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植物种类及配植

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花木种类,按观赏植物学分,大致如下:1.观花类因花色艳丽而芬芳,是园中主要观赏对象。
常绿的有山茶,桂花、广玉兰、月季、杜鹃、夹竹桃、栀子花、金丝桃、六月雪、瓶兰、探春、黄素馨、含笑等;落叶的有牡丹、玉兰、梅。
桃、杏,李、海棠,紫薇、丁香、木槿,木芙蓉,辛夷、蜡梅,紫荆、绣球、锦带花,迎春、连翘,珍珠梅、棣棠、郁李、榆叶梅等。
其中牡丹有“花王”之称,花大色艳,是园中花台上的主要花种。
海棠,紫薇因兼有姿态花色之美,山上、水滨、庭院等处无不相宜。
海棠又有西府,垂丝、贴梗、木瓜之分,虽树形各异,都具有相当观赏价值,垂丝海棠花枝婆娑,园中栽植尤多。
山茶与桂花既为常绿,又可耐阴,而且茶花色艳,桂花芬芳,故亦较多采用。
蜡梅花香色美,是冬季的重要观赏对象,常作为院落种植的树种。
2.观果类此类花木主要作为夏秋观赏之用,或作为冬季点缀。
常绿的有枇杷、桔、香椽,南天竹、枸骨、珊瑚树等;落叶的有石榴、花红、柿、无花果、枸杞、枣等。
其中枇杷果实金黄,既能观赏,又可供食用,各园颇多采用。
南天竹亦称天竹,冬季结红果,常与蜡梅合栽,也是园中常用的重要树种。
3.观叶类是园中不可缺少的树木。
常绿的有瓜子黄杨、石榴,桃叶珊瑚、八角金盘、女贞、丝兰、棕榈等;落叶的有槭,枫香、乌桕、垂柳,山麻杆、柽柳、红叶李等。
其中槭树种类很多,叶色姿态均有不同,是单株观赏或群植的较好题材。
4.林木、荫木类这类树木是构成园中山林与绿荫的主要因素,也是园林植物配置的基础;常绿的有罗汉松、白皮松、黑松,马尾松、桧柏、柳杉、香樟等;落叶的有梧桐、银杏、榆、榔榆、榉,朴、糙叶树、槐、枫杨、臭椿,楝、合欢、梓、黄连木、皂荚等。
其中枫杨生长较速,枝干盘曲,树冠有浓荫,容易形成葱茏的佳境,园中应用颇多。
5.藤蔓类是园中依附于山石、墙壁、花架上的主要植物。
因其习性攀缘,故有填补空白,增加园中生气的效果。
常绿的有蔷薇、木香、薜荔、络石、常春藤、金银花、匍地柏等;落叶的有紫藤、凌霄、爬墙虎,葡萄等。
中式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中式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古典园林的周边的植物怎样配置是个大学识,今日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中式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有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古典园林中因为园主人身份不一样以及园林功能和地理地点的差别,致使园林建筑风格各异,故对植物配植的要求也有所不一样。
北京皇家古典园林,为了反应帝王的至高无上、尊严非常的思想,加之宫殿建筑体量宏大、色彩浓厚、布局严整,选择了侧柏,桧柏、油松、白皮松等树体高大、四时常青、挺秀延年的树种作为基调,来显示帝王的兴盛不衰、流芳千古是很适宜的。
这些华北的乡士树种,耐旱耐寒,生长强健,叶色浓绿,树姿宏伟,堪与皇家建筑相协调。
颐和园、中山公园、天坛、御花园等皇家园林均这样。
颐和园前山部分的、筑威严对称,植物配植也常为规则式。
进门后二排桧柏如同夹道的仪仗。
数株盘槐规则地植于小建筑前,忧如警卫一般,为了夸耀“玉堂荣华”、“石榴多子” 等封建意识,园内配植了白玉兰、海棠果、重瓣粉海棠、牡丹、芍药、石榴等树种,而迎春、蜡梅及柳树是作为报春来配植的。
各样花园的植物配置美式庭院:草坪、灌木、鲜花。
美国这一重生的民族,在北美的新大陆上对自然表现出了人类小孩般的本性,率直、自由,他们在与自然沟通中如游戏般获取快乐。
在对自然的好奇和热爱中认识自然、融入此中。
美国人在自然景色和园林中是很快乐的。
丰富的自然:丛林、草原、沼泽、溪流、大湖 ;草地、灌木、参天大树,组成了广阔景观,美国人把它引入自己的生活中,同时要把它引入城市,甚至建筑中。
地中海式庭院:常有的植物有神仙掌、多肉植物和棕榈树,还有针叶类植物,别的无花果和葡萄也都是必不行少的。
棚架 --- 地中海庭院的典型特点之一,可栽种一些攀附植物如叶子花、凌霄和白色茉莉花都是地中海庭院的经典植物。
现代风格庭院:植物可以娶到柔化坚硬的建筑资料的作用,垂直高大的植物在构造和形象上成效特别好。
在现代风格的庭院中常常运用高大、狭长的线条来同低矮的拥有雕塑风格的植物达到视觉上的均衡。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艺术特征。
然而,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特点,使我们通过分析其植物景观构成来研究其多样的表现形式与丰富的精神内涵。
本文从园林植物之造景美、园林植物之动感美和园林植物之意境美入手, 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窗腑之美。
从而实现园林植物在造园中创造“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传神”之作。
关键词:园林植物;古典园林1.园林植物之造景美1.1分隔、联系空间利用园林植物能够对园林空间进行组织。
植物的枝条、叶冠有疏有密,视线有通透有阻隔,使得景物似隔非隔有藏有露,相邻景象既可互相阻隔、又可互相渗透。
在造园中有障景、隔景、漏景等手法。
12隐蔽、遮挡背景以乔灌木和攀缘植物的自然形态装饰或替代建筑、构筑物呆滞的背景,不但可取得自然活泼的观赏效果,而且高低掩映的植物还可以造成含蓄莫测的景深幻觉, 从而拓展了园林的空间感。
1.3 装点、衬托景物植物往往作为构图的关键,起到补足和加强山水气韵的作用。
植物的枝条、冠叶与假山、建筑在形状、色彩、肌理上形成对比, 参差错落, 浓淡相间, 虚实相生, 丰富了景观的轮廓和质感。
植物或点缀于建筑周围, 或作为背景衬托于建筑之后。
建筑也依靠植物的衬托来显示其与自然的联系。
1.4 幽辟、开敞景观园林内植物分布甚广,站在不同的视角看,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从而构成了景观画面中的远景、中景、近景;利用花木植株形状大小和疏密程度,有意识地安排其在园林中的位置, 得到或开敞暴露,或幽辟深邃的景观, 更加丰富了园林空间层次感。
