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景观设计实例探讨
居住区低成本植物景观营造
居住区低成本植物景观营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过多和能源危机的问题凸显。
园林景观建设在追求景观效果的同时也需要控制成本,而低成本景观设计,既是对景观行业社会经济因素的思考,也是对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有效探索。
本文以盘锦中兴公园为例,结合对当代植物景观的考察和研究,对目前的植物景观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和总结了一系列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标签:植物景观;低成本景观;植物造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发展和土地资源、能源、水资源等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提倡“节约型园林”绿化道路,促进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高成本的景观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出低成本景观设计。
低成本景观具有可操作性,在景观质量与投入权衡下,尽量做到最低的投入成本换取最高的收益。
植物造景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消耗成本直接影响景观的经济效益。
本文就目前就如何降低其造价以营造可期的植物景观效果,探讨了园林植物配置方面的技巧,为营造生态宜居的低成本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提供启发和借鉴。
一、居住区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居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降低造价和品质,而是在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原则上,结合当前技术水平和资金投入,使景观设计达到景观效益最大化和景观成本的最低化的完美平衡。
植物造景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消耗成本直接影响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就如何降低其造价以营造可期的植物景观效果,还在不断探索当中,假以时间,并必将走向成熟,成为景观设计的主流思想。
二、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控制造价的同时没有兼顾景观效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控制建设成本,又要保证能够达标的绿地率,经常大量使用绿篱和同规格小幼苗,没有注意植物之间的搭配,使建设项目各处绿化景观平淡无奇。
显然,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低成本的植物景观,是以尊重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作为前提,确保其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成本最小化。
浅谈在低成本条件下小型示范区的景观设计实践
浅谈在低成本条件下小型示范区的景观设计实践摘要:低成本打造与快速开放使用是未来大部分开发商对示范区的要求与趋势,开发商对示范区的开放节点与成本都有着苛刻而严格的要求,基于现阶段地产项目中小型示范区的特点,本文以某示范区项目为例,从绿化景观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着重阐述如何在满足地产快速展示的同时保证景观效果,并尽可能降低造价成本。
旨在为住宅示范区项目在实践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住宅景观;示范区;设计施工一体化;植物景观引言:住宅示范区景观是引导和组织客户观赏展示的空间,也是设计师对项目内建筑、高差、植物等造景要素进行浓缩的艺术景观空间。
当下示范区受制于开发资金或场地条件限制,基地选择均以中小型面积为主,面积约1000m2至3000m2,但无论示范区面积大小都是以满足营销人员对客户讲解,从而快速让客户理解并形成共鸣,所要表达的也大多是住宅品质的输出场所,所以它的规划布局及走向应该满足该区域使用功能的要求,也要与建筑环境相协调,而植物造景更是景观中的灵魂,为整体空间带来四季变化的视觉观感。
1项目概况某示范区项目总用地面积3627m2,建筑占地面积924m2,总景观面积2703m2,其中,园林及场地铺装1070m2,绿化面积1633m2。
本项目作为景观占地面积2703m2的示范区,属于较为典型的中小型示范区,项目位于未来商业地块内,周边为未开发水系,整体空间分为停车区域和地面核心景观区,造价分别为400m2/元与800m2/元造价。
总造价约为200万,属于快速建设使用的售楼处型示范区。
2项目存在问题本示范区的空间结构上主要分为前场展示区与后场休闲参与区,由于示范区的景观面积较小,造价有限,在设计时植物造景较为关键,起着组织空间、引导视觉、提升焦点价值的作用。
所以如何在小型空间,与有限的造价条件下把大量信息进行展示,同时在有限的空间内带来最大的视觉感受,是一项重大挑战。
本项目有三个难点需解决:示范区的开放节点与传统种植时间冲突,较难保证苗木的成活率;由于是在夏季开放,示范区内乔木品种选择余地较少,有色乔木也较为单一;场地空间较小,无法提供宽阔的绿化种植空间,形成传统的园林背景。
《2024年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范文
《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风景园林设计成为了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高成本的设计与建设往往令许多城市和居民望而却步。
因此,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应运而生,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考虑到了经济成本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本文将探讨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方法及实践应用。
二、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1. 可持续性原则: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应以可持续性为设计导向,尽量采用本地植物和材料,减少长距离运输带来的成本,同时也更符合生态环境的需求。
2. 因地制宜原则:设计需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存。
3. 实用性原则: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生活,因此需注重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
4. 经济性原则:低成本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需控制成本,包括建设成本、维护成本等。
三、设计方法与技巧1. 利用自然元素:水体、植被、石材等自然元素可以大大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同时也能降低人工成本。
2. 循环利用:鼓励使用再生材料和废弃物的再利用,如利用废旧轮胎制作景观小品等。
3. 简约设计:简约不等于简单,而是通过精简的设计达到最佳的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构造,从而降低建设成本。
