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要举手发言》精品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要举手发言》教案
最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要举手发言》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地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课堂上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举手发言的思考。
2. 讲述举手发言的好处: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锻炼自信心,增进与同学之间的交流。
3. 分析为什么有些同学不敢举手发言:害怕回答错误,担心被同学嘲笑等。
4. 教授如何勇敢地举手发言:提前准备,积极参与,不怕失败。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讲述一个发生在课堂上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举手发言的重要性。
2. 讲述举手发言的好处,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义。
3. 分组讨论:分析为什么有些同学不敢举手发言,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顾虑。
4. 教授举手发言的方法:提前准备,积极参与,不怕失败。
5.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发言练习,鼓励他们勇敢地举手发言。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发学生对举手发言的思考。
2. 讲授法:讲解举手发言的好处,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
3.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不敢举手发言的原因,增进彼此了解。
4. 情景模拟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发言练习,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了解他们是否敢于举手发言。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表达能力。
3. 学生心理素质:关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自信心和勇气,判断他们是否克服了恐惧心理。
六、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制作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课件,用于课堂导入。
2. 讨论卡片: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着不同原因,用于分组讨论环节。
3. 发言模板:为学生准备一份发言模板,帮助他们组织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利用课件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举手发言的重要性。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要举手发言》教案
最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要举手发言》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2. 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紧张等心理障碍,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举手发言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是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交流。
2. 克服心理障碍:引导学生认识胆怯、紧张等心理障碍,学会调整心态,自信地举手发言。
3. 尊重他人:教育学生尊重老师和同学,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批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紧张等心理障碍,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2. 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举手发言,提高表达能力。
3.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举手发言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游戏道具等。
2. 安排课堂座位,确保学生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讨论和游戏。
3. 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有序进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课堂上的举手发言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举手发言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明白举手发言对个人和课堂的好处。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境下如何举手发言,以及举手发言的正确方式。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经验,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6. 游戏环节: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举手发言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游戏环节:评价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以及对举手发言的掌握程度。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要举手发言》教案
最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要举手发言》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举手发言对个人成长和交往能力的益处。
1.2 教学内容:引入心理健康的话题,讨论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分享积极举手发言的好处,如提高自信、增强沟通能力等。
1.3 教学活动:开场游戏:心理健康知识问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心理健康和举手发言的认识和体会。
第二章:认识心理健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
2.2 教学内容: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讨论积极心理健康的表现,如快乐、自信、积极面对困难等。
2.3 教学活动:小组分享:让学生讨论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分享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制作心理健康海报:让学生分组制作海报,展示积极心理健康的特点。
第三章:举手发言的好处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举手发言对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讨论举手发言的好处,如提高自信、增强沟通能力等。
分享一些举手发言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举手发言的场景,体会举手发言的乐趣。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举手发言的经验和感受。
第四章:举手发言的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举手发言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自信和勇气。
4.2 教学内容:介绍一些举手发言的技巧,如准备充分、简洁明了等。
讨论如何在不同的场合下运用举手发言技巧。
4.3 教学活动:小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举手发言,互相指导和反馈。
分享经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举手发言中的经验和心得。
第五章: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讨论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如积极思考、乐观态度等。
