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合集下载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1. 引言在现代制造业中,生产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通过建立准确的生产系统模型和进行有效的仿真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本文将对生产系统建模和仿真的概念、方法和应用进行概述。

2. 生产系统建模的概念生产系统建模是将实际的生产系统抽象成一种可供计算机处理的模型,以实现对生产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的目的。

生产系统建模可以基于不同的层次和粒度,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建模,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分析。

生产系统建模的主要目标包括:•分析生产系统的结构和运行特性•预测生产系统的性能指标•评估生产系统的灵活性和鲁棒性•优化生产系统的配置和资源分配•支持决策和规划过程3. 生产系统建模方法生产系统建模的方法包括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基于物理建模的方法和基于仿真的方法。

下面分别对这些方法进行介绍。

3.1 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基于统计学的方法是通过统计数据和概率模型来描述和分析生产系统的行为。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的生产系统,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排队论、蒙特卡洛模拟和回归分析等。

3.2 基于物理建模的方法基于物理建模的方法是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来描述生产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机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生产系统的细节进行建模和分析,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系统的行为。

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Petri网、离散事件系统和系统动力学等。

3.3 基于仿真的方法基于仿真的方法是通过建立仿真模型来模拟生产系统的运行过程。

仿真模型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运行,模拟真实的生产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和性能。

基于仿真的方法可以提供对生产系统的详细和动态的分析。

常用的仿真软件包括Arena、AnyLogic和FlexSim等。

4. 生产系统仿真的应用生产系统仿真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包括生产计划与调度、供应链管理、物流和运输等。

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4.1 生产计划与调度生产计划与调度是生产系统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仿真模型可以评估不同的排程策略和调度算法,并选择最优的方案。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一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是面向应用的课程,强调学以致用。

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实践环节训练,使学生掌握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方法与步骤,熟悉Enterprise Dynamics仿真软件的操作,在分析典型离散系统(如制造车间、装配线、排队系统、物流运输系统等)建模及仿真要求的基础上,应用离散系统建模及仿真软件完成系统性能的评估、预测、改进和优化工作,使学生掌握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篇二
存在的问题:
1、补充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2、认识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重要性,以及了解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步骤,并提高生产系统建模的能力与仿真分析的能力。

篇三
解决方法
1、通过实验,了解如何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生产系统的布置和调度管理,并熟悉和掌握生产系统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主要功能。

2、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仿真技术来发现生产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并通过改进措施的实现,提高生产系统的生产
能力和生产效率。

流水线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心得体会

流水线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心得体会

流水线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心得体会这次实验是关于一个流水线生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我们选择的题目是:两种数据结构比较。

首先老师讲解了数据结构方面的知识,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树状的结构,有三级节点:根、子节点和叶子节点。

而它们之间又存在很多联系,通过结点可以到达其他结点,同时还需要记住节点的初始化值,这样才能继续后面的运算,最终得出结果。

对于叶子节点也要求至少有两条边和相应的值,通常叶子节点只要有一条边就够了。

然后给我们看了一些数据结构的代码。

对这些代码做了大概的了解,并学习一下算法在计算机中的具体实现,如栈、队列等。

当老师提出问题“一个包含有1000个数字的十进制数据怎么表示”,让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设置某些变量的取值,我想到用二维数组,再通过移动指针来完成任务。

虽然我没有真正去写代码去实现,但是在小组讨论时却积极发言参加讨论,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其次,我主要掌握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常见算法的使用。

如栈、队列等,它们都是线性表的抽象,利用抽象性减少线性表的复杂度;还要熟练地掌握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

数据结构是程序设计的基础,为我今后的程序设计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算法比赛的视频。

老师讲述的那些算法并不难,每一步都非常简单明白,几乎是一眼便可以看懂。

这样的编程语言使我更加期待这门课程。

在看完那些算法的视频之后,我开始对算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同时尝试将算法作用到具体的问题中。

有的时候思路确定之后就容易多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会被我克服掉,剩下的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了。

尽管算法还没有经过实际操作,我觉得它已经有了很重要的意义,而且希望自己能在这个领域有所收获!另外,我认为数据结构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培养严谨的思维逻辑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你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而且能将其准确无误地描述出来。

