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驼形线虫感染症
观赏鱼外寄生虫病-观赏鱼常见寄生虫病有哪些
观赏鱼外寄生虫病-观赏鱼常见寄生虫病有哪些观赏鱼有体内寄生虫怎么办体内寄生虫在很多观赏鱼中都有出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宠主们就要采用必要的措施进行治疗以及预防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症状七彩神仙鱼在体内生有寄生虫的情况下会拉白色粪便,并且身体渐渐消瘦,观察到鱼有这种状况发生时就应该确认其体内可能有寄生虫存在了,要采取必要措施了。
药物灭滴灵、噻嘧啶双羟萘盐酸。
治疗对于食欲很好的野生七彩神仙鱼,投喂打虫用汉堡包。
食欲不好的野生七彩神仙鱼,使用发泡甲硝唑(灭滴灵)。
①在60厘米的水族箱中放入一片甲硝唑,将水温维持在34℃~35℃,进行药浴3天,第4天开始换成正常饲养水,将水温每天往下降1℃,直到恢复到原来的水温。
②不见效时,作为最后的手段,把噻嘧啶双羟萘盐酸(广谱驱虫药)溶于水中,然后把该七彩神仙鱼从水中拿上来,用吸管将药水从鱼嘴里灌进去。
治疗后马上放入水族箱中。
注意及预防治疗时噻嘧啶双羟萘盐酸的浓度高点低点没有关系。
养殖野生七彩神仙鱼时,对于刚改变生存环境而进入水族箱内的七彩神仙鱼而言,在没发病前,驱除体内寄生虫是非常重要的。
观赏鱼常见寄生虫病有哪些观赏鱼的寄生虫病有很多个病症,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杯体虫、新蚤、三代虫,这三种寄生虫应该如何防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杯体虫病病因与症状杯体虫是一种十分微小的虫体,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一睹其芳容,虫体呈乳白色茸毛状物,鱼患此虫病后,游泳无力,不喜吃食,最终瘦弱而死。
发病时间约为6月分前后。
防治方法严禁用鱼池、湖泊的水直接饲养金鱼。
最好的养鱼用水是井水、自来水。
在饲养金鱼前,要用生石灰对鱼池进行清毒,并用硫酸铜、硫酸亚铁溶液遍洒渔池。
新蚤病病因与症状新蚤寄生在金鱼的鳃丝上危害极大,直接影响鱼的呼吸功能。
春季至秋季为本病的多发季节。
幼鱼极易感染本病,较多寄生能引起死亡,一龄大鱼也有患病的,但通常不致死,只鱼体消瘦而已。
病鱼身体消瘦发黑,在体表和各鳍条上,特别是在背鳍、尾鳍上和鼻孔附近,可见到许多小白点,有的鳃丝上也有。
观赏鱼内外寄生虫以及感染类疾病的简介和治疗方法
外寄锚头蚤病【虫体】长约1㎝丨白线头状,有的长有絮状青苔丨虫体后端有一对卵囊,头部分有叉状两角,似船锚【部位】鱼各部位【症状】有可见虫体(或一对卵囊),鱼焦急不安,减食,消瘦【治疗】3%的盐溶液短期浸泡后镊子拔出丨水族箱处理剂丨敌百虫黑斑病【部位】身、鳍多见,眼、嘴偶发【症状】2㎜宽黑色或褐色小斑点(或斑带)【预防】远离水鸟、确保没有被寄生的螺出现【治疗】新型抗寄生虫处理剂(但是黑斑点一旦形成,就会留下痕迹)血鞭毛虫—昏睡病(隐鞭虫,现也包括锥桨虫和锥体虫)【症状】鱼无精打彩、游动不正常;消瘦,眼睛凹陷,鳃发白【治疗】暂无法治疗丨应远离水蛭,已感染的鱼给其痛快斜管虫【症状】●鱼在硬物上摩擦,鳍合拢●皮肤上覆盖发白的蓝色不透明体,尤其是在关部和背鳍之间●鳃受侵害时,呼吸频率显著加快●感染晚期,皮肤表面肿胀,直至脱落【治疗】(1)鱼缸——清空鱼,水30℃,5天寄生虫全灭,消毒(2)淡水鱼●比较强壮的鱼,用3%的盐水浸泡,让鱼呆在里面直到它们蜷缩起来,然后迅速地把它们放回到它们自己的水族箱里●刺激性小的-- 1%的盐水泡10-15分钟,然后把鱼放回干净的水里(3)热带鱼——水28-30℃丨新型抗寄生虫处理剂口丝虫(鱼波豆虫)【症状】●鳃和体表附有一层乳白色的黏液,呈云雾状;鳃丝淡红色●在硬物上擦拭;皮肤发炎,无光泽;大多数受侵害的区域变红●呼吸困难、鳍折起来、游动无力;逐渐消瘦【治疗】●水温30℃,保持几个小时(如果鱼的鳃膜受严重的感染则不适用)●3%的盐水中浸泡,直到鱼蜷缩起来(然后迅速放回到它们自已的水族箱里)●1%的盐水洗浴20分钟/ 新型抗寄生虫制剂隐核虫—海水白点病【症状】见于海水鱼。
初,鱼在硬物上摩擦,鳍合拢。
后,皮肤上出现直径大约2㎜的发灰的白色小结节(有时小结节会被发炎的斑块遮盖);如果鳃部感染,则呼吸急促【治疗】含铜的药物有效,但水族箱里有无脊椎动物时须当心丨新型抗寄生虫药物有效鱼水蛭【症状】鱼非常不安,在硬物上摩擦,仔细检查,显露出蠕虫状的水蛭,至少30㎜【治疗】3%的盐溶液浸泡,浸泡后没有掉下去水蛭镊子拉下鱼虱【部位】鱼体、鳍【虫体】盘状寄生虫,直径8-12㎜;各种颜色,从浅绿色到褐色都有【治疗】镊子除掉丨浓盐水轻擦丨盐水浸泡丨敌百虫有效皮肤吸虫(三代虫)【部位】体表、鳃部多见【症状】●食欲不振,常浮于水面,呈现极度不安状态,时而狂游于水中或急侧游于水底●鱼体褪色,苍白无光,黏液分泌过多,出现线状无规则白圈;掉鳞●鱼鳍下垂,末端卷曲且逐渐裂开●鱼鳃上寄生则会呼吸困难●将病鱼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仔细观察,可见蛭状小虫活动【治疗】(1)晶体敌百虫1g溶于清水10㎏,药浴10~20分钟,1次/日(2)甲醛(福尔马林液)药浴●低剂量长时间:20~40ppm药浴24小时后,换水1/2以上●高剂量短时间:200~250ppm药浴1小时后,换水90%以上。
18种观赏鱼常见病及治疗(干货)
18种观赏鱼常见病及治疗(干货)一、烂鳃病:鱼腮充满粘液,腮丝及腮盖骨内表皮有出血现象,腮丝会很快由红变白。
治疗方法:(1)用12.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药浴30分钟。
(2)用12.5ppm的土霉素溶液药浴30分钟。
二、细菌性肠炎:病鱼会停在鱼缸的角落不动、不进食;腹部膨胀,有红斑,肛门突出;肌肉短时间抽搐;粪便呈白色。
治疗方法:(1)将磺胺胍溶解后混到饲料中投喂。
(2)用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溶液进行药浴。
(3)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和青霉素,最好请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三、白皮病(又称白尾病):背鳍、尾鳍(也可能是背鳍加尾鳍的基部)出现小白点,迅速扩散至尾鳍并使其发白、烂掉;病鱼平衡失控,会竖起来上下游动。
治疗方法:用25ppm的土霉素或金霉素溶液药浴30分钟。