举手发言心理活动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举手发言心理活动课篇一:心理健康教案《相信自己,我能行》相信自己,我能行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自信”对于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2、帮助学生的找到自信,教给学生增强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知道什么叫自信,怎样做才能增强自信。
设计意图:自信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很关键的,然而很多孩子,特别是山区的孩子缺乏自信。
在学习时遇到困难就退缩,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很小;面对挫折就伤心流泪,对自己信心不足。
针对这些现象,希望通过开展“相信自己,我能行”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孩子们找到自信,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以平常心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孩子们,在上课之前,我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有谁愿意来回答老师这问题?(看学生举手情况)出示问题:1+1=?你们看,问题就那么简单,却为难了不少同学。
是你们不会答吗?不对,那是因为你们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相信自己会回答。
其实,成功的机会,往往是留给那些有自信,有准备的人。
人一旦没了自信,那将会失去很多,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我能行。
(板书课题)过渡:你们相信老师的话吗?下面老师为你们带来这样一个故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二、故事中领悟自信1、课件出示:《小泽征尔胜于自信的故事》2、读了这个故事之后你想说些什么?是啊,有自信心的人,才会有所进步,有所成功,那自信是什么?3、什么是自信:自信其实就是要从点滴的进步开始,就是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勇于改正,就是要为自己鼓掌加油,就是要勇敢的面对失败,百折不挠,就是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闪光,就是信任自己,对自身发展充满希望。
孩子们,你们有自信吗?4、自信心问卷调查。
好了,孩子们,现在不管你们有没有自信那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下面的活动我一定会让你们没有自信的变得自信,有自信的变得更有自信,请看图。
三、活动中找到自信1、出示凡高《星光灿灿》a、课件出示《星光灿灿》b、说说你看见了什么?c、老师告诉你们这幅画被称为世界名画呢,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的调色技术很高超,而被艺术鉴赏家们推为世界名作。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二课我也能举手发言-我有点怕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二课我也能举手发言-我有点怕第一部分: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自信举手发言,并通过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来加强心理健康。
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将能够:1. 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害羞或不自信地举手发言,并掌握改善这种情况的方法。
2. 学会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在小组或班级中分享。
3. 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学会探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并将这些洞察力应用到自己生活中。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1. 讨论为什么有些人会害羞或不自信地举手发言首先,学生需要了解人们害羞、紧张或不自信的原因可能是:a. 害怕被其他人嘲笑或批评。
b. 不自信自己的表达能力。
c. 害怕自己的想法或意见被拒绝或忽视。
教师可以通过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让他们思考以上三个原因,激发他们对话和互动。
尽量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2. 提供自信的举手发言技巧和沟通技能一些整合高效的技巧和沟通技能将帮助那些害羞或不自信个体增强自信心且更好地表达自己:a. 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进行合理化辩解。
告诉他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往往是很合理的,试着为自己辩解,还有其他的同学也会同情并尊重你。
b. 为自己的提问和意见积极的做出说明。
这对那些对社交不确定的人很有用,如用“我同意,但会不会…”等称述句语,来降低他们说话不确定和焦虑的可能性。
c. 使用真诚的表情与身体语言。
思考你的语气、姿态和肢体语言,并通过真诚、积极地表达信心和支持,来增强你所说的话的意义。
d. 尝试在一个私人松散的环境中互动。
进一步指出,在良好的私人松散环境中交流和社交,会矫正社交不安和不自信行为。
3. 通过小组活动来实践沟通技巧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组成小组,选择一个话题并尝试分享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讨论的技巧来提高自身沟通技巧,如确保自己的听众明白你的意图,以及尝试深入挖掘和了解你的同伴的看法和想法。
第二十二课《我也能举手发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
第二十二课《我也能举手发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针对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举手发言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举手发言以及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习惯。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举手发言是课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课堂氛围。
2. 培养学生主动举手发言的意识和勇气,增强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提高表达清晰、准确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发言、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克服害怕被评判、担心回答错误的顾虑,增强自信心。
2.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提高表达清晰、准确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举手发言的重要性和正确姿势。
2. 准备小卡片,上面写有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情境,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实例,引起学生对举手发言的重视和兴趣。
2. 认识举手发言的重要性:通过PPT课件,展示举手发言的好处,如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自信心等。
3. 学习如何举手发言:通过PPT课件和示范,教授学生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堂上的举手发言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经验和感受,互相学习和鼓励。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反思自己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板书设计:1. 主题:《我也能举手发言》2. 副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3. 教学目标:认识举手发言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培养积极发言的习惯4. 教学内容:举手发言的好处、正确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模拟实践、小组讨论5. 教学难点:克服害怕被评判、担心回答错误的顾虑,提高表达清晰、准确的能力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家长了解举手发言的重要性和正确姿势。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二十二课 我也能举手发言|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二十二课我也能举手发言|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主动举手发言的习惯。
