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的通知-浙政发〔2015〕51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的通知-浙政发〔2015〕51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的通知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的通知浙政发〔2015〕5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2015年12月31日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制造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要求和《中国制造2025》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建设制造强省,特制订本纲要。

一、阶段特征和现实基础(一)我省制造业发展正逐步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经济“三期叠加”阶段性变化与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交汇,我省制造业发展步入新常态。

既面临市场格局变化、国际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低端产能严重过剩等挑战,又存在创新能力亟待增强、融合发展亟待深化、集群效应亟待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亟待加强、企业适应新常态步伐亟待加快等突出问题。

同时,供给侧改革深化,产业技术进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大规模应用,制造与服务进一步融合,也给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新空间、新动力。

在这样的深刻背景下,我省制造业增长速度正逐渐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制造业增长动力正逐渐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制造业结构正逐渐从中低端为主向中高端为主转变,制造业生产方式正逐渐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智能制造、协同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转变。

(二)我省已具备建设制造强省的良好基础。

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V1

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V1

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V1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出行的代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浙江省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在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
的发展,为推动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就
是浙江省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

一、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浙江省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投入,建设充电站、充电桩、
充电网络,确保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同时,加强对充
电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护管理,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充电服务。

二、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
浙江省将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改善购车
减税、保险优惠等方式,鼓励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同时,
在公共交通、出租车和物流运输等领域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应用,
减少污染和能耗,提升城市形象和环境。

三、优化产业生态
浙江省将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优秀人才。

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科技研发资金支持等措施,为新能源汽车
产业注入更多的动力。

此外,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建设,提高生
产技术水平和成本竞争力。

四、加强科研力量
浙江省将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科研力量,不断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
能力。

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投资,培养创新人才,提高自主
创新的能力和实力。

总之,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是一个系统的、全面
的计划,旨在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在未来的发展中,浙江省将
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实效和创新,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繁荣。

浙江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研究

浙江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研究

段。 削约 了浙 江省汽 车零部 件产 业集群 的进一 步发展 。 本文提 出 了 进浙 江省 汽车 零部件 产业集群 发展 的思路 。 促 关键词 : 汽车零部件 产业集群 三位一体 中 图分 类 号 : l 1 3 F 2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4 0 8 (0 00 () 0 0 — 1 1 7 - 9 X 2 1)9a一 0 6 0 6

要 : 文分析 了 江省汽 车零部 件产业 集群 的发展 现状 。 本 浙 浙江 省汽车零 部件 以民营企业 为主 , 拥有 灵活 的经营机制 、 低 的成 本优 较
势 , 续 构 筑 了杭 州 , 波 , 州 . 州 . 年 等 核 心 区块 , 于 规 模 小 技 术 储 备 差 , 品 开 发 能 力 弱 , 究 开 发 还 处 于 跟 踪 、 仿 阶 陆 宁 温 台 金 由 产 研 模
生产 企 业 l 0 0 家 , 中规 模 以 上 企业 近 0 0余 其 l0 家 , 2 0 年产 销量 约9 0L , 中出 口约2 0t元 其 0 亿元 , 值约 2 0 i元 , 占全 国汽 车 零 部 产 0 0L 约 件 生 产企 业 产 值 1 3 占全球 产 值 l 2 。 / , / 5 浙 江 省 汽 车 零 部 件 产 业 得 以 如 此 发 展 , 大 最 的功 劳 莫 过 于 民 营企 业 的 迅 速 崛起 。 初 , 最 是 汽 车 零 部 件 民营 企 业 崭 露 头 角 , 些 民 一 营 企 业 以 其 灵 活 的 经 营 机 制 、 低 的 成 本 较 优势 , 断提 高 市 场 占有 率 , 市场 竞 争 中 不 在 逐步 确 立 自身 的 优势 地 位 。 随后 , 间资 本 民 投资 整 车 制 造 业 的 热 情 也 日渐 高 涨 。 内 省 些 民 营 企 业 创 新 观 念 , 破 行 业 准入 壁 打 垒, 始进入汽车整车制造业 。 开 浙 江 省 多数 企 业 由 于 规 模 小 、 力 不 实 强等 原 因 , 乎没 有 什 么 技 术 储 备 , 究 开 几 研 发还 处 于 跟 踪 、 仿 阶 段 。 车 产 品 开 发 投 模 汽 入 少 , 段落 后 , 级 开 发 人 才 匮 乏 , 多 手 高 大 数 企 业 不具 备 自主 开 发 产 品 的 能 力 。 国 与 际著 名 汽车 及零 部 件 企 业 相 比 , 距 较 大 。 差 在浙 江 省汽 车 零 部 件 产业 集 群 的 形成 与发 展 中 , 生 土 长 的农 民 企 业 家 是 经 济 土 发 展 的 主 力 军 , 是 这 种 中 国 式 的 农 民 企 但 业 家 在 当 今 的 市场 经 济 条 件 下 能 否 适应 全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05•【字号】浙政发〔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浙政发〔2024〕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202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各部门在2024年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过程中,重点抓好十方面工作:一、聚焦聚力提升政策引导保障成效准确把握政策取向,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度、实效性。

