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件]三国演义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读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4f6457f7ec4afe04a1dfa2.png)
泪斩马谡 三气周瑜 七擒孟获 智取汉中
六出祁山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奸诈狡猾 自私残暴
曹
德 孟
飞扬跋扈 权谋机变
目光敏锐 从容不迫
操
面色惨白 目光锐利
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胆识非凡 善于用人 挟天子以令诸侯 杀杨修 杀吕伯奢家 杀华佗
的希望。
一、你离《三国》究竟有多远? 关羽 ,我们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_____ 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 曹操 单骑 斩六将______、华容道义释 麦城 、过五关 七军 千里走 ______ ______、水淹______、败走______。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 孟获 祁山 赤壁 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 马谡 司马懿 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 _____ 、 张飞 刘备 青龙偃月刀 七擒_____、六出_____、空城计智退______、
魏
吴
蜀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 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一八四)
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二八 O )约九十七年的历史故事。 内容概要 导读小说
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腐败,造成社
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
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周瑜 6、面如美玉 ,唇若点朱,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胸藏纬地经天之
二、
趣读三国有绝招
孔明神算、关羽神威、张飞神声、赵云神将、 “七神” 黄忠神箭、华佗神医和管辂神卜。 “八献” 曹操献刀、孙策献玺、王允献貂婵、黄盖献苦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9c38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9.png)
奸诈狡猾
曹操善于权谋,为达目的 不择手段,体现了其奸诈 狡猾的一面。
英勇善战
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曹操在战场上英勇善战, 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爱才如命
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善于 发掘和任用人才,体现了 其爱才如命的一面。
刘备:仁德之君的典范
仁爱宽厚
刘备以仁爱宽厚著称,关心百姓 疾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代学者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三国演义》 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推动《三国演义》学术 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THANKS
感谢观看
夷陵之战
刘备为夺回荆州而发动的大规模 战役,最终失败,蜀汉实力大损。
诸葛亮北伐
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完成刘备遗愿, 多次北伐曹魏,虽取得一定战果, 但未能实现统一大业。
吴蜀联盟与交恶
孙吴与蜀汉之间既有联盟抗曹的 时期,也有因荆州问题而交恶的
时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两国关系复杂多变。
04 主要人物形象分 析
曹操:奸雄与英雄的双重性格
08 后世影响与研究 现状
《三国演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大名著之一
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历史小说的典范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世 历史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品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 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瑰宝。
夸张与渲染 《三国演义》运用夸张和渲染手法,增强故事的艺术感染 力,如描写战争的场面时,常常使用夸张的词汇和形象的 比喻。
悬念与伏笔 《三国演义》通过设置悬念和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的阅读 兴趣,如草船借箭一节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却毫无行动, 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感。
19-20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人教版
![19-20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3ab56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1.png)
4
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为外戚何进所制,宦官杀死何进。 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被董卓打败,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司 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路豪 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所杀。随后,袁绍等 17 镇诸侯 割据混战,最后,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
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 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
12
2.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是一个忠贞智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 艺术典型。他不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还有经天 纬地之才,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精通军事、政 治,通晓天文、地理,是智慧的化身。
13
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而竭忠尽智,为蜀汉的事业奋斗一 生。蜀汉的兴衰,三国间的重大政治军事斗争几乎都与他有密切的 关系。出山之始,就制定了据蜀联吴抗曹的战略;赤壁之战,他孤 身赴吴,身临险境,贯彻了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又乘胜智取荆、 襄,进军益州,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白帝城托孤后,他奉命辅 佐幼主,独撑危局。内修政事,巩固后方,六出祁山,誓复汉室,“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以生命实践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贞。中国古代知 识分子为理想、事业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 献身精神,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9
色。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 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名为汉相,实为 汉贼”。
曹操把狡诈、奸猾、多疑用到了极致。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官 渡大战中许攸前来投奔,许攸以诚相投,而曹操一本正经的真言竟 是满口假话,这就是奸雄之奸。
10
