觉器官是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摄食器官是口器;呼吸器官是气门;运动器官三对足和两对翅位于胸部。
3.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四.脊椎动物1.鱼类(1)鱼类的主要特征1)形态:鱼的身体分为、和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身体大多呈,减少运动时的阻力;体表有,表面有滑滑的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2)运动: 鱼的能支撑整个身体,它的两侧附着有发达的肌肉,对于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鱼在运动时靠摆动产生动力。
3)感知: 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明显的,能感知水流、预测方向,是感觉器官。
4)呼吸用鳃呼吸。
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当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时,水从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里的就从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排出体外。
八年级上生物提纲苏教版
八年级上生物提纲苏教版篇一第15章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
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行走:如猫、够、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空中: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2、动物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的长粗与再生有关)▲ 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 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版)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植物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 动物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主要类群。
环节动物 的身体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
代表动物有:蚯蚓、蚂蝗、沙蚕等。
软体动物 大多数在身体的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
代表动物有:珍珠贝、蜗牛、乌贼等。
节肢动物 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占动物总数的4/5以上,同时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类群。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和口等器官。
代表动物有:甲壳纲---蟹、虾、 蛛形纲---蜘蛛 多足纲---蜈蚣 昆虫纲---蝴蝶、蝗虫等。
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的高等类群。
现存的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的背部有脊柱。
我国的珍稀动物我国珍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除了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外,还有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
生物的多样性 微生物 结构:它们具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部分构成。
有些细胞还具有荚膜(保护)和鞭毛(运动结构)等结构。
分类:根据细菌不同的形态,可以把它们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
生活方式:寄生或腐生。
有的细菌营腐生生活(分解死的动植物遗体)如:枯草杆菌、甲烷菌等。
有的细菌营寄生生活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分裂生殖)。
观察方式:高倍显微镜。
应用:利用黄色短杆菌制造味精 细菌真菌 分类:除了少数真菌个体微小外,绝大多数真菌个体较大。
真菌有单细胞的(酵母菌)和多细胞的(霉菌等)。
八年级上册苏教版生物复习提纲[全]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第14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无性生殖:(定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方式):出芽生殖、营养生殖、植物组织培养。
2、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3、营养生殖:(定义):依靠营养器官(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
(优点):①保留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②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方式):嫁接、扦插、压条。
枝接:将一株植物体带有芽的枝接到另外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带有芽的枝砖木:被接的植物体)嫁接代表:(柑、橘)芽接:将一株植物体的芽接到另外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芽砖木:被接的植物体)代表:(桃、山楂、苹果)嫁接的注意点:使接穗和砖木的形成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成活率。
嫁接的优点:①保留接穗的优良性状;②繁殖速度快。
扦插:菊,月季,杨柳4、植物组织培养:(定义):将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体。
(例子):胡萝卜根的细胞或组织(优点):①短期内生产出大批的植物;②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③培育出高产优良的新品种。
5、有性生殖:(定义):由亲代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6、植物的有性生殖:花的六大基本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
其中雄蕊和雌蕊最为重要。
子房的内部结构:外层是子房壁,内部有胚珠(外被是珠被,顶端有开口为珠孔,里面有卵细胞)。
①花开后第一步进行传粉: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的途径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自花传粉:同一朵花中,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一朵花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②传粉过后第二步进行受精:植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植物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无脊95%,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主要类群。
环节动物 的身体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
代表动物有:蚯蚓、蚂蝗、沙蚕等。
软体动物 大多数在身体的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
代表动物有:珍珠贝、蜗牛、乌贼等。
节肢动物 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占动物总数的4/5以上,同时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类群。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和口等器官。
代表动物有:甲壳纲---蟹、虾、 蛛形纲---蜘蛛多足纲---蜈蚣 昆虫纲---蝴蝶、蝗虫等。
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的高等类群。
现存的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的背部有脊柱。
我微生物 细菌 真菌分类:除了少数真菌个体微小外,绝大多数真菌个体较大。
真菌有单细胞的(酵母菌)和多细胞的(霉菌等)。
第十五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又叫基因多样性) 联系:遗传多样性决定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实质是遗传多样性。
生物 分类依据:生物学家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
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原则: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就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若两种生物分类上同属于一个小的分类单位,那么它们一定同属于一个大的分类单位。