-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发言技巧,如清晰表达、有序思考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举手发言。
- 采用正面激励和同伴互助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敢于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主题- 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意义。
- 举手发言的正确姿势和时机。
- 发言时的声音、表情和语言组织。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主动举手发言的习惯。
- 指导学生如何清晰、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帮助内向或胆怯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敢于举手发言。
- 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发言。
教具与学具准备- 课堂模拟道具(如小动物玩偶、故事书等)。
- 小组讨论记录纸。
- 学生自制的发言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 利用故事或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课堂上举手发言。
新课内容展示- 讲解并示范举手发言的正确姿势和时机。
-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举手发言。
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练习举手发言。
- 每组选择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发言顺序和记录发言内容。
全班分享- 每组派代表在全班分享他们的练习成果。
- 鼓励其他学生给予正面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困惑。
板书设计- 主题:“我也能举手发言”- 副积极发言,展现自我- 核心内容:举手发言的正确姿势、时机和表达技巧作业设计- 学生制作自己的发言卡片,记录下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内容。
- 家长参与,鼓励学生在家里模拟课堂情境,练习举手发言。
课后反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二课我也能举手发言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二课我也能举手发言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二课我也能举手发言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1)掌握正确的举手发言方式;(2)了解在公共场合和小组中举手发言的重要性;(3)掌握倾听他人发言的技巧和规范。
1.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2)培养学生尊重别人思想和意见的能力;(3)提高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沟通表达的能力。
1.3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3)增强学生在小组等集体活动中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2.教学内容2.1课前准备(1)制作一张简单的举手发言规范图;(2)准备一些小组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2.2课堂教学(1)引入老师拿出举手发言的规范图,引导学生谈论一下自己在上课时举手发言的经历,如何能让自己快速地举手,主要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等。
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2)新课讲解1. 介绍正确的举手发言方式,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应该快速地举手,同时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以尊重老师和其他同学。
2. 引导学生理解在公共场合和小组中举手发言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为了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是因为听到其他人的观点也是学习和成长的方法之一。
3. 讲解倾听他人发言的技巧和规范,如平和和礼貌的语气、注视对方的眼睛等。
(3)巩固设计几个小组活动,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为目的,让小组成员轮流进行发言,并且互相倾听对方的观点。
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改善自己的沟通能力,也可以与他人建立联系,增强自己在集体中的归属感。
(4)拓展让学生继续思考自己在平时举手发言时应该注意的地方,以及在不同情境中举手发言的方式和规范。
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如何在国际学生的社区中进行交流的技巧。
3.教学方法3.1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互相倾听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增强其沟通表达的能力和互相关注的能力。
3.2师生互动教学。
第十一课 我要举手发言
我要举手发言活动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迈出幼儿园大门,告别无忧无虑、嬉戏玩耍的学前时期,心理的各个方面尚处于幼稚阶段;在学习上,他们缺乏主动性,需要大人督促。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
帮助学生学会听课,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身。
【修改】活动目标:1、知道上课用眼、用耳、用脑的重要,初步学会专心听讲的方法。
2、懂得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后发言,初步养成发言声音响亮的习惯。
活动准备:1、了解学生对眼睛、耳朵在上课时的作用知道多少。
2、一只眼睛模型,一只耳朵模型。
适合年级:一年级活动过程:1、出示模型导入:出示眼睛模型。
提出问题:小朋友,这是什么?你知道眼睛有什么用处?对呀!解放军叔叔用眼睛来保卫祖国,科学家用眼睛来搞科学实验,工人叔叔用眼睛来制造机器,农民伯伯用眼睛来插秧、锄草。
我们小朋友要用眼睛来学本领。
2、激情明理导行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的小朋友会用眼睛来学习,有的小朋友却不会用眼睛来学本领。
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1)游戏明理:“人体照相机”。
老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一位同学用眼睛看老师,另一位背超着老师,眼睛看不到老师。
教师拿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我是小学生”。
请这两位同学讲,老师卡片上写了什么字?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位小朋友讲得出,另一位讲不出?(2)怎样才算会用眼睛呢?讨论后归纳:老师讲话,眼睛看着老师;老师写字,眼睛看着黑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同学发言,眼睛看着同学;读书时,眼睛看着书本。
(3)训练用眼“听”指挥。
教师用不同内容训练学生用眼。
如老师讲话,同学发言,翻书朗读等等。
学习儿歌:眼睛眼睛很重要,学好本领少不了。
老师讲课看老师,同学发言看同学。
看图看书要仔细,边看边想动脑筋。
认认真真学本领,学会用眼顶重要。
(4)出示耳朵模型明理。
耳朵和眼睛是好朋友,眼睛是人体的照相机,耳朵是人体的录音机,它能把听到的声音都录在脑子里,所以我们学习也要学会用耳朵。
我会举手来发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一年级
