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陶艺教学情感交流与创新策略探索研究-2019年文档
小学陶艺教学情感交流与创新策略探索研究 2019年文档
小学陶艺教学情感交流与创新策略探索研究目前,陶艺热与陶艺教育正风靡世界,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地传承我国悠久的陶艺历史传统和文化精髓,许多小学已将陶艺课定为校本课程,纳入学校的总课表,使陶艺教学走进课堂,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这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充分施展了陶艺教学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这一学科成为闪耀的新星。
在教学中,探索陶艺教学,实现教学相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陶艺教学意义的再认识陶艺教学体现了美术教学的民族性。
艺术魅力的来源之一是它具有民族性,陶艺正是如此,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富于魅力的。
毛主席曾说过:“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无论东方西方,各民族都要有自己的东西”。
我国的陶艺正因为有鲜明的民族性,才在世界艺术长廊占据首席之地。
学生通过学习古老的陶艺历史和陶艺的技能,一方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另一方面,手脑并用的“运动思维”更有效地促进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愉悦、创造潜能得到发挥、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二、陶艺教学有利于开发孩子们的审美创造力绘画教学展现的是平面艺术,而陶艺则是半立体或立体的艺术。
捣泥、拍打、切割、塑形、刻制、彩绘等一系列的陶艺学习过程,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操作机会,还给他们提供了饱满而自由的艺术想象、艺术创造的空间:泥材、工具、构思和技法的创新;陶胚上刻制纹理、装饰色彩、刻画细节,不仅都能体现创造,也能实现创造,有利于开发孩子们的三维空间造型和审美创造力。
他们在陶艺课上共同讨论、研究、完成作业,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潜移默化地锻炼和提升。
三、陶艺教学中的创作思路指导意大利陶艺家波尼索拉曾说过:“我献身于陶艺,因它开创了各种可能性,那是绘画所没有的。
当工作进行的时候,新的方法、新的范畴和新的经验永远是开放的”。
这句话既说出了陶艺的内在精神,又验证了陶艺教学中创作思路的多元化。
课题组论文——《小学陶艺活动浅谈》
课题组论文——《小学陶艺活动浅谈》中国陶瓷艺术历史源远流长、造陶形式及表观技法繁多,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目前,国内外不少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选用陶艺教学活动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探讨,已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
小学阶段的陶艺活动,主要是让儿童使用陶泥进行雕刻与塑造物体的一种艺术活动形式。
这种活动除具备着绘画等二度平面艺术教育促进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功能,尤为重要的是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手、眼、脑三者的协调能力与心智技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的手不仅仅是劳动的器官,并且具有认知功能。
当手在接触物体时,会感知到物体的属性(例如软与硬、冷与热)。
手部在劳动操作中,产生的触摸感觉,形成一种机能复杂的运动分析能力。
而这种能力,学生可以在搓、捏、团陶泥过程,在塑造陶泥过程中获得。
此外,在陶艺活动中,学生获得立体三维空间感和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是平面艺术所欠缺的。
在进行小学陶艺活动中,我有两点较深刻的认识:一、小学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制订活动目标和内容的依据小学阶段低年级(7—8岁)的儿童,小肌肉群发育日趋结实而动作灵活,抽象思维萌芽后迅速发展,他们可以自如地用泥条盘造接近自然物的物象。
我们选用了《瓶子造型》、《表情丰富的脸》等课题,促进其想象力、造型能力的发展。
这些课题促使学生对自然物象更带主观性的观察,又不断运用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和储存的信息,进行创作。
例如:在塑造《表情丰富的脸》中,他们用团出的泥粒,搓出的泥条,将其压扁或捏细,粘合构成表达喜怒衰乐的五官,又会把泥条扭成麻花状、卷圆圈状表现各式头发,这些形态各异的、极具童趣的面谱,是我们成人无法想象和表现的。
小学阶段中高年级(9—12岁)的儿童,身心正迅速发展,动手能力较强了,视野的扩宽,思维的活跃,能初步感觉到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开始懂得对自己的作品因幼稚而感到可笑。
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追求理性,造型上希望能接近自然物象,会用“像”作为衡量美的标准。
小学陶艺课程教与学的实践和探索
小学陶艺课程教与学的实践和探索陶艺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陶泥制作的艺术品,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玩泥巴”,对于孩子们来说,玩泥巴是惬意不过的游戏了,但如何让这种游戏走进课堂,并成为义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是我一直探索的。
分析起来陶艺的主要特点是容易上手、参与性强。
更为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与双手创造美,用自己的智慧带来愉悦,促进学生拓展个性想象空间,提高创新能力。
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养成了陶艺既循序渐进、又大胆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学校开展陶艺教学以来,才让学生真正有了认识陶艺,接触陶艺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造的“舞台”,是他们离开狭窄的书本,放松心情,回归自然。
模块教学对象为三、四、五、六四个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这几个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感知的掌握的能力大大增强。
所以教学起来也相对容易。
那么怎样在陶艺的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出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学科的目标与要求呢?《标准》强调,综合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教师又如何在陶艺的教学过程中寻找艺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课程,唤起学生对未来领域的探索欲望,并初步体验愉悦和成就感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与调查研究中的一些初浅认识。
一、注重学生课前准备,进行预习搜寻与新课有关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快速、准确搜集信息的能力实践证明陶艺的课前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先让学生自主的接触学习内容,通过独立观察去分析所制作对象,使每个学生对学习内容与所制作对象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了解与认识后,将会产生各自不同的想象与疑问,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自主的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与讨论。
交流自己对有关学习内容与信息资料的收集,使心里的疑问得到了解答,这样既扩大了自己的知识与想象的空间,又增强了制作的自信心。