(一)迭代升级“8 4”经济政策体系。

优化8个政策包和4张要素保障清单,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23.6亿元,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落实惠企政策,为市场经营主体减负2500亿元以上。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一般性支出,大幅压减论坛、展会、节庆等活动,把更多财力用在帮企业、促发展、惠民生上。

(二)积极争取和用好国家政策。

统筹做好项目甄选、申报等工作,积极争取并高效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充分发挥其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拉动作用;争取100个以上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范围,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能耗单列清单。

(三)发挥“4 1”专项基金撬动作用。

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完成专项基金组建和运行机制建设,制定尽职免责细则,完善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投资风险防控体系,年度计划投资20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000亿元,并扩大省科创母基金规模。

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催生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成长企业。

(四)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切实提升服务理念、能力和质效,力争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提升发展纺织等五大产业若干政策的通知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提升发展纺织等五大产业若干政策的通知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提升发展纺织等五大产业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绍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2.02•【字号】绍政发[2009]18号•【施行日期】2009.0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消费品工业正文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提升发展纺织等五大产业若干政策的通知(绍政发〔2009〕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我市纺织、机械电子、节能环保、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五大产业的提升发展规划,市政府制订了五项配套政策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五项政策意见均实行最高限额原则,对企业同一事项涉及多项扶持(补助、奖励)的,按最优惠一项执行。

有关财政政策涉及市区企业的由市财政兑现,各县(市)比照执行。

凡有市委、市政府规定的“一票否决”情形的企业,不予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二○○九年二月二日关于提升发展纺织产业的意见一、发展思路以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导向,深入实施“差异化、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战略,走内外并举、量质并重的发展道路,推进纺织产业从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切实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贸易中心和创意中心,努力实现绍兴从纺织大市向纺织强市的跨越。

二、发展目标总量目标:到2012年,全市纺织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370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占全国纺织业比重的8%左右;自营出口达到160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

质量目标:纺织产业的销售利税率达到8%,争取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新增国家级品牌50只,科技和品牌贡献率达到50%以上,产业附加值有较大提高。

结构指标:纺织产业集群优势更加明显,争取培育5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企业结构更加合理,争取有年销售10亿元以上企业50家,其中超50亿元企业5家以上。

台州汽车零配件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台州汽车零配件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美国 德尔福
成立于1890年,全球领先的乘用车、商用车 及其他细分市场的电子与技术供应商,所生 产的产品几乎涵盖现代汽车零部件工业的主 要领域。
资本滚雪球式积累发展,因此大部分企业在开始发展阶段难以 形成较大规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表1②是201 2年浙江省规 模以上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主要分布情况、实现工业总产值情 况以及规模状况。由此表可知,2012年台州规模以上汽车零 配件制造企业家数占全省的1 9.8%,而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只占 全省的9.6%。平均每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0.86亿元,而全 省平均每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7亿元,最高的是杭州市平 均每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98亿元。台州规模以上汽车零配 件制造企业户均产值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8.5%,仅为杭州市户 均产值的12.3%。可见,台州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规模与浙江 省其他地市差距较大。
国家
龙头企业


株式会社电装
日本
成立于1949年,是世界顶级汽车技术、系统 以及零部件的全球性供应商。 成立于1949年,是丰田汽车零部件的主要供 应商,其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闻名于世。 成立于1886年,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
爱信精机
博世 德国
商,是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和法拉利 等世界名车的零件供应商。 成立于1871年,在降低油耗方面有较强优
(二)产品种类较齐全,国内市场知名度较高 汽车的零部件品种繁多,细分品种达3000余种。在浙江
注:。2011年执行新的工业企业限额的划分标准(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及 以上的S-,_lk企,JZ;4t&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了同口径对比,文章此段落涉及的工 业企业都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oo万元及以上的_T-i企业。 46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17•【字号】嘉政发〔2024〕13号•【施行日期】2024.04.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的通知嘉政发〔2024〕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嘉兴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已经九届市人民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嘉兴市人民政府2024年4月17日嘉兴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号)、《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浙政发〔2024〕1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举措。

一、实施设备更新行动到2027年,全市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40%以上;重点行业主要工艺技术设备基本达到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5%、80%。

(一)推进制造业设备更新改造。

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全市重点围绕纺织服装、箱包、集成装饰、紧固件等传统行业和光伏新能源、化工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网络通信等新兴产业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每年组织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500个以上。

支持企业对原有装备、生产线、车间等实施数字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到2027年创建省级未来工厂(试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灯塔工厂”20家以上,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0家以上。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二)推动能源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2.08•【字号】浙政办发〔2024〕5号•【施行日期】2024.02.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的通知浙政办发〔2024〕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项目表》《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服务保障政策》由省发展改革委另行印发。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2月8日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为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抓紧抓实项目建设各项工作,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投资对稳增长优结构的关键作用,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主要目标(一)投资总量保持合理增长。

确保2024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

(二)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确保2024年全省民间投资增速、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2023年有所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以及生态环保、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速均快于面上投资增速。

(三)重大建设项目全力提速提效。

2024年推进省重大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计划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

第一批安排省重大建设项目1101个,年度计划投资10313亿元。

力争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100%,投资完成率超过100%。

(四)各设区市投资总量持续增长。

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湖州市、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丽水市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3%、10%、6%、7%、6%、8%、10%、10%、6%、6.5%、10%。

