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检查重点(通用版)
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及治理制度

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及治理制度为全面贯彻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及单位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把各项规定、制度落到实处,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根据《浙江省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认定及整改管理办法(试行)》和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生产隐患安全生产隐患:是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规定,或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本单位是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隐患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应当部署、督促、检查本单位或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治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
二、隐患分级隐患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两个等级。
重大隐患是指极易导致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且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
一般隐患是指除重大隐患外,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
三、排查频次隐患日常排查:结合日常工作组织开展的经常性隐患排查,排查范围应覆盖日常生产作业环节,日常排查每周应不少于1次。
隐患定期排查: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特点,组织开展涵盖全部交通运输生产经营领域、环节的隐患排查。
定期排查每半年应不少于1次。
隐患专项排查:在一定范围、领域组织开展的针对特定隐患的排查,一般包括:(一)根据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安全工作专项部署,开展针对性的隐患排查;(二)根据季节性、规律性安全生产条件变化,开展针对性的隐患排查;(三)根据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对安全生产条件形成的变化,开展针对性的隐患排查;(四)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隐患排查。
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检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
四、责任部门和排查内容安全部门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工作,定期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组织排查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通用8篇)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通用8篇)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通用8篇)制定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将会使你工作更加轻松。
在布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日,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篇1】一、为规范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依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仔细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各项规定,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落实主体职责,订正违法行为,排解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
三、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四、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在每次监督检查时,应填写《安全监督检查记录》逐项填写被检查的时间、地点、资料、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
五、在监督检查中发觉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马上排解;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或者排解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急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临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解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或使用。
责令临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和恢复生产经营或使用,监督检查人员应事先向分管局长或局长汇报,经同意后实施。
六、各职能处室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列入处室年度考核资料。
七、本管理制度与国家相关法规如有不全都之处,以国家相关法规为准,并准时进行修订。
八、本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大安全检查监督的工作力度,强化安全管理和动态掌握,确保成都地铁有限职责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运营、建设、开发各项工作安全、平稳、有序,依据《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方法。
其次条:安全检查是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技术措施、警示和消退事故隐患、沟通安全管理阅历、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
国家总局通用版隐患排查标准

防护装置、设施本身安全性、可靠性差,包括防护装置、设施损坏、失效、失灵等。
2.3.3防护不当
未按规定配置、使用合格的防护装置、设施。
2.3.4其他
2.4原辅物料、产品
2.4.1一般物品处置不当
物品存放不当,如成品、半成品、材料和生产用品等在储存数量、堆码方式等方面存放不当;物品使用不当,未按规定搬运、使用物品;物品失效、过期、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等。
2.2.3专用设备设施缺陷
根据行业生产特点,企业拥有的专用设备存在的安全缺陷,以及未按规定进行检验等。
2.2.4特种设备缺陷
未按规定取证、建档、定期检验、维护保养,或特种设备不能达到规定的技术性能和安全状态等。
2.2.5消防设备设施缺陷
未按规定对消防报警系统进行配线、设备选型安装,未按规定设置合格的给水管网、消火栓、消防水箱及自动、手动灭火设施器材,未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机械防烟排烟设备,或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防火门、防护卷帘及其他消防设备缺陷,以及未按规定进行检验等。
2.2.2通用设备设施缺陷
通用设备设施在设计、安装调试、使用上的缺陷,如强度、刚度、稳定性、密封性、耐腐性等缺陷,不符合安全要求,有人员易触及的运动部件外露,操纵器失灵、损坏,设备、设施表面有尖角利棱,未按规定进行检验等。通用设备设施不包括特种设备、电气设备设施、消防设备设施、有较大危险因素设备设施以及安全监控设备。
1.3.5其他
1.4安全培训教育
1.4.1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不足
未按规定取证,取证后没有按年度进行培训教育或培训教育学时不够等。
1.4.2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不足
未按规定取证,证件过期或证件与实际岗位不符等。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制度(通用版)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制度(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23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制度(通用版)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2.1公司财务监审部是安全生产投入保障的主管部门。
2.2公司总经理负责安全生产投入计划的审批,并为确保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资源设施。
