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解释性报道之比较
中西新闻比较
一.价值取向上不同的主体依据受众意识与舆论导向受众本位。
在西方,新闻媒体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商业性经济实体。
它们拥有自己的私有产权,充分的经济自由选择。
传者本位。
在我国,新闻媒体在国家运作和社会稳定中扮演者关键角色,意识形态起着主导作用。
党的宣传教化,政策的事实讲解成为它的主要功能。
两种不同的主体依据就是两种不同的新闻价值取向:1、以受众为依据的价值取向,称为受众意识;2、以传者为依据的价值取向,称为传者意识。
受众意识的表现:1、要尊重受众的知情权;2、要尊重受众的自觉能动性;典型性和传神性3、重视对受众的调查。
二.题材表达上的主客差异——客观报道与主观认知我国新闻失实现象的表现浮夸溢美,拔高事实捕风捉影,凭空捏造以微观的真实掩盖宏观的不真实三.表达方法上的层次区别——表现和陈述1)在语言技巧上的区别:中国的新闻写作主要采用的是陈述的方法;西方的新闻写作则是变现的方法中国:在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纪实的风格,特点是讲究字词的锤炼和结构的严谨。
陈述用于反映客观内容的概貌及其发展变化的进程,能给人以总的印象,比较富裕概括性。
没有陈述,就看不到客观内容的总体和发展,便没有广度。
外国:知和感要统一。
任何一条新闻,都必须具有传播的事实,也必然会在接收对象身上引起某种程度的传播效果。
传播者的目的性和受众的感受性要结合起来,要做到知和感的统一。
表现的方法:白描、细描(细节描写)表现的基本构成——画面、形象和细节2)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四.结构安排上的风格异趣曲折和朴直直: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顺序写来,整个结构是一条直线,如河水平顺地流过宽阔的河道。
曲:是讲求记叙层次的变化无定,忽断又续,造成起伏不平的结构格局,似一泓山泉,在嶙峋怪石间跌宕流淌。
由于宣传职能的作用,我们在新闻写作中,有时需要突出某一事实,因而有意无意地损害了结构的逻辑性。
定势我国的新闻写作,历来讲究结构上的严整,层次分明,但缺少变化。
中外媒体报道对比
中西比较——正面报道VS 负面报道一.负面报道的定义以及中西正负面报道的比例1.定义:负面报道”集中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行为,以及像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和自然灾害等类似的反常事件。
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或倡导,而在于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
在政治上,它往往站在和当局相反的一面来挑剔批评后者的政策;它强调“变动”、“反常”和“冲突”。
在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之间有一个宽阔的空间地带,那就是“一般报道”,它是一种中性报道,它不提倡、暗示什么,也不警醒和暴露什么,直话直说,是一种大量存在的报道样式。
2.在新闻实践中,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一般报道都是中、西方共同采用的方法,但它们在双方媒体中所占比例是很不同的。
其中,“一般报道”的分布,双方比较均衡,但正面报道、负面报道的比例就非常失调。
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报道方式是负面报道:一项调查表明,美国日报最吸引观众的是事故、凶杀、自然奇观、政坛风云、税收事务和犯罪;再以美国普利策奖为例,2006年4月第90届普利策奖中,14项大奖中有11项颁发给了纯粹的负面报道新闻,占总比例的78.6%,其余三项颁发给了中性报道。
而在中国,举例在1995 年到1998 年近四年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名牌节目《新闻纵横》中有60 %至70 %为正面报道, 国内的其他主要传媒也大体是这个比例。
尽管中国的新闻媒体近年来加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也产生了不少类似“渤2 事件”、“商业部部长吃请”一类的暴露和批评的负面报道,但正面报道仍享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这种不平衡形成了区别中西新闻报道方法的重要分界。
二.西方负面报道的理论根源1.西方新闻理论基石——专业主义精神:“真实、客观、公正”2.西方新闻理论中的两大要素——反常和冲突“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19世纪纽约太阳报编辑John B. BogattGood news is no news, bad news is good news——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1616年)澳大利亚著名记者鲍勃加文在探讨新闻嗅觉时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报馆派一个初出茅庐的记者去采访一个婚礼,该记者按时赶到教堂后,发现教堂在婚礼前一小时被一场大火焚毁,他气喘吁吁地跑回报馆,报告说一场糟糕的大火使婚礼改期举行,所以没有新闻。
中西方新闻报道比较
中西方新闻报道比较篇一:中西新闻报道比较中西新闻报道比较摘要:由于中西历史人文、意识形态的不同,中西新闻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在角度、内容、方式、思想上有很大差异。
本文重要针对中西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来做对比,探讨中西方新闻的差异性和共同点。
关键词:灾难新闻报道差异性共同点主要内容:灾难事件无论是对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媒体都是非常重要而常见的报道,灾难性报道指媒体对天灾人祸所进行的报道,这些报道由于其事发突然,影响重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由于中西媒介各方面的不同有所差异,有所相同。
一中西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差异性:1、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及公开性信息发布方面表现为信息发布的快速性和公开性。
这一点西方记者向来比较注意。
西方国家非常看重媒体的社会环境监测功能,同时媒体最关注的也是这种突发性、灾害性的事件,只要发现有涉及公共安全或者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异常情况,媒体就会积极行动起来。
他们秉承的理念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无所不能的西方记者甚至连捕风捉影的灾难也要报道出来,哪管它仅仅只是传说呢。
像美国炭疽袭击,最后就证明多是谣言或恶作剧。
中国新闻界向来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像灾难这样的“负面报道”要遵从统一口径,等到政府批示之后才开始报道,时效性明显不强。
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以5·12地震为例,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就发布了第一条确认地震的报道。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2分钟后直播《关注四川地震特别节目》。
36分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断原有节目插播地震消息,19时电台推出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面关注灾情和救灾工作。
中西新闻报道比较
中西新闻报道比较摘要:由于中西历史人文、意识形态的不同,中西新闻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在角度、内容、方式、思想上有很大差异。
本文重要针对中西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来做对比,探讨中西方新闻的差异性和共同点。