1.5独立、组合配置园林植物具有其自身的观赏性,本身即构成独立观赏的对象,可作为具有自然情趣的景象主题。
无论独立栽植还是成片栽植,或结合自然山水的植物配置, 同样都可以起到景象点题的作用。
2 园林植物之动感美2.1色彩在园林中,植物不但是“绿化”的颜料,而且是万紫千红的渲染手段。
园林植物那润泽的苍翠青碧诸般绿色以及其中由盛开花卉咤紫嫣红的点染,反衬着亭台楼阁,使用植物来满足对色彩的渴求,使得景象色彩鲜明且更为幽雅自然。
中国传统园林的植物配置形式

中国传统园林的植物配置形式中国传统园林的植物配置形式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其独特的植物配置形式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在中国园林中,植物的配置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园林环境,更多的是带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的意义、分类、植物的选择以及对园林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植物配置的意义中国传统园林以“林、池、亭、台”为基本布局,而其中所使用的植物,更是在布局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配置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装点园林环境,更是园林主人对自然的理解与体现,以及对园林文化的深刻思考。
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多的是为了营造一种禅意境界,让人们在园林中感受自然的美好。
植物配置也是为了体现主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通过对植物的精心设计和布局,来表达主人的思想情感和对自然的理解。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还可以折射出园林主人的个性和品味,从而彰显主人的高雅与典雅。
二、植物配置的分类根据园林的不同风格和布局,植物的配置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通常可以分为“山石、树木、花卉、竹木”四大类。
其中,“山石”指的是园林中的假山、山石等园林景观,其搭配的植物主要为松树、柏树等。
树木则包括了各种树种,如梅、榕、柳等。
花卉则主要是指一些美丽的花卉植物,如牡丹、菊花、桂花等。
而竹木则是指园林中的竹子和其他木本植物,它们在园林中起到了点缀和装饰的作用。
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作用,植物的配置需要考虑到其生长习性、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因素,从而达到最佳的植物配置效果。
三、植物的选择选择植物是植物配置的关键,不同的植物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的选择是非常讲究的。
园林主人需要根据园林的风格与布局,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来进行植物配置。
一般来说,园林中的植物种类通常包括了树木、花卉、竹木和山石。
树木是园林中常见的植物之一,它们可以营造出一种安逸、恬静的氛围,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HongFei,HuangMinyi,Chen Lei,SunHao,JiangYunsen,HuangFajian
2.2中国古代园林植物应用特点
2.2.1符合植物生态习性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深厚的美学基础,造园和绘画是相互渗透和借鉴的。反映在山水画上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自然的摹写,讲究“源于自然”,而后“高于自然”。在表现出对植物种植生态环境的考虑,其露根画法如是说:“树生于山,土厚者多藏跟,若嵌石漱泉于悬崖千仞铁壁万层之地则含牙古书,每多露跟”[5]。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长在岩石上的植株,由于土层浅,营养条件受限,故树形多蜿蜒曲折,甚至露根,显现遒劲的姿态。应用于园林中,树木与山石配置,不可以选择树体通直的植株,因为它既不符合自然的规律,也不符合审美的情趣[6]。园林植物配置中,岸边植柳,高山栽松,水上放莲等等,都有对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考虑,也是对不同植物对生态条件有不同要求的科学认识。这都体现了造园与绘画是相互渗透和借鉴的。当然以协议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山水画主要表现出一种提炼过的审美体验。山水画体现了创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表达了对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怀和尊重,值得令人借鉴[7]。
Keywords: Ecological Water Landsca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arden Art; Classic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ting Disposition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搭配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搭配分析1、因地制宜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最高境界“宛如天成”,即将人造的产物和大自然的产物相吻合,抹去人为的痕迹,将人的审美与自然的美结合起来。
