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复习
八年级下册社会知识点补习
![八年级下册社会知识点补习](https://img.taocdn.com/s3/m/bc7dea4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c.png)
八年级下册社会知识点补习八年级下册社会知识点是中考必考之一,而这些知识点却并不容易理解和记忆。
因此,为了让同学们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需要对八年级下册社会知识点进行补习。
1.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
改革开放的奠基者是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核心是改革。
在改革方面,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
同时,他还推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措施,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个体户等。
2. 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建设的现代工业体系和现代化的生态环境的总称。
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是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同时还注重文化、教育、科技和人口资源。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气候变化和环保问题。
从个人层面来讲,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环保,从而建设美丽的家园。
3. 规划规划是指为现实或将来的目标制定一步步实现的政府、企业或组织的行为。
规划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民生等。
在实际工作中,规划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流程,如前瞻性分析、收集信息、分析现状、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和监督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规划的有效性。
4. 基层民主基层民主是指通过选举民主代表、讨论决策等方式,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利益,同时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度。
在基层民主中,重要的是推进基层选举制度的建设,完善社区或村庄自治组织的建设,多向民众征求意见和建议。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民主化的改革。
5. 法治建设法治建设是国家基本法规和法律制度的建设。
它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关键,也是推动社会的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在法治建设中,我们需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法律意识和宣传,提高司法公正和实施司法独立。
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法治的发展。
总之,八年级下册社会知识点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认真的学习这些知识,不断的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在未来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总复习
![八年级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1099ed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7.png)
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纵向比较:明清前期的农耕文明比以往朝代更鼎盛,君主集权达到顶峰;2、横向比较:明清的农耕文明无法与西方的工业文明抗衡,清中期开始陷入统治危机;3、明清综合国力大体保持领先,“盛世”余辉表现一、明清帝国的兴替一、明朝1368-1644二、清朝1616-1912: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抵御外来侵略(二)加强边疆治理★★1.明清民族政策:明:消极防御政策增修长城;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接见蒙古、西藏等首领,与他们联络感情,册封达赖、班禅等;西东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三、农耕文明的繁盛知识拓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一、★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二、★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一、★★皇权膨胀二、近代前夜的危机★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⑵核心指导思想:人文主义⑶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⑷代表人物和作品是:①先驱:但丁意大利神曲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英国哈姆雷特等⑸意义:P381、新航路开辟背景原因:1根本原因:工商业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具体原因:①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②马可波罗行纪激起西欧对东方的向往;③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东西方贸易;④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发展、寻找、垄断、控制3条件:①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②人们开始相信地球是圆的;③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等2、急先锋:最早进行开辟新航路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3经过:四个航海家的航行情况:①1487年,并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②1492,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他自以为到达了印度,因此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③1497-1498年,航行到印度,第一个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最短的新航路;④1519-1522年,,从而在实践上证明了地球是圆的;4、影响:P35二、科学革命1、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2、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被处火刑——宇宙无限,没有中心;3、意大利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天空中的哥伦布”,发现新宇宙;4、英国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高峰;三、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四、四次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二、补充:1、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强国的原因有:①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②率先进行工业革命③占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殖民地④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2 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34、拿破仑帝国⑴性质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⑵建立:1804年,建立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⑶内外政策对拿破仑的评价是:①对内:颁布法典影响: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对外战争: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扩大了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许多地方;影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二、资产阶级颁布的宣言1、“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献⑵颁布的时间是:1689年⑷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税收权、军事权、立法权⑸意义是: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2、“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⑵颁布的时间是:1776年7月4日⑶意义是: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等,体现了资产阶级意志;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4、献成效: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5、1787 成效: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比:工业革命本质是工业上科学技术的变革补充: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和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政治2条件:①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聚了丰厚的资本和原料;经济②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商品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经济③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④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2.电能与蒸汽机相比有何优点①应用范围大,使用便利;传递速度快,能远距离输送;污染小;功率高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②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③个别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一、诞生的条件1阶级基础: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爆发了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从追求经济权利发展到争取政治权利——工人阶级从此登上历史的舞台失败的启示: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2)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19世纪上半期代表人物:圣西门法;傅里叶法、欧文英――新和谐公社3实践基础:马克思德和恩格斯考察了工人运动二、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1内容: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途径,解放全人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目的2意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三、诞生的意义: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1成立时间:1871年3月2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3政权性质: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4国际歌创作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9世纪中期★★补充:1、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原因: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农业;良好的教育;单一的日耳曼民族;强有力的领导俾斯麦;素来好战,有扩张野心,梦想统一德意志;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战斗力强;2、评价林肯:美国历史统之一;他领导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的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但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也有软弱的一面;3、,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扭转北方失利的局面直接作用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长远影响★★资产阶级的改革补充: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①16世纪中期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2、目的:使俄国成为强国;3、措施: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4、作用: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5、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性改革;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原因:①政治: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人民纷纷起义,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②根本原因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