浙江省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浙江省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浙江省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使用氢气和氧气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从而驱动电动机以实现汽车驱动的新型车辆。

近年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有望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和创新创业区域,应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浙江省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总体目标1.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应用,形成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

2.培育一批专业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企业和配套企业,提升整个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3.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推广普及氢燃料电池汽车,加快浙江省的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三、重点任务1.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攻关:加大对氢燃料电池、氢气供应和储存系统、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我省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

2.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化、专业化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企业和配套企业,形成产业创新链、供应链和服务链,提高整个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3.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在浙江省的重要城市地区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基地,鼓励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购买和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和资金扶持。

4.加强政策支持和金融保障: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和法规文件,提供财政资金和金融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和创新,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5.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提升浙江省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科研实力和人才水平。

四、保障措施1.建立扶持资金机制,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3.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社会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4.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确保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运行安全。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6.09•【字号】浙政办发〔2021〕33号•【施行日期】2021.0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改革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浙政办发〔2021〕3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省及各设区市国资国企“十四五”发展要点和省国资国企“十四五”重大投资项目、重大发展平台、重大改革举措、重大政策目录由省国资委另行公布。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6月9日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为推动国有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十三五”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打下的基础(一)国有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截至2020年底,全省各级国资国企(包括金融、文化类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0.2万亿元、净资产5.5万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4万亿元、利润总额1535.8亿元。

其中省属企业资产总额1.6万亿元、净资产6074.6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利润总额446.2亿元。

全省21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超千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56家,8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物产中大集团连续10年进入世界500强,巨化集团、省能源集团、省交通集团、省海港集团、杭氧集团、杭州城投集团等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

(二)国资国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深度参与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实施,累计完成投资额超1.2万亿元。

全国九大汽车产业集群未来发展规划

全国九大汽车产业集群未来发展规划

全国九大汽车产业集群未来发展规划动汽车科技产业园,树立全国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旗帜,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首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天津市滨海新区:随着滨海新区的建设和振兴环渤海基地战略的实行,天津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跨国汽车公司、国内汽车集团、汽车零部件公司、以及汽车相关机构投资,设立生产、研发、采购中心,形成新一软件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投资热潮,使天津生产能力得到逐年发展浙江省:到2023年汽车产量达成100万量,销售收入达成800亿元。

到2023年,浙江省汽车产量达成100万辆左右,其中经济型轿车达成90万辆左右、中高档客车达成1万辆左右,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的15%;汽车销售收入达成800倔元,与汽车零部件产业合并占到全省工业销售收入的10%。

上海市:一方面要实现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十一五”期间上汽集团计划投资100亿元,2023年新增自主品牌汽车5万辆,2023年形成车身处方开发能力,2023年自主品牌占问题的30%,并具有整车和发动机开发集成能力;华普汽车计划到2023年新增5万辆自主品牌汽车。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上海将力争率先在全国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率先实现汽车能源的转型。

同时上海将加快似重型卡车和专用车为主的商用车发展,实现从以乘用车为主,向乘用车和商用车并重的产品结构转变。

通过与依维柯合资和收购重庆红岩、整合上汽集团重型车资源,到2023年形成4.5万辆重型卡车产销规模;进一步发展上汽通用五菱巩固微型客货车优势,到“十一五”末,实现微型车国内市场第一的目的。

最后,推动关键零部件和汽车服务贸易发展。

提高汽车电子、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的核心能力,提高零部件应用、开发能力,重点发展汽车、物流、金融保险、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业务,形成汽车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的竞争,到2023年使汽车服务贸易收入奉献度过到7%。

江苏省:加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目前,南汽集团正在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爵混合动力汽车,到2023年完毕适应性开发和产业化技术改造,产各类混合动力汽车4.5万辆的能力;南京依维柯加快开发采用动力锂电池驱动的纯电动轻型客车,争取今年推向市场;南汽专用车以4-11座电动车入选2023年世博会场馆用车训契机,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形成2023辆产能;南京嘉远运用现有研发基础实行技术改造,形成年产2万套锂电池驱动系统能力,为城市公交和小型乘用电动汽车配套;苏州金龙实行国家“十一五”氢燃料电池客车项目,开发混合动力客车、天然气客车;沉降组织实行城市公交电动客车小批量生产,形成800辆产能;中大与国内科研合作,开发纯电动客车、氢动力客车,形成5000辆产能;亚星与有关院校合作开发混合动力客车产品,春兰进一步加大镍氢环保动力电源系统的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形成年产4000套混合动力车用电源系统的配套能力。

浙江省汽车零部件出口现状和对策研究

浙江省汽车零部件出口现状和对策研究

浙江省汽车零部件出口现状和对策研究一.现状1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长将明显减缓,整体趋势增长。

.从20011年到2013年统计结果显示,未来宏观经济外部因素将发生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较低的原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是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固有优势,而近期原材料继续涨价,同时人民币升值带来换汇成本增加,造成汽车零部件出口利润率缩减。

因此,国产汽车零部件在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原材料市场价格普遍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行业成本压力增大,都将对今后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带来不小的挑战。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信息网2.汽车零部件的出口结构呈“三低一高”的走势。

