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专题:原子核及物理学史及参考答案
高三物理原子核的天然衰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原子核的天然衰变试题答案及解析1.(5分)以下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少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铀核衰变为铅核的b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E.α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的【答案】CDE【解析】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有半数发生衰变的时间,由原子核的种类决定,与温度等外界因数无关,故A错误;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变成质子和电子,即电子来源于原子核,故B错误;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是He 原子核,带正电,故其电离能力最强,故C正确;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的方程为:,即每次α衰变放出一个α粒子,每次β衰变放出一个电子,故D正确;α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的,E正确;【考点】半衰期、α衰变、β衰变、天然放射现象、核反应方程式2.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A.B.C.D.【答案】C【解析】放射性物质发生衰变时,由原子核的衰变公式,其中为半衰期的次数,解得,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了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半衰期的计算.3.发生衰变有多种可能性。
其中的一种可能是先衰变成,再一次衰变变成(X 代表某种元素),或再经一次衰变变成最后都衰变成,衰变路径如图所示。
则由图可知: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是衰变;是衰变。
【答案】②③;①④【解析】1)衰变有放出,质量数减少数4,而荷电荷数减少2,而衰变有放出,质量数不变,荷电荷数增加1,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即可判断,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衰变和衰变4.(6分)2011年3月11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其中铯137(Cs)对核辐射的影响最大,其半衰期约为30年。
高三物理原子核试题
高三物理原子核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C.波尔理论认为: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存在着能级D.核力是短程力,只存在质子和质子之间【答案】BC【解析】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选项A错误;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选项B正确;波尔理论认为: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存在着能级,故选项C正确;核力是短程力,只有原子核之间才显现出来,将核子组成原子核的力,故选项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原子核问题2.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A.电离现象B.光电效应现象C.天然放射现象D.a粒子散射现象【答案】C【解析】电离现象、光电效应是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a粒子散射现象与原子的核式结构有关,D错;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中子和质子发生变化生成新的原子核的现象,C对;3.一个氡核衰变成钋核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1 g氡经过7.6天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衰变成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 )A.0.25 g,α粒子B.0.75 g,α粒子C.0.25 g,β粒子D.0.75 g,β粒子【答案】B【解析】氡核半衰期为3.8天,7.6天为2个半衰期,所以1 g氡7.6天衰变掉的质量为1 g×y+(1g×y)×y="0.75" g.由的过程中放出的粒子是^4_2He即α粒子,所以B正确.4.一速度为v的高速α粒子(24He)与同方向运动的氖核(1020Ne)发生弹性正碰,碰后α粒子恰好静止.求碰撞前后氖核的速度(不计相对论修正).【答案】v v【解析】设α粒子与氖核的质量分别为mα与mNe,氖核在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Ne与vNe′由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αv+mNevNe=mNevNe′①mαv2+mNevNe2=mNevNe′2 ②解得vNe=v ③vNe′=v ④已知=⑤将⑤式代入③④式得:vNe =v,vNe′=v.5. (2010年高考上海卷)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答案】C.【解析】现在核电站所用原料主要是铀,利用铀裂变放出的核能发电,故C项正确.6.(6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①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②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③ H+H―→ He+ n 是轻核聚变反应方程④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和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长【答案】③【解析】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的是原子内部的结构而不是原子核内部的结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能量大于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能量,故前者波长小于后者.7.(2010·上海物理·4)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的能量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原子核反应。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含答案解析(1)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一系列研究,发现了原子核内部放出的β射线B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建立了氢原子量子化模型C .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发现了原子核内部的质子D .贝克勒尔研究了铀的天然放射性,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的大小B .玻尔理论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也能完美解释所有原子光谱规律C .γ射线是穿透能力极强的电磁波,可以穿透几厘米的铅板D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3.科学家们对微观粒子的研究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下列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 .普朗克发现了电子B .爱因斯坦提出能量子假说C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D .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4.为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供依据的实验或现象是A .α粒子散射实验B .电子的发现C .质子的发现D .天然放射现象 5.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是可分的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半衰期越短C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D .机场、车站进行安检时,能发现箱内危险物品,是利用了α射线较强的穿透能力6.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C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 .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7.23290Th 具有放射性,经以下连续衰变过程:2322282282282089088899082Th Ra Ac Th Pb →→→→→,最后生成稳定的20882P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3290Th 和22890Th 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B .整个衰变过程共发生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C .22888Ra 发生β衰变后变为22889Ac ,说明22888Ra 原子核内有β粒子 D .22888Ra 的半衰期为6.7年,取40个该种原子核,经过13.4年剩下10个该种原子核8.如图是描述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 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 )A .原子核A 分裂成原子核B 和C 时质量增加B .原子核A 的比结合能比原子核C 的比结合能大C .原子核D 和E 结合成原子核F 一定释放能量D .原子核A 的结合能一定比原子核C 的结合能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82349290U Th →+X 中X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衰变B .234112H+H He →+Y 中Y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人工核转变C .2351136909205438U+n Xe+Sr →+K ,其中K 为10个中子,核反应类型为重核裂变D .14417728N+He O →+Z ,其中Z 为氢核核反应类型为轻核聚变10.下列核反应方程及其表述中错误的是( )A .2424011121Na Mg e -→+是原子核的β衰变B .427301213150He Al P n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C .42412121He H He H +→+是原子核的α衰变D .235192141192036560U n Kr Ba 3n +→++是重核裂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B .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穿透能力很强C .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12.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β衰变的是( )A .23490Th→23491Pa+ 01-e B .23892U→23490Th+42He C .147N+42He→178O+11H D .21H+31H→42He+10n13.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 点的原子核发生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释放出的粒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
高三物理原子核的天然衰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原子核的天然衰变试题答案及解析1.氡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其衰变方程是→+。
已知的半衰期约为 3.8天,则约经过天,16g的衰变后还剩1g。
【答案】,15.2【解析】根据衰变过程中,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可知,该衰变过程中,所释放的粒子的质量数为A=222-218=4,电荷数为Z=86-84=2,所以该粒子为,根据半衰期公式有:m=,代入数据解得:t=4τ=15.2天m【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核反应中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半衰期公式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偏低题。
