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讲 专题十一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六章)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3、 1921年3月— 1924年 新经济政策时期
(1)背景: 1921年3月8日--16 日,俄共(布)召开第 10次代表大会。根据 列宁的提议,大会于 3月15日通过决议, 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 粮收集制,以新经济 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
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最终确立
• 列宁逝世后,联共(布) 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 歧,争论的结果最终是斯大林 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据了主导 的地位。1928年10月,苏联开 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 心建立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 个五年计划,1932年底完成。 •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 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 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法兰西内 战》中十分强调无产阶级政权对实现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要性。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 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形成的重 要标志之一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阶级本质 共产党领导
新型国家政权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最终目标:消灭剥削、 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 社会。
(3)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 济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改善了工农关系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 维埃政权
列宁同农民交谈
4、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1)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 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 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 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5)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6)加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 (7)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 一系列措施。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综述: 空想社会主义综述: 综述
贡献: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尖锐批判; 贡献: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尖锐批判;对未来社会
主义新制度的天才的描绘; 主义新制度的天才的描绘;意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的历史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的历史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杰出贡献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杰出贡献
⑤把未来社会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上,实行协作化、计划化整 把未来社会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上,实行协作化、 体社会生产。 体社会生产。 ⑥对未来社会的劳动问题和分配原则提出精辟见解。 对未来社会的劳动问题和分配原则提出精辟见解。 ⑦提出国家消亡思想。社会权利将由对人的统治变为对物的 提出国家消亡思想。 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 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 ⑧未来社会充分体现民主管理原则。 未来社会充分体现民主管理原则。 ⑨消灭三大差别,妇女解放等。 消灭三大差别,妇女解放等。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 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 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 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思 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康帕内拉和他的《太阳城》 康帕内拉和他的《太阳城》
康帕内拉提出了比莫尔更先进的思想: 康帕内拉提出了比莫尔更先进的思想: 太阳城以生产小组为生产基层组织,由 太阳城以生产小组为生产基层组织, 经验丰富、技能出色的人领导; 经验丰富、技能出色的人领导;重视运 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 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创造性地 提出劳动光荣的思想; 提出劳动光荣的思想;太阳城没有奴隶 和仆人; 和仆人;十分重视理想社会的文化教育 事业。 事业。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列宁“一国胜利”论的主要内容
II. 列四宁大着家重族分(析左了起社:会蒋主介义石可、以宋在子经文济、落 后国家孔首祥先熙取、得陈胜立利夫的、条陈件果。夫)
(3)不发达国家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 势力存在,造成这些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 性、动摇性、叛卖性,他们不可能举起民 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 主义道路。
(二)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1.马克思明确地把未来社会区分为第一阶 段和高级阶段
把经过长久阵痛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 来的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
在它自身基础上发展了的社会称为共产 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列宁称之为共产主 义。
列宁“一国胜利”论的主要内容
II. 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 济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条件。
(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 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 国家的人民除了起来革命之外别无出路。
列宁“一国胜利”论的主要内容
II. 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 济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条件。
I. 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二)欧亚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的历史意义
II. 初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欧亚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的历史意义
III. 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二)欧亚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的历史意义
IV. 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2.第二块理论基石:剩余价值学说
第一,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 义剥削的秘密,阐明了无产阶级与 资产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
2.第二块理论基石:剩余价值学说
第二,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无产阶 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明确了 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
(完整版)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 第一,他们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 因而没有真正发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 必然性;
• 第二,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 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 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 第三,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 命,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依靠力量。
•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 4.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发
展阶段: (1)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 傅立叶设计的未来社会称 “和谐制度”,其基本单 位是“法朗吉”。
• 欧文
• (1771-1858)英国 著名的实业家、思想家 代表作《新社会观》 《人类思想实践中的革 命》。