曹操是一个懂得识别人才且重视人才的政治家。他能够识别人 才,且又能使用小恩小惠的方法收拢人才,使其为他的政治野心服 务。礼遇关羽更是小说中脍炙人口的文字,讨伐董卓的大会上,他 极力支持关羽出战。在关羽“温酒斩华雄”后,他更加坚定信心, 一定要收关羽为己用,因而百般优待,以动其心。但关羽最终挂印 封金而去,这时曹操力排众议,不但不派重兵追他,迫其就范,反 传令一路放行,并亲自为关羽送行。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本)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7fa0b5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9.png)
详细描述
罗贯中,生于约1330年,卒于约1400年,是元末明 初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和戏曲家。他出生在一个书 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 和文学才华。在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罗贯中目 睹了社会的种种弊端和战乱,这对他的人生观和文学 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三国演义》这部小 说,以历史为背景,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种种 矛盾。
草船借箭
通过描述诸葛亮利用智谋取得胜利 的故事,展现了三国时期谋略的重 要性和智慧的力量。
语言特色
文言文与白话文结合
三国演义采用了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的语 言风格,使得作品既有古雅之风,又易于理 解,符合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
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作品中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通过比喻、拟 人等修辞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情
节更加生动有趣。
06
CATALOGUE
三国演义的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塑造了经典人物形象
丰富了汉语表达
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成 为后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常客。
《三国演义》中丰富的成语、典故和 修辞手法,对汉语表达产生了深远影 响。
开创历史演义小说流派
《三国演义》之后出现了大量以历史 为背景的演义小说,如《水浒传》、 《西游记》等。
详细描述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联军采用了火攻、水战等多种 战术,成功击败了曹操大军。这显示了孙权、刘备联军的 英勇善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总结词
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详细描述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为中国历史的 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此役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定军山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一次重要战役。 通过此役,曹操成功击败袁绍,奠定了他在北方的霸主 地位,为日后的魏国建立奠定了基础。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三国演义》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三国演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e1234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8.png)
高中语文 人教版
三国演义
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01 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02 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歇后语和相关情节。 03 掌控名著观赏的的基本方法。鉴赏作品中的典型形象。
作者与作品
罗贯中,元末明初人,名本,表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太原人。生平不见传。据传说, 曾当过元末农民起义军领导张士诚的幕客。他生活于元末社会大骚乱的年代,对下层 人民苦难沉重的生活处境有所了解。他所写的小说相传有数十种,保存至今的除《三 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三遂平妖传》。他是一位 杰出的通俗小说家,也写词曲、杂剧,现存的剧本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 孝子连环谏》等三种。明人王圻在《稗史汇编》中说他“有志图王”,看来是个颇有 政治抱负的传统文人。从《三国演义》中他对“圣君”和“贤相”的描写,可模糊估 计出他的政治理想:期逢明主,思做良臣。
“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 良”。那么说此话者是谁?,被赞誉的人又是谁?。
说这话的是
徐庶
被赞誉的人是
诸葛亮
“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 谊重”,称赞的是 ;所报答的”主”
指 ;”义释”的是 。
关羽
刘备
曹操
勉从虎穴暂居住,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粉饰, 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 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接待,赐美女、 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在五个 关口遭到阻止,关羽斩杀六将终究完成使命。
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取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 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 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相互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 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三国演义
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01 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02 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歇后语和相关情节。 03 掌控名著观赏的的基本方法。鉴赏作品中的典型形象。
作者与作品
罗贯中,元末明初人,名本,表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太原人。生平不见传。据传说, 曾当过元末农民起义军领导张士诚的幕客。他生活于元末社会大骚乱的年代,对下层 人民苦难沉重的生活处境有所了解。他所写的小说相传有数十种,保存至今的除《三 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三遂平妖传》。他是一位 杰出的通俗小说家,也写词曲、杂剧,现存的剧本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 孝子连环谏》等三种。明人王圻在《稗史汇编》中说他“有志图王”,看来是个颇有 政治抱负的传统文人。从《三国演义》中他对“圣君”和“贤相”的描写,可模糊估 计出他的政治理想:期逢明主,思做良臣。
“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 良”。那么说此话者是谁?,被赞誉的人又是谁?。
说这话的是
徐庶
被赞誉的人是
诸葛亮
“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 谊重”,称赞的是 ;所报答的”主”
指 ;”义释”的是 。
关羽
刘备
曹操
勉从虎穴暂居住,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粉饰, 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 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接待,赐美女、 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在五个 关口遭到阻止,关羽斩杀六将终究完成使命。