鱼缸用1ppm的漂白粉溶液消毒。
四、锚头鳋病:虫体露出的部分会有藻类附生,似一束束的棉絮一般,所以又称为'蓑衣病'。
当你看见鱼的体表有一根根小的白色棍子挂在上面就是了。
治疗方法:第1步,用镊子直接拔除寄生虫。
第2步,用0.3-0.5ppm的敌百虫溶液药浴。
第3步,用8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鱼缸。
五、鱼虱病:因为鱼虱破坏鱼的体表组织而有疼痛感,呈现出极度焦躁不安,或跃于水面,或急剧狂游,百般挣扎,翻滚等现象,十分痛苦。
鱼虱附着于鱼体表面,吸食鱼的血液。
伤口常造成其他细菌类或真菌类的感染。
治疗方法:同于猫头虱病的治疗。
六、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鱼体出血、发炎,鳞片脱落,背鳍或全部鳍充血、腐烂,掉鳞或烂鳍处会发水霉。
治疗方法:用1%的食盐水或是2ppm的高锰酸钾或是2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泡。
七、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感染部位有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
感染部位开始呈圆形,后面则呈不规则的斑块,较为严重时会有皮肤破损肌肉裸露腐烂等症状。
治疗方法:(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2)特效药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观赏鱼常见病症与治疗
观赏鱼常见病症与治疗在众多宠物中,观赏鱼以其绚丽多彩的外表和优雅的游动姿态,成为了许多家庭和爱好者的心头好。
然而,要想让这些美丽的生灵始终保持健康活泼,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病症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白点病白点病是观赏鱼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原体是小瓜虫。
患病的鱼身上会出现许多白色小点,就像撒了一层盐粒。
鱼会显得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时常摩擦身体。
治疗方法:1、升温:将水温缓慢提高到 28 30 摄氏度,小瓜虫在这种温度下无法生存。
2、加盐: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粗盐,浓度一般为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可以改变水的渗透压,抑制小瓜虫的生长。
3、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专门治疗白点病的药物,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
二、水霉病水霉病通常是由于鱼受伤后,水中的霉菌孢子侵入伤口而引起的。
病鱼身上会长出白色的絮状物,像一团团棉花。
治疗方法:1、改善水质:保持水质清洁、稳定,定期换水。
2、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对鱼缸进行消毒。
3、药物治疗:使用治疗水霉病的专用药物,如甲基蓝等。
三、烂鳃病烂鳃病的症状表现为鱼鳃腐烂、充血,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
治疗方法:1、加强过滤:保证水质良好,减少水中有害物质对鱼鳃的刺激。
2、药物治疗:使用黄粉等药物进行治疗。
四、肠炎肠炎是由于饮食不当或细菌感染引起的。
病鱼食欲不振,腹部膨胀,肛门红肿,有时会排出白色或黄色的黏液。
治疗方法:1、停食:发现鱼患肠炎后,先停止喂食几天,让鱼的肠胃得到休息。
2、药物治疗:可以在水中加入痢特灵等药物。
五、竖鳞病竖鳞病的症状是鱼的鳞片竖起,像松果一样,鳞片基部还会有充血、水肿等现象。
治疗方法:1、盐水浸泡:用浓度为 3% 5%的盐水浸泡病鱼 10 15 分钟。
2、药物治疗: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六、蒙眼病蒙眼病的表现是鱼的眼睛上覆盖一层白色或灰白色的膜,使鱼的视力受到影响。
治疗方法:1、换水:部分蒙眼病是由于水质不良引起的,及时换水可以改善。
2、药物治疗:使用红霉素眼膏或眼药水涂抹鱼眼。
观赏鱼三代虫病简介
观赏鱼三代虫病简介
观赏鱼
观赏鱼三代虫病是由单殖吸虫引起的疾病,其病原体为三代虫,三代虫没有眼点,据此特征,容易与指环虫区分开来。
三代虫营胎生生殖,在每一个成虫的身体中部,可见到1个椭圆形的胎儿(第二代),而在胎儿体内,又开始孕育着下一代(第三代)的胚胎,故称之为“三代虫”。
三代虫繁殖的最适宜水温为20℃左右,因而4-5月为其繁殖最盛的季节,也是此病最流行的季节。
一、症状三代虫在成鱼、鱼种和鱼苗体上都可寄生,而对鱼苗和鱼种危害最大。
较大的鱼体上虽有三代虫寄生,但症状往往不明显,危害也较小。
患三代虫病的幼鱼,鱼体开始褪色而变得苍白无光泽,体表粘液增多;鱼鳍下垂,末端卷曲且逐渐裂开;呈现极度不安状态,时而狂游于水中或急侧游于水底,企图摆脱寄生虫的骚扰,继而食欲不振,游泳迟缓,逐渐消瘦,严重时引起病鱼死亡。
鱼鳃上寄生三代虫后会造成呼吸困难,不久即窒息死亡。
二、治疗方法与指环虫病的治疗方法相同。
目前为止,治疗此类吸虫病最常用且有效的药物首推甲醛(福尔马林液)。
用福尔马林液驱杀吸虫时,其剂量一定要足,否则会导致吸虫产生耐药性,形成具有抵抗力的突变种,而使药物难于驱杀。
一般用药有两种方法:一是低剂量长时间,如用百万分之二十至四十(20~
40ppm)药浴24小时后,进行换水二分之一以上;二是高剂量短时间,如用百万分之二百至二百五十(200~250ppm)药浴1小时后,进行换水90%以上。
由于病鱼被吸虫寄生时需氧量较大,故在治疗中要不断打气增加溶氧。
观赏鱼斜管虫病的临床症状
观赏鱼斜管虫病的临床症状
七彩神仙鱼(详情介绍)
观赏鱼斜管虫病是观赏鱼在春季及初冬季节时比较容易发生的疾病,该病是观赏鱼在养殖阶段非常重要的疾病之一。
观赏鱼感染该病后,会引起粘液分泌增加导致呼吸不畅,严重的会引起观赏鱼的死亡。
当鱼被斜管虫大量寄生时,鱼的鳃和皮肤遭受破坏,并刺激皮肤和鳃大量分泌粘液,使鱼的呼吸困难,鱼体表现瘦弱发黑,游动迟钝,随即死亡。
