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菌株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过特定引物对细菌的16SrDNA片段进行PCR扩增,然后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比对,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未知细菌的快速种属分析,以及为细菌的生化鉴定提供指导信息.2.方法和原理16SrDNA鉴定是指用利用细菌16SrDNA序列测序的方法对细菌进行种属鉴定。

包括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6SrDNA特异引物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DNA测序、序列比对等步骤。

是一种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方法。

细菌rRNA(核糖体RNA)按沉降系数分为3种,分别为5S、16S和23S rRNA。

16S rDNA是细菌染色体上编码16S 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

16S rDNA由于大小适中,约1。

5Kb左右,既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又能利用测序技术较容易地得到其序列,故被细菌学家和分类学家接受。

在16S rRNA分子中,可变区序列因细菌不同而异,恒定区序列基本保守,所以可利用恒定区序列设计引物,将16S rDNA片段扩增出来,利用可变区序列的差异来对不同菌属、菌种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

16SrDNA序列的前500bp序列变化较大,包含有丰富的细菌种属的特异性信息,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菌株来说,只需要第一对引物测前500bp序列即可鉴别出细菌的菌属。

针对科学论文发表或是前500bp无法鉴别的情况,需要进行16SrDNA的全序列扩增和测序,得到较为全面的16SrDNA的序列信息。

由于测序仪一次反应最多只能测出700bp的有效序列,为了结果的可靠性,通常将16SrDNA全长序列分成3部分进行测序。

3.设备和材料3.1器材移液器(1000μL、200μL 、100μL、10μL);涡旋振荡器;Eppendorf MixMate;离心机;水浴锅;电泳仪;制冰机;低温冰箱;PCR仪:Veriti 96 Well Thermal Cycler;凝胶成像仪:VersaDoc MP 4000;基因分析仪:AB3500、AB31303.2试剂DNA快速提取试剂:PrepMan Ultra;琼脂糖;PCR试剂:Taq酶,10×Taq Buffer(Mg2+),dNTPs,ddH2O等;ExoSAP-IT;测序试剂:BigDye Terminator,5×Sequencing Buffer;BigDye XTerminator Purification Kit;3.3耗材移液器吸头:1000μL、200μL、10μL;离心管:1。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过特定引物对细菌的16SrDNA片段进行PCR扩增,然后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比对,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未知细菌的快速种属分析,以及为细菌的生化鉴定提供指导信息。

2.方法和原理16SrDNA鉴定是指用利用细菌16SrDNA序列测序的方法对细菌进行种属鉴定。

包括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6SrDNA特异引物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DNA测序、序列比对等步骤。

是一种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方法。

细菌rRNA(核糖体RNA)按沉降系数分为3种,分别为5S、16S和23S rRNA。

16S rDNA是细菌染色体上编码16S 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

16S rDNA由于大小适中,约1.5Kb左右,既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又能利用测序技术较容易地得到其序列,故被细菌学家和分类学家接受。

在16S rRNA 分子中,可变区序列因细菌不同而异,恒定区序列基本保守,所以可利用恒定区序列设计引物,将16S rDNA片段扩增出来,利用可变区序列的差异来对不同菌属、菌种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

16SrDNA序列的前500bp序列变化较大,包含有丰富的细菌种属的特异性信息,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菌株来说,只需要第一对引物测前500bp序列即可鉴别出细菌的菌属。

针对科学论文发表或是前500bp无法鉴别的情况,需要进行16SrDNA的全序列扩增和测序,得到较为全面的16SrDNA的序列信息。

由于测序仪一次反应最多只能测出700bp的有效序列,为了结果的可靠性,通常将16SrDNA全长序列分成3部分进行测序。

3.设备和材料3.1器材移液器(1000μL、200μL 、100μL、10μL);涡旋振荡器;Eppendorf MixMate;离心机;水浴锅;电泳仪;制冰机;低温冰箱;PCR仪:Veriti 96 Well Thermal Cycler;凝胶成像仪:VersaDoc MP 4000;基因分析仪:AB3500、AB31303.2试剂DNA快速提取试剂:PrepMan Ultra;琼脂糖;PCR试剂:Taq酶,10×Taq Buffer(Mg2+),dNTPs,O等; ExoSAP-IT;测序试剂:BigDye Terminator,5×Sequencing Buffer;BigDye XTerminator ddH2Purification Kit;3.3耗材移液器吸头:1000μL、200μL、10μL;离心管:1.5mL、200μL;Micro Amp TM Optical 96-Well ReactionPlate;Micro Amp TM Optical Adhesive Film;3.4引物16SrDNA 名称序列扩增长度第1部分正向引物27F5'-AGA GTT TGA TCC TGG CTC AG-3'500 bp左右反向引物519R5'- GWA TTA CCG CGG CKG CTG -3'第2部分正向引物357F5'- CTC CTA CGG GAG GCA GCA G-3'750bp左右反向引物1115R5'-AGG GTT GCG CTC GTT GC-3'第3部分正向引物926F5'- AAA CTY AAA KGA ATT GAC GG-3'560 bp左右反向引物1492R5'-TAC GGC TAC CTT GTT ACG ACT T-3'其中M=C:A, Y=C:T. K=G:T, R=A:G, S=G:C. W=A:T; all 1:1 4.操作流程5.实验方法5.1 核酸提取:挑取单菌落,然后置于装有100μLPrepMan Ultra 的离心管中,涡旋震荡混匀30s 左右,然后100℃水浴10min 后,以离心机最大转速离心3min ,取10μL 上清液与490μL ddH 2O (即稀释50倍),混匀作为下步PCR 的模板DNA 。