2.3各单位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和管理方案的需要,每年末制定下一年度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报安全生产管理部,由安全生产管理部汇总后,制定全公司的需求计划,报总经理审批,由财务监审部落实资金计划,确保安全生产使用的资金。
2.4人事组织部根据制定的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列出培训经费需求计划,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财务监审部落实安全生产培训经费,并单独列支。
2.5各单位为确保安全生产所制定的应急措施,应根据措施的具体内容,制定资金需求计划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后报财务监审部落实资金。
2.6工会组织的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所需奖励基金,由公司工会提前做出计划,经总经理审批后,由财务监审部落实安全生产奖励基金。
2.7综合管理部为防止火灾事故,所添置的消防设施,应事先制定设施购置计划和资金需求,经总经理审批后,由财务监审部落实资金。
2.8为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每年为员工进行的体检费用和职业伤害,所需经费由人事组织部做出计划,并落实与政府有关部门(如:医保中心、定点医疗机构)联系费用支出,或直接经总经理批准后由公司财务落实资金。
安全生产隐患检查指导意见(通用)

项治本之策,检查下级地方人民政府是否认真执行了国务院及相关部门、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经济、科技和行政等政策措施,是否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了相关地方法规、经济政策等措施。
七、煤矿"两个攻坚战"进展情况。
检查下级地方人民政府结合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推进煤矿瓦斯治理、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工作的情况,特别是依法关闭、规范整合、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情况。
八、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的情况。
检查下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辖区内组织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情况。
九、认真组织检查督查工作。
要在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协调部署检查督查工作,避免多头重复检查。
要充分依靠和发挥专家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作用,组织他们参加检查督查,督促和指导企业搞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各省(区、市)要按照《国办通知》的要求,在8月20日前完成督促检查工作,并将有关情况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各地可依据本《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后认真实施。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内容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内容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事故隐患排查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的内容,让企业能够有效识别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1. 确定排查范围在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时,首先要确定排查的范围。
一般包括生产设备、场所、作业流程、人员素质等方面。
确保排查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2. 制定排查计划制定排查计划是有序进行事故隐患排查的重要步骤。
根据排查范围和排查周期,制定详细的排查计划。
明确排查的时间安排、责任人及排查方法。
3. 开展现场排查现场排查是排查工作的核心。
在现场排查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设备完好情况: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存在漏电、短路等现象。
•作业环境:检查作业场所是否干净整洁,消防设施是否齐全。
•人员行为:观察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和操作流程是否符合规定。
4. 形成排查报告根据现场排查结果,及时形成排查报告。
报告应包括排查范围、排查内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整改建议等内容,确保排查结果清晰明了。
5. 制定整改措施根据排查报告中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要具体可行,责任人要有明确分工。
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6. 跟踪检查整改情况整改措施的实施是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彻底解决的关键环节。
建立跟踪检查机制,定期检查整改情况,确保整改工作的落实。
结语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只有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才能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企业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做到预防为主,落实责任,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环境。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第一节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工作重点是辨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和死角,检查生产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状态,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以及设备、系统运行状况是否符台现场规程的要求等。
通过安全检查,不断堵塞管理漏洞,改善劳动作业环境,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保证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安全生产检查分类方法有很多,习惯上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定期安全生产检查一般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统一组织实施。
检查周期的确定,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性质以及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等确定。
定期安全检查一般具有组织规模大、检查范围广、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等特点。
定期安全检查一般和重大危险源评估、现状安全评价等工作结合开展。
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是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车间、班组或岗位组织进行的日常检查。
一般来讲,包括交接班检查、班中检查、特殊检查等几种形式。
交接班检查是指在交接班前,岗位人员对岗位作业环境、管辖的设备及系统安全运行状况进行检查,交班人员要向接班人员说清楚,接班人员根据自己检查的情况和交班人员的交代,做好工作中可能发生问题及应急处置措施的预想。
班中检查包括岗位作业人虽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检查,以及生产经营单位领导、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车间班组的领导或安全监督人员对作业情况的巡视或抽查等。
特殊检查是针对设备、系统存在的异常情况,所采取的加强监视运行的措施。
一般来讲,措施由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岗位作业人员执行。
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岗位的自行检查,一般应制定检查路线、检查项目、检查标准,并设置专用的检查记录本。
岗位经常性检查发现的问题记录在记录本上,并及时通过信息系统和电话逐级上报。
一般来讲,对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情况,岗位作业人员应根据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措施的规定,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不需请示,处置后则立即汇报。
安全生产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安全生产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而安全生产检查则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安全生产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生产设备检查:企业需要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不存在安全隐患。