目前虽然我省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出现增长的态势,但是出口结构不合理,过多的依靠材料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即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的产品,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的差距“低端混乱,高端失守”,核心零部件缺失。

资本分散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需要集中优势资本加大研发投资力度避免低水平重复竞争。

并且出口效益差,竞争能力不强,且各自为站、恶性竞争严重,又由于出口企业外向,在技术资源整合上,也要改变过去各自为站的方法,利用现有的技术力量实现联合开发,成立更多的汽车技术合作型组织。

目前而言,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汽车零部件出现了迅猛发展之势,但是我省汽车零部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供应链的地位来说还是很脆弱,在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零部件发展的滞后于问题日益凸显。

汽车零部件企业总体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在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中能够真正达规模要求的却很少,由于力量分散,整体优势难以体现出来,目前产品的开发投资少,手段落后。

总之,目前汽车零部件出口呈现出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等特点。

生产出口零部件产品依赖传统能源支撑所引起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国际和国内双层压力下,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必然选择。

3.汽车零部件出口出现分化的趋势。

2012年前三季度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437.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79%。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8.30•【字号】浙政发〔2022〕23号•【施行日期】2022.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22〕2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快建设制造强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积极推动产业格局、发展动能、企业主体、发展模式、空间布局重塑,着力构建数字经济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两个先行”夯实物质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1/3左右,规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5万元/人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5%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9%;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6%以上;山区26县每年共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家以上;浙江制造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水平持续领跑全国,在全球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的位势明显提升。

到2035年,成为全球数字变革创新地、全球智能制造领跑者、全国绿色制造先行区,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一)打造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

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开展集群竞赛,推动各地优化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加大龙头骨干企业和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力度,完善“一集群一机构”治理机制,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02•【字号】浙政发〔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的通知浙政发〔2024〕10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2024年4月2日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根据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举措。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进一步释放投资和消费潜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

遵循市场规律,依靠市场提供多样化供给和服务,引导企业适当让利。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惠企利民,激发最大乘数效应。

(二)坚持标准牵引、扶优汰劣。

以标准为基础,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快淘汰超期服役、高耗能高排放、具有安全隐患的产品设备,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三)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强化统筹谋划,明确目标任务,分领域分层级推进,清单化闭环式管理,破解堵点卡点,确保政策精准、服务便捷、群众有感。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设备更新行动。

到2027年,全省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3%、75%。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5.06•【字号】浙政办发〔2021〕26号•【施行日期】2021.05.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项目表(实施类)》和《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项目表(谋划类)》由省发展改革委另行公布。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5月6日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为更好发挥重大建设项目对有效投资可持续增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作用,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总体要求(一)“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回顾。

“十三五”时期,我省全面实施投资新政,着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全力推进省“4+1”重大建设项目、“六个千亿”产业投资工程、省市县长项目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成效显著,为我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安排的599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9万亿元;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转型投资占比达29.1%,交通设施投资占比达25.0%,公共服务投资占比达18.7%;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加大,一批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和交通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重大建设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高铁总里程超15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