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管理规程,操作规程

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管理规程,操作规程

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管理规程,操作规程传代用菌种采用甘油冷冻管保存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琼脂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后,将菌液混合甘油并分装至冷冻管中,冷冻管标注菌种名称、代数、保存日期等信息,然后放置于-80℃冰箱中保存。

每年进行一次复苏和传代,保存时间不超过5年。

5.3.2.2液体石蜡保存法对于一些难以保存的菌种,采用液体石蜡保存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琼脂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后,将菌液混合液体石蜡并分装至玻璃瓶中,瓶口用铝箔密封,标注菌种名称、代数、保存日期等信息,保存温度为-70℃。

每年进行一次复苏和传代,保存时间不超过5年。

5.4菌种的传代传代用菌种每年进行一次复苏和传代。

复苏后,将菌种接种至适宜的琼脂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后,按照规定的传代代数制备传代用菌种,并及时更新菌种库存记录。

5.5菌种的使用使用菌种前,应先确认菌种的品质和纯度,并按照规定的传代代数制备工作用菌种。

使用后,应及时更新菌种库存记录,并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

5.6菌种的销毁菌种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变异或污染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应灭活处理,并填写《菌种销毁记录表》,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进行销毁处理。

菌种库存中长期未使用的菌种,应定期进行清理和销毁处理。

菌复苏、复壮;Sabouraud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白色念珠菌复苏、复壮;青霉素-链霉素琼脂培养基: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复苏、复壮。

5.4.1.1.3复苏步骤:1.取出保存好的菌种管,用接种针在酒精灯上消毒;2.将接种针在75%酒精中消毒,再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3.用接种针在相应的培养基上进行接种;4.置于适宜温度下孵育,待菌落出现后进行传代或进行实验。

5.4.1.2标准菌株的确认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鉴定,确认菌株的纯度和种属。

5.4.1.3标准菌株的传代将菌株从原始保存方式中转移到新的保存方式中,确保菌株的保存和传承。

传代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10代。

16srr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r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r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室器具、准备培养基和试剂、保持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

2. 提取细菌样品:从菌落、液体培养基或环境样品中选择一个菌落较纯净的菌株。

使用无菌操作工具,在无菌条件下,用菌液或菌落均匀涂抹于无菌平板上。

3. 培养菌株:将无菌平板培养基转移到适合该菌株生长的培养条件下。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菌株可以在37℃下培养24小时后获得足够的菌量。

4. 提取菌株的16S rRNA基因:使用合适的菌株提取方法提取菌株的总DNA,并使用PCR方法扩增16S rRNA基因。

PCR 反应条件可根据实验室的标准方法或相关文献进行设置。

5. 准备电泳样品:将扩增的16S rRNA基因产物与DNA分子量标记物一同混合,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和检测。

6. 电泳分析:将准备好的电泳样品注入琼脂糖凝胶孔中,进行电泳分析。

根据相对位置和迁移速度,确定16S rRNA基因的大小。

7. 分离目标DNA带:使用无菌操作工具,在琼脂糖凝胶上切割目标DNA带。

8. 提取目标DNA带:使用合适的目标DNA提取方法,从琼脂糖凝胶上提取目标DNA带。

9. DNA序列测定:将提取的目标DNA带进行测序,可以委托测序机构进行测序,也可以使用实验室的测序设备进行测序。

10. 序列分析: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序列比对、物种鉴定和进化分析等。

11. 物种鉴定结果的确认:将测序结果与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比对,确定菌株的物种鉴定结果。

12. 数据和结果的解释:根据测序结果和数据库比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上述是针对16S rRNA基因进行鉴定的一般操作流程,具体操作规程可能因实验室的要求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实施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无菌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菌株培养操作规程

菌株培养操作规程

菌株培养操作规程1.菌株培养1.1仪器的灭菌将养菌所需的所有仪器放在高压锅内灭菌,然后放入烘箱烘干,在实验操作前30min放入无菌操作台,打开紫外灯,待用。

1.2培养基的配制按照配方配置肉汤固体培养基250ml,肉汤液体培养基250ml,120度高压灭菌,放置于冰箱4℃备用。

(培养基的配制参照《微生物学实验》,徐威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172页,微生物实验常用培养基配方)1.3菌株传代将高压灭菌完的固体培养基在酒精灯上融化,待温度降到45℃左右,取无菌培养皿,打开,沿着培养皿一侧倒入固体培养基,倒入的量是培养皿体积的1/3时停止,将培养皿盖好盖子,放在无菌操作台上,待培养基凝固。

取出从医院拿回的菌株(标记为F0代,一直储存在4℃,在操作前半个小时放在室温下适应),用接种环取一环接种于凝固好的固体培养基上,放入37℃细菌培养箱中培养18h。

培养18h后,得到F1代菌,将其保存于冰箱4℃(从医院取回的菌株数量有限,并且不能长期保存,为了后面的实验有足量的菌株完成实验,所以大量传代得到F1代菌,保存于冰箱,以后的实验都是从F1代菌开始进行)。