④直接原因军事:克里米亚战争惨败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四、权利法案、人权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文件对欧美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进一步巩固提供了法律保障;五、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的过程;请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法律文件加以说明1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国家独立后,制定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3宣扬了民主自由;拿破仑;★★(1)革命方式:英国、法国;英国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民族独立运动:如美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颁布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3)改革方式:如俄国、日本;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4王朝战争的方式:如德国;普鲁士宰相俾斯麦运用出色的外交和军事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法国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从而使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第四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一、罪恶的“三角贸易”最先是葡萄牙,英国日不落帝国”后来居上①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有利可图;②经过:欧洲出发金银、工业原料枪支、商品美洲非洲俘虏黑人③方式: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掠夺财富、占领土地等④时间:延续了三百多年16世纪---19世纪⑤影响:1欧洲:大发横财,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掠夺原料和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2美洲:黑人奴隶为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3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动力,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导致长期落后贫穷;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民族解放战争:1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掀起了独立运动;2海地独立:之前是法国殖民地①时间:1804年②意义: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3领导者:玻利瓦尔“南美的解放者”“拉美独立之父”、圣马丁4结果:①摆脱西班牙、葡萄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 ②1822年,巴西宣布独立,除古巴等少数地区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获得了独立;三、印度民族大起义:①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导致印度民族矛盾尖锐;②人物:克莱武③机构:东印度公司④方式:占领土地、掠夺财富、倾销商品、占领市场等⑤结果:失败⑥影响: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一、工业化1、表现: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超过农业,工业推动农业发生巨大的变革;工厂越来越多,工人数量超过农民;出现一些大城市二、城市化: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取代原来农村的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1、积极: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①饮食结构合理②医疗水平提高③生活质量提高④妇女地位提高⑤教育普及⑥服饰、娱乐活动2、消极: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城市病”——这些生活上的变化并不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改善,政治地位也没有得到提高,因为工业革命导致两极分化,贫富分化加剧,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广大人民群众不可能享受到工业文明;第8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1、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2、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等;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1860年英法联军野蛮地洗劫了北京城;他们闯入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大肆抢劫,纵火烧毁了这座有“万园之园”之称的皇家园林;最终签订北京条约;5、太平天国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斗争;其领导人是洪秀全,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由于统治者的腐败与内讧,以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以失败告终;6、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并在旅顺对当地居民实行大屠杀,最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等;7、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8、列强划分势力范围,外国传教士在各地胡作非为,引发了义和团运动;列强对此极为不安,于是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9、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白银亿两;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撤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各个炮台;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允许外国军队驻守;清政府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10、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理解仁人志士早期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维护清朝的统治,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发起了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2、洋务运动起初创办军事工业,如建成了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后期又创办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3、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4、洋务运动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对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洋务运动也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5、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派民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引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代表人物有张謇;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理解仁人志士早期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1、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导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2、严复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着天演论,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用进化论来阐述自己的变法主张;3、1898年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后被慈禧太后镇压,捕杀了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4、戊戌变法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着的作用;5、由外国商人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6、上午印书馆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7、百日维新期间创设的京师大学堂后来发展成为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8、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5836ddd227916888586d71b.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性质:(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3.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了解掌握).4.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了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扞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5.我们怎样当家作主(了解)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6.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掌握)(1)平等权;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7)监督权7.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了解)8.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了解)9.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掌握)人权的主体:10.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重点)11.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重点)12.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重点)(1)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精华复习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完美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精华复习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完美](https://img.taocdn.com/s3/m/73e0babfaef8941ea66e0529.png)
一
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个
五
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年
计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划 基本任务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考点知识回扣
主题
第 一 个 五 年 计 划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
治到法治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考点知识回扣
【易混易错】
(1)“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 (2)中苏两国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开始,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探
索
内容 影响
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 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
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中共八大 二次会议
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 总路线
总路线
考点知识回扣
主题
具体内容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三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八下P27—32)
【课标要求】 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 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考点知识回扣
主题
具体内容
时间、地点 1956年、北京
艰 中共八大 辛 (良好开端)
考点知识回扣
(续表)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109dc9a417866fb84a8eff.png)
典例分析能力提升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
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
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8.怎样改进规则?