病毒病毒很小, 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它们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一般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
苏教版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苏教版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复习提纲:
一、细胞及其组成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2. 具有细胞壁的细胞
a. 原核细胞
b. 真核细胞
3. 细胞的功能
a. 营养摄取
b. 代谢作用
c. 生命活动
二、遗传与进化
1. 遗传基本概念
a. 遗传物质
b. 基因
c. 染色体
2. 遗传规律
a.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b. 基因突变
3. 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a.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
b. 自然选择
c. 适应性进化
三、生物的繁殖与发育
1. 生殖方式
a. 有性生殖
b. 无性生殖
2. 生物发育过程
a. 有胚的发育
b. 无胚的发育
四、维持稳态
1. 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
a. 恒定性
b. 反馈调节机制
2. 维持稳态的重要器官和系统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循环系统
五、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生态学基本概念
a. 生态系统
b. 生物群落
c. 生物圈
2.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
a.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b.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3. 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适应性
a. 生态位
b. 拟态和拟态进化
六、生物科技与人类生活
1.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 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
3. 生物技术与农业、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2020
血液(体重的7%~8%)血浆 55% 水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养料 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红细胞 心脏 结构功能: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流经全身血管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四个腔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八年级上册生物提纲第6单元 生命活动的提哦啊接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5章 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一、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的组织细胞需要营养物质和氧,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他们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1、血管遍布人体全身各处,是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物的通道。
毛细血管内血细胞只能一个个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脉搏就是动脉的跳动。
它会随运动加剧而提高。
2、心脏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与脉搏同步)。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
3、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⑴、血液的组成: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⑵、血细胞:由于红细胞里含有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现红色,血液也呈现红色。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一般不易看到。
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则患有贫血;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血液里白细胞数量的明显增多。
⑶、人的血型有A 型、B 型、AB 型、O 型种。
AB 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3种血型的血。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 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鲜血是每个18岁以上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和同胞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⑷、血液循环是指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A 型B 型 AB 型 O 型A 型B 型 AB 型O 型献血者血型:受血者血型:血液循环体循环肺循环排泄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泌尿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 皮肤:排出小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动脉血: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颜色鲜红。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以下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的复习提纲:1. 细胞与组织-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具有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特征。
-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
- 细胞按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 组织是一种由基本单位细胞按一定方式排列成的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群体。
- 动物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 植物组织主要有表皮组织、导管组织、维管束组织和基本组织。
2.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丰富和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可分为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种类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 遗传多样性是指同一物种内个体之间基因的差异程度。
-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3. 植物的营养和运输- 植物根系吸收水和矿物质养分,根毛的生长增加吸收面积。
- 植物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
- 植物通过维管束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分为导管组织和维管束组织。
- 植物的运输是通过根压力、蒸腾和液压传导等方式实现的。
4. 动物的营养和运动- 动物的营养需求包括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和排泄。
- 消化系统包括各个部位的功能和特点,如口腔、食道、胃等。
-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器官和呼吸过程,如鼻腔、支气管、肺等。
- 运动是动物的基本特征,依靠肌肉和骨骼系统完成。
- 骨骼系统包括骨骼的构成、类型和功能。
5. 生殖与发育- 生殖是生物种群保持和延续的基本过程。
- 雌性和雄性生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各不相同。
- 生殖细胞是雌性和雄性生殖系统分别产生的。
- 受精是生殖的关键环节,分为内受精和外受精。
- 发育是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漫长过程,包括胚胎、幼体和成体阶段。