关键词:灾难新闻报道差异性共同点主要内容:灾难事件无论是对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媒体都是非常重要而常见的报道,灾难性报道指媒体对天灾人祸所进行的报道,这些报道由于其事发突然,影响重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由于中西媒介各方面的不同有所差异,有所相同。
<一>中西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差异性:1、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及公开性信息发布方面表现为信息发布的快速性和公开性。
这一点西方记者向来比较注意。
西方国家非常看重媒体的社会环境监测功能,同时媒体最关注的也是这种突发性、灾害性的事件,只要发现有涉及公共安全或者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异常情况,媒体就会积极行动起来。
他们秉承的理念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无所不能的西方记者甚至连捕风捉影的灾难也要报道出来,哪管它仅仅只是传说呢。
像美国炭疽袭击,最后就证明多是谣言或恶作剧。
中国新闻界向来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像灾难这样的“负面报道”要遵从统一口径,等到政府批示之后才开始报道,时效性明显不强。
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以5·12地震为例,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就发布了第一条确认地震的报道。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2分钟后直播《关注四川地震特别节目》。
36分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断原有节目插播地震消息,19时电台推出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面关注灾情和救灾工作。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媒体纷纷向灾区最前线派出得力记者。
从5月13日起,四川省政府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快速、及时地向国内外发布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
经由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不间断的覆盖式报道,5·12汶川地震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和公开,成为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的一个典范。
中英文新闻报道的对比PPT课件
.
6
实践-对比中英新闻(两个例子)
北京时间7月14日凌晨3时,2014巴西世界杯决赛将在马拉卡纳
体育场打响,整体实力超群的德国队将迎战个人主义至上的阿
根廷队。这是南美和欧洲足球风格的碰撞,德国将力争世界杯
的第四次夺冠,而梅西则期待顺利带队夺冠完成球王加. 冕。
7
实践-对比中英新闻(两个例子)
.
8
中英文新闻报道的对比
陈佩彤 余李清
.
1
摘要-相同点
正中英文新闻标题的相同点: 在新闻报道中标题被称为整篇报道的眼睛。因此标题除了简洁、准确
,能够使读者看到标题就能理解新闻的整体意义以外,还要起到吸引读 者眼球的作用-这也是中文新闻标题与英文新闻标题最主要的相同点 。
中英文新闻语言的使用都是为了让读者快速了解新闻资讯: 英语新闻媒体遵循“ABC”的新闻规则,即报道内容准确(accuracy
不同之处:情感表达和态度立场
西方-情感强烈 中方-内敛
原因:中英两国政治所处环境和对外政策不同
文化传统思维方式
媒体自身难以保持完全的客观中立
因此产生了一定的差异。
因此,多看报,多对比,总会有收获。
.
总结
9
Thank you!
.
10
在英文标题中,经常直接用动词的过去分
.
5
不同点
No.3-汉语新闻标题在选用简短词方面与英语新闻标题稍有不同。 汉词根据音节划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单音词只包含一个音节即一个
字,一个字即为一个意义,多音节则包含一个以上音节几个字,且这 些字一旦被分开就毫无意义。 汉语新闻标题是以字为单位进行排版的,虽也受空间限制,但因每个 汉字所占的空间都一样,因此在意思传达准确的前提下则强调单音词 的使用,甚至在一定语境下将多音词化为单音词。
[汇总]新闻报道方式
新闻报道方式外国新闻作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报道形式:1.消息( 电讯)消息是以简洁的文字,简明扼要的方式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大量、最经常运用的一种报道形式。
狭义的新闻便是指消息,又称电讯。
消息常被称作“报纸的主体”、“报纸的主角”,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迅速及时地告诉读者客观世界的变化发展。
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决定了消息的内容和体裁的多样性。
按照不同的标准,人们将消息又划分为多种形式。
目前国内比较通行的是以写作特点来划分,把消息分为动态消息、简讯、综合消息、评述性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等等。
西方新闻界一般将其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硬新闻指时效性强、比较重要的事情报道。
软新闻则指时效性较弱、重要性不足,而趣味浓厚的报道,一般指一些社会生活、消费类报道。
消息的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有其特殊的规律和特殊的要求,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决定的。
例如,内容必须真实,要短小精悍,要迅速及时,还要用事实说话等。
这些不仅是写作消息的要求,而已占是写作其他新闻作品的要求。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西方新闻界消息的写作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结构模式——“倒金字塔”结构。
即以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新闻写作教程》对这一结构模式形象地描述道:“像矿工从大量沙子里筛选出一点点金子那样,记者们把材料来点点过滤,以找出属于导语的那一块金子”,把它放在消息的开头.而在消息主体部分,各段内容也依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除较重要的往前放,次要的往后放,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所以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试举一例:《巴西获得美洲杯赛冠军》[法新社亚松森 7月 18日电]在今天举行的美洲杯决赛中,巴西队以3:0大胜乌拉圭队,再次夺得美洲杯赛冠军。
这是巴西在美洲杯赛中6次夺冠。
上半场,巴西队中场队员里瓦尔多独进两球。
下半场,罗纳尔多又进一球,为巴西队稳操胜券奠定了基础。
中西方深度报道的异同
中西方深度报道的异同作为新闻业务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度报道已经被国内新闻学者探讨和研究了近20年。
其实,一种报道形式之所以能够受到垂青成为主流或重要的报道形式,与这种报道形式所能承载的报道功能密切相关,而这种报道功能所指向的必然是现实社会的需要。
正如有学者所言:“一种主流报道形式的出现,事实上总是与这个时代的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主流要求联系在一起的”。
一、中西深度报道的相同之处在于:(一)产生于社会动荡与变化的时代中西方深度报道产生和勃兴,都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20世纪初的西方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都处于转型阶段,都面临着社会阶层加速变化、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问题急剧增多等问题,但政治和经济制度和文化状况均有迥然差异,社会发育和发达程度也非常不同。