通过多次教学实践的探索,注重课前预习与收集资料的主动自学,不但让问题得到答案,同时又为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传播信息的途径和方法非常之多,可利用的信息量也是非常之大的。
小学教育教学中陶艺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探究论文
小学教育教学中陶艺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探究论文小学教育教学中陶艺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探究论文摘要:陶艺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效果存在密切的联系。
该文分析了陶艺教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陶艺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能够为陶艺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陶艺教学;审美;随着国家对教育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培养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培养一批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陶艺教学人才,也成为各高校发展的方向之一。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陶艺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陶艺教学的特点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泥与火的艺术。
陶艺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艺术性强。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是成型与烧结相结合所形成的一项艺术,教学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教师仅仅将陶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传授给学生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审美、文化等角度帮助学生将知识升华到更高层次,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其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高。
陶艺课程的关键在于动手做,是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一门课程。
教师如果仅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容易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造成阻碍,对学生的就业与未来的发展均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小学教育专业陶艺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目前,多数大专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均开设了陶艺这门课程,为大专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大专生的陶艺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
实践课程缺乏陶艺课程本身更加倾向于实践,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小学教育专业的陶艺教学仍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
长此以往,容易对其全面素质的培养造成阻碍,进而对其教育能力的提升产生影响。
2。
师资力量薄弱当前,大专小学教育专业陶艺课程的教师一般来源于两大渠道:一是本校的教师,二是校外的专业人士。
小学美术课堂开展陶艺教育教学探索研究
小学美术课堂开展陶艺教育教学探索研究摘要:陶瓷艺术是人类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蕴含着不可估量的文化积淀。
在玩泥土的过程中感受陶艺泥工的魅力所在,体验儿时亲近自然的美好,玩转那份指尖的灵巧,通过自我的创意表达情感,在创造中获得乐趣。
关键词:陶瓷艺术素质教育文明传承小学美术课堂中技术初步呈现了三维立体的泥塑制作,学生通过做泥工的练习获得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情感体验,在欣赏、制作、创新中感受美术的乐趣,感受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教育的重要性。
一、扎根小学美术课堂,有效开展陶瓷艺术教育小学美术课堂的材料选择是多元的,各种纸品、木头、铁丝、布料、丝网……都可以通过人灵巧的指尖,在掌握一种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升华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泥,相对来说可塑性强、安全易操作,并且取材容易,试问又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玩泥巴呢?兴趣有着神奇的驱动力,变无效为有效,转低效为高效。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对某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和实践。
1.我国陶艺教育的现状陶瓷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影响了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这种单纯的手工技艺,很难融入现代生活之中。
目前,我国的生活陶艺、环境陶艺、陶艺教育等方面都已相对落后。
而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陶艺教育早已进入小学、中学、大学的课堂。
陶艺能让学生亲近自然、返璞归真、表达自我情感,同时又能传承本国传统悠久的文化。
我国的陶艺教育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除了大学相关专业开设了陶瓷艺术课程外,中小学几乎没有设置陶艺课程,这样的现状直接造成知识的断层。
2.设置合理的陶瓷艺术课程我国正在不断深化新课程的改革,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可增加陶艺的教学内容。
因此有必要在基础课程落实实施的前提下,对陶艺教育课程做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美术课程应该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多安排一些拓展性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兴趣,并逐步提高其审美素质以及动手能力。
陶艺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陶艺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陶艺教学是美术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其以其独特的视觉、触感和艺术感染力,得到了广大小学教师和学生的热烈追捧。
陶艺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品质,提升其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
因此,合理地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用陶艺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陶艺教学的特点陶艺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动形象2、富有个性陶艺教学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创造力,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够促进学生艺术天性的发挥,培养其独特的审美观和个性风格。