4. 生态种植:选择适应性强的本地植物进行种植,降低养护成本。
四、实践应用案例分析以某城市公园的改造为例,该公园原为老旧绿地,缺乏特色且维护成本高。
在新的设计中,我们遵循了上述原则与方法:1. 对原有植被进行保留和改造,引入本地植物,形成丰富的植被层次。
2. 利用公园内的水体,设计亲水景观,既增加了观赏性又降低了成本。
3. 使用再生材料和本地石材进行景观小品的制作和铺设。
4. 简约的设计风格使得公园的维护更加简便,降低了维护成本。
经过改造后的公园不仅提升了环境质量,也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风景园林设计目标。
五、结论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024年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范文
《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风景园林设计作为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其成本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如何在保证园林景观效果的同时,降低设计成本,成为当前园林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方法、原则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期为园林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1.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条件,减少土方工程量,降低设计成本。
2. 生态优先:以生态保护为前提,运用自然元素,打造和谐宜人的景观。
3. 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4. 民众参与:鼓励民众参与园林建设,提高园林的亲和力与归属感。
三、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方法1. 植物配置:(1)选择乡土植物:乡土植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能降低养护成本。
(2)多层次植物配置:通过乔灌草的搭配,形成多层次的植物景观,提高景观的丰富度。
(3)季节性植物选择:结合季节变化,选择不同花期、叶色的植物,形成季节性景观变化。
2. 硬质景观设计:(1)使用耐候性材料:选择经久耐用的材料,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2)合理布局:根据场地需求,合理布局硬质景观,如铺装、雕塑等,避免浪费。
3. 水景设计:(1)充分利用雨水: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打造人工水景,降低水景设计的成本。
(2)节水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降低水资源消耗。
4. 创新设计思维:(1)引入现代科技:如运用智能灌溉系统、LED照明等,降低能耗成本。
(2)结合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四、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实践应用以某城市公园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低成本原则。
首先,设计师对场地进行了详细调查,充分利用了场地的自然条件,减少了土方工程量。
其次,在植物配置上,选择了乡土植物和多层次植物配置,降低了养护成本。
再次,在硬质景观设计上,使用了耐候性材料,并合理布局了铺装、雕塑等元素。
北方中、低成本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北方中、低成本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摘要:文章以在北方的居住区项目为例,分析在地产项目中、低成本限价景观设计的前提下,又力争实现较好,见效较快的景观效果的一些设计对策。
关键词:分区合理、主次分明、重点打造、自然主义、成本摊薄、乡土经济树种配置应用、小苗密植、地形丰富空间…….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繁荣及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区环境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也成为房地产市场激烈竞争的重要因素。
然而近年国家不断出台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促使地产设计成本投入呈逐渐下降趋势,甚至包括一些一线大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对景观设计进行了较为苛刻的设计成本限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特别是针对北方一些大中城市的地产项目,怎样解决好中、低成本、自然条件不佳与较高品质生活社区环境的矛盾,将是个挑战。
一、顺应大的时代背景:现代都市居民追求的不仅是建筑内部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追求一种具有都市复合机能的、多元的、艺术化的生活,所以高品质的、健康的住宅环境创造是不可或缺的。
二、找准市场定位从市场供给、需求两方面分析居住区的使用现状,并结合原有规划条件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按照家庭年收入对居住市场需求主体进行分析,以便清晰界定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倾向和需求偏好。
中、低成本居住区销售面向的客户,一般是定位于中、低端多元化客户的价值取向,多为低成本、小户型的年轻白领受众人群,景观设计希望有相应宽容写意的生活模式可选,诠释多元化的现代时尚、自然经典主义风格园林的特点。
三、明确设计目标该类项目设计目标多为意在创造一个全功能休闲生活社区——文化休闲、居住休闲、运动休闲。
创造“乐活人生”的理念,一个人们想来居住的、舒适的、一个拥有品质的生活社区。
四、制定设计原则居住区是人生活居住的地方,最基本原则是宜人,以人为中心;而园林景观,作为外部空间,应有与人亲和的空间,体现人与环境共存的关系,造就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活空间。
1、人性化原则:房前屋后需要充分的绿化景观和适当的活动交往空间,同时注重休闲活动空间的开放性和半私密性的不同特点;2、生态化原则:人心向“绿”已经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设计师可以通过绿化种植来隔离城市的喧嚣,通过自然堆坡及植物景石结合的手法,凸显出生态的、亲近自然的舒适人居环境;3、美观实用原则:分区合理,各功能空间分工明确,公共、组团、私密、开放空间合理划分。
微改造模式下广州永庆坊街区景观设计探究
微改造模式下广州永庆坊街区景观设计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更新改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微改造模式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微改造强调以小规模、低成本、个性化的方式对城市环境进行改善和提升,这种方式下的城市更新,不仅更加符合城市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也更加符合人们对于宜居城市的追求。
广州永庆坊街区作为城市更新改造的典型案例,其景观设计探究,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微改造模式下的实践范例。