2.菌株保存2.1菌株短期保存从医院取回的菌株(F0代),通过传代得到F1代菌,用胶带将培养皿封存好,放置于冰箱4℃保存,称为短期保存。

短期保存的时间一般为20天到一个月。

2.2菌株的长期保存取无菌培养皿,倒入融化的固体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后,用接种环取一环F1代菌接种于培养皿上,放入37℃细菌培养箱培养18h得到F2代菌。

用移液枪取2ml无菌液体培养基于试管中,用接种环取一环F2代菌接种于试管中,放入细菌培养箱培养8h。

取100ml无菌锥形瓶,倒入50ml液体培养基,用移液枪从试管中取0.5ml菌液于100ml锥形瓶中,37℃摇床培养16h得到F3代菌。

将买回的甘油配成80%浓度,然后将甘油和F3代菌液按体积比1:1混合,再用移液枪将混合液吸入冻存管中,1ml/管,在冻存管上用记号笔标记冻存菌液的名称,代数,日期,放入冰箱-20℃保存,保存年限为1-2年,此保存法称为“甘油管冻存法”。

cmcc标准菌株使用说明

cmcc标准菌株使用说明

cmcc标准菌株使用说明摘要:1.CMCC 标准菌株的概述2.CMCC 标准菌株的种类3.CMCC 标准菌株的保存与传递4.CMCC 标准菌株的使用方法5.CMCC 标准菌株的注意事项正文:1.CMCC 标准菌株的概述CMCC,全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是我国专门从事微生物菌种保藏、研究和应用的机构。

CMCC 标准菌株,是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保藏、鉴定和提供的具有一定标准和规范的微生物菌株。

这些菌株主要用于科研、教学、生产和质量控制等领域。

2.CMCC 标准菌株的种类CMCC 标准菌株种类繁多,涵盖了细菌、真菌、酵母等多种微生物。

其中,细菌菌株是最主要的一类,包括了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厌氧菌等多个属种。

CMCC 标准菌株的种类丰富,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

3.CMCC 标准菌株的保存与传递CMCC 标准菌株的保存采用国际通用的冷冻保存方法,即将菌株保存在低温冰箱或液氮中。

这种保存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持菌株的生物学活性,确保其在使用时的可靠性。

CMCC 标准菌株的传递主要通过菌株销售和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

用户可根据需要购买相应菌株,或通过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方式从CMCC 获取菌株。

4.CMCC 标准菌株的使用方法在使用CMCC 标准菌株时,应首先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条件、营养需求等。

然后,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培养。

此外,还需对菌株进行纯度鉴定和生物学活性检测,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5.CMCC 标准菌株的注意事项在使用CMCC 标准菌株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菌株说明书,了解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培养要求;(2)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菌株污染;(3)使用菌株时,应确保其活性,避免反复冻融导致菌株死亡;(4)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株,应定期进行冻存和复苏,以保持其生物学活性。

总之,CMCC 标准菌株为我国微生物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标准操作规程

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标准操作规程

菌种管理制度1、目的建立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微生物学检定用菌种的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变异率,确保菌种的溯源性与稳定性,从而确保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检定用菌种的管理,包括菌种的购买、保存、传代、使用及销毁等。

3、定义➢标准菌株是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的冷冻干燥菌。

➢传代用菌种是指用标准菌株制备的采用特定保存方法长期固定保存的菌种,用于传代及制备工作用菌种。

➢工作用菌种是指用标准菌株或传代用菌种接种至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后,作为日常工作使用的菌种。

➢菌种的代是指将其接种至一新鲜培养基上或培养基内,每萌发一次即称为一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

4、职责4.1部门主管负责菌种的申购、接收、保存分发.4.2微生物检验员负责菌种的确认、传代、使用及销毁。

5、规程5。

1菌种的申购部门主管根据菌种的使用情况,提出年度购买计划(包括临时检验需要),填写申购流程,经审批后,向中检所菌种保藏中心或省(市)药检所购买冻干菌种(标准菌株)或传代用菌种,购买时,需确定菌种的代数,以便控制传代代数。

5。

2菌种的接收菌种到达实验室后,由部门主管接收菌种,检查其名称和数量,以及每一支的完整性,同时将菌种的所有信息,填写在《标准菌株库存记录》上,内容包括:名称、数量、编号(无编号者按检定菌种的编号原则编号)、代数、来源、接收日期、接收人等,并将其暂贮存于4~8℃冰箱中,在一周内必须完成转种.5。

3菌种的保存5.3.1工作用菌种的保存工作用菌种采用斜面低温保存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以后,转移至4~8℃冰箱中保存。

此法仅用于工作用菌种的短期保存,并应随时检查其污染杂菌和变异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经应灭活处理后销毁。

保存时间根据菌种种类而不同,细菌:每个月转种一次;酵母菌及芽胞:3~6个月转种一次;丝状真菌每年转种一次。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过特定引物对细菌的16SrDNA片段进行PCR扩增,然后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比对,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未知细菌的快速种属分析,以及为细菌的生化鉴定提供指导信息。

2.方法和原理16SrDNA鉴定是指用利用细菌16SrDNA序列测序的方法对细菌进行种属鉴定。

包括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6SrDNA特异引物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DNA测序、序列比对等步骤。

是一种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方法。

细菌rRNA(核糖体RNA)按沉降系数分为3种,分别为5S、16S和23SrRNA。

16SrDNA是细菌染色体上编码16S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

16SrDNA由于大小适中,约1.5Kb左右,既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又能利用测序技术较容易地得到其序列,故被细菌学家和分类学家接受。