3、开阔学生视野陶艺教学涉及到广泛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知识,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4、注重实践体验陶艺教学是一种基于行动的实践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过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教学形式陶艺教学可以作为小学美术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形式,在传统的绘画教学中加入陶艺元素,通过陶艺教学来促进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2、教学内容陶艺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和特点自由安排,不仅可以涉及到基本的陶艺造型和制作技巧,也可以拓展到陶艺工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现代陶艺艺术发展的趋势和成就等方面。
3、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在陶艺教学过程中,要保证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将陶艺教学与其他美术教育活动和学科知识相结合,使学生从不同维度感受到美的魅力和文化意义。
4、教学目标陶艺教学的目标应该符合小学美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文化自信和良好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陶艺教学研究1、陶艺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针对陶艺教学中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体系,对于促进陶艺教学的科学发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陶艺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陶艺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陶艺教学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重要价值。
陶艺作为一门古老而富有创意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陶艺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陶艺制作过程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揉泥、塑形、拉坯等,这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手部肌肉和协调能力。
通过不断地实践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渐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陶艺创作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通过泥土表现出来。
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限制,学生能够大胆地想象和创造,培养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陶艺作品的造型、色彩、质感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
学生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和欣赏到各种优秀的陶艺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培养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陶艺制作是一个需要耐心和专注的过程,从揉泥到塑形,再到最后的烧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认真对待。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耐心细致、专注做事的良好习惯。
二、陶艺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尽管陶艺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学校由于经费有限,缺乏专业的陶艺教室和设备,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陶艺材料的采购和更新也存在一定困难,限制了教学的开展。
(二)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小学美术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陶艺专业培训,在教学中难以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
此外,由于陶艺教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一些教师对开展陶艺教学存在畏难情绪。
(三)教学方法单一在一些学校的陶艺教学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往往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模仿制作,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引导。
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陶艺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践策略(一)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学校应加大对陶艺教学的投入,建设专门的陶艺教室,配备齐全的陶艺设备和工具。
开展小学陶艺教学的策略探究
开展小学陶艺教学的策略探究摘要:在艺术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进行涂涂画画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这是今后美术课程发展的核心目标。
将小学美术教学融入陶艺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多种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其在对美的感知中增强表现美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关键词:小学陶艺;教学;策略探究艺术是一门互动性很强的艺术课程,它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还能让学生创造出新的艺术元素,对美和未来产生美好的追求,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教育要求下,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结合相关资源,丰富美术教育的内涵,提高其艺术素养。
陶瓷艺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陶艺教学中主动创造艺术课程是一门集思想观念和艺术灵感于一体的现代课程,肩负着激发学生美术创作兴趣的重要任务。
学生对美术课程是否感兴趣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
艺术教育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的表现能力、创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兴趣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原动力,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后续实施,教师要结合新的载体和方法,开展美术教育,为学生学习兴趣的萌芽创造新的环境。
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着结合陶艺来改变美术课程的教学形式,依靠全新的教学管理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美术知识,运用陶艺来完成美术学习任务。
