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描写瀑布的诗句

合集下载

《望庐山瀑布》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望庐山瀑布》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望庐山瀑布》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诗的前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庐山香炉峰的美景。

太阳照耀在香炉峰上,云雾缭绕,仿佛生出了紫色的烟雾。

远远望去,瀑布如一条巨大的白练悬挂在山前,气势磅礴。

这两句诗中,“日照”和“香炉”相互呼应,“生紫烟”和“挂前川”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庐山瀑布的神奇和美丽。

诗的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进一步夸张地描写了瀑布的飞流直下之势。

诗人用“三千尺”来形容瀑布的高度,表现了瀑布的雄伟壮观。

而“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更是将瀑布比作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极具想象力和浪漫色彩。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瀑布的壮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将庐山瀑布的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壮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诗句,通过夸张的语言,突出了瀑布的雄伟和神奇,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庐山瀑布的魅力。

诗人在描写景色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中的“遥看瀑布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句子,不仅描绘了庐山瀑布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语言简练明快,通俗易懂。

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和记忆。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意境深远、艺术精湛的古诗,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被庐山瀑布落差之大,其壮丽气势所震撼,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景色和鬼斧神工的赞颂,抒发了对大自然秀丽山河的欣赏和敬意和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

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诗。

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

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

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

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

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

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

《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挂”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

“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

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

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

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全诗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望庐山①瀑布水二首唐代诗人:李白【其一】西登香炉峰②,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③,喷壑数十里。

欻④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⑤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⑥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⑦照还空。

空中乱潈⑧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⑨石。

而我乐⑩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⑪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⑫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日照香炉⑬生紫烟,遥看⑭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⑮下三千尺,疑⑯是银河落九天。

其一的解释:⑴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⑵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

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

南见:一作“南望”。

⑶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壑(hè):坑谷。

“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⑷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

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

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

“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⑸河汉:银河,又称天河。

一作“银河”。

“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⑹造化:大自然。

⑺江月:一作“山月”。

“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望庐山瀑布》李白作品赏析

《望庐山瀑布》李白作品赏析

《望庐山瀑布》李白作品赏析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是盛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中国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感情恣肆,他的诗被称赞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被称作“诗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属吉尔吉斯斯坦),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青莲乡。

少年时博览群书,研习剑术,26岁时出蜀,开始了一个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

后任翰林供奉,报国志向得不到施展,加上他蔑视权贵,放荡不的性格,遭到权贵的谗毁。

李白对仕途失望后,离开了长安。

再次南北漫游10余年,这期间结识了杜甫,成为莫逆之交。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柏蒙冤入狱,后遇赦返回。

晚年漂泊异乡,762年,病逝于当涂(今安省境内)。

李白现存诗篇900多首,内容丰富,有的批判黑暗现实,有的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报国之志,有的表达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有的吟咏自然景物。

追求身心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的中的主旋律。

在艺术上,李白继承和发扬了浪漫主义精神与创作手法,运用神话传说,驰骋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出神入化,挥洒自如。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自己的这两句诗是他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括.[写作背景]天宝十五年,唐玄宗采纳了新任宰相房等人的建议,传下“制置”的诏旨,将四个儿子分置四方,对叛军造成分进合围的态势。

不料太子李亨却在此诏命之前已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为太上皇。

玄宗得知虽心中不乐,但一来年岁已高,二来考虑到自己在位上引发了叛乱,心中内疚,面对既成的事实也就没有追究。

然而永王李,正当盛年,身强力壮,雄心勃勃,对太子李亨擅自称帝,心存不满,便没有奉旨入蜀,反而移师江夏,继续扩充军队,召募人才,以便与肃宗李亨分庭抗礼。

李白也因此不幸受骗,入其幕府,而后被捕下狱,终被流放夜郎。

一泻千里的瀑布的李白的诗

一泻千里的瀑布的李白的诗

一泻千里的瀑布的李白的诗诗人李白描写瀑布一泻千里的壮观景象的诗是《望庐山瀑布》,诗句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全诗为:其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释义:其一: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

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

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

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

抬头仰观那气势更加雄伟,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壮阔!海天之风吹不断瀑布水练,江上明月照来又如同空无。