斜管虫离开鱼体后在水中自由状态下可维持生活1-2天,可以直接转移到其他鱼体或水体中去。
在鱼种培育池塘和小面积的人工水域环境内的鱼对斜管虫感染最敏感,而且斜管虫是鱼苗的大敌,能引起严重的死亡。
斜管虫主要侵袭鱼的鳃和皮肤,以鳃和皮肤上的粘液作营养。
观赏鱼病种类及防治
观赏鱼长期生活于优越的环境中,单位养殖面积小,对水质管理较严格、细致,种苗淘汰率高,与外界接触少,交叉感染疾病的机会很少。
许多观赏鱼,特别是热带鱼的体型多为小巧玲珑,娇生惯养,生活于适温环境中,觅食量与活动量较小,受外界气候、饲养条件变化的干扰少,故抗病能力较差。
目前观赏鱼鱼病的防治,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便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观赏鱼病种类概述通常将鱼病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由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引起。
由病毒、真菌、细菌以及单细胞藻类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又称微生物鱼病。
由于微生物鱼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不易防治,故称之为传染性鱼病。
由动物性寄生虫引起的鱼病称寄生虫鱼病,其特点一般是发病和传播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也较容易。
另一类主要是由水体环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或鱼体生理机能失调所引起机体的代障碍或机能紊乱而导致的鱼病称为非生物性鱼病。
此类鱼病的种类很多,危害较大,涉及面也较广。
只要加强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此类鱼病可避免发生。
--------------------------------------------------------------------------------二、病毒引起的疾病1.出血病[病原体] 为疱疹病毒。
[症状] 病鱼的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鳃盖、头部、腹壁也有充血现象;鳃丝呈鲜红的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的病鱼,因其他器官组织大量充血,使鳃失血而呈苍白,表现出“白鳃”。
此外,眼球突出,肠道和各脏器官表现充血。
病鱼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常离群独游或回旋慢游,体质消瘦,肌肉萎缩,以致死亡。
观赏鱼的常见疾病类型及防治措施
观赏鱼的常见疾病类型及防治措施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第9期陈澳庆代婧炜不同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观赏鱼疾病其类型不同:因某些病原(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侵袭鱼体而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生物性疾病;因某些环境条件的变化超出观赏鱼的承受范围、人为操作时的疏忽、鱼体自身的健康状况不佳而导致观赏鱼患病,此类疾病称为生理性疾病。
无论是哪类疾病都会对观赏鱼产生不利影响,故观赏鱼养殖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疾病防治措施。
一、常见类型1.寄生虫性疾病(1)小瓜虫病观赏鱼的体表、鳃部或鱼鳍被多子小瓜虫侵袭,可导致观赏鱼患病。
初发病时,小瓜虫密集分布在病鱼的体表、鳃丝和鳍条上,以上部位可见有白色的点状囊泡出现,病鱼的鱼体表面充满黏液,形成一层较薄的膜,色白,此时的病鱼仍会进行摄食。
患病几天后,鱼体表面黏液增加,颜色变暗且其活动能力减弱,常漂浮在水面或者游动比较迟钝,表现较呆滞,同时病鱼的摄食活动减少,导致病鱼体质偏于瘦弱,病鱼常在水族箱中的砂石、水草或者缸壁上摩擦体表来减少发痒时的不适感,游动时身体渐渐失去保持平衡的能力,最终因为呼吸困难死亡。
(2)瓣体虫病患病后,鱼体的摄食活动减少,经常浮出水面且呼吸困难,死后的病鱼其体表、鳍部及鳃丝上的黏液增多,大部分的鱼鳞会有缺失的现象,且部分被鳞片覆盖的皮肤上有出血点。
(3)车轮虫病车轮虫的主要寄生部位是鱼体体表、鳃部及鼻孔等处,其侵袭鱼体的部位可依据车轮虫的个体大小来区分,寄生在观赏鱼体表的常为个体较大的种,个体较小的种常侵袭观赏鱼的鳃瓣。
该病对幼鱼危害较大,发病时,鱼体开始分泌黏液,部分的鱼其体表有呈片状的白斑出现。
病鱼的摄食减少,体质瘦弱,体表色泽渐渐变暗,表现呆滞,游泳迟钝且有独游和浮头情况的出现,病情严重时,会影响到鱼的生长和发育状况。
病原体侵袭鱼体鳃部,导致病鱼的鳃组织被破坏,鳃丝腐烂,致使其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4)指环虫病该病常在鱼苗期间发病,病原体寄生在观赏鱼的鳃部,对幼龄鱼的危害也较大。
发一个偶然看到的观赏鱼常见病防治大全
发一个偶然看到的观赏鱼常见病防治大全说起来也是偶然,在X宝上转悠着准备给小鱼们添点常备装备和药品,在人家店铺里看到的这个,粘贴过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也不知道是不是都有用,纯粘来的,老手要是不对的地方别喷我哟细菌类疾病细菌性疾病细菌引起的疾病在鱼的疾病中属于种类最多的,常见的有:烂腮病、细菌性肠炎、白皮病、竖鳞病、出血性腐败症、打印病、疖疮病、白头白嘴病等好几种。
都是属于较高发的观赏鱼类疾病,而且发病的时候一般都比较凶险。
烂腮病病因病原体鱼害粘球菌症状鱼腮充满粘液,腮丝及腮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
腮丝会很快由红变白,逐渐腐烂最后整个腮部全部腐烂鱼儿也因此失去呼吸功能而死治疗方法1、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药浴30分钟。
2、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土霉素溶液药浴30分钟。
