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受岩溶影响地基相关处理措施

受岩溶影响地基相关处理措施

受岩溶影响地基相关处理措施
岩溶是一种地质形态,指的是地下水在溶蚀作用下,将石灰岩、石膏岩、盐岩等溶解形成的地形。

由于岩溶地区地质构造比较松散,土层不够坚实,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地基处理措施。

首先,对于岩溶地区的建筑工程,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地质分析。

通过对地下水位、土层厚度、土层稳定性等方面的调查,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一般来说,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方式包括加固、加密、排水等措施。

其次,针对不同的岩溶地质条件,需要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

例如,在石灰岩地区,可以采用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等方式进行加固;在盐岩地区,需要进行排水处理,避免土层受到盐渍化影响而导致不稳定。

另外,在进行建筑工程时,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环境。

由于岩溶地区地下水流动速度较快,因此在进行施工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例如,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防渗墙,避免污染物渗入地下水中。

总之,岩溶地区的建筑工程需要采取特殊的地基处理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
勘察和分析,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同时,在进行施工时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岩溶地区是指石灰岩、石膏岩、白云岩、大理石等溶蚀岩石层发育、地表岩溶地貌发达的地区。

岩溶地区具有地形复杂、土壤质量差、地基条件复杂等特点,对于岩溶地区地基处理的要求也比较高。

而在岩溶地区进行桩基施工时,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处理溶洞地基。

岩溶地区溶洞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填充法填充法是比较常用的溶洞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向溶洞内部灌注一定量的水泥浆、沙浆等材料,填充洞穴,形成均匀的坚硬基础。

该方法成本较低,适用于小范围的洞穴。

但采用填充法处理溶洞地基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填充材料的流散、清空过程中的中空或滑动等现象。

二、点接触法在点接触法中,通过埋设锚杆或钢筋等锚固设施,将桩基固定在地基中,从而在桩基和溶洞之间形成点接触。

点接触法对地基的要求较高,但其处理效果较好,不会对基础产生不良影响,且适用范围较广。

三、拡散埋深法拡散埋深法是一种先进的处理溶洞地基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钻孔等方式,在溶洞周围形成深度达到数米乃至十数米的拓展埋深,然后再将桩基嵌入到岩层深处,从而避免了溶洞对基础产生影响。

这种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溶洞地基处理中面临的困难,但由于成本较高,需要考虑实际施工情况和地质条件。

四、悬挂法悬挂法是通过建造悬挂结构,将建筑物的荷载转移到悬挂结构上,从而避免了建筑物直接受力于溶洞地基的状况。

这种方法对地基的要求不高,且能有效地降低溶洞地基的强度要求,但需要考虑锚固点稳定性和钢链等结构材料的腐蚀问题。

总之,填充法、点接触法、拡散埋深法和悬挂法都是处理岩溶地区溶洞地基的有效方法。

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条件和地质情况综合考虑,确保基础结构的安全稳定。

输电线路岩溶地区勘探方法及地基稳定性分析

输电线路岩溶地区勘探方法及地基稳定性分析
20 ) , 0 2 仅对岩 溶地 区地 基的设计 和施 T提 出了一些 般 性 的规 定 。且 对岩溶 地 区地基 的条 款适用 对 象 为

前 特高压 线路 岩 溶 地 区 的勘探 方 法 及施 工 处 理 措施 , 与同行探 讨 。
2Hale Waihona Puke 岩 溶基 本 形 态 简介 2 1 常见 的岩溶 形态 . ( )浅襄 I 1 生岩溶 包 括 溶 蚀 石 芽 、 沟 、 槽 、 溶 溶 漏
有其 自身的特点 ,常用基础形式 、受力、变形及破坏情 况 ,都与一般 建筑物基 础有很 大的不 同;收集 中国
目前 特 高 压输 电线 路 岩 溶 地 区岩 土勘 探 的 方 法及 设 计 思路 , 罗列 岩 溶 地 区 勘 探 方 法 及 施 工 处理 措 施 ,与 同
行探 讨 。
关 键 词 :特 高压 输 电线 路 ;岩 溶 地 区 ;勘 探 方 法 ;半 定 量 评 价 ;地 基 处理 措 施
地 , 在潮湿环境 下 , 被水 流缓慢 溶解 、 蚀 ( 蚀 ) 其 可 侵 腐 , 在地 表形 成 溶 沟 、 槽 、 隙 和 石 芽 、 笋 、 柱 、 林 溶 溶 石 石 石 等, 在地下形 成溶蚀 漏斗 ( 落水洞 )土 洞 、 、 溶洞 、 暗河等 , 这种地质作 用称 为 岩溶 , 其地 貌称 为溶 蚀地 貌 , 称 为 也 喀斯特 … 。中国为岩溶分 布较广 的国家之一 , 溶地 区 岩
第2 4卷 第 2期
21 0 0年 4月
资 源环 境 与工 程
Re o r e s u c s Envr n n io me t& En i e i gne rng
V 12 N . o. 4, o 2
Ap ., 01 r 2 0

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分析

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分析

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分析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对于建筑的安全与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以往的设计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岩溶地区地基设计、地基处理以及地基评价等方面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标签: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岩溶地区岩溶地区普遍存在漏斗、暗河、溶槽、溶洞等地质情况,存在形式十分隐蔽。

岩溶作用指的是流水对岩石造成腐蚀与冲击,部分情况下表现为机械式的侵蚀,使岩石形态发生变化。

岩溶不良地质所构成的岩溶地基普遍存在不均匀沉降、承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导致地基塌陷或地基滑动。

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岩溶地区兴建高层建筑方面的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设计单位需要对岩溶地基建设房屋时所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的解决,做好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工作,对岩溶地基基础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使所制定的地基处理方案更具合理性与经济性。

1、岩溶地基相关方面的评价设计单位需要重点设计好岩溶地区的房屋基础,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于工程的造价与施工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施工区域或周围所存在的岩溶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施工安全,需要对岩溶进行勘察,综合性地对岩溶地基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科学客观地制定地基处理方案。

计算方法、数学模型以及力学模型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步骤,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岩溶地基分析评价流程得到了进一步的简化,尤其是在稳定性分析方面已经可以由以往十分繁琐的定量分析转化为直观、简化的定性分析。