可以帮助人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抓住事物的规律,找到捷径。

其实计算机的世界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切全部由电脑控制着。

武汉理工大学工业工程--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说明书

武汉理工大学工业工程--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说明书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1.设计一题目:经过8道工序加工相同的8个零件,每道工序只有一台加工设备,每道工序时间分别为12 min, 5 min, 15 min, 7 min, 9 min, 11 min, 22 min, 5 min,请分别用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对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输出三种方式的总加工时间、总设备等待时间、总设备闲置时间,以及Flexsim 仿真结果,并绘制工序图,将不同移动方式进行比较与分析。

1.1顺序移动方式进行加工顺序移动方式:每批零件在前道工序完成后,再整批转移到下一道工序加工顺序移动进行方式加工,它的最大的优点是没有等待时间,零件是批量的进行加工,即在每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成之后,在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一旦加工设备启用,没有多余的空闲时间,但是这样会造成设备的闲置时间过长,整个加工的周期也随之变长。

1.1.1工序图:第一道工序:第二道工序: t1第三道工序: t2第四道工序: t3第五道工序: t4第六道工序: t5第七道工序: t6第八道工序: t71.1.2时间计算:总加工时间:688分钟设备等待时间:0设备闲置时间:96+136+256+312+384+472+648=2304分钟1.1.3 Flexsim仿真结果:(图表)下面这个表就反映了制作Flexsim仿真时所需的相关的数据,Processor3到Processor17,是所选用加工零件设备的编号,因为还包括相关的缓冲设备,既Queue,每个Processor的后面都会有一个Queue作为每道工序加工加完了的零件的存储,同时它也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零件的来源。

所以Processor编码的顺序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的。

由于顺序移动方式是批量的加工,每道工序是加工8个零件,其中每个零件在加工设备上的停留时间也就是加工时间为图表中的最后的三列。

1.2平行移动方式进行加工平行移动:每个零件在前道工序完成以后,立即转移到后道工序继续加工。

工业工程中的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工业工程中的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工业工程中的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工业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和优化。

而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生产过程。

本文将探讨工业工程中的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概念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是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生产系统的各种组成部分进行抽象和描述,以便于对实际生产过程进行理解、优化和决策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进行生产计划和资源分配。

二、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重要性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建立适当的模型和仿真实验,可以找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短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成本:通过模型和仿真,可以分析不同生产决策的效果,比如调整生产线布局、优化生产流程等,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 提高交付能力:通过对生产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可以准确预测不同订单的交付时间,提前做好安排,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4. 优化资源利用:通过模拟不同的资源配置方案,可以找到最佳的资源利用方式,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投资。

5.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对生产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主观偏差和风险。

三、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应用1. 生产计划优化:通过对生产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2. 工艺改进和优化: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仿真和优化,可以找到工艺的瓶颈,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供应链优化:通过建立供应链的模型和仿真,可以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和响应能力。

4. 库存管理:通过对供应链进行建模和仿真,可以分析不同的库存策略,优化库存水平,减少库存成本。

5. 运输规划与优化:通过建立物流网络的模型和仿真,可以优化运输路线和频率,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生产系统工程
第10章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本章内容
• • • • 生产系统建模概述 常见生产系统模型 生产系统仿真技术 生产系统仿真实例
1.生产系统建模概述
1.1生产系统模型
– 模型是系统某种特定性能的一种抽象形式。 它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将系统的某一部分 信息进行抽象而构成的系统替代物,是对系 统的简化 – 模型是现实系统的抽象描述,它由一些与所 分析的问题有关的主要因素构成,并表明有 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1.生产系统建模概述
• 生产系统的建模原则
– 准确性。模型必须反映现实物理系统的本质规律,数据 必须可靠,公式和图表必须正确,有科学依据 – 可靠性。模型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且有一定的精度。 – 简明性。模型的表达式应明确、简单、抓住本质 – 实用性。模型必须能方便用户,具有实用性,因此要使 模型标准化、规范化 – 反馈性。建模时要注意灵敏问题
1.生产系统建模概述
• 生产系统的一般建模方法
– 优化方法。该方法是依赖精确的数学方程式和严密的数 学过程来分析和评价生产系统的各种可选方案,从数学 上可以证明所得到的解是针对该问题的最优解 – 仿真模型。所谓仿真模型,就是以代数和逻辑语言做出 对系统的模拟,这种模拟通常要利用随机的数学关系。 仿真模型能真实的模拟系统过程,可用于生产系统中的 各种规划 – 启发式模型。启发式模型是以启发式方法为基础建立的 系统模型。启发式方法是指那些能指导问题求解的原理 、概念和经验法则
v jk | y j y k | wij | yi bi |
j 1 i 1
m
n
f 2 (y) =
1 j k m