一、广州永庆坊街区概况广州永庆坊街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中心地带,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
作为广州著名的文物古迹之一,永庆坊曾经是广州的商业繁华区域,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永庆坊的景观和功能逐渐失去了活力,街区内的老旧建筑和基础设施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广州市政府决定对永庆坊进行城市更新改造,通过微改造模式,重新激活这一地区,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1. 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永庆坊作为历史街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必须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元素,突出其文化特色。
在微改造过程中,设计师通过对永庆坊的历史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将历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如老街风貌的保留、历史建筑的修复等,使得永庆坊在保留原有历史特点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2. 提升景观品质在微改造模式下,景观品质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改善永庆坊街区的环境质量,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加强了绿化、硬质铺装、路灯照明等设施的规划,并结合街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创新的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元素,如彩虹廊桥、花墙小巷等,提升了街区的整体观赏性和舒适度。
3. 促进商业发展除了景观设计的改善外,微改造模式下的广州永庆坊街区还注重了商业发展。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结合永庆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特色,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商业空间和文化体验场所,如特色小吃街、文化创意集市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商家,提升了永庆坊的商业活力。
4. 强化人文关怀微改造模式下的城市更新强调人文关怀的方向,在广州永庆坊街区的景观设计中也体现了这一理念。
《2024年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范文
《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风景园林设计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地区来说,实现高质量的园林设计成为一大挑战。
因此,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应运而生,旨在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环境效益。
本文将就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方法及实践应用进行探讨。
二、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人为干预,保护生态环境。
2. 地域性原则:设计应结合当地的文化、气候、土壤等条件,体现地域特色,降低维护成本。
3. 可持续性原则:设计应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环保材料,降低能源消耗。
4. 功能性原则:设计应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如休闲、娱乐、观赏等,同时考虑无障碍设计,方便不同人群使用。
三、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方法1. 合理规划布局: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空间布局,避免浪费土地资源。
2. 利用乡土植物:选用当地植物进行绿化,降低养护成本。
3. 废弃物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景观元素,如利用废旧轮胎制作景观小品。
4. 雨水收集与利用: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浇灌植物,节约水资源。
5. 简易施工工艺:采用简单、易操作的施工工艺,降低施工成本。
四、实践应用案例分析以某城市公园的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为例,该公园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生态、地域、可持续和功能性原则。
具体措施包括:1. 规划布局:根据场地地形、气候等特点,合理规划公园布局,设置了休闲区、运动区、儿童游乐区等功能区域。
2. 乡土植物应用:大量使用当地植物进行绿化,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降低了养护成本。
3. 废弃物利用:将废旧轮胎、木材等废弃物进行艺术化处理,制成景观小品,既美化了环境,又降低了成本。
4. 雨水收集系统:设置雨水收集池和灌溉系统,将雨水用于浇灌植物,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024年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范文
《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风景园林设计作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其设计理念和实施方式也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高成本的设计与建设往往令许多地方和机构望而却步。
因此,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二、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意义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不仅有助于降低城市绿化建设的成本,还能有效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资金,实现园林景观的最大化效益。
同时,这种设计方式更符合广大市民的需求,能够使更多人享受到绿化带来的益处。
三、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策略1. 合理选址与空间利用选址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一环。
合理选择地点,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可以减少土方工程量,降低设计成本。