在 16SrRNA 分子中,可变区序列因细菌不同而异,恒定区序列基本保守,所以可利用恒定区序列设计引物,将16SrDNA片段扩增出来,利用可变区序列的差异来对不同菌属、菌种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

16SrDNA序列的前500bp序列变化较大,包含有丰富的细菌种属的特异性信息,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菌株来说,只需要第一对引物测前500bp序列即可鉴别出细菌的菌属。

针对科学论文发表或是前500bp无法鉴别的情况,需要进行16SrDNA的全序列扩增和测序,得到较为全面的16SrDNA的序列信息。

由于测序仪一次反应最多只能测出700bp的有效序列,为了结果的可靠性,通常将16SrDNA全页脚内容1长序列分成3部分进行测序。

3.设备和材料1.1器材移液器(1000μL、200μL、100μL、10μL);涡旋振荡器;Eppend orfMixMate;离心机;水浴锅;电泳仪;制冰机;低温冰箱;PCR仪:Veriti96WellThermalCycl er;凝胶成像仪:VersaDocMP4000;基因分析仪:AB3500、AB31301.2试剂DNA快速提取试剂:PrepManUltra;琼脂糖;PCR试剂:Taq酶,10×TaqBuffer(Mg2+),dNTPs,d dH2O等;ExoSAP-IT;测序试剂:BigDyeTerminator,5×SequencingBuffer;BigDyeXTerminatorPurificationKit;1.3耗材移液器吸头:1000μL、200μL、10μL;离心管: 1.5mL、200μL;页脚内容2MicroAmp TM Optical96-WellReactionPlate;MicroAmp TM OpticalAdhesiveFilm;1.4引物16 SrDNA 名称序列扩增长度第1部分正向引物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500bp左右反向引物519R5'-GWATTACCGCGGCKGCTG-3'第2部分正向引物357F5'-CTCCTACGGGAGGCAGCAG-3'750bp左右反向引物1115R5'-AGGGTTGCGCTCGTTGC-3'第3部分正向引物926F5'-AAACTYAAAKGAATTGACGG-3'560bp左右反向引物1492R5'-TACGGCTACCTTGTTACGACTT-3'其中M=C:A,Y=C:T.K=G:T,R=A:G,S=G:C.W=A:T;all1:1页脚内容3页脚内容44. 操作流程1.5核酸提取:挑取单菌落,然后置于装有100μLPrepManUltra 的离心管中,涡旋震荡混匀30s 左右,然后100℃水浴10min 后,以离心机最大转速离心3min ,取10μL 上清液与490μL d dH 2O (即稀释50倍),混匀作为下步PCR 的模板DNA 。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过特定引物对细菌的16SrDNA片段进行PCR扩增,然后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比对,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未知细菌的快速种属分析,以及为细菌的生化鉴定提供指导信息。

2.方法和原理16SrDNA鉴定是指用利用细菌16SrDNA序列测序的方法对细菌进行种属鉴定。

包括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6SrDNA特异引物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DNA测序、序列比对等步骤。

是一种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方法。

细菌rRNA(核糖体RNA)按沉降系数分为3种,分别为5S、16S和23S rRNA。

16S rDNA是细菌染色体上编码16S 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

16S rDNA由于大小适中,约1.5Kb左右,既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又能利用测序技术较容易地得到其序列,故被细菌学家和分类学家接受。

在 16SrRNA 分子中,可变区序列因细菌不同而异,恒定区序列基本保守,所以可利用恒定区序列设计引物,将16SrDNA片段扩增出来,利用可变区序列的差异来对不同菌属、菌种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

16SrDNA序列的前500bp序列变化较大,包含有丰富的细菌种属的特异性信息,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菌株来说,只需要第一对引物测前500bp序列即可鉴别出细菌的菌属。

针对科学论文发表或是前500bp无法鉴别的情况,需要进行16SrD NA的全序列扩增和测序,得到较为全面的16SrDNA的序列信息。

由于测序仪一次反应最多只能测出700bp的有效序列,为了结果的可靠性,通常将16SrDNA全长序列分成3部分进行测序。

3.设备和材料3.1器材移液器(1000μL 、200μL 、100μL 、10μL );涡旋振荡器;Eppendorf MixMate ;离心机;水浴锅;电泳仪;制冰机;低温冰箱;PCR 仪:Veriti 96 Well Thermal Cycler ; 凝胶成像仪:VersaDoc MP 4000;基因分析仪:AB3500、AB3130 3.2试剂DNA 快速提取试剂:PrepMan Ultra ;琼脂糖;PCR 试剂:Taq 酶,10×Taq Buffer(Mg 2+),dNTPs ,ddH 2O 等; ExoSAP-IT ;测序试剂:BigDye Terminator ,5×Sequencing Buffer ;BigDye XTerminator Purification Kit ; 3.3耗材移液器吸头:1000μL 、200μL 、10μL ;离心管:1.5mL 、200μL ;Micro Amp TM Optical 96-Well Reaction Plate ;Micro Amp TM Optical Adhesive Film ; 3.4引物第1部分 正向引物27F 5'-AGA GTT TGA TCC TGG CTC AG-3' 500 bp 左右 反向引物519R 5'- GWA TTA CCG CGG CKG CTG -3' 第2部分 正向引物357F 5'- CTC CTA CGG GAG GCA GCA G-3' 750bp 左右 反向引物1115R 5'-AGG GTT GCG CTC GTT GC-3'第3部分正向引物926F 5'- AAA CTY AAA KGA ATT GAC GG-3' 560 bp 左右反向引物1492R5'-TAC GGC TAC CTT GTT ACG ACT T-3'其中M=C:A, Y=C:T. K=G:T, R=A:G, S=G:C. W=A:T; all 1:14. 操作流程5. 实验方法5.1核酸提取:挑取单菌落,然后置于装有100μLPrepManUltra 的离心管中,涡旋震荡混匀30s 左右,然后100℃水浴10min 后,以离心机最大转速离心3min ,取10μL 上清液与490μLddH 2O (即稀释50倍),混匀作为下步PCR 的模板DNA 。