同时,“十三五”期间我省重大建设项目推进中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受土地、能耗、资金和征地拆迁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前期推进困难;二是受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部分产业项目暂缓实施;三是政府刚性支出增加,投融资渠道收窄,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仍存在障碍,导致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缺口较大。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强省之基、兴省之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提升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制造强省,是“十三五”乃至今后较长时期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根据中国制造2025、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精神,结合浙江发展实际,特制订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是指导今后五年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和制造强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一、发展背景一“十二五”以来的主要成就“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按照浙江工业强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转型升级,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进发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出口交货值和制造业投资分别达11991亿元、3325亿元、11707亿元和7579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和%,制造业规模逐步扩张;201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十二五”期间累计实际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总体较快提升;创新能力显着增强;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和新产品产值率分别达%左右和%,比2010年分别提高个和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突破3万件,是2010年的倍左右;“十二五”期间新培育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72家,新增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为40家和271家,累计分别达93家和896家;工业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和%,比2010年分别提高个和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2012年提高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新培育省级“三名”试点企业69家;截至“十二五”末,国内外上市企业377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制造业领域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42个;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的县市、区21个,比2010年增加8个;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两化”融合加速深化;2015年,预计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95,从2012年的全国第七位跃居全国前三;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比2012年提高个百分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址永久落户浙江;据测算,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在役工业机器人达万台,约占全国的15%,居全国第一位;绿色发展卓有成效;“十二五”期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吨标准煤2010年价,用能效率居全国前列;全省共实现节能4500万吨标煤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主要行业及产品单位能耗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先进;工业治水成效明显;“十二五”我省制造业发展历经国际金融危机深度调整和国内三期叠加的交织影响,形势跌宕,压力巨大,但仍负重前行,取得不俗进展和成就;回首“十二五”,历程曲折艰难,但经验也弥足珍贵,主要是做到了四个坚持: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将制造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目前制造业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约占四成,制造业领域在全省专利成果中的比重约占七成,同时制造业在保就业、促增收、稳税源等方面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持之以恒地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并举,“十二五”以来陆续推进的“四换三名”、创新驱动、七大产业培育、浙商回归、有效投资、市场主体升级、特色小镇建设等“拳法招数”稳、准、狠、奇,目前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已找到跑道、见到曙光;三是坚持不懈地培养和造就一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以企业家为引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既有一批专注主业、引领发展的企业家,又有一批高起点、高素质、宽视野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还有大量高技能、善实践的产业基础人才,成为我省制造业创新创业活力源泉;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简政放权、提升行政效能、强化制度供给、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目前我省已成为全国“管制最少、门槛最低、服务最好”的省份;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世界制造强国的发展水平和建设制造强省的新要求,我省制造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创新能力亟待增强、融合发展亟待深化、集群效应亟待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亟待加强、企业适应新常态步伐亟待加快等突出问题,新的发展动能依然不足,传统动力仍待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亟待提高;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二“十三五”面临的发展环境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酝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产业价值链不断深度重组,为我省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发达国家积极主导重塑全球贸易和投资新秩序,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战略,新兴经济体国家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面临重大变化,对我省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造成巨大压力;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作出了创新驱动发展、“四化”同步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部署,持续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动力、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传统制造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为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开辟了新空间;我省制造业发展逐渐步入新阶段;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省制造业发展速度、动力、结构和模式正发生积极转换,以信息经济、高端装备等为代表的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代表的传统动力持续修复,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逐渐推行,以制造业为重点的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日益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找出了方向;但制造业转型升级仍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潜在风险隐患增多,产业竞争压力加大,迫使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继续集中力量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抓住时间窗口加速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为新使命,抓住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大机遇,全面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加快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竞争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把创新作为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创新要素合作、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扩大创新成果影响,大力发展新经济、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动力格局;坚持融合互动,促进结构优化;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作用和贯通作用,构建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新型经济模式,推动物质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的紧密结合,加速“两化”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军民融合,促进制造业结构明显优化;坚持集群发展,优化产业生态;把现代产业集群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产业生态,推进智慧产业集群建设,引导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高水平专业化协作配套关系,推动制造业特色小镇建设,努力形成集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于一体、互动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坚持开放包容,推动合作共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大力引进外资项目共建国际产业合作园,支持企业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推动制造业“走出去”,加强产业区域合作与有序转移,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高效配置并有效集成高端要素,促进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提升;坚持绿色低碳,引领永续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制造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推动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不断提高绿色精品制造能力,加快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推动制造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内先进、在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显着提高的制造强省;具体目标包括:——创新能力:制造业领域研发投入和产出明显提高,力争到2020年,在规模以上制造业中,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收入的比重达%,每百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80件,新产品产值率达37%;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形成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位于全国前列;——质量效益:“十三五”期间,力争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左右,增加值率稳步提高,“浙江制造”的质量、标准水平和品牌效应显着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99,装备数控化率、机器联网率分别达50%和40%,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智能制造模式广泛推行,“两化”融合水平全国领先;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高,制造业产城融合全面深化;——结构优化:力争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分别达41%和4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各类开发区数量达25个,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制造业企业数量达110家,培育形成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涌现一批国际化现代产业集群,建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特色小镇,产业生态明显优化;——绿色发展:“十三五”期间,力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下降16%,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0%,绿色制造模式广泛应用,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形成;浙江省“十三五”时期制造业发展主要指标注:带号为预计数;带号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之和的下降幅度;三、重点产业瞄准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聚焦万亿产业大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强化技术改造着力修复传统动力,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加快形成新型产业体系;一新兴产业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着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跨界融合和协同发展水平,打造若干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信息