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课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大纲(试行)》

合集下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10《磨刀不误砍柴工》精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10《磨刀不误砍柴工》精

课题名称:第一课磨刀不误砍柴工基本说明:1、教学时间:45分钟2、授课人数:60人3、课时:1课时4、课型:新授课5、授课班级:中职生6、课题出处:教材分析:针对中技生开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H的是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核心LI标。

通过对劳动自身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创造历史、创造美好生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道理;体察认识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树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学生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并能在劳动过程中具有劳动热情和创造情怀。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践行技能成长,技能报国的理想,培养学生担当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技能人才,从此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教学目标:1、使学生主动锻炼修改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2、能够认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及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必要性。

提高用相关方法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白学习习惯对人的影响以及不良学习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的表现。

在实践上知道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及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自己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实践。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一一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一一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一)读故事,谁聪明。

你能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吗?(磨刀不误砍柴工)同学们,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很多人做事之前不去思考,不做准备,结果往往效果不佳。

做事前能多一份思考,精心准备,也许你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议一议谁的做法更好?做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

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习惯的看法: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 是在幼儿园。

〃乂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劳动教育课实践教学大纲(3篇)

劳动教育课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 背景介绍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学会劳动的良好品质。

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2. 课程目标(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学会劳动的良好品质。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为今后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通过劳动实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1. 课程内容(1)劳动观念教育:介绍劳动的意义、劳动者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劳动技能培训:教授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清洁、整理、烹饪、种植等。

(3)团队合作与协作:组织学生参与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通过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 课程安排(1)每周一节劳动教育课,共16周。

(2)每周安排2小时实践教学,共32小时。

(3)实践教学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阶段一:劳动观念教育(2周)阶段二:劳动技能培训(6周)阶段三:团队合作与协作(4周)阶段四:生活自理能力培养(4周)三、实践教学环节1. 劳动观念教育(1)邀请劳动模范、优秀劳动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劳动者的艰辛与付出。

(2)组织学生观看劳动题材的电影、纪录片,感受劳动的伟大。

(3)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感悟。

2. 劳动技能培训(1)清洁、整理:教授学生清洁、整理教室、宿舍、家庭等场所的技能。

(2)烹饪:教授学生基本的烹饪技巧,如炒菜、煮饭、烘焙等。

(3)种植: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种植活动,学习植物养护知识。

3. 团队合作与协作(1)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清洁、绿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开学第一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开学第一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课程性质,教学大纲是这样描述的,本课程是技工院校和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基础课程,本课程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技能人才为导向。

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践行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

关键点是本课程是技工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基础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个课程列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计划,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大纲,建议用16学时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及综合测评。

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劳动的价值通过课堂内外的劳动实践活动来体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以及创造性劳动的真实意义,让学生懂得劳动才是成就自身技能梦想的有效途径,关键点就是要用16个学时。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内容是什么?
这个课程内容围绕劳动价值劳动形态劳动主体劳动准备四个主题,按照价值性建构性审美性的教育原则。

通过问题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内心深处感悟,认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审美中主动完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有效学习。

创造美好生活课程目标是什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个课程是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目标,通过对劳动自身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创造历史创造美好生活,创造有价值人生道理。

体察认识,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并在劳动中能根据劳动热情和创造情怀,那我们这里有个关键点。

关键点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大纲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大纲学分:1学时:21适用专业:中职院系各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中职学生的必备公共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践行技能成长,技能报国的理想,培养学生担当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技能人才,从此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二、基本要求1.认识劳动的历史美。

2.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3.树立一种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意识: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校园各类劳动者的敬意。

三、教学条件1.以教师主讲的方式,适当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2.教学时,每班必须配备一名主讲教师。

3.学生在课前须自备作业本。

六、考核方法1.期末笔试重点考核知识、理论和部分专业能力占总成绩的50%。

2.每个人单独通过的论文占总成绩的40%。

3.出勤、作业与课堂答问占总成绩的10%。

七、教学说明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是指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方法,它重在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结合。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探讨研究,进行自我教育。

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教学引向深入,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使学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2.课堂讨论法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对所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作更深层的思考,通过共同讨论,开拓思维、提高认识。

课堂讨论的优点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师生之间感情交流,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了解和合作。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又称情境教学法,它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该方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思考、讨论,由教师分析、解剖,最后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观点,从而使教学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课程教学计划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课程教学计划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计划一、课程名称,学时,适用专业1、课程名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计划2、学时数:203、适用专业:所有专业二、课程的内容(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针对中技生开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目的是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目标。