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
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
废除,有的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我们
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积
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
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
和花草树木;观看电影、戏剧时,不
要高声交谈、喧哗。
以上说明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
就是公共场所秩序③不以规矩难成方
圆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中规定: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
号灯通行的,将由记3分提高为记6
分。
据此回答下题
1、上述规定对机动车驾驶员来说属于
A.自律B.他律C.自由D.残酷
2、“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
通行的,将由记3分提高为记6分”
的规定A.极大地限制了司机的自由
B.体现了司机从内心敬畏规则
C.说明司机已将该规则内化于心、外
化于行
D.既约東司机的驾驶行为,也保障着
司机的权利和自由
他人
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的......
教给学生做题方法
学会用知识点分析
问题
将材料和知识点结
合
板书设计↗维护秩序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遵守规则作业设置同步学习知识点记忆
课后反思。
人教版道德及法治八年级下册思维导图全
![人教版道德及法治八年级下册思维导图全](https://img.taocdn.com/s3/m/9f1f301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4.png)
八年下道德与法治复习题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主要观点】1、宪法是公利的保障书。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根本原则。
3、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根本权利和国家武装力量等容,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容很广泛,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环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宪法是治邦的总章程。
5、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视。
6、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及组织活动原则等,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宪法规国家权力运行,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7、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表达,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切组织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8、宪法从所规定的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来看,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根底。
9、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视制度。
10、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视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于以追究和纠正。
11、加强宪法实施和监视,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1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都息相关,我们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坚持宪法至上,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思维导图】【主要观点】1、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视权等。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https://img.taocdn.com/s3/m/e885bca8f01dc281e43af053.png)
14.依法治国是国家某某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某某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 B )
①由某某蔓延至全国的“一月风暴”②X少奇同志被迫害致死 ③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逮捕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①某某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某某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 ③某某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某某油田建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某某政治建设”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D )
A.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B.颁布《中华人民某某国土地改革法》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7.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D )
A.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B.“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0.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A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1.“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是( A )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标志着新某某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1-10课)知识点总结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1-10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7670ddf61fb7360b4c65dc.png)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1-10课)知识点总结第一课1.我国的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范围及地位(P4)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人民的但属于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分裂国家的人③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地位: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平等的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3.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有保障,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4.人民和公民区别?(P6)①含义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②范围不同(联系):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5.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①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②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获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历史事件比较表格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历史事件比较表格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26ca274b73f242336c5f6e.png)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动力蒸汽机电力内燃机成果生活:珍妮机的发明(哈格里夫斯)生产:改进蒸汽机(瓦特)交通:汽船(1870,富尔顿,美国)火车(1825,史蒂芬孙,英国)生活:电灯(爱迪生,美国),电话电报;交通:汽车(1885,卡尔本茨,德)飞机(1903,莱特兄弟,美)能源煤石油特点生产经验总结(科学和技术尚未结合)科学技术相结合发明者工人技师科学家工业结构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主中心英国(一枝独秀)欧美多国(遍地开花)顺序从英国开始然后向外扩张欧美多国同时进行(有的国家两次革命交叉进行如俄国日本)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影响推动各部门工业生产机械化出现近代工业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了巨额的社会财富生产力得到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导致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对中国的影响侵略: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反抗: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地主阶级开始了洋务运动;在洋务的诱导下,民资产生。
侵略: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成为了两半社会;反抗:中国人民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农民阶级发动了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民资迎来了黄金时代。