定性评价法通常应用于常规工程地基稳定性分析与初勘阶段的场地选择,具体包含经验比拟法与综合分析法两种。

依照对洞体稳定性造成影响的有关因素与与洞隙边界条件做出合理的评价与综合性的分析。

半定量评价法是定性评价法的延伸与补充,具体包含顶板厚跨比法和顶板安全厚度计算法。

其中顶板厚跨比法不需要考虑顶板性质、荷载和大小,选取顶部最薄处厚度和水平投影跨度两项数值,能够计算出厚跨比,该数值能够用来对顶板厚度的安全性做出评价。

强岩溶区岩石地基稳定性分析

强岩溶区岩石地基稳定性分析

d开敞式溶洞 悬臂岩 )
图 1 溶洞类别
按形 状 来分 , 闭式溶 洞 又可 以分 为 : 封 圆形 状 溶洞 、
断地 发育 , 就会 发展 成 为单 体 式 溶 洞 , 续 发 育就 会 发 继
椭圆状溶洞及不规则溶洞。按个体分 , 封闭式溶洞又可 以分为 : 单体式溶洞和串联式溶洞。间接式溶洞就是裂 隙较为发育 , 通过裂隙在地下水等的影响下间接地与外 界有联系, 也叫裂隙溶洞, 一般规模较小 。裂隙溶洞不
示。
单 桩
是我国岩溶最发育 的地 区之一 , 在岩溶地 区建设 工程 中, 尤其是桂林新城 区的建设 中, 岩溶地区的岩土工程 问题 , 特别 是强 岩溶 区 的岩 土工 程 问题 , 一 项 很 复 杂 是 的工 程难题 [ 。 1 ] 实际工 程 中表 明 , 目前 的勘 察 手 段 和 方 法 , 以 由于 对 强岩 溶发 育 区勘察 密度 不够 , 或者 勘 察方 法单 一 的情 况下 , 不能 具体 地确 定溶 洞 的发育 程度 、 围及类 型 的 。 范 有很 多 的桩基 础就 是 落在 此 类 ( 图 1 溶 洞 上 。如果 见 ) 没有对 其做 出正 确 的稳 定 性 分 析 , 其 后果 不堪 设 想 , 则
我 国的可 溶 岩分 布面 积 达 3 6 1 m2 占 国土 . 5 0k , X 面积 的 13 是世 界上 岩溶 最发 育 的 国家之 一 。桂 林 则 /, 即使是 有足 够承 载力 也 是 隐 患重 重 。所 以有 必 要 确 定 溶洞类型, 对其做出准确地稳定性分析评价 , 确保岩石 地 基 的稳定 和安全 。 1 对 强岩 溶 区溶洞 的分类 强岩溶区的岩溶情况是很复杂的, 单桩或者群桩的 位置要根据工程特点、 地下地质情况及现场实际情况等 因素综合 考 虑 , 以很有 必要 对溶 洞进 行分 类 。 所 根据 前人 以及 桂林 地 区 的经 验 , 合 考 虑 , 与外 综 按 界 有无 联系 可 以把 溶洞 分 为 3 : 封 闭式 溶 洞 ( 类 ① 相对 于 开敞式 ) ② 间接 式 溶 洞 ; 开 敞 式 溶 洞 。如 图 1所 ; ③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总结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总结

岩溶地基的处理措施岩溶是由石灰岩、泥灰岩等可溶性岩石长期受水的化学溶蚀和机械作用而形成的。

岩溶为可溶性岩层的特有现象,基表面形式有溶槽、溶沟、溶洞、石笋等,空隙有的被泥土充填,有的是空洞,一般以隐蔽的形式存在。

岩溶所引起的各种地表变形破坏,会严重影响地基稳定性,会造成公路铁路断道,桥涵下沉开裂,水库渗漏,建筑物损坏等等。

因此,需要根据岩溶情况慎重研究,作出妥善处理,本文结合工程的地质情况、场地特征、工程实际等探讨了针对不同基础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复杂岩溶地基的问题。

1、岩溶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1)重要建筑物宜避开岩溶强烈发育区;(2)当地基含石膏、岩盐等易溶岩时,应考虑溶蚀继续作用的不利影响;(3)不稳定的岩溶洞隙应以地基处理为主,并可根据其形态、大小及埋深,采用清爆换填、浅层楔状填塞、洞底支撑、梁板跨越、调整柱距等方法处理(4)岩溶水的处理宜采取疏导的原则;(5)在未经有效处理的隐伏土洞或地表塌陷影响范围内不应作天然地基。

对土洞和塌陷宜采用地表截流、防渗堵漏、挖填灌填岩溶通道、通气降压等方法进行处理,同时采用梁板跨越。

对重要建筑物应采用桩基或墩基;(6)应采取防止地下水排泄通道堵截造成动水压力对基坑底板、地坪及道路等不良影响以及泄水、涌水对环境的污染的措施;(7)当采用桩(墩)基时,宜优先采用大直径墩基或嵌岩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桩(墩)以下相当桩(墩)径的3倍范围内,无倾斜或水平状岩溶洞隙的浅层洞隙,可按冲剪条件验算顶板稳定;2)桩(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临空面或倾向临空面的不利角度的裂隙面可按滑移条件验算其稳定;3)应清除桩(墩)底面不稳定石芽及其间的充填物。

嵌岩深度应确保桩(墩)的稳定及其底部与岩体的良好接触。

2 、岩溶的处理地基基础措施:①当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浅基,充分利用上覆性能较好的土层为持力层或使基底与洞体间保留相当厚度的完好岩体。

②当以岩石作持力层时,局部加深基础,通过钻孔灌注桩或墩穿过单个洞体,使基础荷载传递到下部完好的岩体上。

关于岩溶地区不良地质的地基处理措施分析

关于岩溶地区不良地质的地基处理措施分析

关于岩溶地区不良地质的地基处理措施分析摘要:岩溶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物质、能量、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其具有生态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的特征。

岩溶对工程建设带来了较不利的影响,在碳酸盐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当存在岩溶(溶洞、溶蚀裂隙等)、土洞等现象时,应考虑其对地基稳定的影响。