每天不断至病鱼痊愈。
同时用百万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溶液清洗所有的用具及水族箱以消毒避免鱼儿再次感染。
细菌性肠炎病因吃了不洁净的食物或是吃的过饱、肠道饱胀、排泄受阻,导致细菌感染肠道引发肠炎。
病原体点状产气单胞杆菌症状病鱼停于水族箱角落不动、不进食。
腹部膨胀有红斑肛门突出。
肌肉会短时间发出抽搐,粪便白色。
如果实行解剖。
会发现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
严重时肠子呈紫红色,肠内无食物,只有淡黄色的粘液和浓血。
治疗方法内服主要是鱼服康、磺胺胍、纳克菌等药浴的话就要用到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
内服药必须溶解后混合到牛新汉堡或者是其它的混合饵料当中投喂。
如果鱼儿已经无法吃食的话,就只有药浴了(也有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和青霉素的)。
白皮病(又称白尾病)病因水族箱内不洁净尤其是鱼的粪便没及时清理掉,或是捕捞和运输的时候操作不慎使鱼受伤导致病源菌感染(可见外伤的危害)。
病原体白皮极毛杆菌的格兰氏阴性杆菌症状背鳍或尾鳍也可能是背鳍加尾鳍的基部(也就是鱼背部和尾柄)出现小白点。
白点迅速扩大只至尾鳍全部发白、烂掉,病鱼的游动能力明显降低。
短鲷水族箱开缸教程之短鲷简介篇
短鲷水族箱开缸教程之短鲷简介篇短鲷(英文名Dwarf Cichlid),顾名思义,即短小的慈鲷,其实这种叫法是再贴切不过了,至于多小的算短鲷,至今水族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台湾以及东南亚的水族同好,习惯把12公分以下的慈鲷统称为“短鲷”,这个定义慢慢也被绝大多数水族爱好者接受,所以目前内地市场所流行的短鲷,都是体长在12公分以下,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容易饲养、繁殖力强的鲷类鱼精灵般的阿卡西短鲷属于丽鱼科,在内地,狭义上的分类,特指产地中南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广大地区的小型慈鲷,比如亚玛逊流域、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流域等,即我们所熟知的南美短鲷。
广义上的分类,除了南美短鲷外,还有产地在非洲西部的西非短鲷以及人工繁育、改进后非常出色的德系短鲷和台湾短鲷,目前大陆市场上大部分进口品种都是台湾短鲷。
天使般的荷兰凤凰短鲷大致可分为几大属类:Apistogramma属即我们所熟知的A属:大部分的南美短鲷都归属于这个属类。
Microgeophgus属,即M属:比较著名的玻利维亚凤凰及荷兰凤凰属此类。
另外还有Nannacara属(N属)、Laetacara属(L属)、Discrossus属(D属)等。
威武的五星上将属于西非短鲷的一种短鲷适宜生活在pH值从6.0—6.8之间的水质中,适宜水温25-28摄氏度,水体硬度小于10dgh,属于中性偏弱酸性软水。
根据短鲷的水质要求,为了饲养出更好的短鲷,我们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检测水质,随时对水质进行调整,将水质调整到一个合适范围内,尽量模拟出短鲷的原生自然环境。
悠闲的红肚凤凰短鲷是非常招人喜爱的鱼儿,色彩缤纷、行为有趣,从争食抢地到求爱发情、从孵卵繁殖到保幼护子,甚至还有水族箱内数目太多而“打群架”的趣事。
特别短鲷夫妇不惜一切代价的护子行为,是甚至很多高级动物都没有的,让人类都感动不已。
短鲷是一类比较害羞的鱼儿,比如进食时一般都会等到食物下沉才会偷偷吃掉,但是在争夺地盘上又是极其凶悍的,会以各种方式恐吓竞争者。
家庭观赏鱼常见病的防治
家庭观赏鱼常见病的防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住房条件改善,家庭养殖观赏鱼越来越普及,这样既可点化环境,又可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但是观赏鱼一旦患病,特别是名贵鱼类患病,是令多数观赏鱼爱好者头痛和棘手的问题。
现介绍几种观赏鱼常见病防治方法如下:一、寄生虫性鱼病1、车轮虫病。
病原体呈球形、卵形车轮虫,主要寄生在鳃部。
当病原体大量侵袭鳃部时,由于鳃组织被破坏,使鱼呼吸困难,病鱼游近水表呈浮头状。
即使换清水后仍不能恢复正常。
此病主要危害当年金鱼。
大鱼体上虽有车轮虫寄生,通常不会死亡。
水温在25℃左右时,车轮虫大量繁殖,每年4-6月为流行季节。
防治方法:0.7毫克/升浓度的硫酸铜全池遍洒。
3毫克/升硫酸铜浓度浸泡20分钟,0.5毫克/升敌百虫全池泼洒,用上述药物和处理方法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此病。
2、斜管虫病。
病原体是鲤科管虫,病鱼瘦弱,体色较深,体表有乳白色薄翳物质,使观赏鱼失去原有色彩。
严重时病鱼的鳍条不能充分伸展开。
病原体寄生在体表和鳃上,破坏鳃组织,使鱼呼吸困难。
此病是观赏鱼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在水缸和水质较脏的水池中。
对当年鱼苗危害最大,最适水温12-18℃,当水温在25℃以上时,通常不会发病。
3-4月份为流行季节。
防治方法:与车轮虫防治方法相同,3毫克/升敌百虫浓度浸泡15-20分钟。
或将鱼移入室外水温高于25℃环境中。
3、小瓜虫病(白点病)。
病原体是多籽小瓜虫,病鱼、鳍条和鳃上有白点状的囊泡,严重时全身皮肤和鳍条布满白点和盖白色黏液,鳍条破裂,多数漂浮水面不动或缓慢游动,鳃组织被破坏。
此病是观赏鱼最常见病、多发病。
从鱼苗到亲鱼都会患此病而大量死亡。
最适宜繁殖、生长水温18-25℃,繁殖季节4-5月份。
当水温10℃以下或上升至28℃,虫体繁殖即缓慢或停止。
防治方法:用4-5%食盐浸泡15-20分钟。
也可用3-4毫克/升敌百虫浸泡15-20分钟或将患鱼转入室外水温较高的环境。
另外,治疗此病不能用硫酸铜。
观赏鱼常见的疾病及治疗方式
观赏鱼常见的疾病及治疗方式观赏鱼确实很容易得病,而且治愈的机率不是很高,只有越早发现治疗,治愈的机率才会相对提高。
通常水族爱好者没事时就会坐在自己的水族箱前,看看鱼有没有少,观察所有鱼的健康状态。
当有鱼在喂食时都不来吃饵料,这种行为异常的举动,就是发现鱼病最重要的征兆。
赶快注意检查是否有其他明显的鱼病病征,若是有就需要隔离医治了。
