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生物下册第四章第1节流动的组织——血液(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生物下册第四章第1节流动的组织——血液(课件ppt)

③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血 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 小板三类。这些细胞与血浆共 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 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 ,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 动,因此称为“流动的组织”
新知讲解
二、血浆
占血液的55%
1.成分
水(约占91%~92%) 蛋白质(约占7%) 葡萄糖(约占0.1%)
一个白细胞处理5~25个病菌后就会死亡, 死亡的白细胞体和细菌分解产物构成脓液。
新知讲解
4.血小板 (1)形态结构 最小的血细胞,没有 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新知讲解 (2)作用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3)过少时的危害 血点、淤斑、青紫, 鼻子、牙龈出血
新知讲解
5.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项目
红细胞
白细胞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课堂总结
血液成分 血浆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主要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 的物质、体内产生的废物以及激素等。
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可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与保护作用。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板书设计
血浆
成分:水、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等 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形态特点 两面凹的圆盘状 个体最大,形态多样
血小板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
有无核 成熟的红细胞无核


数量
最多
主要功能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最少 防御和保护作用
较少 止血和加速凝血
异常表现
贫血
数量少会出现异常出血; 有炎症时数量会增多
数量过多,易形成血栓等
新知讲解 6.血液的功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课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课件

C 验血报告单中的RBC是指(

A 血细胞
B 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20
内科诊断室
你的血液中白细胞 多,可能有炎症
21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 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通过自身的变形将 病菌包围、吞噬。
1.白细胞接 近细菌
2.白细胞开始 吞噬细菌源自3.白细胞已将 细菌吞噬)当病菌侵入人体时,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流动的组织-血液
你平常感觉不到,你的身体里有一 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将来自消化道 的营养物质、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 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 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这些运输线 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 里流动着血液(blood)。
3
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 对失血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 时输血而不是输液?为什么通 过化验血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检 查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这都 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有关。
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 些成分。
合作探 究二
用显微镜视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1、你所视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 哪种血细胞最多?
2、哪种血细胞最大? 3、哪种血细胞有细胞核? 4、为什么血小板不容易视察到?
15
血液的组成
白细胞
红细胞
显微镜下的人血的永久涂片
17
讨论
1.你所视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 种细胞?
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课后练习
2.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 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来补充血 液丢失的这些成分?
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无
机盐。通常采用喝水和适量补充无机盐的 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严 重腹泻时,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一部分无 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通常采用喝水、 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滴注(或口服)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四章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共29 张ppt)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四章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共29  张ppt)

1、下列哪项不是血浆的功能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体内产生的废物 C、运输氧 D、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 的物质
2、下列各项中有止血和加速 凝血作用的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3、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运输二氧化护 作用
(含铁)
形状:球形 特点: 有核
比红细胞大 数量少 吞噬病菌 作用: ?
起到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电镜下的白细胞
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 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红细胞 2、你是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红细胞体积小,数量多,呈红色。 白细胞体积大,数量少。
8.血液属于 组织 。
布置作业
• 你知道脑血栓、血友病都是什么原因引起 的?怎样治疗?请同学们下去利用课余时 间查阅资料尝试回答。
4.血红蛋白的主要特性是( B ) A.容易和氧结合,不易分离 B.在氧浓度高时易和氧结合,在氧浓度低时易和氧分离 C.容易和一氧化碳结合,也易分离 D.容易和氧结合,也易分离 5.病菌侵入人体后,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到防御和保护 功能的是( ) C A.血红蛋白 B.血小板 C.白细胞 D.红细胞 6.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普遍使用铁制炊具,是因为( D ) A.铁是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 B.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 C.铁是维生素C的成分 D.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7.皮肤划破出血,当伤口较小时,可看到伤口不久就会自 血小板 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并释放 然止血。这是__________ 与血液凝固有关物质的结果。 8、判断对错
× )1.血浆的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 × )2.成熟的红细胞有细胞核。 ( × )3.白细胞有加速凝血和止血的作用。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②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2、过程与方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以及伤口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们形成正常的血液观,激发学生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3、难点突破: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研究病人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分析法,讲授法【课前准备】1、血常规化验单.2、人血永久涂片.3、课件PPT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和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了解血液成分――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区别方法——归纳总结血液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我们都知道,长江、黄河养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同样,在我们体内也有一条生命之河,那就是血液,它像小河一样不停流动。