检查包括设备的电气、机械、液压、气动等方面,以及设备的使用环境和操作规范。
2. 作业场所检查:作业场所是发生事故的高发区域,必须定期检查清理,确保安全通道畅通,防止火灾、跌倒、碰撞等意外发生。
3. 安全生产标识检查:企业需要检查生产场所的安全标识,包括消防通道、应急疏散标志、禁止警示标识等,确保员工能清晰识别和遵守安全规定。
4. 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检查:企业需要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检查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员工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
5. 安全生产记录检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记录,包括事故报告、隐患排查记录、安全检查记录等,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安全生产检查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确保员工生命财
产安全、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和提升检查内容和标准。
安全生产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

安全生产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
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生产作业秩序,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本单位制定了本标准。
一、检查内容
1. 工作场所:各区域、各车间以及办公楼。
2. 生产设备:所有生产设备,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3. 火灾隐患排查:消防设施、灭火器等是否齐备,明火是否得当,应急通道是否畅通。
4. 安全生产培训:对每个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每半年
进行一次。
5. 安全记录:每次检查需要填写安全检查表格,并做好保存。
二、检查要求
1. 每天要有专人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检查时必须着工服、佩戴防护用品,禁止穿拖鞋、高跟鞋等
不符合要求的服装和鞋子。
3. 严禁无证无照人员进入生产区域。
4. 负责人需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纠正事故隐患。
三、考核制度
1. 检查结果得分:按照合格项和不合格项计算分值,不合格项
扣分,得分低于60分的,需立即整改,直至重新得到60分以上才
能重新投产。
2. 对屡次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予以警告,并暂停生产进行整改,直至达标。
四、总结
本标准实施以来,我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明显下降,每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方案(通用13篇)

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方案(通用13篇)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方案(通用13篇)1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3号)精神,根据县安监局《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方案》(黎安监发【】88号)要求,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为开展好本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特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一、时间安排此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改工作从10月20日开始,至10月24日结束,25日进行总结汇总上报县安监局。
二、检查范围及分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为:公司所有生产单位,重点是矿山、尾矿库等作业场所。
具体分工如下:1、矿山井下及地面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由生产部、安全部负责组织各分公司排查。
2、尾矿库及选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由技术部、安全部负责组织各分公司排查。
3、矿山、选场机械设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由资产部、安全部负责组织各分公司排查。
三、检查内容矿山、尾矿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重点是:矿山井下机械通风系统、作业面通风情况,井下采空区监测、处理、封闭情况,民爆物品储存、使用情况,重点设备检查检测、维护保养使用情况;尾矿库监控措施(水位、浸润线、位移观察)、安全设施(排洪渠、溢洪塔)及坝上照明、通讯等。
四、检查方式公司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室组织,分公司参与,进行全面排查。
五、方式步骤本次排查时间紧、任务重,为认真开展好本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共分三个组。
具体安排如下一组矿山排查组:组长:成员:二组尾矿库排查组:组长:成员:三组机电设备排查组:组长:成员:三个组分别制定隐患排查表,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三定”落实,消除安全隐患。
六、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做好本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特成立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二)严格分工落实责任各部室、分公司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组织落实,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12篇)

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一、目的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及时发现与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企业财产不受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内容、原则、形式和要求;适用于公司对各部门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工作。
三、定义1、安全检查:指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而开展的各项安全检查活动;旨在为去发现和寻找存在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记录。
2、安全隐患:是指公司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隐患治理:指为纠正和改善不安全因素,消除危害而开展的各项工作,使之符合安全要求。
四、相关文件《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____号令)《____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____》(安委办〔____〕____号)五、工作程序1、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并按照本公司制度管理程序进行审批,以正式文件发布实施;2、公司质安部应当建立对分包、分租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3、各部门负责日常检查与周检查,质安部负责综合检查、节日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
4、应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
公司应对各级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等级。
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1)企业应根据隐患的危害程度,采取有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评估方法,确定事故隐患等级;2)企业必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帐,台帐应反映隐患发现的时间、内容、存在的部位、等级、整改时限、责任人等相关内容。
六、隐患排查工作方案1、策划在组织隐患排查前需要进行认真策划,由组织隐患排查的负责人确定具体排查工作方案;对特定的隐患排查,要有具体的要求和目的。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重点事项(25项)

现场抽查:
(1)查看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定期检验报告是否为冶金起重机(炼钢厂为铸造起重机),是否年度检验合格;
