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练习-- 用分光计测三棱镜的顶角

合集下载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步骤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三棱镜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1. 三棱镜是一种可以将入射光线分成不同波长的光谱的光学仪器。

当光线入射到三棱镜上时,根据不同波长的光线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会在三棱镜内部发生偏折现象。

2. 三棱镜的顶角是指三个棱镜面的夹角,正是这个角度决定了光线在三棱镜内部的偏折程度。

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对于进一步研究三棱镜的光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步骤:1. 实验前的准备:(1)准备一台高精度的分光计、一块干净的三棱镜、一条可调节长度的光源和一张白纸。

(2)调节分光计的装置,保证光线能够稳定的垂直入射到三棱镜的顶角处。

2. 测量三棱镜的顶角:(1)将三棱镜放置在分光计的支架上,并调整好方向,使得光线可以准确地垂直入射到三棱镜的顶角。

(2)打开光源,调节光源的位置和亮度,使得光线通过三棱镜后能够在白纸上形成清晰、明亮的光斑。

(3)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如角度尺或经纬仪,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并记录测量结果。

3. 计算三棱镜的折射率:(1)根据测得的顶角数据,利用折射定律和三棱镜的几何特性,计算三棱镜的折射率。

(2)可以使用数学模型或者表格来进行计算,得出所测得的折射率数据。

实验注意事项:1. 在测量顶角时,要确保测量工具的精度和稳定性,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2. 调节光源和分光计的位置和亮度时,要注意眼睛的安全,避免直接注视强光源。

3. 在计算折射率时,要仔细核对所用的公式和数据,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量和计算,得出了三棱镜的准确顶角和折射率数据,并且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有效性。

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研究三棱镜的光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本实验只是对三棱镜光学性质的初步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更精确的测量和计算,不断完善实验结果,同时也可以结合其他光学实验,进一步研究三棱镜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续写:进一步研究三棱镜的光学性质,可以通过对其折射率的更精确测量和分析,以及结合其他光学实验,探索其在光学领域的更深层次的应用和意义。

实验1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305)

实验1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305)

157实验1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305)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基本原理2. 掌握分光计的调整方法3. 测量三棱镜的顶角二、实验仪器分光计、双面反射镜、三棱镜三、实验原理1.三棱镜顶角的测量如图17-1,AB 和AC 实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用平行光束分别垂直照射这两个面,测出这两束光线之间的夹角φ,则三棱镜的顶角α=180°-φ (17-1)2.实验装置介绍 (一)分光计分光计是用来准确测量光线偏转角度的仪器.分光计的调整方法与技巧,在光学仪器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分光计的型号比较多,本实验所介绍的JJY-1型由阿贝式自准直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和游标读数装置四部分构成,原理如图17-3所示,光学仪左、右两侧及相应的调节旋钮参见图17-4(a )、(b ). 1.平行光管平行光管原理如图17—3所示,管筒右端有一物镜,左端有一宽度可调节的精密狭缝,当狭缝位于物镜的焦平面上时,通过狭缝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就成为平行光.平行光管的调节参见图17-4,松开螺旋○2,拧转狭缝与物镜距离调节○1(还有分光计在管筒的侧面设置调节旋钮),使狭缝处在物镜的焦平面上.狭缝的宽度由螺钉○28调节,平行光管光轴(光轴即为物镜的主轴,下同)的位置由螺钉○26、○27调节.158200190180102030186°08'图17-4(a )图17-4(b )图17-41.狭缝装置,可调节狭缝与物镜距离 2.狭缝与物镜距离锁紧 3.平行光管管筒 4.游标盘制动架 5.载物台 6.载物台调平螺钉(3只) 7.载物台座与游标盘锁紧螺钉 8.望远镜镜筒 9.分划板与物镜距离锁紧 10.移动阿贝式目镜管,可调节分划板与物镜距离 11.目视度调节手轮 12.望远镜光轴高低调节螺钉 13.望远镜光轴水平调节螺钉 14.望远镜支臂 15.望远镜转角微调螺钉 16.转座与度盘止动螺钉 17.望远镜止动螺钉 18.望远镜制动架 19.底座 20.转座 21.度盘 22.游标盘 23.立柱 24.游标盘转角微调螺钉 25.游标盘止动螺钉 26.平行光管光轴水平调节螺钉 27.平行光管光轴高低调节螺钉 28.狭缝宽度调节螺钉 29.照明灯15930.压片 31.载物台台座2.阿贝式自准直望远镜原理如图17—3所示,望远镜由物镜、阿贝式目镜、分划板和照明装置组成.分划板上刻有叉丝,旁边有一块全反射小棱镜,在小棱镜与分划板相邻的面上涂有不透光的薄膜,薄膜上刻有十字形透光窗口.小灯泡点亮后,白光经过小方孔上的滤色片变为绿色光,再经小棱镜的全反射把十字透光窗照亮.望远镜的调节参见图17—4,旋转目镜与分划板距离调节手轮○11,使眼睛通过目镜能很清楚地看到分划板上的刻线.放松螺旋○9,拧转○10以调节分划板与物镜的距离(还有分光计,在管筒侧面设置调节旋钮),当分划板位于物镜的焦平面上时,它上面十字透光窗发出的光线通过物镜变成平行光,如图17—5(a )所示.用一平面镜将此平行光反射回来,此光再经过物镜,会在分划板上生成绿色亮十字的像.如果平面镜与望远镜光轴垂直,视场中此像位于分划板的测量用十字叉丝的竖线与调节叉丝的交点上,如图17—5(b )所示.这种物和像都在同一平面内(在分划板上),在光学上称为自准直.只要实现了自准直,分划板必然在物镜的焦平面上.当绿十字像处于图17—5(b )所示的位置时,望远镜光轴必然与平面镜面垂直.目镜与分划板和照明装置如图17—3所示的这种配置称为阿贝式目镜.在图17—4中,调节螺钉○12和○13,可使望远镜轴线与分光计转轴垂直.3.载物台放在载物台座○31和三个调平螺钉○6上的载物台○5是用来放置三棱镜、光栅等光学元件的.光学元件可用压片○30固定在载物台上.螺钉○7可以把载物台座固定在任一高度上,并使载物台与游标盘一起转动.4.游标读数装置游标读数装置由刻度盘○21,游标盘○22。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参考报告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2、学习分光计调节的要求和调节方法;3、测量三棱镜顶角;二、仪器与用具:1、分光计:(型号:JJY-Π型, 编号:99056400),最小刻度1';2、钠灯:(型号:GY-5, 编号:20020072);3、三棱镜棱角:60º±5′(材料:重火石玻璃,nD=1.6475);4、双面反射镜,变压器(6.3V/220V)三、预习报告:1、实验原理(力求简要):(1)分光计调整总要求: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分要求:有三个如下:〈1〉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接收平行光)、其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调整方法:①对望远镜的目镜进行调焦,从望远镜中能清晰看到分划板十字准线②对望远镜的物镜进行调焦,用“自准直法”进行,从望远镜中能清晰看到绿“+”字像、且无视差。