它能及时将养料运输给细胞,又能及时运走体内的废物,这条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各处的血管。

血管里流动着血液。

那么,血液有哪些成分组成?各成分又有何功能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流动的组织——血液。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探索血液的组成师:出示经抗凝处理并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提供收集的血液常规化验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问题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分成了几层?2.综合上述材料,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总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设疑:我们今天的课题是流动的组织——血液,让同学回忆我们上学期学的人体的四种组织,引导学生回答血液是结缔组织,具有运输功能,因为血液可以流动,所以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名师整理)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1节《流动的组织——血液》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1节《流动的组织——血液》精品课件
女:(3.5~5.0)×1012个/L WBC (4~10)×109个/L Hb 男:120~160克/升
女:110~150克/升 PLT (100~300)×109个/L
贫血怎样引起的?
当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少或血红蛋白含量低时, 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而出现头晕、面色苍白等 现象。这就是贫血。
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 功能:_物__质__和__体__内__产__生__的__废__物_______
_红__细__胞_ 功能:___运__输__氧__气________ 血细胞 _白__细__胞_ 功能:___吞__噬__病__菌__。______
_血__小__板_ 功能:___凝__血__、__止__血______

吞噬病菌
最少
过多:炎症 亲子鉴定
血小板
血小板太小 了!形状也
不规则
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许多,且颜色很淡,需要进行特殊的染色才 能观察到。
课外知识链接
血液分层图
血常规化验单
注:报告单中的RBC、WBC、Hb、PLT分别 是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英文缩 写。
张× × 男
正常参考值 RBC 男:(4.0~5.5)×1012个/L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养料和废物.
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看一看,你能找到几种血细 胞?各类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 量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人的血液为什么是 红色的?
白细胞
红细胞
红细胞
两面凹的圆饼状 成熟的红细胞无 细胞核
血红蛋白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 离。
功能: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血浆(淡黄色)
白细胞、血小板 血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 流动的组织——血液课件(1)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 流动的组织——血液课件(1)

血红蛋白
红色含铁的 蛋白质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 与氧结合
在氧浓度低的地方 与氧分离
红细胞的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煤气中毒
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是与氧气结合能力 的200倍.
红细胞正常值:(RBC)
男子:(4.0-5.5)×1012个/升 女子:(3.5-5.0)×1012个/升
血红蛋白正常值:(Hb)

管里,静置
10毫 升新 鲜鸡 血
一段时间。
视察
血液的分层现象
看一看,血液出 现了什么现象?血 液分成了几层?每 层的颜色是怎样的?
想一想,血液由 哪些物质组成?
淡黄色:血浆(55%)
白细胞 白色:
血小板 深红色:红细胞(45%)
实验现象:
加抗凝剂 用离心机离心
新鲜的血液
或静置
血液分层(?)
未加抗凝剂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学习目标: 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学会辨认显微镜下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初步学会看血常规化验单。
自学指点: 1、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会出现什么现象? 2、血液分为哪几层?各层的颜色是怎样的? 3、血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4、血浆有什么作用? 5、血细胞有哪几种?它们在形态结构、功能和 正常值有哪些区分? 6、血红蛋白有什么特性? 7、你能解读一份血常规化验单吗?
一、血液的功能: 1、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运输养料和废物。 2、防备、保护作用
思考: 为什么说血液是流动的组织呢?
血液是结缔组织,并且在不停地流动,
又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二、血液的组成成分:
视察
未加抗凝剂
加入抗凝剂
抽取鸡或猪

七下生物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七下生物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七下生物第四章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一、流动的组织 - 血液。

1. 血液的组成。

-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 血浆:- 成分:主要是水(约占90%),还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 红细胞(RBC)- 形态结构: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

- 功能: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 数量:男性(4.0 - 5.5)×10¹²/L,女性(3.5 - 5.0)×10¹²/L。

3. 白细胞(WBC)- 形态结构: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比红细胞少。

- 功能: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当身体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

- 数量:(4 - 10)×10⁹/L。

4. 血小板(PLT)- 形态结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

-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 数量:(100 - 300)×10⁹/L。

二、血流的管道 - 血管。

1. 血管的类型。

- 动脉:- 定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 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 静脉:- 定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 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 毛细血管:- 定义: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 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三、输送血液的泵 - 心脏。

