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课间操的调查分析
浅谈初中生课间操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文化教育·97·一、当前课间操内容及形式(一)课间操时间过短,内容较单一学生不能完成一套10分钟以上的健美操,锻炼时间短,锻炼负荷小,锻炼效果不能达到,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到目前为止,学校只做了广播操练习,不利于学生对广播操练习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体育锻炼。
广播操动作进行重复使用且动作枯燥乏味,学生锻炼提不起兴趣,做操动作松松垮垮,马马虎虎,没有得到锻炼活动效果。
(二)组织形式单调,缺乏创新课间练习的组织形式单调,学生总是跟着集合、练习、老师评语,回到课堂,解散。
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完全是被动的锻炼,像傀儡一样,丧失独立思维能力和参与课间锻炼的积极性。
课间操每天工作都做,但达不到自己应有的锻炼学习效果。
(三)局限于天气大多数的健美操都是在户外进行的。
一旦天气暴风雨,或寒冷的冬天或炎热的夏天,健美操不能顺利进行。
此时,如何提高课间操的练习尤为重要。
(四)缺乏趣味性广播操动作进行单一,节奏可以简单,相比较而言,现代健美操,韵律操节奏欢快更容易产生吸引更多学生们的注意力,能够增加一些趣味性。
二、课间操的改进方法措施(一)端正态度,对课间操认识到位,师生达成共识对于如何提高课间操的质量,作为学校教育领导的我们应该具有高度重视,班主任应该积极配合,大力支持。
当然,体育教师的正确态度也极为重要。
班主任每天都要上操,组织学生做课间操,督促学生做好课间操练习。
如果有必要,他们应该亲力亲为,和学生一起做。
时间长了,相信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体育教育教师要积极地向学生们讲明课间操的锻炼自身价值,培养我们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提高管理学生们课间操的认识。
(二)对课间操内容进行创新,丰富课间操的活动内容根据学生喜欢的内容,学校可以选择其他项目来丰富健美操的内容,将单调的广播体操分为节奏健美操、拍手健美操、器械健美操、武术健美操等,使健美操的内容丰富多彩。
但是,丰富的课间练习内容必须以适宜性原则为基础,不仅要注重活动的数量,还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活动。
中学生课间操的调查与对策分析

中学生课间操的调查与对策分析作者:袁庆李剑兰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3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摘要从江西省南昌市各中学课间操的现状来看,课间操长期固守一种方式,比较机械化、模式化,限制了学生个性,学生被动接受,所以就出现学生在做但做得又不到位的现象。
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措施与制度,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协作把课间操做的更加完善,发挥课间操应有的魅力。
关键词课间操对策分析态度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南昌大学附属中学、南昌十六中学、南昌十三中学等六所中学的600位学生。
(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共发出了600份调查问卷,回收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92份。
2.观察法。
课间操的完成过程,以及学校公布栏和学生教室的课间操公布情况等。
3.统计分析法。
利用excel统计功能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一)学生的熟练程度影响着课间操的质量。
由统计结果可知(图1),只有21.8%的学生自信能一个人标准熟练的完成整套广播操动作,大部分的同学勉强能完成,而且还有6.3%的学生不能完成整套只会其中几节。
通过访谈,37.6%的学生承认自己从来没有认真学过操。
图1(二)学生参与课间操的兴趣不浓。
由图2可知,喜欢做广播操的学生只占34.2%,大部分的学生对广播操都缺乏兴致。
其中16.3%的同学不喜欢广播操。
自愿选择参加或不参加课间操的问题上,经调查有48.1%的学生抱无所谓的态度,还有16.3%的学生表示不愿参加,只有35.6%的学生表示一定会参加。
数据显示学生对课间操的参与程度低,兴趣都不高。
图2(三)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着健身方式。
从问卷中了解到大部分中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很少,甚至有1/3的同学没有健身意识。