中国深度报道的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同样处于开始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使中国社会出现前所未有过的新情况……正是中国社会变化与思想解放为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出现、成长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其间的起伏涨落均与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二)反映受众的社会心理状态和心里需求作为继政党新闻、客观报道之后的第三种主流报道形式,深度报道在西方的出现同样根植于当时社会的现实土壤。
为争取市场、赢得读者,美国报纸对世纪之交社会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调查和揭露,包括政府丑闻、企业舞弊、官员腐败、犯罪活动等,其中,政府的腐败行为和企业的违法交易更是调查性报道关注的焦点。
20世纪70年代,《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报道直接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标志着这种报道形式发展的颠峰。
中国的深度报道作品也正是在这样的现实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批优秀的记者也因此脱颖而出,可谓“时势造英雄”。
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的是“中国深度报道的发源地”。
(三)体现出传媒深深的责任意识中西方对深度报道的理解和界定都强调将新闻置身于背景和关联中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新闻的本质、意义和趋势。
中西法律解释比较
中西法律解释比较孙瑭张明摘要根据我国国情,我国现阶段的立法经验和技术还不成熟,使得立法过于概括、简略或有遗漏,加之人们对一般语言与法律专用语言之间在理解上的差异,给法律的遵守与适用造成了不少困难。
法律解释是对法律条文的含义的阐明,是法律理解外在化的表现。
法律的适用意味着对法律的理解,没有对法律的准确理解,就谈不上准确适用法律。
因而法律解释是法律实施的前提,也是法制建设的关键环节。
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在解释体制、解释技术、以及法律解释稳定性的差异性,获得更多在法律解释方面值得借鉴和改进的地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关键词法律解释差异原因解释体制解释技术解释的稳定性法律解释,尤其是司法解释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完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在对其理论上的分析存在着某些问题,在实践中也就不免会凸显出种种弊端。
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在解释体制、解释技术、以及法律解释稳定性的差异性,获得更多在法律解释方面值得借鉴和改进的地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与特征1法律解释的概念本文把法律解释界定为两种:广义上法律解释是指有权解释主体对法律规范及其内容、涵义、等所作的具有约束力的解释,亦即包括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
狭义上法律解释仅指司法解释,是指法官在具体案件适用法律的过程中,根据法律运用的思维和方法,对法律文本的含义以及案件事实的法律意义所作的理解和说明。
2法律解释的特征:第一,法律解释对具体案件的关联性。
即法律解释必须要针对具体的案件事实。
在法律适用中,对于被评价的案件事实与被解释的法律相互界定,从而使不确定的概念渗入到具体的裁判过程中,使成文法律与法律事实在法治框架内合而为一。
第二,法律解释是主观性、客观性相统一的活动。
法律解释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解释对象与解释主体互动的过程,必然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灵活性和稳定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统一。
第三,法律解释具有特殊的价值取向性。
中外媒体对灾难事件报道的差异
中外媒体对灾难事件报道的差异灾难事件是指突发的、不可抗拒的自然或人为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的事件。
在全球范围内,灾难事件时有发生,而不同国家的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报道方式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中外媒体对灾难事件报道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报道内容、立场倾向、报道角度和传播方式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中外媒体对灾难事件报道的差异。
在报道内容方面,中外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内容存在一定差异。
在国内媒体的报道中,更加关注的是受灾群众的生活境况、政府的救灾举措、社会的援助行动等方面。
而在国外媒体的报道中,更多关注的是灾害的原因、灾难背后的故事和灾情的严重程度。
国外媒体更侧重于为读者呈现灾难事件的完整面貌,通过深入采访、数据调查和专业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灾难事件的来龙去脉。
而国内媒体更注重于呈现灾难事件的人情味,通过大量的生动图片和真实案例来感染读者,激发读者的同情心和善心。
在立场倾向方面,中外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也存在一定差异。
国内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更加倾向于宣传国家的救灾行动和社会的正能量。
在报道中,经常强调政府的决策和救灾部门的救援行动,传递出一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正能量。
而在国外媒体的报道中,更多像中立报导。
他们更注重客观中立,不夸大不刻意美化,客观地呈现灾难事件的发展过程,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和评价。
在传播方式方面,中外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也存在一定差异。
国内媒体更倾向于通过传统媒体和官方平台进行报道,比如电视、报纸、微博等。
国内媒体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报道,形成舆论合力,动员社会资源,集中力量救灾。
而在国外媒体的报道中,更多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报道,通过多种渠道对灾难事件进行全方位报道,扩大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的范围。
中外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在报道内容、立场倾向、报道角度和传播方式等方面。
这些差异既受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媒体自身定位和传播策略的影响。
第7-8节-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 《新闻写作》 教学课件
小专题:《新闻调查》柴静的调查感悟
态度折射观点