1.查阅资料:
钢水铸造(连铸、模铸)安全设施设计,是否有高温熔融金属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内容。
2.现场抽查:
(1)连铸流程是否规范设置事故钢水罐、漏钢回转溜槽(含按需设置的中间溢流罐)、中间罐漏钢坑等高温熔融金属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且维护良好;
(2)模铸流程是否规范设置事故钢水包等应急储存设施,且维护良好。
(2)冷热修区是否设置在熔融金属和熔渣吊运走行区域内(横向边界同第1项,纵向与工艺所需罐体吊运极限边界至少15m以上,且应在地面熔融金属罐吊运一侧,设置高度不小于2m,宽度超出冷热修工作区1m以上实体耐火墙)。
【法律】《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2款规定:转炉副枪升降装置,应配备钢绳张力测定、钢绳断裂防坠、事故驱动等安全装置;各枪位停靠点,应与转炉倾动、冷却水流量和温度等联锁;当冷却水流量低于规定值、出水温度超过规定值、进出水流量差大于规定值时,副枪应自动升起,停止测量。转炉副枪供水,应设置电动或气动快速切断阀。
10.1.8规定:水冷炉壁与炉盖的水冷板、Consteel炉连接小车水套、竖井水冷件等,应配置出水温度与进出水流量差检测、报警装置。出水温度超过规定值、进出水流量差报警时,应自动断电并升起电极停止冶炼,操作人员应迅速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然后恢复供电。
202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月(新安全生产法)培训题库(通用版)

202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月(新安全生产法)培训题库(通用版)一.单项选择题1.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B)的机制。
A、生产经营单位参与、职工参加、政府监督、社会监管B、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C、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行业自律、社会监督D、生产经营单位参与、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A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A、安全生产标准化B、安全生产责任制C、安全生产三基工作D、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工会依法对D工作进行监管。
A、民主管理B、社会保险C、劳动安全卫生D、安全生产4.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A等内容。
A、考核标准B、制度规定C、工作标准D、管理要求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C、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A、决策机构B、主要负责人C、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D、主要负责人、主管负责人6.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B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石油天然气B、危险物品C、非煤矿山D、烟花爆炸7.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由习近平主席于2021年(B)签署。
A、7月10日B、6月10日C、9月10日8.新修订安全生产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6月10日通过,自2021年(C)起施行。
A、6月10日B、9月10日C、9月1日9.新《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B人,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通用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事件,保证电网、设备和人身安全,依据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电监会《关于加强电力设备(设施)安全隐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公司《安全生产令》等安全生产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公司系统发电、输变配电、供用电、调度及检修试验等各生产经营单位均应执行本细则。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的标准制度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安全生产隐患(以下简称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因违反国家、行业及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制度,或者因设备质量、生产运行场所等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事件发生的设备等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
本细则所指的事故事件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599号令)及《电力安全事件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电监安全[2012]11号)规定的各类事故事件,以及《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事故(事件)调查规程(试行)》(南方电网安监〔2011〕22号,简称事故事件调规)规定的事故事件。
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检查内容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检查内容1、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包括哪些内容?需要哪些资料?一、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2、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3、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4、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5、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6、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7、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申报和监督管理情况;8、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9、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10、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1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执行情况;12、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情况;13、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
二、需要资料1、安全隐患排查台账;2、整改通知书;3、处罚通知书;4、奖励通知书;5、整改验收报告。
(1)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检查内容扩展资料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三章 监督管理第十九条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指导、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
第二十条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应当加强对重点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规定(通用版)

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规定(通用版)一、目的与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二、组织与管理1.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预防1. 企业应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应急响应的迅速有效。
四、设施与装备安全1. 企业应确保生产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2. 企业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五、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1. 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指导正确使用。
六、安全事故的管理与处理1.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调查安全事故。
