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礼仪用语
中国的十大传统礼仪
![中国的十大传统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9f79ff6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6.png)
中国的十大传统礼仪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其独特的传统礼仪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传统礼仪所体现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为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互动提供了指导。
以下是中国的十大传统礼仪。
1. 鞠躬鞠躬是中国人常见的一种表示尊敬和谦虚的举止。
通常,低于你的级别或地位的人将鞠躬以示恭敬。
鞠躬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对方的地位和关系。
2. 双手合十双手合十是一种常见的祈祷和表示敬意的手势。
在佛教和道教中尤为常见。
当面对重要人物或圣地时,双手合十可以表达谦逊和崇敬之情。
3. 握手握手在中国也是常见的礼仪之一。
通常,在正式场合和商务会议中进行握手以示问候和尊重。
握手时,要保持微笑和目光接触,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4. 敬茶敬茶是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
当你作为客人拜访某人时,主人会为你倒茶,而你则需要接过茶杯并稍微行个礼以示谢意。
这一举动显示出你对主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5. 红包在中国,红包是一种用于表示祝福和感谢的礼物。
红包通常用于在节日、婚礼、生日等特殊场合赠送。
在交给对方时,通常需要用两手递上,并注意不要在公共场合打开红包。
6. 尊称中国有一套特殊的尊称方式,特别是在年长者和上级之间的互动中。
使用适当的尊称可以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7. 送别在中国文化中,送别是一种重要的礼节。
当有人离开时,家人、朋友或同事会一同为其送行,并表示祝福和好运。
通常会有特定的礼物,如挂件、纪念品等作为送别的礼物。
8. 赠送礼物在中国,送礼是一种常见的社交行为。
在特殊场合如结婚、生日、节日等时,人们会送给对方礼物,以表示关心和祝福。
选择适当的礼物是很重要的,常见的礼物有鱼、瓷器和酒等。
9. 礼仪编号中国有一套特殊的礼仪编号系统,用于区分场合和人际关系的亲疏。
比如在正式场合,高级人士会被赋予更高的礼遇,如座位的安排、用餐的顺序等。
10. 恭恭敬敬恭恭敬敬是中国人最常用的用语之一,形容一个人有礼貌、尊敬并且恭敬。
红白喜事礼仪用语
![红白喜事礼仪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24984ed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69.png)
红白喜事礼仪用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白喜事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红白喜事礼仪用语:
红事(婚礼):
1. 亲友们,大家好!我代表新郎新娘向各位亲朋好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 今天是我们的喜庆日子,感谢各位亲友出席,给予我们的祝福和支持。
3. 我们共同见证了新郎新娘的幸福时刻,祝福他们的爱情美满、幸福长久。
4. 祝福新婚夫妇百年好合,早生贵子,幸福美满!
5.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举杯,为新郎新娘幸福祝福,为他们的爱情敬上一杯!
白事(葬礼):
1. 亲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聚集在一起,缅怀逝去的亲人,表达我们对他/她的深切哀思和敬意。
2. 逝者已去,留下了我们对他/她的美好回忆。
让我们一同祈祷,愿逝者在天堂得到安宁与安息。
3. 我们共同悼念逝去的亲人,也要给予家属们关怀和慰问,帮助他们渡过这个艰难的时刻。
4. 在这个丧失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团结,共同支持家属们,为逝者默哀一分钟,表示我们对他/她的怀念和尊重。
5. 我们希望逝者的灵魂在天堂得到安宁,愿他/她的家人能够坚强勇敢,度过悲痛的日子。
中国有礼貌的行为
![中国有礼貌的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3e6217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e.png)
中国有礼貌的行为礼仪用语顺口溜
问人姓氏用贵姓,回答询问用免贵。
表演技能用献丑,别人赞扬说过奖。
向人祝贺道恭喜,答人道贺用同喜。
请人担职用屈就,暂时充任说承乏。
问人年龄用贵庚,老人年龄用高寿。
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
对方字画为墨宝,招待不周说怠慢。
请人收礼用笑纳,辞谢馈赠用心领。
头次见面用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
认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
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不知适宜用冒昧。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自身意见用拙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待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
别人离开用再见,请人不送用留步。
欢迎顾客称光顾,答人问候用托福。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
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拙荆、贱内、内人:称自己的妻子。
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
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家母、家慈:称母亲;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商务礼仪--最全中华礼仪用语-赶紧替孩子保存收藏!