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30000亿元,培育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骨干企业20家左右;集成电路与新型元器件;重点发展面向网络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智能终端等领域的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产业应用,扩大国产嵌入式CPU中央处理器市场份额;大力提升新型传感器件、光电子器件、存储器件、储能器件等高端电子元器件及新型材料的创新性研究和开发能力,加快行业应用,建成我国重要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伏生产等电子装备开发应用水平;通信网络与智能终端;重点发展新一代光通信宽带、IPv6下一代互联网、5G移动通信、宽带无线接入、应急通信、量子通信、高端服务器及云存储等系统设备、终端及关键配套件;重点突破面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人机交互技术,推进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可穿戴产品、家居控制、车载终端、智能视听等各类智能硬件产品及应用系统;应用电子及物联网;重点突破物联网传感芯片、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应用平台等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建成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业基地;积极发展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海洋电子、金融电子、医疗电子、能源电子及北斗导航等各类应用电子产品,大力发展数字安防产品,打造全球数字安防中心;加快工业控制实时操作系统、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大力发展工业控制计算机和智能服务机器人及信息工程服务系统,巩固提升制造业智能控制水平;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和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的嵌入式软件,巩固提升安防监控、纺织服装、工业控制、医疗卫生、智能交通、金融、通信、电力等行业应用软件优势;积极发展基础软件、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云计算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大数据处理、中间件;大力发展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咨询和应用等信息技术增值服务;加快发展高端工业平台软件、高端领域应用软件和云计算、大数据等解决方案及行业应用;积极发展地理信息产业;2.高端装备产业引导高端装备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超常化、融合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推动高端装备进口替代,加快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高端装备产业链,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产业产值达12000亿元以上,培育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骨干企业50家;智能装备;加快开发系统集成、导航控制、自主控制、视觉定位、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加快发展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殊机器人等新一代机器人产业,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新一代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加快研制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器、智能仪器仪表等关键部件,大力开发嵌入式软件芯片、无线传感器、工业控制、故障自动诊断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监测与装配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加快开发自动识别、信息快速处理、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智能物流机械、智能电梯、智能家电、智能包装机械、掘进装备、空气动力装备、食品加工装备等成套装备;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重点突破绿色高技术船型、主力海工装备和核心配套装备的研制技术,加快提升船舶动力系统、甲板机械、舱室机械、通讯导航及自动化系统等的自主配套率,大力发展超大型干散货船和油船、万箱级以上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液化天然气船、化学品船、疏浚工程船等高端船舶和特种船舶,加快建设国际先进的船舶修造基地;积极发展大型海洋钻井平台、大型海洋生产生活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半潜运输船、海工辅助船等海洋工程装备;现代交通装备;加快开发自动泊靠关键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重点发展城市地铁轻轨车辆、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等装备及控制系统等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加快建设我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零部件制造基地;加快波音客机组装基地建设,加快开发大飞机核心部件、小型载人飞行器、无人载货飞行器等通用航空新产品新装备,大力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整机及零部件制造,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工程技术服务;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所需的方案诊断设计、工艺流程再造、装备智能化升级、售后监测维护、技术工人培训等专业服务;加快发展生产流程规划设计仿真和优化服务,推进开放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物流设计、装备设计的标准化与模块化,开发支撑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模型;提升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等方面的技术服务能力,培育一批高端装备工程服务公司;3.新材料产业面向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新需求,引导新材料产业向高性能、高质量、高效能等方向发展,加快形成创新能力较强、特色鲜明、有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8000亿元,培育形成国内外知名新材料研发平台30家以上;先进基础材料;推进材料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突破材料性能及成分控制、生产加工及应用等工艺技术,以提高质量稳定性和服役寿命为着力点,重点发展基础零部件用钢、新型高强高韧汽车用钢、特种不锈钢、高端钴基合金等黑色金属材料,高强合金材料、特殊性能铜合金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特种涂料等先进化工材料,无机防火保温材料、节能玻璃、自修复水泥基材料等先进建筑材料,生物基合成纤维及无纺布、高端产业用纺织材料、功能性纤维、纸基功能性材料等先进轻纺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生命健康等产业领域重大需求,突破材料及器件的技术关和市场关,以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一致性为着力点,重点发展海洋环境用钢材料、稀贵金属钎焊材料、超级镍基合金、特殊性能轻型合金等高端装备用特种材料,软磁金属材料、新型永磁材料等先进磁性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正极材料、碳基和硅基负极材料、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加快建设国际先进的磁性材料产业基地、国际知名的氟硅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前沿新材料;注重原始创新,做好知识产权布局,以逐步扩大前沿新材料应用领域为着力点,重点发展高质量石墨烯微片、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等先进碳材料,纳米催化材料、纳米电子材料、纳米金属材料等纳米材料,增材制造专用合金粉体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医用增材制造材料等增材制造材料,智能材料等;4.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向消费终端新需求,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向轻量化、绿色化、安全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率先布局建设完善覆盖全省的充电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与应用基地;力争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整车产能规模达50万辆以上,培育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骨干企业20家以上;新能源汽车整车;突破整车设计、动力总成、整车匹配等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和优化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流程,重点发展城市家庭用车、出租车和公务车领域的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低速短途纯电动汽车;新一代高性能、大运量纯电动公交车;短途物流车,低速纯电动旅游观光车,环卫、电力用等纯电动市政工程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和核心基础材料等核心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与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力争开发一系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核心产品势;重点发展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的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和高性能车用电机,专用机电耦合装置及高效控制系统,具备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智能交通系统ITS相结合的整车控制器,用于车身、零部件和整车制造的非金属复合材料、高强度轻质合金、高强度钢等轻量化材料;5.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引导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向低碳、清洁、生态、互联等方向发展,加快发展成为我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10000亿元,其中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值达9000亿元;新能源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节能环保;重点发展节能与清洁能源运输、节能降碳、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节能降碳和清洁能源技术装备,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等领域环保技术装备,废弃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利用、再制造水资源节约与利用等领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打造国内先进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节能环保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新能源;突破大规模储能、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新一代光伏、核电等产业核心技术,开发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系统设计和集成服务,发展海上风电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核岛蒸发器等核电关键部件,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综合应用与产业基地;6.医药产业面向重大疾病、进口替代药物、优质医疗服务、家庭保健等新需求,引导生物医药向更加温和、反应效率高、环境友好、安全性高、产品可控性强等方向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向可控性强、替代进口等方向发展,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成为支撑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力争到2020年,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生物医药;大力发展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海洋药物及个性化治疗药物,加快建设国际知名的医药制剂出口基地;积极推进针对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和常见慢性病的诊断试剂研发和产业化;高性能医疗器械;大力发展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人工器官与生命支持设备、健康监测装备、分子诊断仪器及试剂等高性能诊疗设备,组织修复与可再生材料、人工器官与生命支持设备等高值医用耗材,以及可穿戴、远程诊疗等智慧医疗技术和产品;积极推进生物增材制造、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互联网医疗;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在健康服务领域的应用,开发面向慢病医疗服务及居家养老看护等的健康传感器和数字化健康产品,推进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开发攻关,完善在线即时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发展智慧医疗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二特色优势产业1.时尚产业重点依托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时尚产业名城及六大特色时尚产业基地试点建设,推动时尚产业向引领时尚潮流、时尚消费、时尚体验等方向发展;力争到2020年,时尚产业销售收入达6500亿元,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1000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时尚品牌。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03]48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03]48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03]4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二00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前言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六市,2002年人口2304万人,陆域面积近4.54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51%和44%;国内生产总值5485亿元,占全省的64.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806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倍,是浙江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区域。

