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切片诊断性描述重点

合集下载

病理切片报告

病理切片报告

病理切片报告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诊断工具,它通过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和病理学分析,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的意义、常见的诊断结果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基本包括肿瘤类型、肿瘤分级、浸润性情况、神经侵犯、血管侵犯、恶性程度等。

它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病理学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肉眼不能识别的细胞和组织结构所得出的结论。

这些结论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能够确定肿瘤的类型。

不同的肿瘤细胞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排列方式,以及染色体核型等特征,病理医生可以确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从而对病人的手术方式、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

其次,还能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肿瘤的恶性程度通常通过肿瘤分级来确定,一般分为1到4级。

分级越低,即肿瘤的恶性程度越低,预后越好。

而高级别的肿瘤往往生长速度快且有较高的转移和复发风险,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和密切的随访。

另外,还能提供肿瘤的浸润性情况和神经侵犯程度。

浸润性是指肿瘤细胞在组织中生长和扩散的能力,影响到手术切除范围的确定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神经侵犯程度评估了肿瘤对周围神经的侵蚀情况,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肿瘤的生长方式以及是否需要额外进行神经保护性手术。

此外,还会评估肿瘤的血管侵犯程度。

血管侵犯是指肿瘤细胞侵犯血管,进而影响治疗方法和预后评估。

如果肿瘤侵犯了深部的血管,手术切除的难度会增加,而且术后血流再分布也可能导致转移风险增加。

最后,也可以提供其他一些附加信息。

例如,肿瘤细胞内是否出现基因突变、蛋白质表达等。

这些信息对于靶向治疗的选择和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在临床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肿瘤类型、分级、浸润性情况、神经侵犯、血管侵犯以及其他附加信息的评估,病理医生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因此,在医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且成为多学科协作治疗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病理切片观察实验报告

病理切片观察实验报告

病理切片观察实验报告病理切片观察实验报告引言:病理切片观察实验是病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信息。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在病理切片观察实验中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病理切片的观察,探究不同疾病的病理变化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材料和方法:我们选择了10例病人的组织标本,包括肺癌、肝炎、乳腺增生等多种疾病。

首先,我们将标本进行固定、脱水和包埋处理,制备成石蜡切片。

然后,使用病理切片染色技术,将切片染色成不同颜色,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

实验结果:1. 肺癌病理切片观察在肺癌病理切片观察中,我们发现肺癌组织呈现出不规则的细胞排列和细胞核的异型性增大。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细胞核分裂的现象,这是肿瘤细胞快速增殖的表现。

此外,肺癌组织还存在大量的间质纤维化和血管新生,这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性有关。

2. 肝炎病理切片观察在肝炎病理切片观察中,我们发现肝组织中存在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同时,肝细胞的排列也出现不规则,部分肝细胞出现变性和坏死现象。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肝细胞核的肿大和染色质的改变,这是肝炎病变的典型表现。

3. 乳腺增生病理切片观察在乳腺增生病理切片观察中,我们发现乳腺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增生乳腺小叶和纤维组织。

乳腺小叶的结构紊乱,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和排列异常。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乳腺小叶间的纤维组织增生,这可能与乳腺增生的形成和发展有关。

讨论与结论:通过对病理切片的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疾病的病理变化特征。

肺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肺癌组织的细胞增殖活跃,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肝炎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肝组织存在炎症细胞浸润和肝细胞损伤;乳腺增生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乳腺组织存在增生乳腺小叶和纤维组织的异常增生。

这些观察结果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病理切片特点总结

病理切片特点总结

病理切片特点总结病理切片是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和分析组织切片的形态学特点,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

以下是病理切片的特点的详细总结:一、显微镜下观察1.细胞结构特点:病理切片可以提供细胞组织的切面,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细胞的结构特点,包括细胞核的形状、大小、染色性质,细胞质的分布、颜色等。

2.细胞排列特点:病理切片可以展示细胞在组织中的排列方式,如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分层上皮细胞、立方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等,不同的排列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组织类型和器官结构。

3.细胞核特点:细胞核是判断组织良恶性的重要标志之一,病理切片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的变异、异型核、核仁的数量和形态等特点,可以对细胞进行分类和诊断。

4.细胞浸润特点:病理切片可以观察到细胞在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如肿瘤细胞的浸润性生长、炎症细胞的浸润等,能够帮助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二、染色特点1.常规染色:病理切片通常采用常规染色方法,如苏木精-伊红染色、血清素染色等,常规染色可以使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更加清晰明了,有利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细微变化。

2.免疫组化染色:病理切片可以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通过对特定抗体的标记,可以检测和定位一些特定的分子、蛋白质或抗原,如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等,从而对病理诊断有帮助。

3.特殊染色:有些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病变无法用常规染色方法显示清晰,需要采用特殊染色方法。

如银染法用于显示神经纤维,培根酸铁染色可显示铁蓝蛋白沉积等。

三、病变特点1.病变形态:病理切片可以显示病变的形态特点,如肿瘤的大小、边界、分化程度等,炎症的程度、类型、炎细胞的浸润情况等,这些形态特征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2.病变分布:病理切片可以观察到病变在组织中的分布,如肿瘤的特定分布方式、炎症的范围和分布区域等,这些分布特点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或病因。

3.病变变异:病理切片可以观察到病变的变异程度,如癌细胞的异型性、异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等,可以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估。

病理切片 实验报告

病理切片 实验报告

病理切片实验报告引言病理切片是病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实验技术,通过对组织或细胞进行取样、固定、染色和切片等处理,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来研究疾病的病理变化。

病理切片实验在临床诊断、疾病研究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对病理切片实验的详细描述,介绍其原理、步骤和应用。

方法1. 组织取样首先,从患者身上取得需要研究的组织样本,可以是活体组织或死者遗体组织。

取样时需要注意选择代表性的病变组织,尽量避免破坏组织结构。

取样后立即将组织放入含有生理盐水或缓冲液的容器中,并迅速送至病理实验室。

2. 组织固定取得组织样本后,需要将其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组织结构和形态的原始状态。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福尔马林固定和乙酰化固定等。