从中学生的健身方式上,了解到47.6%的学生都喜欢打球,16.7%的人喜欢跑步,12.1%的人做操,还有部分同学选择散步、骑车、单双杠等作为自己的健身方式。
对中学生课间操的调查分析

对中学生课间操的调查分析摘要: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我校实施”三操”活动--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得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其中,课间操活动最为重要,也最为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关注。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现代教育的要求,课间操的单一的老套形式,暴露出的诸多弊端逐渐显现。
关键词: 中学生课间操调查分析1、前言课间操是每天上午第三节课后休息时间进行的全校性的课外体育活动,它有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防止身体畸形,保护视力,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培养正确身体姿态的一种易行的教材,特别是对小肌群和关节、韧带的锻炼,以及发展协调、柔韧等素质。
此外,还能加快心脏的搏动,加深呼吸,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从而使在前三节课中积累的疲劳更快消除。
如果按课间操的动作要领认真地做,使肢体的活动量加大,加强支配运动中枢神经细胞的兴奋程度,还会使支配学习思维中枢神经细胞抑制的更深,使大脑思维中枢神经细胞得到更好的休息,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选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学生各60人共180人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男生100人,女人80人。
2.2研究方法2.2.1问卷调查按照问卷设计原则,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5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共计有效问卷168份,有效回收率90.33%。
2.2.2文献资料调研查阅20余部(篇)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参考、分析和利用。
3、结果与分析3.1 课间操活动的目的及结果3.1.1课间操活动的目的课间操活动的目的是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
让学生充分得到放松,同时又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调节大脑功能,便于学生精力充沛的进行一天的学习。
3.1.2结果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大家看到课间操单一的老一套形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暴露出的诸多弊端逐渐显现。
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宁波市鄞州区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为例

实 《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加 强青少 年体 育 问卷 共 发 放 4 份 , 收 回有 效 问卷 4 份 , 强校 风校 纪建 设 。然 而 ,我们 通过 调查与 5 5 0 %;学 生家 长 问卷 共 发放 访谈 发现 ,部 分学校 在 实行过 程 中实质意 增 强青 少 年 体质 的意 见》 ,推 动 全 国亿 万 有 效 回 收率 10 1 学 生阳光 体育 运动 的深 入开 展 ,各 级教 育 10 ,收 回 有效 问卷 12份 ,有 效 回 收 义 与外在 形式 存在 着误 差 ,( )为应 付检 2份 1 33 3% 查 ,部 分 学校 花 重金 为其 打造 华丽 的外 管理 部门 都积 极行 动加 快落 实 ,于是 “ 大 率 9 . 。 课 间体 育 活 动 ”作 为 新 兴 体 育 活 动 形 式 逐渐 取代 了旧的课 间广 播操 活动 形式 。然 而 ,“ 育 大 课 间活 动 ”在 实施 过 程 中 , 体
2 研 究 的 对 象 与 方 法
21 研 究 对 象 .
鄞 州 区 1 所 学 校 ,60名 学 生 ,4 5 0 5 位体 育教师 ,10位学 生家 长 。 2
表 1
学生开展大课 间体育活动形式
22 研 究 方 法 .
221 文 献 资 料 法 查 阅近 两 届 鄞 州 区 I.