• 曾散尽家资在世界各地 搞“公社”,但均以失 败告终。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 第一,采用详尽的理论论证的形式说明 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
• 马布利
• (1709-1785)法国著名 的政治家、理论家、历史学 家, 代表作有《论法制或法 律的原则》、《论公民的权 利和义务》。
• 马布利的社会改革思想带有 明显的平均主义倾向,是小资 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的典型。
• 巴贝夫 • (1760-1797)法国革命家、平等
派运动领袖, 代表作是《永久地籍 册》。
2.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 条件
• 社会经济条件 • 社会政治条件 • 思想文化条件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3.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要注意两大问题:
一是革命是在若干国家大体 同时发生、共同胜利,还是少数 国家甚至一个国家先发生并取得 胜利? 二是革命是首先在发达的资 本主义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还 是先在不发达或相对落后的资本 主义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
(1)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发生论” 第一,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 命不能单纯在一个国家内发生,否 则,会遭到国际资本家联合镇压。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一 切或至少在英、美、法、德等文明 国家同时发生。 第三,只有在工业发达,资本 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才能进行社会 主义革命。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
一个质的飞跃。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
的创始人。正是他们的伟大创造,使社会主义由
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 18世纪的空想平均社会主义 • 19世纪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欧文的“共产主义实验村”
评述
空想社会主义的杰出贡献: 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 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对未来 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 才的预测。 “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 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 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 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 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 生出来”。 ——恩格斯 空想社会主义的 缺点:带有虚幻 和空想的性质。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一)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诞生 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捷 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 阿尔巴尼、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老 挝、古巴和中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重点: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4、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5、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6、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7、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8、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9、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难点:1、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学时安排:2课时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问题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普遍处于大萧条之际,社会主义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建立了15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强大的能够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社会主义势力。
共产党组织多达120多个,二战后独立的民主国家许多都自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度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又使社会主义遭受到巨大挫折。
这是为什么?社会主义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苏东社会主义大厦为什么几乎在一夜之间夷为平地?一言以蔽之,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其发展走向。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运动过程的分析,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必然性和艰巨性,并提出认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法。
从而,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如何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12第十二讲专题十一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六章)(精)
古代理想社会观的特点
①反对贫富不均,反对剥削压迫,主张财产公 有,人人平等;
②产品绝对平均分配; ③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落后的基础上,
有复古主义色彩。
一、空想社会主义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托马斯·莫尔
(1478-1535)英国政 治家、思想家,代表作
是《乌托邦》——《关 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 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 益又有趣的金书》。
② 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③ 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
现实道路。
(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 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 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这一学 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
马恩“发达国家多国同时胜利”的设想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是深 受中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美国进步女记者与作家, 她说:
“我们难道能够忘记1940年的欧洲吗?那 时法国的军队在希特勒面前11天就垮了, 那时欧洲害怕要有一个新的长达千年的 黑暗时代,我们难道能够忘记那些自称 为相对于所有奴隶种族的一个主宰种族 的人们对全人类的进攻,能够忘记这一 进攻是怎样在斯大林格勒的儿女们面前 被粉碎的吗?他们狂热地、浪费地建设 着,但是他们建成了当全世界摇摇欲坠 时能够昂然屹立的力量,为此全世界都 应该感激他们。”
政治方面:
① 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 领导体制;
② 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 制,领导干部终身制。
③ 低效甚至无效的监督 机制。
3、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功绩
(1)使苏联在短时期内实现了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农业集体化, 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 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 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及其三个主要部分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科学社会 主义
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部分之间的内在联 系
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
(1)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进一步丰富和 发展了早期社会主义者的思想,进行了许多新 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 (2)基本上剥去了早期空想家们的神学外衣,也抛 弃了纯粹幻想的文学手法,他们把社会主义建 立在自然法学说与理性论基础上,其现实感更 强了。
(3)已带有明显的理论思辩与理论论证色彩,开始 从理论上探讨和论证废除私有制等社会主义的 基本原则,其科学性更强了。
• 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马克思恩格斯与形 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空想社 会主义思潮进行持续不断的斗争的结果, 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 把社会主义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 把工人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 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与工人运动这两大运 动合流,整个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 向