③分别从望远镜看到从小镜两反射面反射回来的两绿“+”字反射像,均与分光板的调整用线(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叉线)重合。

④在望远镜能接收平行光的基础上,根据反射定律,应用“各半调节法”进行调整。

〈2〉载物台垂直仪器主轴调整方法:将双面镜旋转90°,同时旋物台90°,调节一个螺丝,分别从望远镜看到从双面镜两反射面反射回来的两绿“+”字反射像,均与分光板的调整用线(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叉线)重合。

〈3〉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调整方法:从望远镜里看到平行光管狭缝清晰像呈现在分划板上且无视差。

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注意:这一步与后面操作绝对不能动望远镜的仰角调节螺丝以与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从望远镜观察平行光管狭缝的像,调节平行光管透镜的焦距,使从望远镜清晰看到狭缝的像(一条明亮的细线)呈现在分划板上为止。

这时望远镜接收到的是平行光,也就是说,平行光管出射的是平行光。

〈4〉平行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调整方法:望远镜看狭缝像与分光板竖直准线重合,狭缝像转90o后又能与中心水平准线重合。

用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用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用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通过使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2.了解分光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也称作折射定律),入射角i和折射角r之间存在着一个常量关系,sin(i)/sin(r) = n12,其中n12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比。

三棱镜由两个面构成,其中一个面是垂直于基座的底面,而另一个面是与底面交相边构成一定角度的顶面。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三棱镜时,会发生折射,并在三棱镜内发生多次反射和折射。

最后,光线从顶面射出,并形成折射角。

在本实验中,使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分光计是一种仪器,它可以将光通过光栅等分成几个亮度相同的光束。