实验中选择福尔马林固定,将组织样本完全浸泡在10%福尔马林溶液中,时间通常为24小时。

3. 组织处理在固定后,需要对组织样本进行处理,以便后续的切片工作。

处理包括去水化、透明化和浸渍等步骤。

首先,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置于水中进行去水化,去除其中的福尔马林。

接着,使用透明剂(例如醋酸酯类)使组织透明化,以便后续的染色和观察。

最后,使用浸渍剂(例如石蜡)对组织进行浸泡,使其变得坚硬并易于切片。

4. 组织切片在组织处理完成后,需要将组织样本切成薄片,通常为5-10微米厚度。

切片可以使用手工切片刀或者自动化切片机进行。

切片时需要将组织样本固定在切片刀上,并通过微调装置控制切片的厚度和精确度。

5. 组织染色切片完成后,需要对切片进行染色。

染色是为了增强组织结构的对比度,使得细胞和组织的特征更加清晰可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学染色、组织学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

在本实验中,选择常用的血液学染色方法—苏木精-伊红染色。

6. 组织观察染色完成后,可以使用显微镜对切片进行观察和分析。

显微镜可以放大切片中的细胞和组织结构,以便对其进行病理学评估和研究。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病理切片实验的详细操作,我们成功获得了含有病变组织的切片,并进行了染色和观察。

在病理学样本切片上正确识别和分析疾病

在病理学样本切片上正确识别和分析疾病

在病理学样本切片上正确识别和分析疾病在病理学领域,样本切片的正确识别和分析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病理学样本切片是通过对组织、细胞等进行特定染色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来判断是否存在疾病的一种方法。

然而,由于病理学样本切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正确识别和分析疾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正确识别和分析疾病需要病理学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病理学家需要对不同类型的疾病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各种疾病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例如,在肿瘤病理学中,病理学家需要熟悉各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的形态学特征、组织学特点以及细胞学表现等。

只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病理学家才能够准确判断样本切片中是否存在疾病,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

其次,正确识别和分析疾病需要病理学家具备良好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病理学样本切片的观察需要通过显微镜进行,这要求病理学家具备精细的观察技巧和敏锐的观察力。

在观察过程中,病理学家需要仔细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组织的排列方式以及细胞核的变化等,并将这些观察结果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比对和分析。

只有通过准确的观察和分析,病理学家才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判断。

此外,正确识别和分析疾病还需要病理学家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病理学家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与临床医生、放射科医师等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疑难病例。

在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沟通时,病理学家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倾听和理解其他人的意见。

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病理学家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观点,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病理学样本切片的识别和分析也得到了一定的辅助。

例如,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病理学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对大量的病理学样本切片进行分析和学习,从而提供对疾病的识别和分析的辅助。

然而,这些系统仍然需要病理学家的参与和判断,因为疾病的识别和分析不仅仅依靠形态学特征,还需要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胃癌的病理切片诊断标准

胃癌的病理切片诊断标准

胃癌的病理切片诊断标准
1、细胞结构:正常细胞有自己的排列结构,胃癌细胞涉及原来的排列结构,即杂乱无章,没有规律的、没有迹象,排列不一致、错乱;
2、形态:正常胃形态是一种排列样腺管样结构,有一定的组织结构;胃癌形态发生变化,细胞可大可小,也可以出现瘤巨细胞,形状各异,并且还可以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此核分裂象不同于正常核分裂象;
3、行为:正常细胞应该在自己的范围之内,胃癌细胞突破防线,扩散到邻近组织,也可能到远处器官,这就是胃癌的浸润行为;
4、伴随:通常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发生缺血以后发生坏死;所以通常会看到肿瘤有坏死,有出血、有缺血还有囊性变;
5、特殊情况:通常普通常见胃癌能在显微镜下分辨,但是有些特殊的需要借助免疫组化分子进一步提高诊断,有些特别疑难的会送医院会诊。

病理切片详细描述【范本模板】

病理切片详细描述【范本模板】

老师归纳的1。

肾小管水样变ﻫ肾小球周围肾小管体积大,染色淡红ﻫ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内突出,官腔不规则变小,胞浆内有粉红色小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细胞核结构清晰2.肝脂肪变性小叶周围肝细胞胞浆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ﻫ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到一边ﻫ3. 肾小管玻璃样变ﻫ近曲小管上皮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球形颗粒ﻫ4。

脾动脉硬化(玻璃样变)ﻫ低倍镜:脾动脉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其小梁内的小动脉壁增厚,红染高倍镜:脾小体中央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内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物质5.脾梗死ﻫ低倍镜:红染区即为坏死区,其中散落着一些深蓝色碎屑,为坏死的细胞核高倍镜:核固缩,碎裂,溶解,脾小体和小梁结构模糊,尚可辨认6. 肉芽组织低倍镜: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垂直表面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

深部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逐步变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生成ﻫ高倍镜:新生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大,胞浆丰富淡红色,成梭型或分支状,可见各种炎细7。

慢性肺淤血ﻫ低倍镜: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ﻫ高倍镜:肺泡腔内胞ﻫﻫ含淡红色水肿液及心衰细胞、ﻫ8。

慢性肝淤血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充血,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9.混合血栓低倍镜:粉红色不规则小梁与浅红色区域交织存在ﻫ高倍镜:粉红色小梁为已经崩解而凝聚成颗粒的血小板,小梁边缘附近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小梁间的浅红色区域为丝网状的纤维素及自溶的红细胞ﻫ10.肾贫血性梗死低倍镜:正常肾组织与梗死组织交错分布,梗死灶内可见轮廓模糊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梗死灶周边部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高倍镜:坏死的肾小球及周围肾小管结构模糊,胞质红染,肾小管数目明显减少,残留的细胞核呈固缩状态ﻫ11. 肺出血性梗死肺泡轮廓可见,肺泡壁细胞坏死,核消失,肺泡腔内聚集大量的红细胞12。

会厌白喉、低倍镜: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表面附着粉染的假膜ﻫ高倍镜:假膜由纤维素,坏死组织和炎细ﻫ14.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蜂窝织炎胞构成ﻫﻫ13。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组织切片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组织切片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组织切片解读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发生在男性乳腺组织中,但发病率较低。