本文针对存在岩溶地区的地基基础的设计进行分析,重视地区经验,因地制宜的选择岩溶地区地基处理的方式方法。

溶洞:由岩溶作用所形成且发育在岩体内的空洞的通称。

溶洞按成因可分为包气带洞、饱水带洞和深部承压带洞等。

土洞:发育在可溶岩上覆土层中的空洞。

关键词:岩溶地区、溶洞、土洞、工程建设、地基处理引言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较为广泛,尤其是在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带,对于工程建设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岩溶地带的发育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而为了做好工程施工建设工作,就需要对岩溶不利地质进行处理。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岩溶地质处理方法与技术也在不断取得进步。

本文就本人负责的一个建设于岩溶地质区域的项目设计为例,简要论述了消除岩溶影响的设计过程,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工程概况某集团(中国)饮料工业园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启源大道以东、省道118以北,总征地面积约为125741m2。

该集团工业园整个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10万方,总建筑面积约20.78万方,共分三期进行建设。

项目类型涵盖车间、仓库、配套办公、宿舍等类型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含人防工程。

具体项目情况列表如下:表一项目单体概况统一表二、勘察阶段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设计前期勘察该场地一共167个孔,其中发现土洞溶洞共19个孔。

由于土洞溶洞对桩基施工及构筑物的安全存在隐患,故要求对土洞灌注水泥浆。

土洞灌浆的目的与要求是:通过灌浆使土洞土体得到改良,由流塑状态达到可塑状态,遏止土洞的发展,土洞得到有效充填,封堵土洞与溶洞联系通道。

根据工程情况,采用灌注水泥浆对场地土洞进行加固处理,灌浆方法采用袖阀管注浆工艺。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处理效果的反馈方式:监测、 检测、评估报告
处理效果的持续监测:定期检 查、长期观察
处理效果的改进建议:根据反 馈进行优化和调整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处理技术展望 未来发展方向:研发更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 技术创新: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处理效果 应用前景: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挑战: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处 理技术难度大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定义:岩溶塌陷 是指岩溶地区地 面塌陷的现象通 常是由于地下水 位下降或地下溶 洞发育所致。
原因:地下水位 的下降可能是由 于地下水开采、 降雨量减少等原 因引起的;地下 溶洞的发育是由 于地下水溶蚀石 灰岩等可溶性岩 石形成的。
影响:岩溶塌陷 会导致地面塌陷、 建筑物损坏、农 田淹没等危害严 重影响人们的生 命财产安全。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还包括其他一些问题如不良地质现象、地温异常等。
地面变形:岩溶地区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包括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面裂缝等。 地下水问题:岩溶地区地下水丰富且流动速度快对工程造成一定影响。 岩体稳定性问题:岩溶地区岩体结构复杂稳定性差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洞穴与地下工程问题:岩溶地区存在大量洞穴和地下工程对工程设计和施工造成一定难度。
缺点:处理方法可 能受到地理环境、 技术条件等多种因 素的限制实施难度 较大成本较高。
案例分析:以某实 际工程为例说明处 理措施在解决岩溶 地区工程地质问题 方面的应用和效果 。
结论:处理措施的 优缺点应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选择最适合的处理 方法。
处理效果的评估标准:稳定性、 安全性、经济性
预防措施:对岩溶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溶洞、暗河等分布情况采取适当的桩基、地 基加固等措施预防建筑物沉降和塌陷。

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案分析

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案分析

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案分析摘要:溶岩地区是指地壳内的熔岩或熔岩平野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桩基础施工中,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应对措施,可能会造成桩基础的不稳定、承载能力不足以及施工质量问题,甚至会引发灾害性事故。

因此,研究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关键词:溶岩地区;桩基础;施工影响;应对措施引言溶岩地区是地球上独特的地质环境之一,其特殊的地质和土壤条件对桩基础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

溶岩地区的地质结构复杂,土壤力学性质变化大,水文地质问题也较为突出。

这些因素使得桩基础施工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桩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施工质量等方面。

文章旨在对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案。

1.溶岩地区的基本特征1.1溶岩的形成和分布溶岩是一种由地下熔岩在地表流动冷却而形成的岩浆岩。

它的形成主要与火山活动和地壳运动有关。

溶岩在喷发口喷出后,会沿着山坡或谷底以液态形式流动,经过冷却凝固变成固体。

1.2溶岩地区的地质特征溶岩地区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溶洞、熔岩台地、岩石崖壁等地貌特征。

溶洞是溶岩地区常见的地下空洞,形成于长时间的岩溶作用过程中。

熔岩台地是溶岩在地表扩散形成的平坦地面,通常具有较高的坚硬度和均一性。

岩石崖壁是由溶岩冷却凝固后形成的陡峭的岩壁,常见于溶岩地区的山脉和悬崖峭壁。

1.3溶岩地区的土壤力学性质由于溶岩的冷却过程和固化特性,溶岩地区的土壤力学性质与一般土壤有所不同。

溶岩土壤通常具有较高的坚硬度和密实性,由于缺乏天然孔隙和含水量较低,其透水性较差。

此外,溶岩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土壤肥力有一定影响。

1.4溶岩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溶岩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受地表溶洞和地下溶蚀通道等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溶洞是地下水流动和储存的重要路径,地下溶蚀通道则可引导地下水流入溶洞或地下河流。

岩溶地区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评价及其稳定性提高措施

岩溶地区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评价及其稳定性提高措施

l 一
0 0 妻 量
二 =
鸺 喜 2 0 0 * 2 T o 至 惹 薹 曼

似 .