治疗生病的鱼只时,最好不要在原来的水族箱中下药,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另外准备一个小型裸缸专门用来医治患病的鱼只(请参请《重视检疫缸》一文)。
当发现鱼只有不适病兆时,若能明确判断病因就可选取相应药物即时处理;若是还不太确定时,就应该改善水质,看看是否病情变缓再考虑下药治疗。
观赏鱼常见的疾病:1.腹水症病征:治愈的机率很小,多是单独个体发生,不太具有传染能力,较常发生于慈鲷科鱼只。
得病的鱼只腹部会异常肿胀,和一般喂食时吃太饱的状态不同,吃太饱是会胀在腹部下侧,而腹水会整个腹部向左右两边胀大。
初期的腹水若不仔细观察较难发现,但有腹水的鱼会没有食欲,懒洋洋的靠在底砂上,若看到鱼只有这种现象时要特别注意。
腹水严重时会有凸眼和立鳞的现象,这时就回天乏术了。
病因:造成腹水的病源不十分明确,可能是体内病毒、细菌、原虫的感染,造成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引起。
治疗:早期的腹水症,可用抗生素药浴。
通常是以四环素和氯霉素配合药浴。
2.凸眼症、立鳞病病征:治愈的机率很小。
凸眼正也就鱼只的眼睛异常突出。
病鱼表现的症状特点是体表粗糟,多数在尾部部分鳞片象松球似地向外张开,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它的内部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
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含有液状物从鳞囊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有时伴有鳍基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
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侧转,腹部向上,2—3天后死亡。
当水质不清洁,光照不足,水中缺氧,饲养水温过高,以及当鱼体鳞片被划破等情况下易患此病。
病因:属于腹水症的并发症。
常见的10种观赏鱼外部寄生虫病的症状诊断,附带治疗方法
常见的10种观赏鱼外部寄生虫病的症状诊断,附带治疗方法大家好,我是小罗。
上一篇介绍了观赏鱼内部寄生虫病的防治,今天要再介绍一下观赏鱼外部寄生虫病的防治。
相对于内部寄生虫,常见的观赏鱼外部寄生虫会比较多,一般多由原生动物或甲壳动物寄生于鱼体的体表、鳃等部位而引起的。
其中由原生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有:纤毛虫病、单殖吸虫病和鞭毛虫病;由甲壳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疾病主要有:锚头蚤病和鱼虱病。
常见的纤毛虫病有:白点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瓣体虫病。
常见的单殖吸虫病有:三代虫病、指环虫病、本尼登虫病。
常见的鞭毛虫病有:鳃隐鞭虫病、口丝虫病。
患体外寄生虫病的鱼相对来说会比较好治疗,因为它们的症状往往我们用肉眼就能观察得到,一发现就可以及时治疗。
主要是观察其体色是否正常,体表黏液是否增多,是否有伤口和体表增生物,鳞片是否完整,背、臀、尾和腹鳍是否有充血等。
接下来我就一一介绍这几种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1)白点病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引起的,它会寄生在鱼的体表、鳍条和鳃组织,寄生处会形成直径 1 毫米以下的小白点。
当病情严重时,病鱼的全身都可能布满小白点,同时体表伴有大量黏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暗淡无光泽、瘦弱、游动异常、呼吸困难,直至死亡。
白点病可能是小罗至今遇到最多的观赏鱼寄生虫病,自己也在第一次养鱼时不小心让鱼患了白点病。
但是,其实只要及时治疗,白点病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瓜虫的生长习性——小瓜虫的繁殖水温为14~25℃,在水温低于10℃或高于28℃时,小瓜虫停止发育繁殖并逐渐死亡。
因此,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可以将水温提高到28℃,数天后,小瓜虫的囊泡会破裂脱落,此时换三分之一的水,但要保持水温恒定,然后辅以药物治疗。
治疗方法:a. 用2 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溶液进行浸浴,每天药浴 5 小时;b. 用2 毫克/升的硝酸亚汞溶液浸浴30分钟,连续几天直至痊愈;c. 用浓度为0.2 mg/L的硫酸铜溶液药浴,持续1周,期间每天可以换五分之一的水;d. 用 1 克辣椒和 0.75 克的生姜捣烂制成挂袋,放入装有100升水的药浴缸中(也可按比例自己调试),将病鱼放入药浴缸中每天浸浴1~2小时,连用数天。
观赏鱼33种常见疾病及治疗。
十一、水肿—腹水。(气单胞菌和其他各种细菌)
(一)、感染的迹象。 鱼的肚子变得肿胀,有时伴有溃疡。眼睛突出或者凹陷。鳞片时常竖起,形成“松果”状外观。
(二)、感染详述。 各种各样的细菌,尤其是气单胞菌,引起水肿。病毒也能与这种疾病联合系起来。由于对心脏和血管造成了伤害,因此在鱼的腹部有带血点的流体形成,有时在眼睛后面形成。可能出现溃疡,受侵害的鱼通常很快死亡。
观赏鱼常见疾病及治疗
一、锚头虫。(锚头鳋)
(一)、感染的迹象。 雌锚头虫,它们是寄生虫,当它们粘在鱼体上时,根据它们蠕虫关的外观很容易被辨认出来。春季在身体自由端有两个大约3毫米的卵囊形成时,它们最大长度达到大约20毫米。
(二)、感染详述。 尽管锚头虫的名字很普通,但是它们根本不是虫子而是微小的叫做桡足类的甲壳动物。和大多数甲壳动物一样,它们的成熟要经过几个幼虫期。春季从卵孵化出来的第一幼虫自由游动,直到它们发现一个合适的寄主并使自己贴在鳃上。一旦贴上,它们就进入不游动期。一次卵化出的幼虫里的雄性使雌性受精并停止寄生状态。然后交配过的雄性又使自己贴在寄主鱼身上并发育成蠕虫状态的寄生虫。雌性在春季排卵,之后它们可能死亡或继续产几次卵。寄生虫死亡时,留在鱼皮肤和肌肉上的洞可能造成第二次感染,由此鱼类不能痊愈。
六、柱状病—棉绒病。(柱状屈挠杆菌,以前认为是柱状软骨球菌)被错误地称做口真菌病