j 1 i 1 m n
2.常见生产系统模型
• 多设施选址—分配模型

华中科技大学《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总结

华中科技大学《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总结

系统仿真:以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运用系统模型对真实或假想旳系统进行实验,并借助于专家经验知识、记录数据和信息资料对实验成果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决策旳一门综合性和实验性学科1.系统三要素:实体属性活动2.仿真三要素和三活动三要素:系统模型计算机三活动:系统建模仿真建模仿真实验仿真环节:系统建模仿真建模程序设计仿真输出分析3. 仿真分类(1)根据模型旳种类:物理仿真数学仿真/计算机仿真物理-数学仿真(半实物仿真) (2)仿真时钟和实际时钟旳比例: 实时仿真亚实时仿真超实时仿真(3)根据系统模型旳特性:持续系统仿真离散事件系统仿真4. 离散系统实体属性实体旳特性用特性参数或变量表达(实体旳分类实体行为旳描述排队规则)事件离散事件系统由事件来驱动旳(顾客达到顾客离开)活动实体在两个事件之间保持某一状态旳持续过程;用于表达两个可以辨别旳事件之间旳过程,它标志着系统状态旳转移。

(顾客达到。

排队。

服务开始事件。

服务。

离开)进程由若干个有序事件及若干有序活动构成,描述涉及事件及活动间旳互相逻辑关系及时序关系( 顾客达到。

排队。

服务开始事件。

服务。

离开)5仿真钟旳推动事件调度法:选择具有最早发生时刻旳事件按照事件发生旳先后顺序不断执行相应旳事件例程固定增量时间:选择合适旳时间单位T作为仿真钟推动时旳增量若该步内若无事件发生,则仿真钟再推动一种单位时间T。

该步内有若干个事件发生,则觉得这些事件均发生在该步旳结束时刻。

解决这些事件时顾客必须规定当浮现这种状况时各类事件解决旳优先顺序。

6库存订货量:Q重新订货点:RL订货提前期:LT订货准备时间、发出订单、供方接受订货、供方生产、产品发运、产品达到、提货、验收、入库等提前期为随机变量。

库存5大要素:(1)需求按需求旳时间特性:持续性需求、间断性需求按需求旳数量特性:拟定性需求、随机性需求(2)补充(订货)订货提前期(从订货到进货旳时间)订货周期订货量(3)库存最小库存量(安全库存) 最大库存量(4)费用订货费库存费缺货损失费生产费用(库存系统旳目旳:在满足需求旳前提下库存费用最低)(5)存储方略t0循环方略:每隔固定期间t0补充固定库存量Q0,适应于需求恒定状况(定期定量)(s,S)方略:设库存余额为I,s为安全库存量,S为最大库存量(库存容量),当存储量I>s时不补充;当存储量I≤s时,补充量Q=S-I。

建模模拟与仿真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

建模模拟与仿真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

建模模拟与仿真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在生产制造中,建模模拟和仿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甚至提高产品的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建模模拟和仿真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

一、建模模拟和仿真的定义建模模拟是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实际系统的行为。

这种模型可以是动态的或静态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完善。

一旦制定了模型,计算机模拟可以用来探索和预测系统的行为。

仿真是通过构建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实际系统的行为。

这种模型可以是静态的或动态的。

仿真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测试不同的解决方案。

它还可以用来训练和培训人员,以便他们在实际系统中能够更好地处理问题。

二、建模模拟和仿真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1. 优化生产流程建模模拟和仿真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