本文以《三原色》教学为例,以往的小学美术教育要求教师对教学知识、美术创作技巧等进行全方位的讲解,使学生在以后的美术创作活动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因此,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形成积极参与美术创作活动的良好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结合陶艺,可以给学生带来新的创作灵感,把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特征的陶艺作品带入课堂,让学生感受陶艺作品的色彩美、线条美和形体美。
陶艺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陶艺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陶艺是一门古老而又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土与水、手与心的交流,更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将陶艺教学引入小学美术课堂,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陶艺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进行探讨。
一、陶艺教学对小学生的启蒙意义1.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细心观察力陶艺制作是一个需要精细、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学生在制作陶艺的过程中,需要灵巧的双手和细心的观察力,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把握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对事物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通过制作陶艺作品,学生既可以增强对美的认识,又可以领略到陶艺的独特魅力。
他们可以从中体会到陶艺作品所具有的美感和审美价值,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和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水平。
1. 教学内容设置陶艺教学应该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内容。
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不同陶艺种类、地区及其特色,让学生从中了解到陶艺的文化内涵和各自的艺术特点。
结合实际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技法,通过简单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的陶艺制作技能。
2. 教学方法选择在陶艺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陶艺的魅力。
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讲解,或者亲自制作示范作品,再或者直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快地了解到陶艺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要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3. 课外拓展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陶艺的魅力,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陶艺作品展览或者参加陶艺制作活动。
通过参观和亲自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陶艺作品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和独特之处,也可以切身感受到陶艺作品制作的技巧和艺术价值。
陶艺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陶艺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一、引言
陶艺是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
的关注与研究。
陶艺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
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从陶艺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学生在陶艺教学中
的表现以及如何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陶艺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
三、学生在陶艺教学中的表现
在陶艺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可以通过陶
艺制作得到充分的锻炼。
在制作陶艺作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实物或图片,然后根据
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进行制作,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
创造力也可以通过陶艺制作得到提升。
陶艺制作需要学生运用双手和眼睛的协调能力,在
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造型和装饰,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
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可以得到培养。
在陶艺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培
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研究与完善陶艺教学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陶艺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可以研究和总结陶
艺教学的经验和方法,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
可以将陶艺教学与其他学科进
行有机结合,如数学、语言等,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
也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陶艺教学方案,满足他们的不同发展需求。
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
的合作,开展教师培训和学生交流,促进陶艺教学的发展和应用。
小学美术教育中陶艺教学的实践探究
小学美术教育中陶艺教学的实践探究摘要:随着现代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对于小学学习越来越重要,而为了有效引导小学生的美术教育学习,陶艺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逐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本文就小学美术教育中陶艺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分析,并阐述了如何在教学小学美术教育中实行陶艺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陶艺教学;实践研究引言:陶艺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更好的锻炼小学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且通过色彩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不断的促进小学学生的美术教育发展。
为了使陶艺教学能够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发挥最大程度的作用,学校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在小学学生的美术教育中进行陶艺教学。