在我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中,也考虑到了土壤质量对种植植物的影响。
在同一地域中,不同的土壤质量也要区分开,根据植物的喜好来种植。
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要根据它们的特点来种植。
2、因时制宜春耕夏耘和秋收冬藏是我国古代在种植业和农业中最主要的思想,这一思想也同样应用于园林植物配置中。
植物都有自身的天性,生存的季节也有所不同。
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时,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在不同的季节种植,才能保证植物在园林中存活,为人们提供优美的景色。
因时制宜的思想不仅体现在植物的种植季节,还体现在植物的嫁接上。
植物的嫁接和植物的种植时令有所不同,也要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
有些植物的嫁接对时令的要求比较高,否则就会较难存活。
3、因材制宜配置植物时利用的就是植物的各种特性,所以一定要充分考虑植物本身的性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我国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时总结出的规律,应用到植物园林配置中,就是要遵循师法自然的基本原则。
植物有自身的生长规律,在配置园林植物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特性,重视植物配置的基本生态需求,形成植物之间的平衡、和谐生长。
只有尊重植物的生长习性,给予最正确的生长环境,植物才能良好的生长。
4、性天同气性天同气思想最早应起源于儒家的思想,儒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与天地参”,这其中包含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原则和方式。
“与天地参”的主要思想就是人和自然之间有很明确的身份关系,两者各司其职,承担不同的责任,进而达到和谐共处的境界。
荀子也曾经提到过“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的思想,这一思想表达的就是人和天之间有不同的发展和道路,但是如果想要共同发展,就要各司其职,尊重各自的发展,达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目的。
所以,总结他们的思想,就是将天、地、人三者联系在一起,达到性天同气的效果。
古典园林常用植物配置方法

自隋唐以来萌芽的文人园林中植物四季配置方法的总结----多偏于江南中小型私家园林一、春景1、桃花妖艳,宜植于山庄、别墅的山坳或小桥、溪涧之旁,与柳树配置,桃红柳绿。
更显桃花明媚如霞的风采。
2、杏花繁茂,宜于屋角墙头或疏林厅榭之旁。
3、梨花冷韵,李花纯清,宜种于安静的庭院或花圃之中,早晚观之,或以美酒清茗在其中接待朋友。
4、紫荆繁荣,花期也长,宜于栽在竹篱或花坞之旁。
5、海棠娇美,宜植于大厅、雕墙之旁,或以碧纱为屏障,并点起蜡烛灯,或凭栏,或斜靠床缘而赏之。
6、牡丹、芍药姿色艳丽,宜砌台欣赏,旁边配以奇石小品,并有竹林作背景,远近相映。
二、夏景1、石榴红艳,葵花灿烂,宜种于粉墙绿窗之旁,每当月白风清之夜,可闻其香。
2、荷花柔嫩,宜种在近水阁、轩堂等建筑的向南水面中,享受微风送荷香,欣赏荷叶缀晨露。
3、藤萝花叶掩映,梧桐、翠竹更显清幽,宜载于深深的庭院或孤亭之旁。
4、棣棠花如黄金,宜丛植;蔷薇则可以作为锦绣似地屏障,宜作高的屏障,或立架赏之。
三、秋景1、菊花情操高尚,宜载于简朴的茅舍清斋之旁。
植于溪边,其带露的花蕊缤纷,美不胜收。
2、桂花浓香,宜栽于高台大厅之旁,有着凉风飘忽桂花香,飘然若仙的意境。
3、芙蓉美丽恬静,宜栽于初冬的江边或深秋的池沼。
4、芦花似飞雪,枫叶成丹林,宜高楼远眺。
四、冬景1、水仙、兰花品格高逸,宜以瓷盆配石成景,置于卧房的窗牖之旁。
2、梅花、蜡梅标清飘逸,宜种于疏篱、竹坞或曲栏、暖阁之旁,冬春之际,红花与黄白花色相间,古干横枝,令人陶醉。
3、松柏苍劲,突兀嶙峋,宜种于峭壁奇峰,以显其坚韧不拔,耐风抗寒的风骨。
参考书:《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朱钧珍。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其特点之一就是植物配置的精
心设计。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审美理念和哲学思想。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注重四季变化。
根据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四季
各有特色,所以古典园林一般采用四季常青和落叶植物交替搭配的方式,使得园林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景致。
春季常见的花卉如梅花、桃花和杜鹃等点缀园林,夏季常见的植物如竹子和荷花等为园林增添清凉和雅致,秋季的菊花和枫叶让园林呈现出淡雅的秋意,冬季则以松树和梅花等落叶植物为主要景观,营造出寂静而清冷的美感。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
古典园林一般采用
自然山水、树木、花草等元素进行布局,但同时也注重人为的修剪和雕塑。