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是浙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速的趋势,着眼于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是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城市化水平,再创发展新优势的客观需要;对于我省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提高资源一体化配置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本规划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围绕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战略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若干意见》,在环杭州湾六市全面进行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与《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等相衔接。

浙江省各地市产业概况

浙江省各地市产业概况

浙江省各地市重点产业分 析
章节副标题
杭州市重点产业分析
电子商务:杭州市是全国电子商务中心,拥有众多知名电商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
数字经济:杭州市是全国数字经济的重要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已成为杭州市的支柱产业之 一。
生物医药: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达,拥有众多知名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
文化创意:杭州市是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中心,拥有众多知名的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
新能源:宁波的 新能源产业以太 阳能、风能等可 再生能源为主导, 重点发展太阳能 电池、风力发电 机等产品。
温州市重点产业分析
产业布局:温州市重点发展制造 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 成“3+1”产业体系。
服务业:温州市加快发展现代物 流、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等服务 业,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
石油化工产业:依托舟山港的区位优势, 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成为舟山市的支 柱产业之一。
海洋渔业产业: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重 点发展海洋渔业产业,成为全国重要的海 洋渔业基地之一。
船舶修造产业:舟山市拥有丰富的海洋 资源和船舶修造业基础,重点发展船舶 修造产业,成为全国重要的船舶修造基 地之一。
旅游业:依托独特的海岛风光和丰富的海 洋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旅游业,成为舟山 市的重要产业之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Βιβλιοθήκη 添加标题制造业:温州市以鞋革、服装、 汽摩配等传统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同时积极培育智能装备、新能源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温州市以数字经 济、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 点发展方向,加大科技创新和人 才引进力度。
湖州市重点产业分析
湖州市重点产业:纺织、机械、化工、电子等
机械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 产品包括数控机床、智能装备等, 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标志,具有产业带动性强、规模效益显著、资金和技术密集等特征,零部件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传统的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我省制造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全省經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浙政发[2003]25号)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现状(一) 产业概况我省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到2003年底,全省列入国家车辆公告目录的汽车生产企业共28家,汽车产量为10.24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2.3%,产值88.9亿元。

产品主要有经济型轿车、中高档客车、客车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初具规模,据完全统计,全省共有生产企业67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04家,产值397.8亿元,占全国的18.2%,产品涵盖整车制造需要的五大类零部件系列,主要有发动机总成、制动器、曲轴、万向节、传动轴、轮毂、组合汽车仪表、真空助力器、悬架总成、滤清器等,这些零部件除主要用于汽车维修市场外,部分产品已进入到了一汽集团、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天津汽车、东风汽车等国内主要的汽车企业的配套体系中,并有部分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

(二) 产业特点和优势1民营经济为主的机制优势形成了产业快速发展的活力之源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是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总量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省汽车零部件民营企业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较低的成本优势,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一些企业如万向、华翔、万丰、瑞立等在市场竞争中逐步确立了自身的优势地位。

近年来在国内汽车市场出现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省民间资本投资整车制造业的热情高涨。

省内一些民营企业创新观念,打破行业准入壁垒,开始进入汽车整车制造业。

吉利集团是国内最早一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其生产的经济型轿车已在国内汽车业占据一席之地,目前吉利集团已是国家认可的国内9家独立骨干轿车生产企业之一。

除吉利集团外,宁波华翔、万丰奥特、三星奥克斯、浙江中誉等民营企业通过受让股权、购并重组等方式进入汽车制造业,构成了充满创新活力的汽车产业发展微观基础。

2. 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较为明显块状经济发达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色之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同样秉承了这种特色。

杭州的萧山,宁波的北仑、慈溪、余姚、象山,温州的瑞安,台州的玉环、路桥、黄岩,金华市区和永康等地,都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的区域经济,并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同时各区域存在产品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特色,如温州瑞安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共1200余家,其中滤清器、换向器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领先地位,已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

3. 优势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初显近年来,我省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一些骨干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产量销量快速增长,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万向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销售收入超百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520家大型企业的国务院120家试点企业集团之一,也是唯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并已开始走向国际,先后以多种方式收购了美国UAI上市公司等多家海外企业,“万向制造”的国内国际品牌效应已逐渐显现。