薹 辱

6 6
霎 至
岩, 胶 结较 差 , 且 结构 十 分 的松 散 , 具有较强的透水性 。 严 重影 响 到 岩 溶 地基 的稳 定 。压 性 断裂 的裂 面 以及 压 扭 性 断 裂 的裂
较 小。 ④ 跟路 面设计 的标 高相 比, 洞室的埋深较浅。⑤ 洞室受
旦 水 位 变化 较 为 明显 . 或者承受较大的压力 时. 则会 对 地 基 到地 下水 的影 响 依 旧在 。( 开 挖 施 工 中会 影 响 到 洞 室 的 整体 溶 洞 周 围的 应 力情 况产 生影 响 . 使其发生改变 。 对溶 洞顶 板 的 稳 定 性 , 所 以 对 场 区 路 基 下 洞 室 顶 板 的 稳 定 性 差 产 生 了 初 步 稳定性产生影响。 而 对 于岩 溶 土 洞 来 说 . 水 活动 还 会 造 成 土 洞 判 定后 , 难 以跟 设 计 强度 的 要 求 相 符 合 。 出现 塌 陷 , 将 地 下 水抽 取 后 , 进行 坑道排 水、 地 表 水 渗 入 都 会 ( 2 ) 根据 顶板厚 跨 比法 , 对 照 上 文 中的 相 关 数 据 . 得 h 几
要 的分 析 结 果 如 下 所 述 :
2 . 2 溶洞 形态 对溶 洞顶板 失稳 的影 响
当洞体 的体 积 跟 基 础 尺 寸相 比较 小 时 ,延 伸 状 态 未 竖 向 井状 , 埋深较深时 , 则有 利 于岩 溶 的稳 定 。 而溶 洞顶 部 拱 的形
状对顶板稳 定性也有影响 , 顶 板 呈 板 状 或拱 状 , 对稳定有 利 . 当顶 板 有 悬挂 岩体 、 被 裂 隙切 割 且 未胶 结 . 对 稳 定 不 利

浅析“岩溶地区” 地基基础持力层的勘察及其治理

浅析“岩溶地区” 地基基础持力层的勘察及其治理

浅析“岩溶地区” 地基基础持力层的勘察及其治理摘要:岩溶是工程活动中的常见的地质问题,就其危害而言,不但要评价其现状,更要着眼于工程有效使用期限内对工程的影响。

因此必须对岩溶深入了解、认识。

关键词:岩溶、治理、稳定性分析岩石和水是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水(地表水、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素岩等)的化学作用(溶蚀、沉淀)和机械作用(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以及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为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

在岩溶地貌中又以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及其间的过渡岩石)为主,其分布面积广(占我国领土的13%,以湘西、鄂西、贵州、广西、滇东分布较集中)、发育典型,与工程建设关系密切。

岩溶地区发育的溶洞、地下河、岩溶漏斗、岩溶坍陷等是对工程安全有影响或潜在影响的一类地质灾害。

因此工程建设前对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岩溶时,应进行地基基础持力层岩溶勘察,并针对岩溶情况具有针对性的作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安全的处理措施。

要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安全的治理岩溶方案,应对岩溶发育的条件、规律进行理解,并结合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已有的岩溶形态及类型选用有效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对岩溶进行勘察及治理:一、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1、具有可溶性岩层,即以碳酸盐类岩石为主的石灰岩、白云岩及一系列过渡型岩石;2、具有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3、具有地下水运动,即地表水下渗、地下水流动的途径。

二、岩溶发育的规律1、岩石的成分、成层条件和组织结构等直接影响岩溶的发育程度和速度。

一般情况下,岩溶发育强烈程度:灰岩大于白云岩,质纯层厚的岩层大于含泥质或其它杂质的岩层,晶粒粗的岩层大于晶粒细的岩层。

2、地下水的运动形式及岩层的产状、地质构造等对岩溶形态、规模的影响较大。

当岩层平缓时,地下水运动以水下运动为主,岩溶形态也主要以水平溶洞为主,岩溶发育较弱,反之较强;断裂构造、断层、节理裂隙及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为地下水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岩溶也较发育。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岩溶地区是指地下岩石溶解形成溶洞和地下河道等地质特征比较显著的地区。

由于岩溶地区的地质特点与一般的地形地貌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在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岩溶地区的特殊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和安全。

在岩溶地区进行建筑地基基础施工,需要参考一系列的技术标准。

这些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勘察与评价标准在岩溶地区进行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与评价。

地质勘察的目的是确定地下岩溶地质情况,包括地下水位、溶洞分布、地下水流动情况等,以便对地基基础进行合理设计。

地质勘察与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勘察范围、勘察方法、勘察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方面的标准。

2.地基基础设计标准地基基础设计标准主要包括建筑物地基类型的确定、承载力计算、地基基础设计参数的确定等方面的标准。

在岩溶地区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考虑地下溶洞和洞穴对地基基础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和安全。

3.地基基础施工标准地基基础施工标准主要包括地基基础施工工艺的确定、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的规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

在岩溶地区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地面沉降、地下水涌出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以确保地基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4.地基基础验收与验收标准地基基础验收与验收标准主要包括地基基础施工后的验收程序、验收方法与标准、验收资料的整理与归档等方面的标准。

在岩溶地区进行地基基础验收时,需要重点关注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和排除地基基础的隐患,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岩溶地区的地基基础施工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技术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和安全。

同时,岩溶地区的地基基础技术标准应不断进行完善和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质环境和建筑需求。

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的研究和推广,为岩溶地区的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持。

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与基础选型

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与基础选型

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与基础选型一、岩溶地段建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与基础选型是相当复杂的工作,因为岩溶地段的地貌特点、土质条件和水文环境会对建筑物周围的地基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岩溶地段的地形地貌复杂,地表下有许多裂缝和洞穴,同时地表受到长期淋洗和暴雨冲刷,形成了大量的坑洼、钟乳石群等地形。

这些地貌会对建筑物的地基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2.岩溶地段的土质条件复杂,其中有大量的碎石、砾石和粘土,这些土壤的支撑力和稳定性相对较差。

地下水流和土壤侵蚀也都会对土体的稳定性和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3.岩溶地段的水文环境也会对建筑物的地基产生影响,地下水流的强弱、方向和深度等都会影响地基的抗压能力,同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也会对建筑材料的腐蚀和老化造成影响。

4.此外,岩溶地段的气候条件也需要考虑,因为极端天气和高温环境会对建筑物的地基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的复杂情况,建筑专家需要在建筑地基处理和基础选型中,聚焦以下几个方面:1.对建筑地发进行详细的勘探和调查,确定岩溶地段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以及地表地形特点。