1.陶艺教学的重要性1.陶艺教学可以挖掘本地文化,传承美术教育本土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比如本地的文化活动,一些建筑风格等等,但是陶艺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手段表现出本土文化。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陶艺教学的学习通常是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的。
比如以“瓷器之都”的河北为例,小学学生可以对本地陶瓷博物馆进行参观,通过视觉上的感官刺激,切身体会陶艺的独特魅力。
在陶艺教学中,在本地文化的基础上,捏出更好的陶艺作品。
通过陶艺教学的学习,提高了小学学生学习美术教育的兴趣,使小学学生在美术教育中不断的挖掘本土文化的魅力,并且对美术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陶艺教学通过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在一定程度推动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陶艺教学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1]。
1.陶艺教学可以渲染雕塑心灵,化土为器泥火传情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陶艺教学的独特性还在于可以让学生根据心中所想捏出自己喜欢的陶艺品,表达自己丰富的感情。
比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可以让学生在母亲节捏出妈妈的样子作为母亲节的礼物,学生在捏陶瓷艺术品的过程中,根据母亲的样子来捏,想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母亲的爱。
一方面学生在捏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感情,可以从心理体会母亲的爱和理解母亲的不容易和艰辛;另一方面,当母亲受到学生亲手制造的陶瓷艺术品时,一定会非常感动,感觉自己的孩子长大了。
小学陶艺教学情感交流与创新策略探索
小学陶艺教学情感交流与创新策略探索
王倩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目前,陶艺热与陶艺教育正风靡世界,许多小学已将陶艺课定为校本课程,这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充分施展了陶艺教学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教学中,探索陶艺教学,实现教学相长,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总页数】1页(P43-43)
【作者】王倩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小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75
【相关文献】
1.情在陶艺教学意在创新培养——聋生陶艺教学初探 [J], 范丽青
2.基于创新与情感交流的小学陶艺教学研究 [J], 王倩
3.小学陶艺教学情感交流与创新策略探索研究 [J], 王倩
4.美术教育专业陶艺教学的模式对中小学陶艺教学的影响 [J], 施晓弘
5.高校陶艺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英本科陶艺教学对比 [J], 林逸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学美术陶艺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美术陶艺教学实践与思考美术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而陶艺作为美术的一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陶艺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实践中,小学美术陶艺教学需要教师们注重方法和策略,以及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实践出发,探讨小学美术陶艺教学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思考。
小学美术陶艺教学的实践应该强调“体验”和“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大师作品,了解陶艺的历史渊源,来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用泥巴模仿简单的动物或器物,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体验和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陶艺,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小学美术陶艺教学的实践应该关注“启发”和“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素材和工具,比如颜料、画笔和陶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兴趣,进行自由创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学生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进行创作,更深入地了解陶艺,更积极地进行学习。
小学美术陶艺教学的实践应该重视“展示”和“分享”。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心得。
可以组织一些展览或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更有动力地进行创作。
学生也可以通过欣赏他人的作品,学习他人的创作方法,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表现水平。
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可以更积极地进行创作,更充实地进行学习。
小学美术陶艺教学的实践需要注重“评价”和“规范”。
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技术和内容的评价。
《关于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
关于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陶艺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特别是陶艺的制作工艺及其发展,更是绚丽多彩,鲜艳夺目的一页。
中国作为瓷的母国、陶的故乡,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不断更新的过程。
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文明史。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陶艺已经不再是中国特有的专利,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都把陶艺作为现代文化的一种形式,学习中国传统陶艺的技术,并融入他们的文化教育与生活之中。
与陶的故乡——中国相比,其应用范围与文化辐射更为广阔。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对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
国家教育部决定在二十一世纪新的课程标准中“将陶艺正式列入教育内容”,(教育部〖1999 年213 号〗)这将对广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如今,陶艺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形式的一种,仍然没有真正走入课堂,一些地区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对陶艺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同时由于陶艺教学中用到的陶泥原料、陶艺工具等都限制了陶艺教学的发展,更缺少的是科学化、实质性的教学研究者。
一系列的现象说明陶艺教育工作还没有步入正轨。
