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解释性报道之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西方解释性报道的异同

第一,背景式新闻写作与述评性新闻写作,两种不同的写作方式

以2007年普利策奖国际报道奖获奖作品《“血铅事件”敲响环保警钟》和中国新闻周刊《杭州飙车案70码背后:民意的红灯》为例进行对比。

一、靠背景解释,还是靠逻辑说理。

我们可以发现前者基本上都是在客观的报道新闻事实,即通过新闻事实、背景材料的运动给读者呈现一种真实可信的画面。文章由几个方面组成:

1、一个医生在治疗一个因电击严重受伤的五岁小男孩,同时发现其血液中铅含量

严重超标为开头。

2、从而揭开中国最为严重的铅中毒事件之一,并进而上升到环保的层面。

3、介绍铅的污染源,包括制造铅锭的工厂。

4、村民铅中毒的表现。

5、背景材料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对铅中毒的定义,研究表明铅含量过度带来的

危害。

6、接着作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这场灾难体现了在面对中国飞速经济发展所带

来的环境损害时,中国民众是多么的脆弱。”虽然是作者的观点,但读者完全可以从上述材料中领悟到。

7、接下来作者将视角延伸到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损害。

在谈到具体损害问题上,作者引用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统计数据来说明。

8、铅大量运用于生产生活的原因。

9、国外面对中国高含铅量商品可能造成危害的举措。

10、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防范铅中毒的斗争尚处于早期阶段,而美国

早在30年代就已经开始此类行动。

11、工厂为躲避监督将厂设在农村而不是城市。

纵观这篇解释性报道,我们很难看到作者主观性的意见,基本上都是在材料的介绍中给读者呈现,虽然没有作者的主管意见,但读者却能从报道中读出铅含量超标的危害以及中国现在的环境问题,发人深思。

大量的背景材料,可以尽可能地扩大读者的视野,从更深更广的范围去认识新闻事实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与条件下发生的,让读者不仅知其然,还进一步知其所以然。这符合新闻客观性的原则,给读者展示的是尽量真实的世界。这正如美国资深报人马克•埃思里奇所说:“在当今异常复杂的世界中,解释性报道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孤立的,与其他事物不相关连的事实,仅仅因为是事实而能给人以印象,其实最容易使人误入歧途。背景材料、

周围环境、先前发生的事件、动机的形成,都是真正的、基本的新闻组成部分。这种解释实际上是最好的报道形式。”

受客观报道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西方的深度报道注意用背景材料来解释新闻事实,特别强调不能用发议论来代替解释。美国《纽约时报》已退休的星期日版主编莱斯特•马克尔指出,是解释还是议论,这是不难区别的。在深度报道中,那些带有主观色彩的议论是不允许的。

在我国的深度报道中,“解释”通常是借助逻辑的力量以说理的形式出现。(什么样的传统和办报经验使得--为什么?)

《杭州飙车案70码背后:民意的红灯》一文中,

文章大量运用一些夹叙夹议的句子。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题目“名意的红灯,揭示飙车案激发民意。

2、简单地介绍事件的发生经过。人们对事件的描述。

3、介绍胡斌的飙车经历,谭卓的生平,事故发生前他的状态。

4、事故发生后,周围居民的态度。

5、介绍谭卓的身份,媒体、民众都对胡斌开骂。

6、谭卓的同学、同事、朋友在论坛里纷纷悼念他,评价他平时为人热心,是一个好人。流露出对谭卓的深切同情,对肇事者的愤怒。

7、警方出面对胡斌车速进行鉴定。

8、与胡斌一起飙车的翁振华,同样是一个狂热的飚车迷,从而揭示胡斌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并不起眼,因为在杭州到处都是有钱人。

9、随着杭州有钱人的增多,汽车也越来越普遍,杭州已进入一个严重的交通堵塞时期。

10、外省人开始对杭州不信任。

整篇报道用内在的逻辑前后串联起来。既介绍了飙车案发生的经过,又从更深层次上指出这次事件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意讨论,揭示了这次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全文洋洋洒洒一万两千多字,无不包含了作者的观点。在充分介绍新闻背景的基础上,作者将自己的观点以逻辑说理的形式糅合到文章中去。表面上看,并没有太多主观性的句子,其实,背景材料的运用都是为作者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服务的。比如在介绍谭卓和胡斌各自的身份背景之后,紧接着作者就写周围居民对此次事件的态度,都对飙车者充满了愤怒,其实作者是在用群众的眼光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来说明民意的洪流这一主题思想。还有人们对谭卓和胡斌的评价,其实就是反映了民意的两个对立面。

从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与西方讲求纯客观报道,以新闻事实解释新闻事实不同,中国的解释性报道中还带有一些文学的色彩。虽然整篇文章的基调是客观性报道,是对新闻事实的深入剖析,但是文字的应用与表达上,有议论与抒情的成分。

二、是努力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是以联想类比来启发读者。

努力从广泛的背景下去解释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是西方深度报道的又一特点。我们知道,新闻事实与一般事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时表现为事物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一个新闻事实往往是由多个原因导致的,有直接原因,有间接原因,有表层原因,有深层原因。要清楚地解释新闻事实为何发生,就少不了要从多方面去作纵向的挖掘。

西方记者注意到通过万事万物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去完成解释任务。一个新闻事实的背后,有着深远的背景可以挖掘。的确,以一个更大的背景为参照,我们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就会更加接近本质。

以“血铅事件”为例,铅对人体有害,这是人所共知的。如果单纯报道“血铅事件”,可能只是中国众多环境污染事件中的一个事件,不能引起太多人关注。而文章从“血铅事件”中联系到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铅对人体产生的伤害,但是还是无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作者又写道国外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而中国却并没有太多的措施,原因在于中国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无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文章从更加广阔的背景去探讨,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杭州飙车案中,作者发现媒体、网络都在极力谴责声讨肇事者,在全社会形成一股批判浪潮。由此,作者联想到“民意”这个关键词,全文围绕民意来解读,启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这个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富二代的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安逸悠闲,引发人们对富二代的仇视心理。是民意的力量把这个事件推向道德的法庭,富二代犯错就应该受到惩罚,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权钱就可以摆脱责任。这对社会公平公正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另外,文章在说明“民意的红灯”这个观点的时候,大量描绘了民意对双方态度的对比。胡斌与谭卓的身世对比,人们对待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对谭卓的同情与可惜,对“富二代”的强烈谴责心理,通过这些对比,作者其实已经站在一个道德法官的位置进行了评判。

一、是引用专家权威的见解,还是靠作者本人的议论来阐述。

“血铅事件”大量引用了权威专家、组织的声音。有政府官员,世界卫生组织,高校研究人员,医院专家,公司代表等等,他们都代表某一领域的权威,发言具有可信性。这些权威专家的见解,使得整篇文章更加严谨,解释更加让人信服。

“杭州飙车案”文章开头,作者就点明要点:在一起车祸事件的背后,是民意的潜流。

“事件开始变得骇人听闻起来,而来自交管部门的最初鉴定,更激化了这一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