在此基础上,确定建筑物分布区域和地基做法。

2.在建筑地基处理中根据岩溶地段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特点,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

如加固土壤、添填垫层、加铺隔离层等。

3.在基础选型中,根据岩溶地段的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选择适合的基础形式。

如浅基础、深基础、桩基等。

4.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中,需要设计出相应的结构体系和加强节点,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5.同时,在建筑物施工中,需要对以上所述的细节要求严格贯彻和执行,确保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处理质量和可靠性。

二、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方式分析在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中,针对区域地质特点和水文环境,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地基处理方式:1.添填垫层法:此处理方法适用于岩溶地段土体较薄弱,支撑力较差的区域。

可以通过添填石子等压实材料,使得土体更加紧密,并增加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岩溶区溶洞及土洞对建筑地基影响的研究

岩溶区溶洞及土洞对建筑地基影响的研究

岩溶区溶洞及土洞对建筑地基影响的研究一、概述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环境,其地下溶洞和土洞的存在对建筑地基的稳定性构成了显著的影响。

溶洞是指地下水沿可溶性岩体的各种构造面相互交叉的地方,逐渐溶蚀和侵蚀开拓出来的地下洞室,具有空间三维拱效应,溶洞往往和地下通道、暗河等相连。

而土洞则是岩溶地区上覆土层中发育的空洞,是岩溶作用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溶洞和土洞的存在可能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基础失稳等一系列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岩溶区的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对溶洞及土洞对建筑地基影响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岩溶区溶洞及土洞的形成机制、分布规律以及对建筑地基的具体影响,以期为岩溶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岩溶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掌握溶洞及土洞对建筑地基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和施工方法,从而确保岩溶区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为岩溶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岩溶区地质环境概述即岩溶作用强烈发育的地区,以其独特的地质环境特征而著称。

岩溶作用主要以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的化学溶蚀作用为主,同时辅以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共同塑造了岩溶区的地貌形态。

这种地质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岩溶。

由岩溶作用所形成的地貌,被称之为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在中国、南斯拉夫以及欧洲南部等地均有广泛分布。

岩溶区的地质环境极为复杂多变。

地表岩溶深度不一,基岩岩面起伏较大,导致上覆土层厚度分布不均。

这种地质条件的非均一性,使得岩溶区地基的压缩变形均匀性受到严重影响。

岩溶区内溶洞、落水洞、溶沟等岩溶形态广泛分布,它们的形态、规模、分布规律等因地质构造、水文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而异,进一步增加了岩溶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

岩溶路基稳定性分析

岩溶路基稳定性分析

岩溶路基稳定性分析【摘要】针对岩溶路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合理的处理好岩溶工程问题,必须从岩溶病害形成机理、岩溶所在地区规律性分析入手。

通过调查分析岩溶路基稳定性,表明岩溶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行为方式和变迁、岩性、岩层层理等结构面特征、水文环境与水动力特征为主的因素控制和影响。

【关键词】岩溶路基稳定性结构面1 引言岩溶是一种复杂的地质现象,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并包含水的物理侵蚀、崩塌作用,以及物质的携出、转移、再沉积的综合作用,和由此所产生的现象的统称[1-3]。

岩溶具有成生、发育、发展、死亡的生命链特征,但其是循环链,死亡的可以复活。

其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行为方式和变迁、岩性、岩层层理等结构面特征、水文环境与水动力特征为主的因素控制和影响。

因此,要安全、经济。

合理的处理好岩溶工程问题,必须从岩溶病害形成机理、岩溶所在地区规律性分析入手。

2 工程概况项目所在区处在武陵山区,燕山期强烈的褶皱上升运动,造成山体隆起,地势起伏。

碳酸盐岩在山区,大面积裸露或浅覆盖,受区域新华夏系主构造应力场控制,场地基岩陡倾角节理构造非常发育,切割深,并往往成组出现。

在地表起伏较大形成的地面坡降较大情形下,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向下流速快、水力梯度大,侵蚀力强烈,为垂直岩溶发育提供下有利的背景条件,成而形成大量的陡倾角“溶缝”(有关名词解释,见后述)、落水洞等竖直岩溶形态,更进一步的发展,岩溶塌陷型漏斗、洼地随即出现。

溯源更古老的地质历史,项目区可溶岩的最早形成,大致于早谷生代(距今约5亿7千万年)寒武纪开始,此后本区持续凹陷接受海相沉积,直到石炭纪,其间虽有局部短时间构造抬升,造成的沉积间断,但总趋势仍是持续凹陷。

石炭系时期停止了凹陷,本区处在整体缓慢抬升阶段,但并未有剧烈的造山运动,石炭纪后~三叠纪,本区再次持续凹陷(期间有局部短暂海退)。

燕山运动强烈造山,项目区一带大多强烈隆升为陆(张家界一带较缓,形成永定陆间盆地,沉积白垩系红层),白垩纪末的喜山运动,对项目区一带是进一步抬升,此后至今,本区地壳基本上处于抬升之中,地表一直接受长期、强烈的剥蚀,项目区一带(除一标外),所见到的最新的岩石,为志留系龙马溪页岩。

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

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

浅谈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在自然因素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岩溶发育对地基稳定的不利因素,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控制因素与发展趋势,并介绍相关评价方法及适用范围。

关键词: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岩溶塌陷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我国是岩溶发育的国家之一,岩溶塌陷是我国六大类地质灾害之一。

据统计: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约为2×106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5。

在川、黔、滇、桂、湘、鄂诸省呈连续分布,面积达5×105km2,是我国的主要的岩溶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发展,各种资源开发不断增强,由此引发的岩溶塌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岩溶区主要地质灾害问题。

综合灾害发生的危险性与经济易损性,开展岩溶地基稳定性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岩溶发育基本条件岩溶又称喀斯特,是指可溶性岩石在水(特别是具有侵蚀性、腐蚀性的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形态和现象的总称。

其发育基本条件为:1.具可溶性岩石;2.具溶蚀能力的水;3.具良好的水的循环交替条件。

岩溶塌陷(土洞)是在有覆盖土的岩溶发育区,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岩面以上的土体遭到流失迁移而形成土中的洞穴和洞内塌落堆积物以及引发地面变形破坏的总称。