这种人工的介入是为了强调植物的品种、形态和颜色,以及创造出独特的园林景观效果。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园林能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给人们带来宁静、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讲究意境的营造。
古典园林通过对植物种类、组
合和摆放方式的精心打造,以及与建筑、水景等元素的有机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这种意境可以是山水的宁静与壮美,也可以是季节的变幻与流转,又或是情趣的幽雅与浪漫。
通过植物配置的巧妙组合,中国古典园林成功地营造出了让人沉浸其中、陶醉其中的独特氛围。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包括四季变化的精心安排、自然与人工的
和谐统一,以及意境的营造。
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审美追求和人文思想,使得古典园林成为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
古典园林常用植物配置有哪些

古典园林常用植物配置有哪些植物具备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优美景观等多重功能,植物景观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空间构成要素。
古典园林常用植物配置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典园林常用植物配置,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 古典园林常用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是古典园林构成的要素之一,它的功能一是造景,保护好世界遗产古典园林的植物特征,是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国际公约《佛罗伦萨宪章》就对历史园林的植物作了原则规定。
买地建造沧浪亭的苏舜钦,是一个聪慧而又德才兼备之人,当年虽被谤罢官,但凌霜傲雪的骨气仍存,永葆高风亮节的意愿尚在,流溢芬芳的追求未泯。
古代以竹、兰、梅、荷为植物中的“四君子”,所以,在沧浪亭的植物中,前面的三样植物景观非常突出,而在园外的河水里,则栽有荷花。
竹子,节格刚直,喩人高风亮节,怀若虚谷。
竹子的种植占了沧浪亭的很大比重,近几年在品种和数量上又几乎增加一倍。
在种植上疏密有致,做到大小高矮层次分明,使之自成一景,非常具有观赏性。
兰花,典雅高洁,象征高尚。
沧浪亭的兰花可说是名扬全国。
近几年不断引进新种,增加数量,还别开生面,每年都举办展览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梅花,性直坚贞,以其清神逸韵、铁骨冰心折服世人。
在闲吟亭左前方、闻妙香室后就是一个梅圃,可以想象,当年主人在室内攻读,身处幽境,暗香缭绕,心怡神清,学识日进。
荷花,脱俗无邪,清纯高洁。
在藕花小榭背后的一段水面,原本种有荷花,岸边的这栋傍水建筑因此得名。
但随着时光流逝、人事沧桑,不知何时起,这段水面连续多年空白无物。
而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在这段水面又重现了当初“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的情景。
从上述植物配置的变化里,我们看到了人们花在遗产保护上的心血与汗水,同样,在竭力保持有关植物品种和数量不变的工作中,也可看到园林人所付出的辛劳和所获得的成效。
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植物有哪些方竹、梓、薜荔、桧柏,是园中依附于山石,叶色姿态均不尽相同、榉,主要分为秋色叶类,是构成园中山林与绿荫的主要树种、彩色叶类和特色叶类树种、增加园中生气的效果;、构骨、栀子,或作为冬季点缀。
中国古典园林花木栽植的3种配置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花木栽植的3种配置方式在漫长的中国古典园林建设史上,形成了园林植物配置自成体系的类型和方法,如栽梅绕屋,堤弯宜柳,槐荫当庭,移竹当窗,悬葛垂萝等,都反映出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特有风格。
另外,也有集中的种植某种具有特色的植物成为专类园的做法,如西汉上林苑中的扶荔宫,宋代洛阳的牡丹园;明清时代的枇杷园,竹园,梨香院等。
古典园林的花木栽植是我国造园艺术的一份宝贵财富,它较好的处理了植物与建筑,山石,水体,园路之间的关系,把花木与建筑,假山等硬质造园素材互相穿插,渗透,融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取得了很好的观赏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花木栽植的3种配置方式如下:1、花木与山石的配置花木与山石的配置,也是古典园林中的花木配置的精彩部分之一。
古典园林中的假山常分为土山,“土包石”假山和“石包土”假山。
土山是指完全以自然土壤堆成的假山,“土包石”假山则是以山石为主体,外部堆积较厚的土壤,土山或“土包石”假山以土壤为主体,它们的花木配置多采取复层混交方式,旨在形成类似于山林的植物景观,如苏州拙政园东部的“放眼亭”土山,中部山岛等;“石包土”假山,是指有驳岸或挡土墙的假山,在靠驳岸或挡土墙一边,为显示假山的陡峭峻拔,常栽植枝干虬曲的花木,或将花木修剪成半悬崖形,使枝条斜出假山以外,以与假山相呼应,如苏州留园,狮子林假山的花木配置。
石山土较少,怪石嶙峋,多数情况是在石山上留好植穴,选择造型优美的松、柏、黄杨、紫薇、梅花、南天竹等,在配置时不使之过分浓密,仿佛从石缝中长出,达到一种宛自天成的效果。
如怡园的“螺髻亭”峭壁、耦园东部黄石峭壁、环秀山庄的悬崖峭壁等。
2、花木与水体的配置花木与水体的配置在古典园林中也非常受重视,其设计往往独具匠心。