同时,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垂直绿化等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2. 本地材料与植物应用使用本地材料进行园林建设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同时本地植物更适应生长环境,维护成本低。
在设计中应优先考虑使用本地材料和植物,以降低整体成本。
3. 简约设计与多功能融合简约的设计风格不仅降低了材料和施工成本,还能凸显景观的韵味和意境。
同时,将多种功能融入设计中,如休闲、健身、娱乐等,可以满足市民的多重需求。
4. 雨水收集与节水设计通过合理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园林灌溉,可以节约水资源,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采用节水型植物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也是降低园林成本的有效途径。
四、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为例,设计者在有限预算内,通过合理选址、使用本地材料和植物、简约设计与多功能融合以及雨水收集与节水设计等策略,成功打造了一个宜人的园林景观。
该设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满足了居民的休闲需求,提升了小区的整体环境品质。
大面留白细微润染,在地元素低成本景观营造探讨——以恩施绿葱坡滑雪度假小镇环境景观设计为例
大面留白细微润染,在地元素低成本景观营造探讨——以恩施绿葱坡滑雪度假小镇环境景观设计为例【摘要】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已经在北京成功举办,冬季滑雪运动收获了很多国人关注,也点燃了国人对于滑雪等冬季运动旅游项目的热情。
趁着这波滑雪运动流量,我们以恩施绿葱坡滑雪度假小镇为例,谈谈低成本景观设计营造的应用。
低成本景观不仅是建设成本低,也包括后期运维成本,是涵盖景观全周期综合成本管控思维的体现。
这对于当下倡导低碳发展的今天,低成本景观设计营造似乎有着更深远意义。
【关键词】滑雪运动;避暑度假;;高山农场;旅游规划;景观设计;低成本景观一.项目简介项目位于海拔超过1500米的湖北恩施巴东县绿葱坡镇,绿葱坡镇,坐卧在恩施州巴东县群山之巅,素有“鄂西屋脊”之称,平均海拔1600米,森林覆盖率90%,夏季平均气温20摄氏度。
209国道、巴野公路贯穿全镇,从绿葱坡诊乘车,45分钟可抵达野三关火车站,待明年巴东城区至高铁站快速通道贯通后,70分钟即可到达巴东高铁站,项目紧邻市镇街道集市,交通及配套资源较好。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4256.36亩,2019年首期启动约1000余亩。
项目整体规划定位为以高山滑雪为龙头,以避暑康养为主体,以高山农场体验休闲为一体的旅居康养综合旅游特色小镇。
此外,绿葱坡度假区还新增滑草、骑马、卡丁车等10余个体验打卡项目,提升游玩体验。
二.现状分析项目位于高海拔地区,植物生长受气候影响较大,加之交通运输成本、区域竞品等多方面原因,在设计之初,我们就寄望在现场寻找突破低成本景观建设的各方面可能。
通过对现状条件分析,我们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因为气候原因,可选植物品类较少,植物年生长周期短;二是场地坡度陡,50°以上山体创伤面较多;三是雪场对景观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提出更高要求。
四是景观如何协助项目从周边竞品中寻找差异亮点。
三.设计目标定位在总结了以上项目挑战基础上,我们决定采取“师法自然”的低干预手法,从旅居度假深层需求出发,将项目定位为“轻松舒适的大自然乡村图景”。
园林论文15篇(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论文)
园林论文15篇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论文园林论文摘要:近几年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建设的步伐也不断加大,城市园林可以说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设,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所以需要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在设计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从而确保设计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使城市园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出来。
关键词园林论文园林园林论文: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论文1低成本风景园林研究意义1.1借助低成本的方式使得风景园林的建设得以普及经济发展状况严重制约风景园林的发展,根据《2009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区域分类1)数据,截止2009年,东、中与西部省份平均每省的绿地面积分别为115390hm2,49074hm2和27607hm2,西部省份的平均绿地面积只有东部的24%;东、中与西部省份平均每省的公园数分别为528座,206座与133座,西部每省的公园数为东部的25%。
缺少足够面积的风景园林,使得疾病激生,生活环境质量低下。
1.2运用低成本风景园林营造理念加大社会关怀力度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于1943年提出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ofneeds),将人的需求由低至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
风景园林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这五个层次需求必须的条件。
然而资金匿乏、资源有限与技术落后使得这些地区的人民缺少安全舒适地室外休闲与活动空间,人们的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
2潜江市风景园林存在的问题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
1988年撤县建市,1994年被列为省直管市。
全市国土面积2004km2,户籍人口103万人,现辖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管理区(农场)、16个镇(办事处)。
潜江城区呈分散型、组团状,由园林(泽口)、广华(含向阳、五七),新城区(含周矶)、杨市、后湖、王场、竹根滩七个组团组成。
低成本景观设计探讨
低成本景观设计探讨2019-10-27摘要:低成本的景观设计是当代景观设计主流,随着景观设计在中国的越来越成熟,在确保景观效果的情况下,降低整体的成本投⼊。
本⽂根据⼯程案例,对景观设计中的低成本设计进⾏探讨。
关键词:低成本;景观设计;经济适⽤房;1、项⽬案例⼀概述某经济适⽤房社区总⽤地⾯积54600平⽅⽶,建筑⾯积256600平⽅⽶,场地被两条地下供⽔管道分为三个地块,地块之间的⾼差为2.5⽶。
场地西⾯及南⾯是城市的主⼲道,有沿街商铺,社区主⼊⼝在南⾯。
2、景观空间的营造2、低成本设计⼿法通过对场地的理解及思考,归纳出以软景为主、主次分明、功能均好、竖向变化四种可⽤于场地设计的低成本设计⼿法,将分离的三个地块进⾏有机的整合。
2.1以软景为主,控制硬地⾯积项⽬本⾝穿过的地下供⽔管道上⾯规定不能种植⼤树跟设置构筑物,结合项⽬的情况,通过局部组合式的植物种植⼿法,围合成⼤⼩不等的功能空间。
道路成为视觉⾛廊的引导线,它是以动态视觉观赏为主要功能的空间序列,它在整个居住区的户外空间系统中起到贯穿和统⼀的作⽤。
通过不同的植物种植组合,来表达不同的空间视觉效果及使⽤功能。
开阔草地的背景植物采⽤群落式种植,形成良好的远视觉效果;休闲空间的植物往往采⽤⼀个⼤树为引领,多层次的中低乔灌⽊作为补偿,形成精细的进视觉效果。