以上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的复习提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复习提纲苏科版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物质运输、代谢调节、遗传传递等二、细胞的分裂1.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异同2.细胞的周期: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无丝分裂的减数分裂3.细胞分裂的意义: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三、遗传与变异1.遗传基本概念:基因、染色体、基因型、表现型等2.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及其规律3.基因突变与遗传变异的关系四、细胞的生长和发育1.细胞增殖的方式:增大型增殖和增加型增殖2.植物生长的两大部位:分生组织和分化组织3.动物个体发育的主要过程: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五、生物的分类1.分类的目的和意义2.动植物的分类:五界划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差异六、昆虫的生活习性与分类1.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头、胸、腹等部位的结构2.昆虫的生活习性:食性、栖息地和运动方式的不同3.昆虫的分类: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七、植物的生活活动与分类1.植物的营养方式:光合作用、吸收营养和捕食营养的不同2.植物的分类:种子植物和无性生殖植物的特点与分类方法3.选择性适应与植物进化八、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2.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等3.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方法:资源利用的合理化、生态建设等以上提纲涵盖了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分裂、遗传与变异、细胞的生长和发育、生物的分类、昆虫的生活习性与分类、植物的生活活动与分类以及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提高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期中考试取得好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版)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植物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 动物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主要类群。
环节动物 的身体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
代表动物有:蚯蚓、蚂蝗、沙蚕等。
软体动物 大多数在身体的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
代表动物有:珍珠贝、蜗牛、乌贼等。
节肢动物 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占动物总数的4/5以上;同时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类群。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和口等器官。
代表动物有:甲壳纲---蟹、虾、 蛛形纲---蜘蛛 多足纲---蜈蚣 昆虫纲---蝴蝶、蝗虫等。
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的高等类群。
现存的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的背部有脊柱。
我国的珍稀动物我国珍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除了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外;还有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
生物的多样性 微生物 结构:它们具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部分构成。
有些细胞还具有荚膜(保护)和鞭毛(运动结构)等结构。
分类:根据细菌不同的形态;可以把它们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
生活方式:寄生或腐生。
有的细菌营腐生生活(分解死的动植物遗体)如:枯草杆菌、甲烷菌等。
有的细菌营寄生生活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分裂生殖)。
观察方式:高倍显微镜。
应用:利用黄色短杆菌制造味精 细菌真菌 分类:除了少数真菌个体微小外;绝大多数真菌个体较大。
真菌有单细胞的(酵母菌)和多细胞的(霉菌等)。
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复习资料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复习资料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的复习资料归纳可以按照以下几个主要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1. 生物基础知识:
- 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细胞的生命活动:物质的摄取与排出、养分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转化,细胞的增殖与分裂。
- 细胞的特点:质体的存在、遗传物质DNA的存在、生物的多样性。
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胞壁、叶绿体、中心体等的特点与功能。
- 细胞器的功能:细胞质骨架、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的功能及相互配合的关系。
3. 细胞的分裂:
-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过程、特点、目的。
- 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裂与移动、核分裂、细胞质分裂。
-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增殖方式、细胞分化的过程与作用。
4. 遗传与变异:
-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常见的遗传规律(基因掩盖、重组、基因突变)。
- 母系遗传与父系遗传:线粒体遗传、Y染色体遗传。
-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变异的原因与类型、自然选择与适应环境。
5. 生物的分类与进化:
- 生物的分类:分类的目的、分类的原则、生物分类的层级。
- 生物的进化:进化的证据(化石、胚胎发育、生物的形态结构等)、进化的方式(自然选择、基因突变、迁移等)。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更具体的问题,欢迎提问。
2020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2020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藻类植物:1. 常见的藻类植物单细胞藻类:衣藻、硅藻;多细胞藻类:水绵、紫菜、海带。
2.特征:①种类很多,大多生活在水里②结构简单,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
③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④孢子繁殖,最低等的植物。
应用: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饵料、食用、药用。
二、苔藓植物:⑴苔藓植物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地钱。
特征:①没有真正的根,一般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茎、叶中没有疏导组织。
②孢子繁殖应用: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二氧化硫)的指示植物三、蕨类植物:蕨类植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植物)常见的蕨类植物:蕨、石松、满江红、桫椤。
特征:①不仅有正真的根、茎、叶,而且在体内具有疏导组织,因此能较好适应陆地生活。
②叶片背面有孢子囊(孢子是生殖细胞)。
应用:古代的蕨类植物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形成了煤和石油、药用(石松)、食用(蕨)、绿肥和饲料(满江红)。
⑶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过程都离不开水。
四、裸子植物:⑴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多为木本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
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以及银杏、苏铁。
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之称。
五、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生殖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