表 ,学生 在教 师 的指挥 下花 时间加班 加 点
3 结 果 与 分 析
强化 训练 , 课间 活动 内容却 过于 成人化 , 大 过 于艺术 表演 化 ,不符合 中学 生 身心发 展
也 暴露 了许 多诸如 活动 场面 好看 而 内容空 31 学 校 开展 大 课 间体 育 活动 组 特 点 ,也 违背 了大 课 间体育活 动 开展 的本 . 质 ;( )部分 活动 项 目 ( 2 如抖 空竹 等 )技 虚 、没 有锻炼 价值 、或 为应 付检 查而 做的 织类型的调查
课间操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课间操开展情况调研报告《课间操开展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课间操是一项旨在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活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学校开展课间操的情况,以及学生对课间操的参与意愿和满意度,为进一步推进和改进课间操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对本校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
问卷主要包括学生参与课间操的情况、课间操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对课间操的认知和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80份。
三、调研结果1. 学生参与课间操的情况根据调研结果,学校开展课间操的频率较高,约有90%的学生每天都参与课间操。
但仍有10%的学生表示只参加几天甚至从未参与过课间操,说明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课间操缺乏兴趣或参与意愿不高。
2. 课间操的内容和形式大部分学校选择了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来设计课间操,包括广播操、直播操、舞蹈操等。
其中,广播操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占据了80%以上的比例。
此外,一些学校还通过组织阳光体育运动、举办体育比赛等形式来丰富课间操的内容。
3. 学生对课间操的认知和评价对于课间操的认知程度,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课间操的作用和意义有一定的认识,认为课间操可以增强体质、疏解压力、促进学习效果等。
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对课间操的认知还不够充分。
对于课间操的评价,学生普遍认为课间操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课间操的时间安排合理、内容有趣,并且能够使他们感到轻松和愉悦。
然而,一些学生对课间操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学校开展课间操的频率较高,大部分学生每天都参与其中,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课间操缺乏兴趣或参与意愿不高。
2. 课间操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多样化,其中广播操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但仍有一些学生希望能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3. 学生对课间操的认知基本正确,普遍认为课间操对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认知不够充分。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与解决对策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放松身心、增强体质的重要形式,但是目前在一些学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现状分析1.缺乏规划和设计目前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往往缺乏前期的规划和设计,学校往往只是简单安排学生在操场上自由活动,导致学生在活动中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2.活动内容单一大课间活动内容往往比较单一,通常是学生自由活动、跑步、跳绳等,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这种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容易导致学生对活动缺乏积极性。
3.时间分配不合理有些学校的大课间时间过短,导致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活动,没有充分的时间来锻炼身体,这也是制约学生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4.缺乏专业监督和指导在大课间活动中缺乏专业教师的监督和指导,很多学生在活动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和受伤情况。
以上种种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解决对策1.制定规范的大课间活动方案学校应该在每学期开始前,就组织相关教师和体育专业人员制定规范的大课间活动方案,内容包括活动形式、时间安排、安全指导等。
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设计多样性的大课间活动,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团体项目,以及器械操、瑜伽等个人项目,使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2.引入专业指导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体育教师或者专业运动员作为大课间活动的指导老师,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和指导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和指导。
3.加强设备和场地建设学校应该为大课间活动提供足够的器材和场地,比如篮球架、足球场、跑道、体操器械等,保证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需要,同时要保证器材和场地的安全性。
4.合理安排时间学校应该合理安排大课间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运动锻炼,目前国家规定的大课间时间为30分钟,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运动。
莆田市高中生课间操情况调查

莆田市高中生课间操情况调查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的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学生紧张学习之中的一种积极性休息,同时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综合反映。
积极参加课间操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缓解疲劳,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对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也有帮助。
在实际执行中受高考压力影响,莆田市各高中校仍以传统的20 分钟的广播做操为主,尚未开展大课间活动,课间操效果不尽如人意,本研究从学生角度全面了解课间操的情况,旨在为提高高中生课间操的效果提供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以莆田市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莆田市高中学生课间操现状》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莆田市10 所高中校1000 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86 份,其中高一学生342 份,高二学生334 份,高三学生310份,回收有效率为98.6%。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1.莆田市高中生对课间操的认识高中生在两节课的学习后,头脑处于疲劳状态,极其需要到户外参加课间操调节身心,改善大脑供氧状态,促进疲劳消除。
调查结果显示,莆田市高中生认为课间操非常重要占15.7%,重要占61.2%,一般占12.5%,不太重要占6.1%,不重要占4.6%。