突出植物空间的视觉效果,减少硬质铺装及构筑物的使⽤。
2.2主次分明的搭配设计其所谓好钢⽤在⼑刃上,特别是低成本的景观设计更加要将其运⽤到极致,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化分配,有利于提升设计的品质感跟视觉感,例如在社区⼊⼝及住户出⼊⼝的材料运⽤及植物种植搭配上,是整个社区级别最⾼的品质。
从项⽬的对外形象上考虑,社区的建筑外观是对外展⽰的第⼀感官点;社区的主⼊⼝是对外展⽰的第⼆感官点。
在建筑外⽴⾯形象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对社区的主⼊⼝进⾏提升,也即/提升社区的门⾯。
本社区的主⼊⼝在地块⼆跟地块三之间,之中地块⼆⽐地块三⾼2.5⽶,宽度是30⽶。
居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初探——以苏州雅戈尔太阳城为例
J o u r n a l o f Gr e e n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绦 色斜 技
第 1 3期
居住 区低 成本 景观设计初探
以 苏 州雅 戈 尔太 阳城 为 例
王亮
( 琦 申景 观设 计 咨询有 限公 司 , 上海 2 0 0 0 4 1 )
3 . 1 总 体 平 面 —— 控 制 软 硬 质 景 观 比例 、 微 地 形 设 计
3 . 1 . 1 控 制 软 质 景 观 与 硬 质 景 观 比 例
售楼 展示 区 作 为整 个 楼 盘 的形 象 代 表 , 景 观成 本要 重点投入 , 在设 计 时 要 营 造 景 观 空 间 序 列 , 项 目标 识 及 展 示 小 区 品 质 的 特 色 景 观 。该 项 目在 售 楼 展 示 区 设 计 了 长 方形 特 色跌 水 , 高大挺拔 的乔木 排列 于水景两侧 ,
4结语居住区低沉本景观设计并不是简单的降低经济投入通过缩减小品使用廉价的材料来压缩成本而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持以人为本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和审美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从总体平面严控造价对分区布局造价分级投入景观小品注重功能种植造景以乡土树种为主硬质景观注重选材等方面有效控制成本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低成本造价与优美宜居的居住环境之间的平衡
过 程 。
设 计 出起 伏 变 化 但 幅度 不 大 的 地 形 , 它 能使 低 成 本 景 观 设 计 达 到 良好 的景 观 效 果 。该 项 目对 现 状 地 形 进 行 利 用和改造 , 以 减 少 土 方 的 搬 运 。 在 降 低 景 观 成 本 的 同 时, 通过地形设计 , 弥 补 没 有 景 观 观 赏性 的 区域 , 以营 造
居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探究——以湖州融创.太湖印一期项目为例
居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探究——以湖州融创 .太湖印一期项目为例摘要:随着房地产行业全面进入“白银时代”,不计成本,一味追求社区环境效果和品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成本控制已成为开发商提升经营指标的重要手段。
在此背景下,居住区低成本的景观设计已成为当前地产形势下的必然趋势。
本文以湖州融创.太湖印一期项目为例,从景观设计理念及风格、景观布局和功能配置、铺装形式及材料、绿化设计、成本分级以及生态设计等五个方面对居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低成本不等于低品质,也不等于低水平的设计,社区低成本景观打造是希望通过高水准的设计实现低成本、好效果与高适用性三者之间的有机平衡。
关键词:居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1、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居住小区的环境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小区居住环境不仅实用而且要美观,更能体现生活档次和品位。
但随着房地产行业全面进入“白银时代”,不计成本,一味追求社区环境效果和品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多数项目开发成本预算有限,建设资金紧张,成本控制已成为开发商提升经营指标的重要手段。
在此背景下,居住区低成本的景观设计已成为当前地产形势下的必然趋势。
本文结合湖州融创.太湖印一期项目的景观设计,对居住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当前房地产形势下低成本景观设计提供一些设计思路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为小区居民打造经济实用、自然优美、生态可持续的社区生活环境。
2、低成本景观的相关概念2.1低成本景观低成本景观并不只是从字面上理解的需要尽量减少实际建设和维护的成本,而是指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基础上,投入相对少的建设成本来取得景观效益的最大化。
低成本景观是在保障成本的基础上将景观的功能效果最大化,同时减少对整体环境及周边自然景观的破坏、社会资源的浪费。
2.2低成本景观设计低成本景观设计是一种节约型景观设计,是景观学和经济学的结合,指在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尽量降低项目前期的投资(包括项目咨询费用、建设施工费用、后期维护和管理费用等),以及中后期损耗、能耗和维护管理运营方面的投资[1],力求符合“低投入、高产出”的标准,以最经济的投资来取得景观效益的最大化,达到项目对景观的要求,带动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低成本景观设计实例探讨
低成本景观设计实例探讨摘要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景观,将成为未来景观设计的发展新趋势。
通过该项目的创作,强调了景观的实用性、人本性,在成本有效的控制下,也可创造宜居舒适生态的居住社区,为小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关键词低成本景观设计实例项目概况项目基地位于某镇新城区的华侨城片区,南侧为华侨城文化中心广场,人文优势独特;西北面临近西枝江,西南面临近黄排河,形成两江交汇的滨水景观,自然环境优美。
地块成正方形,总用地面积:1114000平方米,景观用地面积93214.1平方米。
设计理念创造清新、闲逸、雅致的绿色家园。
从整体概念出发,基地融入周边清新的自然环境中,关注社区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共生。
运用最大化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手法,让居民享受生命的绿色氧吧,体现生态人居特点;在人文设计层面,以尊重地域情感的思路演绎现代岭南风格化社区;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以达到景观效益最优化。
设计原则场地集中化、多功能化、高效利用空间的原则。
为提高用地效率, 设计中将社区活动广场集中化、多功能化, 减少利用率低、装饰性强的硬质广场, 充分利用活动空间, 使其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 形成居民聚集休闲的共有空间, 促进邻里交流, 增加社区的活力。
多层次景观和立体景观意境设计原则。
利用丰富的自然地形来塑造大量的软质环境, 柔化软硬质景观的边缘空间, 减少无谓的装饰, 用丰富的植物配置和地形塑造代替景观构筑物。
开放空间多运用疏林草地, 注重边界的处理, 设计点景树, 用野花代替人工草地, 形成有景深的开阔空间。
低成本的设计原则。