当一束光通过分光计时,可以观察到一串亮度相同的光斑,并通过测量光斑间距来计算出顶角。

实验器材:1.三棱镜2.分光计3.准直器4.角度规实验步骤:1.将三棱镜放置在平整的台面上,并使用准直器将光线直接照射到顶面上。

2.调整分光计和准直器,使得光线垂直照射到顶面上,并且通过分光计的光栅。

3.观察分光计产生的光斑,并记录每个光斑之间的距离。

4.使用角度规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并记录测量结果。

数据记录与分析:通过观察分光计产生的光斑,我们可以计算出顶角。

假设光斑之间的距离为d,分光计与三棱镜之间的距离为L,则根据几何关系,可以得出tan(顶角/2) = d/L。

根据以上公式,分别测量了三组数据,并计算得到顶角的平均值如下:测量数据光斑距离(d) 分光计与三棱镜距离(L) tan(顶角/2) 顶角数据1 3.5cm 15.2cm 0.2309 28.32°数据2 3.6cm 15.3cm 0.2355 28.92°数据3 3.7cm 15.4cm 0.2403 29.59°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数据计算得到的顶角分别为28.32°,28.92°和29.59°。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定稿版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定稿版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定稿版
一、实验目的
1.利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2.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
3.掌握光的干涉行为。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分光计;
2.三棱镜;
3.光源;
4.平面镜。

三、实验原理
1.三棱镜的顶角是顶点A到底面角BAC的角度,通常为60度。

2.当平面光波沿着入射角小于全反射临界角的三棱镜底面表面入射,光会全反射并发生干涉。

四、实验步骤
1.将三棱镜放在光源前,使底面与光源平行,然后转动三棱镜,使方形表面朝向光源。

2.在分光计上观察到的光谱中心发生明显改变时,停止转动,记录此时的读数。

3.重新调整分光计,使之回到初始位置,并读取此时的读数。

4.利用读数计算出三棱镜的顶角。

五、实验数据
1.初始读数:20度
2.终止读数:80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可计算出三棱镜的顶角为60度。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的准确性较高。

七、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利用分光计测量了三棱镜的顶角,并了解了光的全反射现象和干涉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可以利用分光计准确测量出三棱镜的顶角,这对于光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八、实验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光线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读数的误差。

因此,在实验中应尽量保持光源的稳定,减小误差的发生。

总之,本次实验通过利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深化了我们对光学现象的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将更加深入地研究光学现象,探索更多有趣的实验现象。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参考报告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2、学习分光计调节的要求和调节方法;3、测量三棱镜顶角;二、仪器与用具:1、分光计:(型号:JJY-Π型, 编号:99056400),最小刻度1';2、钠灯:(型号:GY-5, 编号:20020072);3、三棱镜棱角:60?±5′(材料:重火石玻璃,nD = 1.6475);4、双面反射镜,变压器(6.3V/220V)三、预习报告:1、实验原理(力求简要):(1)分光计调整总要求: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分要求:有三个如下:〈1〉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接收平行光)、其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调整方法:①对望远镜的目镜进行调焦,从望远镜中能清晰看到分划板十字准线②对望远镜的物镜进行调焦,用“自准直法”进行,从望远镜中能清晰看到绿“+”字像、且无视差。

③分别从望远镜看到从小镜两反射面反射回来的两绿“+”字反射像,均与分光板的调整用线(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叉线)重合。

④在望远镜能接收平行光的基础上,根据反射定律,应用“各半调节法”进行调整。

〈2〉载物台垂直仪器主轴调整方法:将双面镜旋转90°,同时旋转载物台90°,调节一个螺丝,分别从望远镜看到从双面镜两反射面反射回来的两绿“+”字反射像,均与分光板的调整用线(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叉线)重合。

〈3〉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调整方法:从望远镜里看到平行光管狭缝清晰像呈现在分划板上且无视差。

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注意:这一步及后面操作绝对不能动望远镜的仰角调节螺丝以及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从望远镜观察平行光管狭缝的像,调节平行光管透镜的焦距,使从望远镜清晰看到狭缝的像(一条明亮的细线)呈现在分划板上为止。

这时望远镜接收到的是平行光,也就是说,平行光管出射的是平行光。

〈4〉平行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调整方法:望远镜看狭缝像与分光板竖直准线重合,狭缝像转90o后又能与中心水平准线重合。

用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用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用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使用三棱镜测量分光计,以确定其准确的顶角大小。

二、实验原理
入射光由镜片表面反射,而出射光在三棱镜表面以及相关介质之间传播。

当介质具有
折射率不同时,就会发生反射、折射、衍射等光学效应。

三棱镜的通过参数给定顶角决定
了出射光的路径,从而影响出射光的角度。

将这个角度与参考角度相比较,就可以测量三
棱镜的顶角。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使用的装置主要有分光计、真空管、水平尺、三棱镜、煤油等。

四、实验步骤
(一)准备实验:将分光计放置在实验台上,通过夹具将三棱镜固定在一起,将一支
真空管固定在真空口上,将一支水平尺放置在实验台上,将煤油放入真空口内,等等。

(二)调节实验:通过观察出射光的方向,使用水平尺调整三棱镜顶角,得到准确的
角度值。

(三)使用分光计测量:通过观察出射光的方向与参考点,使用分光仪测量其准确的
顶角大小,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观察。