2.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A.B.C.D.【答案】C【解析】放射性物质发生衰变时,由原子核的衰变公式,其中为半衰期的次数,解得,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了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半衰期的计算.3.核可以通过衰变产生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式中x=90、y=234,由此可推得所有的衰变均满足电荷数和质子数守恒B.核的比结合能比核的大C.1.0×1024个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还剩1.0×106个D.若核原来是静止的,则衰变后瞬间核和粒子的速度方向有可能相同【答案】B【解析】因为所有的衰变均满足电荷数与质量数守恒,故可推得式中x=90、y=234,所以A错误;该衰变发反应释放能量,故核的比结合能比核的大,所以B正确;半衰期是大量的统计规律,少量的核衰变,不满足,所以C错误;由于核反应满足动量守恒,反应前总动量为零,故反应后核和粒子的总动量也为零,故速度方向相反,所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原子核的衰变4.(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B.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原子核的人工转变C.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 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D.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而产生的E.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答案】ABD【解析】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有复杂的结构,A正确;卢瑟福发现了质子,是通过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原子核的人工转变,B正确;半衰期是对大量原子核的一个统计规律,对于少量的原子不成立,C错误;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而产生的,D正确;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化,玻尔建立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发光的现象,E错误。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附答案(1)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附答案(1)一、选择题1.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β衰变的是( ) A .23490Th→23491Pa+ 01-eB .23892U→23490Th+42HeC .147N+42He→178O+11H D .21H+31H→42He+10n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确定关系告诉我们,不能准确测量物体的位置或动量的值B .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不受温度压强影响,但与元素的状态有关D .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同等情况释放的能量大于原子弹3.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卢瑟福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B .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C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D .查德威克利用α射线轰击氮原子核获得了质子 4.下列关于α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α粒子是氦原子核,对外不显电性B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枣糕模型”C .天然放射现象中, α粒子形成的射线速度很快,穿透能力很强D .核反应2382349290U TH X →+中,X 代表α粒子,则是α衰变5.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C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 .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 6.下列实验或发现中能提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A .粒子散射实验 B .光电效应实验 C .中子的发现 D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7.中国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EAST )近期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
由于其内部核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因此“东方超环”也被称为“人造太阳”“人造太阳”采用的核反应方程可能是( ) A .B .C .D .8.若元素A 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 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 和B ,经过2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m A :m B A .1:2B .2:1.C .30:3D .31:3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的大小B .玻尔理论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也能完美解释所有原子光谱规律C .γ射线是穿透能力极强的电磁波,可以穿透几厘米的铅板D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T,则这种元素的12个原子核在经过2T 时间后,这些原子核一定还有3个没有发生衰变B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 K =hv 一W ,若频率分别为1γ和2γ (1γ<2γ)的光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频率为1γ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 能一定比频率为2γ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更大C .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放出的光子恰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处在n=4能级的一大群氢原子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有4种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核外电子,形成高速电子流β 射线。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描述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 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 )A .原子核A 分裂成原子核B 和C 时质量增加 B .原子核A 的比结合能比原子核C 的比结合能大 C .原子核D 和E 结合成原子核F 一定释放能量 D .原子核A 的结合能一定比原子核C 的结合能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确定关系告诉我们,不能准确测量物体的位置或动量的值B .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不受温度压强影响,但与元素的状态有关D .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同等情况释放的能量大于原子弹 3.关于原子、原子核以及核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且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B .一个氢原子从n =3的能级发生跃迁,可能只辐射1种频率的的光子C .10个23592U 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还剩5个23592U 原子核没发生衰变D .核泄漏事故污染物铯(Cs)137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其衰变方程为1371375556Cs Ba+x ,由方程可判断x 是正电子4.对原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 .原子核的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C .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中的质子数 D .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与电子电荷大小的比值 5.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则聚变过程中 A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 B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 C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D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6.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射线与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射线强 B .氡的半衰期为天,个氡原子核经过天后就一定只剩下个氡原子核C .衰变成要经过次衰变和次衰变D .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82349290U Th →+X 中X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衰变 B .234112H+H He →+Y 中Y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人工核转变C .2351136909205438U+n Xe+Sr →+K ,其中K 为10个中子,核反应类型为重核裂变 D .14417728N+He O →+Z ,其中Z 为氢核核反应类型为轻核聚变8.若元素A 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 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 和B ,经过2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m A :m B A .1:2B .2:1.C .30:3D .31:309.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重核裂变的是A .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方程1441717281N He O H +→+B .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其中的一种核方程23423409091-1Th Pa e →+C .太阳中发生的热核反应,典型的一种核方程23411120H H He n +→+D .核电站可控的链式反应中,典型的一种核方程235114489192056360U n Ba Kr 3n +→++10.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一系列研究,发现了原子核内部放出的β射线B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建立了氢原子量子化模型C .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发现了原子核内部的质子D .贝克勒尔研究了铀的天然放射性,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1.在核反应堆中,为了使快中子的速度减慢,可选用作为中子减速剂的物质是( ) A .氢B .镉C .氧D .水12.对核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核反应方程1441717281N He O H +→+是属于α衰变B .发生核反应23411120H H He n +→+需要吸收能量C .核反应2351891441920365603U n Kr Ba n +→++是属于裂变D .发生β衰变实质是质子向中子转变 13.对下列各原子核变化的方程,表述正确的是A .32411120H H He n +→+是核聚变反应 B .1441717280N He O n +→+是α衰变C .8282034361Se Kr 2e -→+是核裂变反应D .235114094192054380U n Xe Sr 2n +→++是β衰变14.同位素是指( )A .核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B .核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C .质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D .中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15.一个23491Pa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子数分别为( )A.91 个 91 个 234 个B.143 个 91 个 234 个C.91 个 143 个 234 个D.234 个 91 个 143 个16.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是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装置图,科学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的实验装置是()A.B.C.D.2.对原子的认识,错误..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原子核的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C.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中的质子数D.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与电子电荷大小的比值3.科学家们对微观粒子的研究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下列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普朗克发现了电子B.爱因斯坦提出能量子假说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D.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4.