土洞是岩溶的一种特殊形态,不良地质现象,由于发育速度快、分布密,对工程的影响有时甚至大于溶洞。

其发育基本条件见下图:实践中岩溶地基稳定性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危害形式:1.地基承载力不足;2.地基不均匀下沉; 3.地基滑动; 4.地表塌陷;图1岩溶塌陷框图3.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岩溶的发育与分布在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个体岩溶变异性很大。

无论何种岩溶其发育也有其共性,其中岩性与气候条件是基本,地质结构与地壳运动控制宏观,地形地貌影响强弱。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表4.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是在查清岩溶区构造特征、岩溶发育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重点对已产生的和潜在的岩溶塌陷发展趋势及其成因、控制因素进行判释 ,预测可能发生塌陷的地段和危害程度 ,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消除、治理和保护的措施与建议。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现代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学号:********班级:硕1508班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指导老师:王连俊教授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岩溶地区的地质构成常常会引起地基的不均与沉降、承载力不足以及地基的塌陷或滑动等严重破坏。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在岩溶地区展开,岩溶地基就成为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突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岩溶地区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岩溶地区就是我们常说的喀斯特地貌,是硫酸盐岩、碳酸盐岩等可溶性的岩石在水的腐蚀和崩塌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形态、作用和现象的统称。

在这样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建筑物的基础很容易遇到土洞、溶洞等不良的地质问题。

这些天然的土洞和溶洞都是由能够溶于水的石灰岩组成的,由于石灰岩长期受到水的冲刷和溶蚀,石灰岩的结构出现变化,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土洞和溶洞。

这些天然的土洞和溶洞不管是大小还是分布都会造成工程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重大影响。

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筑,地基处理是工程施工中的难点,更是重点。

以下是岩溶地区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

(1)地基不稳及塌陷问题由于地表的岩溶作用,石灰岩的表层会有溶沟发育,在这些发育的溶沟之间常常会残留尖棱状或者锥状的石芽,导致石灰岩地基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从而形成石芽地基。

此外,石芽间的溶沟会被土填充,所以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较高的压缩性,容易引起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从而无法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土洞地基和溶洞地基也容易在建筑物的荷重作用下产生塌陷,给建筑物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2)突水和渗漏问题在岩溶地区,由于岩体中存在的缝隙、溶洞和管道,导致在地基基坑开挖或隧道开挖时,如果有承压水,那么很容易引起地下突水,从而导致地基基坑的排水困难,严重的还会把地基淹没。

影响岩溶地基稳定性的自身因素有:溶洞顶板的厚度和跨度,洞体完整程度和充填情况,岩体强度和产状分布,岩溶裂隙发育和。

外部因素有:荷载大小和作用时间长度等。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班级:08土木1班学号:**********姓名:刘*岩溶也称喀斯特(karst),是指以碳酸盐为主的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地区,由于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在岩体中形成洞穴,或在岩层的表面形成奇峰异石等独特的地貌景观。

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是典型地区,并因此得名"喀斯特"。

1966年5月在中国第二次全国岩溶学术会议上将“喀斯特”以“岩溶”作为中国的通用术语。

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为主。

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岩溶作用。

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叫岩溶地貌。

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统称岩溶。

岩溶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典型的分布区有广西桂林、阳朔、柳州以及云南东部、贵州的大部分地区,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皆闻名于世。

这些奇异的景观都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区。

整个西南石灰岩地区连成一片,面积共达550000km2;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约1300000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

就整个岩溶地区来说,地貌的发育与地下水面有密切关系,而地下水面又随当地河流或海平面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可以认为整个岩溶地区地貌发育的基面是河流或海平面,但就岩溶地区地下岩溶来说,其发展深度是以可溶性岩石底板为下限。

因此,可溶性岩石的底板就是地下岩溶发育的基面。

假定有一个上升的宽平高地,地壳上升以后,长期稳定,且由产状平缓、岩性致密和厚层的石灰岩所构成,则岩溶地貌的发育大致如下:开始发育成石芽、溶沟、漏斗和落水洞。

地表水部分转入地下,循裂隙进行溶蚀。

此时裂隙扩大不多,地面河流仍居优势。

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岩体内形成许多独立的洞穴系统。

在较大的洞穴系统内,地下水面的位置较低;较小的洞穴系统内,地下水面的位置较高,一般无统一的地下水面。

岩溶地质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与应对措施分析

岩溶地质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与应对措施分析

岩溶地质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与应对措施分析我国分布有大量的岩溶地貌,是世界上岩溶发育最为典型的区域之一,熔岩类型多样复杂,风景绚丽奇特,而正因为这些熔岩地貌的复杂与较多的不可控因素,给地基基础施工时造成了不小阻碍,塌孔、埋钻等问题造成的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桩基础施工是保证岩溶地区工程质量最重要的环节,所以在施工前期应该重视对桩基础施工的地质条件勘测,根据当地实际地质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与安全防护。

本文分析了岩溶地质对项目桩基础施工的影响以及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期望能作为该类型工程今后施工的借鉴。

标签:岩溶地质;桩基础施工;应对措施岩溶地区施工项目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十分发育,地下水冲击形成规模与深浅不一的溶洞,对桩基础规划与施工形成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项目工程,也较容易受地下水的影响,若前期没有充分掌握岩土施工允许条件,实际作业中反复调整基础桩型,不仅影响正常施工,还会造成质量与安全隐患,甚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工程施工方需要熟悉岩溶地区地质勘察报告、制定危险预警机制,并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最大限度降低岩溶地质给工程施工酿成的安全问题与经济流失。

1、岩溶地质对桩基础施工造成的影响岩溶地区受到地下水流侵蚀影响,残积层与冲洪积有着较强的渗透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岩溶地区地层强度的稳定性,并影响桩基的承载能力,构成溶蚀沟槽、溶洞,易于产生漏浆、卡钻、埋钻等情况。

如果一味地采用降水处理,不仅有可能使原有溶洞稳定性受到破坏,并且严重时会影响到整个工程,以及周围其他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因此,在岩溶地质情况进行勘测时一旦发现地下水资源会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就不能再采用岩天然基础,即溶地质原有的土层基础进行筑基。