因此,如何使陶艺教育在小学顺利、积极开展,切实探索一条适合小学陶艺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势在必行的,更是有一定意义的。
捏泥制陶是人类童年特有的手工文化,伴随着孩子的充分想象与灵巧的手的完美结合,把一块块泥变成一件充满稚拙、灵性的作品,不但开发了学生内在潜质,又充分了体验了成功的愉悦,这些都为学生培养了较高的审美情趣、激发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打下了良好基础。
综合以上几点原因,我校决定对陶艺教育在小学学科教学进行开发,在对陶艺教育进行系列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发陶艺校本教材,进行陶艺作品的制作等。
我们决定在教学中采取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方法,即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难易不同的课程内容,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一起努力共同探索陶艺教育在小学的开发,我们积极对陶艺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如果能够得到升级,一定会得到许多有价值的陶艺科研成果。
小学美术陶艺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美术陶艺教学实践与思考一、引言美术陶艺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艺术门类,其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陶艺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随着国家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和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陶艺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小学美术陶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二、教学目标设定在进行小学美术陶艺教学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美术陶艺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美术表达能力。
陶艺教学还应当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应当具体明确,例如:1.培养学生对陶艺的认知和兴趣;2.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和创造能力;3.培养学生细心、耐心和动手能力。
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规划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设计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就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陶艺教学内容应当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造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1.陶艺基础知识的讲解:介绍陶艺的基本知识,包括陶艺的起源、发展历史、工艺流程等,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陶艺材料和工具的认识:介绍陶艺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了解陶艺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如黏土、陶轮、刻刀等,培养学生对陶艺材料和工具的认知。
3.陶艺技法的学习:教授陶艺的基本技法,如拉坯、捏坯、刻划等,让学生学会基本的陶艺技法,掌握陶艺的基本操作方法。
4.陶艺创作的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陶艺创作实践,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自己动手制作陶艺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选择在小学美术陶艺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基于创新与情感交流的小学陶艺教学研究
㈡
作 机 会 , 给 他 们 提供 了饱 满 而 自 由的 艺 术想 象 、 术创 还 艺
造空间 : 泥材 的创 新 、 具 的创 新 、 思 的 创 新 、 法 的创 工 构 技
新 , 个方面都能体现创造 , 能实现创造 , 多么 > 各 都 这
誓
实 现 自 己 的 愿 望 , 样 才 是 符 合 儿 这 童 发 展 的规 律 。 在 辅 导 教 学 的过 程 中 , 师 的 观 念 应 该 要 有 个 彻 底 的 教
不 可 取 的 。 因 此 我 们 一 定 不 要 只 注
往 上 移 动 的 房 子 。教 师 让 学 生 了解 和 欣 赏 一些 基 本 的准 则 ( 层 次 、 如 色 彩 、 图 等 ) 后 , 赋 予 他 们 随 意 构 之 应
Pdm a ̄ Sc OlT hO eac n Re ar hig se ch
蠢学 、 教学 研犯
专研 题究
基 于创 新 与 情 感交流 的小学 陶艺 教 学研 究
江 苏 南京 外 国语 学校 仙林 分 校 小 学 部 王 倩
目前 , 陶艺 热 与 陶 艺教 育 正 风 靡 世 界 , 了全 面 提 高 为
、
陶 艺 教 学 意义 的再 认 识
陶 艺教 学 体 现 了 美 术 教学 的 民族 性 。 艺术 魅 力 的来 列 的 陶 艺 学 习 过 程 , 仅 给 孩 子 们 提 供 了丰 富 的实 践 操 不
源 之 一 是 它 具 有 民族 性 , 是 民族 的 , 越 是 世 界 的 , 越 就 越 富 有 魅 力 。毛 主席 曾说 过 : 艺 术 的基 本 原 理 有 共 同性 , “
《关于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
《关于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陶艺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特别是陶艺的制作工艺及其发展,更是绚丽多彩,鲜艳夺目的一页。
中国作为瓷的母国、陶的故乡,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不断更新的过程。
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文明史。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陶艺已经不再是中国特有的专利,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都把陶艺作为现代文化的一种形式,学习中国传统陶艺的技术,并融入他们的文化教育与生活之中。
与陶的故乡——中国相比,其应用范围与文化辐射更为广阔。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对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
国家教育部决定在二十一世纪新的课程标准中“将陶艺正式列入教育内容”,(教育部〖1999年213号〗)这将对广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如今,陶艺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形式的一种,仍然没有真正走入课堂,一些地区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对陶艺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同时由于陶艺教学中用到的陶泥原料、陶艺工具等都限制了陶艺教学的发展,更缺少的是科学化、实质性的教学研究者。
一系列的现象说明陶艺教育工作还没有步入正轨。
因此,如何使陶艺教育在小学顺利、积极开展,切实探索一条适合小学陶艺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势在必行的,更是有一定意义的。
捏泥制陶是人类童年特有的手工文化,伴随着孩子的充分想象与灵巧的手的完美结合,把一块块泥变成一件充满稚拙、灵性的作品,不但开发了学生内在潜质,又充分了体验了成功的愉悦,这些都为学生培养了较高的审美情趣、激发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打下了良好基础。