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溅乱射,冲洗着两侧青色的山石壁。

水珠飞溅犹如轻霞般四散,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滚。

我平生素来喜爱游览名山,面临此瀑布更觉心里闲逸。

不必说可吸饮如琼液之水,还可以用来洗去途中尘颜。

还是与旧友相携一道到此,在这里隐居永远辞别人间。

其二: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注释:⑴庐山:又名匡山,中国名山之一。

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

⑵南见:一作“南望”。

⑶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此指大自然。

⑷穹石:高大的石头。

⑸乐:爱好。

⑹乐名山:一作“游名山”。

⑺益:更加。

⑻闲:宽广的意思。

李白写的关于山水的诗句

李白写的关于山水的诗句

李白写的关于山水的诗句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有很多关于山水的描写。

以下是一些李白写的关于山水的诗句及其意思和出处:
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这句诗的意思是:瀑布从高处飞流直下,像是从天上落下的银河一样。

这句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2.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这句诗的意思是:两岸的猿声不断地啼叫着,而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了万重山峰。

这句诗描绘了早晨白帝城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畅快心情。

3.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句诗的意思是:孤单的帆船渐渐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这句诗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4.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
这句诗的意思是: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

这句诗描绘了天门山的雄奇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之情。

这些诗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李白对山水的热
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描写与内心独白古诗词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描写与内心独白古诗词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描写与内心独白古诗词赏析庐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它的秀美和壮观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的到来,其中包括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在李白的诗歌中,蕴藏着他对庐山瀑布的景色的深刻描写和内心的独白。

本文将从李白诗歌中选取几首了解庐山瀑布的描写,同时探究李白内心的感受。

李白的诗歌中有许多描绘庐山瀑布景色的佳作。

例如《望庐山瀑布》一首诗中写道:“日出空悬白雾开,登山万里空忘回。

庐山真面目,只看见心情。

”这里的瀑布描绘得十分壮丽,在日出时雾气散开,瀑布的水流呈现出白色,仿佛天空挂着瑰丽的云雾。

李白通过写瀑布的景象,表达了他近乎忘我的登山心情,以及山水所带来的心灵触动。

在李白的《庐山谣》中,他以醒目的对比展示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景色:“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里的形容词“飞流直下三千尺”极好地捕捉到了瀑布从高空直落而下的婉转姿态,宛如万马奔腾,声势磅礴。

并且,通过“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形象的对比,李白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与天空之间的联系紧密结合,给人以宏伟壮观之感。

在《望庐山瀑布》诗中,李白以描写水流的形象,进一步加强了对庐山瀑布景色的描绘:“白云亦知勿向东,青海青天无片云。

”这里的“白云亦知勿向东”暗示了瀑布水流汹涌如云雾一般,同时也借喻了人生的苍凉和奔波。

而“青海青天无片云”则表达了天空的碧蓝与明亮,形成了与瀑布水流的对比,创造出和谐的意境,让读者心神舒展。

上述诗歌中的描绘,无一不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以及李白对这种景色的深切感受。

然而,除了景色的描写外,李白的诗歌中还融入了他内心的独白,更显诗人的灵感和情感。

在《望庐山瀑布》中,李白表达了他对庐山瀑布的景色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里的“应怜屐齿印苍苔”显示了李白长期以来对庐山景色的向往之情,他想亲自踏上庐山,感受那微风拂面、树叶婆娑的美好。

此外,李白还通过《庐山谣》来感叹自己的辗转流亡之苦:“何年忆李白,吟咏九十秋。

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意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意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意赏析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首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诗。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之美,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

全诗如下: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

“香炉”是说“山似香炉状”,加之雾气缭绕,如同香炉中燃烧着的香烟一样缭绕。

诗人用香炉描写香炉峰,可以说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紫烟”就是指紫色的烟雾。

当然烟为“紫色”,自然是说阳光照在雾气上而使雾气所呈现出的颜色。

这句的意思就是阳光照在庐山的香炉峰上,升腾的雾气似如紫色的烟雾。

诗句中一个“生”字,不但描写了香炉峰“孤峰独秀,气笼其上”的特点,而且使庐山那高大雄伟、明媚秀丽的景观表现出来。

这样,诗人虽是写的山,但为写瀑布渲染了气氛,设置了雄奇的背景。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望”二字,承接上句,并引出下面的内容。

“望”即远看。

这里“遥看瀑布”四字不但照应了题目中“望庐山瀑布”,也引出了后面描写的对象。

“挂前川”意思是说(瀑布)如同河流挂在山前(有的说是“(瀑布)挂在山前的水面上”)。

我认为,这里诗人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把飞流直下的瀑布比喻为奔腾不息的河流。

李白描写壶口瀑布的诗句

李白描写壶口瀑布的诗句

李白描写壶口瀑布的诗句以下是 6 条关于李白描写壶口瀑布的诗句:1.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壶口如雷骇。