病理诊断是乳腺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乳腺组织切片的细致观察和解读,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决策。

一、病理诊断方法病理诊断主要通过乳腺组织的切片来观察,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乳腺穿刺活检:通过无痛操作,在实时超声引导下,使用细针穿刺乳腺异常区域,获得组织样本用于细胞学分析和组织学检查。

2. 乳腺手术活检:对乳腺异常或疑似癌变病灶进行手术切除,并将切除的组织送至病理科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定是否为乳腺癌。

3. 乳房切除手术:对进一步诊断的需要,有时会选择将整个乳房切除,以获得更全面的组织学信息,评估肿瘤的生长形态和浸润程度。

二、乳腺癌的切片解读1. 肿瘤的类型与分级:根据组织学特征和染色方法,判断乳腺癌的类型,如导管癌、小叶癌等,并根据核分裂像、核多形性和组织浸润程度等指标进行分级,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

2. 肿瘤的浸润性:通过观察癌细胞在乳腺组织中的浸润程度,确定肿瘤是否为浸润性乳腺癌。

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学表现包括癌细胞的核分裂像增多、核多形性明显和组织结构的破坏。

3. 淋巴结的受累情况:根据淋巴结中是否有癌细胞转移,判断乳腺癌的分期和转移情况。

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4. 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状态:根据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判断该癌的激素受体状态,以确定是否适合内分泌治疗。

5. HER2状态: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细胞中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情况,判断该癌的HER2状态,以指导靶向治疗的选择。

6. 其他特殊类型:有些乳腺癌具有特殊的组织学特点,如分叶状癌、黏液癌等,需要特别注意其特殊的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

三、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的意义病理诊断结果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策略决策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治疗策略:根据癌的大小、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和HER2状态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化疗方案、放疗剂量和内分泌治疗。

病理组织形态描述浅谈

病理组织形态描述浅谈

病理组织形态描述浅谈摘要】目的使病理形态学描述的客观准确、整体全面、条理清晰。

方法参阅大量的病理形态学书籍进行认真的学习总结。

结果通过简明扼要、层次分明的病理形态描述使病理诊断有充足的依据。

结论有充足的诊断依据就能做出客观正确的病理诊断,更好的配合临床为病人服务。

【关键词】病理组织形态描述[中图分类号]R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9-0063-021一份合乎科学的病理组织切片光镜观察记录(描述),应符合如下三个条件,即:客观准确,细致全面和条理清楚。

1.1客观准确,就是要有科学性。

即将镜下见到的病变细胞和组织形态变现给以客观的描写,不得夸大或缩小,但可以比喻。

为此,要求用较为科学统一的语言来描述。

但不应使用带有主观判定性质的诊断性术语(如反应性增生、化脓性炎、表皮癌等)。

将细胞形态及结构,组织结构和细胞含物或分泌物习见的纯性形态描述性词语举例并说明如下:细胞形态及结构描写包括:细胞的大小(常与同类正常细胞或以该切片中的淋巴细胞或红细胞大小做比较,或者直接用测量计测量)、形状(例如:圆、卵圆、立方、柱状、梭形、多角形、星状、球拍状、印戒样等)。

胞膜厚薄胞浆结构(颗粒状、网状、毛玻璃样、透明、空泡状等)、细胞核的数量、位置、形状(圆、卵圆、肾形、杆状、分叶状、不规则形等),大小(核浆比)核膜(厚薄、皱折或是否规则)、染色质结构(砂粒状、团块状、细网状等)和分布方式(分布均匀、不均、线状等)、染色深浅。

核仁(大小、多少和着色)核分裂(有无、正常或病理性)。

细胞在HE染色中着色特点,除细胞内某些色素和制片中被有机溶剂溶解的物质外,细胞(浆、核、核仁)和细胞内含物或细胞内某些病变(如细胞内的病毒包涵体),常见如下几种染色特点:嗜酸性(红)嗜碱性(紫)嗜中性(紫红)强嗜酸性(深红)弱嗜酸性(淡红)强嗜碱性(深紫)弱嗜碱性(淡紫)等。

描述时间用括号外的词语为妥。

组织结构表现在细胞排列方式如何。

病理学切片诊断依据

病理学切片诊断依据
4.表面覆盖少量的纤维素,其中混有少量中性粒细胞。
NO.13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
诊断依据:
1.部分支气管粘膜被覆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所取代,靠近基底膜有柱状多角形细胞,靠近腔面有鳞状上皮;
2.支气管壁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NO.14急性肺淤血水肿
诊断依据:
1.肺泡间隔的毛细血管以及肺间质内的小静脉均扩张和充盈血液;
13.主动脉粥样硬化*
21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
15.心肌梗死
16.肺心病
17.气管白喉
18.气管白喉合并支气管肺炎
19.肺出血性梗死
20.肺淤血
21.肺多发性小脓肿*2
22.肺气肿
23.大叶性肺炎
24.小叶性肺炎
25.支气管扩张症
26.硅肺
27.肺结核原发综合征恶化进展*2
28.肺粟粒性结核病
29.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诊断依据需要写出能够判断为改种病症的相关变化,不要求全部写出,但应当尽量全面。
所有癌的诊断中都必须有对于肿瘤细胞异型性的详细描述。
高血压所引起的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所引起的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无论是在大体标本还是组织学观察都无法区分,故观察到相关变化可以诊断为两者中的任何一者。
NO.04肝脂肪变性
4.可见特殊的Langhans多核巨细胞,核排列为镰刀状或环状;
5.可见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位于结节周边区。
NO.93慢性纤维空洞型肾结核病
诊断依据:
1.空洞腔面附有干酪样坏死物;
2.空洞壁外肾组织内,多处可见大小不一的增生性结核结节;
3.结缔组织广泛增生,有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多已萎缩。
NO.97慢性血吸虫病之肝

病理切片的结果分析方法

病理切片的结果分析方法

病理切片的结果分析方法病理切片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学研究方法,它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切片、染色和显微观察,进而取得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信息,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获得病理切片后,需要进行结果分析,从中提取有关疾病性质、进展程度和治疗预后的关键信息。