![商务礼仪--最全中华礼仪用语-赶紧替孩子保存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527f4ad97375a417876f8f3b.png)
商务礼仪,最全中华礼仪用语,做父母的要知道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至今读来,依然唇角含香,受益无穷。
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走进礼仪的世界,感受中华礼仪用语的妙处。
头次见面用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
认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
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不知适宜用冒昧。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自身意见用拙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待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
别人离开用再见,请人不送用留步。
欢迎顾客称光顾,答人问候用托福。
问人年龄用贵庚,老人年龄用高寿。
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
对方字画为墨宝,招待不周说怠慢。
请人收礼用笑纳,辞谢馈赠用心领。
问人姓氏用贵姓,回答询问用免贵。
表演技能用献丑,别人赞扬说过奖。
向人祝贺道恭喜,答人道贺用同喜。
请人担职用屈就,暂时充任说承乏。
- 敬词-令,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贤,用于平辈或晚辈: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贤弟:称自己的弟弟贤侄:称侄子。
恭,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拜,用于人事往来: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辞:指与对方告辞;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委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拜托。
中国古代礼仪用语
![中国古代礼仪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9d252381af1ffc4fff47ac02.png)
中国古代礼仪用语1、贺新婚忽鸣燕贺,且祝新禧。
欣闻足下花烛筵开,奉呈薄礼,聊卺之仪。
附呈微物,聊佐喜仪,忽弃是幸。
喜闻你们有缘终成眷属,至为欣慰。
欣闻你们喜结良缘,无限欣慰。
近闻足下燕尔新婚,特此祝贺。
顷悉你不日西厢叙情,蓝田得玉,天成佳偶,谨祝秦晋和欢,白头偕老。
顷闻吉音,欣逢嘉礼,遥祝如鱼得水,并蒂花开,嘉贺嘉祝。
2、祝寿×日为先生××大寿,遥祝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恭祝延年寿千秋。
谨颂受寿家多,长命百岁。
喜贺福寿双全,恭贺全家安好,寿星永照。
3、贺生儿女闻育祥麟,谨此恭贺。
闻尊夫妇喜添千金,热忱致贺。
(贺生女)弄璋之喜,可庆可贺。
(贺生子)弄瓦之庆,遥以致贺。
(贺生女)(七)致谢大示诵悉,深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
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
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
感荷高情,非只语片言所能鸣谢。
承蒙谆谆忠告,铭感五衷。
承蒙见教,获益甚多,特上寸笺,以申谢忱。
承蒙惠赠各物,衷心感谢,不胜荣幸。
承蒙存问,且赠佳品,感恩不尽。
如此厚赠,实深惶悚,但来从远道,却之不恭,因即拜领。
(八)致歉惠书敬悉,甚感盛情,迟复为歉。
奉读惠书,久未作复,罪甚罪甚。
惠书已悉,近因琐务,未即奉答为歉。
数奉台函,未暇修复,抱歉良深。
所询之事,目前尚难奉复,敬请宽裕为怀。
前事有逆尊意,不胜惭愧,万望海涵。
前事有负雅意,十分抱歉,尚希恕之。
见有睽异之处,幸在知己,尚希见宽降恕。
(九)拜托冒味唐突干请,惟望幸许。
拜托之处,乞费神代办,不胜感荷。
谨布区区,尚希鉴明,费神相助。
所恳之事,若蒙慨允,将不胜感激之至。
特沥寸函布达,祈忽他言推诿。
为书请之,便中还请一询为荷。
鉴于此情,望您能大解善囊,尽力相助。
人生友谊,唯君多谊,切望惠泽大诿,鼎力为之。
岁月悠悠,与君多谊,还望滋润再三,泽被延绵。
(十)致哀惊闻××作古,家失栋材,悲痛万分。
尊×猝去,深致哀悼,尚望节哀顺变。
礼仪用语大全
![礼仪用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0d2c43d87c24028915fc35b.png)
(一)敬辞敬辞 jìngcí,也作敬词,是含尊敬口气的用语。
“令”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令弟、令侄等。
“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如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请求对方赠送(财物等)。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如恭贺、恭候、恭请、恭迎、恭喜等。
最常见的如“恭喜发财”、“恭贺新禧”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称对方学校。
钧座——指尊长或上级的位置。
钧:用于有关对方的事物或行为,针对尊长或上级使用。
钧裁——请尊长或上级裁决事情钧签——请尊长或上级鉴别。
钧启——请尊长或上级开启。
光顾——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
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
如:家具展销,敬请惠顾。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莅临——称贵宾来到。
光临——称顾客来到。
驾临——称对方到来。
中国古代礼仪常用语辞
![中国古代礼仪常用语辞](https://img.taocdn.com/s3/m/17565fb3dd3383c4bb4cd257.png)
一、“令”字一族:尊称他人的亲属,相当于“你的”令尊:称对方的父亲。
如:令尊亲手交给我的。
令堂:称对方的母亲。
如:令堂病体如何?令郎: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媛):称对方的女儿。
令亲:称对方的亲戚。
二、“尊”字一族: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尊上:称对方父母。
尊亲:称对方亲戚。
尊驾:称对方。
尊命:对方的嘱托。
尊意:对方的意思。
三、“高”字一族: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高堂:尊对方父母。