综合以上几点原因,我校决定对陶艺教育在小学学科教学进行开发,在对陶艺教育进行系列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发陶艺校本教材,进行陶艺作品的制作等。
我们决定在教学中采取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方法,即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难易不同的课程内容,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一起努力共同探索陶艺教育在小学的开发,我们积极对陶艺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如果能够得到升级,一定会得到许多有价值的陶艺科研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陶艺教学情感交流与创新策略探索研究
目前,陶艺热与陶艺教育正风靡世界,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地传承我国悠久的陶艺历史传统和文化精髓,许多小学已将陶艺课定为校本课程,纳入学校的总课表,使陶艺教学走进课堂,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这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充分施展了陶艺教学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这一学科成为闪耀的新星。
在教学中,探索陶艺教学,实现教学相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陶艺教学意义的再认识
陶艺教学体现了美术教学的民族性。
艺术魅力的来源之一是它具有民族性,陶艺正是如此,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富于魅力的。
毛主席曾说过:“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无论东方西方,各民族都要有自己的东西”。
我国的陶艺正因为有鲜明的民族性,才在世界艺术长廊占据首席之地。
学生通过学习古老的陶艺历史和陶艺的技能,一方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另一方面,手脑并用的“运动思维”更有效地促进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愉悦、创造潜能得到发挥、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二、陶艺教学有利于开发孩子们的审美创造力
绘画教学展现的是平面艺术,而陶艺则是半立体或立体的艺术。
捣泥、拍打、切割、塑形、刻制、彩绘等一系列的陶艺学习过程,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操作机会,还给他们提供了饱满而自由的艺术想象、艺术创造的空间:泥材、工具、构思和技法的创新;陶胚上刻制纹理、装饰色彩、刻画细节,不仅都能体现创造,也能实现创造,有利于开发孩子们的三维空间造型和审美创造力。
他们在陶艺课上共同讨论、研究、完成作业,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潜移默化地锻炼和提升。
三、陶艺教学中的创作思路指导
意大利陶艺家波尼索拉曾说过:“我献身于陶艺,因它开创了各种可能性,那是绘画所没有的。
当工作进行的时候,新的方法、新的范畴和新的经验永远
是开放的”。
这句话既说出了陶艺的内在精神,又验证了陶艺教学中创作思路的多元化。
一块默默的、无形的、不具生命活力的泥土,通过教师的启发及学生们的构思,创作出了许许多多造型奇特、稚拙、充满生气、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物、动物、兽类及各式各样的壁饰和刻有印纹的不规则陶器,仿佛被赋予了多彩的生命。
在教学中的陶艺制作有以下几种参考方法:
(1)拟人法:将动物形象或器物形象拟人化,赋予这些形象以新的生命或一种新意。
在艺术大师毕加索的许多瓶罐造型的陶艺作品中,其造型大多来自人形。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欣赏这一途径,让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并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陶艺创作之中,设计出独具创意的作品。
(2)形态重叠法:将两个以上的视觉形态相叠构成新的形态。
采用夸张与对比相叠,或者整体与整体、整体与局部相叠。
例如:将几个盘筑的瓶罐经扭曲变形后粘在一起,重新组合成新的造型等等。
通过经常这样的练习,增强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3)空间交叉法:由于陶艺是立体或半立体的、具有空间感的创作,因此要引导学生从绘画的平面思维扩展到三维立体思维,创作时要融入空间概念,此项教学必须通过让学生观察平面与立体的对比,找出规律,才能理解并掌握。
(4)夸张变形法:将视觉形象有意地加以改变,拉长或压扁,抽象表现或夸张的突出某一局部,引导孩子通过强调物体的某一特征,显出特殊的装饰效果,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四、陶艺教学中xx的情感交流
陶艺教学较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方面孩子们对陶艺兴趣浓厚,另一方面,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也是无处不在的。
为此,教师要准备好大量的欣赏作品,并充分向孩子们展现它的艺术美,并用感性的语言交流将他们引入审美情境。
教师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注意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要鼓励他们
大胆想、说、做、评,给学生自由表达和表现的机会。
课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陶艺活动。
例如,开展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访陶艺老前辈,参观陶瓷厂等,欣赏古今陶瓷,扩大学生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使得孩子们从小就在美的创造和美的熏陶中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同时又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促使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的交融,使孩子们的艺术天赋和潜在能力得到进一步开发、培养和提高。
五、陶艺教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更高
陶艺教学中,学生要与陶泥、水、颜料、坛坛罐罐、各种工具和辅助材料频繁的打交道,稍有不慎,便会“乒乒乓乓、稀里哗啦、泥水边地”,既破坏了教室环境,又影响了教学效果。
这就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孩子们做好一系列的课前准备,在课堂教学中,不乱走动,各种工具材料按序摆放,下课后要清理现场,搞好卫生,强调注意安全等等。
孩子们只有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陶艺课才能上得有始有终。
审美创造的空间是广阔的,陶艺教学的艺术更是五彩缤纷的:题材的取舍、主题的选择、艺术形式的选择、技法的选择、个性的展现……这一切都是多样化的。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古往今来陶艺题材的创新、陶艺主题的创新、陶艺材料和工具的创新、陶艺技能技法的创新、陶艺风格的创新……鼓励他们也去大胆创新,为他们的后续审美创造学习夯实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陶艺课是一门趣味性、创造性、知识性和实践性极好的科目。
在陶艺的制作、装饰和烧制过程中,自然渗透了物理、历史、数学、几何、美学和化工等多种学科知识与技能,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现与统一,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
陶艺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并具有“创新”这一永恒主题和本质内涵。
因此,陶艺教育是对少儿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与师生互动协作进取的动手能力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