菌种管理操作规程

菌种管理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规范本中心标准菌种和野生菌种的管理。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标准菌种和实验过程中分离纯化的野生菌种的管理。

3.职责3.1菌种管理员:负责菌种的申购、接收、保存、分发。

3.2微生物检验员:负责菌种的确认、传代、使用及销毁。

3.3科室负责人:负责指导、监督检验员和管理员对菌种的管理。

4.术语4.1标准菌种(冻干菌种):由国内或国际菌种保藏机构保藏的,遗传学特性得到确认和保证并可追溯的菌种。

4.2标准储备菌种:又称传代用菌种,由标准菌种经一次传代得到的培养物,是指用标准菌种制备的采用特定保存方法长期固定保存的菌种,用于传代及制备工作菌种。

4.3工作菌种:工作菌种是指用标准菌种或标准储备菌种接种至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后,作为日常工作使用的菌种。

4.4代:菌种的代是指将其接种至一新鲜培养基上或培养基内,每萌发一次即称为一代,从)。

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菌种为第0代(G5.程序5.1菌种的申购菌种管理员每年根据菌种的使用情况(包括临时检验需要)提出购买计划,经批准后,向菌种保藏中心购买标准菌种(冻干菌种),采购执行《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程序》。

5.2菌种的接收菌种到达实验室后,由菌种管理员接收菌种,检查其名称和数量,以及每一支的完整性,同时将菌种的所有信息,填写《标准菌种接收记录表》,贴好标签并按照该菌适宜储存条件进行储存(储存期及储存条件见菌种说明书)。

5.3菌种的编号5.3.1标准/标准储备菌种采用字母加数字表示:英文缩写字母-来源编号-代次-传代日期-顺序号。

菌种的英文缩写字母:大肠埃希菌(E.c)、金黄色葡萄球菌(S.a)、枯草芽孢杆菌(B.s)、黑曲霉菌(A.n)、白假丝酵母(C.a)等,来源以购进方编号为准;代数用一位带有下标数字的字母表示;标准/标准储备菌种用G表示;工作菌种用W表示;如G3表示标准菌种第3代;W3表示工作用菌种第3代。

传代日期用6位数字表示:年份取最后两位数,月、日分别用两位数。

cmcc标准菌株使用说明

cmcc标准菌株使用说明

cmcc标准菌株使用说明摘要:一、引言二、cmcc标准菌株的定义与分类三、cmcc标准菌株的使用方法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实验操作步骤3.实验结果分析四、cmcc标准菌株的保存与传递五、注意事项六、结语正文:一、引言cmcc标准菌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微生物标准物质,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对cmcc标准菌株的使用方法、保存与传递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cmcc标准菌株的定义与分类cmcc标准菌株是指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hina Center for Type Culture)提供并经过认证的微生物菌株。

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生态习性等特点,cmcc标准菌株可分为不同的属、种、株等分类。

三、cmcc标准菌株的使用方法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cmcc标准菌株前,需确保实验人员具备一定的微生物学知识,熟悉实验操作流程。

此外,还需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如培养基、接种环、显微镜等。

2.实验操作步骤(1)菌株的复苏与传代培养(2)菌液的制备与分装(3)实验方法的选择与优化(4)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3.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四、cmcc标准菌株的保存与传递1.菌株的保存cmcc标准菌株应保存在适当的低温环境中,以保持菌株的活性和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可将菌株保存在-80℃的冰箱中,或进行液氮冻存。

2.菌株的传递菌株的传递需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以确保菌株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可通过邮寄、专人携带等方式进行菌株的传递。

五、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菌株污染。

2.实验结束后,需对实验器材和试剂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清洁。

3.对于cmcc标准菌株的使用、保存和传递,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六、结语cmcc标准菌株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物标准物质,在科研、生产和质量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标准菌株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菌株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菌株使用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目的对实验室的标准菌株进行合理的保存,并规范合理的使用流程,保证菌株的性能稳定可靠。

2 范围微生物实验室保存的标准菌株。

3 职责微生物组工作人员正确执行本操作规程。

4 术语和定义4.1标准菌株其特征进行了分类和描述,有明确的来源。

ATCC(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美国标准菌株收藏中心。

4.2标准储备菌株标准菌株经过一代转接后获得的同种菌株。

4.3 工作菌株标准储备菌株传代后得到的同种菌株。

4.4 标准培养物标准菌株、标准储备菌株、工作菌株的统称。

4.5质控菌株ATCC最佳,但当无法获得时可以使用ATCC演化的菌株或我国国家菌种库储存的标准菌株。

特殊情况,例如定性试验可用已知的菌种作为质控菌株。

室间质评的菌株即可。

5 保存程序5.1标准菌株5.1.1商业购买的ATCC标准菌株干粉,-80℃低温保存,可以2年以上。

安瓿真空包装的,-80℃可长期稳定保存。

将标准菌株进行编号和登记。

5.1.2复苏用1ml无菌的小牛血清或营养肉汤溶解。

根据菌种的生长特点,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上选择适宜的培养条件培养18-24h。