为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供依据的实验或现象是A.α粒子散射实验B.电子的发现C.质子的发现D.天然放射现象5.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6.由于地震、山洪等原因将大量的金丝楠及其他树种深埋,经千万年碳化、氧化、冲刷形成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植物“木乃伊”,又叫碳化木,俗称乌木,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与大气中相同,生命活动结束后,14C衰变为14N,14C的比例持续减少,其半衰期约为5700年,现通过测量得知,某乌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恰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乌木的形成年代距今约为11400年B.该乌木的形成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C.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D .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 的衰变 7.太阳内部发生核反应方程,该反应出现了质量亏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是负电子,反应过程放出能量B .x 是正电子,反应过程放出能量C .x 是负电子,反应过程吸收能量D .x 是正电子,反应过程吸收能量8.某一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通过电场后分成三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射线1的电离作用在三种射线中最强B .射线2贯穿本领最弱,用一张白纸就可以将它挡住C .放出一个射线1的粒子后,形成的新核比原来的电荷数少1个D .一个原子核放出一个射线3的粒子后,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比原来少2个 9.由核反应产生,且属于电磁波的射线是( ) A .α射线B .γ射线C .X 射线D .阴极射线10.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 .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D .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11.从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开始,人类开启了对原子核的研究并和平利用核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核聚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质量亏损比核裂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质量亏损小B .查德威克用氮核轰击铍核的核反应方程是: 94121042611Be He C H e -+→++C .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是:1441717281N He O H +→+D .α射线和β射线来自原子核,γ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流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T,则这种元素的12个原子核在经过2T 时间后,这些原子核一定还有3个没有发生衰变B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 K =hv 一W ,若频率分别为1γ和2γ (1γ<2γ)的光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频率为1γ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 能一定比频率为2γ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更大C .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放出的光子恰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处在n=4能级的一大群氢原子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有4种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核外电子,形成高速电子流β 射线。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单元汇编含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单元汇编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氘核、氚核、中子、氦核的质量分别是m 1、m 2、m 3和m 4,如果氘核和氚核结合生成氦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式为234112H H He +→B .这是一个裂变反应C .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Δm =m 1+m 2-m 4D .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ΔE =(m 1+m 2-m 3-m 4)c 22.如图所示,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在匀强磁场中,它发生一次α衰变后变为钍核,α粒子和钍核都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1是α粒子的径迹,2是钍核的径迹B .1是钍核的径迹,2是α粒子的径迹C .3是α粒子的径迹,4是钍核的径迹D .3是钍核的径迹,4是α粒子的径迹 3.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则聚变过程中 A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 B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 C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D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4.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B .核聚变反应方程,表示质子C .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氦原子光谱的特征 5.23290Th 具有放射性,经以下连续衰变过程:2322282282282089088899082Th Ra Ac Th Pb →→→→→,最后生成稳定的20882P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3290Th 和22890Th 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B .整个衰变过程共发生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C .22888Ra 发生β衰变后变为22889Ac ,说明22888Ra 原子核内有β粒子D .22888Ra 的半衰期为6.7年,取40个该种原子核,经过13.4年剩下10个该种原子核6.下列关于原子核相关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链式反应B .人类对原子核变化规律的认识是从α粒子散射实验开始的C .中等质量核的平均结合能比重核的平均结合能大,所以重核裂变要释放能量D .钚(239)可由铀239()经过1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而产生7.如图是描述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 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 )A .原子核A 分裂成原子核B 和C 时质量增加 B .原子核A 的比结合能比原子核C 的比结合能大 C .原子核D 和E 结合成原子核F 一定释放能量 D .原子核A 的结合能一定比原子核C 的结合能小8.关于原子、原子核以及核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且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B .一个氢原子从n =3的能级发生跃迁,可能只辐射1种频率的的光子C .10个23592U 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还剩5个23592U 原子核没发生衰变D .核泄漏事故污染物铯(Cs)137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其衰变方程为1371375556Cs Ba+x →,由方程可判断x 是正电子9.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一系列研究,发现了原子核内部放出的β射线B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建立了氢原子量子化模型C .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发现了原子核内部的质子D .贝克勒尔研究了铀的天然放射性,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0.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少 B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C .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 .铀核(23892U )衰变为铅核(20682U )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11.对下列各原子核变化的方程,表述正确的是A .32411120H H He n +→+是核聚变反应 B .1441717280N He O n +→+是α衰变C .8282034361Se Kr 2e -→+是核裂变反应D .235114094192054380U n Xe Sr 2n +→++是β衰变12.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有( ) A .卢瑟福通过人工转变的方法发现了中子 B .汤姆孙在对阴极射线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质子C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D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13.一个23491Pa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子数分别为( )A .91 个 91 个 234 个B .143 个 91 个 234 个C .91 个 143 个 234 个D .234 个 91 个 143 个14.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单元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单元汇编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从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开始,人类开启了对原子核的研究并和平利用核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核聚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质量亏损比核裂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质量亏损小B .查德威克用氮核轰击铍核的核反应方程是: 94121042611Be He C H e -+→++C .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是:1441717281N He O H +→+D .α射线和β射线来自原子核,γ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确定关系告诉我们,不能准确测量物体的位置或动量的值B .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不受温度压强影响,但与元素的状态有关D .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同等情况释放的能量大于原子弹3.某一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通过电场后分成三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射线1的电离作用在三种射线中最强B .射线2贯穿本领最弱,用一张白纸就可以将它挡住C .放出一个射线1的粒子后,形成的新核比原来的电荷数少1个D .一个原子核放出一个射线3的粒子后,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比原来少2个4.如图所示,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在匀强磁场中,它发生一次α衰变后变为钍核,α粒子和钍核都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1是α粒子的径迹,2是钍核的径迹B .1是钍核的径迹,2是α粒子的径迹C .3是α粒子的径迹,4是钍核的径迹D .3是钍核的径迹,4是α粒子的径迹5.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是生成钡和氪,同时放出3个中子,核反应方程是可表示为2351448919256360U+X Ba+Kr+3n →,已知部分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核子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中,X 粒子是正电子B .核反应方程中,X 粒子是质子C .23592U 、14456Ba 和8936Kr 相比,14456Ba 核的比结合能最大,它最稳定 D .23592U 、14456Ba 和8936Kr 相比,23592U 核的核子数最多,它的结合能最大6.下列核反应方程及其表述中错误的是( )A .2424011121Na Mg e -→+是原子核的β衰变B .427301213150He Al P n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C .42412121He H He H +→+是原子核的α衰变D .235192141192036560U n Kr Ba 3n +→++是重核裂变7.