古典园林水池边通常是假山驳岸或者条石驳岸,植物配置通常在驳岸内种植一些不阻挡视线的花木,如迎春、探春等垂挂于驳岸上,或在假山石上攀爬地锦、薜荔、络石等藤本植物,使假山驳岸更显古朴。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原则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建筑与园艺工程高度结合的产物, 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体, 是中国传统居住、休闲、观赏、文学艺术等综合营造的艺术空间体形环境, 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是人类生存的命脉。
园林里的山山水水和花草树木, 使园林显得生机勃勃, 情趣幽逸。
“石本顽, 有树则灵。
”树木可使顽石有灵气, 画面才有气韵。
古人说:“山借树而为衣, 树借山而为骨, 树不可繁, 要见山之秀丽; 山不可乱, 须显树之光辉。
”从山与树两者之间的关系,把配置原则作了很好阐述。
一、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景观配置风格和特色由于造园时, 受不同的审美精神、情趣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具体地处理和安排山、水、植物及建筑等要素上, 会体现和追求不同的审美效果, 这样就导致了园林风格与特色的区别同样也形成了不同的植物景观配置风格和艺术特色。
中国传统园林因地域差异, 从而导致它风格上的差异。
也造成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和特色的不同:皇家园林体现了皇家园林气派,古拙庄重的苍松翠柏等高大树木与色彩浓重的建筑物相映衬, 形成庄严雄浑的园林特色。
私家园林追求的是朴素淡雅的城市山林野趣。
在咫尺之地,突破空间的局限性, 创作出“咫尺山林, 多方胜景”的园林艺术, 依仗于植物的配置。
二、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审美特点时间流程中的季相美:在时间流程中显现出春、夏、秋、冬四时周而复始的运动, 而一年四季除了显示气候冷热变化外, 更鲜明地显示了山水花木的具体形象变化, 都可以称为季相美。
植物景观的空间审美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形成的空间, 无论是从其层次、意境等许多方面看, 均有突出特点。
运用植物同其它造园要素创造出一个“入狭而得景广”的壶中天地, 才能产生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运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材料, 使产生不同的冠形、色彩、叶形、高低等变化。
引起观赏者视觉变化, 从而引起不同的视觉感受, 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
如在一条稍有弯曲的园路旁, 分段配置不同的花木; 也可结合山石、池水、房屋、亭廊等, 用花木或衬托、或掩映; 或是芳香袭人的兰桂, 或用晶莹碧透的蕉叶等随势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运用效仿自然手法造景
现代城市休闲类景观也经常借鉴古典园林植物的造景手法, 在植物配置上注意植物的自然形态,让观赏者在城市植物 景观中更多地感受自然。
03
运用单一植物题材
古典园林中使用单一品种植物造主题园的手法非常常见, 比如圆明园的曲院风荷、梧桐树屋,拙政园的枇杷园等, 这一造景手法在现代景观也经常运用,运用传统手法比较 成功的案例有襄阳的中华紫薇园,还有北京的紫竹院公园 里面的风荷夏晚、竹院春早等等。
以植物的
和生长习性为前
提,模拟、仿照自然,致力于创造
出人工自然。另外,在景观的组织
方面古人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
方法,如利用借景将自然山川纳入
园中,或者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
手法,造成视觉错觉,即使是在很
小空间中,也可以利用“三五成
林”,创造“咫尺林”的效果。
如图1-1 沧浪亭周围均衡配置有五六株大乔木,更显山林之清幽,古亭之韵味。 如图1-2 庭外大乔木即可打造“山林”的景观意境,这种“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造景手法确实是精妙。
02
植物与山石的配置
植物和山石的配置也常常出现在古 典园林中,这种配置又分石包土的 假山和土包石的假山。
土包石的假山是山石外部包裹着厚 厚的土壤,在此基础上种植植物, 植物配置常采用混交的种植方式, 人工痕迹不明显,旨在营造出像是 自然山林中的景观,比如拙政园"放 眼亭"中的假山,还有艺圃的假山等。
01
视觉上
古典园林为了让园子在四季都可以有视觉美感,所以在植 物配置上非常注重植物四季的变化,季节的变化会改变园 林中的意境,并给人不同的的感受,而这些一般都是通过 以植物配置为媒介发挥其作用的。
花木配置按高度、花期时间和植物颜色来搭配,使园中有 四季不谢之花。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案例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案例那我就来说说苏州拙政园的植物配置案例吧。
一、拙政园概况。
拙政园那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大明星。
它就像一个绿色的大舞台,植物们在这儿各显神通。
二、植物配置妙处。
1. 以水为中心的植物搭配。
你看那水边,种了好多垂柳。
就像一个个长发飘飘的姑娘在水边梳妆呢。
垂柳细长的枝条垂到水面上,风一吹,那画面就像在给水面挠痒痒,水波跟着笑个不停。
而且垂柳的绿色和水面的波光粼粼搭配起来,简直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除了垂柳,水边还有大片大片的荷花。