2004年1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了反映农民工讨薪问 题的节目《张润栓的年关》。一笔200万的钱,8年不还,涉及到原公司、 改制后的公司、交通局、法院。一家家问下来,问题出在法院做了判决, 但一直没强制执行——记者在法院找到了法官,他说必须经过新闻中心 的同意。在新闻中心的门口等了很久之后,新闻中心的主任告诉记者法 官出差了,“可是他一个小时前还在,我们见了面。”“执行就是这样。 说走就要走。”“张的案子8年都没执行,这个这么急吗?”对方掉头就 走。镜头跟着他,“那么你们能不能安排其他负责人接受采访?”他用 手挡镜头。“你们这是干什么?”“我们是有诚意的,我们希望听到法 院的声音。”记者跟在他身后。他头也不回,穿过一家干洗店,消失了。
《南方周末》揭黑式的调查报道在1998年前后达到顶峰,进入舆论监督全盛时 代,据报社的一位高级记者回忆说,当时一般采访稿子回来,许多猛料都可以发。
报道特点分析:
1.冷峻叙事。基本上以“旁观的第三方”的姿态出现。记者的态度主要表现在 对材料的取舍中。另外,被采访人的言语也能间接表现记者的态度。文本语言 是在保持记者个人风格的前提下,提倡简洁、朴素和生动。建议言之有物,少 用煽情、轻佻和情绪化的语言。
3. 有力量的、吸引人的开头。
4. 要有现场材料,要有细节。“魔鬼在细节”中。
小专题:《南方周末》的调查性报道
历史与过程:
南方周末从创办伊始,便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力求与社会和谐共振。从20 世纪70年末,中国经济开始松动、复苏,而社会自由流动空间和自由流动资源开 始丰富起来。1983年,南方周末创始人之一左方敏锐地观察到广东出现第一批民 工潮,感受到农村和城市文明的“撞击和断裂”。他决定在其主持《南方周末》 的十几年内,把对民众的启蒙作为办报灵魂。
中西新闻写作比较
中西新闻写作比较中式新闻写作注重客观性和传统价值观,西式新闻写作则更加注重个体自由和多样化观点的呈现。
下面是一篇关于疫情防控措施的新闻报道的中西写作风格对比。
中式新闻写作风格:据官方媒体报道,近期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防控措施,力求遏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其中,封锁措施被广泛实施,包括禁止大型集会、关闭公共场所、封控疫情重点区域等。
此外,各地政府还加强了医疗资源的调配,加强了疫苗研发的推进,并积极敦促公民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官方数据显示,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功,疫情传播速度得到明显放缓。
各地政府也积极做好病例的隔离收治工作,加大疫情防控的力度,为疫情的最终彻底消除做出了积极贡献。
西式新闻写作风格:报道称,近日,中国政府在防控新冠病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
从禁止大型集会到关闭公共场所,再到封控疫情重点区域,各地政府在努力遏制病毒的传播。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医疗资源的分配,积极推进疫苗研发,并敦促公民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据数据显示,这些措施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疫情的传播速度已经明显放缓。
各地政府也加强了病例的隔离和收治工作,并加大了防控力度。
这些举措在疫情的最终消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中式新闻写作侧重于官方数据和政府举措的呈现,表达对政府工作的肯定和支持;而西式新闻写作则更加强调多样性观点的展示,突出民众的参与和个体自由的重要性。
中式新闻写作风格:针对疫情防控措施的报道中,中式新闻写作更加注重客观性和传统价值观。
在报道中,会重点强调政府的举措和数据,以此来突显政府的决策科学、及时和有效。
这种写作风格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中式新闻写作注重维持社会稳定和凝聚力。
在疫情防控方面,政府的举措和决策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的关键。
通过强调政府的努力和成绩,中式新闻写作给人们传达了一种安全感和信心,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至关重要。
其次,中式新闻写作倾向于展示政府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我国客观报道与西方客观性报道比较
我国客观报道与西方客观性报道比较作者:王珊珊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1期【摘要】中西方新闻体制的差异是客观报道和客观性报道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新闻事业属于社会主义新闻体制,西方的新闻体制是资本主义新闻体制,它们基本内涵的不同决定了客观报道和客观性报道之间立场、规范、报道方法的不同。
本文从客观报道与客观性报道的缘起、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等方面对客观报道与客观性报道进行比较。
【关键词】客观报道客观性报道比较客观报道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客观性报道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大不相同。
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客观报道与客观性报道的缘起、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两者之间的相同处等方面来分析客观报道与客观性报道。
一、我国的客观报道和西方客观性报道的缘起(一)我国的客观报道在中国新闻史上,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人士最先提出“客观报道”这一概念。
1903年梁启超曾提出了“报之以客观”的主张,民国初年的名记者黄远生则进一步提出“变其主观的态度,而易为客观”。
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学界一方面取经西方客观性报道中教较为有益的操作方法,另一方面,也在反思中摒弃了对客观性“超党派”的描述,他们认为,西方学者把客观性强调到了不恰当的地步,标榜自己的报道是超越意识形态的,“纯客观”的东西,好像他们的新闻只报道事实,而从不参与意见的表达。
但事实上,无论是从理论来说,还是在实际报道中,“纯客观”理论都是站不住脚的。
于是新闻学者在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事实说话”的主张,即在忠实报道事实的基础上,对事实适当地选择和表达,通过“无形的手”,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客观报道。
(二)西方客观性报道新闻客观性这个概念是在资产阶级新闻界最先兴起的。
1900年美联社提出以“报道事实,而不报道意见”为宗旨,这是西方国家首次把“客观性”定为新闻传播的原则。
在当时的西方,报纸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在大众中失去信誉,报纸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中西深度报道比较论
中西深度报道比较论□郭光华 朱祖纯 深度报道,是一种深入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的报道。
中国的深度报道虽然受到西方深度报道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受自身深厚的文化背景制约,故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西方不同的特色。
本文拟对二者的不同风格与不同的源流作一番比较。
一、背景式写作与述评式写作:两种不同的风格 深度报道的旨趣不在于报道,而在于解释。
按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的说法,它旨趣就是“阐明和解释”。
“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还想知道这些事为什么发生,它们意味着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1]正因为如此,人们又往往将深度报道称为“解释性报道”。
如何来完成这一“解释”任务?我们发现,中国的深度报道与西方的深度报道在“解释”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西方的深度报道,重视用事实本身所蕴涵的意义来解释,即通过大量的背景材料(另一些事实)来揭示意义。