2. 企业应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七、监督与检查1.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 企业应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提供必要的配合和支持。
八、处罚与奖励1. 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应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2. 对安全生产表现突出的企业和个人,应予以适当的奖励和表彰。
九、附则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2. 对不遵守本规定的企业和个人,将依法追究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检查重点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检查重点一、背景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的工作。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企业应该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位,保证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检查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锅炉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事故风险很高,因此特别需要重点检查。
检查重点包括:•特种设备是否具有有效的注册登记和备案手续,是否安装在规范的场所。
•是否安全运营,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泄漏,气爆,渗漏等现象。
•特种设备是否经过定期检验、检测以及维修保养的情况。
2.生产场所安全设备生产场所设施是保护企业职工安全的重要设施,因此需要重点检查是否设置和维护正常。
检查重点包括:•公共区域、道路和排水设施等是否维护良好。
•防火设施,如消防水源、防火门等是否能够正常使用。
•是否制定了紧急疏散预案,是否进行了演练。
3.职业卫生安全隐患职业卫生是生产经营单位保障职工健康的基础。
因此,生产经营单位也需要重点检查职业卫生安全情况。
检查重点包括:•是否有健康检查制度,是否定期进行职业病检查和记录,职业病危害防控工作是否得到重视。
•作业场所的环境和空气质量是否可以达到相应的标准,是否存在危害因素,如噪音、化学危险等。
•是否配备了防护用品,配备的防护用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电气安全隐患电气隐患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的一大隐患。
因此,生产经营单位需要着重检查电气安全情况。
检查重点包括:•电气设备是否经过检测,并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是否配备了符合相关要求的漏电保护器等电气保护设备。
•是否对电气设备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
5.安全管理隐患安全管理隐患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检查重点包括:•是否有合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流程。
•是否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是否普及应急逃生等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检查重点(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检查重点(通用版)1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检查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存在火灾、爆炸、中毒、腐蚀等危害,危险化学品企业可能发生的事故有多种形式,且往往在一次事故中同时存在多种形式的灾害。
对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输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的安全检查应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平邑县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等为依据,着重检查以下内容:1.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化工和医药生产企业(1)生产车间、原料和产品库区、公用工程(供电、供水、供汽、供风)等单元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状况。
(2)工艺技术管理制度、仪表联锁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重要机组、反应器(釜)、分馏塔、专用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重要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工艺技术是否合规,操作条件是否合理,主要联锁自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
(3)生产装置正常开、停车和紧急停车安全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开车前和停车后确认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4)检修、维修作业时,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动土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生产和施工作业中,“四防”(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跑料串料)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特别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和防中毒、窒息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5)防雷电、防汛、防台风、防构筑物倒塌、防静电、防粉尘爆炸等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
(6)企业是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伍,是否储备了必要的应急器材,或与当地大型企业、与地方建立了应急救援合作关系;化工企业事故状态下防止“清净下水”污染的措施落实情况,是否设立了污水储存池及具备污水处理的能力。
(7)岗位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职责、工艺流程、危险及有害因素、工艺技术指标、操作规程、设备仪表的使用、应急处置方法的情况;严格执行企业巡回检查制度的情况。
(8)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化工和医药生产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情况;设计和施工单位的资质情况;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情况;正在试车投料和试生产项目试车方案备案、安全措施制订和落实情况;试车和投料过程是否严格按照设备管道试压、吹扫、气密、单机试车、仪表调校、联动试车、化工投料试生产的程序进行情况;特别是要排查新建项目使用的工艺是否安全,自动化控制水平是否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9)废旧化工装置拆除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拆除施工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1.2其他使用氯、氨、剧毒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企业(1)使用液氯、液氨、剧毒化学品的自来水厂、造纸企业、大型冷冻库房、电镀和电子企业、游泳场馆等建立和执行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
(2)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和单位防火、防爆、防泄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3)危险化学品气瓶定期检查、检验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气瓶连接软管定期检查、试验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4)使用氯、氨、剧毒和易燃易爆化学品等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定期演练情况,应急器材的准备情况。
1.3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和单位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应急预案和应急器材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建立了储罐罐体定期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储罐是否装备高、低液位和超温超压报警设施,仪表、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防超压、防泄漏、防雷、防汛、防倒塌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落实。