本文将介绍病理切片结果分析的方法。

1.形态学观察:病理切片结果的首要分析方法就是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包括检查细胞核的大小、形状,染色质的结构,胞浆的数量和质量等。

通过这些观察可以得出疾病的基本性质,如是否恶性,以及病变的类型和分级等。

2.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是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反应的方法,通过染色来检测组织标本中特定蛋白或其他分子的表达情况。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可以确定疾病的种类、鉴定肿瘤的分子亚型,以及预测治疗效果和预后等方面的信息。

3.分子遗传学分析:分子遗传学分析是通过检测DNA、RNA或蛋白质的分子水平上的变异以及基因表达水平,来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预后。

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包括PCR、FISH、CISH、基因芯片等。

通过分子遗传学分析可以筛查、确定、预测疾病相关的分子异常,如基因突变、基因拷贝数变化、基因融合等,从而了解疾病分子特征和个体化治疗的可能性。

4.影像学观察:在一些疾病,如肺癌、乳腺癌等,病理切片的观察往往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以获得更全面的疾病信息。

通过对病理切片与影像学结果的对照分析,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防治的策略。

5.临床病史分析:在病理切片的结果分析中,临床病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了解患者的临床病史,如病程、症状、体征等,可以帮助解释病理切片的变化,并提供关于疾病的可能性、预后和治疗策略的信息。

6.疾病分类和分级:根据病理切片的结果,可以对疾病进行分类和分级,如肿瘤的TNM分期、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类。

疾病的分类和分级对于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7.数据统计和分析:在病理切片的结果分析中,数据统计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病理科切片评价

病理科切片评价

病理科切片评价病理科切片评价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以及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在进行病理科切片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组织学特征、病变类型、病变范围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病理科切片评价内容的参考内容。

1. 组织学特征组织学特征是评价切片的基本内容,包括细胞结构、细胞排列方式、组织结构等。

评价时需要注意细胞核的形态、大小、染色性质等特征,细胞质的颜色、形态等特征,以及细胞排列的方式(如腺管状、鳞状、团状等)。

此外,还应关注细胞间质的变化和炎症细胞浸润情况。

2. 病变类型根据病理特征和临床信息,判断病变类型是进行切片评价的重要步骤。

常见的病变类型包括肿瘤、炎症、纤维化、坏死等。

对于肿瘤,还需判断其是否为恶性肿瘤,以及有无转移。

3. 病变范围评价病变范围时,需要观察病变在组织切片中的分布情况。

可以通过评估肿瘤的浸润深度和侵犯的周边组织范围来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此外,还可通过评价病变的间质纤维化程度等综合判断病变的范围。

4. 细胞增生和异型性细胞增生和异型性是评价肿瘤性质的重要指标。

细胞增生通常表现为细胞核的增大、染色质增多以及细胞密度的增加等。

异型性指的是细胞形态和细胞核的异常变化,如核分裂象、核染色质分布不均等。

评价时应观察细胞增生的程度和异型性的程度,以及其是否存在肿瘤细胞的浸润性和侵袭性。

5.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是通过标记抗体染色的方法来评价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特异性。

通过观察切片中的标记情况,可以判断细胞的原始程度和分化状态,进而评价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6. 炎症反应对于炎症性病变,评价炎症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炎症细胞的类型、数量和浸润范围,可以帮助判断炎症的性质和病程。

总之,病理科切片评价的内容繁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对组织学特征、病变类型、病变范围、细胞增生和异型性、免疫组织化学和炎症反应等方面的评价,可以提供临床医生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病理切片整理

病理切片整理

病理切片整理1、肝脂肪样变描述: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大部分肝细胞排列不规律,呈空泡状,胞核被挤至一侧。

诊断:肝脂肪样变2、脾包膜玻璃样变描述:包膜明显增厚,均质、红染、半透明。

诊断:脾包膜玻璃样变3、肾凝固性坏死描述:坏死区呈楔形,区内细胞结构消失,而细胞外形和组织轮廓仍存在。

坏死区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诊断:肾凝固性坏死4、肉芽组织描述:镜下可见大量细胞和新生薄壁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核体积较大,呈椭圆形,向内腔突出。

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成纤维细胞。

此外,还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

诊断:肉芽组织5、慢性肺淤血描述:肺泡壁明显增厚,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中可见浅红色水肿液、红细胞及含有棕黄色含铁血红素的巨噬细胞。

肺泡间隔纤维组织轻度增生。

诊断:慢性肺淤血6、慢性肝淤血描述:淤血以中央静脉为中心。

中央静脉及其周围的肝窦明显扩张,充满红细胞。

有的淤血区连成淤血带。

小叶中央区的肝细胞萎缩、消失,致使肝细胞索稀疏、离散、紊乱。

小叶周边区的肝细胞脂肪变。

诊断:慢性肝淤血7、血栓的机化与再通描述:切片中可见一动脉的横断面,波浪状红染折光的为内弹力膜,其内即为血栓。

血栓大部分已为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肉芽组织)所取代,仅残存少许成分呈均质红染状。

一些较大的裂隙有内皮细胞被覆。

诊断:血栓的机化与再通8、急性阑尾炎(蜂窝组织炎)描述:管壁全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性浸润,可见白细胞和纤维素被肌纤维束分割的现象。

诊断:阑尾纤维组织炎9、结核性肉芽肿描述:①病灶呈结节状②结节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已转变为上皮样细胞及朗格汉斯巨细胞③结节周围有纤维母细胞及淋巴细胞④部分结节中心有干酪样坏死诊断:结节性肉芽肿10、肉瘤描述:肿瘤细胞丰富,弥漫性分布,间质胶原纤维少。

肿瘤细胞梭形、卵圆形、不规则形,大小不等。

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可见较多的病理性核分裂象。

诊断:肉瘤11、皮肤鳞状细胞癌描述:上皮细胞失去正常排列方式而突破基底膜侵入真皮,形成巢状的细胞团(癌巢),癌巢中央为红染的角化珠。

胃癌的病理切片诊断标准

胃癌的病理切片诊断标准

胃癌的病理切片诊断标准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而病理切片诊断是胃癌确诊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胃癌病理切片诊断的标准和常见的病理特征。