到了夏天啊,那荷花一朵朵地冒出来,有白的像雪,有粉的像霞。
荷叶呢,就像一个个大盘子,托着那些娇艳的荷花。
荷花和荷叶把水面遮得严严实实的,你要是划个小船在里面,就感觉自己像钻进了一个绿色和粉色的童话世界。
而且荷花的清香啊,弥漫在整个园子的空气里,闻着就叫人心里舒坦。
2. 庭院中的植物组合。
在拙政园的庭院里,常常能看到竹子和芭蕉的搭配。
竹子嘛,直直地挺立着,就像一个个守卫园子的士兵,节节高升,有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劲儿。
芭蕉呢,它的叶子又大又宽,就像一把把大扇子。
下雨的时候,雨滴打在芭蕉叶上,滴答滴答的,就像在演奏一场大自然的音乐会。
这竹子和芭蕉一刚一柔,放在一起特别和谐。
还有梅花树也常常出现在庭院里。
冬天的时候,别的花都谢了,梅花却迎着寒风盛开。
那一朵朵小小的梅花,红的像火,白的像玉,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在古色古香的庭院建筑映衬下,梅花就像一个冷艳的佳人,给园子增添了一份高洁的气质。
3. 不同季节的植物变换。
春天的时候,拙政园里的桃花开了。
那满树的桃花,就像天边的云霞落到了园子里。
桃花树下还常常搭配着一些小草花,像荠菜之类的,星星点点的小花和艳丽的桃花相互映衬,充满了生机。
到了秋天,园子里的银杏树叶变黄了。
那满树金黄的银杏叶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在空中飞舞,落在地上就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旁边的枫树呢,叶子红得像火,红与黄交织在一起,就像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美不胜收。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就是这么巧妙,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美景,就像一个永远不会落幕的自然大戏台。
中式庭院的植物形态

中式庭院的植物形态
中式庭院的植物形态:
1.中式庭院植物配置讲究运用中国传统植物,外来植物引用较少;
2.植物形态上追求自然,很少修剪整齐;
3.植物应用中注重乔灌木的合理搭配体现出植物立体空间层次感。
常用植物
乔木:乌桕、桂花、垂丝海棠、石榴、腊梅、罗汉松、胡柚、鸡爪槭、紫薇、枇杷等。
花灌木:迎春、含笑、小叶黄杨、火棘、无刺枸骨、棕竹、红花继木,美人蕉等。
造园手法上,中式庭院“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充分运用自然要素造景,将山水、植物、建筑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艺术特征及方法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艺术特征及方法摘要; 我国造园历史悠久,从商周时期园林的起源到隋唐时期的发展再到两宋清初的成熟。
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其自然情趣和人文内涵上。
植物作为园林四要素之一,具有四大艺术特征:自然性、文化性、精炼性、生态性。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征,总结中国古典园林配置方法,从而对当今园林植物配置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古典园林、植物配置、艺术特征、配置方法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概述周维权先生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1)本于自然又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含蕴[1]。
这些特点通过园林四要素:山、水、植物、建筑所体现。
这四要素对应着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四项主要工作。
当今我们经常听到的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等,同时国家规定综合公园绿地率在75%以上,由此可见植物造景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至关重要一环。
总结我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大都具备了自然性、文化性、精炼性、生态性四大艺术特征,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四大原则。
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中无论是植物还是山石、建筑、水体的营造都紧紧围绕着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并且又通过他们的营造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的配置具体的传达了园林的四大特点。
2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四大艺术特征2.1自然性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的自然性,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主要通过植物种植时模仿自然的感觉,而不像西方园林修剪的非常的整齐。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的是自然,这就要提到“隐逸”的思想,隋唐时期私家园林兴起,文人在造园时,希望他们的园子像田园山林一样,即使在市井之中也能享到隐逸的乐趣,所以在植物配置上尽可能的模仿自然,不显示一点人工的痕迹。