由于放射性元素镎的半衰期很短,在自然界很难被发现,只有通过人工的方法制造,已知镎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镎原子核比铋原子核多28个质子B .发生了7次α衰变和6次衰变C .一定量的放射性该元素,随着存放时间的推移,放射线的穿透力越来越弱D .镎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小于衰变后生成的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82349290U Th →+X 中X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衰变 B .234112H+H He →+Y 中Y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人工核转变C .2351136909205438U+n Xe+Sr →+K ,其中K 为10个中子,核反应类型为重核裂变 D .14417728N+He O →+Z ,其中Z 为氢核核反应类型为轻核聚变9.下列四幅图是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装置图,科学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的实验装置是( )A .B .C .D .10.下列核反应方程中,表示β衰变的是 A . B .C .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T,则这种元素的12个原子核在经过2T 时间后,这些原子核一定还有3个没有发生衰变B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 K =hv 一W ,若频率分别为1γ和2γ (1γ<2γ)的光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频率为1γ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 能一定比频率为2γ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更大C .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放出的光子恰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处在n=4能级的一大群氢原子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有4种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核外电子,形成高速电子流β 射线。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单元汇编附答案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单元汇编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原子核相关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链式反应B .人类对原子核变化规律的认识是从α粒子散射实验开始的C .中等质量核的平均结合能比重核的平均结合能大,所以重核裂变要释放能量D .钚(239)可由铀239()经过1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而产生2.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则聚变过程中 A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 B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 C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D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3.下列关于α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α粒子是氦原子核,对外不显电性B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枣糕模型”C .天然放射现象中, α粒子形成的射线速度很快,穿透能力很强D .核反应2382349290U TH X →+中,X 代表α粒子,则是α衰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B .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C .只要强度足够大的光照射金属就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D .将放射性物质放在密闭的铅盒内,可以延长它的半衰期 5.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B .核聚变反应方程,表示质子C .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氦原子光谱的特征6.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射线与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射线强 B .氡的半衰期为天,个氡原子核经过天后就一定只剩下个氡原子核C .衰变成要经过次衰变和次衰变D .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7.由于地震、山洪等原因将大量的金丝楠及其他树种深埋,经千万年碳化、氧化、冲刷形成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植物“木乃伊”,又叫碳化木,俗称乌木,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 与12C 的比例与大气中相同,生命活动结束后,14C 衰变为14N ,14C 的比例持续减少,其半衰期约为5700年,现通过测量得知,某乌木样品中14C 的比例恰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1)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一系列研究,发现了原子核内部放出的β射线B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建立了氢原子量子化模型C .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发现了原子核内部的质子D .贝克勒尔研究了铀的天然放射性,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某一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通过电场后分成三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射线1的电离作用在三种射线中最强B .射线2贯穿本领最弱,用一张白纸就可以将它挡住C .放出一个射线1的粒子后,形成的新核比原来的电荷数少1个D .一个原子核放出一个射线3的粒子后,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比原来少2个 3.科学家们对微观粒子的研究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下列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普朗克发现了电子 B .爱因斯坦提出能量子假说 C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D .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4.为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供依据的实验或现象是 A .α粒子散射实验 B .电子的发现 C .质子的发现 D .天然放射现象5.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则聚变过程中 A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 B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 C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D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6.下列关于α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α粒子是氦原子核,对外不显电性B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枣糕模型”C .天然放射现象中, α粒子形成的射线速度很快,穿透能力很强D .核反应2382349290U TH X →+中,X 代表α粒子,则是α衰变7.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是生成钡和氪,同时放出3个中子,核反应方程是可表示为2351448919256360U+X Ba+Kr+3n →,已知部分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核子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方程中,X粒子是正电子B.核反应方程中,X粒子是质子C.23592U、14456Ba和8936Kr相比,14456Ba核的比结合能最大,它最稳定D.23592U、14456Ba和8936Kr相比,23592U核的核子数最多,它的结合能最大8.下列关于原子核相关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链式反应B.人类对原子核变化规律的认识是从α粒子散射实验开始的C.中等质量核的平均结合能比重核的平均结合能大,所以重核裂变要释放能量D.钚(239)可由铀239()经过1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而产生9.如图是描述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A.原子核A分裂成原子核B和C时质量增加B.原子核A的比结合能比原子核C的比结合能大C.原子核D和E结合成原子核F一定释放能量D.原子核A的结合能一定比原子核C的结合能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确定关系告诉我们,不能准确测量物体的位置或动量的值B.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不受温度压强影响,但与元素的状态有关D.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同等情况释放的能量大于原子弹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而提出了光子说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不仅有能量还具有动量C.是聚变反应D.据波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高能级从低能级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12.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从而放出电子的过程B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氡原子核C .23892U→23490Th +42He +γ,其中γ只是高能光子流,说明衰变过程中无质量亏损 D .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13.由核反应产生,且属于电磁波的射线是( ) A .α射线B .γ射线C .X 射线D .阴极射线14.从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开始,人类开启了对原子核的研究并和平利用核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核聚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质量亏损比核裂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质量亏损小B .查德威克用氮核轰击铍核的核反应方程是: 94121042611Be He C H e -+→++C .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是:1441717281N He O H +→+D .α射线和β射线来自原子核,γ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流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T,则这种元素的12个原子核在经过2T 时间后,这些原子核一定还有3个没有发生衰变B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 K =hv 一W ,若频率分别为1γ和2γ (1γ<2γ)的光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频率为1γ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 能一定比频率为2γ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更大C .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放出的光子恰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处在n=4能级的一大群氢原子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有4种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核外电子,形成高速电子流β 射线。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2)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B .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穿透能力很强C .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2.太阳内部有多种热核反应,其中的一个反应方程是:234112H+H He+x →,若已知21H 的质量为1m ,31H 的质量为2m ,42He 的质量为3m ,x 的质量为4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 是质子B .x 是电子C .这个反应释放的核能为()21234E m m m m c ∆=+--D .21H 和31H 在常温下就能够发生聚变3.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卢瑟福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B .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C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D .查德威克利用α射线轰击氮原子核获得了质子 4.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是可分的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半衰期越短C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D .机场、车站进行安检时,能发现箱内危险物品,是利用了α射线较强的穿透能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B .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C .只要强度足够大的光照射金属就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D .将放射性物质放在密闭的铅盒内,可以延长它的半衰期 6.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B .核聚变反应方程,表示质子C .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氦原子光谱的特征 7.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C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 .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8.中国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EAST )近期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