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取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 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 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相互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 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课件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d89a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e.png)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反 映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事件和社会状况,为历史研究提 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
揭示历史规律
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政治、军事、 文化等方面的描写,可以探究历 史的演变规律,加深对历史的理 解和认识。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强调忠诚与信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强调了 忠诚、信义等传统美德,对现代社会人际关 系和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作品主题与特色
作品主题
以三国时期的战争与政治斗争为背景,通过描绘 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物形象,展 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揭示了社会的现实与人 性的弱点。
战争场面宏大
作品中的战争场面描写得非常宏大,具有很高的 历史价值。
人物形象鲜明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影响与评价
以勇猛著称,是中国历史上著 名的将领之一。
曹操
身份背景
魏国的奠基人,东汉末年的权臣。
主要事迹
官渡之战击败袁绍,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
性格特点
机智果断,权谋过人,但又多疑猜忌。
影响与评价
被誉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也有“一 代奸雄”之称。
孙权
身份背景
吴国的奠基人,继承父兄基业。
性格特点
机智果敢,善于用人。
文白相间
整部小说的语言风格独特,采用了文白相间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既能够展现出历史背景和人物身份,又能 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修辞手法丰富
作者在描绘场景、刻画人物和表达情感时,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夸张和借代等,使得语言更 加生动形象。
06
三国演义的影响与价值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揭示历史规律
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政治、军事、 文化等方面的描写,可以探究历 史的演变规律,加深对历史的理 解和认识。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强调忠诚与信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强调了 忠诚、信义等传统美德,对现代社会人际关 系和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作品主题与特色
作品主题
以三国时期的战争与政治斗争为背景,通过描绘 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物形象,展 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揭示了社会的现实与人 性的弱点。
战争场面宏大
作品中的战争场面描写得非常宏大,具有很高的 历史价值。
人物形象鲜明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影响与评价
以勇猛著称,是中国历史上著 名的将领之一。
曹操
身份背景
魏国的奠基人,东汉末年的权臣。
主要事迹
官渡之战击败袁绍,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
性格特点
机智果断,权谋过人,但又多疑猜忌。
影响与评价
被誉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也有“一 代奸雄”之称。
孙权
身份背景
吴国的奠基人,继承父兄基业。
性格特点
机智果敢,善于用人。
文白相间
整部小说的语言风格独特,采用了文白相间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既能够展现出历史背景和人物身份,又能 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修辞手法丰富
作者在描绘场景、刻画人物和表达情感时,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夸张和借代等,使得语言更 加生动形象。
06
三国演义的影响与价值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三国演义教学课件人教版
![三国演义教学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e552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f.png)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正是这样的做法启 示了中国小说,形成了分章分回的章回体。
第5页,共39页。
回目
❖ 章回体小说每一回的题目,一般是整齐对仗 的两句话,能概括这一回的主要内容。
❖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 郭女侠怒砸同福店 佟掌柜妙点迷路人
第23页,共39页。
可爱的奸雄
❖ 小时候的两件恶作剧: 装中风(叔叔) 偷新娘(袁绍 张邈) “世人未之奇也” 太尉桥玄 相面大师许劭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句话的双重含义)
曹操听后大笑
第24页,共39页。
❖ 不讲究吃穿,吃饱穿暖即可 ❖ 喜欢和人开玩笑,说笑话 ❖ 一次打仗单骑入敌军前 ❖ 给桥玄的祭文 ❖ 曹丕给王粲开追悼会 ❖ 曹操临死时的遗言“分香卖履,留恋妾妇” ❖ 苏轼评价他“平生奸伪,死见真性”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 会忍。
•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 的事, 想得太 多会疼 ,想不 通会头 疼,想 通了会 心痛。
•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38页,共39页。
•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 终点, 再近的 距离不 迈开第 一步永 远也不 会到达 。
•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第5页,共39页。
回目
❖ 章回体小说每一回的题目,一般是整齐对仗 的两句话,能概括这一回的主要内容。
❖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 郭女侠怒砸同福店 佟掌柜妙点迷路人
第23页,共39页。
可爱的奸雄
❖ 小时候的两件恶作剧: 装中风(叔叔) 偷新娘(袁绍 张邈) “世人未之奇也” 太尉桥玄 相面大师许劭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句话的双重含义)
曹操听后大笑
第24页,共39页。
❖ 不讲究吃穿,吃饱穿暖即可 ❖ 喜欢和人开玩笑,说笑话 ❖ 一次打仗单骑入敌军前 ❖ 给桥玄的祭文 ❖ 曹丕给王粲开追悼会 ❖ 曹操临死时的遗言“分香卖履,留恋妾妇” ❖ 苏轼评价他“平生奸伪,死见真性”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 会忍。
•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 的事, 想得太 多会疼 ,想不 通会头 疼,想 通了会 心痛。
•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38页,共39页。
•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 终点, 再近的 距离不 迈开第 一步永 远也不 会到达 。
•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第一章 《三国演义》PPT课件
![第一章 《三国演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bb1de8fe4733687f21aa49.png)
• 第40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 野”
• 第41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 主”
• 第35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 主”
11
• 第36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
3、曹操之“奸”
12
13
14
• 与刘备相对应,在《三国演义》里, 曹操就是一个残暴的奸雄形象,处处 使诈,毫无体物爱民之心。
真实,三分虚构” • 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4
何谓“历史演义”?
