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化常识训练题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文化常识训练题教师版

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

1.古代的纪时法比较特殊,如平旦、晡时、黄昏、人定等。按时间先后来说,“人定”在“黄昏”之前。(×)

解析:“人定”在“黄昏”之后。(《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寞人定初”)

2.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明天、第二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解析:“旦日”有“初一”的意思,但没有“正月初一”的意思。

3.“十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纪月、纪日。(√) 4.阴历和阳历的区别在于阳历(公历)的年月日比阴历的要迟一个月左右,和我国的气象、物候的对应关系不如阴历强。(×)

解析:阳历的年月日比阴历的要早一个月左右。

5.“晦”,指阴历每月的三十日,这是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法中的一类,此类纪日法还有朔、望、既望等。(×)

解析:“晦”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对点训练]

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

1.“公车”,汉代官署名。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2.“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起源于明代。(×)

解析:起源于隋朝。

3.“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

4.“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解析: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5.“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解析: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6.“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前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

7.“进士及第”,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8.“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西汉武帝时开始设立,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

9.“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人们把中试者称为“秀才”。

(×)

解析:中试者称为“举人”。

10.“会试”是地方政府组织的考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及第者称为“进士”,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第一名称为状元。(×)

解析:“会试”是中央政府组织的考试。

[对点训练]

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

1.“六部”,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如礼部管理官吏的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事。(×)

解析: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2.“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等。(×) 解析: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3.古时朝廷对官吏有严格的考课制度,考核政绩最差的称“课殿”,最好的称“课最”,考核结果是任免官吏的重要依据。(√)

4.“学政”是“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地主持乡试,并督察各地学官和生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解析: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

5.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社会掌管国子监或太学的重要机构,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由科举至翰林,是非常荣耀的,由翰林至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善天下”的表现。(×)

解析: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

6.“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既规劝天子改正过失,又对百官及各地事务进行弹劾或劝诫的官。“谏”的要义在于“直言以劝正”。(×)

解析: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

7.“迁”与官职调动相关,在古代还有“左迁”“右迁”的说法,左迁为升官,右迁为降职。(×) 解析: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

8.“转”有时指的是“迁官转任”,如“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有时解释为贬官,如“转除”“转任”“转补”。(×)

解析:转除:升官。转任:转换所任职务。转补:迁调官职,以补缺额。

9.“除吏部尚书兼侍讲”“擢进士第”“寻改使浙西”中,“除”是任命,“擢”“改”是升职的意思。(×)

解析:“改”是调动官职。

10.“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

于调动职务的。(×)

解析:“转”是关于职务调动的,《张衡传》中有“再转复为太史令”。

[对点训练]

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

1.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解析:古代男子20岁时行加冠礼,以示成年,又称“弱冠”,而非18岁。

2.“伏阙”,即拜伏于宫阙下。多指臣下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3.“服除”,即脱去孝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穿大功服的亲族服丧一年,穿小功服的亲族服丧五个月。(×)

解析:穿大功服的亲族服丧九个月。

4.“服阕”指古人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阮元因丁父忧离职,服丧期满后担任兵部侍郎。(√)

5.“丁卯、己巳、戊申”,皆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命运。(√)

6.社稷: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解析:社,古代指土地之神;稷,指谷神,即农业之神。

[对点训练]

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

1.“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子女称作庶出。(×)

解析:“嫡母”是妾生的子女对父亲的正妻的称呼。

2.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3.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宋史·侯蒙传》中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4.“天圣”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有且只有一个年号。(×)

解析:有的皇帝可以起多个年号。

5.“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在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

解析:“藩镇”指设立的节度使或边境地区的长官。

6.“请老”,指官吏因为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官员正常退休称“致仕”“致政”“休政”等。(√)

7.“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