吉利集团经济型汽车发展势头良好,近二三年来汽车产量以年均翻番速度递增,2003年超过8万辆,2004年预计达到16万辆,金华尼奥普兰车辆有限公司依托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积极引进国际最新流行车型,现已能生产六大系列65个车型的高档客车,能力达1500辆,客车等级、销量和效益等指标在全国高档客车行业中居前列。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其它一些优势龙头企业也凭品牌和实力逐渐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万丰奥特控股集团、瑞立集团、温州鑫田集团等企业正在发挥行业领头雁的作用,带领行业不断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质量,树立品牌,走向国际。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浙江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发展具备一定优势和基础,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

主要有以下三大问题制约:1. 企业规模偏小,生产集中度不高2003年,按车辆产量排序,我省汽车产量在全国各首市仅居第十五位,经济型轿车生产刚刚起步,与我省经济大省的地位不很相称。

全省6730余家零部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只有700多家,平均年产值仅0.56亿元,而全国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平均年产值达0.94亿元。

无论整车、改装车还是零部件产业,生产集中度仍很低,国内外竞争能力不强。

2. 产品开发能力弱,制约了新产品的发展我省大多数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不强等原因,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储备,研究开发还处于跟踪、模仿阶段。

汽车产品开发投入少,手段落后,高级开发人才匮乏,大多数企业不具备自主开发产品的能力。

与国际著名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相比,差距更大。

3. 零部件产品档次不高,主机配套能力差汽车零部件企业总体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国际标准认证,主要部件优质品牌不多,难以满足整车配套标准要求。

特别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关键产品如发动机系统、电喷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系统等机电一体化产品有待加快开发。

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一) 国际汽车工业发展趋势1.联合重组步伐加快,大集团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世界汽车工业经过近十年的调整和重组,现已基本形成了通用、戴克、福特、丰田、大众、雷诺-日产等6大集团(联盟)和本田、宝马、标致-雪铁龙等3家基本独立公司的“6+3”格局,产业集中化趋势日益明显。

这九家公司控制了全球90%以上的汽车市场。

全球性的兼并重组是汽车未来发展的总趋势,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这种趋势将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并有所强化。

2.高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已把抢占技术制高点作为主攻方向。

围绕提高汽车产品的安全、环保、节能等综合性能,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技术开发能力,不断采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开发研制新车型,每年的技术开发费已达到销售收入的3-5%,数额高达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新产品推出速度成倍提高。

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汽车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普遍应用,目前国外汽车电子产品成本占整车的30%左右,在未来10年该比例将高达40%,汽车产业技术水平全面提升。

3.零部件采购全球化、供货模块化已成大势为了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国际上各大汽车公司零部件自制率不断降低、外购率不断扩大、整车厂与所属零部件企业不断分离。

广泛采用平台战略、零部件全球采购、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等方式,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全理配置资源,扩大产品通用化程度,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态势1.我国汽车产业进入加速增长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2003年,全国总产量达到444万辆,提前完成了“十五“计划,汽车产量从2001年的第8位跃居为2003年的第4位。

以轿车为主导的多类车型的市场销售量大幅度增加。

这表明我国的汽车工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1000万辆左右。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零部件也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2.跨国公司进一步抢占国内市场目前国际上主要跨国公司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我国汽车产业。

到2002年,我国汽车工业外资比重高达24.4%,轿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取配额和许可证,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跨国公司将进一步抢占国内市场,使我国汽车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3.民营资本的介入正在改变汽车市场格局随着国家放宽对民营企业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限制,国内民间资金积极进入汽车领域。

中国汽车工业将进入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共生存、同竞争的新时代,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和外资一起,成为共同左右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三大力量。

综上所述,未来10年,我国汽车产业正处地一个重要的机遇期,因此,在国家产定政策指导下,统筹规划,因势利导,积极引导我省汽车产业抓住机遇,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一) 指导思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抓住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机遇,适应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全球化趋势,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按照整车与零部件并重,技术引进与技术开发并举,重点企业与重点区域联动的基本要求,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发展经济型轿车、中高档客车,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支持发展专用车、特种车及电动汽车产业化,推进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带动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主导产业。

(二) 发展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成产品特色明显,技术新能力强,核心企业带动作用大,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两基地、一中心”的产业格局,即全国重要的经济型轿车基地、中高档客车基地和全国性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心。

具体目标如下:1.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400亿元,占全省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0%,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汽车产量达到100万辆左右,其中经济型轿车产量达到90万辆左右、中高档客车产量达到1万辆左右,经济型轿车、客车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的15%,特种车、专用车有较大的发展;培育2-3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大型企业(集团);基本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体系。

3.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达到1600亿元,产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0%。

培育一批具有系统开发和模块化供货能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集团)。

4.基本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5家左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左右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及若干个行业及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主要汽车产品技术性能进一步提高,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汽车零部件普遍推行国际标准认证,产品质量和水平普遍提高,为整车配套能力显著增强。

四、发展重点(一) 发展一批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主导产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扬长避短,积极发展一批重点产品,形成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主导产品,构筑产业的特色优势。

1.经济型轿车立足浙江比较优势,抓住国内家用轿车起步阶段的有利机遇,重点发展符合国家安全、节能、排放法规要求的经济型轿车。

以吉利集团为发展重点,努力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积极与国际著名厂商、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水平,扩展产品系列,实现规模生产。

到2010年产销量进入全国同类产品企业前列,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经济型家用轿车产业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