(1)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都推动社会发展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级(3)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表名称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民族矛盾的尖锐矛头所向清政府帝国主义起止时间1851—1864 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8—1900)起止标志金田起义—天京陷落山东冠县赵三多起义—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重大事件1851.1金田起义—标志运动兴起1853.3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1853.5北伐和西征—军事上达到全盛185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农民运动的最高峰1856年天京变乱—由胜转衰1959颁布《资政新篇》—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联合绞杀1864天京陷落—标志运动失败兴起:山东、直隶发展:京津地区高潮:抗击八国联军廊坊阻击战、杨村阻击战、北仓的战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社会法则课本知识点总结(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社会法则课本知识点总结(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41c27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d.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社会法则课本知
识点总结(全册)
第一单元社会公德
- 知识点 1: 社会公德的概念和作用
- 知识点 2: 社会公德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 知识点 3: 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单元个人品德
- 知识点 1: 个人品德的组成和要求
- 知识点 2: 具体个人品德的培养和发展方式
- 知识点 3: 个人品德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第三单元家庭伦理
- 知识点 1: 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 知识点 2: 家庭伦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 知识点 3: 家庭伦理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四单元学校规则
- 知识点 1: 学校规则的意义和目的
- 知识点 2: 学校规则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 知识点 3: 学校规则的执行和违规处理方式
第五单元社交礼仪
- 知识点 1: 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 知识点 2: 社交礼仪的具体场景和表现方式
- 知识点 3: 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第六单元法律意识
- 知识点 1: 法律意识的概念和作用
- 知识点 2: 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发展途径
- 知识点 3: 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法律责任的意识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社会法则课本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1-2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1-2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49f41b74693daef5ef73d7c.png)
v_o_l_u_n_te_e_r__t_o_d_o__s_t_h_. ______自愿做某事 v_o_l_u_n_te_e_r__o_n_e_’s__t_im__e_t_o__d_o_s_t_h_.自愿花时间做某事
practice: 1.我们都自愿花时间来帮助汤姆学习汉语。
happened to me. imagine sth. / doing sth. / that…想象做某事
5. We often imagine__f_ly_in_g_ (fly) in the sky. 6.T_o__ h_i_s__ s_a_t_is_f_a_c_t_io_n_(令他满意的是), his first book sold well.
6.volunteer
1.They volunteer to repair the house for the old man.
2.The kids volunteer their time to clean up the room.
3.I want to be a volunteer in the city.
1. He is tall and fat. W__h_at__do_e_s_h_e_l_oo_k_l_ik_e?
2. He is friendly.
_W_h_a_t_i_s _h_e_li_ke_?____
3. 她几乎与她母亲一模一样。
S_h_e__ta_k_e_s_a_f_te_r__h_er__m_o_th_e_r_almost in everything.
had better do sth.最好做某事 would rather do sth. 宁愿做某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全册精选全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全册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e3a79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7.png)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全册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部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加以保障的答:(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4)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怎样的答: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答: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关于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着特点。
(5)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显着标志。
7、在我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如何做到的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初二下册社政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下册社政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7c4c6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f.png)
初二下册社政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二下册的社会与政治课程内容涵盖了各种社会、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初二下册社政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中国概况在初二下册的社政课中,我们学习了关于中国概况的知识。
重点内容包括中国的地理位置、边界线、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的概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
二、政治制度与民主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政治制度与民主相关的知识。
我们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如何通过选举来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
我们还学习了中国的政治组织结构、宪法法律和公民的基本权利等内容。
三、国际关系与外交初二下册的社政课还涉及了国际关系与外交的知识。
我们学习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国际组织的作用,还了解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还学习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和合作,了解了外交政策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等。
四、经济与财政管理在经济与财政管理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经济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经济的重要性和作用。
我们学习了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措施,以及财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经济现象和运作,提高我们的经济意识。
五、法律与公民权益初二下册的社政课还涉及了法律与公民权益的知识。
我们学习了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意义,了解了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内容。
我们还学习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增强法治意识。
六、社会与我最后,初二下册的社政课还关注了社会与我个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学习了社会的组织与管理,了解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我们还学习了职业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知识。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对初二下册社会与政治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了总结归纳。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和世界,加强对社会、政治和法律等方面的理解。
八年级下册社会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社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b10fa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4.png)
八年级下册社会知识点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和途径。
在八年级下册的社会知识学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社会科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一、风险意识风险是指某种可能性可以造成某些潜在的不良影响。
风险意识是人们认识到在某些活动中可能面临风险的意识。
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措施,合理规划个人行为,减轻风险。
二、金融知识在今天的社会中,金融知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在八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比如理财、信用卡、能源等。
理财是指个人有效收入的管理和运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方面。
信用卡可以让我们方便快捷地进行支付,但同时也需要我们注意信用卡的风险。
能源方面的知识则是对我们提高节能意识,保护环境和地球的重要启示。
三、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中不同家庭或个人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一种固定的社会层次差距。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社会政策和制度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提供经济帮助、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在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知识点,是我们必须了解和关注的问题,这也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和重视社会公平和正义。