美国学者杰克・海敦说:“解释性报道是一种作解释或者作分析的报道,也就是那个被过多地被滥用的词语‘有深度的报道’。
它是一种加背景给新闻揭示更深一层意义的报道。
”[2]我国学者刘明华教授概括说:“解释性报道是一种背景式新闻,是通过大量使用背景材料,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分析性报道。
”[3]中国的深度报道在作“解释”时,则较多地依赖议论抒情等手法,其思辨色彩比较浓。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时统宇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既能以情感称胜,又可以以哲理见长;既有重于当代社会的批判眼光,又有偏于历史经验的回溯思考。
”[4]我们姑且将西方的深度报道称之为“背景式深度报道”,而将中国式的深度报道称为“述评式深度报道”。
将二者作番粗略的比较,其风格差异显而易见。
概括来说,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靠背景解释,还是靠逻辑说理。
西方的深度报道通常都是大量地使用有关背景材料来完成“解释”的任务。
很多新闻学家直截了当地在解释与新闻背景之间划上了等号。
他们认为,“解释,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入化”,所以,深度报道就是“一种加有背景,给新闻揭示更深一层意义的报道。
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及举例
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及举例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及举例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是由文化、历史、政治、价值观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也体现在了新闻报道中。
在中西方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第一,中西方新闻报道的观众面向不同。
中西方的观众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新闻报道中,这种差异显得尤为明显。
中文媒体的观众往往需要的是一份更加详尽、丰富而又深刻的报道,而西方媒体更加强调新闻的迅速和简洁,即所谓的“10秒钟新闻”。
因此,西方媒体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内将新闻传达出去,而中文媒体往往更加注重新闻的深度和广度,需要更多的信息和分析。
例如,中西方报道香港反送中事件的立场和方式就存在较大差异。
西方媒体强调新闻的及时性,尤其是一些英语国家的主流媒体,他们的报道往往更加简洁,突出“警方与示威者冲突”的重点,同时同时也会提到其中涉及“自由民主”的部分内容。
而在中文媒体中,除了简洁明了的新闻概述之外,还经常出现了对香港历史、政治、社会生活的介绍和分析,这可能是因为中文媒体的受众需要对事件和背景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二,中西方新闻报道的价值评判标准不同。
中西方新闻媒体基于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对新闻事件的评价标准不尽相同。
西方媒体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平等、人权、民主,而中文媒体中很多则强调家庭、亲情、忠诚、礼仪等传统价值。
因此,中西方媒体在报道同一事件时,常常存在着不一致的价值判断,表现在情感上的关注点、词汇用语等方面。
例如,关于新冠病毒的报道,中文媒体中常常强调了国家的一些努力和计划,强调中国政府做出的特殊贡献,对抗病毒和保护人民的作用。
而在西方社交媒体中,则经常发表有关世卫组织态度的文章,发表有关新冠病毒治疗的文章。
这些文章往往强调西方的科技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强调政府的开放和直接的应对措施。
这种评判标准的不同不仅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更表现为两方的政治、经济上的代价。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篇一:中外新闻报道对比】中外新闻报道对比摘要:分别列出中国和外国对哥本哈根峰会没取得显著成果的报道,而后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历史环境。
新华社的报道:发达国家企图逃避义务导致关键问题进展甚微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江国成)哥本哈根会议中国代表团谈判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6日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原因是发达国家企图逃避他们在有关国际公约和议定书的义务。
解振华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长期以来,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等关键问题不断提出建议,但发达国家采取拖延战术,一直未给予正面回应,导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
他说,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问题上,发达国家不仅想方设法逃避到2020年的中期量化减排义务,还试图通过将矛头指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来转嫁减排义务,转移谈判焦点。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无约束地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理应承担其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量化减排。
但现实是,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几十年后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在持续增长,人均排放量仍然很高,提出的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也与科学的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望有相当大的距离”。
他说,发达国家“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提出很高的减排要求,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
解振华说,在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一直强调私营部门和碳市场的作用,试图逃避发达国家政府公共资金的出资义务,甚至试图让发展中国家出资,或是给发展中国家使用资金设置各种前提条件。
此次哥本哈根会议上,尽管发达国家在资金方面做出了一些承诺,但没有明确各国长期资金承诺的金额,也没有明确短期资金的来源,更没有明确短期资金如何落实。
第七章 解释性报道与调查性报道
政党和国家颁布的重要方针、政策及举措
政治、军事、经济等突发重大事件及趋势变化 重要的科技成果 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五、解释性报道与客观报道的区别
报道手法:客观报道采用平铺直叙的叙述手法。 大部分纯客观报道不提原因,有时往往一笔带过。 解释性报道在提供背景材料的时候,必须夹叙夹
议。
报道内容:客观报道着重于发生了什么(what)即 报道显而易见的事实。解释性报道则把为什么发 生(why)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即着重于揭示 “新闻背后的的新闻”。
调查性报道:是报道者通过自己比较长期而完
整的亲自积累、观察与最近的调查研究,对某
一或某类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所进行的深入的、
系统的、详细的报道。
《焦点访谈》
《新闻调查》
(二)特点
1.