分布最广泛的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六、我国的珍稀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珙桐、水杉、金花茶。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龙棕、红桧、荷叶铁线蕨。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无脊椎动物身体体内没有脊柱,而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一、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1、腔肠动物常见的腔肠动物:水螅、海葵、珊瑚、水母特征:①开始出现组织分化②具有简单的器官: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应用:海蜇可供食用;珊瑚能分泌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2、扁形动物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吸虫、绦虫特征:①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②虽然组织、器官、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仍没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2020年7月整理)八年级上下册生物复习提纲_苏教版.doc
第5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八上P3—47)第十四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P3—27)1.生物无性生殖方式(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是不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3)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是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无性生殖能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生殖方式,叫营养生殖,方法有扦插、嫁接和压条。
2.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1)嫁接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两部分细胞愈合在一起,提高成活率。
嫁接后的植株往往具有接穗特征。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过程(1)将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如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无病毒兰花苗,采用植物组织培养。
4.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1)有性生殖是指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传粉是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3)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4)图中植物依靠昆虫传粉,其传粉方式属于异花传粉,受精作用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5.花的结构和与果实发育的关系(1)花的结构图:(2)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种子由子房里的胚珠发育而成。
其中的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一颗花生中有3个种子,说明子房中有 3 个胚珠子房壁——————果皮珠被————种皮子房————果实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6.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有风力、水力、人和动物、自身力量几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一、藻类植物1.分类单细胞藻类:衣藻、硅藻;多细胞藻类:水绵、紫菜、海带。
2.特征:①种类很多,大多生活在水里②结构简单,有单细胞的(衣藻、硅藻),也有多细胞的(水绵细胞的结构、紫菜、海带③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④孢子繁殖,最低等的植物应用: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饵料、食用、药用。
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⑴苔藓植物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地钱。
特征:①没有真正的根,一般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茎、叶中没有疏导组织。
②孢子繁殖应用: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二氧化硫)的指示植物⑵蕨类植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植物)常见的蕨类植物:蕨、石松、满江红、桫椤。
特征:①不仅有正真的根、茎、叶,而且在体内具有疏导组织,因此能较好适应陆地生活。
②叶片背面有孢子囊(孢子是生殖细胞)。
应用:能源----煤(古代蕨类植物)、药用(石松)、食用(蕨)、绿肥和饲料(满江红)。
⑶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过程都离不开水。
三、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⑴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多为木本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适合生活在多种环境中。
裸子植物的种类:松、杉、柏以及银杏、苏铁。
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之称⑵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一般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适合生活的环境十分广泛常见的植物大多是被子植物四、我国的珍稀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珙桐、水杉、金花茶。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龙棕、红桧、荷叶铁线蕨。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无脊椎动物身体体内没有脊柱,而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一、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1.腔肠动物常见的腔肠动物:水螅、海葵、珊瑚特征:①开始出现组织分化②具有简单的器官: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应用:海蜇可供食用;珊瑚能分泌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2.扁形动物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吸虫、绦虫特征:①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②虽然组织、器官、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但仍没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分布:涡虫主要分布于海水、淡水或潮湿的土壤中;吸虫和绦虫寄生在人体中如: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的小肠内,成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中3.线形动物常见的线形动物:蛔虫、丝虫、轮虫特征:身体大多细长,呈线形,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有肛门分布:线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的体内4.环节动物常见的环节动物:蚯蚓、蛭、沙蚕。
特征:身体从前到后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
体节的出现促进了各种系统功能的发展与人类的关系:蚯蚓具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作为生产优良蛋白质饲料或食品的原料、净化环境的作用。
水蛭对人畜有一定的危害。
沙蚕可以作为饵料。
5.软体动物常见的软体动物:河蚌、乌贼、章鱼、蜗牛等。
特征:体外背覆坚硬的贝壳,用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乌贼、章鱼的贝壳已退化6节肢动物(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特征: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分节的附肢。
分类:甲壳纲,如,虾;蛛形纲,如,蜘蛛;多足纲,如,蜈蚣;昆虫纲(具备两对翅、三对足的节肢动物),如,蝗虫。
与人类的关系:①一些瓢虫、蜘蛛是农业害虫的天敌②蜜蜂蝴蝶可以为绿色开花植物传粉③蝗虫可被加工成食品④蝎具有药用价值⑤萤火虫在仿生学上的应用⑥蚊会传染疾病二、脊椎动物1.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鸟类和哺乳类。
乌龟鸟类适于空中飞翔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羽毛,体温恒定肺体内受精卵生鹦鹉鸳鸯苍蝇家鸽哺乳类各种环境全身被毛,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肺体内受精胎生、哺乳、象、海牛、蝙蝠、鲸生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三、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为人类提供肉、蛋、奶等食物。