通过对劳动自身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创造历史、创造美好生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道理;体察认识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树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学生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并能在劳动过程中具有劳动热情和创造情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1.本课程列入学校劳动教育课教学计划,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

建议用16学时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及综合测评。

2.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的价值,通过课堂内外的劳动实践活动来体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以及创造性劳动的真实意义,让学生懂得劳动才是成就自身技能梦想的有效途径。

本课程列入学校劳动教育课教学计划,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的价值,通过课堂内外的劳动实践活动来体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以及创造性劳动的真实意义,让学生懂得劳动才是成就自身技能梦想的有效途径。

(四)本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五)教学措施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如音频、视频、图片等教学内容,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学过程程序化,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多种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2020/9/1。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技工学校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技工学校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技工学校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劳动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79.02.20•【文号】[79]劳总培字6号•【施行日期】1979.02.20•【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技工学校工作条例(发布日期:1986年11月11日,实施日期:1987年1月1日)废止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技工学校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日[79]劳总培字6号)现将技工学校工作条例(试行)发给你们。

请各省、市、自治区劳动局转发各技工学校试行。

试行中有什么问题,望及时函告我局。

技工学校工作条例(试行)第一章总则一、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

它的基本任务,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能够掌握现代生产技能的四级技术工人(指实行八级技术等级标准的工种)。

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是:思想政治方面: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技术操作方面: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工种、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完成本工种中等复杂程度的作业,养成遵守操作规程和文明生产的习惯。

技术理论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工种、专业所要需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

文化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本工种、专业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文化水平,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主要文化课程要提高到高中水平。

身体方面: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格。

二、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学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要以教学为中心妥善安排,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计划的全面完成。

开学第一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精选9篇)

开学第一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精选9篇)

开学第一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开学第一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精选9篇)开学第一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篇1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防肺结核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1、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2、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安全教育总结新学期开学以来,为提高六(2)班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上好新学期第一堂安全课: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育: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二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生伤害事故。

三是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严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若有发烧症状的及时自觉就医等。

同时,给学生上的安全第一课,坚持安全第一,落实安全措施的原则,着重进行防水、防电、防火、防毒、防骗、防病等知识的宣传及交通法规、卫生知识、安全常规等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的能力,为全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标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标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理论课适用专业:所有专业授课单位:深德技工学校学分:学时:16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杨净净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针对中技生开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目的是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目标。

通过对劳动自身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创造历史、创造美好生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道理;体察认识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树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学生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并能在劳动过程中具有劳动热情和创造情怀。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课程设计理念:劳动创造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

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工作者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增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劳动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劳动创造教育中,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增益学生的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又要求劳动教育与技术、家政、职业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获得终身进行技术劳动和技术学习的能力,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

加强劳动创造教育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素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课程设计思路:劳动创造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必修课,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理念:劳动创造教育以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操作性强。

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

但劳动创造教育的主旨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上,除了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注重操作活动中学生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的培养等。

中职《劳动教育》教学大纲

中职《劳动教育》教学大纲

中职《劳动教育》教学大纲
一、前言
本教学大纲根据《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实验教学计划(2019年版)》编写,旨在规范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中职生劳动教育水平。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劳动的含义,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具备劳动技能和基本安全防护知识;
3.掌握一定的劳动组织和管理能力;
4.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
1.劳动的含义和作用;
2.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知识;
3.常见简单生产实践活动,如农作物栽培、手工制作、电工实
践等;
4.劳动组织和管理知识;
5.劳动倡导和崇尚劳动文化。

四、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
2.个性化、差异化教学,注重教学进程中的培养;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研究。

五、考核办法
1.事前考核:课堂测试;
2.过程考核:大作业或小组实践项目;
3.总结性考核:期末考试。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教程》;
2.参考书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职业安全与健康条例》等。

七、教学日历
第一课时:劳动的含义和作用;
第二课时: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知识;
第三至六课时:生产实践活动;
第七至八课时:劳动组织和管理知识;
第九至十课时:劳动倡导和崇尚劳动文化。

八、教学评估
本教学大纲实施后,将对课程效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改善。

以上即本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望切实落实教学目标和内容,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水平。

劳动部关于印发《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

劳动部关于印发《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

劳动部关于印发《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7.12.10•【文号】劳部发[1997]351号•【施行日期】1997.1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高级技工学校标准的通知》(发布日期:2007年7月5日实施日期:2007年7月5日)废止劳动部关于印发《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1997年12月10日劳部发〔1997〕3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副省级省会城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解放军总后勤部生产管理部:劳动部、国家计委于1995年印发了《关于申办高级技工学校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5〕289号),明确了申办高级技工学校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两年来,大多数地区和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要求,积极创造条件,为发展高级技工学校打下了良好基础。