高考物理专题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及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专题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是生成钡和氪,同时放出3个中子,核反应方程是可表示为2351448919256360U+X Ba+Kr+3n →,已知部分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核子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中,X 粒子是正电子B .核反应方程中,X 粒子是质子C .23592U 、14456Ba 和8936Kr 相比,14456Ba 核的比结合能最大,它最稳定 D .23592U 、14456Ba 和8936Kr 相比,23592U 核的核子数最多,它的结合能最大2.科学家们对微观粒子的研究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下列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普朗克发现了电子 B .爱因斯坦提出能量子假说 C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D .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3.如图所示,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在匀强磁场中,它发生一次α衰变后变为钍核,α粒子和钍核都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1是α粒子的径迹,2是钍核的径迹B .1是钍核的径迹,2是α粒子的径迹C .3是α粒子的径迹,4是钍核的径迹D .3是钍核的径迹,4是α粒子的径迹4.太阳内部有多种热核反应,其中的一个反应方程是:234112H+H He+x →,若已知21H 的质量为1m ,31H 的质量为2m ,42He 的质量为3m ,x 的质量为4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 是质子B .x 是电子C .这个反应释放的核能为()21234E m m m m c ∆=+--D .21H 和31H 在常温下就能够发生聚变5.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卢瑟福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B .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C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D .查德威克利用α射线轰击氮原子核获得了质子 6.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麦克斯韦通过实验发现,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B .玻尔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 .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D .查德威克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打出一种新的粒子叫中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的大小B .玻尔理论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也能完美解释所有原子光谱规律C .γ射线是穿透能力极强的电磁波,可以穿透几厘米的铅板D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8.C 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N ,半衰期为5700年。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及答案解析(1)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及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关于原子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B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内部发生的轻核聚变C .的半衰期为5天,10g经过10天后还剩下5gD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mc 2可知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对原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 .原子核的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C .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中的质子数 D .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与电子电荷大小的比值3.太阳内部有多种热核反应,其中的一个反应方程是:234112H+H He+x →,若已知21H 的质量为1m ,31H 的质量为2m ,42He 的质量为3m ,x 的质量为4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 是质子B .x 是电子C .这个反应释放的核能为()21234E m m m m c ∆=+--D .21H 和31H 在常温下就能够发生聚变4.为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供依据的实验或现象是 A .α粒子散射实验 B .电子的发现 C .质子的发现 D .天然放射现象5.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则聚变过程中 A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 B .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 C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D .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6.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是可分的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半衰期越短C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D .机场、车站进行安检时,能发现箱内危险物品,是利用了α射线较强的穿透能力 7.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插图能够形象的表现出物理实验、物理现象及物理规律,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B.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C.丙图中,射线甲由电子组成,射线乙为电磁波,射线丙由粒子组成D.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轻核裂变8.由于地震、山洪等原因将大量的金丝楠及其他树种深埋,经千万年碳化、氧化、冲刷形成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植物“木乃伊”,又叫碳化木,俗称乌木,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与大气中相同,生命活动结束后,14C衰变为14N,14C的比例持续减少,其半衰期约为5700年,现通过测量得知,某乌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恰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
高考物理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2)
高考物理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从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开始,人类开启了对原子核的研究并和平利用核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核聚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质量亏损比核裂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质量亏损小B .查德威克用氮核轰击铍核的核反应方程是: 94121042611Be He C H e -+→++C .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是:1441717281N He O H +→+D .α射线和β射线来自原子核,γ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流 2.对原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 .原子核的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C .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中的质子数 D .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与电子电荷大小的比值3.太阳内部有多种热核反应,其中的一个反应方程是:234112H+H He+x →,若已知21H 的质量为1m ,31H 的质量为2m ,42He 的质量为3m ,x 的质量为4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 是质子B .x 是电子C .这个反应释放的核能为()21234E m m m m c ∆=+--D .21H 和31H 在常温下就能够发生聚变4.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卢瑟福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B .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C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D .查德威克利用α射线轰击氮原子核获得了质子5.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插图能够形象的表现出物理实验、物理现象及物理规律,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B .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C .丙图中,射线甲由电子组成,射线乙为电磁波,射线丙由粒子组成D .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轻核裂变 6.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C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 .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 7.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麦克斯韦通过实验发现,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B .玻尔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 .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D .查德威克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打出一种新的粒子叫中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82349290U Th →+X 中X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衰变 B .234112H+H He →+Y 中Y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人工核转变C .2351136909205438U+n Xe+Sr →+K ,其中K 为10个中子,核反应类型为重核裂变 D .14417728N+He O →+Z ,其中Z 为氢核核反应类型为轻核聚变9.