四、媒介识别能力在八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学习到了媒体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特点以及一些要素和识别方法。
媒体是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要具备媒介识别的能力。
在识别媒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1)信息来源:为了保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我们需要选择权威的、有信誉的媒体来源。
2)信息内容:我们需要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有用的信息,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3)信息呈现形式: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各种不同的媒体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
五、网络素养在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必须了解相关的网络素养知识。
网络素养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交流与合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网上素养:1)网络安全: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随时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知识。
八下社会知识点总结
![八下社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7f49b4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6.png)
八下社会知识点总结
摘要:
一、前言
二、八年级下学期社会知识点总结
1.地理知识
2.历史知识
3.政治知识
三、建议与展望
正文:
【前言】
八年级下学期是中学阶段的一个重要时期,学科知识的难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社会知识,本文将对八年级下学期的社会知识点进行总结。
【八年级下学期社会知识点总结】
【地理知识】
八年级下学期的地理知识主要包括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同学们需要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成因,学会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此外,还需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
【历史知识】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涉及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
同学们
需要了解封建制度的确立、发展及其衰落,掌握我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
此外,还需了解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如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
【政治知识】
八年级下学期的政治知识主要包括我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道德品质教育。
同学们需要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掌握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还需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建议与展望】
为了更好地掌握八年级下学期的社会知识点,建议同学们注重课堂学习,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查找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同时,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下册社会道法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社会道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70dfc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a.png)
八年级下册社会期中知识点近年来,随着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然而,人们也时常忽略掉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
因此,在学习社会知识方面,掌握当前社会的形势,了解社会的发展历程,深入思考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八年级下册社会科学是对青少年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其内容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在八年级下册社会课程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如下:一、地理知识地理知识主要包括地球和太阳系、地图制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
在学习地球和太阳系时,要了解地球的大小、形状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知识。
在制图方面,要求掌握制图的基本要素,能够进行简单地图的制作。
在自然地理方面,通过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防范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
在人文地理方面,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国情,提高其国家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历史知识历史知识主要包括时期的分期、历史事件和名人等方面。
学生要明确历史的观念,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重点学习中国的历史。
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学生应该了解各个时期的特点、主要事件和人物,比如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
此外,还要了解中外历史文化的异同,掌握不同国家历史文化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知。
三、法制知识法制知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方面。
在学习法制知识时,学生应该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体系,掌握法律的组成和主要条文,学习法律的运用和法律适用。
此外,学生还要认识到法律对人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明确法律的作用和意义,遵守法律、尊重法律。
四、政治知识政治知识主要包括普选制度、政治文化、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等方面。
学生要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知晓国家的组织形式和权力范畴,清楚各级政府机构的职能和作用,同时还要了解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加强了解并学会借鉴。
总之,在八年级下册社会课程中,各项内容的学习都十分重要。
八年级下册社会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社会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eeb13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b.png)
八年级下册社会复习知识点社会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涉及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
作为初中社会课程的一部分,八年级下册主要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进程和国际合作等知识点。
这篇文章将为大家总结八年级下册社会课程的重要知识点。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基础上实行市场调节,并以公正、合理、有序的竞争为特征。
2.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采取了逐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
先后实施的改革措施包括: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人口与计划生育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
3.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调节供求关系、价格形成等方面的机制。
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自动调节资源配置、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就业岗位等。
二、现代化进程1.现代化的内涵现代化是指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其主要特征包括科学、技术、文化、制度等。
2.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渐走向现代化,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同时,中国还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社会矛盾等问题。
3.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中国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努力,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三、国际合作1.全球化的趋势与特点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各种形式的交往、交流、交易等经济、文化、社会现象表现出越来越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化的特点包括全球互动性、全球性挑战、全球性机会等。
2.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倡议,旨在通过互联互通、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等方式,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中国推动全球化、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八年级下册政治《关心社会 亲近社会》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政治《关心社会 亲近社会》知识点归纳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5e6623376baf1ffc4fadab.png)