为加快高级技工学校的建设,保证办学质量和提高规模效益,劳动部制定了《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对原来规定的办学标准进行了调整,对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领导班子、教师配备和专业设置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

现将《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第一条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和劳动就业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

第二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掌握高级职业技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第三条以培养高级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同时承担技师、高级技师、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及其他培训任务。

第四条办学规模要与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相适应。

在校生规模达到1200人以上,其中高级工培养规模不少于400人(边远地区和特殊行业的学校经批准,可不受此限)。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完整版最新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完整版最新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完整版最新
理论课教案
(20**-20** 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
部长审核:
教务主任签字:
理论课教案(首页)
课堂教学安排(续表)
理论课教案(首页)
课堂教学安排(续表)
理论课教案(首页)
课堂教学安排(续表)
六、拓展活动
非洲菊又称“太阳花”,代
表不畏艰辛、辛苦
劳作、也赞颂了曾
经的付出
劳动

送非洲菊表
示劳动者是
我们心中的
太阳
向日葵
康乃馨
理论课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劳动创造美
好生活
授课章节与内容
名称
第一章历史的真相
第三课最美好的人生
授课班级烹饪20310 授课时数1节
授课时间第4周教具PPT、电脑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劳动不仅能创造出丰硕的劳动成果,更能凸显
劳动者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劳动不仅能给世界带来美好,也会成就劳动者
精彩的人生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知道在平凡的岗位上也
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劳动教育实践与探索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劳动教育实践与探索

职 业OCCUPATION交流平台文 / 周秉伟 何 芳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劳动教育实践与探索摘 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河南化工技师学院10余年的劳动教育实践为例,对劳动教育的意义进行探索。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秉承“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核心价值观,以劳动实践周、企业社会实践、劳动校园文化、志愿服务与公益劳动等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将劳动教育贯穿在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且效果卓著,堪为范例。

关键词:劳动教育 技工院校 劳动实践周 劳动校园文化10余年来,河南化工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秉承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将劳动教育贯穿在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营造了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弘扬积极的劳动精神,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形成良好劳动品质。

一、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决策部署,把劳动教育融入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劳动教育贯穿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时代风尚,倡导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使学生能够坚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践行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

二、劳动教育的目标任务学院结合技工教育特点,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精准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原则和基本内涵,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技能人才为导向,以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养劳动精神、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为目标,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为抓手,在技能学习和劳动实践中磨炼学生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引导其成长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高技能人才。

三、劳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一)日常劳动教育活动学院90%入校学生的年龄为15~16岁,由于社会上存在重学识、轻劳动的现象,导致很多学生不愿劳动、不会劳动,没有养成劳动的习惯。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中职版)》课程标准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中职版)》课程标准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中职版)》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劳动教育【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适用专业】所有专业【授课单位】【总学时】30(理论+实践)【教材】【编写执笔人】【编写日期】一、课程性质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劳动教育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劳动实践课程、公益实践课程。

通过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更好地掌握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劳动习惯和品质。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长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使学生成长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创新型人才二、课程教学目标(一)总目标劳动教育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劳动教育课程,要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在劳动教育中,既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劳动技能,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以便更好地完成劳动教育的教学任务。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理解劳动实践的首要地位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2)让学生了解劳动的辛苦,懂得现在的美好生活和良好的环境是许多人辛勤努力的结果,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从而树立劳动伟大、光荣的价值观。

(3)适时、适量、适度渗透职业教育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社会责任感以及创业精神。

劳动教育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大纲

劳动教育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大纲

编制:思政教研组ISBN:978-7-5167-4333-1编号:2020-09-01东莞市科创技工学校《劳动教育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大纲(试行)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技工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技能人才为导向,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践行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目标。

通过对劳动自身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创造历史、创造美好生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道理;体察认识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树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学生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并能在劳动过程中具有劳动热情和创造情怀。

三、课程要求1.本课程列入学校劳动教育课教学计划,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编制:思政教研组ISBN:978-7-5167-4333-1编号:2020-09-01的教学方式。

建议用16学时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及综合测评,使用20个课时进行劳动实践。

2.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的价值,通过课堂内外的劳动实践活动来体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以及创造性劳动的真实意义,让学生懂得劳动才是成就自身技能梦想的有效途径。

3.劳动教育课时安排表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备注讲课实操小计1历史的真相4592璀璨的星空4593幸福不会从天而降459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59合计162036四、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围绕劳动价值、劳动形态、劳动主体、劳动准备四个主题,按照价值性、建构性、审美性教育原则,通过问题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思考,从内心深处感悟、认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审美愉悦中主动完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有效学习。

