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陶艺教学情感交流与创新策略探索研究-2019年文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陶艺教学情感交流与创新策略探索研究

目前,陶艺热与陶艺教育正风靡世界,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地传承我国悠久的陶艺历史传统和文化精髓,许多小学已将陶艺课定为校本课程,纳入学校的总课表,使陶艺教学走进课堂,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这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充分施展了陶艺教学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这一学科成为闪耀的新星。在教学中,探索陶艺教学,实现教学相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陶艺教学意义的再认识

陶艺教学体现了美术教学的民族性。艺术魅力的来源之一是它具有民族性,陶艺正是如此,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富于魅力的。毛主席曾说过:“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无论东方西方,各民族都要有自己的东西”。我国的陶艺正因为有鲜明的民族性,才在世界艺术长廊占据首席之地。学生通过学习古老的陶艺历史和陶艺的技能,一方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另一方面,手脑并用的“运动思维”更有效地促进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愉悦、创造潜能得到发挥、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二、陶艺教学有利于开发孩子们的审美创造力

绘画教学展现的是平面艺术,而陶艺则是半立体或立体的艺术。捣泥、拍打、切割、塑形、刻制、彩绘等一系列的陶艺学习过程,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操作机会,还给他们提供了饱满而自由的艺术想象、艺术创造的空间:泥材、工具、构思和技法的创新;陶胚上刻制纹理、装饰色彩、刻画细节,不仅都能体现创造,也能实现创造,有利于开发孩子们的三维空间造型和审美创造力。他们在陶艺课上共同讨论、研究、完成作业,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潜移默化地锻炼和提升。

三、陶艺教学中的创作思路指导

意大利陶艺家波尼索拉曾说过:“我献身于陶艺,因它开创了各种可能性,那是绘画所没有的。当工作进行的时候,新的方法、新的范畴和新的经验永远

是开放的”。这句话既说出了陶艺的内在精神,又验证了陶艺教学中创作思路的多元化。

一块默默的、无形的、不具生命活力的泥土,通过教师的启发及学生们的构思,创作出了许许多多造型奇特、稚拙、充满生气、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物、动物、兽类及各式各样的壁饰和刻有印纹的不规则陶器,仿佛被赋予了多彩的生命。

在教学中的陶艺制作有以下几种参考方法:

(1)拟人法:将动物形象或器物形象拟人化,赋予这些形象以新的生命或一种新意。在艺术大师毕加索的许多瓶罐造型的陶艺作品中,其造型大多来自人形。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欣赏这一途径,让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并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陶艺创作之中,设计出独具创意的作品。

(2)形态重叠法:将两个以上的视觉形态相叠构成新的形态。采用夸张与对比相叠,或者整体与整体、整体与局部相叠。

例如:将几个盘筑的瓶罐经扭曲变形后粘在一起,重新组合成新的造型等等。通过经常这样的练习,增强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3)空间交叉法:由于陶艺是立体或半立体的、具有空间感的创作,因此要引导学生从绘画的平面思维扩展到三维立体思维,创作时要融入空间概念,此项教学必须通过让学生观察平面与立体的对比,找出规律,才能理解并掌握。

(4)夸张变形法:将视觉形象有意地加以改变,拉长或压扁,抽象表现或夸张的突出某一局部,引导孩子通过强调物体的某一特征,显出特殊的装饰效果,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四、陶艺教学中xx的情感交流

陶艺教学较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孩子们对陶艺兴趣浓厚,另一方面,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也是无处不在的。为此,教师要准备好大量的欣赏作品,并充分向孩子们展现它的艺术美,并用感性的语言交流将他们引入审美情境。教师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注意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要鼓励他们

大胆想、说、做、评,给学生自由表达和表现的机会。课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陶艺活动。例如,开展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访陶艺老前辈,参观陶瓷厂等,欣赏古今陶瓷,扩大学生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使得孩子们从小就在美的创造和美的熏陶中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同时又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促使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的交融,使孩子们的艺术天赋和潜在能力得到进一步开发、培养和提高。

五、陶艺教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更高

陶艺教学中,学生要与陶泥、水、颜料、坛坛罐罐、各种工具和辅助材料频繁的打交道,稍有不慎,便会“乒乒乓乓、稀里哗啦、泥水边地”,既破坏了教室环境,又影响了教学效果。

这就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孩子们做好一系列的课前准备,在课堂教学中,不乱走动,各种工具材料按序摆放,下课后要清理现场,搞好卫生,强调注意安全等等。孩子们只有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陶艺课才能上得有始有终。

审美创造的空间是广阔的,陶艺教学的艺术更是五彩缤纷的:题材的取舍、主题的选择、艺术形式的选择、技法的选择、个性的展现……这一切都是多样化的。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古往今来陶艺题材的创新、陶艺主题的创新、陶艺材料和工具的创新、陶艺技能技法的创新、陶艺风格的创新……鼓励他们也去大胆创新,为他们的后续审美创造学习夯实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陶艺课是一门趣味性、创造性、知识性和实践性极好的科目。在陶艺的制作、装饰和烧制过程中,自然渗透了物理、历史、数学、几何、美学和化工等多种学科知识与技能,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现与统一,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陶艺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并具有“创新”这一永恒主题和本质内涵。因此,陶艺教育是对少儿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与师生互动协作进取的动手能力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