如:高堂在,不远游。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职位。
如:另谋高就。
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如:解读金庸的高论。
高见:称对方的见解。
四、“拜”字一族: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敬。
拜访:看望别人。
拜望:指探望别人。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五、“先”字一族:表示已死,用于尊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先帝:称已死皇帝。
如:先帝乃开国之君。
先考(先父):称已经死去的父亲。
如:纪念先父郁达夫。
先慈(先妣):称已死母亲。
如:先慈清苦。
先贤: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
如:海外游子念先贤。
六、“华”字一族: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
华诞:称对方的生日。
如:祝贺巴金百岁华诞。
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七、“谨”字一族:多用于署名下。
谨禀:用于祖父母及父母。
如:儿子国藩谨禀。
谨肃:用于尊长。
如:护院会谨肃。
谨启、谨白:用于平辈。
如:吴将军长白谨启。
谨复:用于复信。
八、“台”字一族:表示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行为。
台驾:旧称对方。
如:怎奈台驾见了圣上。
台甫: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如:见面问我台甫。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台端: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九、“垂”字一族: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为。
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
垂青:称别人的重视。
如:台商垂青黄帝故里。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如:伏自将军垂念。
交际礼仪传统用语辞典
![交际礼仪传统用语辞典](https://img.taocdn.com/s3/m/526dca8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f.png)
交际礼仪传统用语辞典一、交际礼仪传统用语概述交际礼仪传统用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场合中,恰当运用传统礼仪用语,既能展示个人的修养和教养,又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二、常见交际礼仪用语分类与解析1.问候与祝福类问候类用语包括“您好”、“早上好”、“晚上好”等,用于向他人表示关心和尊重。
祝福类用语如“恭喜发财”、“祝你身体健康”、“学业有成”等,适用于节日、生日等场合。
2.感谢与道歉类感谢类用语如“谢谢”、“多谢”、“感激不尽”等,用于表达对他人帮助的感激之情。
道歉类用语如“对不起”、“请原谅”、“抱歉打扰”等,用于表达自己的歉意和谦逊态度。
3.赞美与敬意类赞美类用语如“您真棒”、“您真有才华”、“您真漂亮”等,用于表达对他人优点和成就的认可。
敬意类用语如“尊敬的”、“亲爱的”、“敬爱的”等,用于称呼长辈、上司或值得尊敬的人。
4.邀请与接待类邀请类用语如“请您光临”、“诚邀您的参加”、“敬请赐复”等,用于邀请他人参加活动或请求对方回应。
接待类用语如“欢迎光临”、“请随意”、“有何需要请随时告诉我”等,用于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和周到服务。
5.请求与答应类请求类用语如“请您帮忙”、“劳驾”、“借过”等,用于向他人提出请求。
答应类用语如“好的”、“没问题”、“请放心”等,用于回应他人的请求并表示支持。
6.告别与道别类告别类用语如“再见”、“走好”、“慢走”等,用于向他人表示离别时的关心。
道别类用语如“告别”、“告别在即”、“临别赠言”等,用于表达离别时的感慨和祝福。
三、如何在现代交际中运用传统礼仪用语在现代交际中,恰当运用传统礼仪用语,既能体现个人的修养和礼貌,又能拉近与他人的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传统礼仪用语时要真诚、自然,避免过于繁琐或过分夸张。
四、传统礼仪用语在职场中的应用案例1.问候类:每天上班时,可以对同事说:“早上好!”表示关心和尊重。
礼仪用语集锦
![礼仪用语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9118a008f12d2af90242e6e8.png)
礼仪用语集锦
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仰慕已久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家说“寒舍”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没能迎接说“失迎”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送人远行说“平安”。
中华礼仪知识点总结
![中华礼仪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a05a3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f.png)
中华礼仪知识点总结一、尊敬长辈尊敬长辈是中华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敬长辈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准则,是中国人民的一种传统美德。
尊敬长辈包括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尊敬老人等。
中国人认为尊敬长辈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也被视为一种美德。
二、尊敬客人尊敬客人是中华礼仪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客人被称为“贵人”,对待客人应该用心款待,平等尊重。
中华礼仪主张与客人相待以礼,不论宾客贵贱,都要真诚相待,让客人感到尊贵和受欢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欢迎客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要热情接待客人,可以准备好茶水和招待点心,并且尽量考虑客人的需求。
三、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中华礼仪的核心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它包括对他人的尊重和敬畏。