下列四幅图是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装置图,科学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的实验装置是( )A .B .C .D .10.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 .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D .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11.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某药物中含有质量为m 的碘131,经过48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 A .m/8 B .m/16 C .m/32 D .m/64 12.在核反应堆中,为了使快中子的速度减慢,可选用作为中子减速剂的物质是( ) A .氢B .镉C .氧D .水13.下列对题中四幅图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 .从图①可知,光电效应实验中b 光的频率比a 光的大B .从图②可知,能量为5eV 的光子不能被处于第二能级的氢原子吸收C .从图③可知,随着放射性物质质量的不断减少,其半衰期不断增大D .从图④可知,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14.2017年12月29日,中国首个快堆核电示范工程在福建霞浦开工建设.“快堆”核反应进程依次为:23823923923992929394U U Np P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892U 和23992U 是同位素,其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B .23892U 变为23992U 发生了α衰变C .23892U 变为23992U 发生了β衰变D .1g23992U 经过一个半衰期,23992U 原子核数目变为原来的一半15.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
(完整版)高考物理专题:原子核及物理学史及参考答案
原子核及物理学史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11247162N H C He +→+是α衰变方程B .123112H H He γ+→+是核聚变反应方程C .238234492902U Th He →+是核裂变反应方程D .427301213150He Al P n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B .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C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等现象的研究,发现了电子D .氢原子从3n =能级跃迁到1n =能级和从2n =能级跃迁到1n =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长3.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X Si P 30143015+→;Y B H Be 1052194+→+;ZLi He He 734242+→+其中( )A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C .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D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4.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不仅推动了电磁理论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电磁技术的发展,引领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下列哪一个器件工作时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 )A .电视机的显像管B .回旋加速器C .指南针D .电磁炉5.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 )A .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B .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 m ∞的结论C .根据F m ∞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12∞F m mD .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 的大小6.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B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C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及答案解析(1)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及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对核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核反应方程1441717281N He O H +→+是属于α衰变B .发生核反应23411120H H He n +→+需要吸收能量C .核反应2351891441920365603U n Kr Ba n +→++是属于裂变D .发生β衰变实质是质子向中子转变2.如图所示,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在匀强磁场中,它发生一次α衰变后变为钍核,α粒子和钍核都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1是α粒子的径迹,2是钍核的径迹B .1是钍核的径迹,2是α粒子的径迹C .3是α粒子的径迹,4是钍核的径迹D .3是钍核的径迹,4是α粒子的径迹3.为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供依据的实验或现象是 A .α粒子散射实验 B .电子的发现 C .质子的发现D .天然放射现象4.下列关于α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α粒子是氦原子核,对外不显电性B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枣糕模型”C .天然放射现象中, α粒子形成的射线速度很快,穿透能力很强D .核反应2382349290U TH X →+中,X 代表α粒子,则是α衰变5.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B .核聚变反应方程,表示质子C .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氦原子光谱的特征6.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射线与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射线强 B .氡的半衰期为天,个氡原子核经过天后就一定只剩下个氡原子核C .衰变成要经过次衰变和次衰变D .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7.关于原子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B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内部发生的轻核聚变C .的半衰期为5天,10g经过10天后还剩下5gD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mc 2可知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而提出了光子说B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不仅有能量还具有动量C .是聚变反应D .据波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高能级从低能级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确定关系告诉我们,不能准确测量物体的位置或动量的值B .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不受温度压强影响,但与元素的状态有关D .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同等情况释放的能量大于原子弹10.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某药物中含有质量为m 的碘131,经过48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 A .m/8B .m/16C .m/32D .m/6411.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 .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D .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12.天然放射性元素23290Th (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20882Pb (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 .铅核比钍核少23个中子 B .铅核比钍核少24个质子C .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D .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13.2006年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通过(钙48)轰击(锎249)发生核反应,成功合成了第118号元素,这是迄今为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充数最大的元素.实验表面,该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3个相同的粒子,再连续经过3次衰变后,变成质量数为282的第112号元素的原子核,则上述过程中的粒子是 A .中子B .质子C .电子D .粒子14.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图文答案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图文答案一、选择题1.从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开始,人类开启了对原子核的研究并和平利用核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核聚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质量亏损比核裂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质量亏损小B .查德威克用氮核轰击铍核的核反应方程是: 94121042611Be He C H e -+→++C .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是:1441717281N He O H +→+D .α射线和β射线来自原子核,γ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流 2.科学家们对微观粒子的研究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下列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普朗克发现了电子 B .爱因斯坦提出能量子假说 C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D .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3.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卢瑟福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B .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C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D .查德威克利用α射线轰击氮原子核获得了质子 4.下列关于α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α粒子是氦原子核,对外不显电性B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枣糕模型”C .天然放射现象中, α粒子形成的射线速度很快,穿透能力很强D .核反应2382349290U TH X →+中,X 代表α粒子,则是α衰变5.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是可分的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半衰期越短C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D .机场、车站进行安检时,能发现箱内危险物品,是利用了α射线较强的穿透能力 6.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B .核聚变反应方程,表示质子C .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氦原子光谱的特征7.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射线与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射线强 B .氡的半衰期为天,个氡原子核经过天后就一定只剩下个氡原子核C.衰变成要经过次衰变和次衰变D.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8.中国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EAST)近期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单元汇编含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单元汇编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原子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B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内部发生的轻核聚变C .