胃癌的病理切片诊断主要依靠肿瘤的组织学特征。

首先,病理切片中需要确定是否存在肿瘤。

一般来说,胃癌病理切片上可见到肿瘤组织呈实性生长,有时形成溃疡或息肉状。

其次,需要确定肿瘤的类型。

胃癌主要分为腺癌和非腺癌两大类。

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病理切片上可见到管腺样结构。

而非腺癌包括黏液癌、神经内分泌癌等,病理切片上可见到相应的特征结构。

除了确定肿瘤的类型,还需要评估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分级是指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和细胞学特征将肿瘤分为不同的等级,一般分为I级至IV级。

分期则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侵袭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将肿瘤分为不同的阶段,常用的分期系统包括TNM分期系统和Lauren分型系统。

在病理切片诊断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病理特征。

首先是肿瘤的浸润深度。

胃癌的浸润深度与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通常分为黏膜浸润、黏膜下浸润、肌层浸润和浆膜浸润四个阶段。

其次是肿瘤的分布特点。

病理切片上可见到肿瘤在胃的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如贲门部、胃体、胃底和幽门部等。

此外,还需要观察肿瘤的细胞学特征,如细胞大小、核分裂象、核变性等,这些特征对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也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胃癌的病理切片诊断是胃癌确诊的重要依据,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并观察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布特点和细胞学特征等病理特征。

这些标准和特征的综合判断可以提高胃癌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管理。

病理学切片诊断依据参考

病理学切片诊断依据参考

切片诊断依据1.肝脂肪变性:肝细胞胞浆有大量脂滴空泡,肝细胞核被挤至胞膜附近。

2.肾凝固性坏死:病变区与正常组织有明显分界,病变组织可见肾小管和肾小球的轮廓,但细胞核溶解消失了。

3.淋巴结干酪样坏死:淋巴结内可见大片红染无结构的区域,周边有上皮样细胞分布。

4.肉芽组织: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和炎症细胞5.慢性肺淤血:肺泡腔内可见心衰细胞,肺泡壁增厚。

6.混合血栓:血小板(粉红色)板梁与红细胞(深红色)板梁交替排列。

7.蜂窝织性阑尾炎:阑尾壁各层均可见中性白细胞弥漫浸润。

8.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脏层可见红染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9.肺脓肿:可见中性白细胞聚集。

10.子宫平滑肌瘤:肿瘤细胞排列紊乱,但形态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

11.乳头状瘤:肿瘤细胞形成乳头状结构,细胞层次增多,但排列顺序及细胞形态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

12.鳞状细胞癌:异型的肿瘤细胞形成巢状结构,巢内有角化珠,并可见细胞间桥。

13.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结的结构被破坏,可见巢状分布的异型细胞。

14.结肠腺癌:肠壁可见异型的腺管样结构浸润。

15.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可见胆固醇结晶沉积,局部有钙化,16.风湿性心肌炎:心肌间质可见风湿小体。

17.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泡腔扩大并相互融合,肺泡间隔断裂。

18.小叶性肺炎:肺泡腔及细支气管腔内可见大量中性白细胞渗出。

19.溃疡病:溃疡底部可见四层结构:炎性渗出物、坏死物、肉芽组织和疤痕组织。

20.结肠黏液腺癌:肠壁可见大量黏液,并可见印戒细胞。

21.门脉性肝硬化:可见假小叶。

22.肝细胞癌:异型细胞排列成梁索状,梁索之间可见血窦。

23.葡萄胎:水肿绒毛的间质血管消失,滋养叶细胞增生。

24.绒毛膜癌:两种形态不一的异型细胞浸润平滑肌之间,无绒毛结构,伴出血和坏死。

25.非毒性甲状腺肿:多个扩大的滤泡腔,大量胶质蓄积,滤泡上皮扁平。

26.毒性甲状腺肿:滤泡上皮高柱状,形成乳头突向滤泡腔,滤泡腔内有吸收空泡,间质淋巴组织增生,血管扩张。

病理切片考试诊断依据

病理切片考试诊断依据

出现气球样变,有的在肝细胞胞浆内和肝窦内可见嗜酸性小体。

无明显炎症反应,也无点状坏死。

肠伤寒标本取自回肠。

中央有一淋巴小结,镜下淋巴组织中有大量增生的巨噬细胞,部分细胞浆内吞噬有淋巴细胞,红细胞、组织碎片及伤寒碎片。

这种胞浆内含有吞噬物得细胞称为伤寒细胞。

这些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境界不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为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

肺脓肿标本来源于肺。

肉眼可见肺组织内有空腔,腔内有淡红色物质。

镜下见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和红染无结构物质,空腔边缘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肺淤血标本来源于肺。

低倍镜可见肺泡壁增宽,毛细血管扩张,腔内充满红细胞,少数肺泡腔正常,多数含有红细胞及淡红色均质水肿液,有的肺泡腔内可见棕黄色的巨噬细胞,也称心衰细胞。

风湿性心肌炎标本来源于左心室壁。

镜下可见心膜、心肌、心内膜。

在心肌间质和心内膜下可见结节状病灶,为风湿小体。

病灶主要由风湿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构成。

其间可见红染无结构碎片状或颗粒状的纤维素样坏死。

风湿细胞体积大,圆形或卵圆形。

胞浆丰富略嗜碱性。

多为单核、核大,染色质集中于和中心并呈细丝状向外延伸,因此核横切面呈枭眼状,纵切面呈蜈蚣状。

肝细胞坏死标本来源于肝脏。

低倍镜可见肝组织内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病灶,正常结构丧失呈一片粉红色,内含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细胞核及核碎片。