随着年级上升对课间操的认识呈上升趋势,高一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和重要占71.1%,不太重要和不重要占13.5%;高二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和重要占72.8%,不太重要和不重要占12.9%;高三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和重要占87.8%,不太重要和不重要占5.1%。
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思考能力,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他们了解体育锻炼的益处,对课间操有正确的认识。
2.莆田市高中生参加课间操行为调查表明莆田市高中生认真做课间操的占47.4%,应付完成的占41.9%,经常迟到早退的占7.7%,能逃就逃的占3.0%。
高一学生认真做课间操的占47.1%,应付完成的占42.7%,经常迟到早退的占6.7%,能逃就逃的占3.5%;高二学生认真做课间操的占42.5%,应付完成的占45.2%,经常迟到早退的占9.0%,能逃就逃的占3.3%;高三学生认真做课间操的占52.9%,应付完成的占37.4%,经常迟到早退的占7.4%,能逃就逃的占2.3%。
浅谈中学生课间操活动

浅谈中学生课间操活动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是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因此,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地实施课间操活动,使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从而有效的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一、课间操活动的存在的问题(一)任何一套新操,起始阶段,学生的练习兴趣较浓、积极性较高,因此,课间操质量也较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兴趣与积极性自然下降,不久,就会产生厌倦情绪,继而做起操来无精打采,马马虎虎,动作变形走样,这样的课间操不仅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反而使学生养成一种应付差事的坏习惯,这与我们的育人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从教育规律的角度来看,做好课间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
(二)有许多学生认为在学校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课间操只要做做样子,好不好无所谓,其实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识。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做好课间操能调节身心,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经过两节室内课的学习之后,学习中枢逐渐疲劳,由兴奋转入抑制。
此时学生参加课间操活动,可以通过运动中枢的兴奋,加深学习中枢的抑制。
通俗地讲,“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放松,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是有益的。
(三)学校课间操的管理,许多老师和领导都认为是体育教研组的事情,似乎操是体育老师教,管理也应该是他们的事。
做为一项全校性的工作,我们应该认识到,课间操质量的提高,光靠体育老师和体育教研组是不够的,必须由学校统筹安排,由校长或主管校长亲自挂帅,由体育教研组作为主要实施人员,全方位组织协调各部门力量,使全体教师都齐抓共管,各司其职。
二、课间操活动改革原则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课间操的创新改革,把课间操作的多种多样,可以开展搏击操、街舞、创编操、球操等形式进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同学们能够在上操时间里,充分得到放松,同时又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调节大脑功能,便于同学们精力充沛的进行一天的学习。
把课间操纳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素质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智力开发及校风校纪建设体系,把课间操改革与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把课间操的生理效应与思想品德教育、主体性教育结合起来,广泛继承、借鉴传统课间操理论与实践经验,中外学校课间操好的经验与做法,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
武威市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武威市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近年来,武威市农村中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备受关注。
这些活动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调查共涉及10所武威市农村中学,共有100名学生参与。
调查内容包括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种类、频率、组织形式、参与率以及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等方面。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得出如下结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种类相对单一。
根据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农村中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操场上的自由活动为主,如跑步、打羽毛球、踢足球等。
其他一些学校将大课间体育活动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如健身操、舞蹈等。
仍有一些学校缺乏多样化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这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频率不高。
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农村中学每周只有一到两次大课间体育活动,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
这种情况下,学生缺乏充分的体育锻炼机会,对于他们身体素质的提升形成了制约。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比较简单。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只是学生自由活动,缺乏专门的组织和指导。
这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无法达到真正的锻炼效果。
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普遍积极。
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持积极态度,认为这有助于身体健康、放松心情和增强团队合作能力等。
也有少数学生表示对目前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不满意,认为活动种类单一、频率不够等。
武威市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种类单一、频率不高、组织形式简单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建议相关部门和学校采取以下措施:增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种类与频率。
学校可以引入更多的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等,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
要增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次数,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锻炼。
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学校可以配备专门的体育教师或志愿者,负责组织和指导大课间体育活动。