”你看那黄河水从天际倾泻而下,来到壶口之时,那轰鸣声不正如阵阵惊雷吗?就好像千军万马奔腾而来,这气势真是太震撼了呀!例子:哇,当我亲眼看到壶口瀑布时,真的就像李白诗里说的那样,那情景太让人热血沸腾了!2. “壶口飞瀑溅玉珠,恰似银河落九州。

”那壶口瀑布飞溅起的水珠,不就如同银河从天上坠落,散落在九州大地一般吗?这画面太美太神奇了吧!例子:上次我跟朋友去壶口瀑布,他看着那珠帘般的水珠,直说就像李白描写的一模一样,太神奇了。

3. “李白曾赞壶口威,水势汹涌令人畏。

”哎呀,李白都赞叹壶口的威严,那汹涌澎湃的水势,真的让人不由得心生畏惧呀!例子:我站在那里,感受着那股让人畏的水势,想到李白的诗句,真觉得他形容得太贴切了。

4. “壶口云烟似仙幻,诗仙李白亦惊叹。

”那壶口处缭绕的云烟,仿佛仙境一般梦幻,就连诗仙李白看到也会惊叹不已吧!例子:有一次给小孩子讲壶口瀑布,说到这句诗,他们都充满了好奇,嚷嚷着要去看那令李白都惊叹的地方呢!5. “瀑布如龙腾壶口,李白诗意传千秋。

”那瀑布就像巨龙跃腾在壶口之上,李白的这些诗意可是流传了千秋万代呀,太了不起了!例子:参观壶口瀑布时,大家都感叹着李白的诗句简直把瀑布的神韵都描绘出来了,真不愧是大诗人啊!6. “滔滔黄水奔壶口,李白神笔赋其魂。

”那滔滔不绝的黄河水奔腾向壶口,可不就是李白用神来之笔赋予了它灵魂吗?例子:真应该让更多的人来感受壶口瀑布和李白诗句的魅力,那绝对会让人终生难忘啊!我的观点结论是:李白的诗句把壶口瀑布的壮观和神奇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用独特的视角和绝妙的文采为我们描绘了壶口瀑布的魅力景象,让后人能够通过他的诗歌感受到那份震撼和美好。

关于描写瀑布的诗句

关于描写瀑布的诗句

关于描写瀑布的诗句
1.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施肩吾《瀑布》:“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3. 朱庆馀《观瀑》:“喷壁四时雨,苍茫生紫烟。


4. 徐凝《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5. 王勃《郊园即事》:“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6. 范仲淹《瀑布》:“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7.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8. 王安石《日照绝句》(虽非专写瀑布,但含瀑布意象):“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9.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10. 江为《瀑布》:“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

描写瀑布的诗

描写瀑布的诗

描写瀑布的诗
1.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和“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描写,展现了瀑布从高空倾泻而下的宏伟景象,充满了想象力和浪漫情怀。

2.王炎的《陈推官幽居十咏(其五)雨后观瀑》:“银汉倒倾波浪,玉龙怒挟雷霆。

雨后遥看更好,斩新泉白山青。


这首诗通过“银汉倒倾”和“玉龙怒挟雷霆”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瀑布的雄伟气势,以及周围环境的清新与美丽。

3.滕斌的《题龛岩十咏(其九)瀑布泉》:“飞泉瀑布自高岩,玉撒珠跳绿绮弹。

净洗令公朝市耳,银河长泻九天寒。


通过“飞泉瀑布自高岩”和“玉撒珠跳绿绮弹”的描绘,展现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水珠四溅的生动场景,同时“银河长泻九天寒”的表述,增加了诗句的浪漫色彩。

4.胡应麟的《自桐卢至新安杂咏十六首(其三)瀑布》:“亭亭瀑布泉,风吹一千尺。

朝来海上帆,挂断长虹色。


通过“风吹一千尺”和“挂断长虹色”的描写,展现了瀑布的高度和壮观景象,同时“朝来海上帆”的比喻,增加了诗句的画面感和想象力。

形容描写瀑布的诗句

形容描写瀑布的诗句

形容描写瀑布的诗句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唐·徐凝《庐山瀑布》
3、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唐·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4、雪净鲛绡落刀尺,大珠小珠飘随风。

——清·严遂成《白水岩瀑布》
5、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6、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7、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唐·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8、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唐·李忱《瀑布联句》
9、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明·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10、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宋·范仲淹《瀑布》。