通过模拟不同的生产流程,并测试不同的方案,企业可以找到最有效的方案,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外,建模模拟和仿真还可以预测和缓解生产中的瓶颈,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调整其生产策略和计划。

2. 提高生产效率建模模拟和仿真在生产制造中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模拟生产流程并测试不同的方案,企业可以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瓶颈,从而提高生产速度。

此外,建模模拟和仿真还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生产中的错误和损失,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 降低成本通过建模模拟和仿真,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测试不同的生产方案,企业可以找到最经济实惠的方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建模模拟和仿真还可以用来预测生产中的错误和问题,以便企业能够及时纠正和调整,并避免不必要的成本。

4. 提高质量建模模拟和仿真在生产制造中还可以用来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模拟生产过程并测试不同的方案,企业可以找到最佳的方法来制造高质量的产品。

此外,建模模拟和仿真还可以用来减少生产中的错误和失误,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三、结论建模模拟和仿真在生产制造中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1.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模型的简例
某一个工作人员每日的工作是处理文件,他从每天开始工作时即处 理文件,直至文件处理完毕或工作结束,每一个文件处理完毕后开 始下一个文件的处理,工作间隔一小时休息一次,休息时间为5分 钟,但必须是在一个文件处理完毕之后。假设不考虑当天收到的文 件,那么文件的数量可以预置,并随着每个作业的完成递减,直至 为零。
在连续系统的数字仿真中,时 间通常被分割成均匀的间隔, 并以一个基本的时间间隔计时。
在连续系统仿真中,系统动力 学模型是由表征系统变量之间 关系的方程来描述的。
仿真的结果为系统变量随时间 变化的时间历程。
1.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 离散事件仿真时钟的演变方法有哪些?
– 时间离散
系统只在一些特定的时刻,即={t1 , t2, …}上被考察。通常, 为了便于研究,各时间间隔选定为整常数,Δt=常数。
——Petri网
第一章 离散事件仿真的概述
1.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1.2 生产系统仿真的特征 1.3 服务系统仿真的特征 1.4 离散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
1.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 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按照某些规律结合起来的,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 系统有哪些种类? – 连续系统 & 离散系统 —— 变量状态 – 静态系统 & 动态系统 —— 时域状态 – 确定系统 & 随机系统——存在随机变量 – 单变量系统 & 多变量系统 —— 自由度数量
l 仿真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机时。这一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正在逐 步得到解决。
l仿真需要大量实际的、准确的数据,这是一般企业所难以提供的,因 此对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带来了影响,导致了人们对仿真能力的怀疑。 总之,正是由于上述的种种因素,是人们对仿真留下了不好的印 象。这里还要说明的是:仿真只是计算机编程的一种游戏,游戏的 规则来自于问题的本身,游戏的范围也是问题所约定的。

【系统】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系统】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关键字】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Modeling and Simulation)课程编码:学分:2.5总学时:40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先修课程:生产计划与控制、工程统计学、工程数学、运筹学、计算机编程技术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建模与仿真》是面向工程实际的应用型课程,是工业工程系的主导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初步运用仿真技术来发现生产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并通过改进措施的实现,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堂教育和上机训练,能了解如何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生产系统的布置和调度管理。

并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能够实现的功能。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步骤。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使学生掌握或提高系统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系统化管理生产打下根底。

二、教学基本要求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应该达到:1.全面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框架内容以及理论和方法;2.掌握仿真的概率统计根底知识。

3.掌握供理论模型建模方法。

4.掌握仿真模型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5.熟练应用建模理论,对排队系统、库存系统、加工制造系统进行建模仿真。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是仿真技术的重要领域,在规划论证、方案评估、计划调度、加工制造、产品试验、生产培训、训练模拟、管理决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本课程深入地介绍了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仿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突出对理论建模方法和计算机实现技术的讲解,对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仿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 4学时本章分析了系统和制造系统定义、组成与特点,介绍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步骤,并给出应用案例。