列宁去世后的党内斗争及争论
1. 反对托洛茨基派的斗争 2. 反对布哈林派的斗争
二、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 成就 1.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1 高速工业化 2 3 大清洗运动
农业全盘集体化
2.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1)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马原课件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特征的认 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开展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 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 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社会主义开展道路的多样 性
〔-〕社会主义开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 斗的党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 党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那 么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 核心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开 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 实践的开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开展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
建立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 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 主义的探索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 的探索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 义开展道路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 折前进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二〕社会主义在பைடு நூலகம்我开展和完善中走 向辉煌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
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 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 核心
〔三〕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开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16-17世纪:莫尔(英国)、康帕内拉(意大利)18世纪:巴贝夫、摩莱里、马布利等19世纪初期: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空想主义的局限:因为他们的唯心史观,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现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它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制度取代的历史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作了科学的论述和预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是一致的。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它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主要是暴力革命。
一国胜利论的依据: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夏之交)首先进行了对大资本的剥夺和改造,实现了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列宁在这个时期发表了《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等一系列著作,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计划,以及具体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措施等。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1918年春夏之交起)战时共产主义在经济上的主要特征: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和流通由国家政权统一集中管理,生产资料和粮食等主要生活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
❖ 其次是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如普选制、代议制等。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又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 ❖ 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
❖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具有无可比拟
的优越性。
❖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 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 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完全一 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 的特点。”
——列宁
“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 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 的,也不可能有。”
——邓小平
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
❖ 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在发 展中也发生过曲折,甚至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
❖ 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 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摩莱里与《自然法典》
马布利与《福克翁谈 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作为一种批判、
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 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 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 的愿望。 ❖ 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 贵的祠料”,但是不具备科学的和实践的品格。
❖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 规律。
马克思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及发展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及意义
第一,显示了暴力革 命的伟大历史作用。
第二,证实了列宁关 于一国或几国首先胜利的 科学论断。
十月革命改变了历史
第三,向全世界表明 了相对落后国家可以先建 立社会主义制度。
第六章 社会主义及发展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
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3、苏联模式的客观评价
进步意义:
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 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 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
主要弊端:
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 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及发展
(一)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 对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过程
1917年11月—1918年上半年,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1918年夏天—1921年初,外国 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1921年春天—1924年,由战 时共产主义转为新经济政 策时期。
第六章 社会主义及发展
巴黎公社墙
1927年大革命失败 共产党人惨遭杀戮
临时政府军队镇压 彼得格勒群众集会
第六章 社会主义及发展
马克思指出: 暴力是每一个 孕育着新社会 的旧社会的助 产婆。
第六章 社会主义及发展
(2)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特定情况下, 社会主义可能以和平方式实现。但和平过渡 只是“革命史上极为罕见的机会”
第六章 社会主义及发展
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 恢复和发展了国民 经济 •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 改善了工农关系 •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 苏维埃政权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曾经的共产主义国家 - 蘇聯 (1922~1991年) - 加盟共和國: 俄羅斯 、 烏克蘭 、 白俄羅斯 、 摩爾多 瓦 、 愛沙尼亞 、 拉脫維亞 、 立陶宛 、 喬治亞 、 亞 美尼亞 、 亞塞拜然 、 哈薩克 、 吉爾吉斯 、 塔吉克 、 土庫曼 、 烏茲別克 - 東歐各國: - 捷克斯洛伐克 社會主義共和國(1960~1989年) - 匈牙利 人民共和國(1949~1989年) - 羅馬尼亞 社會主義共和國(1947~1989年) - 保加利亞 人民共和國(1944~1989年) - 波蘭 人民共和國(1952~1989年) -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東德)(1946~1990年) - 阿爾巴尼亞 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1946~1992年) - 南斯拉夫 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45~1991年)