酵母菌要求3天,形成孢子的微生物宜保存孢子。

5.2标准储备菌株5.2.1由复苏后的ATCC标准菌株制备。

复苏后的标准菌株要检查其纯度,必要时进行生化试验检查。

刮取培养物上的菌体,用足量的菌悬浮于防冻培养基中。

防冻液可以是无菌脱纤维羊血、10%甘油肉汤。

储存足够量的标准储备菌株,可用1-2年。

一年52周需要52支以上。

5.2.2甘油肉汤保存法成分有蛋白胨、牛肉浸出粉、氯化钠、甘油、纯化木。

相当于20%的甘油。

挑取5环菌落加入到1ml甘油肉汤中混匀。

苛养菌可以适当增加菌量。

-80℃保存。

除链球菌和嗜血杆菌以外细菌均可使用。

保存期限1-5年。

5.2.3全血保存法成分为脱纤维羊血。

挑取5环菌落加入到1ml甘油肉汤中混匀。

苛养菌可以适当增加菌量。

菌种传代、保存、使用、销毁操作规程(第一版第0次修订)

菌种传代、保存、使用、销毁操作规程(第一版第0次修订)

1术语标准菌株是指由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的冷冻干燥菌。

传代用菌种(标准储备菌株)是指用标准菌种制备的采用特定保存方法长期固定保存的菌种,用于传代及制备工作用菌种。

工作菌株是指用标准菌种或传代用菌种接种至相应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后作为日常工作使用的菌种。

菌种的代是指将其接种至一新鲜培养基培养上,每萌发一次即称为一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

2操作程序2.1菌种接收(验收)菌种到达实验室后,由菌种管理人员接收菌种,检查其名称和数量,以及每一支的完整性,同时将菌种的所有信息,进行记录,内容包括:名称、编号、数量、代数、来源、接收日期、接收人等,并将其贮存于菌种说明书规定条件中,在有效期内完成菌种复苏。

2.2菌种复苏、复核、传代按菌种所附说明书进行复苏培养,或按检验标准中菌株的要求接种至适宜培养基内适宜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

必要时按相应检验标准复核菌株,即接种上述培养物至适宜培养基中,适宜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后,观察菌落形态,或进行革兰氏染色及镜检,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生化鉴定。

若菌种不纯或疑有污染,应查因及处理。

菌种复核后转接斜面或按冻存管说明书制备冻存液。

菌种管编号,将菌种冻存管冻存、斜面相应温度培养后适宜温度保存或使用。

菌株传代、使用不超过5代。

操作完成及时予以记录。

2.3菌种保存斜面低温保存法: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以后,转移至4~8℃冰箱中保存。

此法用于菌种的短期保存,使用时若发现污染杂菌和变异等异常情况,应停止使用并灭活销毁。

冻存管法:按产品说明书操作与保存。

斜面低温保存法主要用于工作菌种的保存,保存时间根据菌种种类不同而不同,细菌与酵母菌一般2个月,霉菌及芽胞一般3个月;冻存管法用于传代菌种的保存。

2.4实验室菌种的编号采用字母加数字表示:菌株保藏编号(代次)-保存年份-顺序号。

代次用G带有下标数字表示。

2.5菌种保管保存、领用与销毁菌种设双人双锁保管、领用。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过特定引物对细菌的16SrDNA片段进行PCR扩增,然后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比对,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未知细菌的快速种属分析,以及为细菌的生化鉴定提供指导信息。

2.方法和原理16SrDNA鉴定是指用利用细菌16SrDNA序列测序的方法对细菌进行种属鉴定。

包括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6SrDNA特异引物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DNA测序、序列比对等步骤。

是一种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方法。

细菌rRNA(核糖体RNA)按沉降系数分为3种,分别为5S、16S和23S rRNA。

16S rDNA是细菌染色体上编码16S 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

16S rDNA由于大小适中,约1.5Kb左右,既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又能利用测序技术较容易地得到其序列,故被细菌学家和分类学家接受。

在16S rRNA分子中,可变区序列因细菌不同而异,恒定区序列基本保守,所以可利用恒定区序列设计引物,将16S rDNA片段扩增出来,利用可变区序列的差异来对不同菌属、菌种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

16SrDNA序列的前500bp序列变化较大,包含有丰富的细菌种属的特异性信息,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菌株来说,只需要第一对引物测前500bp序列即可鉴别出细菌的菌属。