2.2文化性隋唐时期我国私家园林开始兴起,此时文人、士大夫参与造园,如杜甫浣花溪草堂,庐山的白居易草堂、王维的辋川别业等等。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于山水画 的指导 , 运用造园技 巧, 把理想 的景观 在适宜 的位置 营
造 成园林 。 还有 的造 园者按 诗文 、 楹 联取裁植物景观 。 中国的园
二、 檀物 的季相 变化—— 四季有量 在时间流程 中显现 出春 、 夏、 秋、 冬 四时周 而复 始的运 动, 除 了显, 都可以称为季相美 。园 中的植 物随着春夏 秋冬 四时交替 , 雨雪 阴晴天气变化 , 改 变意境而影 响到人 的感受 。传统 园林植 物配
其中松 、 竹、 梅 又因其耐寒 习性 而被誉为“ 岁寒 三友” , 深为人 f f :
中国园林空 间多围成既小 又封闭 的院落 , 包括建筑 、 游廊 、 墙垣等 , 如果花木 过于茂盛 , 就会显得局促 拥挤 , 但是 如不培植
花木 , 势必光秃单调 。这样的环境 中从视觉 的观点看 , 点种 的树
新 中国古典 园赫植物配置特点
黑龙江 赵敏
中 国古典 园林的植物 配置兼顾 了植 物的形神之 美 , 注重植 物的 自身特性 及在 中国传统 文化 中被赋 予的文化意 蕴。因此 , 中国古典 园林植 物配置特点是 自然美和寓 意美的艺术组合 。
一
色象征丰收与喜悦 ; 冬 的白色象征光明 、 洁净 。 大 自然和植 物 合而成的景观一年 四季 、 一 日之时各不相同。 对 四季来说 , 春 明媚 , 夏 日灿烂 , 秋天清 朗, 冬 日严寒 。对 一 日来说 , 日出朝霞 、
音 乐重旋律 , 书画 重笔意 , 花木重 姿态 , 中国园林 中的花 革 树 木审美按色彩 、 姿态取裁方法 居多。园林艺术 之源是线条 的 艺术 : 树 木本身 就是 自然 的线条, 或 硬 朗或 柔和 , 从灵 动的线 条
条直线 。 此外 , 还需 要配置灌木 、 花草 , 作 为乔木的陪衬 。 随着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植物配置而闻名于世。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依山傍水:中国古典园林通常建在山水之间,利用自然地形和水景来营造一种愉悦的环境。
植物配置要与山水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的景观效果。
在山脚下种植一些高大的树木,可以起到遮阳挡风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园林增添绿色。
在湖泊和池塘周围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莲花等,可以增加园林的静谧与雅致。
2. 追求自然: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的审美理念,追求自然景致的呈现。
植物配置要尽量做到自然、随意,不刻意修剪或雕琢。
例如,在园林中可以种植一些常绿乔木或灌木,让园林四季常青,同时还可以种植一些开花植物,如牡丹、梅花等,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美感。
3. 反映哲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常常反映哲学思想,通过植物的选择和摆放来表达主人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园林中常常会种植一些寿桃、松树等寓意长寿和坚韧不拔的植物,以表达对美好生活和坚强意志的追求。
4. 追求平衡和谐: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追求整体的平衡和谐,注重色彩的搭配和形态的对比。
植物的选择要根据其色彩和形态的特点来搭配和组合,既要注重植物单独的美感,又要注重植物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例如,可以将色彩鲜艳的花卉和叶片比较淡雅的植物搭配在一起,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奇特美。
5. 追求意境和情调: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追求意境和情调的营造。
通过特定的布局和植物的选择,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和抒情的氛围。
植物的配置要顾及空间的变化和流动,形成一种动静结合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植物的音响效果来增加园林的情调,比如种植一些会发出轻微声响的竹子等。
以上是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一些艺术手法参考内容,通过合理的选择和布局植物,可以为古典园林增添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和哲学的丰富内涵。
中式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 中式园林精神内涵
• 虽由人作 • 宛自天开
• 精神美属性
• 刚直美 • 梅花:傲霜雪而开,先众木而华 • 松、竹、桂 • 高洁美 • 梅花、松、竹、菊、荷 • 雅逸美 • 梅、荷、竹 • 潇洒美 • 梅、竹
拟人、情感与吉祥
• 人格化:
十二客之说: 牡丹=贵客,梅 =清客 菊 =寿客,瑞香=佳客 丁香=素客,兰 =幽客 莲 =净客,桂 =仙客 茉莉=远客,蔷薇=野客 芍药=近客,茶蔗=雅客
风水与中国园林植物
• 中国的建筑与环境观
“因为人人知道择居之道,要点不在所见的内部什么样子,
而在从这所屋子望出去的外景是什么样子,所着眼者实 在在屋子的地位和四周的景物……所以中国人对于房屋和 花园的见解都以屋子本身不过是整个环境中的极小部分”
语堂
——林
• 风水说与植物