我会举手来发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一年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和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堂举手发言的意义和作用2. 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3. 课堂纪律和尊重他人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课堂举手发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到课堂举手发言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强调课堂纪律和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举手发言,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5.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堂上的举手发言场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我会举手来发言2. 课堂举手发言的意义和作用3. 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4. 课堂纪律和尊重他人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提高课堂举手发言的计划,并付诸实践。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要举手发言》教案
最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要举手发言》精品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举手发言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举手发言的定义和意义。
2. 讨论为什么要在课堂上举手发言。
教学活动:1. 开场游戏: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奖励积极举手的学生。
2. 讲解举手发言的意义和好处。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第二章:培养举手发言的习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举手发言的习惯对学习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养成举手发言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举手发言的习惯对学习的影响。
2. 分享一些培养举手发言习惯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观看短片:播放一个关于培养学生举手发言习惯的短片。
2. 讲解和分享:老师讲解举手发言的习惯对学习的影响,分享一些培养举手发言习惯的方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培养举手发言的习惯,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第三章:克服害羞和紧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害羞和紧张对举手发言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克服害羞和紧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害羞和紧张对举手发言的影响。
2. 分享一些克服害羞和紧张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情境,鼓励他们克服害羞和紧张。
2. 讲解和分享:老师讲解害羞和紧张对举手发言的影响,分享一些克服害羞和紧张的方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克服害羞和紧张,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第四章:有效表达和倾听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效表达和倾听对举手发言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有效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有效表达和倾听对举手发言的重要性。
2. 分享一些有效表达和倾听的方法。
教学活动:1.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课堂上有效表达和倾听的情境。
2. 讲解和分享:老师讲解有效表达和倾听对举手发言的重要性,分享一些有效表达和倾听的方法。
我会举手来发言(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一年级
我会举手来发言(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一年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课堂参与习惯。
2.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发言,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堂举手发言的意义和作用2. 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3. 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发言的重要性4. 课堂互动游戏和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课堂举手发言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课堂参与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发言,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课堂活动道具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课堂举手发言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课堂举手发言的意义和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 活动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发言。
4. 总结提升:通过PPT课件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课堂举手发言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课堂参与意识。
5. 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我会举手来发言2. 主题:课堂举手发言的意义和作用、正确的举手姿势和发言技巧、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发言的重要性3. 副培养良好的课堂参与习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意识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关于课堂举手发言的相关习题2. 结合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课堂举手发言的心得体会3. 与家长分享课堂所学,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共同培养良好的课堂参与习惯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要举手发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最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要举手发言》精品教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举手发言的重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2. 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举手发言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地参与课堂讨论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不气馁,勇敢尝试的精神。
2. 引导学生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尊重他人,遵守纪律。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相关教学材料:《我要举手发言》教材、PPT、教学视频等。
2. 教学道具:举手牌、奖励贴纸等。
学生准备:1. 提前阅读《我要举手发言》教材。
2. 准备相关话题,以便课堂上进行讨论。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要举手发言》。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举手发言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意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在课堂上勇敢地举手发言。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提出讨论话题。