针对科学论文发表或是前500bp无法鉴别的情况,需要进行16SrDNA的全序列扩增和测序,得到较为全面的16SrDNA的序列信息。

由于测序仪一次反应最多只能测出700bp的有效序列,为了结果的可靠性,通常将16SrDNA全长序列分成3部分进行测序。

3.设备和材料1.1器材移液器(1000μL、200μL 、100μL、10μL);涡旋振荡器;Eppendorf MixMate;离心机;水浴锅;电泳仪;制冰机;低温冰箱;PCR仪:Veriti 96 Well Thermal Cycler;凝胶成像仪:VersaDoc MP 4000;基因分析仪:AB3500、AB31301.2试剂DNA快速提取试剂:PrepMan Ultra;琼脂糖;PCR试剂:Taq酶,10×Taq Buffer (Mg2+),dNTPs,ddH2O等;ExoSAP-IT;测序试剂:BigDye Terminator,5×Sequencing Buffer;BigDye XTerminator Purification Kit;1.3耗材移液器吸头:1000μL、200μL、10μL;离心管:1.5mL、200μL;Micro Amp TM Optical 96—Well Reaction Plate;Micro Amp TM Optical Adhesive Film;1.4引物16SrDNA 名称序列扩增长度第1部分正向引物27F 5’—AGA GTT TGA TCC TGG CTC AG—3'500 bp左右反向引物519R 5’- GWA TTA CCG CGG CKG CTG —3’第2部分正向引物357F 5'—CTC CTA CGG GAG GCA GCA G—3’750bp左右反向引物1115R 5'-AGG GTT GCG CTC GTT GC—3’第3部分正向引物926F5'- AAA CTY AAA KGA ATT GAC GG —3’560 bp 左右反向引物1492R5'—TAC GGC TAC CTT GTT ACG ACT T —3’其中M=C:A , Y=C :T 。

标准菌种确认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菌种确认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菌种确认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建立标准菌种确认标准操作规程,以减少菌种污染和生长特性的改变,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围本规程适用于质量控制实验室所用标准储备菌株。

三容1.1 试验菌株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00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6494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9800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MCC(B)10104]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F)98001]1.1.1 标准菌株1.1.1.1 标准菌株应来自认可的国或国外菌种收藏机构。

1.1.1.2 标准菌株经过复活并在适宜的培养基中生长后,即为标准储备菌株。

1.1.1.3 标准储备菌株应进行纯度和特性确认。

1.1.2 工作菌株1.1.2.1 标准储备菌株可用于制备每两个月或定期转种的工作菌株。

1.1.2.2 工作菌株的传代次数应严格控制,不得超过5 代(从菌种收藏机构获得的标准菌株为第0代),以防止过度的传代增加表型变化的风险。

因此必要时,应对工作菌株的纯度和特性进行确认。

1.2 菌种确认试验的主要容1.2.1 菌种的纯度确认1.2.1.1 纯度检测: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检测菌种是否为纯培养物。

1.2.1.2 试验容①菌落形态: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将待检测培养物稀释涂布或平板划线,适宜培养后,同一平板上的单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光泽等是否相似;对于两种或以上形态的出发菌株,应再分别挑取单菌落划线或稀释涂布培养,检测是否重复出现相同特征。

②镜检特征:对数生长期的培养物革兰氏染色反应应呈现一致性;细胞形状、大小、荚膜、芽孢等特征应相似。

菌种操作规程

菌种操作规程

菌种操作规程菌种操作是微生物实验室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菌种的储存、分离、培养和传代等操作。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菌种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一、菌种的储存1. 菌种的储存通常采用液氮冷冻或低温冰箱冷冻的方式。

2. 菌种的储存容器应该选择无菌的冻干管、冻存瓶或冷冻管,并在储存前进行无菌处理。

3. 在冷冻储存前,应制备菌种的冻存物质,如15%甘油溶液,以确保菌种冷冻过程中的生存率。

二、菌种的分离1. 菌种的分离通常采用扩散法、涂布法或稀释法等方法。

2. 在进行菌种分离前,实验室的工作台、培养皿和所需工具应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无菌处理。

3. 分离出的纯菌落应进行单克隆处理,避免混菌的情况。

三、菌种的培养1. 发放和接收菌种时,应注意标签的准确性,并确认菌种的来源和鉴定信息。

2. 菌种的培养应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促进菌种的生长和代谢。

3. 在进行菌种培养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菌种的污染。

四、菌种的传代1. 菌种的传代应选择适当的传代方法,如子代分离、液体培养或固体培养等。

2. 传代菌种前,应将培养皿等实验器具进行干燥消毒,并进行无菌处理。

3. 在进行菌种传代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传代时间和传代次数,避免菌种的突变和变异。

五、菌种的保管1. 菌种的保管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如冷冻保存、液氮冷冻保存或继代保存等。

2. 在进行菌种保管时,应注意保存容器的密封性和标识的清晰性。

3. 对于保存已久的菌种,应定期进行复苏培养,以维持菌种的活力和纯度。

六、菌种的管理1. 每次使用菌种前,应查验菌种的保藏情况和标签信息,并进行必要的鉴定。

2. 菌种管理应建立清晰的档案记录,包括菌种的来源、分离日期、储存方式和使用情况等。

3. 菌种的使用应按照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对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对于菌种操作的规程,实验室应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并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实验室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意识,以确保菌种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标准菌种确认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菌种确认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菌种确认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建立标准菌种确认标准操作规程,以减少菌种污染和生长特性的改变,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质量控制实验室所用标准储备菌株。

三内容1.1 试验菌株1.1.1 标准菌株1.1.1.1 标准菌株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收藏机构。