同时,由于施工顶板厚度与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对溶洞顶端进行桩基础工程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岩溶发育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发现溶洞顶板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及时采取基础层孤石增加持力的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姓名:罗国才学号:15121158班级:硕1508班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指导老师:王连俊教授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岩溶地区的地质构成常常会引起地基的不均与沉降、承载力不足以及地基的塌陷或滑动等严重破坏。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在岩溶地区展开,岩溶地基就成为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突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岩溶地区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岩溶地区就是我们常说的喀斯特地貌,是硫酸盐岩、碳酸盐岩等可溶性的岩石在水的腐蚀和崩塌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形态、作用和现象的统称。

在这样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建筑物的基础很容易遇到土洞、溶洞等不良的地质问题。

这些天然的土洞和溶洞都是由能够溶于水的石灰岩组成的,由于石灰岩长期受到水的冲刷和溶蚀,石灰岩的结构出现变化,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土洞和溶洞。

这些天然的土洞和溶洞不管是大小还是分布都会造成工程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重大影响。

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筑,地基处理是工程施工中的难点,更是重点。

以下是岩溶地区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

(1)地基不稳及塌陷问题由于地表的岩溶作用,石灰岩的表层会有溶沟发育,在这些发育的溶沟之间常常会残留尖棱状或者锥状的石芽,导致石灰岩地基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从而形成石芽地基。

此外,石芽间的溶沟会被土填充,所以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较高的压缩性,容易引起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从而无法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土洞地基和溶洞地基也容易在建筑物的荷重作用下产生塌陷,给建筑物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2)突水和渗漏问题在岩溶地区,由于岩体中存在的缝隙、溶洞和管道,导致在地基基坑开挖或隧道开挖时,如果有承压水,那么很容易引起地下突水,从而导致地基基坑的排水困难,严重的还会把地基淹没。

影响岩溶地基稳定性的自身因素有:溶洞顶板的厚度和跨度,洞体完整程度和充填情况,岩体强度和产状分布,岩溶裂隙发育和。

外部因素有:荷载大小和作用时间长度等。

二、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岩溶地基变形破坏主要形式有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地表坍塌等。

岩溶地基处理方法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处理”、“绕避”、“处理”三类措施。

属于下列情况的,岩溶地基可不加处理:➢岩溶在基础影响范围以外;➢溶洞处于地基压缩层深度以下或垂直附加应力与洞顶地层自重应力之比≤10%时;➢洞顶板无破碎现象,受力地基边缘无土洞、漏斗、落水洞地段;➢基础位于微风化硬质岩表面且宽度小于1 m的竖向洞隙旁,洞隙被密实充填且无被水冲蚀可能地段;➢洞体厚跨比大于1,围岩完整性好或洞体小于基础底面。

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宜采取“绕避”措施:(1)岩溶区断裂、孔隙发育,宽度和密度较大,其底与溶洞、暗河相通的地段;➢溶洞、暗河发育地区,溶洞的洞径大、顶板薄、裂隙发育、基岩破碎,暗河水流较大且洞内无或少充填物的地段;➢岩溶水以表流和暗流交替出现,岩溶发育复杂无规律;➢落水洞分布较密且漏水严重,塌陷时常发生的地段;➢基岩起伏、流塑或可塑软土分布广且厚度变化大、地下水活动强烈地段;➢地基处理费用太高的地段。

(2)土洞区➢土层薄、裂隙发育且地表水入渗条件好,其下伏基岩有通道、暗河或呈负岩面的地段;➢石芽或出露岩体与上覆土体交接处,岩体裂隙、通道发育为地表水集中入渗的地段;➢地层下岩体两组结构面交汇或处于宽大裂隙带上的地段;➢隐伏的深大岩溶洞、隙、沟、槽、漏斗等,其临近基岩面以上有软弱土层分布地段;➢降雨漏斗的中心地段及地面低洼、地面水体近旁的地段。

当岩溶体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常据岩溶具体情况、工程要求、施工条件,按照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

总体来说,岩溶病害的处理主要有挖填、夯实、灌浆、控制抽排水强度、填石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盖板和桥跨的方法进行治理。

(1)填垫法该法可分为充填法、换填法、挖填法、垫褥法等几类。

充填法:裸露岩溶土洞,其上部附加荷载不大的情况。

最底部须用块石、片石作填料,中部用碎石,上层用土或混凝土填塞,以保持地下水的原始流通状况,使其形成自然的反滤层。

换填法:当已被充填的岩溶土洞,如充填物物理力学性质不好,可采用换填法。

须清除洞中充填物,再全部用块石、片石、砂、混凝土等材料进行换填。

挖填法:对浅埋的岩溶土洞,将其挖开或爆破揭顶,如洞内有塌陷松软土体,应将其挖除,再以块石、片石、砂等填入,然后覆盖粘性土并夯实,称挖填法。

此法适用于轻型建筑物,并且要估计到地下水活动再度掏空的可能性。

为提高土体强度和整体性,在填入块石、片石填料时,注入水泥浆液;对于重要工程基础下或较近的溶洞、土洞,除去洞中软土后,将钢筋或废钢打入洞体裂隙后再用混凝土填洞,对四周的岩石裂隙注入水泥浆液,以粘结成整体,并阻断地下水。

垫褥法:对岩溶洞、隙、沟、槽、石芽等岩溶突出物,可能引起地基沉降不均匀,将突出物凿去后做30~50cm砂土垫褥处理,称为垫褥法。

(2)加固法该法通常包括灌浆法、顶柱法、强夯法、挤密法、浆砌法等。

灌浆法:对埋深较大的岩溶土洞,宜采用密钻灌浆法加固。

应视岩溶洞隙含水程度和处理目的来选择材料。

用于填塞时,可用粘土、砂石、混凝土、水泥砂浆等;用于防渗时,可用水泥浆和沥青作帷幕,灌浆顺序可先外围后中间,先地下水上游后下游;用于充填加固时,用快干材料或砂石等将洞隙先行填塞,开始时压力不宜过高,以免浆料大量流出加固范围。