2.为皮装、皮鞋等皮革制品和羊毛衫等服装制品的生产提供原料3.有些还可作为运输工具(骆驼、马)4.药用价值 5.仿生学方面四、我国的珍稀动物我国珍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除了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外,还有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
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一. 细菌观察方式:高倍显微镜或电镜。
图1结构:如上图,②细胞壁、⑤细胞膜、④细胞质、③核质、①荚膜(保护作用)、⑥鞭毛(于运动)。
细菌具有细胞的一般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区,核质裸露,没有核膜包被。
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生活方式:寄生或腐生(异养)。
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应用:利用黄色短杆菌制造味精;利用乳酸菌生产酸奶;利用甲烷菌生产沼气⒊真菌二、真菌常见的真菌:酵母菌、根酶、蘑菇、青霉、曲霉,极少数个体微小,绝大多数个体较大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生活方式:营腐生或寄生(异养)。
特征:1.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2.孢子繁殖3.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因此生活方式是异养4.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三、病毒观察方式:电子显微镜。
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生活方式:寄生。
分类: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病毒可以分为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腺病毒)微生物类群观察结构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代表生物病毒须通过电子显微镜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有利:寄生细菌体内(噬菌体),有害:引起人或动物疾病噬菌体、SARS病毒感冒病毒高倍显微镜观基本结构:寄生、腐生有利:发酵产生人所需的乳酸菌、枯第四节生物的分类⒈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
⒉生物分类的等级⑴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高的分类单位,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⑵种,又称物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在自然条件下,同种生物通过有性生殖能够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⑶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低,它们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上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高,它们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上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第十五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 .生物多样性主包括物种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美学价值)、间接价值(生态价值)、潜在价值(有待开发研究的价值)3.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人口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的破坏性加剧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原因,生物资源的孤独开发利用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面临威胁的重要原因。
野生生物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此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外来物种入侵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主要场所: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基因库等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
第16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1.化学演化学说生命起源过程原始地球火山爆发↓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氨基酸等)(蛋白质、核酸等)(能生长、繁殖、遗传)。
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水蒸气(注意:没有氧气)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原始海洋2.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①火花放电的作用: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②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甲烷、氨、氢气和水蒸气③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④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⑤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容器中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⑥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3.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马的进化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着地逐渐变成只有中趾发达并惟一着地。
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我国辽宁省发现的孔子鸟化石为爬行类进化成鸟类提供了新证据。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4.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生物进化的规律: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5.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条件有一定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尝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颈长的原因: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
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
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后代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淘汰。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
尝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桦尺蛾在污染地区的黑化现象:桦尺蛾的变异会产生黑色和灰色。
在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在生存斗争中获胜,适者生存,并繁殖后代;灰色个体在自然选择中易被淘汰。
这样在一代代的繁殖过程中,黑色个体就会越来越多,出现了在污染地区的黑化现象。
6.加拉帕戈斯雀进化的原因B原因:自然选择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地雀在喙的形态、大小等方面发生了进化,以适应改变的环境。
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即自然选择。
7.人类起源于古猿. 著名的瑞典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类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
英国生物学家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
埃及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人猿的同祖的证据之一。
8.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第17章动物的运动1.动物运动方式:飞行、奔跑、游泳,爬行、行走、跳跃3.动物运动的意义: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4.鸟类迁徙的目的:获得足够的食物;在迁徙地完成筑巢、孵卵、育雏等生殖活动;寻找更为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