• 历史演义——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把战 争兴废、朝代更替等历史题材组织成 完整的故事,并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 想、道德观念和美学思想的章回体小 说。
• “正史”是真实记录历史的纪传体史 书,而“历史演义”是在正史的基础 上进行虚构和艺术加工的小说。
第一章 《三国演义》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3
•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及作者 • 二、从作者的思想和审美倾向看主要
人物形象的塑造 • 三、《三国演义》中的战争与智谋 • 四、关于《三国演义》内容的“七分
5
6
一、成书过程及作者
• 1、成书过程
• 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 • 戏剧、“说话”等民间艺术
• 2、作者罗贯中
• 太原人,号湖海散人,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著有杂剧《风云会》、小说《隋唐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三国演义》等。
7
二、从作者的思想和审美倾向看主 要人物形象的塑造
• 1、 “拥刘反曹”的实质 • 2、刘备之“仁” • 3、曹操之“奸” • 4、“忠义”之人格价值观 • 5、诸葛亮之“忠” • 6、关羽之“义”
• 第41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 主”
• 第35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 主”
11
• 第36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
3、曹操之“奸”
12
13
14
• 与刘备相对应,在《三国演义》里, 曹操就是一个残暴的奸雄形象,处处 使诈,毫无体物爱民之心。
真实,三分虚构” • 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4
何谓“历史演义”?
• 历史演义——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把战 争兴废、朝代更替等历史题材组织成 完整的故事,并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 想、道德观念和美学思想的章回体小 说。
• “正史”是真实记录历史的纪传体史 书,而“历史演义”是在正史的基础 上进行虚构和艺术加工的小说。
第一章 《三国演义》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3
•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及作者 • 二、从作者的思想和审美倾向看主要
人物形象的塑造 • 三、《三国演义》中的战争与智谋 • 四、关于《三国演义》内容的“七分
5
6
一、成书过程及作者
• 1、成书过程
• 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 • 戏剧、“说话”等民间艺术
• 2、作者罗贯中
• 太原人,号湖海散人,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著有杂剧《风云会》、小说《隋唐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三国演义》等。
7
二、从作者的思想和审美倾向看主 要人物形象的塑造
• 1、 “拥刘反曹”的实质 • 2、刘备之“仁” • 3、曹操之“奸” • 4、“忠义”之人格价值观 • 5、诸葛亮之“忠” • 6、关羽之“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a265c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a.png)
其三,以样式为理由。《我这一辈子》,一个是文学,一个是电视剧,文学 原著只有三四万字,而电视剧一集就要一万多字,因此,只能增加情节线索, 设计更多的戏剧冲突。这正是主要人物从一个增加到三个的原因。再有,原 著是以主人公的自述为线索展开叙事的,是一种内心独白的方式,这种方式 改编电影时可以保留,电视剧却不行,必须有更多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 才能使电视剧的叙事显得比较充实,才能推动剧情的直到推向高潮。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 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它的艺术主要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 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 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 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 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 张有弛,疾缓相间。
其四,以观念为理由。艺术创新很多时候是观念的创新,20世纪以来, 艺术观念的创新层出不穷。李六乙的许多作品都表现出强烈的观念创新 的欲望。《原野》是最近的一个例子。他要把曹禺的精神以前所未有的 力量张扬出来,即:人在争取自由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顿。他找到 了不同于以往的方式:抽水马桶、可口可乐、电视机等文明的产物都成了 现代仇虎们奔向自由时的障碍。
故 事 梗 概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 重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 继位,外戚何进当权,宦官杀死何进。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被董卓打 败,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 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路豪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李傕, 郭汜所杀。随后,袁绍军与另外17镇诸侯割据混战。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c58a0380eb6294dc886cad.png)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内容简介 ▪ 汉室倾颓·讨伐董卓 ▪ 群雄逐鹿·吕布覆灭 ▪ 内阁密诏·千里独行 ▪ 官渡之战·大破袁绍 ▪ 三顾茅庐·荆襄之变 ▪ 赤壁之战·火烧曹兵 ▪ 三气周瑜·大战马超 ▪ 夺占西川·合肥会战 ▪ 巧取汉中·痛失荆州 ▪ 汉室末路·夷陵之战 ▪ 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 司马专政·九伐中原 ▪ 偷渡阴平·三分归一
袁绍优柔寡断,不听忠言,最终失 败,退出了三国的舞台。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袁、曹军在官渡直接作战的兵力对比 为10.5万比3.3万(两军兵力对比为 3.2比1)。如果加上未直接参战的后 军和运输部队,双方兵力对比为12万 比3.4万。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吴国得胜,蜀汉元气大伤 。刘备病重。夷 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 次实力大损。 222年,孙权称帝。223年6月 10日 ,刘备病故。
因曹操挟持徐母,徐庶离开。建安 12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 请诸葛亮出山,开始了崛起之旅。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徐庶在开始时对刘备说的自 己的名字是?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刘备的羽翼日益丰满,引起的 曹操的注意,决定将其扼杀, 出兵攻打刘备。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其 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 的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共120回,描写了从东汉末年 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 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 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 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 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 雄人物。