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 位置: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
思考
1、若在试管中不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什么现象?若加入 抗凝剂,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凝固。血液分层现象
2、若分层,李明的血液会分成哪几层?(p51最后一段)
3、血液的组成?占血液总量最多的是?(p51最后一段)
2、李明的血液会分成哪几层?(p51最后一段)



3、血液的组成?占血液总量最
名称 红细胞
白细胞
形态
结构
两面凹的 成熟的红细 _圆__盘_状,数量 胞没___有细胞核
___最_ 多 富含_血__红__蛋__白_
体积__最__大__ ___有__细胞核
功能 运输__氧___和部分二氧
化碳
保护 和 防御作用
血小板
不规则 __没__有_细胞核
起__止___血_和加速凝血 作用
9、亲子鉴定应该选用三种血细胞中的哪种?为什么?
多:血栓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 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
课堂小结
一、血液的组成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运输氧 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血细胞 白细胞:防御和保护 血小板:止血和凝血
二、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和调节体温 •*
小结
1、血液由_血__浆___和_血__细__胞_构成,占比最高的是_血__浆__
白细胞。有细胞核,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
给血液成分“加冕”
红细胞 血浆 白细胞 血小板
“健康卫士 ”
“凝血先 锋”
“输氧快车”
“物质运输的载 体”
血液的功能:运输、保护、防御

1、一个人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都低于正常值,会引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__血液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__血液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5.下列有关白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无细胞核 B.比红细胞大 C.比红细胞的数量少 D.能吞噬入侵的病菌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数量少,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
6.下列有关健康人体内血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但有血红蛋白 C.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D.血小板是最小的无核血细胞
解析:图中①是血小板,②是白细胞,③是红细胞。血细胞中 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 核,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最大,但数量较少,有细胞核,具 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 不规则,具有止血、凝血功能,但不能穿过毛细血管壁。
答案:C
轻松尝试应用
3.血液是由 血浆 和 血细胞 构成的。
二、血浆
1.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
生的废物,其中, 水
约占90%, 血浆蛋白 约
占7%, 葡萄糖
、氨基酸、 无机盐 等约占
3%。
2.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 血细胞
,
运输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 和 体内产生的废物 。
三、血细胞
1.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 、 白细胞 和 血小板 。
2.红细胞在血细胞中数量最多,呈 两面凹的圆盘 状。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细胞核
,红细胞富含 血红蛋白 ,
故呈 红
色。
3.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铁 的蛋白质,在 含氧量高 的地
方容易与氧结合,在 含氧量低 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
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 运输氧

功能。
4.白细胞

量少

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但数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1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2、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

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3、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

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6、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1、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3、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4、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解剖图2、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3、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在体循环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

140 x 109/L 血小板
日期 月 日 检验者 报告者
观察2:人血涂片中的血细胞 blood corpuscle 1.数量最多的是哪种?
红细胞
2.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看大、小 有无细胞核
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太小, 血液从伤口流出时,血小板破裂了,释放 出与凝血有关的物质。
根据上述观察,你认为: 每层是什么成分? 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 -- 血液
Flowing Tissue ---- Blood
观察: 分成几层?
思考: 为什么分层? 血液由不同成分组成的 推测: 每层是什么成分?
抗凝血剂
观察1 思考: 血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
13100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一)NO.0031220
姓名
让大家认可你的角色, 每组选一名优胜者.
血浆: 颜色 成分 作用
红细胞: 数量 形状 结构特点 为什么红色? 有什么作用?
白细胞: 数量 形状 结构特点 作用
血小板:数量 形状 结构特点 作用
血浆: 淡黄色,半透明
水90%,无机盐0.9%,葡萄糖1%

运输物质,运载血细胞
液 血 红细胞: 数量多 无细胞核 运输氧
细 胞
白细胞: 量少个大 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

血小板: 量少个小 无细胞核 促进止血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铁的蛋白质, 氧的载体
颜色 成分 作用,数量 形状 结构 作用为什么红色? 作用?
课后练习:
1. 水分和部分无机盐,喝淡盐水,输生理盐水
2.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 多吃含铁的和含蛋白质的食物。
血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课件