2. 学生围绕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小组成员积极举手发言。
四、实践环节(5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堂举手发言的场景。
2. 其他学生观看后,给予评价和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在小组讨论中尊重他人,遵守纪律。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在小组讨论中如何做到举手发言。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敢举手发言,并在讨论中尊重他人。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 我也能举手发言教案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我也能举手发言》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节《我也能举手发言》。
本节课主要讲解如何克服发言恐惧,提高自信心,以及如何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和发言。
教材内容简洁明了,易于理解,适合教师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发言恐惧的原因和表现;2.掌握克服发言恐惧的方法;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发言恐惧的原因和表现,克服发言恐惧的方法;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和发言。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为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还比较薄弱,需要教师有耐心地引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较大,需要教师灵活掌握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课堂上的发言情况,让学生了解发言的重要性和影响。
2.讲解新知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发言恐惧的原因和表现,以及克服发言恐惧的方法。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发言恐惧的原因:害怕被评价,害怕被嘲笑,害怕被否定等;(2)发言恐惧的表现:心跳加速,手汗,紧张不安等;(3)克服发言恐惧的方法:多练习,积极参与,自信表达等。
3.新知练习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帮助学生练习发言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2)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模拟不同情境下的发言和表达,如面试、演讲等;(3)个人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个人表达,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4.课堂总结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发言恐惧原因:害怕被评价,害怕被嘲笑,害怕被否定等表现:心跳加速,手汗,紧张不安等克服方法:多练习,积极参与,自信表达等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比较顺利,学生们积极参与,并且在练习中表现出了很好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发言要举手大班教案
发言要举手大班教案教案标题:发言要举手大班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遵守课堂纪律,包括发言要举手的规定。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举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2. 举手示范道具(例如手势卡片或举手标志)3. 学生奖励系统(例如奖励贴纸或小奖品)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堂纪律的注意。
2. 引导学生讨论和回答以下问题:- 在课堂上,我们为什么要有纪律?- 为什么发言要举手是一种好的课堂行为?讲解(10分钟):1. 使用PPT或黑板,向学生解释为什么发言要举手是一种好的课堂行为。
2.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为什么举手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管理课堂?- 为什么举手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聆听和交流?示范和练习(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正确的举手示范,并解释每个步骤的含义:- 坐直身体,保持安静。
- 举起一只手,示意老师。
- 等待老师点名或示意可以发言。
2. 分发举手示范道具给学生,让他们模仿示范进行练习。
3. 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模拟课堂情景,练习正确的举手方式。
巩固和评估(10分钟):1. 进行课堂游戏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举手规则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3. 鼓励学生互相监督,提醒彼此遵守发言要举手的规定。
总结(5分钟):1.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发言要举手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举手的技巧,例如家庭讨论或其他社交场合。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与学生议会或班级讨论,让他们有机会实践和展示正确的举手方式。
2. 鼓励学生在其他课堂中,如音乐、体育或艺术课程中分享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并遵守发言要举手的规定。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发言要举手大班教案
发言要举手大班教案教案标题:发言要举手大班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发言要举手的基本原则。
2. 学生能够在课堂中遵守发言规则,提高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
3. 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上面标有“举手”、“等待”等关键词。
2. 课堂规则海报或标语。
3. 讨论和分享的话题或问题。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图片或卡片,上面标有“举手”、“等待”等关键词。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询问他们对这些关键词的理解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规则海报或标语,强调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与发言要举手的关系。
探究:1. 向学生解释发言要举手的原则和意义,例如:举手可以让老师知道你有问题或想要发言,等待可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讨论,提高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
2. 通过示范,让学生模仿正确的举手姿势和等待方式。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一个讨论和分享的话题或问题。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依次举手发言,其他组员等待轮到自己发言。
实践:1. 整合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全班讨论。
鼓励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同时提醒他们遵守发言要举手的原则。
2. 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总结:1. 回顾发言要举手的原则和意义,强调它对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参与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拓展活动:1. 在其他课程中继续强化发言要举手的原则和意义。
2. 定期进行课堂规则和发言要举手的复习和巩固。
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是否遵守发言要举手的原则,以及他们在讨论和分享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同时,收集学生对发言要举手的理解和意见的反馈。