中华礼仪主张,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尊重他人的感情和观点。
同时,中华礼仪也要求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伤害他人的感情,更不能侮辱别人。
四、礼貌用语礼貌用语是中华礼仪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注重言辞的文明礼貌,尤其是与他人交往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辞举止,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
在中国,人们会经常使用一些礼貌用语,比如问候语、称呼语、感谢语等。
这些礼貌用语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尊敬,更是一种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对他人的尊重。
五、有序排队有序排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行为规范。
在中国,人们认为有序排队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表现,是对自己行为的规范和对他人行为的尊重。
在中国的很多场合,比如购物、乘坐公交车、参加集体活动等,都需要有序排队。
有序排队不仅可以维护社会秩序,更能培养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六、宴席礼仪宴席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行为规范。
在中国,人们非常注重宴席礼仪,认为宴席礼仪是一种社交礼仪,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
在中国的宴席上,人们要注意礼仪,比如坐姿端庄、举止得体,不说粗话不做举动等。
同时,中国的宴席礼仪也包括了对长辈和客人的尊敬,对应酒水等的注意事项等。
中国传统礼仪用语大全
![中国传统礼仪用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32013ce6bd97f192279e9fa.png)
中国传统礼仪用语大全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
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
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礼仪用语,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素质。
一、口头称谓语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
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
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
例如: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
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
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微”的说法来称呼。
例如自称“臣、仆、在下、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
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
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谢宾客、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
例如:称自己的孩子为“犬子”。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二、交友称谓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自古以来,我们对交什么性质的朋友,都有明确的称谓。
杵臼之交:交友不分贵贱;(《聊斋》) 布衣之交:普通百姓间的交往;(《廉蔺列传》)莫逆之交:彼此情投意合;(《北史》) 刎颈之交:即使掉脑袋也不变心;(《廉蔺列传》)再世之交:与人父子两代都结成朋友;忘年之交: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竹马之交:幼年男女之间的交往;君子之交:看似平淡重在道义的朋友;车笠之交: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忘形之交:彼此以心相许不分形迹;金石之交:交谊深厚、如金石般坚固;金兰之交:友情契合,如同兄弟;平昔之交:往日结交的朋友;肺腑之交: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朋友;诗文之交:以诗文往来结交的朋友。
中国基本礼仪常识
![中国基本礼仪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1cc6e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f.png)
中国基本礼仪常识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重视礼仪之道已深入人心。
在社交场合和日常生活中,遵守基本礼仪是每个人的应有之责。
本文将介绍中国基本礼仪常识,包括礼貌用语、餐桌礼仪、社交礼仪等方面。
一. 礼貌用语在中国,礼貌用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例如,当你与别人打招呼时,你可以说“你好”、“您好”、“早上好”、“晚上好”等。
当对方做了一件事情你表示感谢时,你可以说“谢谢”、“多谢”、“非常感谢”等。
当有人向你问好时,你可以回答“你好”或者“您好”。
总之,使用礼貌用语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
二. 餐桌礼仪在中国文化中,饮食一直被视为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正式的餐桌上,有一些基本的礼仪要求:1. 就座次:在中式餐桌上,主位是最尊贵的座位。
通常主人或者年长的人会坐在主位上,而客人则坐在主人左右,居中的位置较为特殊。
2. 用餐姿势:在用餐时,保持优雅的姿势是很重要的。
用叉子、筷子时要用正确的手法,不要发出噪音或者滥用餐具。
如果不知道如何操作,可以向旁边的人请教。
3. 洒盐禁忌:在中国,洒盐是被认为不吉利的行为。
因此,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我们应当避免将盐洒到桌子上或者食物上。
三. 社交礼仪社交礼仪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交礼仪要求:1. 合适的距离:在和人交谈时,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很重要的。