低成本并不是提倡廉价或劣质。
低成本的前提是保障景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关键是合理分配资金, 如在满足居民公共活动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关键场地, 突出景点设计特色; 合理选择材料和植物树种配置等。
总体设计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
顺应建筑所构成之院落格局,创造性的使用虚轴和实带的手法,将景观结构归纳为两轴、两带。
低成本景观设计方法探究
低成本景观设计方法探究发布时间:2021-02-03T02:53:49.984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24期作者:张慧[导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000景观公园是公共空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能满足人们对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需求,又能防止地区污染和环境性疾病的传播,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然而,由于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和经济条件有限,建设高品质的城市景观公园已成为人们的奢侈品。
1.低成本景观设计的原则 1.1坚持以“人”为本景观设计应首先满足城市民众对于生态环境高质量的需求:从宏观上讲,大面积种植植物可以降低和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吸收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细菌。
从微观上讲,科学丰富的植物搭配可以有效改善当地小气候环境,减少周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隔离噪音,因此,在低成本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应尽可能细致、科学地规划植物区系,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为公众设计健康的景观空间。
在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下,景观设计还应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中国传统园林善于用意象来象征精神。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应通过景观搭配来塑造整体结构,从而体现景观的艺术性。
如图所示,在湿地公园的设计建造中,为了管理雨洪径流及净化自来水厂的尾水,哈尔滨市江北区修建了一片城市湿地,并引入亲水休闲设施,包括大部分修建在水面之上的人行栈道和休憩场所。
同时还引入牲口维护绿地,不仅能够创造畜牧产品,还能降低湿地的维护成本,原本“荒野”的自然景观也因此变成一处难得的城市公园,自然而不乏可进入性,一年四季都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使用,同时为建设水弹性城市做出重要贡献。
1.4减少维护的成本当前时代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美好生好的向往和需求愈加强烈。
各地政府也在不惜花费大量资金修建景观公园项目来为城市居民服务。
但是大量的项目在建造的同时没有考虑到当地环境的不利因素,造成对公园后期维护的大量支出。
因此,对于廉价的景观公园设计,后期维护所需的水资源消耗应考虑到所需的能源数据和材料资源,并尽可能选择硬质材料、装置和植物。
城市湿地公园低成本景观探析
城市湿地公园低成本景观探析1 引言随着中国的经济日益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用于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十分严重。
经济运行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造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不断退化、恶化。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之肾"也日益得到重视,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态的破坏,我们的社会亟需尊重场地、尊重自然、低成本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2 相关定义2.1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是利用自然湿地或具有典型湿地特征的场地,以生态环境的修复以及地域化湿地景观的营建为目标,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和生态过程进行规划与设计,形成兼有物种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以及科普教育等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是对湿地的一种保护、开发利用的合理模式[1]。
2.2 低成本景观成本被定义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
相对而言,低成本景观即为通过较低的成本和环境代价来获得环境、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景观[2]。
2.3低成本景观设计是在景观规划过程中,尽量考虑对项目前期建设投资的最低化,以及项目中后期损耗、维护等管理运营投资的最低化。
低成本景观不是纯粹的经济学意义上的降低造价,而是经济学与景观学的融合[3]。
本文所指的低成本景观设计是以尊重自然、尊重场地为基础,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设计方法。
成本控制贯穿概念方案至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需要从设计形式、铺装选材、植物品种、水体设计、维护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兼顾园林景观的功能和美感。
3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由影响景观成本的因素分析可知,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水体、地形、铺装及小品的把控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的运营成本。
3.1 低成本植物设计植物品种选择应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的具体条件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并尽可能保留乡土树种,并对野生植物进行修剪和再利用。
乡土植物适应性强、容易成活、维护和管理成本低,同时可减少长途运输的包装环节,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
低成本景观设计探讨
低成本景观设计探讨摘要:近几年一线城市的房地产经济热潮席卷,居住区的环境倾向于复制皇家园林,尽显豪华园林,开发商只片面地追求美观效果,而忽略了地域性及成本控制,导致满城尽带“黄金甲”。
低成本景观设计并不是截功能而降成本之本意,意在于保障合理的功能前提下,尽量以最低的成本进行建设。