浅谈初中生课间操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浅谈初中生课间操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课间操是初中生每天必须参与的体育活动之一,旨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课间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足够的安全保障、缺乏专业指导、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等。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缺乏足够的安全保障课间操过程中,学生们常常出现意外伤害的情况,如扭伤脚踝、骨折等。
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
例如,学校的操场地面不平整,存在坑洼或石块等隐患;学生没有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鞋,导致运动不稳定等。
要改进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强操场的维护与修缮,确保地面平整有序。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使用运动装备的指导,教育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鞋,避免运动时滑倒或扭伤。
二、缺乏专业指导在许多学校,课间操由班主任或其他老师负责组织,但他们的专业知识有限,对于如何正确进行体育锻炼缺乏足够的指导。
这导致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运动伤害的情况。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引入专业体育教师,负责学生课间操的指导与组织。
这些体育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教练经验,能够确保学生进行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方法,提高锻炼效果,降低运动伤害的风险。
三、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目前的课间操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方面存在不足。
由于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许多学生对课间操漠不关心,懒散度日,影响了整个操场氛围。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例如,可以进行集体比赛,设立奖项,鼓励学生在课间操中展示才艺和体育技能;同时,可以进行个人评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给予奖励和认可。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运动员或优秀的校友来激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体育热情,激发学生对课间操的兴趣和热爱。
综上所述,初中生课间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缺乏足够的安全保障、缺乏专业指导和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加强操场的安全保障措施,引入专业体育教师进行指导,以及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
七年级课间操活动开展情况总结

七年级课间操活动开展情况总结一、活动简介课间操作为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促进课堂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总结七年级课间操活动的开展情况,评估活动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活动内容1. 活动时间七年级课间操活动每周举行5次,每次活动时长为15分钟,活动时间段分布在上午和下午的课间。
2. 活动内容课间操活动内容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身体柔韧性的提高。
活动形式多样,包括操舞、健美操等,每周活动内容会有所不同,以期保持新鲜感。
三、活动开展情况1. 学生参与情况七年级学生对课间操活动的参与率较高,多数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保持高度的活跃性。
活动期间学生间互动频繁,情感交流丰富,提高了班级整体的凝聚力。
2. 教师指导活动期间,专业的体育教师担任活动指导员,他们能够熟练地组织活动,解释运动动作,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提高了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
3. 活动环境七年级课间操活动的场地和设施较为完善,操场平整、宽敞,能够满足学生们的活动需求。
操场四周绿树环绕,空气清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运动环境。
四、活动效果评估1. 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课间操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学生的肌肉耐力、爆发力和协调性皆有所增强,体重指数和身体成分的测量结果表明学生的健康状况呈现良好的趋势。
2. 学习效果的提升通过课间操活动的参与,学生能够在活动之后得到更好的身心放松,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课堂纪律良好,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3. 社交能力的增强课间操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交平台,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互动交流,培养友谊,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相互协作和合作,学生们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五、活动改进建议1. 次数增加考虑到课间操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建议将活动次数增加到每天都开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
早操、课间操现状分析及对策

早操、课间操现状分析及对策
早操、课间操现状分析及对策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逐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时间和其它条件的保证,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必须对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的时间予以保证,并且为体育活动的落实创造一定的条件,学校体育活动才有可能蓬勃的开展。
因为学生在学校参加的体育活动主要包括体育课活动、早操或课间操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大课间体育活动等几个部分,所以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也就包括学生参与上述所有运动的时间。
落实中小学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将有利于大面积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早操、课间操是学校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反映一个学校的常规管理和精神面貌;早操、课间操是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有力保障;它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意志的培养以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学生锻炼身体的角度来说,早操、课间操只有做得规范到位,它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只有规范到位了,才能充分发挥课间操的功能;早操、课间操是学生在一天的学习过程的一个疏解,缓解调整的过程,它的目的是减少学习疲劳,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从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角度来说,两操出操的快静齐、跑操和做操的整齐划一、集结规范等等,。