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 白细胞、血小板。 2、加入柠檬酸钠抗凝剂分层后,上层是血浆,中间是白细 胞和血小板,下层是红细胞。 3、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特点
细胞 核
功能
特殊情况
红细胞 数量最多 白细胞 细胞最大 血小板 细胞最小
无 运输氧气
过少:贫血
PLT 140×109/L (100—300)×109/L
贫血 项目 测定值
正常值
————————————
RBC 4.1×1012/L 男(4.0—5.5 )×1012/L
女(3.5—5.0) ×1012/L
WBC Hb
4.8×109/L 90g/L
(4—10) ×109/L
男120---160 g/L 女110---150 g/L
严重腹泻时,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一部分无机盐 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通常采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 以及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 丢失的这些成分。
2.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贫血。 你认为贫血患者会表现出哪些症状?根据血红蛋白 的成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些症状?
贫血患者的症状是:面色苍白并有头昏、乏力、 心悸、心急等症状。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 质,一般来说,贫血患者应当多吃一些含铁的食 物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白细胞吞噬病菌后自己也会死亡,死亡 的白细胞和病菌从伤口流出,形成脓液
形态: 细胞最小,形状不规则 结构: 没有细胞核 功能: 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伤口的愈合过程
血管破损后,血小板 移向破损处。
血小板在伤口 处形成血栓, 堵住出血口。
血小板止血示意图
血小板过少: 流血不止。 血小板过多: 形成血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课件 第4章第1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课件 第4章第1节
(柠檬酸钠)
1.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的试管里, 静置一段时间。
看一看: 血液出现了什么现象? 想一想: 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呢?
上层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约占55%
中层
白细胞、血小板 (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 血细胞,
约占45%
下层
红细胞(红色不透明)
血浆
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呢?
2.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 和血小板。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 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 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被称为“流动的 组织”。
血液成分及功能
一 血浆
血浆蛋白 约7%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约3%
氧分子
图例
含氧量高的地方 含氧量低的地方 红细胞
氧分子
思考讨论
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贫 血。你认为贫血患者会表现出哪些症状?根据血 红蛋白的成分,在饮食中应注意什么?
表现出面色苍白、精神不振、疲劳、头晕、身体 消瘦、抵抗力差等症状.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的含铁的蛋白质,有蛋白质 和铁构成,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 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贫血患者应当 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知识链
红细胞特性: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图例
含氧量高的地方 含氧量低的地方 红细胞 氧分子
图例
含氧量高的地方 含氧量低的地方 红细胞 氧分子
16
图例
含氧量高的地方 含氧量低的地方 红细胞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课件(4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课件(42张PPT)

启智探究二:血浆
阅读52页上半部分文字,观察图片, 思考相关问题: 1.血浆由哪些成分组成?其最主要的成 分是什么? 2.血浆有什么作用?
成分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
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学以致用
人体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 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用何种方 法补充丢失的成分?
(1)加入抗凝剂后,血液出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要加抗凝剂?
(2)血液分成了几层?各层分别是什么颜色? 分别是血液的哪种成分?
归纳总结


血浆
细 胞


液 血细



细 胞
释疑解惑
为什么血液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血液属于结缔功能。血液可以流动,因此常 被称作“流动的组织”。
4.8×1012 个/L 18×109个/L
142g/L 210×109个/L
RBC WBC Hb PLT
3.1×1012个/L 8×109个/L 80g/L
235×109个/L
(4.0~5.5)×1012个/L (4.0~10)×109个/L
110~160g/L (150~350)×109个/L
思维导图
成熟的红细 体积较小 胞没有细胞

运输氧
体积最大 有细胞核 包围、吞噬 病菌
白细胞
白细胞的作用 吞噬消灭病菌
增多
当体内出现炎症,体内白细胞的 数量有何变化?
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血细胞类型 数量 大小
特点
功能
(红R细BC胞) 最多 (白W细BC胞) 最少
成熟的红细 体积较小 胞没有细胞

运输氧
体积最大 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执教者:王振东学校:慧海学校
教材简析:
本课时属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根据《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紧接前面所学的章节,人体的营养和人体的呼吸,本章就顺理成章的学习人体的“运输”机制。

而本节课是本章的基础,血液是物质与气体运输的载体,学习血液的组成及功能;同时为后面学习的血管、血液循环、输血与血型做了铺垫。

所以本节课从内容上来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血液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七年级的学生已对血液的颜色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对血液含有哪些成分,以及各成分有什么作用还知之甚少。

