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班通”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班班通”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田应莲

工作单位:贵州省麻江县贤昌中心学校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班班通,可以有效地实现计算机网络资源同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和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阐述的是“班班通”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推广运用,为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以它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它特有的优势拓宽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只有运用“班班通”将远程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才能保证农村学生享有和城市学生一样的优秀的教育资源,才能让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农村教育。

【关键词】班班通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传统语文教学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规规矩矩地听。授课方式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或“板书+ 挂图”就行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班班通”已开始在我们农村小学教学中推广运用。运用“班班通”将远程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对于我们广大的农村小学来说,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大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使图像、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于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教师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工具和手段。下面就谈谈我在使用“班班通”辅助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感观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朱熹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学习是艰苦的劳动,时间长了,很容易使人感到疲惫、烦躁,从而懈怠下来。如果有了兴趣,学习便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就会让人感到精力充沛。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班班通声像兼备,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心理学也表明,小学生低年级课堂上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一般在8至10分钟时间,讲课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下降等。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学中,教师创造的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鼓励,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使学生在充满情趣与快乐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合理组织画面,配以动感,不仅可以传播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可以变静为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教人教版一年级《小松鼠找花生》一课中,延伸内容,那花生到底是身体的那部分生长而成的呀?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欲望,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花生的生长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知道,我们身边的农作物花生,原来是它的小花扎根地下生成的啊!

二、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挖掘学生潜能。

班班通设备的巧妙利用,可以启迪学生创新思维。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语文教师应积极利用班班通设备强大的辅助教学功能,挖掘阅读教学中的创新点,培养其创新思维的能力。小学课本所选文章中一些经典性描写需我们仔细品味,方能悟其真谛。如果能够运用计算机强大的辅助教学功能,设计一些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多媒体课件无疑会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挖掘其创新能力。

三、“班班通”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交流。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鉴于语文的这一教育特点,合理有效的运用“班班通”,就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由于课文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离得太远,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播放了圆明园被焚烧的片段以及被被焚烧后的样子。整节课,学生是“安静”的,是在“愤怒”中学习的,甚至我还看到几个孩子的眼睛里闪烁着愤怒的泪光。

四、“班班通”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

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五、班班通是课中导航质疑解难的“催化剂”。

在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精读感悟、品读赏析每一篇课文时,我紧扣教材,依据教参要达成的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班班通”多媒体教学手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如《观潮》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难点是通过读文体会课文中的语句,想象课文中描写大潮来临时的景象。我想作为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其通过读课文一定能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和宏伟气势,可是从文中的那些词句能体会到?为什么这些词句能体会到如此画面?这就是难点了。仅凭文中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描写,学生是不可能具体、形象地感受“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的磅礴与迅猛。我便利用“班班通”这一手段,把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景以图文并茂、声响互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一片惊叹赞美声中走进了“钱塘潮”,仿佛此时已置身其中,成了观潮人群中的一员,有的同学居然也踮起脚来看,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我想此情此景又怎能说没让孩子们感受到钱塘潮来临时的奇特、宏伟与壮观呢?

就这样在“班班通”的导航下,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师生的共同感悟、轻松阅读、大胆想象迎刃而解。去掉了老师干涩枯燥地讲解,褪去了学生“空中楼阁”的想象,而是在以课文中生动的语言文字为载体,以“班班通”中形象直观、传神的画面为蓝本,让学生自然走进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中,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赞叹大自然真是能工巧匠。为世人呈现出了大自然的绝妙之作。从而让其更加亲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也自然而然的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爱国情感。“班班通”的使用,不仅破解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而且在“润物无声”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它在悄无声息中把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进行了完美统一。

六、运用“班班通”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提高了实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具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是现代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班班通”屏幕呈现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并做出回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回答及时迅速地给出判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