高倍镜可见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坏死细胞嗜酸性增强。

肝淤血标本来源于肝脏。

可见中央静脉扩张充血,其周围肝窦明显扩张,其内充满红细胞,该处肝细胞有的体积变小以至消失,有的胞浆内可见小空泡,小叶周边肝窦和肝细胞上述改变较轻。

肝脂肪变性标本来源于肝脏。

低倍镜下可见肝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空泡大者,细胞核被挤到一侧。

何杰金淋巴瘤标本来源于淋巴结。

正常淋巴结结构被破坏,大量炎症细胞弥漫性增生,其间有R-S细胞。

R-S细胞体积大,核大,双核或多核,有时可由两核并列形成镜影细胞。

核膜厚,核内有大的嗜酸性核仁。

有不同程度的结缔组织增生。

病理切片

病理切片

1、组织来源:阑尾病理诊断:急性蜂窝性阑尾炎镜下描述: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均充血水肿,并有大量嗜中性白细胞弥漫浸润,腔内有渗出物。

2、组织来源:肺病理诊断:肺水肿镜下描述: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肺泡腔内有大量均匀红染的物质(水肿液)。

3、组织来源:肺病理诊断:肺脂肪栓塞镜下描述:肺间质血管和肺泡壁毛细血管内,有大小不一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物质,此即为栓塞的脂肪,黑色是因脂肪特染(锇酸染色法)所致。

4、组织来源:结肠病理诊断:肠腺癌伴血吸虫病镜下描述:癌性腺体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致,异型性明显,呈浸润性生长。

图中椭圆形蓝色物体是钙化的血吸虫卵。

5、组织来源:肝病理诊断:血吸虫肝镜下描述:肝血吸虫病的慢性虫卵结节,图中显示有异物巨细胞形成/淋巴细胞浸润和肉芽组织增生。

有钙化的死卵。

6、组织来源:胎盘病理诊断:水泡状胎块镜下描述:胎盘绒毛高度水肿,间质内血管消失,表面滋养层细胞增生。

7、组织来源:淋巴结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性印戒细胞癌)镜下描述:淋巴结的边缘窦处可见有大量的“印戒细胞”。

8、组织来源: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镜下描述:癌细胞呈片状排列成巢,细胞多边形,胞浆丰富,核大,有异型,核仁明显,核分裂多见。

癌巢中心的细胞角化呈同心圆排列,形成癌珠。

肿瘤的实质和间质分界清楚。

9、组织来源:肺病理诊断:大叶性肺炎镜下描述:病变均匀一致,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纤维素和嗜中性白细胞,纤维素相互结成网,网眼中有大量的不同状态的变性、坏死的嗜中性白细胞。

9、组织来源:肝病理诊断:肝硬化镜下描述:肝小叶正常结构破坏,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肝细胞再生结节(假小叶),其间有纤维组织增生和大量炎细胞浸润。

10、组织来源:静脉病理诊断:血栓镜下描述:血栓由静脉内淡红色的血小板和血细胞构成,其一边有裂隙,由内皮细胞覆盖再通。

12、组织来源:动脉病理诊断:动脉粥样硬化镜下描述:动脉内膜表面有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帽),局部已破溃,其下方为粥样灶,为无结构的红染物,其中有胆固醇结晶(针状裂隙)和钙盐沉积。

诊断病理学---重点总结

诊断病理学---重点总结

诊断病理学1.简述送检合格的病理标本应注意什么?(1)送检材料必须具有病变代表性,(避免肿瘤边缘、组织破碎挤压等)(2)具可检查性(新鲜标本离体后必须在30分钟之内送检或放入标准的固定液,固定液至少为标本体积的8-10倍)(3)必须全部标本送检(避免标本两送,不能未经病理检查就将标本切除做科研)。

2.简述组织切片技术流程有哪些?取材与固定→脱色与透明→浸蜡与包埋→切片与贴片→染色与封固3.简述临床病理学的三个范畴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优点?(1)活体组织检查:可在活体情况下对患者作出诊断;对术中患者作出诊断,协助选择术式和手术范围;随诊观察病情,判断疗效;利于进一步采用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等方法明确诊断。

(2)细胞学检查:可用于病人的检查及疾病的普查: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少而易于接受;但诊断局限,最后确诊尚待进一步的活检。

(3)尸体解剖:尸体剖验对整个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仍然是不可代替的重要的研究方法。

对患者的死因探究及医疗事故公正处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错误观念和诊治给予及时的纠偏。

4.简述病理诊断表述有几种基本类型,它们有什么意义?Ⅰ类:病变性质明确和基本明确的病理诊断Ⅱ类:不能完全肯定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有所保留的病理诊断意向),用“符合为”、“考虑为”、“倾向为”、“提示为”、“可能为”、“疑为”、“不除外”之类的词语Ⅲ类:检材病变不足以诊断某种疾病,只能进行形态的基本描述Ⅳ类:无法做出病理诊断。

(标本过小、破碎、固定不当、自溶、严重受挤压变形、被烧灼、干涸。

)5.举例说明那些情况不适合使用术中冰冻切片诊断(时间紧,30min内出报告,对病理医师水平要求高)?(1)涉及截肢和其他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2)疑为恶性淋巴瘤(3)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cm者)(4)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5)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6)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7)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8)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6简述术中快速冰冻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特点。

病理学重点归纳总结(终极版)

病理学重点归纳总结(终极版)