对中学课间操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形式较单一 , 不利 于 学 生 全 面 的锻 炼 身体 ; 再 则 广 播 体 进行 调 查 , 调 查 了6 个班级。 发放问卷3 0 0 份, 其 中 回收2 7 0 份, 2 5 0 份 广 播 体 操 , 操 的 动 作 一直 没有 大 变 化 , 学生 天 天 机 械 性 的 重复 相 同 动作 , 最 终 问卷有效 , 回收 有 效 率 为 8 4 %。
了, 像 小 孩 一 样 认 真 做 操是 很 可 笑 的 事 情 , 这 种 想 法 多数 存 在 于 初
章 调 查 与 分 析 中学 生 对待 课 间 操 的 态 度 , 并 掌 握 他 们 对 课 间操 的 高 三 年 级 , 有人认为天天练操组织模式死板 、 压制个性 , 更 有 甚 者
说 起 课 间操 , 我们都 感到十分的熟 悉, 从小学 到中学 , 每 一 天 态度为 对人 、 事、 物 及观念等 态度 。 其 中包含情感成 分、 认 知 我 们 几 乎 都 要 参加 课 间操 锻 炼 , 课 间 操 与 我 们 有 着 十 分 密切 的联 成 分 和 行 为 成 分 这 三 个 部 分 组 成 。 如 果 态 度 形 成 可 分 为 两 种 形
初一年级课间操活动开展情况总结

初一年级课间操活动开展情况总结一、引言:课间操活动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初一年级同学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在过去的一个学期内,开展了一系列有趣、富有挑战性的课间操活动。
本文将对这些活动进行总结,并为未来的开展提供一些建议。
二、整体情况分析:1.活动种类丰富。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内,我们开展了多样性的课间操活动,包括跳绳、太极拳、广播体操等。
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生参与度高。
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我们发现他们对课间操活动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参与度。
许多学生愿意主动参与,积极展示自己的才艺和风采。
3.活动效果明显。
经过一学期的课间操活动,我们发现学生的体质有所改善,体质测试成绩普遍提高。
同时,学生的注意力和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对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活动亮点与问题分析:1.活动亮点:a.引入创新元素。
我们将一些新鲜的元素融入到课间操活动中,如跳绳中加入了编织花样和音乐节拍,太极拳中加入了拳法动作引导等。
这样做既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注重团队合作。
我们通过开展团队协作性较强的活动,如大规模广播体操,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和意识。
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c.表彰优秀个体。
我们每逢一个学期结束,都会评选出一些在课间操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
这激励了学生们更加努力地参与到课间操活动中去。
2.活动问题:a.活动时间不够充分。
由于学校对课间操的时间规划较为紧凑,有时活动时间不足15分钟。
这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b.活动内容过于固定。
在开展课间操活动时,我们发现活动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这导致学生在活动中缺乏新鲜感,对活动的积极性逐渐降低。
c.学生参与度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对课间操活动缺乏兴趣,只是机械地完成规定的动作。
这导致活动的效果无法发挥到最大程度。
浅谈初中生课间操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浅谈初中生课间操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初中生课间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旨在提供课间休息和锻炼身体的机会。
然而,近年来,初中生课间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改进。
本文将从身体健康、教育效果和安全性三个方面谈谈初中生课间操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首先,初中生课间操的身体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目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家长对学业的过度关注,初中生普遍存在缺乏运动的问题。
然而,一些学校的课间操往往只是形式化的活动,缺乏足够的运动量和科学性。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增加课间操的运动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和有益健康的运动,例如跑步、跳绳、球类运动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更多的体育课程和俱乐部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其次,初中生课间操的教育效果也需要改进。
目前,许多学校的课间操仅仅是学生集体站立或伸展身体,缺乏足够的教育意义。
课间操应该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来改进。
例如,可以引入一些团队合作的小游戏,让学生在团结合作中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此外,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认知挑战,如解谜题或智力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
最后,初中生课间操的安全性问题也需要关注。
有些学校的课间操地点狭小,设备老旧,并没有良好的安全保障措施。
这给学生的身体安全和远离伤害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课间操场地和设备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学生可以在安全、整洁的环境中进行课间活动。
此外,学校还可以制定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指南,让学生明确怎样避免受伤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初中生课间操存在的问题包括身体健康、教育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学校应该设计更具科学性和富有启发性的课间操活动,加强体育课程和俱乐部活动的开展,加强课间操场地和设备的维护,制定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指南。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我们才能有效地改进初中生课间操的质量,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从学生角度审视与改进中学课间操

从学生角度审视与改进中学课间操摘要: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如何通过提高课间操质量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将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道难关。
本文通过对中小学课间操现状的研究和以《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为代表的一系列现代流行风暴正席卷全国各个校园的现状,简述现代流行元素引入校园的可行性,并为课间操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现代流行元素课间操江南style前言据报道,为了让孩子们积极锻炼身体,学校教师尝试用孩子们热爱的现代流行元素自主改编课间操,用风靡全球的《江南Style》排练出校园版的“骑马舞”,于是,每到上午课间操时间,在动感的旋律下,全校同学跳起韵味十足的骑马舞,他们整齐有序、进退自如的队列和舒展娴熟、简洁流畅的动作将这首“神曲”演绎得淋漓尽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是一时跟风,还是说明现代流行元素有引入学校课间操的可行性。
学子对于通俗潮流的集体追赶,让我们禁不住反问,到底是出于百无聊赖的宣泄,对流行元素的曲意迎合,还是广播体操的舞台终将落幕?现代流行元素的介入,能否让校园集体文化再次走向蓬勃。