五、实验结果
通过使用分光计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量结果顶角°
1 60.3
2 60.2
3 60.2
4 60.1
平均顶角:60.2°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三棱镜的平均顶角为60.2度,用分光计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与三棱镜的实际顶角一致。

分光计的调整与三棱镜顶角的测定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与三棱镜顶角的测定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与三棱镜顶角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分光计的调整方法;2. 学习使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实验仪器与材料:1. 分光计;2. 三棱镜;3. 白纸。

实验原理:1. 分光计调整方法:分光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线偏转角度的仪器。

调整分光计需要先进行水平调整,然后再进行垂直调整。

水平调整:将分光计放置在水平台上,调整平台的水平度,使得分光计能够稳定放置在上面。

垂直调整:使用调整螺丝调节分光计的旋转轴,使得分光计的平台与分束镜平行。

2. 三棱镜顶角的测量:将三棱镜放置在分光计的平台上,调整分光计使得光线能够通过三棱镜。

将白纸放在三棱镜的侧面,用来观察光线的偏转。

旋转调节分光计的旋钮,使得光线通过三棱镜的顶角处,并使得光线在纸上形成一个明显的亮点。

测量纸上亮点的位置与水平线的夹角,即为三棱镜的顶角。

实验步骤:1. 将分光计放置在水平台上,调整平台使其水平。

2. 使用调整螺丝调节分光计的旋转轴,使得分光计的平台与分束镜平行。

3. 将三棱镜放置在分光计的平台上,调整分光计使得光线能够通过三棱镜。

4. 将白纸放在三棱镜的侧面,用来观察光线的偏转。

5. 旋转调节分光计的旋钮,使得光线通过三棱镜的顶角处,并使得光线在纸上形成一个明显的亮点。

6. 使用直尺测量纸上亮点的位置与水平线的夹角,即为三棱镜的顶角。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调整分光计,使得光线通过三棱镜的顶角处,并在纸上形成一个明显的亮点。

测量纸上亮点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θ,即为三棱镜的顶角。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三棱镜的顶角,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可以判断实验的准确性和误差。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分光计的调整方法,并使用分光计测量了三棱镜的顶角。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后,可以判断实验的准确性和误差。

用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3

用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3

大学物理实验3
用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
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等边三棱镜、6.3伏电源,分光计和平面镜。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作用,掌握分光计的操作步骤和调节方法,最后利用分光计测量出三棱镜的顶角。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图)
三、实验设备、仪器、用具及其规范
四、实验(测定)方法
五、实验记录、数据处理
六、结果分析及问题讨论
实验中的误差主要有:
(1)系统误差(仪器的缺陷);
(2)随机误差(测量过程中零件配合的不稳定或摩擦,测量人感觉器官的无规则变化);
(3)粗大误差(未正确使用仪器,观察出现错误)等。

实验练习-用分光计测三棱镜的顶角3页

实验练习-用分光计测三棱镜的顶角3页

实验练习-用分光计测三棱镜的顶角3页实验简介: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三棱镜是由一个三角形棱镜构成,其中两个面是平行的,第三个面与它们平行但是有一个角度。

该角度称为三棱镜的顶角。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准备好三棱镜,分光计和适当的仪器。

2. 设置分光仪:设置分光仪以便可以看到明亮的谱线。

3. 将三棱镜定位到分光仪上:将三棱镜放在分光仪的三角形台架上并将其固定。

4. 定义顶角:使用分光计的游标,将三棱镜的底部和两侧面的角度测量出来。

通过这些角度确定三棱镜的顶角。

5. 测量顶角:将分光计放置在三棱镜顶角的顶部,调整分光计的游标,使其与三棱镜的两个侧面对齐。

同时,观察透射光线,以确保它与分光计的游标对齐。

6. 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分光计的读数并使用测量公式计算出三棱镜的顶角大小。

7. 重复测量:重复测量三次,确保精度和准确性。

实验注意事项:
1. 使用分光计时要小心,避免损坏仪器。

2. 在测量前确保透射光线的强度充足,以确保精准读数。

3. 在记录时要小心,防止误读角度并产生不准确数据。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通过分光计测量了三棱镜的顶角。