病理学重点总结(名解、问答)一、名词解释0.1.01 病理学(pathology)0.1.02 病理解剖学(pathologic anatomy or anatomical pathology) 0.1.03 病因学(etiology)0.1.04 发病机制(pathogenesis)0.1.05 病理变化(pathologic changes)0.1.06 尸体解剖(autopsy)0.1.07 活体组织检查(biopsy)0.1.08 细胞学(cytology)0.1.09 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0.1.10 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0.1.11 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0.1.12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0.1.13 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一、名词解释1.1.01 适应(adaptation)1.1.02 损伤(injury)1.1.03 萎缩(atrophy)1.1.04 肥大(hypertrophy)1.1.05 假性肥大(pseudohypertrophy)1.1.06 增生(hyperplasia)1.1.07 化生(metaplasia)1.1.08 鳞状上皮化生(squamous metaplasia)1.1.09 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1.1.10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1.1.11 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1.1.12 变性(degeneration)1.1.13 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1.1.14 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 or fatty change)1.1.15 虎斑心(tigroid heart)1.1.16 心肌脂肪浸润(myocardial fatty infiltration)1.1.17 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1.1.18 淀粉样变性(amyloid degeneration)1.1.19 黏液变性(mucoid degeneration)1.1.20 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1.1.21 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1.1.22 脂褐素(lipofuscin)1.1.23 病理性钙化(pathologic calcification)1.1.24 营养不良性钙化(dystrophic calcification) 1.1.25 迁徙性钙化(metastatic calcification)1.1.26 细胞死亡(cell death)1.1.27 坏死(necrosis)1.1.28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 necrosis)1.1.29 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1.1.30 坏疽(gangrene)1.1.31 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necrosis)1.1.32 纤维蛋白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1.1.33 糜烂(erosion)1.1.34 溃疡(ulcer)1.1.35 窦(sinus)1.1.36 瘘(fistula)1.1.37 空洞(cavity)1.1.38 机化(organization)1.1.39 包裹(encapsulation)1.1.40 凋亡(apoptosis)1.1.41 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y)2.1.01 修复(repair)2.1.02 再生(regeneration)2.1.03 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s)2.1.04 稳定细胞(stable cells)2.1.05 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s)2.1.06 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2.1.07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2.1.08 瘢痕组织(scar tissue)2.1.09 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2.1.10 一期愈合(primary healing)2.1.11 瘢痕疙瘩(keloid)四、问答题一、名词解释3.1.01 充血(hyperemia)3.1.02 动脉性充血(arterial hyperemia)3.1.03 淤血(congestion)3.1.04 肺褐色硬化(brown induration of lung)3.1.05 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3.1.06 槟榔肝(nutmeg liver)3.1.07 血栓形成(thrombosis)3.1.08 血栓(thrombus)3.1.09 白色血栓(white thrombus)3.1.10 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3.1.11 红色血栓(red thrombus)3.1.12 延续性血栓(propagating thrombus)3.1.13 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3.1.14 血栓的再通(recanalization of thrombus)3.1.15 静脉石(phlebolith)3.1.16 栓塞(embolism)3.1.17 栓子(embolus)3.1.18 梗死(infarct)3.1.19 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4.1.01 炎症(inflammation)4.1.02 变质(alteration)4.1.03 渗出(exudation)4.1.04 增生(proliferation)4.1.05 速发短暂反应(immediate transient response)4.1.06 速发持续反应(immediate sustained response)4.1.07 迟发延续反应(delayed prolonged response)4.1.08 趋化作用(chemotaxis)4.1.09 调理素(opsonin)4.1.10 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4.1.11 菌血症(bacteriemia)4.1.12 毒血症(toxemia)4.1.13 败血症(septicemia)4.1.14 脓血症(pyemia), 又称脓毒血症4.1.15 蜂窝织炎(phlegmon or cellulitis)4.1.16 脓肿(abscess)4.1.17 疖(furuncle)4.1.18 痈(carbuncle)4.1.19 肉芽肿(granuloma)4.1.20 化脓性炎(purulent inflammation)5.1.01 肿瘤(tumor)5.1.02 间变(anaplasia)5.1.03 转移(metastasis)5.1.04 异型性(atypia)5.1.05 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disease or precancerous lesion) 5.1.06 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5.1.07 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5.1.08 癌珠(carcinoma pearl or keratin pearl)5.1.09 癌基因(oncogene)5.1.10 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6.1.0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6.1.02 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6.1.03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6.1.04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6.1.05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6.1.06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subendocardial myocardial infarction)6.1.07 透壁性心肌梗死(transm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6.1.08 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m)6.1.09 冠状动脉性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6.1.10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6.1.11 心脏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 of heart)6.1.12 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6.1.13 急进型高血压(accelerated hypertension)6.1.14 动脉瘤(aneurysm)6.1.15 风湿病(rheumatism)6.1.16 阿绍夫小体(Aschoff body)6.1.17 绒毛心(cor villosum)6.1.18 环形红斑(erythema annullare)6.1.19 心瓣膜病(valvular vitium of heart)6.1.20 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6.1.21 瓣膜狭窄(valvular stenosis)6.1.22 瓣膜关闭不全(valvular insufficiency)一、名词解释7.1.01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7.1.02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7.1.03 肺气肿(emphysema)7.1.04 代偿性肺气肿(compensatory emphysema)7.1.05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7.1.06 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7.1.07 肺尘埃沉着病(pneumoconiosis)7.1.08 肺硅沉着病(silicosis)7.1.0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7.1.10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7.1.11 肺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lung)7.1.12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ic syndrome)8.1.17 ①胃癌;②癌组织浸及胃壁黏膜下层以下者。

病理实验各种切片介绍

病理实验各种切片介绍

1. 肾小管水样变肾小球周围肾小管体积大,染色淡红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内突出,官腔不规则变小,胞浆内有粉红色小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细胞核结构清晰2. 肝脂肪变性小叶周围肝细胞胞浆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到一边3. 肾小管玻璃样变近曲小管上皮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球形颗粒4. 脾动脉硬化(玻璃样变)低倍镜:脾动脉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其小梁内的小动脉壁增厚,红染高倍镜:脾小体中央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内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物质5. 脾梗死低倍镜:红染区即为坏死区,其中散落着一些深蓝色碎屑,为坏死的细胞核高倍镜:核固缩,碎裂,溶解,脾小体和小梁结构模糊,尚可辨认6. 肉芽组织低倍镜: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垂直表面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