本章教学目标: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常用术语及常用的仿真软件,了解仿真技术的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理解系统与制造系统的定义及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概念及系统、模型与仿真之间的关系。

掌握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步骤。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1.4 系统性质
• 自然 vs. 人造系统 (Natural vs. Man-made ) • 静态 vs. 动态系统 (Static vs. Dynamic) • 物理系统 vs. 抽象系统 (physics vs. Abstract) • 开环 vs. 闭环系统 (open vs. Closed)
课程登记
办公室 17413 办公室 17411 办公室 17409
100.00 76.00 60.00
100.00
40.00 使用欧元
FK1,I1 当地货币
存储 17113
办公室 17117
销售 PK,FK2,I2 PK,FK1,I1 PK PK 产品编号 国家/地区名称 年号 季度号 nr销售单位 建筑物职能 PK,FK1,I2,I1 PK
D
PK U1 U1 FK1,I1,U1
产品编号 人员 ID
C
立方体立方体立方体 17468 17467 17465 立方体立方体立方体 17460 17461 17463
考试 PK 考试 ID 证书级别
人员 ID 公司名
PK
办公室 17403
申请状态 状态代码 状态名
存储
申请 PK 证书级别 PK,FK1,I2,I1 人员 ID PK,FK3,I4 产品编号
货币 PK U1 货币代码 货币名称
课程登记1
H
人员 ID 课程会话 ID 注册日期 完成标记 确认日期 货币转换 转换至 转换源 转换日期 速率 PK U1
办公室 17202 办公室 17204 办公室 17206
F
G
立方体立方体立方体 17498 17497 17495
邮区 PK,FK1,I1 PK 国家/地区 邮政编码 州/省代码 城市名

流水线生产系统WITNESS建模与仿真

流水线生产系统WITNESS建模与仿真

运行仿真模型
启动仿真模型,观察生产线的 运行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定义元素
在WITNESS软件中定义生产线 上的各种元素,包括实体、设 备、缓冲区等。
建立逻辑关系
定义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 物料流动的方向、设备之间的 加工顺序等。
分析仿真结果
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生 产线存系统中各个实体 的状态变化,如设备状态、在制 品状态等,有助于分析系统的动 态行为。
数据表
数据表可以详细列出仿真过程中 产生的各项数据,如生产数量、 设备利用率、在制品库存等,便 于进行定量分析。
仿真结果数据统计与分析
生产效率分析
通过统计仿真过程中的生产数量和时间,计算 生产效率,评估流水线生产系统的产能。
包括设备故障率、维修时间、 产品加工时间等实际生产数据。
建立仿真模型
利用WITNESS软件建立流水 线生产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 设备、缓冲区、物料流等元素
的定义和属性设置。
参数设置
根据实际数据和仿真目标,设 置仿真模型的运行参数,如仿
真时间、随机数种子等。
仿真运行与结果
运行仿真模型
启动WITNESS软件,加载仿真模型,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仿真运 行。
监控仿真过程
实时观察仿真运行过程中设备状态、物料流动等情况,确保仿真过 程的顺利进行。
结果输出与统计分析
在仿真结束后,导出仿真结果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 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05
WITNESS仿真结果分析
仿真结果可视化展示
甘特图
通过甘特图展示流水线生产系统 中各个工序的开始时间、结束时 间以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直 观地反映生产流程。
均衡性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图文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图文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图文
新疆大学实验教学报告
题目:指导老师:业:级::
李明靳雷光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工业工程工业11-1
2022年1月15日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学生姓名:所属院系:专班完成日期
实验报告
实验一Fle某im软件的认识
内容一:1、建立带返工的产品制造模型(抓图)
2、观察队列平均队长、顾客到达率、队列中顾客平均等到时间。

答:系统的整体运行时间是:102.8。

发生器的运行数据是:output:192;blocked:0.0%
处理器1的数据是:output:206,%idle:7.7,%proceing:92.3。

由上述数据得队列平均队长=(17+22)/2=20;
顾客到达率也就是处理器1的处理到达的货品的处理率为:92.3%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是暂存区的平均等待时间:4.1。