编制:思政教研组ISBN:978-7-5167-4333-1编号:2020-09-01(一)劳动价值:历史的真相1.劳动创造历史。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教案 第10课 立足劳动,守护校园1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教案  第10课 立足劳动,守护校园1

1课题 立足劳动,守护校园 1课时2课时(90 min )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2)掌握绿化环保行动的要点和践行低碳校园生活的方法(3)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准、原则和投放要点 素质目标:(1)在校园生活中做好绿色环保的践行者、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寝室美化的时尚者和公共区域环境的维护者(2)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劳动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绿化环保行动的要点和践行低碳校园生活的方法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标准、原则和投放要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视频欣赏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 min )— 作业反馈(10 min )— 课堂导入(8min )—传授新知(25 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 )—传授新知(25min )— 知识拓展(10 min )— 课堂小结(3 min )— 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APP 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反馈 (10min )【教师】邀请五位学生展示实践演练活动的要点笔记整理【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学生实践演练活动的要点笔记整理的情况 【学生】聆听通过作业反馈环节,了解学生对实践演练活动的掌握情况课堂导入 (8 min )【教师】讲述案例“劳动必修课受质疑:把学生当免费劳动力?”,并提问:“你如何看待该校的劳动必修课?为什么?你认为劳动必修课的出发点是什么?你希望从其中收获什么?”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某高校设置劳动必修课,内容涉及打扫校园清洁卫生、门岗执勤、学校食堂餐盘清理、参与校园绿化维护等,劳动教育直接与学分学时挂钩,每学期上满24学时,才能获得2个学分。

有人质疑,这是把学生当成免费劳动力?对此,学校解释说,这是学校人才培养教育的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5《千姿百态的劳动世界》精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5《千姿百态的劳动世界》精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5《千姿百态的劳动世界》精课题名称:第二课千姿百态的劳动世界基本说明:1、教学时间:45分钟2、授课人数:60人3、课时:1课时4、课型:新授课5、授课班级:中职生6、课题出处:教材分析:针对中技生开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目的是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目标。

通过对劳动自身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创造历史、创造美好生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道理;体察认识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树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学生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并能在劳动过程中具有劳动热情和创造情怀。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践行技能成长,技能报国的理想,培养学生担当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技能人才,从此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劳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态势2、掌握劳动与职业的关系教学重点:劳动与职业的关系教学难点:了解每一种形态的劳动具有的独特意义、丰富多彩的劳动形态使世界更美好。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劳动的发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有没有联系呢?答:有。

不知同学们有没注意观察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劳动的种类有哪些?(讨论回答),邓爷爷曾经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那当社会,是不是只有农田、土地里的劳动才叫劳动?又或者坐在办公室里、讲台上等才算是劳动、工作呢?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千姿百态的劳动世界。

*开启课程之旅*用PPT导出一张百工图,让学生找找哪些是他们所熟悉的职业?哪些是他们所没听说过的职业,例如:补锅工、弹棉花工等,并说明现在这些职业已退出历史舞台及原因。

【二】讲授新课1、传统的劳动和职业结合课件,讲授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职业划分。

“士农工商四民者”,到唐朝时期,出现了“三十六行”的记载,当然“三百六十行”的说法,也许只是文言文记载中的虚数或者概数,但却说明了一个问题: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职业类别也变得越来越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教学大纲(试行)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技工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技能人才为导向,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践行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目标。

通过对劳动自身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创造历史、创造美好生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道理;体察认识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树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学生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并能在劳动过程中具有劳动热情和创造情怀。

三、课程要求
1.本课程列入学校劳动教育课教学计划,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

建议用16学时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及综合测评。

2.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的价值,通过课堂内外的劳
动实践活动来体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以及创造性劳动的真实意义,让学生懂得劳动才是成就自身技能梦想的有效途径。

四、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围绕劳动价值、劳动形态、劳动主体、劳动准备四个主题,按照价值性、建构性、审美性教育原则,通过问题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思考,从内心深处感悟、认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审美愉悦中主动完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有效学习。

(一)劳动价值:历史的真相
1.劳动创造历史。

通过对一块古城砖形成过程中所凝结劳动的探究,带领学生一起去探寻劳动创造历史的真相,进而昭示劳动在历史中的重大意义——历史上的每一幅辉煌画卷、每一次沧桑变革,无不刻上了劳动的印记。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还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历史。

2.劳动创造文明。

人类凭借辛勤劳动,不仅书写了历史,还创造出璀璨的物质文明和伟大的精神文化。

古今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用劳动铸就了璀璨的文明,同时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人类还通过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表达了对劳动之美的礼赞。