(一)、感染的迹象。 皮肤上形成发灰的白色的膜,尤其是在头部区域。但是也在鳍、鳃上和身体上形成。常常伴有白色的细丝出现。随着病 情的发展,身体可能形成溃疡,鳍破损,嘴唇和头的前部可能被侵噬掉。
短鲷常见疾病
短鲷常见疾病1.六鞭毛虫病病鱼的体色会变黑,不吃饵料而日渐消瘦。
会排出白色的大便,并且有拖便现象,寄生于肠道中。
会传染。
处理时可用嘧挫乙醇(Metronidazole)混入饲料喂食。
若鱼只不吃则进行药浴。
药物治疗的一般通则与种类药物目的可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对付细菌感染或寄生虫的称之为治疗剂;另一种则为调节剂,用来调整鱼类最适应的环境及水质。
两者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
调节剂有:水质稳定剂、增酸增碱剂...等。
由于调节剂作用较慢,因此要注意使用量,不要一次加太多,尤其是使用增酸剂、增碱剂时,更要特别注意。
先测量水中pH值,再计算应加入的量,分次稀释加入鱼缸中,千万不要一下就随意乱加,以免造成生命伤亡。
加药时要一面加药一面搅拌,一面测pH值。
至于使用治疗剂时,不应刻意减少水量来节省药钱,因为水量少对鱼只是一种压迫。
鱼病用药多半有毒,勿接触食用。
治病用药对鱼与寄生虫都有毒害,只不过对鱼只的毒性较低。
治疗的效果与鱼种和温度都有关,剂量使用更要参照使用说明书,否则剂量不足容易使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剂量太重的话,通常会使鱼只、水草一起挂,不然就是受到二次伤害。
寄生虫通常有其最适生存与最不适生存的温度,使用药物时最好在寄生虫最不适的温度下施行,效果才会显著。
药物治疗时,最好将鱼只捞到空缸内治疗,顺便清洗滤材上的细菌。
若要在原缸中做治疗,需先将活性碳拿出来,治疗过后再多换几次水,最后在过滤器中加活性碳以吸附残留的药物。
使用甲基蓝时,不能用活性碳以免附着色素残留,而造景水草则要拿掉以免染色。
故水草缸最好不要使用甲基蓝,因为会伤害水草。
而孔雀绿溶液则不安定,容易受光照而分解,须保持在阴暗处,使用时不要开灯,但是孔雀绿颜色较深,容易染色又很难褪色。
总而言之,药物在使用上都要非常注意,否则很容易就会误杀小生命。
2.鱼虱常附着于鱼鳍的基部,虫体很大,被寄生的鱼只受到刺激便会在缸壁及缸底磨擦,使得寄生部位发炎而呈红色,并且鱼只的活力会降低。
观赏鱼内部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肠道寄生虫、头洞病等
观赏鱼内部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肠道寄生虫、头洞病等观赏鱼的种类那么多,却都有可能感染寄生虫病,这个问题挺让人糟心的。
常见的寄生虫病就那么几种,但是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就不容易治好。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观赏鱼常见的寄生虫病,分内部寄生虫和外部寄生虫。
受篇幅所限,这篇先写内部寄生虫的防治,外部寄生虫下一篇写。
观赏鱼内部寄生虫的防治内部寄生虫相对外部寄生虫来说会比较少,主要有肠道寄生虫、体腔寄生虫、血内寄生虫以及寄生虫性头洞病和霓虹灯鱼病。
(1)肠道寄生虫病——绦虫、线虫、棘头虫主要是由各种各样的蠕虫性寄生虫,比如绦虫、线虫和棘头虫导致的。
症状:不严重时,受感染的鱼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是被严重侵染的情况下,鱼可能呈现出消瘦或极度肿胀的症状,并且可能伴有寄生虫肛门处外凸的现象。
a. 绦虫通常显现扁平、白色丝带状(有点像宽面条),有时候也会分解为片片状,以裂头属槽绦虫为例,它最长可达25cm,一般寄生在肠道上。
b. 线虫也叫圆虫,一般呈红棕色,大多只有几毫米到1~2厘米,与小片的棉花和细绳很相似,多为雌雄异体,线虫可能在消化系统、体腔和鱼鳔被发现。
c. 棘头虫会吸附在鱼的肠壁上,通常呈淡黄色、扁平或圆柱状,在头部末梢有可以缩进的针状喙,体长约为2~3cm。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肠道寄生虫病并不容易被发现,而且这些寄生虫的生命周期比较复杂,它们往往不止有一个寄主,会有两到三个寄主。
因此,肠道寄生虫不会轻易传播,它们在缺少中间寄主(如水蚤)时会死亡。
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驼形线虫,这种寄生虫常见于热带胎生鱼类中,它可以直接在鱼之间传播,而且会延续好几代。
有时候要预防观赏鱼感染寄生虫病并不容易,往往是防不胜防,所以尽量在引进新鱼时做好检疫,喂食水蚤等活体饵料时最好也检疫一下。
推荐以下几种可以治疗肠道寄生虫的药物: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甲苯达唑、灭绦灵、吡喹酮。
左旋咪唑可以用来治疗鱼体内线虫、蛔虫,用量药物与鱼的重量之间的比例是200mg/kg,可以拌饵料喂食。
热带观赏鱼常见疾病与防治
热带观赏鱼常见疾病与防治热带鱼以其多样的品种、绚丽的色彩和优美的姿态,受到了众多观赏鱼爱好者的青睐.但有些品种由于饲养难度较大,或饲养方法错误,导致了鱼儿的疾病发生.本期秋水鱼悦小编为大家归纳了一些热带鱼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供鱼友们学习参考.1、白点病其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后,病鱼皮肤粘液增多,皮肤上肉眼可见一层密密麻麻的白点.患病初期,病鱼聚在缸角互相摩擦;患病后期,病鱼呆滞地浮在水面,投饵不食.防治方法:根据小瓜虫在水温25℃以上不易繁殖,28℃时开始死亡的生理特点,可将水温缓慢地升高到28℃,静养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开始脱落,及时更换新水,病鱼即可康复.也可选用0.05~0.07%的红汞药液放在10千克水中,将病鱼浸洗5~10分钟.2、肤霉病又名水霉病或白毛病.其病原体是水霉和绵霉,菌丝形态细长,且有分枝,它们一端像根状,生于鱼的体表皮肤内,其余则露出体外.菌丝长达3厘米,呈灰白色,柔软似棉絮.患病初期,病鱼体表粘液增多,形成一层白翳.患病后期,菌丝深入体表皮肤,死亡率很高.防治方法:可选用0.03克孔雀石绿或次甲基蓝,溶于10千克水中,病鱼浸洗3~5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后,放入水族箱中.