危险化学品码头的安全检查要尤为重视。
1.4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和单位(1)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是否取得运输资质,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是否取得上岗资格证,运输车辆、罐车罐体和配载容器是否取得检测检验合格证明,车辆二级维护制度和定期检验制度执行的情况。
(2)运输车辆配备应急处置器材和防护用品情况,安装的安全监控车载终端、标志灯、标志牌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超载现象。
(3)承运的剧毒化学品是否随车携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包装物加贴安全标签;是否随车携带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是否按照指定的路线、时间和速度行驶。
1.5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和单位(1)销售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是否存在超许可经营范围现象,是否严格执行“一书一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标签)制度。
(2)销售剧毒化学品的企业是否查验、登记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运输车辆安装的安全标识牌。
(3)加油(气)站的设计、设施和周边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卸油、加油、检修等重要环节是否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是否编制了科学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是否配备了必要的应急器材。
(4)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特别是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充装单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充装车辆资质、安全状况查验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严禁超量装载规定执行情况;操作人员取得上岗证的情况。
(5)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充装设备管道静电接地、装卸软管每半年进行压力试验情况以及充装设备的仪表和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液化气体充装站是否采取防超装措施;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充装站配备有毒介质洗消装置的情况;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和防化服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6)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证明资料不齐全、检验检查不合格、罐体内残留介质不详和存在其他可疑情况的罐车禁止充装危险化学品规定的落实情况。
是否向驾驶员和押运员说明充装的危险化学品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生产企业的联系方式等内容,是否向押运员提供所押运的危险化学品信息联络卡。
1.6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和单位(1)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装置、作业场所和储存设施安全生产状况。
(2)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装置正常开、停车和紧急停车安全规程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开车前和停车后确认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3)在检修、维修作业中,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动土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4)废弃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应急预案和应急器材是否符合要求;储罐区是否建立了罐体定期检查制度、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储罐是否装有高、低液位和超温超压报警,是否存在超储现象;仪表、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防超压、防泄漏、防雷、防汛、防倒塌、防台风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落实。
2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检查重点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在储运、销售、燃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火灾、爆炸、毁物、伤人。
对此类企业应着重检查以下内容:(1)储存仓库内外部安全距离、疏散条件、库房布局、建筑结构、防雷、防静电、消防等安全设施保持和维护状况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A级库房安全防护屏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仓库是否存在超量存储、将A级产品储存在C级库房内、将收缴的非法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与合格产品同库存放、在库房内进行开箱、配货作业等现象。
(3)库房安全管理、保卫和值班制度是否健全和落实,是否建立和执行购进烟花爆竹产品质量验收和流向登记制度,是否存在采购和销售含氯酸钾、假冒伪劣或非法生产的烟花爆竹产品等问题。
(4)城区烟花爆竹零售点是否存在过多、安全距离不足和超量储存等现象,农村集贸县场、城乡结合部的烟花爆竹零售点是否存在连片经营和超量储存等现象。
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检查重点机械制造企业存在的危险主要有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灼烫和冷冻危害、振动、噪声、粉尘、化学物质的危害,对机械制造企业应着重检查以下内容:(1)执行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制度情况,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进行演练情况。
(2)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是否按规定取得安全许可并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3)锅炉、起重机械、工业管道、厂内机动车辆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4)工业梯台的宽度、角度、梯级间隔,护笼设置,护栏高度等是否符合要求;结构件是否有松脱、裂纹、扭曲、腐蚀、凹陷或凸出等严重变形;梯脚防滑措施、轮子的限位和防移动装置是否完好。
(5)锻造机械中锤头、操纵机构、夹钳、剁刀是否有裂纹,缓冲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铸造机械是否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管路是否密封良好,控制系统是否灵敏,有无急停开关;防尘、防毒设施是否完好。
两类机械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
(6)运输(输送)机械传动部位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是否设置急停开关,启动和停止装置标记是否明显,接地线是否符合要求。
(7)金属切削机床的防护罩、盖、栏,防止夹具、卡具松动或脱落的装置,各种限位、联锁、操作手柄是否完好有效;机床电器箱、柜与线路是否符合要求;未加罩旋转部位的锲、销、键是否有凸出;磨床旋转时是否有明显跳动;车床加工超长料时是否有防弯装置;插床是否设置防止运动停止后滑枕自动下落的配重装置;锯床的锯条外露部分是否有防护罩和安全距离隔离;各类机加工设备的工作照明灯照度是否符合要求。
(8)冲、剪、压机械的离合器、制动器、紧急停止按钮是否可靠、灵敏,传动外露部分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防伤手安全装置是否可靠有效,专用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安全设施联锁是否有效。
(9)木工机械的限位及联锁装置、旋转部位的防护装置、夹紧或锁紧装置是否灵敏、完好可靠;跑车带锯机是否设置有效的护栏;锯条、锯片、砂轮是否符合规定,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
(10)装配线的输送机械防护罩(网)是否完好,有无变形和破损;翻转机械的锁紧限位装置是否牢固可靠;吊具、风动工具、电动工具是否符合相关要求;运转小车是否定位准确、夹紧牢固、料架(箱、斗)结构合理,放置平稳;过桥的扶手是否稳固,踏脚高度是否合理,平台防滑是否可靠;地沟入口盖板是否完好无变形,沟内清洁有无积水、积油和障碍物。
(11)砂轮机的砂轮是否有裂纹和破损,托架安装是否牢固可靠,砂轮机的防护罩是否符合要求;砂轮机运行是否平稳可靠、砂轮磨损量是否超标。
(12)电焊机的电源线、焊接电缆与焊接机连接处是否有可靠屏护,保护接地线是否接线正确,连接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