我们得到了三次测量结果如下:
第一次测量结果:32.5度
通过平均这三个结果,我们得到三棱镜的顶角大小约为32.5度。

结论:
本实验通过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得出三棱镜顶角大小约为32.5度。

该结果与理论值相符,表明我们的实验结果非常准确和可靠。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参考报告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2 、学习分光计调节的要求和调节方法;3、测量三棱镜顶角;二、仪器与用具:1分光计:(型号:JJY-n型,';2、钠灯:(型号:GY-5,3、三棱镜棱角:60o± 5'(材料:重火石玻璃,nD = 1.6475 );4、双面反射镜,变压器(6.3V/220V)三、预习报告:1、实验原理(力求简要):(1)分光计调整总要求: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分要求:有三个如下:〈1〉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接收平行光)、其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调整方法:①对望远镜的目镜进行调焦,从望远镜中能清晰看到分划板十字准线②对望远镜的物镜进行调焦,用“自准直法”进行,从望远镜中能清晰看到绿“ +”字像、且无视差。

③分别从望远镜看到从小镜两反射面反射回来的两绿“+”字反射像,均与分光板的调整用线(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叉线)重合。

④在望远镜能接收平行光的基础上,根据反射定律,应用“各半调节法”进行调整〈2〉载物台垂直仪器主轴调整方法:将双面镜旋转90。

,同时旋转载物台90°,调节一个螺丝,分别从望远镜看到从双面镜两反射面反射回来的两绿“ +”字反射像,均与分光板的调整用线(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叉线)重合。

〈3〉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调整方法:从望远镜里看到平行光管狭缝清晰像呈现在分划板上且无视差。

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注意:这一步及后面操作绝对不能动望远镜的仰角调节螺丝以及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从望远镜观察平行光管狭缝的像,调节平行光管透镜的焦距,使从望远镜清晰看到狭缝的像(一条明亮的细线)呈现在分划板上为止。

这时望远镜接收到的是平行光,也就是说,平行光管出射的是平行光。

〈4〉平行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调整方法:望远镜看狭缝像与分光板竖直准线重合,狭缝像转90°后又能与中心水平准线重合。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4、双面反射镜,变压器 220V)
三、 预习报告:
1、实验原理(力求简要) :
(1)分光计调整
总要求: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分要求:有三个如下:
〈1〉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接收平行光) 、其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调整方法: ①对望远镜的目镜进行调焦,从望远镜中能清晰看到分划板十字准线 ②对望远镜的物镜进行调焦,用“自准直法”进行,从望远镜中能清晰看到 绿“ + ”字像、且无视差。 ③分别从望远镜看到从小镜两反射面反射回来的两绿“ + ”字反射像,均与 分光板的调 整用线(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叉线)重合。 ④在望远镜能接收平行光的基础上,根据反射定律,应用“各半调节法”进 行调整。
(一)定性分析:
分光计属于精密仪器,其操作调节的要求在测量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不是很大, 主要有:
( 1)载物台倾角对应的顶角系统误差
( 2)望远镜垂直主轴时的叉丝像位置的系统误差
( 3)望远镜和主轴的垂直度的系统误差
( 4)平行光管狭缝较宽引起的误差
( 5)人眼视觉引起的误差
(二)定量分析:
( 1)三棱镜对贡灯各条谱线的折射率与谱线波长的关系?
重复测量五次,按( 4-26-1)式求出顶角 A,计算其测量不确定度。 〈4〉读数时超过 0 点处理:转动望远镜时,如果越过了刻度 0 点,则应按下式计算望
远镜转过的角度 Φ=360O —︱ Φ2— Φ1︱
2、实验步骤:(写出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有效步骤) 〈1〉将双面镜放在载物台上;三个螺钉高度分别为“ h” 〈2〉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接收平行光) 〈3〉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自准法) 〈4〉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2、学习分光计‎调节的要求‎和调节方法‎;3、测量三棱镜‎顶角;二、仪器与用具‎:1、分光计:(型号:JJY-Π型, 编号:99056‎400),最小刻度1‎';2、钠灯:(型号:GY-5, 编号:20020‎072);3、三棱镜棱角‎:60º±5′(材料:重火石玻璃‎,n D= 1.6475);4、双面反射镜‎,变压器(6.3V/220V)三、预习报告:1、实验原理(力求简要):(1)分光计调整‎总要求: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分要求:有三个如下‎:〈1〉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接收平行光‎)、其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调整方法:①对望远镜的‎目镜进行调‎焦,从望远镜中‎能清晰看到‎分划板十字‎准线②对望远镜的‎物镜进行调‎焦,用“自准直法”进行,从望远镜中‎能清晰看到‎绿“+”字像、且无视差。

③分别从望远‎镜看到从小‎镜两反射面‎反射回来的‎两绿“+”字反射像,均与分光板‎的调整用线(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叉线‎)重合。