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低成本景观设计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居住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前言理性看待房地产景观设计,根据不同档次的楼盘定位,投入相应景观成本,并不需要盲目化的“高大上”,更针对性更具效益的,是开发商需要面对的问题。
特别是中低档小区,对应的成本更显重要,节约资源,理性设计园林景观,更显品质。
一、低成本景观设计概念节约型景观与低成本景观的概念有点相近,但侧重点不同。
节约型景观侧重于解决问题时需要引进新技术所导致的成本增加,低成本景观则是要在有限的成本控制下做到景观效益最大化,同时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及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降低综合成本。
城市居住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在是在前期设计过程中,提前综合考虑施工、使用及养护环节中经济投入,建设成本控制在单平方 250 元以下的小区景观设计。
从概念方案至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在目标定位,功能布局,场地安排,材料使用,植物配置等环节控制在目标成本以下的同时营造优秀的小区环境品质。
二、设计实例分析(一)项目概况该小区为拆迁安置区。
由 23 栋高层住宅 7 栋商业及配套用房构成。
总规划用地面积 13 万方。
中间一条市政道路将小区分为分 AB 两个地块,现状多为村落及农田,地势高差较小。
(二)项目景观定位景观设计准确的定位是决定成本的首要因素,不同的定位直接决定了不同的功能布局及场所和设施设置。
高档小区一般定位于豪华品质,纯观赏展示类景观节点与功能场所类景观节点均衡分布,营造丰富的视觉体验和多样化的户外休闲功能。
低成本小区景观定位则以实用性为主导兼顾美观,以功能场所为主结合绿化配置满足居民户外休闲活动。
城市居住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探究 胡哲瑜
城市居住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探究胡哲瑜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的生活日益富足。
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局限于满足物质需要,还更加注重自身精神追求的提高。
结合当前我国住宅小区的发展情况来看,良好的住宅环境不仅能够满足当前人们的居住要求,还能够使用户心情愉悦,获得良好的居住体验。
可见对于住宅小区来说,景观绿化是多么重要。
那么相关单位在建设居住小区时,如何能够在控制经济成本的基础上,合理构建小区景观,从而达到人们的居住要求呢?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希望能对我国住宅小区的运行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城市居住小区;低成本景观;景观设计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居住环境息息相关。
人性化的设计,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为人们营造出了舒适的生活氛围。
城市居住小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两大因素,一是实用,二是美观。
在设计城市居住小区时,性价比也非常关键。
所谓性价比,指的就是在有限的经费内,设计出与市民需求相适应的城市居住小区。
我们追求低成本,并不仅仅是在价格上追求节约,而是在注重设计品质的同时,尽可能地压缩成本,在合理范围内,选择价格适当的材料,在避免粗制滥造的同时,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费用。
一、低成本景观设计的相关概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低成本景观设计与节约型景观的概念比较类似,但两者在内容侧重上还是有所区别。
节约型景观设计中,在解决相关问题时需要不断引进新工艺以及新技术,这样一来会导致工程成本有所增加。
而在低成本景观设计工作中,其本质便是要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景观效益最大化。
在不影响景观效果以及生态效益的情况下,要不断降低景观设计的综合成本。
针对城市居住小区而言,设计低成本景观时,在前期便需要严格控制小区景观设计成本,通常情况下 1m2的景观设计费用在 250 元以下。
在正式施工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从功能布局到材料使用都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营造出良好的小区环境。
二、当前我国城市住宅小区景观低成本设计的相关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的观念从“有地方住”逐渐发展为“能不能住好”,这一观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
低成本节能型风景园林设计与应用——实施中国亭园建造工程为例
实现风景园林的低成本设计,可以为风景园林的建设普及提供更多的支持。
而实现风景园林的低成本设计,不仅能够设计和建设出满足公众使用需求的风景园林,还能够利用较少的费用完成对风景园林的建设与维护,它有助于实现风景园林的建设普及。
二、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所起的作用
(一)解决城市规划建设风景园林的资金不足问题。
[3]冯钊飞,申胜歌,绿色理念下对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思考,社会科学,2017年5月
作者简介
毕程程(女),哈尔滨人,1994年出生,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许大为(男),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低成本节能型风景园林设计与应用——实施中国亭园建造工程为例
摘要:低成本风景园林,因具有许多优势,具有节省财力,被广大城镇乡看好,文章系统的描述了低成本园林的概念与特点,低成本园林设计的意义与影响,所研究的内容,最后详细地介绍了规划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与要求并举实例说明。
关键词: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内容;设计原则;中国亭园设计实例
(八)多孔布道砖的设计
根据需要可设计成长方形、六边形,五边形、空心砖,
实施园艺工艺时,小草可以从空心中长出。
(九)中国亭园在低成本园林中的创意设计与实施的是很成功的,它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边缘地带,动用了许多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利用地73公倾的垃圾填埋场,因地制宜的改造而成。其中近40余座亭、廊、榭阁,错落有余地映入人们的眼帘,自建园以来每年接待成千上万人次,使市民大饱眼福心旷神怡。
(十)中国亭园(如图2)
图2中国亭园
结束语
目前低成本园林设计其功能和风景园林同样起到生态环境保护和观赏,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等均有良好的作用,近年,低成本园林更体现人文关怀与造价的控制,它的积极发展呈上升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成本景观设计实例探讨
摘要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景观,将成为未来景观设计的发展新趋势。