对于一台处理器的返工制造模型把处理器的工作时间参数和发生器工
作时间的参数设置为一致,暂存区也有货物并且平均等待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可以试着增加处理器,以减少单台处理器的任务。

内容二:建立物料搬运系统模型1(抓图)
内容三:建立物料搬运系统模型2抓图)
内容四:建立物料搬运系统模型3(抓图)
内容五:建立货物运输模型1(抓图)
内容六:建立货物运输模型2(抓图)
实验二用E某pertFit软件进行分布拟合
内容一:连续随机变量的理论分布拟合的直方图及拟合结果。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涉及到了生产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生产流程、设备、人员、物料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生产系统的运作原理,掌握建模与仿真的方法,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等。

其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生产系统的运作过程,了解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生产流程的规划与优化。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仿真软件,如Arena、Simulink等,对生产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

通过建模,我们可以将生产系统抽象成一个数学模型,包括各种设备、物料、人员等,然后通过仿真,模拟生产系统的运作过程,观察各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从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实验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设备故障、物料短缺、人员不足等,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可以让学生了解到
生产系统的运作原理,掌握建模与仿真的方法,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等,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生产系统建模仿真的5个步骤

生产系统建模仿真的5个步骤

生产系统建模仿真的5个步骤在制造业中,生产系统的建模仿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通过以计算机模型为基础的仿真模拟,可以有效地预测生产系统的运作表现,定位潜在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优化。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生产系统建模仿真的5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仿真目标在进行生产系统建模仿真前,首先要确定模拟系统的目标是什么。

根据模拟目标的不同,建模仿真的方法和难度也会不同。

例如,如果要研究生产系统的瓶颈,就需要选取合适的指标来衡量系统瓶颈的程度,从而确定模拟目标。

第二步:收集数据建模仿真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持,这些数据包括生产线上的工作流程、机器人的运作、人员的操作规程等等。

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模型,是建模仿真的前提。

第三步:设计模型在收集到合适的数据后,开始设计模型也是一项关键过程。

设计模型是仿真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元件的组成、元件之间的关系,同时要留意各种元件之间的交互、反馈等动态调整。

第四步:运行仿真在设计完成后,就可以对建模仿真进行计算机模拟了。

仿真主要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进行,在计算机模拟的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可以按照不同的规则进行测试和模拟,从而找到合理、最优的路线规划和管理方法。

第五步:验证模型完成仿真模拟后,还需要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以保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验证时需要比较各个仿真结果,分析和推测系统的特性、性能、缺陷等等,以便开展下一步的系统优化和改进。

结语通过以上的五个步骤,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制造生产系统的各种特性和优化方案,力求提供最优的生产规划。

与此同时,建模仿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涵盖了从TXFX零件生产系统到大型制造企业生产网络,其应用价值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大。

生产系统建模仿真分析

生产系统建模仿真分析

生产系统建模仿真分析系统(system)是由若干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

根据系统状态变化的时间连续性与否,可将系统分为连续系统(continuous system)和离散系统(discrete syste m)。

其中,离散系统是指系统的全部或关键组成部分的变量具有离散信号形式,系统的状态在时间的离散点发生突变的系统。

描述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对象(object)、属性(property)、活动(activity)、输入输出(I/O)。

“对象”又称为“实体(entity)”,它确定了系统的构成和边界,可区分为临时对象与永久对象,在系统中只存在一段时间的对象叫做临时对象,比如顾客、工件、工人等,它们一般是流动的,永久驻留在系统中的对象则叫永久对象,比如服务台、设备等,它们一般是静止的。

“属性”描述了每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活动”定义了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确定了系统状态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输入输出”描述了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物质和信息交互。

1生产系统建模仿真的目标在生产系统建模领域,有许多经典的分析与优化问题,比如车间布局规划与重构、生产线平衡分析、车间计划调度、物流路径规划、物流调度、故障分析与维修决策等等,大量学者利用运筹学(O R)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然而由于实际生产系统的复杂性,这些成果往往难以直接用于解决工程问题。