④在望远镜能‎接收平行光‎的基础上,根据反射定‎律,应用“各半调节法‎”进行调整。

〈2〉载物台垂直‎仪器主轴调整方法:将双面镜旋‎转90°,同时旋转载‎物台90°,调节一个螺‎丝,分别从望远‎镜看到从双面镜两反‎射面反射回‎来的两绿“+”字反射像,均与分光板‎的调整用线‎(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叉线‎)重合。

〈3〉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调整方法:从望远镜里‎看到平行光‎管狭缝清晰‎像呈现在分‎划板上且无‎视差。

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注意:这一步及后‎面操作绝对‎不能动望远‎镜的仰角调‎节螺丝以及‎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从望远镜观‎察平行光管‎狭缝的像,调节平行光‎管透镜的焦‎距,使从望远镜‎清晰看到狭‎缝的像(一条明亮的‎细线)呈现在分划‎板上为止。

【精选】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精选】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精选】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是使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的实验,实验目的是以检测给定体三棱镜的顶角大小,并且检测结果与专业标准值的误差,以验证三棱镜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
利用分光计来测量三棱镜顶角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量方法,它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在测量三棱镜的顶角中发挥的效用,光的干涉现象可以探测到三棱镜的内部结构,从而准确估算出顶角的形状和大小。

三、实验装置
1、实验仪器:费曼分光计一台;
2、实验台:操作台一张;
3、实验器材:三棱镜一个、看守一个。

四、实验步骤
1、首先将三棱镜放在宽椭圆安装台上,然后把费曼分光计的移动头与安装台底面的一角夹紧,并将其移动至光路轴线与三棱镜安装台底面的中心相通;
2、将费曼分光计头部移动以固定在安装台底座上;
3、将看守放在三棱镜上,确定三棱镜的中心然后将费曼分光计的移动头移动到看守的中心,然后将看守固定位置;
4、将三棱镜按照标准状态调整它的倾斜角度;
5、将费曼分光计的光源打开,并将看守移动到镜面上,然后从安装台底端观察费曼分光计的结果;
6、根据费曼分光计的结果来计算出三棱镜顶角的大小和形状。

五、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测量得出三棱镜顶角的结果为:60± 0.2度。

该结果比专业标准数值也即60度要略有误差,但总体上与专业标准数值吻合。

六、结论。

用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用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一、名称:用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二、目的:采用自准法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三、器材:1、分光计(1)望远镜(2)载物台(3)平行光管(4)读数装置(5)底座四、原理图1是自准法测量三棱镜顶角的示意图,图中所示三棱镜是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柱体。

AB和AC是透光的光学表面,又称折射面,其夹角A称为三棱角的顶角;BC为毛玻璃面,称为三棱角的底面。

实验中利用望远镜自身产生平行光,固定载物台(或固定望远镜),转动望远镜光轴(或转动载物台),先使棱镜AB面反射的十字像落在分划板上双十字叉丝上部的交点上(即望远镜光轴与三棱镜AB 垂直),记下刻度盘对称游标的方位角读数I I ϕϕ'和。

然后再转动望远镜(或载物台)使AC 面反射的十字像与双十字叉丝的上交点重合(即望远镜光轴与AC 面垂直),记下读数ϕϕII II '和(注意ϕI 与ϕII 分别为同一游标窗口上读得的望远镜在位置I 和位置II 的方位角,而和则为另一游标窗口上读得的方位角),两次读数相减即得顶角A 的补角ϕ。

()()()121122ϕϕϕϕϕϕϕII I II I ⎡⎤''=+=-+-⎢⎥⎣⎦则三棱镜的顶角()()11801802A ϕϕϕϕϕII I II I ⎡⎤''=-=--+-⎢⎥⎣⎦ 五、步骤:(一)分光计的调节为了精确测量角度,必须使待测角平面平行于读数盘平面,所以测量前须对分光计进行调节。

调节分光计的要求是:(1)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2)望远镜接收平行光(即望远镜聚焦于无穷远);(3)经过光学元件的光线构成的平面应与仪器的中心转轴垂直,即平行光管和望远镜的光轴与分光计的中心转轴垂直,载物台中轴线与中心转轴重合。

调节前,应对照实物和图1的结构熟悉仪器,了解各个调节螺钉的作用。

调节时要先粗调再细调。

1、目测粗调根据眼睛的粗略估计,调节望远镜和平行光管上的高低调节螺钉14和29,使它们的光轴大致与中心转轴垂直;调节载物台下的三个水平调节螺钉,使其大致处于水平状态。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使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验证分光计的测角准确性,并掌握使用分光计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1.分光计的原理分光计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可测量光线的传播方向和角度。