多次用药才可痊愈.3、烂鳃病其病原体是粘球菌.患病个体鳃部溃烂并附有较多粘液,严重时鳃丝溃烂形成一个个圆洞,病鱼呼吸困难,死亡率很高.防治方法:可选用3~4片土霉菌,溶于100千克水的水族箱中,低浓度浸泡,多次用药后可痊愈.4、烂鳍病其病因是由于水质不良导致细菌侵染所致.病鱼各鳍腐烂,皮肤干涩无光泽.有时也可能是因鱼体相互撕咬,导致鱼鳍破损而遭细菌感染.防治方法:可选用0.02克呋喃西林粉,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分钟.也可选用呋喃唑酮3~5片,溶于10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20~30分钟.或选用土霉素5~8片,溶于10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30分钟.5、肠炎其病原体是点状产气单胞杆菌,病因是鱼吃了不洁食物,或摄食过饱消化不良等引起.表现为病鱼静卧缸底,投饵不食,粪便呈乳白色,肛门红肿.防治方法:可选用2片呋喃唑酮,溶于80x50x40厘米的水族箱中,多次用药后可康复.也可选用0.02克呋喃西林粉,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20~30分钟.6、眼球凸出症病鱼两眼外凸,眼球周围红肿发炎,多是由于水中细菌感染所致.有时病鱼眼球有白色絮状菌丝侵染,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眼球失明或脱落.此病发病率较低,但治疗困难,死亡率较高.防治方法:可用2~3片土霉素,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20分钟.也可用0.02克孔雀石绿,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3~5分钟,多次用药后可痊愈.7、竖鳞病又称立鳞病、松鳞病、松皮病等.其病原体是为一种与水型点状极毛杆菌类似的细菌.表现为体表粗糙,多数在尾部,部分鳞片像松球似地向外张开,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它的内部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有时伴有鳍基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侧转,腹部向上,2~3天后即死亡.此病难以治愈,即使治愈后,色彩、光泽、体态都不如以前好看.防治方法:可将病鱼浸入浓度为五万分之一单位的四环素溶液中洗浴1小时;还可用2%的氯化钠溶液与3%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洗浴10分钟;或用氯霉素溶液,或呋喃西林粉加痢特灵溶液,或庆大霉素溶液浸洗,还可用上述药液的1%稀释成低剂量泼洒,坚持数日均可见效.8、指环虫病其病原体为指环虫科、指环虫属的许多种.指环虫系雌雄同体的卵生吸虫,附着于鱼鳃上发育成为成虫.虫体有可感觉光线明暗的眼点,如果遇到鱼的阴影出现,虫子就会追逐前往附着于鱼的体表,先期在表皮,l~2天可爬到鳃部.指环虫病在鱼种阶段发病较多,但对健康的成鱼并无大害.表现为鳃盖上的粘液不断增加,鳃部明显浮肿,鳃盖微微张开而难以闭合,鳃失血,鳃丝转为暗灰色或苍白色,精神呆滞,游泳缓慢;严重时停止摄食,呼吸困难,逐渐消瘦而虚弱,最终因呼吸受阻而窒息死亡.防治方法:可用1~2ppm敌百虫溶液,浸泡病鱼5~10分钟,或用3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用o.1ppm敌百虫溶液泼洒,或用25~40ppm甲醛溶液浸泡2~3天,或用180ppm甲醛溶液浸泡1~1.5小时,或用250~300m甲醛溶液浸泡30分钟,2天后重复一次,或用1ppm三氯松溶液浸泡3天,或用100ppm三氯松溶液浸洗1小时,均可获得较好疗效.ppm即百万分比浓度,1ppm=0.001‰9、蒙眼病由于水质不洁或外伤后导致病菌感染,而使鱼的眼睛被白色物质蒙住的现象,被称作蒙眼病或蒙眼症.一般把鱼的蒙眼病分为两种情形:1、眼球的表面出现白蒙,这是水质恶化造成的,此时应把水族箱的水换掉1/3到1/2,提高并维持水温在30度到33度之间,并加3%浓度的食盐,或加入适量的抗生素.2~3天后,如果情况改善的话,则每3天再固定换上1/4的水量,同时使用治疗鱼眼睛病的药剂,直到鱼眼睛的情况完全康复为止,通常4~6月可以改善.2、眼球的中心或附近产生白化现象,严重时会有絮状物出现,突出物有时也呈锥形.这大多是营养不良造成的,或者是眼膜受伤后感染造成的,这时可用青霉素等光谱抗菌药或者消炎药治疗.10、细菌性腐败病表现为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发炎充血;脱鳞;鳍基充血,鳍端烂蚀,鳍条间组织破坏;鳍盖和上下颌常出现红斑,鳍盖表皮有时烂掉,露出鳍盖骨.本病春末夏初流行,病鱼游动缓慢;常独处水面,不久死去.防治方法:可采用2~3ppm呋喃西林药液浴养病鱼;青霉素、链霉素溶于鱼盆水中,每50千克水溶入50~80万单位,亦有较好的疗效.11、出血性腐败病又称赤皮病、赤皮瘟、擦皮瘟等,病原体为荧光极毛杆菌,表现为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明显,背鳍或全部鳍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呈破烂的纸扇状又称蛀鳍;有时病鱼的上下颚和鳃盖部分充血,在鳞片脱落处和鳍条腐烂处往往长有水霉.防治方法:可用1%食盐水,或5ppm呋喃唑酮,或2ppm高锰酸钾,或2ppm漂白粉浸浴. 12、棉口病又名烂嘴病、白嘴病.表现为病鱼口周围吻部长着白色棉花状菌丝如绒.常用嘴触舐箱壁摄食藻类的鱼易患此病,容易传染.病鱼难以摄食,游动缓慢无力,以致死亡.防治方法:可用青霉素或金霉素溶液,也可用10ppm土霉素溶液浸浴病鱼.水族箱、捞鱼网等工具要用0.1%甲醛溶液浸洗消毒.13、锚头蚤病又称针虫病、铁锚虫病.虫体头部钻入鱼的皮肤肌肉,像短针挂在鱼体上.患部发炎红肿,出现红斑、坏死,易被病菌入侵.病鱼急躁不安,食欲减弱,消瘦.锚头蚤易寄生于个体较大的鱼体.防治方法:1、锚头蚤的数量不多时,可用镊子除去.如数量较多时,可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的方法;2、当水温15~20℃时,用10~20ppm的浓度浸洗1~2小时,每天1次,3天后锚头蚤全部死亡;3、当水温在30℃以上时,要降低浓度.