通过建模仿真手段对生产系统进行分析,由于更容易模拟实际生产过程,并且分析手段全面,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生产系统建模仿真的根本目的在于:(1)在系统布局设计阶段,通过生产与物流活动的仿真,对系统运行性能进行定量分析,提前发现问题,为系统结构设计、资源分配、方案比选等提供数据决策支持,以保证系统设计的科学性、经济性、鲁棒性;(2)在系统运行与持续优化阶段,建立物理生产系统的数字孪生,通过基于数字空间的仿真试验与优化,识别生产瓶颈,优化运行参数,评估系统在不同调度策略下的性能,确定高效的作业计划和调度方案,辅助生产决策,提高物理系统的综合运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Modeling and Simulation) 课程编码:学分:2.5总学时:40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先修课程:生产计划与控制、工程统计学、工程数学、运筹学、计算机编程技术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建模与仿真》是面向工程实际的应用型课程,是工业工程系的主导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初步运用仿真技术来发现生产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并通过改进措施的实现,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堂教育和上机训练,能了解如何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生产系统的布置和调度管理。

并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能够实现的功能。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步骤。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使学生掌握或提高系统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系统化管理生产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应该达到:1.全面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框架内容以及理论和方法;2.掌握仿真的概率统计基础知识。

3.掌握供理论模型建模方法。

4.掌握仿真模型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5.熟练应用建模理论,对排队系统、库存系统、加工制造系统进行建模仿真。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是仿真技术的重要领域,在规划论证、方案评估、计划调度、加工制造、产品试验、生产培训、训练模拟、管理决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本课程深入地介绍了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仿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突出对理论建模方法和计算机实现技术的讲解,对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仿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 4学时本章分析了系统和制造系统定义、组成与特点,介绍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步骤,并给出应用案例。

本章教学目标: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常用术语及常用的仿真软件,了解仿真技术的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理解系统与制造系统的定义及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概念及系统、模型与仿真之间的关系。

掌握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步骤。

本章教学重点: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原则及基本步骤。

本章教学难点: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原则及基本步骤第一节系统与制造系统 0.3学时(一)什么是系统(二)制造系统的组成与特点第二节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

0.3学时(一)系统、模型与仿真的关系(二)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特点第三节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

0.3学时(一)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特点分析(二)制造系统类型及建模元素(三)制造系统仿真的功能分析第四节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步骤 0.4学时第五节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案例分析 0.5学时(一)连杆生产线的组成与功能分析(二)连杆生产线仿真模型的构建(三)仿真逻辑的分析与定义(四)仿真结果分析及系统优化第二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 2学时本章在分析离散事件系统模型的分类和元素组成的基础上,介绍了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本章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系统建模方法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离散事件系统及其建模分类。

理解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基本元素及仿真程序的基本结构。

掌握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本章教学难点:概率统计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第一节离散事件系统及其模型分类 0.1学时第二节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基本元素 0.2学时第三节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程序的基本结构 0.2学时第四节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 1.5学时(一)分析与综合 0.1学时(二)抽象与概括 0.1学时(三)归纳与总结 0.1学时(四)演绎与推理 0.1学时(五)比较与类比 0.1学时(六)概率统计法 0.3学时(七)层次分析法 0.3学时(八)模糊评价法 0.4学时第三章仿真的概率统计基础 6学时介绍随机变量、概率函数、随机数;均匀的连续分布随机数及其生成;各种离散分布随机数的产生;非均匀的连续分布随机数及其产生。

本章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变量的方法。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分布假设检验。

理解常用的概率分布。

掌握系统概率分布的模型,伪随机数及其生成,掌握常用随机变量的生成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伪随机数的生成及常用随机变量的生成。

本章教学难点:随机变量的生成方法。

第一节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 0.5学时第二节常用的概率分布 1.5学时(一)离散型分布 0.5学时(二)连续型分布 0.5学时(三)系统概率分布模型 0.5学时第三节分布假设与检验 1学时(一)分布类型假设 0.5学时(二)分布参数估计 0.4学时(三)分布假设检验 0.1学时第四节伪随机数及其生成1学时(一)伪随机数 0.5学时(二)伪随机数生成方法 0.4学时(三)伪随机数序列的检验和确认 0.1学时第五节随机变量的生成算法2学时(一)常用随机变量的生成方法 1学时(二)常用分布的随机变量生成 1学时第四章理论模型的建模方法 8学时本章以制造系统为对象,介绍了系统建模的主要方法,如实体流图法、活动循环图法、petri网方法等。