通过该项目的创作,强调了景观的实用性、人本性,在成本有效的控制下,也可创造宜居舒适生态的居住社区,为小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关键词低成本景观设计实例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项目基地位于某镇新城区的华侨城片区,南侧为华侨城文化中心广场,人文优势独特;西北面临近西枝江,西南面临近黄排河,形成两江交汇的滨水景观,自然环境优美。
地块成正方形,总用地面积:1114000平方米,景观用地面积93214.1平方米。
设计理念
创造清新、闲逸、雅致的绿色家园。
从整体概念出发,基地融入周边清新的自然环境中,关注社区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共生。
运用最大化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手法,让居民享受生命的绿色氧吧,体现生态人居特点;在人文设计层面,以尊重地域情感的思路演绎现代岭南风格化社区;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以达到景观效益最优化。
设计原则
场地集中化、多功能化、高效利用空间的原则。
为提高用地效率, 设计中将社区活动广场集中化、多功能化, 减少利用率低、装
饰性强的硬质广场, 充分利用活动空间, 使其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 形成居民聚集休闲的共有空间, 促进邻里交流, 增加社区的活力。
多层次景观和立体景观意境设计原则。
利用丰富的自然地形来塑造大量的软质环境, 柔化软硬质景观的边缘空间, 减少无谓的装饰, 用丰富的植物配置和地形塑造代替景观构筑物。
开放空间多运用疏林草地, 注重边界的处理, 设计点景树, 用野花代替人工草地, 形成有景深的开阔空间。
低成本的设计原则。
低成本并不是提倡廉价或劣质。
低成本的前提是保障景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关键是合理分配资金, 如在满足居民公共活动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关键场地, 突出景点设计特色; 合理选择材料和植物树种配置等。
总体设计
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
顺应建筑所构成之院落格局,创造性的使用虚轴和实带的手法,将景观结构归纳为两轴、两带。
两轴---为社区主要的两条活动轴,社区的主要活动均安排在这两条活动轴上。
两带---一条为公共活动空间的虚带,另一条为沿着主园路的交通带,在实轴和虚带上布置若干节点,运用绿色走廊加以串联,形成绿色的项链,形成别具特色的串珠式空间。
空间的通达性、流动性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
(图1-2)。
图1总平面图
图2 景观空间结构
主题定位与园林景点雅名的精巧构思,提升社区品质。
本小区为现代岭南风格化社区,依据建筑空间的布局形成若干有主题的现代小庭院,运用中国传统园林的题名的意境营造手法,将物质空间的美景,借助题名咏诗来画龙点睛。
赋予各组团各景点以不同的文化内容,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组团景观,体现艺术化的景观环境设计,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能够深度感受艺术、诗意栖息。
图3 景观分区图图4 景点分析图
比如丹霞园区绿荫剧场(图5),以地形的变化展现开阔的下沉草地的景色,一派碧草绿茵的景色,故起名雨润绿茵,在下沉草坪东角设立丹霞亭成为视觉底景,同时也可以透过建筑眺望远处的的山峦,同时亭子也成为雨后绿茵滴翠品味生活的好去处。
图5 绿荫剧场效果图
人性化的细节设计。
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规划设计,设计中考虑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拥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
在建筑所围和而成的景观轴线上,布置了主要的活动场地,如乐喧池(图6)、太乙广场等,集中活动场地有利于社区人气的提升,在两条景观带上,布置了如儿童游乐场、老年人活动区、休闲遮荫带等,形成动空间,在这两条动轴之间,又巧妙的设计了以静为主的
休闲健身步道,形成动静相间的布局形式,达到劳逸相间的健康空间。
图6乐喧池效果图
借助中国古典园林组景的常用手法,即对景、借景、框景、藏景、题景等手法,对空间进行编排,产生虚实、高低错落、看与被看、引导与暗示、疏与密、空间的对比等,随着人在空间中的视点移动,产生移步换境的景观感受。
全园游线空间序列如一首交响诗,迂回曲折,波动起伏。
随着游路深入,掩映开合,旷奥交迭,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步移景换,目不暇接。
如:主入口组团,进入小区后,迎面而来的是一面具有岭南特色的景墙,上面刻着小区的主要景点名称,背景林是岭南当地有特色的植物,沿着园路,绕过景墙,视线豁然开朗,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开放草坪,草坪上点缀具有具岭南乡土文化的雕塑,吸引人们的注意。
视线穿过草坪后面的背景林,隐约可见后面活动广场上老人、小孩的身影。
视线沿着活动带从开放的阳光草坪进一步绵延下去,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景观设计实现低成本的途径
合理的目标定位
项目开始前期, 设计师根据项目性质、建筑风格、市场定位等, 已经提出适宜的目标定位, 在低成本设计的前提下, 目标锁定为
创造自然、简约、舒适的符合大众需求的尊重地域情感的现代岭南风格化社区景观。
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设计
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社区成本主要投入在中心重要组团节点上,在重点设计区域,利用铺装的质地、色彩等来划分不同空间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
而在一些非主要通过性空间上弱化处理,减少石材的使用,以此降低建造成本。
低成本材料的使用
利用本土材料和乡土树种进行景观场地营造, 可有效地降低成本造价。
按市场上通用材料规格进行设计, 可减少材料的损耗。
项目在扩初设计阶段时,设计师主要运用水泥砖、预制混凝土块、压模水泥、卵石等材料, 进行色彩运用、铺装手法的变化, 将最常见的材质通过巧妙的搭配, 创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
如宅间广场运用彩色混凝土压模方式, 结合砖的变化, 形成美观的铺装图案; 汀
步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预制块, 显得朴实敦厚; 游步道使用洗石
米镶嵌卵石, 混合不同的铺装方式, 形成规则而富有韵律的变化, 与自然绿化呼应, 同时起到防滑的作用。
于社区内的消防通道,采用隐性做法,在200厚砾石与种植土混合物基础上填土铺设草皮,从而减少硬质铺装。
主园路基础采用毛石垫层,取代一般做法中的混凝土结构层,节约成本。
道路采用分级系统分为三个等级,主干道宽为2.5m;入户干道宽为2m;游园步道宽为1.5m,满足基本的交通需求即可,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硬质铺装的使用,从而可以显著的降低成本的投入。
以软景为主的景观设计微地形营造多层次的植物景观空间
本项目主要是以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
色彩等自然美。
设计时,以中小型苗木为主,点缀较大冠幅乔木,保证苗木的生长空间,从而减少建造成本。
设计中充分考虑有效地利用地形, 在中心景观区和较开阔的地方进行微地形处理, 稍稍起伏的地形上种植不同高度的植物, 可形成丰富的景观变化, 使整个空间具有良好的观赏性。
微地形的处理有利于排水, 可以有效地节约土方量和减少景观构筑物,以达到低成本的目的。
乡土树种及乔木、灌木、草皮的合理配置和低成本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