欧文( 1771-1858 ) 欧文认为,私有制、宗教和婚姻形式,是资本主义制度 “三位一体”的祸害。其中,私有制是“各国的一切阶级 之间 的纷争的永久根源”。 欧文的理想社会是公社制度“新道德世界”以公社为基 本 单位,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阶级、贫困,在过渡 时期实行按劳分配,然后过渡到按需分配。还消灭了城乡 对立,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人们具有高尚的道 德)。
2、科学社会主义 (scientific socialism) ——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 学说。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 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又称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 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包括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狭义的科学 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3个组成部分之一,即同马克 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相并列的科学社会主义。通常 是从狭义上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实现了第一次飞跃。
列宁从俄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一国胜利的学说,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50年代以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愈益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开始进行改革,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绩令世人瞩目,这是社会主义在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自此以后科学社会主义开始与各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
德国的社会民主党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熟的工人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领导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工人起义的号角震撼了资本主义的大厦。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断根据世界形势和工人运动的情况进行总结和概括,推动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可能性1.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胜利的预测: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想,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英、法、德三国取得胜利。
因为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的胜利,一定要资本主义所造就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充分发展,无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
落后国家要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必须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取得胜利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才有可能。
2.列宁对社会主义胜利的创新: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
社会主义在经济落后国家胜利的条件有: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加剧,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统治战线的薄弱环节。
2.帝国主义战争的破坏,使得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革命就没有别的出路。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苏维埃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追求高速度。(用十几年时间完成各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几十年或一百多年才完成的工业 化) B、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资料的生 产和机器制造业等等) C、实行高积累。(依靠抑制消费,依靠全 体国民、首先农民节衣缩食) D、以大清洗运动作政治保证。(滥用个人 权力、破坏民主与法制、形成个人崇拜)
(1)列宁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
A.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 B.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 及其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及其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社会主义概念的历史 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社会主义概念的历史
社会主义一词从16世纪开始就成为一些思想 家和实践家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制度,体现了人 类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到19世纪20、30年代, “社会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名词在英法两国 由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使用并迅速流传开来。那时 “社会主义”一词表达了西欧许多人追求新的理 想社会的共同愿望,因而在当时,它成为一种时 尚思潮。各个阶级和派别纷纷按照自己的观点, 对社会主义一词作出了各种解释。总体来说, “社会主义”一词是反对资本主义,追求新的社 会制度的思潮和运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3、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综述如下(7条):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 客观规律。 (2)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变革资本 主义旧制度,建设共产主义新制度。 (3)无产阶级要同其他劳动者结成联盟, 建立统一战线。
(4)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号召全世界 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 迫人民团结合作,互相支援。 (5)坚持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 (6)通过各种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 政权。 (7)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社会 公有制,逐步改造和消灭私有制,大力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达到消灭阶 级和阶级差别,最终建成共产主义。
(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 走向辉煌
第一,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 方向。 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改革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急于求成不行,必 须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有重点、有组 织、有步骤地进行。 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 地位和作用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前提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经济条件:是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矛盾激化的产物。 阶级基础: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理论来源(直接):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19 世纪初期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学说。 同时,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 学以及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一切优秀遗产的成果,创立了科学 的劳动价值沦,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使 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 建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的首次实践:巴黎 公社起义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
体上说,社会会主义民主首先表明了社会主义国 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 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并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 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 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 家。劳动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