内容简介 ▪ 汉室倾颓·讨伐董卓 ▪ 群雄逐鹿·吕布覆灭 ▪ 内阁密诏·千里独行 ▪ 官渡之战·大破袁绍 ▪ 三顾茅庐·荆襄之变 ▪ 赤壁之战·火烧曹兵 ▪ 三气周瑜·大战马超 ▪ 夺占西川·合肥会战 ▪ 巧取汉中·痛失荆州 ▪ 汉室末路·夷陵之战 ▪ 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 司马专政·九伐中原 ▪ 偷渡阴平·三分归一
袁绍优柔寡断,不听忠言,最终失 败,退出了三国的舞台。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袁、曹军在官渡直接作战的兵力对比 为10.5万比3.3万(两军兵力对比为 3.2比1)。如果加上未直接参战的后 军和运输部队,双方兵力对比为12万 比3.4万。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吴国得胜,蜀汉元气大伤 。刘备病重。夷 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 次实力大损。 222年,孙权称帝。223年6月 10日 ,刘备病故。
因曹操挟持徐母,徐庶离开。建安 12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 请诸葛亮出山,开始了崛起之旅。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徐庶在开始时对刘备说的自 己的名字是?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刘备的羽翼日益丰满,引起的 曹操的注意,决定将其扼杀, 出兵攻打刘备。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其 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 的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共120回,描写了从东汉末年 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 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 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 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 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 雄人物。
三国演义ppt课件
![三国演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0e6a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d.png)
定军山之战和五丈原之战是三国演义中蜀汉与曹魏之间的重要战役。
详细描述
定军山之战是蜀汉与曹魏在陕西定军山进行的一次战役,蜀汉名将黄忠利用曹军疏于防范的弱点,发动突袭并斩 杀了曹军主将夏侯渊。五丈原之战则是蜀汉与曹魏在陕西五丈原进行的一次战役,蜀汉丞相诸葛亮利用地形和战 术优势成功地击败了曹魏军队。这两场战役都对三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响。
历史观
小说通过描述三国时代的政治斗 争、战争和民族关系等,传达了
一种具有深刻洞见的历史观。
文化遗产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 典之作,传承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包括历史人物、典故、成语等
。
三国演义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价值
三国演义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详细描述
曹操是魏国的创始人,他以智谋和权谋著称。在三国演义中,他与刘备、孙权长 期对峙,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孙权是吴国的领导者,他以勇猛和决断力著称 。周瑜是孙权的得力助手,他以聪明才智和勇气著称。
诸葛亮、司马懿、鲁肃
总结词
蜀国的智囊,魏国的谋士,吴国的外交家。
详细描述
诸葛亮是蜀国的智囊,他以智慧和谋略著称。在三国演义中,他多次辅佐刘备和蜀汉的君主,展现出卓越的智 慧和谋略。司马懿是魏国的谋士,他以聪明才智和狡猾著称。在三国演义中,他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展现出 卓越的智慧和谋略。鲁肃是吴国的外交家,他以聪明才智和勇气著称。在三国演义中,他多次为孙权和吴国争 取利益,展现出卓越的外交才能。
社会影响
小说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 、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国际影响
三国演义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各地人民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途径。
详细描述
定军山之战是蜀汉与曹魏在陕西定军山进行的一次战役,蜀汉名将黄忠利用曹军疏于防范的弱点,发动突袭并斩 杀了曹军主将夏侯渊。五丈原之战则是蜀汉与曹魏在陕西五丈原进行的一次战役,蜀汉丞相诸葛亮利用地形和战 术优势成功地击败了曹魏军队。这两场战役都对三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响。
历史观
小说通过描述三国时代的政治斗 争、战争和民族关系等,传达了
一种具有深刻洞见的历史观。
文化遗产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 典之作,传承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包括历史人物、典故、成语等
。
三国演义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价值
三国演义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详细描述
曹操是魏国的创始人,他以智谋和权谋著称。在三国演义中,他与刘备、孙权长 期对峙,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孙权是吴国的领导者,他以勇猛和决断力著称 。周瑜是孙权的得力助手,他以聪明才智和勇气著称。
诸葛亮、司马懿、鲁肃
总结词
蜀国的智囊,魏国的谋士,吴国的外交家。
详细描述
诸葛亮是蜀国的智囊,他以智慧和谋略著称。在三国演义中,他多次辅佐刘备和蜀汉的君主,展现出卓越的智 慧和谋略。司马懿是魏国的谋士,他以聪明才智和狡猾著称。在三国演义中,他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展现出 卓越的智慧和谋略。鲁肃是吴国的外交家,他以聪明才智和勇气著称。在三国演义中,他多次为孙权和吴国争 取利益,展现出卓越的外交才能。
社会影响
小说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 、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国际影响
三国演义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各地人民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途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1c0171aeaad1f347933f6b.png)
毛评本第一回 曹操的出场亮相