3.劳动成就人生。

劳动创造历史、创造文明,也造就了劳动者最有意义的人生。

劳动不仅能给世界带来美好,更能
凸显劳动者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成就劳动者精彩的人生,让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各自的岗位上,依靠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从而获得非凡的人生意义。

(二)劳动形态:璀璨的星空
1.劳动的历史谱系。

劳动让人类告别古猿,劳动也始终与人类历史相伴。

原始社会,劳动让人类走上进化的道路,和古猿类“分道扬镳”;农业社会,人类学会了种植农作物、驯养家畜以及手工业,此时的人类劳动仍以体力劳动为主;工业社会,工业革命对劳动形态的变化与发展影响巨大,一部分体力劳动被机器所取代,脑力劳动的作用日益凸显,劳动形态变得越来越复杂。

2.劳动的现实形态。

旧的劳动形态在不断消亡,新的劳动形态在不断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形态也日益复杂,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劳动的专业性不断提高、消费性劳动日益增多、劳动的综合性程度加强。

而无论是传统劳动还是新型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生产性劳动还是消费性劳动,每一种形态的劳动都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正是因为这些丰富多彩的劳动形态,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

3.什么样的劳动更有价值。

不同种类的劳动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劳动形态日益复杂的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家务劳
动和职业劳动哪个更重要?这些问题对认识劳动、尊重劳动以及开展劳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融合发展已成为趋势。

家务劳动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却创造着舒适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而且还饱含着促进家庭和睦、温馨、幸福等重要价值。

(三)劳动主体:幸福不会从天而降
1.我们都是劳动者。

劳动改变着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劳动者在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也在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劳动中收获自己的幸福。

同在一片蓝天下,每个劳动者都是光荣的建设者,都在用劳动服务他人的同时,享受着他人提供给我们的劳动成果。

2.劳动者的品质。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

如果说过去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推动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那么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劳动者依然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劳动者的尊严。

劳动者的尊严首先来源于国家和社会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如国家的荣誉表彰制度、社会各界自发提供的“爱心冰柜”等。

其次,来源于劳动者的自我尊重和自我肯定,只有这样,劳动者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最后,来源于法律对
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当劳动者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法律武器能够维护劳动者的尊严。

(四)劳动准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学校学习。

今天的学习者就是未来的劳动者。

为给未来的劳动做好充分准备,首先需要充分理解劳动和学习,以及学习与未来劳动之间的关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学习。

学生不仅要在学校积累知识、训练技能、修养人格等;在未来,为了应对劳动形态的不断变化,还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不断学习,更好地从事未来的劳动。

2.社会实践。

书本知识的学习是应对未来劳动的起点,学以致用的实践是通向真才实学的重要途径。

工学交替给技工院校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宝贵机会,顶岗实习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接近未来职业劳动的实践活动,技工院校学生应该充分理解其意义,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中寻找差距、锻炼能力、提高劳动素养。

除此之外,应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3.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不仅是人们应尽的义务,它还像职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一样,也创造生活价值,让家庭生活更为便利、舒适、整洁、温馨、美好。

作为负责任的家庭成员,应该积极地参与家务劳动,体验家务劳动的美妙,理解家人的辛劳,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五、课程实施
(一)实施要求及建议
1.劳动教育课专兼职教师应是完成本课程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体验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2.积极推进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鼓励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科学研究,组织经常性的劳动教育课程教研活动。

利用社会大课堂,基于实践,围绕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注重探讨式和体验式学习;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特点,设计适合学生更好认知劳动的活动或议题。

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积累优秀课型和活动案例,努力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课程模式。

3.以教材《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基础,建立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库。

鼓励教师将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微课、教案、案例、活动等优秀课程资源成果上传至技工教育网共享,技工教育网将设置专区进行集中展示,并将共享的资源自动纳入相关数字资源评选活动。

4.技工院校要把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为学生创造形式多样的校内劳动、实习实训、公益劳动等劳动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家庭发挥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

同时,将劳动意识融入各科课程,激励学生不断体悟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二)评价建议
1.本课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课程建设及学校对课程的定位等方面的评价。

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通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对劳动精神的认知程度和情感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课程建设及学校对课程的定位等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和劳动素养习得程度等来体现。

2.具体的评价方法,提倡采用专题活动、社会实践、案例分析等开放平台,让师生在自主、自在、自为的状态下,在相互观察、交流、借鉴以及实践中形成基本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判断。

指导学生如实记录自己参加学校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劳动等方面的劳动过程和结果。

3.课程的评价结果应记入学生学习档案,并以此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基本参照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