自主调查。新闻界自主选择报道或揭露目标,自主
进行调查活动。记者亲自调查,通过彻底的调查采访, 逼近真相,揭示事件的整体情况。
本节小结
解释性报道也是新闻,同样提供新鲜而重要的事 实,并不仅仅对已经报道过的新闻进行加工。
解释性报道注重挖掘和运用背景材料,以解释新
闻事实的原因、影响、发展趋向及深层意义,实
现真正意义上的“用事实说话”。
解释性报道能够帮助读者思考,加深读者对新闻 事实的理解。
第二节 调查性报道概述
一、调查性报道的界定与特点 (一)界定
重于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是分析性的深度 报道;
2. 3.
在提供背景材料的时候,必须夹叙夹议; 在揭示事件的过程中,记者对该事件的价值
判断或主观倾向会或明或暗地显示出来。
(三)分类
1. 一段时间的解释性报道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外电视新闻节目在传播方式、节目内容和报道风格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下面将对中外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是传播方式。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方式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媒体形式和传播平台方面。
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仍然是主要的传播形式,大多数人通过电视机观看新闻节目,媒体公司主要依靠电视台频道播出节目。
而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网络、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获取新闻信息。
因此,西方国家的电视新闻节目逐渐倾向于将节目内容进行互动和多媒体呈现,以适应观众多样化的媒体习惯。
其次是节目内容。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差异主要表现在报道对象、观点倾向和报道深度上。
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在中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中,通常会报道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大事,以及领导人的活动和讲话。
相比之下,在西方国家的电视新闻节目中,普通公民的声音、社会事件和人文故事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此外,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特殊国情,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对国家和政府的正面宣传和政策宣讲居多,报道观点倾向较为单一。
而在西方国家,新闻报道通常更加中立客观,多角度呈现问题,追求平衡报道。
当然,这些差异也受到国际新闻价值观的影响,每个国家的新闻价值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最后是报道风格。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风格差异主要表现在表演性和亲近感上。
中国的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为了吸引观众,会采用一些娱乐性的元素,比如明星主持人、轻松幽默的台词、特效图像等,以增加观众的观看欲望。
而在西方国家,电视新闻节目更加注重报道的严肃性和专业性,主持人更加稳重和客观,不会过多强调个人情感。
此外,在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新闻时,中国电视新闻节目通常会采用集中报道、长时间连续播出的方式,而在西方国家,新闻节目更加注重即时报道,力求第一时间传递信息。
综上所述,中外电视新闻节目在传播方式、节目内容和报道风格上存在一些差异。
中外新闻报道中的框架分析比较
中外新闻报道中的框架分析比较新闻报道是传递信息、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途径,而不同国家的新闻报道往往受到各自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框架和视角。
本文将对中外新闻报道中的框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在报道方式、内容呈现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异同点。
一、报道方式在报道方式上,中外新闻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的新闻报道往往以正面报道为主,强调政府政策的积极影响和成就,对负面信息进行控制和过滤。
而西方国家的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客观、公正,对政府和权力进行监督,报道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
此外,西方新闻报道更注重新闻价值观念,强调新闻真实性和独立性,而中国新闻报道则更受到政治导向的影响。
二、内容呈现在内容呈现方面,中外新闻报道也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报道内容往往偏向正面,对一些敏感话题进行避讳。
而西方新闻报道更加开放和包容,对各种观点和声音都给予平等对待,报道更加多元化和深入。
此外,西方新闻报道更注重事实真相的还原,追求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中国新闻报道则更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报道内容受到一定限制。
三、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上,中外新闻报道也有所不同。
中国新闻报道更加强调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强调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道内容往往带有明显的价值导向。
而西方新闻报道更加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强调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报道更加注重人权和民主价值。
此外,西方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强调新闻的社会监督功能,而中国新闻报道则更受到政治导向和国家利益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外新闻报道中的框架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报道方式、内容呈现和价值取向等方面。
中国新闻报道更加注重政治导向和国家利益,报道内容受到一定限制;而西方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客观、公正,强调新闻的独立性和社会监督功能。
不同框架下的新闻报道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反映了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特点。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新闻报道之间的交流与对比将更加频繁,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新闻报道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当代中美国际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四、结论与启示