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 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忽然飞来。操父曹嵩,本 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 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曹操世系如此,岂得与靖王后裔、景帝玄孙同日 论哉!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 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玄德之叔父奇其侄,曹操之叔父怒其侄: 都是好叔父。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 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 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 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欺其父、欺其叔,他日安 得不欺其君乎?○玄德考其母,曹瞒欺其父、叔,正邪更别。嵩信其言。 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 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 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二语定评。操闻言大喜。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 金乌飞上天中央。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 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王允定计诛逆党, 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 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 刘表军旅屯荆襄。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 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曹操专权居相府, 牢笼英俊用文武。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土。 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东西奔走恨无家, 将寡兵微作羁旅。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 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呜呼三载逝升遐, 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 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 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 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受禅台前云雾起, 石头城下无波涛。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 后人凭吊空牢骚。
三国演义(精华完整版)ppt课件
![三国演义(精华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a66f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3.png)
26
对现代社会启示意义探讨
历史认知与文化传承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 ,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教育与人性探讨
作品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性 探讨,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 和人性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领导艺术与智慧启迪
作品中所展现的领导才能和智慧 谋略,对于现代社会的领导艺术 和智慧启迪具有借鉴意义。
三分归晋的历史必然
分析三国后期政治形势及晋朝统一的历史背景
2024/1/28
19
2023
PART 05
文化内涵与思想价值观念 探讨
REPORTING
2024/1/28
20
儒家思想在三国演义中体现
2024/1/28
忠孝观念
儒家思想强调忠孝,这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 ,关羽对刘备的忠诚、徐庶对母亲的孝道等。
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1/28
5
三国演义版本流传与影响
01
版本流传
《三国演义》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版本,包括嘉靖壬午本、毛宗岗
评改本等。
2024/1/28
02 03
社会影响
《三国演义》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揭示了历史的本质和规 律,对读者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启迪。同时,它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REPORTING
2024/1/28
24
文学艺术手法运用和成就
丰富多彩的人物塑 造
通过生动的人物描绘和复杂的心理刻画,成功塑造了数百 个具有鲜明个性和深刻内涵的人物形象。
曲折跌宕的故事情 节
以三国历史为背景,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和悬念设置,构 建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框架。
对现代社会启示意义探讨
历史认知与文化传承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 ,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教育与人性探讨
作品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性 探讨,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 和人性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领导艺术与智慧启迪
作品中所展现的领导才能和智慧 谋略,对于现代社会的领导艺术 和智慧启迪具有借鉴意义。
三分归晋的历史必然
分析三国后期政治形势及晋朝统一的历史背景
2024/1/28
19
2023
PART 05
文化内涵与思想价值观念 探讨
REPORTING
2024/1/28
20
儒家思想在三国演义中体现
2024/1/28
忠孝观念
儒家思想强调忠孝,这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 ,关羽对刘备的忠诚、徐庶对母亲的孝道等。
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1/28
5
三国演义版本流传与影响
01
版本流传
《三国演义》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版本,包括嘉靖壬午本、毛宗岗
评改本等。
2024/1/28
02 03
社会影响
《三国演义》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揭示了历史的本质和规 律,对读者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启迪。同时,它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REPORTING
2024/1/28
24
文学艺术手法运用和成就
丰富多彩的人物塑 造
通过生动的人物描绘和复杂的心理刻画,成功塑造了数百 个具有鲜明个性和深刻内涵的人物形象。
曲折跌宕的故事情 节
以三国历史为背景,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和悬念设置,构 建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框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1《三国演义》 课件 (共4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1《三国演义》 课件 (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14cb1a551810a6f424860e.png)
治 智 慧
曹操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 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 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你的 雄才和浪漫构筑了最为瑰伟动人的盛 气三国。
——高二(3)班 刘雨飞
他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 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 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 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 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 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 萨心肠。
——击鼓骂曹
奸绝——曹操
?