的半衰期为5天,10g经过10天后还剩下5gD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mc 2可知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关于原子、原子核以及核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且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B .一个氢原子从n =3的能级发生跃迁,可能只辐射1种频率的的光子C .10个23592U 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还剩5个23592U 原子核没发生衰变D .核泄漏事故污染物铯(Cs)137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其衰变方程为1371375556Cs Ba+x ,由方程可判断x 是正电子3.科学家们对微观粒子的研究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下列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普朗克发现了电子 B .爱因斯坦提出能量子假说 C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D .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4.如图所示,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在匀强磁场中,它发生一次α衰变后变为钍核,α粒子和钍核都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1是α粒子的径迹,2是钍核的径迹B .1是钍核的径迹,2是α粒子的径迹C .3是α粒子的径迹,4是钍核的径迹D .3是钍核的径迹,4是α粒子的径迹 5.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B .核聚变反应方程,表示质子C .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氦原子光谱的特征6.由于地震、山洪等原因将大量的金丝楠及其他树种深埋,经千万年碳化、氧化、冲刷形成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植物“木乃伊”,又叫碳化木,俗称乌木,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 与12C 的比例与大气中相同,生命活动结束后,14C 衰变为14N ,14C 的比例持续减少,其半衰期约为5700年,现通过测量得知,某乌木样品中14C 的比例恰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附答案(1)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全集汇编附答案(1)一、选择题1.对下列各原子核变化的方程,表述正确的是A .32411120H H He n +→+是核聚变反应 B .1441717280N He O n +→+是α衰变C .8282034361Se Kr 2e -→+是核裂变反应D .235114094192054380U n Xe Sr 2n +→++是β衰变2.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C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 .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3.由于地震、山洪等原因将大量的金丝楠及其他树种深埋,经千万年碳化、氧化、冲刷形成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植物“木乃伊”,又叫碳化木,俗称乌木,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 与12C 的比例与大气中相同,生命活动结束后,14C 衰变为14N ,14C 的比例持续减少,其半衰期约为5700年,现通过测量得知,某乌木样品中14C 的比例恰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乌木的形成年代距今约为11400年 B .该乌木的形成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 C .12C 、13C 、14C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D .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 的衰变4.中国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EAST )近期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
由于其内部核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因此“东方超环”也被称为“人造太阳”“人造太阳”采用的核反应方程可能是( ) A . B .C .D .5.若元素A 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 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 和B ,经过2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m A :m B A .1:2B .2:1.C .30:3D .31:306.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用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会发生光电效应,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B .图(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 .图(丙):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 .图(丁):原有50个氡核,经过一个半衰期的时间,一定还剩余25个 7.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是生成钡和氪,同时放出3个中子,核反应方程是可表示为2351448919256360U+X Ba+Kr+3n ,已知部分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核子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中,X 粒子是正电子B .核反应方程中,X 粒子是质子C .23592U 、14456Ba 和8936Kr 相比,14456Ba 核的比结合能最大,它最稳定 D .23592U 、14456Ba 和8936Kr 相比,23592U 核的核子数最多,它的结合能最大8.关于原子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B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内部发生的轻核聚变C .的半衰期为5天,10g经过10天后还剩下5gD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mc 2可知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9.下列对题中四幅图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从图①可知,光电效应实验中b光的频率比a光的大B.从图②可知,能量为5eV的光子不能被处于第二能级的氢原子吸收C.从图③可知,随着放射性物质质量的不断减少,其半衰期不断增大D.从图④可知,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10.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11.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A.0B.m/4C.m/8D.m/1612.有关近代原子物理的若干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结果,发现了中子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玻尔理论指出原子可以处于连续的能量状态中D.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利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放出的能量13.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B.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C .射线一般伴随着或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D .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14.一个23491Pa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子数分别为( )A .91 个 91 个 234 个B .143 个 91 个 234 个C .91 个 143 个 234 个D .234 个 91 个 143 个15.关于原子结构及原子核的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处于n =3的一个氢原子回到基态时一定会辐射三种频率的光子 B .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C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原子的总能量增大,电子的动能也增大D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压力、温度无关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B .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C .200个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0个D .在中子轰击下生成和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17.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重核裂变的是A .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方程1441717281N He O H +→+B .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其中的一种核方程23423409091-1Th Pa e →+C .太阳中发生的热核反应,典型的一种核方程23411120H H He n +→+D .核电站可控的链式反应中,典型的一种核方程235114489192056360U n Ba Kr 3n +→++18.对核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核反应方程1441717281N He O H +→+是属于α衰变B .发生核反应23411120H H He n +→+需要吸收能量C .核反应2351891441920365603U n Kr Ba n +→++是属于裂变D .发生β衰变实质是质子向中子转变19.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比结合能越大,核就越稳定B .乙图中,电子绕原子运行的轨道半径是任意的C .丙图中,原来有100个氡222经过一个半衰期的时间,一定还剩余 50个D .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在核裂变过程中会吸收能量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 .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C .核力是短程力,其表现一定为吸引力D .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1m 、2m 、3.m 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123m m m c +-21.关于近代物理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内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B .铀核裂变的一种核反应方程为C .设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m 1+m 2-m 3)c 2D .若氢原子从n =6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 =6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22.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 .普朗克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最早发现了电子B .玻尔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C .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的核式结构模型 23.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B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C .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 .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24.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两次α衰变和六次β衰变,关于它的原子核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减小8 B .质子数减小2 C .质子数增加2 D .核子数减小10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汤姆孙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B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C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氦原子光谱的特征D .