过于靠近他人可能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而过于远离则可能显得冷漠。
2. 尊称习惯:在中国,对长辈、同事、上级等尊称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尊称词语有“先生”、“女士”、“师傅”等,使用正确的尊称词语可以显示出对他人的尊重。
3. 送礼禁忌:中国人在送礼时有一些禁忌,特别是在一些正式场合。
例如,送钟表被认为象征分离,送梨被认为象征离别,这些礼物要避免送给他人。
四. 换鞋礼仪在中国的一些家庭和场所,进门需要换鞋是一个常见的礼仪要求。
当你到访他人家中时,通常会提供拖鞋,你应该换上拖鞋并将鞋子整齐地摆放在指定地点。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用语大全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用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28217c84afe04a1b071def6.png)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用语大全 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送人远行说—平安 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 没能迎接说—失迎 需要考虑说—斟酌 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 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 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 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 与人相见说—您好 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 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临分别时说—再见 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 迎接客人说—欢迎 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 自己住家说—寒舍
1/5
请人接受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 得人帮助说—谢谢 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办事说—拜托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人方便说—借光 仰慕已久说—久仰 长期未见说—久违 求人帮忙说—劳驾
2/5
3/5
4/5
5/5
。
中华礼仪用语有哪些
![中华礼仪用语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1683339240c844769eaeef2.png)
中华礼仪的用语有哪些1、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
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
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
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2、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
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
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礼。
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
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
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
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
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
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3、入坐之礼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
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
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
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
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
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4、饮食之礼饮食礼仪在中国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古人礼仪用语
![古人礼仪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c70f8fdf581b6bd97e19eab9.png)
古人礼仪用语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礼仪用语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素质,礼仪之邦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1、“拜”字族: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拜托:请对方帮忙;拜读:读对方作品;2、“奉”字族:奉告:告诉对方;奉还:对方的物品归还;奉送:赠送对方礼物;3、“高”字族: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高见:指对方的见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高堂:称对方父母;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4、“贵”字族:贵姓:询问对方的姓;贵庚:敬辞,问人年龄;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5、“惠”字族: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6、“令”字族: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7、“宝”字族:宝号:称对方的店铺;宝眷:称对方的家眷;8、“呈”字族: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