❖ 杀吕伯奢 ❖ 杀粮官 ❖ 梦中杀人 ❖ 杀······ ❖ 望梅止渴 ❖ 祭奠典韦 ❖ 焚通敌书 ❖ 割发代首
曹操
不 凶 ❖ 献刀刺董卓
英
择 残 ❖ 矫诏讨董卓
雄
手奸 段诈
❖ 煮酒论英雄 ❖ 横槊赋诗
豪 气
不追关羽
不杀陈琳 不杀······ 杀杨修
政
挟天子 以令诸侯。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钱伟长:
赤子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 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 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 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 国。
孙水林和孙东林:
信义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 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 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 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 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 在地上铿锵有力。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14 《三国演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14 《三国演义》](https://img.taocdn.com/s3/m/99235b3d4b35eefdc9d3330e.png)
此人既出大言,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 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 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 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 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回)
5查阅有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三国演义》一书中作者为什么会 表现出“拥刘反曹”的倾向。 参考答案:(1)所谓小说的主题思想,应该是指作者自觉地认识到并 将它用作统摄全书的指导思想,而非读者从小说的客观描写中自己 体会出的某种思想。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那么《三国演义》的主 题思想只有一个,这就是“拥刘反曹”。 (2)“拥刘反曹”的思想是三 国故事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小说的编撰者罗贯中承认并 吸收了这一思想,将它熔铸在作品结构、情节和人物描写中。(3)这 一倾向是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暴政思想的反映。(4)这一倾向是民 族思想的反映。唐末五代,至宋、元时代,民族矛盾或汉以外民族 统治是主要问题;同时政治的黑暗,当权者的专横恣肆也是非常突 出的。(5)这一倾向是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建立在天命论基础上 的君权神授的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一家一姓统治地位的一 种思想武器。按照这种正统思想,只要对皇权不忠,就是“乱臣贼子”, 就可以“人人得而诛之”。
6赏析本段文字中作者在塑造关羽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时所用的手 法,以及这样写的妙处。 参考答案:这一段关于关羽的描写,表现了《三国演义》在人物刻 画上的艺术特色。这是关羽出场不久初露头角的一场战斗。作者 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举重若轻地将一个威武雄壮的英雄形象有声 有色地表现了出来。其特点是避实而就虚,无论是写关羽本身,还 是写有关的战斗,都没有采取直接描写的方法,而是用对比、烘托、 渲染、夸张等手法,调动读者的艺术想象。没有直接写,却比直接 写收到了更好的艺术效果。作者将关羽同华雄对比起来写,对华雄 是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写他如何勇猛,如何了不起,造成一种氛围 和悬念,然后写关羽轻而易举就战胜了他,这样关羽的高大形象就 自然地在读者的心目中站立了起来。写华雄是实的,写关羽是虚的, 以实映虚,实就成了一种铺垫,一种烘托。这是一种很聪明、很省 俭的方法。相关的战斗,作者也几乎不置一词,却十分紧张激烈,全 在读者的想象之中。
三国演义教学课件人教版
![三国演义教学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4d755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1b.png)
《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缺憾
第19页,共21页。
《三国演义》的影响
第20页,共21页。
•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
•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 子以厚 德载物 。
•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 他人。
•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 迎接你 的下一 个高点 。
•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 微不足 道的开 始。
•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 无以至 千里。
•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 起于今 日。
•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第3页,共21页。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 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第4页,共21页。
话说“分久必合”
第5页,共21页。
• 纵观中国历史,春秋战国,群雄逐鹿, 四分五裂,最终秦统一了天下;后楚 汉纷争,最后又并入于汉。汉高祖一 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 遂分裂为三国,经历一百多年的战争, 最后政归司马氏,西晋统一天下。西 晋东晋之后,又分裂为南北朝。后隋 唐统一。唐朝达到了封建社会统治的 颠峰,可是经过“安史之乱”后,唐 日趋衰落,终于分裂为五代十国,之 后又是宋统一天下……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三国演义》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三国演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04cdb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f.png)
文中的 细节描写
• A:玄德呵开冻笔,拂展云笺。 • B:来到庄前,下马亲扣柴门。
到庄前下马,叩门问童子。 离草庐半里外,玄德便下马。
文中的张飞和关羽:
• 张飞:性急暴躁,没有耐心,思维简单,心直口快,重 情意,忠心耿耿.