一、调查与分析1.课间操形式单一,内容固定,效果堪忧。
(1)模式单一,内容固定,学生缺乏兴趣。
而长期以来中学课间操的形式就是固定的以班级为单位,在固定的区域排成固定的队形,进行某一套广播体操的练习。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较以前已大相径庭。
他们比较趋向于追求个性化,自我表现的欲望特别强,而且很渴望新生事物,对单一乏味的事物容易产生厌倦,长期的同一套操,同一种口令,依旧不动的做操位置,已使学生对广播操产生了叛逆心理,固定的模式和单一的节奏与追求个性的学生难以对接。
(2)价值认识的缺失,导致学生缺乏动机。
本研究以课间操的价值为题,设置三个选项:积极休息、健身娱乐、应付学校、身心负担。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课间操是一种积极休息的仅仅占4%,健身娱乐占16%,而62%的学生选择了应付学校,甚至有18%的学生直接认为课间操已经成为自己的负担。
北京市中学课间操现状调查与思考

《北京市中学课间操现状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变革,各种新的改革探索也逐步深入到中小学生的
教育中。
其中,课间操的改革也是不可忽视的。
然而,由于北京市中学的课间操现状各异,存在着许多不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探索课间操的发展方向,我们对北京市中学课间操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中学课间操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课间操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
其次,课间操的指导老师数量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课间操的质量不高。
最后,由于学校时间和空间有限,课间操的运动量也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在此,我们提出,在进行课间操改革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该
加强课间操的内容创新,更多的引入新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应该增加指导老师的数量,以确保课间操的有效管理;最后,应该加强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以解决课间操运动量不足的问题。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的调查与思考,以及一些有效的改革措施,能够更好地发挥课间操的功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太原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太原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了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体育活动作为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而在学生中,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素质、身心健康等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针对太原市初中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一次调查研究,对于了解和改善初中生的体质及身心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太原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情况,掌握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体验感受以及对活动的期望,为学校和政府制定和调整大课间体育活动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学术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太原市不同初中学校的学生进行抽样,以获取全面的数据。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初中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频率、方式、体验感受、对体育活动的期望和建议等方面,并且侧重于开放式问题,以获取更为真实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1. 参与频率:超过70%的初中生表示每周至少参与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2. 参与方式:多数学生选择篮球、足球等团体活动,也有部分学生选择跑步等个人体育活动;3. 体验感受:大部分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表示满意,认为活动可以放松身心,提高身体素质;4. 期望和建议:学生们希望学校能够增加对各种体育设施的改善和增设,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并且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活动建议。
四、调查分析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初中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频率较高,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或者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
这主要是由于学校体育设施的不足、体育活动项目单一、体育活动组织不够完善等原因所导致的。
有必要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一定的改进和调整。
五、改进建议1. 改善体育设施: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改善和建设力度,增加各类体育场地和器材,方便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活动;2. 多样化体育活动项目:学校应该多样化体育活动项目,除了篮球、足球等室外集体活动外,还可以发展羽毛球、乒乓球等室内集体活动,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跑步、跳绳等个人体育活动;3. 完善组织管理: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同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指导;4. 注重学生需求: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太原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太原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体育锻炼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学校教育方面,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其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状态如何呢?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太原市初中校园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解和探讨。
一、调查对象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太原市3所公立初中学校的7年级和8年级学生,共计300名。
二、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置、学生参与情况以及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一)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置调查结果:有266名学生表示学校设有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仅有34名学生表示学校没有。
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表示学校提供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类型比较多,其中,足球、篮球和排球最为普遍。
此外,还有跳绳、游泳、健身操等。