用1%高锰酸钾涂抹虫体和伤口,约经30秒钟,放入水中,次日再涂药1次,再用呋喃西林全池遍酒,水温20℃以下时用1.5~2ppm 浓度;20℃以上时,用11.5ppm浓度.经4~7天,蚤体腐烂而软化,然后用镊子将虫体取出,再涂药或泼洒药物,使伤口愈合.14、鱼鲺病鱼鲺形似臭虫,灰绿色略透明,清晰可见.鱼鲺在鱼体爬行叮咬,使鱼急躁不安,急游或擦壁;鱼鲺寄生于一侧,可使鱼失去平衡;病鱼食欲大减,瘦弱,伤口容易感染.防治方法:可选用敌百虫、福尔马林等治疗.也可把耐低温的鱼放入冷水,鱼鲺受惊离开鱼体,而后换水养鱼.对喂鱼的活饵最好先用浓盐水浸泡一分钟,平时可用适量4ppm敌百虫或2.5%敌百虫粉剂喷洒鱼缸,以防治此病.15、三代虫病三代虫寄生于鱼的体表和鳃,使鱼的局部粘液增多,呼吸困难,体表无光.病鱼不安,时而狂游,食欲减退,消瘦.防治方法:1、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水温20~30℃时,每立方米池水用药0.2~0.5克,防治效果较好;2、用含2.5%敌百虫粉剂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池水用药1~2克;3、用敌百虫与面碱合剂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1:0.6,每立方米水用药0.1~0.24克,防治三代虫效果也很好;4、淡水鱼用5%食盐水浸洗5分钟.16、口丝虫病又称白云病,口丝虫寄生于皮肤和鳃,表现为鳃和体表有一层乳白色粘液.云状,故又名白云病.鳃丝淡红,皮肤发炎无光.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逐渐消瘦,常大批死亡.防治方法:1、用2%食盐溶液浸洗5~15分钟;2、用20ppm高锰酸钾液在水温10~20℃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0~25℃时浸洗15~20分钟;25℃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3用0.5~0.7ppm硫酸铜溶液全池遍洒.有些鱼缸缸边长着丝状藻类,施放硫酸铜后,会杀死丝状藻类,引起水质变坏,必须注意.17、斜管虫病斜管虫寄生于鱼的皮肤和鳃,使局部分泌物增多,逐渐形成白色雾膜,严重时遍及全身.病鱼消瘦,鳍萎缩不能充分舒展,呼吸困难,呈浮头状.—可用高锰酸钾、食盐等治疗.防治方法:可用8ppm硫酸铜溶液浸泡,也可用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混合溶液在水族箱中遍洒,均可见效.18、车轮虫病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鱼鳃,也能寄生于鱼鳍或者头部;病鱼瘦弱,体色无光,呼吸困难,游动缓馒,常浮于水面.防治方法:1、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一次量,每1立方米水体,0.5g和0.2g,配制成合剂后全池泼洒一次;2、苦参碱溶液,一次量,每1方米水体,0.4g,全池泼洒1-2次;严重时,苦参碱溶液和阿维菌素溶液配合使用,量不变.19、气泡病鱼体皮肤上、鱼鳍上出现气泡,严重时气泡附着处溃烂.由于水中溶解氧过度饱和,大量氧气形成微型气泡,气泡附到鱼体上而得病.另外,水中浮游植物过多、自来水在烈日下直晒、水族箱置于南窗暖气片上都会发生气泡.防治方法:应及时捞出病鱼,放入无气泡的水中,病鱼体上的微小气泡可以消失.如不及时捞出处理,病鱼体上的微小气泡能串连成大气泡而难以治疗.20、眼病鱼的眼球突出和出血,可用1%食盐水浸浴病鱼.鱼眼水晶体混浊、瞎眼或眼球脱落,是被寄生虫侵入,难以治疗.注意不要将淡水养鱼塘中的鱼虫、水草、螺类等带入鱼缸.更多水族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秋水鱼悦文化传播。
观赏鱼驼形线虫感染症
驼形线虫感染症:
症状:
一、当鱼隻静止时,于肛门部位可观察到会蠕动的红色虫体伸出肛门外,大量感染时肛门常肿大内充满虫体。
二、鱼瘦弱、食欲不佳,常排粘液便,粪便粘于肛门呈拖粪状。
三、鱼肠壁受伤,易发生二次性感染,引起肠炎、腹水等其他病害。
病因:
驼形线虫(Camallanus),又称钻头虫,雌雄异体,雌虫较大可达1公分,雄虫约3~4mm,头部具口器可钻入肠壁入固定,吸食肠壁的组织液与血液为食,虫体呈血红色。
卵胎生,感染观赏鱼的种类多半不需中间宿主,仔虫可直接于肠道内发育,或随粪便排出后再被其他鱼所吞食而传染。
诊断:
一、观察伸出于肛门口的红色虫体。
二、检查粪便中的仔虫。
三、解剖病鱼,于肠道后半段可观察到红色虫体固著于肠壁上。
治疗:
一、Levamisole:10ppm,药浴2~3天,具特效。
{左旋咪唑}
二、Flubendazole:2ppm,药浴5~8天。
{氟苯咪唑}
驼形线虫的治疗方法:
宝塔糖(盐酸左旋咪唑)压成粉,加水与颗粒饲料搅拌混合(药:饵=1:2)、晾干。
延长喂饵间隔时间,以提高药饵的效果。
药饵一天二次,持续4天。
24小时后有虫排出。
鱼缸用饱和盐水和高锰酸钾分别彻底消毒,底沙洗净煮过。
两周后,再次喂药饵一天二次,持续4天以巩固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驼形线虫感染症:
症状:
一、当鱼隻静止时,于肛门部位可观察到会蠕动的红色虫体伸出肛门外,大量感染时肛门常肿大内充满虫体。
二、鱼瘦弱、食欲不佳,常排粘液便,粪便粘于肛门呈拖粪状。
三、鱼肠壁受伤,易发生二次性感染,引起肠炎、腹水等其他病害。
病因:
驼形线虫(Camallanus),又称钻头虫,雌雄异体,雌虫较大可达1公分,雄虫约3~4mm,头部具口器可钻入肠壁入固定,吸食肠壁的组织液与血液为食,虫体呈血红色。
卵胎生,感染观赏鱼的种类多半不需中间宿主,仔虫可直接于肠道内发育,或随粪便排出后再被其他鱼所吞食而传染。
诊断:
一、观察伸出于肛门口的红色虫体。
二、检查粪便中的仔虫。
三、解剖病鱼,于肠道后半段可观察到红色虫体固著于肠壁上。
治疗:
一、Levamisole:10ppm,药浴2~3天,具特效。
{左旋咪唑}
二、Flubendazole:2ppm,药浴5~8天。
{氟苯咪唑}
驼形线虫的治疗方法:
宝塔糖(盐酸左旋咪唑)压成粉,加水与颗粒饲料搅拌混合(药:饵=1:2)、晾干。
延长喂饵间隔时间,以提高药饵的效果。
药饵一天二次,持续4天。
24小时后有虫排出。
鱼缸用饱和盐水和高锰酸钾分别彻底消毒,底沙洗净煮过。
两周后,再次喂药饵一天二次,持续4天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