本章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系统建模的方法,能对实际系统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建模。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Euler网的方法。

掌握实体流图、活动循环图、Petri网建模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实体流图、活动循环图、Petri网建模方法。

本章教学难点:Petri网建模方法。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术语 0.5学时第二节实体流图法 2学时(一)实体流图 1.5学时(二)实体流图模型的人工运行 0.5学时第三节活动循环图法 2学时(一)活动循环图 1.5学时(二)ACD模型的人工运行 0.5学时第四节Petri网的方法3学时(一)Petri网的定义及其建模方法 1学时(二)网系统 1学时(三)Petri网的特性 0.5学时(四)小结 0.5学时第五节Euler网的方法0.5学时(一)Euler网 0.5学时第五章仿真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4学时本章分析了常用的仿真调度策略和仿真时钟推进机制,对仿真模型进行设计,并且通过计算机实现仿真模型。

本章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策略,能够进行仿真模型设计,并通过计算机实现。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理解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策略。

掌握仿真模型设计,模型的计算机实现。

本章教学重点:仿真模型的设计。

本章教学难点:仿真模型的计算机实现。

第一节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策略 2学时(一)事件调度法 0.5学时(二)活动扫描法 0.5学时(三)三段扫描法 0.5学时(四)进程交互法 0.5学时第二节仿真模型设计 1.5学时(一)面向事件的仿真模型 0.5学时(二)面向活动的仿真模型 0.5学时(三)面向进程的仿真模型 0.5学时第三节仿真模型的计算机实现 0.5学时(一)简单排队系统模型的C++语言实现第六章仿真结果分析与模型校验 4学时本章简要介绍了系统建模与仿真中的校核、验证以及确认的概念和方法。

本章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建模与仿真校核、验证的基本方法。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建模与仿真校核、验证的意义及基本概念和原则。

掌握建模与仿真校核、验证的基本方法本章教学重点:几种常用的模型验证的基本方法。

本章教学难点:灵敏度分析。

第一节校核、验证及确认概述 1学时(一)校核、验证及确认的基本概念 0.3学时(二)校核、验证及确认基本原则 0.3学时(三)校核、验证及确认的实施过程 0.4学时第二节建模与仿真校核、验证的基本方法 1.5学时(一)建模与仿真的校核与验证技术 0.5学时(二)模型验证的常用方法 1.5学时第七章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应用 6学时本章应前面所学知识针对几种常见的离散系统进行分析,并进行仿真模型设计。

本章教学目标:掌握几种常见的离散系统建模实例分析,并学会应用于其它类似系统。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几种常用系统的基本知识。

掌握几种常用系统模型建立的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几种常用系统模型建立的方法。

本章教学难点:系统建模。

第一节排队系统仿真 2学时(一)基本知识 0.2学时(二)系统建模 1学时(三)仿真实例 0.8学时第二节库存系统仿真 2学时(一)基本知识 0.2学时(二)系统建模 1学时(三)仿真实例 0.8学时第三节加工制造系统仿真 2学时(一)问题描述 0.2学时(二)系统建模 1学时(三)仿真实例 0.8学时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实验(一) 简单排队系统模型的C++语言实现2学时实验(二) 服务排队系统的仿真2学时实验(三) 库存系统的仿真程序编制和系统优化仿真2学时实验(四) 生产系统的仿真建模和仿真运行2学时初步了解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及仿真建模的基本方法,学会仿真的操作。

《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参考书教材:《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王维平,2007年,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苏春编著,2008年,机械工业出版社《Simulation Modeling and Analysis》,Law Averill M.,Kelton W. David,1982,McGraw Hill Inc。

《现代生产物流及仿真》,张晓萍等编著,199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五、说明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用的Witness仿真软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