的团结统一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的领导核心
首先,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其次,要坚持党的思想领导。 再次,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社 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其服务的。从 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 济基础服务的手段。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作为 一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民革命长期 奋斗和追求的美好目标,同时也是目的。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 的历史联系。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 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 的第一阶段
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作为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内涵有别:
(1)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从资本主义社 会脱胎而来,因此在各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 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如社会产品不可能非 常丰富,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资料社会占 有程度不高,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存在,旧的 社会分工以及三大差别等仍未消除,劳动仅是 谋生手段。剥削阶级残余、阶级差别和阶级斗 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劳动者还未得到全 面而自由的发展,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 还没有充分提高。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的发展
“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 能性。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的发展
柏拉图的理想国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的发展
2.空想社会主义 2.空想社会主义 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空想社会主义 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 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 望。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 —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社 会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无产阶级革命方式的问题 1.无产阶级革命方式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 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 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的发展
1.无产阶级革命方式的问题 1.无产阶级革命方式的问题 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 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 大尝试。
【思维导图】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signed
【思维导图】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signed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某些论断同社会主义现实不相吻合。
中国根据自己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探索了包括股份所有制在内的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
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2、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的调节生产;3、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4、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5、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等。
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一些基本原则。
如公有制、按劳分配和人民政权等。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以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四、在马克思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方面了。
1、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3、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1、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2、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3、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4、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社会主义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描述: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空想的平均主义⏹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进步性:⏹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并对未来社会主义新制度进行了设想⏹局限性:⏹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没有看到消灭资本主义的力量⏹没有找到通往未来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暴力革命——主要的基本的形式⏹和平发展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列宁:⏹无产阶级革命首先会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世界的胜利⏹依据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一个最卓越的重要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领导核心⏹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与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体现了目的与手段的统一练习题:⏹一、单选⏹ 1、列宁说:“如果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尚未成熟,任何起义也创造不出社会主义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具体表现:
经济方面: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是单一的生产资
料公有制形式-国家所有制占绝
对优势;
②在经济运行机制上是指令性计划
经济体制,排斥市场。
政治方面:
① 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 领导体制; ② 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 制,领导干部终身制。 ③ 低效甚至无效的监督 机制。
3、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功绩
(1)使苏联在短时期内实现了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农业集体化,
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2)使苏联发展成为了强大的
国家,为打败德国法西斯准备
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为世界和
平作出了贡献。
“我们难道能够忘记1940年的欧洲吗?那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是深 受中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美国进步女记者与作家, 她说:
2、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
内战争时期:1918年夏-1921年)
① 余粮征集制;
②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
③工业管理实行集中制;
④私人商业国有化,禁止市场 流通和私人自由贸易; ⑤取消货币,经济关系实物化; ⑥实行劳动义务制。
3、新经济政策时期(1921-1927年)
时法国的军队在希特勒面前11天就垮了,
那时欧洲害怕要有一个新的长达千年的 黑暗时代,我们难道能够忘记那些自称
为相对于所有奴隶种族的一个主宰种族
的人们对全人类的进攻,能够忘记这一 进攻是怎样在斯大林格勒的儿女们面前
被粉碎的吗?他们狂热地、浪费地建设
着,但是他们建成了当全世界摇摇欲坠 时能够昂然屹立的力量,为此全世界都
★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 的初步探索和实践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不 发达国家取得了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 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制度。
1、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1917-1918年春天)