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9、“垂”字族: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10、“光”字族:光临:称对方到来;光顾: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11、其它敬词:壁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恭候:用于等待对方;借问: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雅正:把自己的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鼎力: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华诞:称对方的生日;海涵:称对方写的字或画的画;║中国古代常用谦词║1、“家”字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严: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兄长;2、“舍”字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舍侄:称自己的侄子;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亲:称自己的亲人;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3、“鄙”字族: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自己的意见;鄙见:自己的见解;4、“愚”字族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自己的见解;5、“敝”字族: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6、“拙”字族:拙笔:谦称自己的父亲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7、“小”字族: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8、“敢”字族:表示冒昧地请示别人: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9、“家”字族: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10、“见”字族: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中国的八大传统礼仪
![中国的八大传统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de52ead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3.png)
中国的八大传统礼仪
中国八大传统礼仪包括:
1.仪表之礼: 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2.仪式之礼: 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3.言谈之礼: 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4.待人之礼: 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5.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6.观赏之礼: 遵守纪律、保持安静、爱护设施、礼貌观看
7.游览之礼: 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约定
8.仪式之礼:严肃庄重、认真对待、服从指挥、遵循礼,仪
这些传统礼仪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礼仪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些礼,仪,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礼仪之邦话用语
![礼仪之邦话用语](https://img.taocdn.com/s3/m/55700cc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3.png)
中国历来被看作礼仪之邦,有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说的是君子待人应彬bīn 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xùn。
使用礼貌用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体现小朋友是否讲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简单地说,礼貌用语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于己,要体现谦虚,用谦辞;一是于人,要体现尊敬,用敬辞。
于己,谦辞主要表现为言谈中要让自己保持平常心、显得低调,对他人则表现出尊敬。
古往今来,中华传统文化里流淌的一些字眼,仍然在传承这份谦逊,这些字词包括“愚yú”“拙zhuō”“舍”“鄙bǐ人”“不才”“犬子”“小人”“小可”“承蒙关照”“悉听高见”“惠存指正”等,适当运用这些词语,别人就会在交谈中感受到你谦逊的态度。
于人而言,常用的礼貌用语可简单归纳为“五词十字”,即“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
说具体一些就是:见面、打招呼用“您好”,谦让、欢迎在礼仪之邦话用语★常乐18话语前冠上“请”,打扰、认错要先说“对不起”,表达感谢、感恩时一定要记住说“谢谢”,告别、离开的时候别忘了说声“再见”。
掌握了这五个基本的词,同学们就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灵活使用。
在使用礼貌用语时,还有两点要注意。
第一,是说话时的态度。
善于观察的人,能从对方的表情看出对方使用礼貌用语是否真诚。
一般情况下,使用礼貌用语的时候,我们可以保持微笑,使自己显得更有亲和力。
第二,是说话时的称呼。
使用礼貌用语时,若配上“喂”“呃”“那个谁”等称呼,那就显得太突兀wù了。
称呼很重要,从大的范围来说,也属于礼貌用语的范fàn 畴chóu。
一般来说,平辈、平级之间或对晚辈、下级,可以直接称呼姓名。
对长辈或上级,不可直呼其姓名,可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称呼对方,如:对工人、司机、理发师、厨师等可称“师傅”,对年长者可称“大爷”“大娘”“叔叔”“阿姨”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