深部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逐步变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生成高倍镜:新生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大,胞浆丰富淡红色,成梭型或分支状,可见各种炎细胞7. 慢性肺淤血低倍镜: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高倍镜:肺泡腔内含淡红色水肿液及心衰细胞、8. 慢性肝淤血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充血,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9. 混合血栓低倍镜:粉红色不规则小梁与浅红色区域交织存在高倍镜:粉红色小梁为已经崩解而凝聚成颗粒的血小板,小梁边缘附近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小梁间的浅红色区域为丝网状的纤维素及自溶的红细胞10. 肾贫血性梗死低倍镜:正常肾组织与梗死组织交错分布,梗死灶内可见轮廓模糊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梗死灶周边部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高倍镜:坏死的肾小球及周围肾小管结构模糊,胞质红染,肾小管数目明显减少,残留的细胞核呈固缩状态11. 肺出血性梗死肺泡轮廓可见,肺泡壁细胞坏死,核消失,肺泡腔内聚集大量的红细胞12. 会厌白喉、低倍镜: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表面附着粉染的假膜高倍镜:假膜由纤维素,坏死组织和炎细胞构成13. 心肌脓肿肉眼可见心肌组织内圆形淡蓝色区域为脓肿镜下可见脓肿灶内心肌纤维破坏消失,积聚以大量中性粒细胞和脓细胞,脓肿周围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并有炎细胞浸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叶性肺炎:肺泡比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肺泡内纤维素渗出及穿过肺泡间孔的现象明显;
2,小叶性肺炎:病变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为累计肺小叶的化脓性炎症;细支气管壁有炎性病变,管腔内充满脓性渗出物;有的病灶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有浆液,纤维素渗出或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3,急性肺粟粒性结核:肺组织内有许多以增生为改变的结核结节,肺组织结构被破坏;有的结节可见红染无结构颗粒的干酪样坏死物,周围绕以许多类上皮细胞喝一些朗汉斯巨细胞,外围有许多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的结节无坏死组织;
4,慢性肺淤血: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致肺泡间隔变宽;肺泡腔内可见粉染水肿液,红细胞,心力衰竭细胞;心力衰竭细胞体积大褒奖中有多数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5,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局限增厚形成粥样斑块,斑块深部为红染无定形坏死物,内含有胆酷醇结晶,斑块浅表部由纤维结缔组织覆盖形成纤维帽;斑块底部及边缘为含泡沫细胞的肉芽组织;中膜平滑肌不同程度萎缩变薄
6,风湿性心脏病:aschoff小体散在分布在心肌间质;低倍镜下为境界清楚的梭形细胞团,内有aschoff细胞,体积大,呈圆形或类圆形,胞浆丰富,核大,膜清,核呈空泡状,核横切面似枭眼状,纵切面为毛虫状,小体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7,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结构被瘤组织取代;瘤组织以多种反应性炎细胞浸润为背景;单核或诊断性R-S细胞均多见;
8,胃溃疡:由内向外有四层结构,表浅渗出层有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渗出,其下红染无结构的坏死组织层,再下为新生肉芽组织层,最下层由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过渡层;溃疡底小动脉可见增殖性动脉内膜炎,神经节细胞结节状增生
9,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量肾小球纤维化玻变;周围肾小管萎缩消失,残存肾小球代偿性肥大;间质增生;间质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肾细小动脉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10.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有许多新生小滤泡,滤泡腔内可见吸收空泡,上皮细胞呈立方状或柱状,少数滤泡上皮呈乳头状增生突入腔内;间质内血管丰富,淋巴细胞弥漫增生,并可见淋巴滤泡形成;
11,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区别髓质和皮质,着重看皮质的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体积增大或界限不清,胞浆内有许多匀细粉然颗粒,近曲小管腔缘参差不齐呈星芒状,管腔内有淡粉色絮状蛋白物
12,葡萄胎:绒毛明显增大,间质高度水肿及粘液性变;间质内血管消失或异常稀少;细胞滋养层和合体滋养层细胞混合存在,细胞滋养层细胞境界清楚,胞浆淡染,核呈空泡状;合体滋养层细胞胞浆红,核多染色深
13,乳头状瘤:瘤组织由皮肤表面而呈外生性生长,形成手指样结构,表面为肿瘤实质,即层次较多,排列规则的鳞状上皮;深部为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的纤维脉管束为轴心14,高分化鳞癌: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下呈浸润性生长,形成大小不一的细胞团,称为癌巢;中心见层状红染的角化珠,周边为基底样癌细胞,棘细胞样癌细胞位于两者之间,细胞之间可见细胞间桥,实质间质分界清楚,间质内有较多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15,低分化鳞癌:癌细胞大小不等,有巨核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有粗大的核仁及核分裂象,不见细胞间桥和角化珠的形成
16,结肠腺癌:低倍镜下,可见大量密集腺管样结构,浸润于肠壁内,腺管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有的腺管不完整,有的可见背靠背现象;排列多层极性紊乱或消失;癌细胞体积增大,核分裂像易见
17,肺门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结原有结构破坏代之以转移性的腺癌组织,癌细胞排列呈许多不规则的腺管,有的呈实性细胞条索,癌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18,骨肉瘤:肉瘤细胞分布甚为杂乱,疏密不均,细胞大小形态不一;癌细胞核大而深染,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肿瘤样骨样细胞呈红染的梁片状结构,大小形态极不规则,可见钙盐沉积于肿瘤样骨组织
19,发炎组织,发炎组织疏松,小血管扩张充血,有渗出的粉色浆液,红染的丝网状纤维素,和各种炎细胞;高倍镜下,关注各炎细胞的形态,有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20,脾细动脉粥样硬化:脾小体中央动脉管壁增厚,内皮细胞下内膜内可见红染无结构物质,管腔狭窄或闭塞
21,肉芽组织:镜下红染为出血灶,其下紧邻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内含大量毛细血管,其内皮细胞核肥大;毛细血管之间有许多成纤维细胞,其体积大,两端常有突起,胞核椭圆,染色浅,核仁清楚;组织内尚可见多量炎细胞;出血灶远侧胶原纤维多,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较少的部分为瘢痕组织;
22,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阑尾腔内有脓性渗出物,粘膜上皮细胞变性脱落坏死;阑尾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有的切片还可见多量嗜酸性粒细胞
23,肾脓肿:肉眼观,切片中有许多境界清晰的蓝紫色病灶;镜下观,病变区肾脏的正常组织结构被破坏,代之以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或脓细胞;病灶周围无脓肿膜的形成
24,混合血栓:低倍镜下,血小板小梁呈不规则粉染的珊瑚状;高倍镜下呈细颗粒状,其表面有许多中性粒细胞形成白细胞边层;小梁内和小梁间有红染细丝状纤维蛋白网,其中充满血细胞
25,肝脂肪变:肝细胞体积增大,大小不等,肝细胞索排列有些紊乱,肝窦受压变窄,肝细胞内有许多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圆形空泡,体积较小时位于核周围,较大者将核挤至一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