当代中美国际新闻报道在风格、内容及受众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国际新 闻报道以官方发布为主,强调权威性和公信力;而美国国际新闻报道则更加多元 化和市场化,注重客观性和真实性。在内容上,中国国际新闻报道以政治、经济 为主,国家形象和利益的维护;而美国国际新闻报道涵盖更广泛的内容,全球热 点问题和普世价值。受众方面,中国国际新闻报道主要面向国内民众和海外华人 华侨;而美国国际新闻报道则面向全球受众。
三、受众特点
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的受众主要是国内民众和海外华人华侨,以及对中国感兴 趣的外国人士。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中国媒体在对外传播中面临一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中国媒体正在努力提高国际化程度,增加外语 报道和本土化内容。
美国国际新闻报道的受众则面向全球。美国媒体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和传 播效果,其报道往往能够影响全球舆论。为了吸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美国 媒体在报道中注重本土化策略的实施,当地文化和事件,以增强与受众的关联性 和共鸣。
当代中美国际新闻报道比较研 究
01 一、报道风格
目录
02 二、报道内容
03 三、受众特点
04 四、结论与启示
05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新闻报道在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越来 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其国际 新闻报道风格和特点各异,对两国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 次演示旨在探讨当代中美国际新闻报道的异同,以期为两国间的相互理解和国际 传播提供参考。
3、报道时效性有待提高。在某些国际突发事件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往 往不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导致错失报道先机。
二、面临的挑战
1、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对国际新闻报道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全球政治、经 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国际新闻报道的难度和压力也在逐步加大。如何在纷繁复杂 的国际形势下准确、客观地传递信息,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面临的一大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西方解释性报道的异同第一,背景式新闻写作与述评性新闻写作,两种不同的写作方式以2007年普利策奖国际报道奖获奖作品《“血铅事件”敲响环保警钟》和中国新闻周刊《杭州飙车案70码背后:民意的红灯》为例进行对比。
一、靠背景解释,还是靠逻辑说理。
我们可以发现前者基本上都是在客观的报道新闻事实,即通过新闻事实、背景材料的运动给读者呈现一种真实可信的画面。
文章由几个方面组成:1、一个医生在治疗一个因电击严重受伤的五岁小男孩,同时发现其血液中铅含量严重超标为开头。
2、从而揭开中国最为严重的铅中毒事件之一,并进而上升到环保的层面。
3、介绍铅的污染源,包括制造铅锭的工厂。
4、村民铅中毒的表现。
5、背景材料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对铅中毒的定义,研究表明铅含量过度带来的危害。
6、接着作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这场灾难体现了在面对中国飞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损害时,中国民众是多么的脆弱。
”虽然是作者的观点,但读者完全可以从上述材料中领悟到。
7、接下来作者将视角延伸到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损害。
在谈到具体损害问题上,作者引用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统计数据来说明。
8、铅大量运用于生产生活的原因。
9、国外面对中国高含铅量商品可能造成危害的举措。
10、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防范铅中毒的斗争尚处于早期阶段,而美国早在30年代就已经开始此类行动。
11、工厂为躲避监督将厂设在农村而不是城市。
纵观这篇解释性报道,我们很难看到作者主观性的意见,基本上都是在材料的介绍中给读者呈现,虽然没有作者的主管意见,但读者却能从报道中读出铅含量超标的危害以及中国现在的环境问题,发人深思。
大量的背景材料,可以尽可能地扩大读者的视野,从更深更广的范围去认识新闻事实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与条件下发生的,让读者不仅知其然,还进一步知其所以然。
这符合新闻客观性的原则,给读者展示的是尽量真实的世界。
这正如美国资深报人马克•埃思里奇所说:“在当今异常复杂的世界中,解释性报道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孤立的,与其他事物不相关连的事实,仅仅因为是事实而能给人以印象,其实最容易使人误入歧途。
背景材料、周围环境、先前发生的事件、动机的形成,都是真正的、基本的新闻组成部分。
这种解释实际上是最好的报道形式。
”受客观报道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西方的深度报道注意用背景材料来解释新闻事实,特别强调不能用发议论来代替解释。
美国《纽约时报》已退休的星期日版主编莱斯特•马克尔指出,是解释还是议论,这是不难区别的。
在深度报道中,那些带有主观色彩的议论是不允许的。
在我国的深度报道中,“解释”通常是借助逻辑的力量以说理的形式出现。
(什么样的传统和办报经验使得--为什么?)《杭州飙车案70码背后:民意的红灯》一文中,文章大量运用一些夹叙夹议的句子。
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题目“名意的红灯,揭示飙车案激发民意。
2、简单地介绍事件的发生经过。
人们对事件的描述。
3、介绍胡斌的飙车经历,谭卓的生平,事故发生前他的状态。
4、事故发生后,周围居民的态度。
5、介绍谭卓的身份,媒体、民众都对胡斌开骂。
6、谭卓的同学、同事、朋友在论坛里纷纷悼念他,评价他平时为人热心,是一个好人。
流露出对谭卓的深切同情,对肇事者的愤怒。
7、警方出面对胡斌车速进行鉴定。
8、与胡斌一起飙车的翁振华,同样是一个狂热的飚车迷,从而揭示胡斌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并不起眼,因为在杭州到处都是有钱人。
9、随着杭州有钱人的增多,汽车也越来越普遍,杭州已进入一个严重的交通堵塞时期。
10、外省人开始对杭州不信任。
整篇报道用内在的逻辑前后串联起来。
既介绍了飙车案发生的经过,又从更深层次上指出这次事件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意讨论,揭示了这次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
全文洋洋洒洒一万两千多字,无不包含了作者的观点。
在充分介绍新闻背景的基础上,作者将自己的观点以逻辑说理的形式糅合到文章中去。
表面上看,并没有太多主观性的句子,其实,背景材料的运用都是为作者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服务的。
比如在介绍谭卓和胡斌各自的身份背景之后,紧接着作者就写周围居民对此次事件的态度,都对飙车者充满了愤怒,其实作者是在用群众的眼光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来说明民意的洪流这一主题思想。
还有人们对谭卓和胡斌的评价,其实就是反映了民意的两个对立面。
从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与西方讲求纯客观报道,以新闻事实解释新闻事实不同,中国的解释性报道中还带有一些文学的色彩。
虽然整篇文章的基调是客观性报道,是对新闻事实的深入剖析,但是文字的应用与表达上,有议论与抒情的成分。