写瀑布的诗句

写瀑布的诗句

写瀑布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写瀑布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描写瀑布的古诗1、《望庐山瀑布》李白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3千尺,疑是银河落9天。

白话翻译:香炉峰在阳光的照耀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似乎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9龄唐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白话翻译:万丈瀑布飞流直下,似乎从天上落下,4周呈现半红半紫的雾气。

它穿过杂树而直下,它穿过重重云雾。

阳光照耀上去像1条彩色的虹霓,在这晴朗有天气里,又似乎听到风雨的声响。

这庐山就犹如仙山1样,多么壮丽呵,烟云与水气融成1片。

3、《望庐山瀑布水其2》李白唐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3百丈,喷壑数10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白话翻译: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3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10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模糊之中犹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充满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概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原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1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4、《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唐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5岳寻仙不辞远,1生好入名山游。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赏析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赏析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赏析关于庐山瀑布的诗句赏析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简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古诗望庐山瀑布全诗句

古诗望庐山瀑布全诗句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飞流直下”,写瀑布的水流迅猛如飞,一泻到底;“三千尺”,夸张地说香炉峰高,瀑布水长;“银河落九天”,用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比喻瀑布的壮丽形象和雄伟气势,读起来仿佛看见那银白耀眼的光泽,听到那惊心动魄的轰响。从“遥看”到“疑是”,由见景而生情,使人感受到诗人欣赏瀑布时的兴奋和喜悦,这首山水小诗,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深深地激发着人们对庐山风光的向往和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庐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随同这首诗,宛如天上皎洁明亮的银河,在作者眼前闪闪发光,永不消逝。
赏析2
这是一首画面壮观,气势恢宏的山水诗歌
。描写的是庐山瀑布。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这首七绝,描写庐山瀑布的总体阵容。首句写阳光灿烂、紫烟缭绕的香炉峰,算是铺设背景,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是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并为下句做好铺垫;“遥看瀑布挂前川”,写瀑布从山顶直垂下来,就像悬挂在山前河道的上空一样,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

描写瀑布雄伟的诗句

描写瀑布雄伟的诗句

描写瀑布雄伟的诗句1.形容瀑布雄伟壮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冯云山《咏瀑布》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徐凝《庐山瀑布》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2.形容瀑布雄伟壮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冯云山《咏瀑布》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徐凝《庐山瀑布》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3.描写瀑布壮观雄伟的古诗词《望庐山瀑布》李白(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李白描写山古诗

李白描写山古诗

关于李白描写山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冬日归旧山》: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樵客归时晚,渔舟过处轻。

《夏日山中》: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形容瀑布壮大的诗句

形容瀑布壮大的诗句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1.解析: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庐山瀑布的落差之大。

“三千尺”形象地描绘出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仿佛银河从天上掉落人间,给人以极其壮观的视觉感受,让读者能够深切地体会到瀑布的宏大与壮美。

2.“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二》)1.解析:诗中详细地描绘了瀑布的形态与气势。

“挂流三百丈” 体现出瀑布的高度,“喷壑数十里” 则展现出瀑布水流冲击山谷所波及的范围之广。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把瀑布比作飞电和白虹,生动地表现出瀑布飞流而下的迅猛以及在阳光下如白虹般的壮美。

3.“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庐山瀑布》)1.解析:首句“虚空落泉千仞直” 描绘出瀑布从极高的地方垂直落下,“千仞” 突出其落差巨大。

“雷奔入江不暂息” 将瀑布奔腾而下的声音比作雷声,且强调其奔腾不息的状态,展现出瀑布的磅礴力量。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把瀑布比作白色的绸带,在青山之间飞舞,划破青山的颜色,从视觉上体现出瀑布的壮美和宏大。

4.“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李梦阳《开先寺》)1.解析:“瀑布半天上” 直接点出瀑布的位置之高,仿佛悬挂在半空中。

“飞响落人间” 则从听觉角度描绘了瀑布落下时发出的巨大声响,仿佛是从天上坠落人间。

“摇动匡庐山”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明瀑布的力量巨大,甚至可以让整座匡庐山为之摇动,极言瀑布的壮观。

5.“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1.解析:诗句描绘了众多山岩间的泉水洒落汇聚成瀑布的壮观景象。

“千岩” 体现出范围之广,众多的泉水洒落形成瀑布,从侧面衬托出瀑布的壮大。

“万壑树萦回” 则描绘出瀑布周围的环境,树木在山谷间环绕,与瀑布相互映衬,更显瀑布的宏大。

6.“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描写瀑布的诗句
1、《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唐·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