• 关羽:重情重义,忠心耿耿,考虑问题较细致,能忍耐, .熟谙韬略,胸怀大志.
文中依次出场的人物
• 刘备-关羽-张飞 • 农夫-童子-崔州平 • 石广元-孟公威-童子-诸葛均-黄承彦 • 诸葛均-童子-诸葛亮
文中诗歌、对联的作用:
• 抒发情怀 表明志向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 非主不依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大梦谁先 觉?平生我自知…
• 环境描写 烘托气氛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
突出人物形象
• 评史论世 说治道乱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
景物描写的作用:
a 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 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 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b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 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 朔风凛凛,瑞雪霏霏: 如玉簇,林似银妆。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五
三国演义
教学课件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文中依次出场的人物
• 刘备-关羽-张飞 • 农夫-童子-崔州平 • 石广元-孟公威-童子-诸葛均-黄承彦 • 诸葛均-童子-诸葛亮
刘备是怎样的一个人?
• 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耐心,有理想有 抱负,有远见有威望的人;是一个胸 怀天下,礼贤下士的英雄。
文学笔法和史家笔法的不同之处
• 文学笔法讲究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往往在历史的基础上 适当加入传说和作者的想像。读起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 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古往今来奸雄第一奇才”——“宁教天下人 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挟天子以令诸侯, 奸诈多疑,骄横自负。 “治世之能臣”——驻军屯田,兴修水利; 用人唯才,打破世俗门第观念,网罗地主阶级 中下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精兵法,著 《孙子略解》、《兵法接要》等书。
《三国演义》内容梗概
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 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 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 的统治军事斗争。
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 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 吴赤壁之战,吴蜀陵彝之战。每 次战役各有特色,很少雷同,是 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 之作。
作者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 物形象:爱民如子的刘备,有惊 人智慧的诸葛亮,打着“扶持汉 室、拯救黎民”旗号,挟天子以 令诸侯的曹操等。 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 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 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 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 安定的愿望。
字玄德,是中山靖王之后,汉 景帝刘胜玄孙,身高7尺5寸 (汉尺) ,双手下垂可以超过 自己的膝盖 ,眼睛能看见自己 的大耳 。
“圣君明主”——喜欢结交英 雄豪杰 ,胸有大志而锋芒不露, 机智善变,礼贤下士,知人善 任,宽仁爱民。 桃源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成为历 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名, 并称“文武二圣”。
对联:匹马斩颜良 河北英雄丧胆
单刀会鲁肃 江南文武寒心 作为历史人物,他是三国时蜀 汉的五虎上将之首,南征北战,忠 义仁智,威震华夏;作为文学艺术 典型,他更是集中国传统美德之大 成,成为无瑕疵的完美超人;作为 一位被世俗尊奉的神,他被迷信为 降妖护国、平寇破贼、除瘟攘灾、 助人发财等等的全能华夏之神。把 这三者归纳起来,关羽实际上体现 了一种中国传统的道德精神: 忠诚、信义、仁智、勇武。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
成语、俗语:万事具
《诫子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备,只欠东风;鞠躬尽瘁,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死而后已;三个臭皮匠,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顶一个诸葛亮 《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诗文名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未选择择的路
通向远方的路
不能同时涉足
更诱人更美丽
叹息
选择
路
荒草萋萋的路 人生之路 象征:
字孔明 ,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 的典范。 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 披鹤氅,瓢瓢然有神仙之概。
常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 鬼神不测之机。其手摇羽扇,运筹帷 幄的潇洒形象,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 心中“智慧”的代名词。
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 挥泪斩马谡,空城计,火烧新野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字云长,面如重枣,唇如涂 脂,单风眼,卧蚕眉。手持 青龙偃月刀,武艺超群、忠 义耿直,刚强勇烈。温酒斩 华雄、单刀赴会,千里走单 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 军,威震华夏;刮骨疗毒而 笑谈自如;最重情义,身在 曹营心在汉,华容道义释曹 操。因性情高傲,败走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