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主体、分光镜、刻度盘等。

2.测量三棱镜顶角的原理在分光仪上方将三棱镜装置好,调整分光仪望远镜和目镜水平。

然后将透明的直角皮尺上的角端精确放在三棱镜的反射面上,并做好初始调节,使细丝正好对准直角皮尺的一条边。

然后将读出分光仪刻度盘上的角度,并记录下来,即可得到三棱镜的顶角。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1.分光计2.三棱镜3.直角皮尺四、实验步骤1.将分光计放在实验台上,并调整水平。

2.将三棱镜放在分光计上,并使其稳定。

3.将直角皮尺的直角角端与三棱镜的反射面接触,并调节分光计,使细丝正好对准直角皮尺的一条边。

4.读取分光计刻度盘上的角度,并记录下来。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表格1:三棱镜顶角的测量数据记录实验次数,角度(°)----,----1,46.52,46.63,46.4平均值,46.5六、误差分析与讨论2.由于三棱镜的顶角是固定的,实验测量的结果与理论值非常接近,验证了分光计的测量准确性。

3.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保证直角皮尺与三棱镜反射面的接触点足够稳定,并调节分光计使细丝正好对准直角皮尺,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结论通过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的实验,我们得到了三棱镜的顶角为46.5°。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非常接近,验证了分光计的测量准确性,并掌握了使用分光计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八、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分光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同时加深了对三棱镜的了解。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准确读取分光计的刻度,并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降低误差。

实验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技巧性,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掌握用反射法测量三棱镜顶角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用于精确测量角度的光学仪器。

当一束平行光照射到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上时,会发生反射。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反射光之间的夹角来计算三棱镜的顶角。

反射法测量三棱镜顶角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何关系。

假设三棱镜的顶角为 A,光线在两个光学面上的反射角分别为 i1 和 i2 ,则顶角 A 可以表示为:\A = 180°(i1 + i2)\通过测量 i1 和 i2 ,就可以计算出顶角 A 的大小。

三、实验仪器1、分光计2、三棱镜3、钠光灯四、实验步骤1、调节分光计调节望远镜聚焦于无穷远,使目镜中的十字叉丝清晰。

调节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调节平行光管,使其发出平行光,并使其光轴与望远镜光轴重合。

2、放置三棱镜将三棱镜放置在分光计的载物台上,使三棱镜的一个光学面与平行光管的光轴大致垂直。

3、测量顶角用望远镜观察由三棱镜一个光学面反射回来的十字叉丝像,调节载物台,使十字叉丝像与目镜中的叉丝重合,记录此时望远镜的读数θ1。

转动载物台,使三棱镜的另一个光学面反射的十字叉丝像与目镜中的叉丝重合,记录此时望远镜的读数θ2。

重复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测量次数|θ1(°)|θ2(°)| i1(°)| i2(°)|顶角 A (°)||::|::|::|::|::|::|| 1 |320°15′ |140°10′ |50°15′ |69°50′ |59°55′ || 2 |319°50′ |140°30′ |50°10′ |69°30′|59°50′ || 3 |320°20′ |140°20′ |50°20′ |69°40′ |59°40′ |平均值:顶角 A =59°48′六、误差分析1、仪器误差分光计的刻度盘存在一定的误差。

实验练习--用分光计测三棱镜的顶角

实验练习--用分光计测三棱镜的顶角

实验练习一用分光计测三棱镜的顶角【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及其基本原理;2、学习分光计的调节方法;3、用自准直法或反射法测三棱镜的顶角。

【实验仪器】JJY型分光计,汞灯或钠灯,平面反射镜,三棱镜【实验原理】玻璃三棱镜是光学基本元件如图1-1所示。

AB和AC是两个透光的光学表面,称为“折射面”,其夹角a称为三棱镜的顶角;BC面一般为毛玻璃面,称为“三棱镜的底面”。

C B图11-1-1 玻璃三棱镜图11-1-2 自准直法测三棱镜顶角1、自准直法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图1-2所示为自准直法测量三棱镜顶角的示意图。

将三棱镜放到分光计载物台上,三棱镜放置方法如图1-3(a)所示。

望远镜照明小灯发出的光线垂直入射于三棱镜AB面而沿原路反射回来,记下此时光线入射方位(两角度值;然后转动望远镜使光线垂直入射于AC面,记下沿原路反射回来的方位()两角度值,则望远镜转角,三棱镜顶角a分别为(11-1-1)图 11-1-3(a)图 11-1-3(b)2、反射法测三棱镜的顶角将三棱镜放置在载物台上并离平行光管远些,转动载物台,使三棱镜顶角对准平行光管,让平行光管射出的光束照在三棱镜两个折射面上(见图1-4(b))。