最新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设计方案《积极举手我能行》精品教学设计
设计方案名称:《积极举手我能行》心理健康辅导活动一、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自信、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态度;2.帮助学生养成乐于分享、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3.提升学生集中注意力和有效表达的能力;4.促进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和合作。
二、活动准备:1.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2.图片、图片卡片、贴纸等奖励物品;3.固定制作大手的卡纸、画笔;4.班级公示栏。
三、活动步骤:第一步:引入活动(10分钟)1.导入:老师带领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怎么样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小朋友呢?”2.探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分享和讨论的方式,了解“举手”在课堂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步:课堂互动(20分钟)1.游戏环节:老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快乐举手”游戏。
规则是: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听到问题后,迅速举手回答。
回答正确的小组获得一张图片卡片。
2.学习活动:老师通过课件或板书的形式,设计一个小故事或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第三步:实践运用(25分钟)1.拓展活动:老师在课堂上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场景,引导学生通过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如:“你们班想改变什么?为什么要改变?怎样才能改变?”2.小组合作:老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发放大手的卡纸和画笔。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发言代表,用大手写下“我能行”的宣言,并将大手贴在班级公示栏上。
第四步:总结回顾(15分钟)1.总结:老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和目标,回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2.表扬和讨论:老师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表扬孩子们的勇敢和自信,并引导学生讨论在今后课堂中如何更好地运用举手答题的方式。
四、活动延伸:1.在课堂中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次提醒学生积极举手,鼓励他们勇敢回答问题,并适时给予奖励和表扬。
2.在班级公示栏上定期更换和展示学生的“我能行”大手,以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和鼓励。
五、活动评估:1.观察评估:a.学生在课堂中能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b.学生在分享和讨论中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c.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和交流情况。
第二十二课《我也能举手发言》(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
第二十二课《我也能举手发言》(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能够知道与发言相关的技能和知识;2.能够掌握自信心、语言表达和表达技巧的提高方法;3.能够在团队中快乐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1.发言的技能和知识;2.发言的心理与人际互动。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通过学生实践、调查以及互相交流,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经验和心理出发,探究“为什么有些人擅长发言,而有些人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二部分:概念解释在这部分中,教师将向学生介绍与发表观点相关的一些技能和知识。
课件包括以下内容:1.发言的技能:如何掌握发言的时机、发声和目光交流;2.发言的知识:如何了解其他人的意见、如何阐明自己的观点、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地交流。
在这部分结束前,教师会让学生自由发言,运用之前学到的技能和知识,向全班同学阐明他们的观点。
第三部分:表达技巧的提高在这部分中,教师将提供一些简单但重要的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这些技巧包括:1.学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见解来阐明自己的观点;2.选择简单的、清晰的语言;3.采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控等非语言技巧。
第四部分:自信心的提高这部分主要围绕着如何增强自信心来展开。
这包括:1.确定个人观点,从而增强个人表达目标的明确性;2.鼓励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犯错来掌握新的技能;3.向学生强调成功的事例,并且告诉他们任何人都不是天生的演讲家。
第五部分:思考题在本部分中,教师提供一些思考题,以检验和回顾学生在本课程中所学到的内容。
例如:1.发言时应该如何施展肢体语言;2.应该如何处理言语中的紧张和焦虑感;3.一个人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讲者?教学方法1.听力模拟法;2.视觉呈现法;3.板书教学法;4.学生发言法;5.角色扮演法;6.互动策略法。
学习评价在学习评价中,教师将通过一些细致的方法来查看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些方法包括:1.观察发言的数量和质量;2.通过个人评价与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评价;3.针对特定的技能或知识领域进行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
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作品,供您参考使用。
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
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共同提高。
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第十一课我要举手发言
一、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的意识
2、养成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发言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
三、教学准备
小奖品
四、教学过程
(一)天真屋
1、活动:心理自画像
老师发纸笔,提问:“看到老师发纸笔,谁来猜猜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请举手。
”
请同学们想一想,当老师刚刚提问时自己是什么感觉。
请大家用十分钟时间,以“当老师提问时”画一幅自画像。
2、看看我们书中列举的原因,和你一样吗?
3、原来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原因有几种,除了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问题外,很多同学是因为害羞、性格内向;还有的同学是因为害怕说错了,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
更有同学是因为懒于动脑思考,想要坐享其成。
(二)聊天室
老师提问时,你认为哪种做法好呢?为什么?同桌间先交流再回答。
(三)游戏角
1、请大家来说一说,今天你举手的次数是多少?
2、建立奖励制度,表扬举手多的同学。
3、我要成为最积极举手发言的人,我要这样去做:……
4、活动2:看图形,说说它们像什么?看谁举手最积极!想象最丰富!
(四)加油站
1、请同学们双手十指交叉握住。
看看哪个手的拇指在上,试试改变这个习惯。
请积极举手,告诉同学们你的感觉。
2、教师小结。
养成举手发言的习惯和刚才的换握练习一样,开始时会有不习惯,不适应,举手多了,慢慢就习惯
了。
(五)亲子分享
告诉爸爸妈妈,今天上课你举手发言的次数,谈谈你的感想。
让爸爸妈妈为你骄傲吧。
五、结束语
希望同学们以后上课时都能积极动脑筋,敢于表达、善于表达。
养成积极举手发言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