1.1.1.2 标准菌株经过复活并在适宜的培养基中生长后,即为标准储备菌株。

1.1.1.3 标准储备菌株应进行纯度和特性确认。

1.1.2 工作菌株1.1.2.1 标准储备菌株可用于制备每两个月或定期转种的工作菌株。

1.1.2.2 工作菌株的传代次数应严格控制,不得超过5 代(从菌种收藏机构获得的标准菌株为第0代),以防止过度的传代增加表型变化的风险。

因此必要时,应对工作菌株的纯度和特性进行确认。

1.2 菌种确认试验的主要内容1.2.1 菌种的纯度确认1.2.1.1 纯度检测: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检测菌种是否为纯培养物。

1.2.1.2 试验内容①菌落形态: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将待检测培养物稀释涂布或平板划线,适宜培养后,同一平板上的单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光泽等是否相似;对于两种或以上形态的出发菌株,应再分别挑取单菌落划线或稀释涂布培养,检测是否重复出现相同特征。

②镜检特征:对数生长期的培养物革兰氏染色反应应呈现一致性;细胞形状、大小、荚膜、芽孢等特征应相似。

1.2.2 菌种的特性确认1.2.2.1 生化试验:各种微生物具有各自的独特的酶系统,因而在代谢过程中所参与的物质分解和合成代谢的产物也不同,这些代谢产物又具有不同的生化特征。

根据此特征,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来鉴定不同的微生物的试验即为微生物的生化试验。

1.3 菌种的确定方法用无菌接种环粘取培养物,在相应的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分离单个菌落,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培养后观察是否具有典型的菌落形态,然后挑取单一纯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其染色特性及菌形。

再做生化试验或使用菌种鉴定系统进一步鉴定菌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菌株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目的
对实验室的标准菌株进行合理的保存,并规范合理的使用流程,保证菌株的性能稳定可靠。

2 范围
微生物实验室保存的标准菌株。

3 职责
微生物组工作人员正确执行本操作规程。

4 术语和定义
4.1标准菌株
其特征进行了分类和描述,有明确的来源。

ATCC(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美国标准菌株收藏中心。

4.2标准储备菌株
标准菌株经过一代转接后获得的同种菌株。

4.3 工作菌株
标准储备菌株传代后得到的同种菌株。

4.4 标准培养物
标准菌株、标准储备菌株、工作菌株的统称。

4.5质控菌株
ATCC最佳,但当无法获得时可以使用ATCC演化的菌株或我国国家菌种库储存的标准菌株。

特殊情况,例如定性试验可用已知的菌种作为质控菌株。

室间质评的菌株即可。

5 保存程序
5.1标准菌株
5.1.1商业购买的ATCC标准菌株干粉,-80℃低温保存,可以2年以上。

安瓿真空包装的,-80℃可长期稳定保存。

将标准菌株进行编号和登记。

5.1.2复苏
用1ml无菌的小牛血清或营养肉汤溶解。

根据菌种的生长特点,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上选择适宜的培养条件培养18-24h。

酵母菌要求3天,形成孢子的微生物宜保存孢子。

5.2标准储备菌株
5.2.1由复苏后的ATCC标准菌株制备。

复苏后的标准菌株要检查其纯度,必要时进行生化试验检查。

刮取培养物上的菌体,用足量的菌悬浮于防冻培养基中。

防冻液可以是无菌脱纤维羊血、10%甘油肉汤。

储存足够量的标准储备菌株,可用1-2年。

一年52周需要52支以上。

5.2.2甘油肉汤保存法
成分有蛋白胨、牛肉浸出粉、氯化钠、甘油、纯化木。

相当于20%的甘油。

挑取5环菌落加入到1ml甘油肉汤中混匀。

苛养菌可以适当增加菌量。

-80℃保存。

除链球菌和嗜血杆菌以外细菌均可使用。

保存期限1-5年。

5.2.3全血保存法
成分为脱纤维羊血。

挑取5环菌落加入到1ml甘油肉汤中混匀。

苛养菌可以适当增加菌量。

-80℃保存。

主要用于保存链球菌、嗜血杆菌及厌氧菌。

保存期限1-5年。

5.2.4标准储备菌株进行编号和登记。

5.3工作标准菌株
由标准储备菌株传代得到的菌株。

标准储备菌株对多向下传三代。

过多的传种会增加变异的机会。

标准储备菌株根据菌种特点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培养18-24h即工作标准菌株。

储存在2-8℃,可放四周。

个别营养要求高的为2周,例如肺炎链球菌和嗜血杆菌。

使用时应编号并登记。

5.4编号方法
每个菌的保存管都要有唯一的编号,签字笔标注,便于查找和管理。

5.5记录管理
5.5.1菌种应有严格的登记。

每个编号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来源、传代、保存方法、使用记录、使用原因、高压灭菌记录等。

附表《标准菌株记录表》《标准储备菌株记录表》
5.5.2菌种保管应有专人负责,保存于专用冰箱中,双人双锁,确保菌种安全。

保管人员变动时,必须严格交接手续。

5.5.3各种菌种应按规定时间接种,注意菌种有无污染及变异,如发现变异时,应及时更换
5.5.4一个使用周期结束后,标准菌株、储备菌株、工作菌株都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并做好记录。

6 使用流程

1代 2
7 质量控制
7.1 观察菌落的典型形态是否符合菌种。

有没有杂菌生长。

7.2用氧化酶、触酶、上机等生化试验,鉴定菌种有没有变化。

7.3如果有污染或怀疑有问题时,应准备新的首次传代物或者获取新的标准菌株。

8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