3.学校是否组织体育比赛和运动会?(二)学生参与情况1.学生成员参与率如何?2.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表示,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因为兴趣爱好和锻炼身体。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是为了加强团队意识和交朋友。
(三)学生意见和建议1.学生觉得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设置是否满足需要?调查结果:学生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增加活动时间和增加更多种类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更好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以便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
三、结论1.大部分学校都设有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提供的活动类型也比较丰富。
2.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愿较高,参与率较高。
3.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设置比较满意,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不够满意。
4.学生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增加活动时间和增加更多种类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太原市公立初中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置和实施状况比较良好,但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相关部门需要继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和更好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学生课间操的调查分析
摘要: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我校实施”三操”活动--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得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其中,课间操活动最为重要,也最为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关注。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现代教育的要求,课间操的单一的老套形式,暴露出的诸多弊端逐渐显现。
关键词: 中学生课间操调查分析
1、前言
课间操是每天上午第三节课后休息时间进行的全校性的课外体育活动,它有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防止身体畸形,保护视力,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培养正确身体姿态的一种易行的教材,特别是对小肌群和关节、韧带的锻炼,以及发展协调、柔韧等素质。
此外,还能加快心脏的搏动,加深呼吸,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从而使在前三节课中积累的疲劳更快消除。
如果按课间操的动作要领认真地做,使肢体的活动量加大,加强支配运动中枢神经细胞的兴奋程度,还会使支配学习思维中枢神经细胞抑制的更深,使大脑思维中枢神经细胞得到更好的休息,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学生各60人共180人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男生100人,女人80人。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
按照问卷设计原则,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5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共计有效问卷168份,有效回收率90.33%。
2.2.2文献资料调研
查阅20余部(篇)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参考、分析和利用。
3、结果与分析
3.1 课间操活动的目的及结果
3.1.1课间操活动的目的
课间操活动的目的是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
让学生充分得到放松,同时又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调节大脑功能,便于学生精力充沛的进行一天的学习。
3.1.2结果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大家看到课间操单一的老一套形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暴露出的诸多弊端逐渐显现。
我校的课间操也一直沿用这种广播操的形式,长期以来,对调节学生身心、锻炼身体、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但是由于天天做操,组织模式死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制,典型的后果是做操动作不标准、动作路线不正确、不跟着节奏做、边做操边说话等现象。
虽然我校加强课间操的管理制度建设,经常采取检查、量化打分等措施进行整顿、治理,但总是作用不大更谈不上根本好转。
为了我校的课间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经过南充高级中学体育组全体成员讨论与研究,正式推行全国中学生第十套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为我校课间操使用的广播操。
这套广播操能够让学生在短暂上操时间里,更好的放松身体与大脑,起到为一天的学习生活作一个简单的而有成效的调节的作用。
3.2.1 对课间操活动内容的选择
全国中学生第十套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的优点:一.音乐节奏强,受到现代中学生的欢迎和喜爱二.这套广播体操由健美操、搏击操、球操等组成三.套路清晰、动作优美
从表1可以看出,单一老套的广播操在中学阶段已不受欢迎,内容与形式对培养学生身体锻炼的兴趣至关重要。
现代中学生更加欢迎和喜欢节奏明快,音乐感强的广播操。
3.2.2对广播操活动的喜欢程度
表2显示,中学生对课间操的喜欢程度的认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参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思想基础。
对课间身体锻炼的兴趣,是指对课间操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大部分学生对现在的课间操不感兴趣。
它是在对体育的特点,功能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和形成。
它可以转化为对课间身体活动的动机,成为激发学生从事课间身体锻炼的推动力。
一个学校能否形成课间身体锻炼风气,学生是主要方面。
关键是使学生对课间操身体锻炼产生兴趣、爱好、养成锻炼的习惯。
据调查统计:大部分学生认为做课间操只出功不出力,不能振奋精神。
4、结论
课间操是全校学生参加的最稳定、最有保证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间操的整体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综合水平的体现,课间操对发展学生的身心和校风建设会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
上好课间操,也可以展示学生整体的精神风貌,可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好的体现学生集体观念。
然而,不容置疑的是检查时看似课间操的整齐划一,实际上学生的心态各异。
当前国家教委正大力推广大课间操体育活动,全国上下也积极响应,不少城乡学校也取得很好的效果,前所未有的把大课间操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夏思永.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祥.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体育科技[J]。
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2003,(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