核反应堆中,镉棒能加快链式反应的速度,而重水等慢化剂能减缓链式反应的速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详解】A、方程是轻核的聚变方程,选项A正确;B、方程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选项B错误;C、方程是β衰变方程,选项C错误;D、方程是重核的裂变方程,选项D错误;故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区别,知道α衰变、β衰变是自发进行的,核裂变不能自发进行,需其它粒子轰击.2.C解析:C【解析】【详解】A.原子核可以自发地衰变,但不是所有元素都可以发生衰变,故A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核及物理学史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11247162N H C He +→+是α衰变方程B .123112H H He γ+→+是核聚变反应方程C .238234492902U Th He →+是核裂变反应方程D .427301213150He Al P n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 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B .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C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等现象的研究,发现了电子D .氢原子从3n =能级跃迁到1n =能级和从2n =能级跃迁到1n =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长3.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X S i P 30143015+→;Y B H Be 1052194+→+;ZLi He He 734242+→+其中()A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C .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D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4.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不仅推动了电磁理论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电磁技术的发展,引领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下列哪一个器件工作时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 )A .电视机的显像管B .回旋加速器C .指南针D .电磁炉5.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 )A .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B .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 m ∞的结论C .根据F m ∞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12∞F m mD .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 的大小6.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B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C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
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D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电源的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B .电源提供的电能越多,电源的电动势越大C .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通过1库仑的正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D .对于有恒定电流通过的导体,通过导体某个截面的电量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都相等8.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mc 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B .E=mc 2中的E 表示发生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C .根据ΔE=Δmc 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D .ΔE=Δmc 2表示发生的质量亏损Δm 转变为能量ΔE 释放出来9.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 .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 .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10.很好地解释了 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A .汤姆孙B .爱因斯坦C .德布罗意D .卢瑟福11.第一次通过实验证实万有引力的存在并比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A .牛顿B .伽利略C .胡克D .卡文迪许12.在物理学史上,首先提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的科学家是()A .欧姆B .安培C .洛伦兹D .法拉第13.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B .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 .伽利略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 .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4.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 .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 .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或出现感应电流D .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5.放射性元素86222Rn 经α衰变变成钋84218Po ,半衰期约为3.8天;但勘测表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86222Rn 的矿石,其原因是()A .目前地壳中的86222Rn 主要来自于其它放射性元素的衰变B .在地球形成初期,地壳中的元素86222Rn 的含量足够多C .当衰变产物84218Po 积累到一定量以后,84218Po 的增加会减慢86222Rn 的衰变进程D .86222Rn 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温度和压力改变了它的半衰期16.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B .德国天文学家幵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 .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17.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创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18.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的科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提出科学猜想: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的同样快B.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利用了放大的科学思想C.麦克斯韦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存在D.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和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19.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任何理论和学说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
下面有关物理实验与物理理论或学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C.电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证实了玻尔原子理论20.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A.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C.玻尔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预言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21.物理学发展到今天的程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极大进步,其中更是凝聚了大量物理学家呕心沥血的科学研究。
以下对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牛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并第一个测出引力常数为GB.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C.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2.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B.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越来越大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标准的球形D.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间的温度差制造出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在原理上是不可行的23.下列公式中是采用比值方法定义物理量的有()A.FEq=B.dUE=C.qEP=ϕD.ABABWUq=24.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它跟普通电子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一一反物质.欧洲和美国的科学研究机构曾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对物质的一大进步,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 )A.由一个不带电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C.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D.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25.(1)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α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____。
(填选图下方的字母)A B C D(2)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M(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0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m的炽热气体。
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结束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mvMB.MvmC.MvM m-D.mvM m-万卷物理答案专题十五 原子核及物理学史1.BD2.C3.A4.D5.ABC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等知识。
万有引力定律122=m m F G r 是牛顿猜想出来的,通过这个式子并结合物理学史,可以得出A.B.C 项正确.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测出的,D 项错误。
6.A7.AD8. AC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2E mc =表明物体具有的总能量与它的质量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并不是指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故选项B 项错误;2E mc ∆=∆中的m ∆不一定是指质量亏损,也可能是增加的质量,它描述的是m ∆与E ∆的对应关系。
故选项D 项错误,A.C 两项正确。
9.AC10.D根据物理学史,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西瓜模型 (枣糕模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和相对论,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卢瑟福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本题选D 。
11.D12.C13.A14.ABD15.A16.A17.AC18.ABD19.ABC20.B21.D22.C23.ACD24.D25.(1)C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