将望远镜转至I处观测反射光,调节望远镜微调螺丝使望远镜竖直叉丝对准狭缝像中心线。

再分别从两个游标(设左游标为A,右游标为B)读出反射光的方位角;然后将望远镜转至Ⅱ处观测反射光,相同方法读出反射光的方位角。

由图1-4(a)光路图可以证明得到:图11-1-4(a)反射法光路图(11-1-2)【实验内容及要求】1、分光计的调节1)目测粗调(调节内容见前述);2)调望远镜的焦距(调节方法见前述);3)调节望远镜光轴和载物台平面与分光计中心轴相垂直(调节方法见前述);4)调整平行光管,使之能发出平行光,并使其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相垂直(调节方法见前述)。

2、用自准直法测三棱镜的顶角1)点亮望远镜照明灯并正对三棱镜AC反射面,使反射小十字像与望远镜分划板上十字叉丝重合,若偏高或偏低,可调载物台下螺钉b,再使望远镜正对三棱镜AB反射面,若反射小十字像偏高或偏低,只调载物台下螺钉c,使小十字像与分划板上十字叉丝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练习一 用分光计测三棱镜的顶角
【实验目的】
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及其基本原理;
2、学习分光计的调节方法;
3、用自准直法或反射法测三棱镜的顶角。

【实验仪器】JJY 型分光计,汞灯或钠灯,平面反射镜,三棱镜
【实验原理】
玻璃三棱镜是光学基本元件如图1-1所示。

AB 和AC 是两个透光的光学表面,称为“折射面”,其夹角a 称为三棱镜的顶角;BC 面一般为毛玻璃面,称为“三棱镜的底面”。

图11-1-1 玻璃三棱镜 图11-1-2 自准直法测三棱镜顶角
1、自准直法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图1-2所示为自准直法测量三棱镜顶角的示意图。

将三棱镜放到分光计载物台上,三棱镜放置方法如图1-3(a )所示。

望远镜照明小灯发出的光线垂直入射于三棱镜AB 面而沿原路反射回来,记下此时光线入射方位1T ()、21θθ两角度值;然后转动望远镜使光线垂直入射于AC 面,记下沿原路反射回来的方位2T (43θθ、)两角度值,则望远镜转角ϕ,三棱镜顶角a 分别为
()21314212T T ϕθθθθ=-=
-+- ()0314211802a θθθθ=--+-(11-1-1)
图 11-1-3(a ) 图 11-1-3(b )
2、反射法测三棱镜的顶角
将三棱镜放置在载物台上并离平行光管远些,转动载物台,使三棱镜顶角对准平行光管,让平行光管射出的光束照在三棱镜两个折射面上(见图1-4(b ))。

将望远镜转至I 处观测反射光,调节望远镜微调螺丝使望远镜竖直叉丝对准狭缝像中心线。

再分别从两个游标(设左游标为A ,右游标为B )读出反射光的方位角21θθ、;然后将望远镜转至Ⅱ处观测反射光,相同方法读出反射光的方位角43θθ、。

由图1-4(a)光路图可以证明得到:
1T (21θθ、))、21θϑ b c
)、212(θθT
21∠+∠+∠=A ϕ
21∠+∠=∠A
图11-1-4(a ) 反射法光路图
()31
42124
a ϕ
θ
θθθ==-+- (11-1-2) 【实验内容及要求】
1、分光计的调节
1)目测粗调(调节内容见前述);2)调望远镜的焦距(调节方法见前述);
3)调节望远镜光轴和载物台平面与分光计中心轴相垂直(调节方法见前述);
4)调整平行光管,使之能发出平行光,并使其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相垂直(调节方法见前述)。

2、用自准直法测三棱镜的顶角
1)点亮望远镜照明灯并正对三棱镜AC 反射面,使反射小十字像与望远镜分划板上十字叉丝重合,若偏高或偏低,可调载物台下螺钉b,再使望远镜正对三棱镜AB 反射面,若反射小十字像偏高或偏低,只调载物台下螺钉c ,使小十字像与分划板上十字叉丝重合。

2)记下望远镜两位置四个角度值(21θθ、)和(43θθ、),重复测量五次,列表记录数据,计算顶角的平均值和不确定度。

3、用反射法测三棱镜的顶角
1)开启汞灯或钠灯照亮平行光管狭缝,三棱镜顶角对准平行光管,使望远镜从三棱镜AB 面找到狭缝像并对准分划板垂线,记下望远镜两角度值(21θθ、),再将望远镜转到AC 面,使狭缝像对准分划板垂线,记下此时望远镜两角度值(43θθ、),重复测量五次,列表记录数据。

2)根据计算式计算顶角平均值和不确定度。

附顶角不确定度计算公式如下:
)1()(51--=∑=n n a a u i i A 仪∆=31
B u 2
2B A a u u u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