因此要抓住学生对血液的新鲜感,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行生命教育。

由于血细胞比较抽象,因此可能对三种血细胞的区别不易区分,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主要功能;
2、识别人血永久涂片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3、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教学难点: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识别血细胞并进行区分
教学准备:PPT课件、显微镜、人血永久涂片、血常规化验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老师用PPT展示两幅图片丘索维金娜和他的孩子,在观察的同时,讲述他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即使自己现在40多岁了,还在参加高危体操跳马项目,目的是为身患白血病的孩子治病挣钱。

他曾对自己的孩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未痊愈,我不敢老”,这句话让全世界的人们无不为之感动和敬佩。

接下来引出白血病的病因,从中得出它是一种血液病,不健康的血液,那么建厂人的血液又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就让我们来学
习新的知识,流动的组织—血液。

板书课题,(老师板题:流动的组织—血液)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在学生们感受母爱伟大的同时,激发出他们对血液组成成分探究的兴趣和意愿。

学习目标:
1.能掌握血液的组成成分。

2.能识记血液中各组分的功能。

二、细读教材,自学感悟
自学要求:自学课本50-51页,完成51页资料分析的讨论题: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几层?
2.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由那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次?
3.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三、师生互动,展示交流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对血液组成成分的认识
(1)让同学观看新鲜家禽血液加了抗凝剂后的变化视屏让学生思考完成讨论题1 (2)仔细阅读课本上的血液化验单同学思考完成讨论题2
(3)联系上学期学习的动物体结构层次,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血液是流动的组织?【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血液分层现象和化验单的数据,通过讨论、大胆猜测初步认识血液是有两部分组成的(里面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培养学生的观察、猜疑,数据分析、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第二个问题:以上这些血液的组成成分有什么功能呢?先展示血浆的成分饼图,大家分析一下血浆有哪些成分组成?从这些成分里面你可以得出血浆有什么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图中数据出发,从血浆的组成成分来引导学生思考血浆的功能,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

让学生意识到数据的背后会隐藏着大量的信息,我们要学会取挖掘,培养学生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第三个问题:当我们去医院看病,有时候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做成涂片在显微镜下
观察,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什么?让我们也来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看看?
【设计意图】:先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借此探究血液组成成分的同时,再次可以巩固对显微镜的操作熟练度,让学生在自己探究中去学,去探究,去发现。

第四个问题:刚才我们在显微镜下面我们看到了很多血细胞,那么每种血细胞有什么功能呢?大家快速阅读课本53-54页,完成显示屏上的表格。

【设计意图】:先抽象了解血液的组成,再通过教材和课件图片形象全面的了解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归纳出血液的功能,在思维转换的过程中知识慢慢得到归纳和升级。

第五个问题:观看爱心献血,传递生命的新闻,既然血液有如此多的功能?我们平时该如何从自身做起,将其作用呈现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血液的重要性,以及献血重要意义,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四、生发问题,合作探究
1.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训练基地。

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学完知识我们就要尝试去实践应用,再用的过程中去再深入思考,再去学,做到学为所用,活学活用。

通过该环节培养学生东动脑能力,以及鼓励学生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总结梳理,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整节课所学的知识,并且已脉络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归纳知识的一种方法。

六、布置作业,自我检测
1、连线完成下列问题(对号汉字与英文)
红细胞Hb
白细胞PLT
血红蛋白RBC
血小板WBC
2、连接细胞的特点与功能
体积最大有核红细胞吞噬病菌
体积最小无核血浆止血和凝血
最多无核圆饼形白细胞运输氧气
淡黄色透明液体血小板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李阿姨常有脸色苍白、头晕乏力的现象,近来腮腺区肿痛,到医院抽血化验,下面是李阿姨验血的部分结果,请分析回答:
(1)经医生诊断李阿姨患有急性腮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她的______ 数量过多.
(2)李阿姨的______数目过少和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可能患有______病,除了吃医生开的药物外,在饮食上应多吃一些富含______和______丰富的食物.【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对本节课知识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巩固,从而加深学生对已构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附板书设计: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二、血细胞
1、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的二氧化碳
2、白细胞:吞噬细菌
3、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