– 风水说的环境吉凶观认为建筑周围山上林木茂盛为吉,并常 通过在建筑环境中植“风水树”或“风水林”来聚气。
• 风水说的环境吉凶观认为建筑周围山上林 木茂盛为吉,并常通过在建筑环境中植 “风水树”或“风水林”来聚气。
• 风水理论最反对伐树,“乡中有多年之乔木,与乡运有关, 不可擅伐,……或有高密之树,当位之不吉而应伐者,…… 于随年岁宫交承之际,渐减去之,不可一旦伐清。盖树之
位吉者,伐则除吉,位凶者,动亦招凶”。
• 生物习性:植物的宜阴、宜阳、喜燥、喜湿、当瘩、当肥者,古人认 为都应顺其性情而朝夕体验之。“杜鹃花极烂慢,性喜阴畏热,宜置 树下阴处”,“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他处植之,绝无丰致”
• 位置经营:“有名园而无佳卉,犹金屋之鲜丽人;有佳卉而无位置, 犹玉堂之列牧竖” (陈昊子《花镜》)
• 季相:“使四时有不谢之花,方不愧名园二字”(陈昊子《花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式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古典园林的周边的植物如何配置是个大学问,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中式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古典园林中由于园主人身份不同以及园林功能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园林建筑风格各异,故对植物配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北京皇家古典园林,为了反映帝王的至高无上、尊严无比的思想,加之宫殿建筑体量庞大、色彩浓重、布局严整,选择了侧柏,桧柏、油松、白皮松等树体高大、四季常青、苍劲延年的树种作为基调,来显示帝王的兴旺不衰、万古长青是很相宜的。
这些华北的乡士树种,耐旱耐寒,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树姿雄伟,堪与皇家建筑相协调。
颐和园、中山公园、天坛、御花园等皇家园林均如此。
颐和园前山部分的、筑庄严对称,植物配植也常为规则式。
进门后二排桧柏犹如夹道的仪仗。
数株盘槐规则地植于小建筑前,仿佛警卫一般,为了炫耀“玉堂富贵”、“石榴多子”等封建意识,园内配植了白玉兰、海棠果、重瓣粉海棠、牡丹、芍药、石榴等树种,而迎春、蜡梅及柳树是作为报春来配植的。
各种花园的植物配置美式庭院:
草坪、灌木、鲜花。
美国这一新生的民族,在北美的新大陆上对自然表现出了人类儿童般的天性,率真、自由,他们在与自然交流中如游戏般获得快乐。
在对自然的好奇和热爱中了解自然、融入其中。
美国人在自然风景和园林中是很快乐的。
丰富的自然:森林、草原、沼泽、溪流、大
湖;草地、灌木、参天大树,构成了广阔景观,美国人把它引入自己的生活中,同时要把它引入城市,甚至建筑中。
地中海式庭院:
常见的植物有仙人掌、多肉植物和棕榈树,还有针叶类植物,此外无花果和葡萄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棚架 ---地中海庭院的典型特征之一,可种植一些攀援植物如叶子花、凌霄和白色茉莉花都是地中海庭院的经典植物。
现代风格庭院:
植物能够娶到柔化坚硬的建筑材料的作用,垂直高大的植物在结构和形象上效果非常好。
在现代风格的庭院中经常运用高大、狭长的线条来同低矮的具有雕塑风格的植物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可选用竹子、新西兰亚麻、丝兰及肉质长生草等
水际植物的配置1•水边的植物配置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
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
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
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驳岸的植物配置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
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
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
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来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活泼气氛。
3•水面植物配置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
水中植物配置用荷花,以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
但若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时,或设计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时, 则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塞,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示倒影。
4.堤、岛的植物配置水体中设置堤、岛,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常与桥相连。
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
岛的类型很多,大小各异。
环岛以柳为主,间植侧柏、合欢、紫藤、紫薇等乔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层次,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