二、是努力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是以联想类比来启发读者。
努力从广泛的背景下去解释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是西方深度报道的又一特点。
我们知道,新闻事实与一般事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联系有时表现为事物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
一个新闻事实往往是由多个原因导致的,有直接原因,有间接原因,有表层原因,有深层原因。
要清楚地解释新闻事实为何发生,就少不了要从多方面去作纵向的挖掘。
西方记者注意到通过万事万物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去完成解释任务。
一个新闻事实的背后,有着深远的背景可以挖掘。
的确,以一个更大的背景为参照,我们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就会更加接近本质。
以“血铅事件”为例,铅对人体有害,这是人所共知的。
如果单纯报道“血铅事件”,可能只是中国众多环境污染事件中的一个事件,不能引起太多人关注。
而文章从“血铅事件”中联系到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虽然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铅对人体产生的伤害,但是还是无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
作者又写道国外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而中国却并没有太多的措施,原因在于中国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无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文章从更加广阔的背景去探讨,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杭州飙车案中,作者发现媒体、网络都在极力谴责声讨肇事者,在全社会形成一股批判浪潮。
由此,作者联想到“民意”这个关键词,全文围绕民意来解读,启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这个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富二代的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安逸悠闲,引发人们对富二代的仇视心理。
是民意的力量把这个事件推向道德的法庭,富二代犯错就应该受到惩罚,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权钱就可以摆脱责任。
这对社会公平公正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另外,文章在说明“民意的红灯”这个观点的时候,大量描绘了民意对双方态度的对比。
胡斌与谭卓的身世对比,人们对待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对谭卓的同情与可惜,对“富二代”的强烈谴责心理,通过这些对比,作者其实已经站在一个道德法官的位置进行了评判。
一、是引用专家权威的见解,还是靠作者本人的议论来阐述。
“血铅事件”大量引用了权威专家、组织的声音。
有政府官员,世界卫生组织,高校研究人员,医院专家,公司代表等等,他们都代表某一领域的权威,发言具有可信性。
这些权威专家的见解,使得整篇文章更加严谨,解释更加让人信服。
“杭州飙车案”文章开头,作者就点明要点:在一起车祸事件的背后,是民意的潜流。
“事件开始变得骇人听闻起来,而来自交管部门的最初鉴定,更激化了这一切。
”作者写道:胡斌和谭卓素不相识,公路却成了他们生命际遇的交点,5月7日晚,速度撞乱了他们的生活。
而这一次,一起十万分之一的小概率事件,为何成为公众瞩目的社会大热点?明显带有作者主观议论的成分。
“近年来,杭州公路飙车日益盛行,引起了市民的不满。
”“年轻的肇事者很快地成了‘全民公敌’。
”“谭卓的死,打破了西湖边原有的生活速度,发动机的轰鸣声仿佛一时间也消弭了。
”在讲述飙车者的心态的时候,作者这样感叹到。
“在飙车界,传说往往充满着诱惑。
”“中国城市辞典里,杭州总是和天堂唇齿相连。
“而2009年5月7日往后的日子里,‘天堂’被赋予更多的解读。
在浙大毕业生谭卓遭遇车祸后,一则黑色幽默滥觞于互联网,‘70码速度,来杭州感受天堂’。
”“车辆急剧膨胀的速度,快得像飙车族的午夜狂奔。
”“在不同的时刻,这件事触动了大多数人的神经。
”作者的笔下常常闪烁着理性的火花,流淌着真切的感情。
报道中融叙事与议论、描写与抒情为一炉。
它已不满足于冷静的叙述,而常常由作者直接站出来发表议论,这些文字都带有明显的抒情和议论的色彩。
整篇报道融议论抒情于一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受选宣传使命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上半叶,我国报告文学发育得已经相当成熟,可谓如日中天。
我们知道,报告文学是文学与新闻联姻的产物,它的一些表现手法,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到新闻写作上来。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报告文学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其势头日渐疲软,一些很有成就的报告文学作者转而采写深度报道。
这样,报告文学那种恣意汪洋、潇洒酣畅的议论式笔锋,很自然地被带入到深度报道中来。
这样融议论抒情于一体的文字写出来的解释式报道,显然,它鲜明受到报告文学编码风格影响。
第二、客观主义与宣传使命:两种不同的源流为什么中西方解释性报道会有两种不同的风格呢?首先,这两种风格各有其产生的文化背景。
西方式的深度报道以提供背景来作解释,这是受到了西方客观性报道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
尽管深度报道是对过去客观报道的突破,深入到揭示事实的意义这一层面,但其客观化的报道手法并没有遭到舍弃,而是保留下来了,即通过事实之间的联系来暗示意义。
中国式的深度报道,充满理性色彩,这是与其所承担的使命分不开的。
在此,我想借用李良荣先生的一段话:“我们必须指出,中国的报纸大多数负有宣传的使命,尤其是报纸的主干——综合性日报,都是各级党报;许多专业报、晚报也是党报,肩负重大的宣传任务。
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理论问题上,不允许也不应该态度暧昧、模棱两可,而必须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积极地引导受众。
中国报纸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客观性报道在中国报纸上的应用范围是有限的;不能像西方报纸那样,把客观性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原则。
”他这里虽然主要不是针对深度报道而谈的,但其原理是相通的。
其次,中国记者的深度报道都带有强烈的启蒙意识和思辨色彩,这是由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本性使然,而西方记者大都不将这使命带到新闻报道中来。
《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建伟总结该报新时期深度报道时,提出了五个最显著的特征:专题性、客观性、启蒙性、综合性、信息化。
他说:“毫无疑问,无论是分析研究性的深度报道,还是充分信息化了的深度报道,由于它们的时代性,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启蒙的特征。
尤其是80年代中叶,对新体制的呼唤,对新观念的钟情,都使这些报道有很强的前瞻性(启蒙的意义)。
应该说,报道,尽管是深度报道,带有这样的属性,是偏离了报道的文本意义的。
但,新闻从来都是在需要中产生的。
读者需要,而我们的其他传播手段又不提供(如社论和评论),或者很难提供这样的启蒙性信息,一些善于理性思维的记者,就在本来已经很沉重的深度报道中,附加了更加沉重的启蒙性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