顶柱法:当洞顶板较薄、裂隙较多、洞跨较大,顶板强度不足以承担上部荷载时,为保持地下水通畅,条件许可时采用附加支撑减少洞跨,称顶柱法。

一般在洞内做浆砌块石填补加固洞顶并砌筑支墩作附加支柱。

强夯法:在覆盖形岩溶区,处理大面积土洞和塌陷时,强夯法是一种省工省料、快速经济且能根治整个场地岩溶地基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一般夯击遍数1~8遍,夯点距3m。

如无地下水影响,两遍夯击间歇时间可不受限制,在夯击过程中,如果夯锤突然下陷,说明下部有隐伏土洞,此时可随夯随填土或砂砾土料处理。

挤密法:对岩洞土洞中软土较深地段,适宜于挤密法。

采用砂柱、石灰柱、松土桩、混凝土桩或者钢管等打入洞内,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稳定性和强度。

(3)跨越法包括板跨法、梁跨法、拱跨法等。

板跨法:深度较大、洞径较小不便入内施工或洞径虽大、但因有水的溶洞,可据建筑物性质和基底受力情况,用混凝土板或钢筋混凝土板封顶,称板跨法。

梁跨法:对埋藏较深但仍位于地基持力层内的规模较小的塌陷或土洞,可用弹性地基梁或钢筋混凝土梁跨越土洞或塌陷体。

拱跨法:在地下建筑工程的边墙、堑式挡墙、堤式坡脚挡墙及桥墩、桥台等地基下常见洞身较宽、深度又大、洞形复杂或有水流的岩溶地基,宜采用拱跨形式。

拱一般分为浆砌片石拱、混凝土拱、钢筋混凝土拱。

(4)桩基法溶洞、塌陷漏斗较深较大或溶洞多层发育,可采用桩基础。

在基岩起伏处,其上覆土层性质较软弱、厚度又大、不易清除时,宜采用钻孔或冲孔灌注桩、爆扩桩,视工程需要作支承桩或摩擦桩,桩头锚入基岩内;采用打入桩时,桩尖应锚入基岩,采用人工挖孔桩时,多数情况开挖时宜设护壁。

三、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对稳定围岩,将洞体顶板视作结构自承重体系,可用结构力学分析法;对不稳定围岩,一般用散体理论分析法。

目前对岩溶洞体稳定性评价方法有定性、半定量和定量之分。

1、定性稳定性评价方法定性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是基于经验性质的分析方法。

是根据已经查明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程现场实际对岩溶地基的稳定性进行非定量的分析。

综合分析法和经验分析法在工程中采用的比较多,一般是在初步勘查阶段对岩溶地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见表1。

表1综合分析法评价表另外,比拟法,排除法,专家系统评价法在岩溶地基评价中比较常用,比拟法是依据工程地质条件,与类似的已有的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工程的工程实例进行类比分析;排除法是结合岩溶的形态条件,结合工程使用情况,对岩溶地基安全与不安全两个极端去确定范围与条件,作为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的依据。

综合分析法和经验分析法没有采用某一确定的量对岩溶稳定性进行分析,使用中随意性较大,每个人根据自身经验进行评价。

这类方法如果能结合地质资料中的影响岩溶地基稳定性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工程实践中不断的进行修正与改进,还是可以得到客观性的评价。

2、半定量稳定性评价方法半定量的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结合影响岩溶地基稳定性的各项因素,将岩溶问题简化成近似的力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主要是对岩溶溶洞顶板的安全距离和溶洞距离路基的安全距离进行估算。

根据岩溶顶板的工程地质条件的不同有荷载传递线交汇法、厚跨比法、剪切估算法、梁板受力估算法、溶洞顶板坍塌堵塞估算法和破裂拱概念估算法。

本类方法简单,计算容易,但是只是考虑了影响岩溶地基稳定性的部分因素,在工程中,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受到了限制,要根据不同的岩溶形态进行选择。

岩溶问题复杂多样,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型可以将问题全部的解决。

实际上,岩溶地基的稳定性问题主要是对岩溶溶洞的顶板稳定性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这里主要介绍顶板厚跨比法和结构力学近似分析法两种半定量评价分析方法。

(1)顶板厚跨比法溶洞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较多。

一些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将其建在溶洞之上的状况。

根据经验表明,溶洞顶板的完整性较好时,顶板厚度与跨越顶板的长度之比为h L⁄≥0.5时候,可以认为溶洞是安全的。

溶洞的稳定性由于受到其完整程度,形态样式,顶板的厚度和跨度的影响,在实际的判断其稳定性的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一些。

厚跨比法是将溶洞与上部顶板看作是理想化了的模型的一种简单的稳定性判定方法,厚跨之间关系用一定的数据来表达,认为其是否安全。

本方法在稳定围岩的溶洞稳定性判定中,近似的将水平跨度L和顶部最薄处厚h进行厚跨比计算,如上所述,h L⁄≥0.5时认为溶洞是安全的,反之则不安全。

一般情况下如果厚跨比能达到h L⁄≥1.0则可以作为一个安全的界限。

完整顶板的情况下,可以将水平方向的溶洞顶板厚跨比作为判定顶板安全厚度的判别值,由工程经验可知:hL⁄≥0.5,处于安全状态hL⁄≤0.5,处于不安全状态hL⁄≥1.0,作为安全界限也就说是当溶洞厚跨比大于1.0时,那么一般情况下,溶洞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障。

(2)梁板抗弯估算安全厚度岩溶溶洞内部没有完全填充或者溶洞下部洞体无填充物时,可以将其简化成力学模型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对顶板的安全厚度进行估算并与实际顶板进行比较,做出稳定性分析。

实际工程中,溶洞、上部路基和周边岩石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结构,然后进行简化,形成可以进行力学计算的模型。

梁板抗弯估算法是针对厚跨比较小的溶洞进行安全顶板厚度估算。

在这中情况下,顶板弯矩所起的作用最明显,就要结合溶洞顶板厚跨比h L⁄<0.5,进行梁板抗弯简化模型计算。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设L为路基底部溶洞的宽度,顶板上部荷载为q,主要是由自重和车载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