苏维埃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剥夺剥夺者” 的任务,列宁制定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初步计划,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的方法和途径。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 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
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这一学
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
马恩“发达国家多国同时胜利”的设想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
① 补充了马克思恩格斯
关于革命发生的论断;
② 客观依据:资本主义
造成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
莫尔设计出一个在所谓“乌托邦”
岛国的公有制的社会模式,这是
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平等、民众 乐业、道德崇高的美好社会。
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
在《太阳城》中,康帕内拉假借一 个游历者的见闻,用对话录的体裁, 抨击了由私有制产生的各种弊病和 罪恶,对意大利的现实社会制度进 行了有力的批判。
古代理想社会观的特点
①反对贫富不均,反对剥削压迫,主张财产公
有,人人平等; ②产品绝对平均分配; ③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落后的基础上,
有复古主义色彩。
一、空想社会主义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托马斯〃莫尔
(1478-1535)英国政 治家、思想家,代表作 是《乌托邦》——《关
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 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 益又有趣的金书》。
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马恩关于未来社会两个阶段的设想
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1)消灭 了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2)商品经济 消亡,有计划地进行社会生产。(3)各尽 所能、按劳分配。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社 会财富达到极大丰富;按需分配;每个人 都得到全面自由发展。
应该感激他们。”
三、斯大林模式的改革 与苏东剧变
从50年代起,多数苏东国家国家先后着手 进行改革。 南斯拉夫是第一个改革斯大林模式的社会 主义国家。 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改革 斯大林模式。 捷克斯洛伐克等也先后进行了改革。“布 拉格之春”。
波兰成为倒下的第一张骨牌。 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最后分裂、解体。 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 1.斯大林模式的长期实行,没能适应时代变化进行彻 底改革,导致经济发展长期缓慢甚至停滞,使人 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丧失了信心。 2.执政党未能搞好自身建设:“个人高度集权”和 “腐败”问题。导致执政党严重脱离人民群众, 最终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改革的指导思想、改 革的目标和方向上犯了严重错误,最终背离马克 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3.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对苏东剧变起到促进 和催化作用。
社会主义先驱者的思想为什么是空想的?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看法,社会主义
先驱者的思想之所以空想,主要由当时
的时代条件决定的,这就是不成熟的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成熟的阶级斗争基 础产生的不成熟理论。
二、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 社会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 义基本矛盾的明朗化和激化;
他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
们过着和平安详的生活的理想社
会——阳光明媚的美丽的太阳城。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① 采用文学形式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羊吃人”、
贫富悬殊等罪恶,指出了私有制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
第一次提出彻底废除私有制和建立公有制的主张;
② 精心描绘了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
③ 理想社会是以个体农业、手工业为基础,带有平均主义
和禁欲主义的倾向。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1760-1825)法国思想家,
代表作《论实业制度》。
圣西门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人类历史 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新制度代替旧制度是一种 进步。
人类社会真正的“黄金时代”应当是“实业制度”。
②社会政治条件:无产阶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文化条件。
(2)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① 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
秘密,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
必然性; ② 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③ 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
现实道路。
(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苏东剧变和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只是社
会主义的一种模式的失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成功,给
社会主义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人类 的社会主义理想带来了新的希望。
著名的实业家、思想家代表作《新
社会观》《人类思想实践中的革
命》。
欧文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 批判。他指出私有制、宗教、 现存的婚姻制度是资本主义 的三大祸害,其中最主要的 祸害是私有制。私有制无论 “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 的无数罪行和所遭受的无数 灾祸的根源”。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1)不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即不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 然性。 (2)不能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通过和平的逐步改良的道路实现社会主义 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① 实行粮食税; ② 承认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允许贸易自由; ③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利用 国家资本主义: A、租赁制;B、合作制;C、 雇佣制。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 苏联社会主义
模式的形成
① 高速度、优先发
展重工业
② 在短时间内全面
实现农业集体化
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
在《乌托邦》中,莫尔对当时的英国社会予以 辛辣、深刻的嘲讽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就满足, 现在据说变成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 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城市要蹂躏完了。”
——托马斯· 莫尔
私有制是社会病态与悲剧的最终 根源,因为它以金钱的价值来衡 量一切, 导致人们见利忘义,
专题十一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一词来源于古拉丁文socialis,是一个形容词, 原意是“同伴”、“同伙”、“同志”、“同盟”、“善于 社交”。英文加上了ism变成了socialism——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 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理论,是人 类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 最一般规律的学说。 短片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的无情揭露,是傅立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着冷酷的利己主义,“医生 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 生诉讼;建筑师希望一场大火把一个城市的四分之一 化为灰烬;安装玻璃的工人希望下一场大冰雹把所有 的玻璃打碎……”。
叶全部学说中最精彩、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欧文(1771-1858)英国
在这种新的政治制度下,社会组织的唯一而长远的目
的应当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工艺的现有知
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傅立叶(1772-1837)法国思想家。
代表作
有《全世界和谐》、《经济的新世界或符合本 性的协作的行为方式》(简称《新世界》)、 《论商业》等。
傅立叶设计的未来社会叫“和谐制度”, 其基本单位是“法朗吉”。在这种组织 里,消灭了私人经营、代之以集体组织生产与消费, 工业劳动与农业劳动相结合,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资本主义竞争将为社会和 谐的劳动竞赛、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将由有计划 的生产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