八年级下册政治《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知识点归纳人教版第11 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第一节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问:1、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2、参与社会生活的原因是什么?3、参与社会生活的要求、怎么做?(从众心理的作用、怎么做?)答:1、(1)、党的正确领导(2)、改革开放以,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
(3)、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出了日益美好的幸福生活。
2、(1)、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2)、只有在社会这个大堂里亲身实践,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1)、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可以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参与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促进各人的全面发展。
(2)、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因为这会生活是复杂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
光明的一面构成了社会的主流。
(3)、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的作用: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方面从中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另一方面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却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要求: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4)、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
原因: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逆境。
()、我们一方面要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再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第二节养成新社会行为问: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为什么要谦让?谦让应该怎么做?什么是分享?为什么要分享?为什么要助人?帮助别人应该怎么做?2、……(3)、如何认识奉献?答:1、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
5、被称做“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是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是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6、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牛顿的突出成就是提出了1.万有引力定律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3.建立行星定律理论的基础。
4.致力於三菱镜色散之研究并发明反射式望远镜。
5.发现数学的二项式定理及微积分法等。
6.近代原子理论的起源,提倡天赋人权的思想家是伏尔泰,被称为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出人民主权思想的是法国的思想家卢梭,提出三权分立的是孟德斯鸠。
7、首先发现新大陆的是航海家哥伦布,美洲原有的居民是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首先发现西欧通往印度的航线是达〃伽马,首先完成环球航行是麦哲伦。
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是荷兰人。
8、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①15世纪末,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和交换的不断扩大,使黄金成为商品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东方各国的黄金成了西欧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②但这时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东西方贸易要道,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那些炽烈追求东方财富(黄金、珠宝、香料、丝绸等)的西欧各国贵族和新兴商人,急切需要探求一条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
③地处欧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因较早开始了海外冒险和殖民活动,掌握了较先进的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拥有了一定的财力,成为开辟新航路的起航地。
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追求财富获得利益;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产生的影响:
①欧洲的经济生活发生变化,从此使欧洲市场扩大,发展到世界范围,流通商品种类增多。
②欧洲贸易中心发生变动,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使意大利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个原因。
③使欧洲各国加入殖民行列,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大肆掠夺财富,欧洲各国迅速富裕起来,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发与发展。
④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同时,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
9、率先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强占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英国。
10、英国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国王分别是查理一世和路易十六;领导人分别是克伦威尔和罗伯斯庇尔;英国限制王权的法令中最重要的是《权利法案》,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
11、揭开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的事件是来克星顿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中发表的文件是《独立宣言》,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华盛顿。
1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攻克巴士底狱,颁布的文件是《人权宣言》,法国的国歌是《马赛曲》,法兰西帝国的建立者是拿破仑。
14、受到乾隆接见的明朝时西迁的蒙古土尔扈特部,18世纪前期,清政府在西
藏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的贵族叛乱,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的条约是《尼布楚条约》。
15、明清朝为加强王权设立的机构分别是厂卫和军机处,清朝时为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该时期科举答卷的文体是八股文。
16、反对专制皇权的中国思想家是黄宗羲。
18、1553年,占领澳门的是葡萄牙,17世纪初占领台湾的是荷兰,成功收复台湾的英雄是郑成功,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1、18世纪中期,一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_的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首先出现的行业是棉纺织业,一种新的动力机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社会带入了蒸汽时代。
2、被称为“科学的世纪”是19世纪,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国家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西欧各国开辟新航路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传播基督教的动机;
1)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2)独立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了美利坚合众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民族国家的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建立,开启了美国现代化进程。
(积极)
4)美国独立战争没有解决土地问题,也没有解决奴隶制问题,使得独立后的美国南北方朝着两种不同的经济道路发展,最终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
(消极)历史意义: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并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及其所确立的新型政治体制,是人类文明的可贵遗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②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③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1)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3)它反映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4)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英国权利法案影响:限制了国王的权利使得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成为权利的中心,主要是第一次通过法律形式明确了主权在民,限制绝对权力,议会至上等
基本原则。
为后来的资本主义政治发展提供了事实依据和行动榜样。
权利法案也明确要保障人权。
意义: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正式形成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1)原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
(2)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3)方式不同:美国独立战争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美国南北战争是以内战的方式进行。
(4)性质不同: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俄,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点1 都发生在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 2 历史背景都存在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旧制度的矛盾; 3 人民群众起了革命主力军作用;4 都有导火线、重要战役和重要文献; 5 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不同点: 1 英国法国都以封建统治为革命对象,属于民主革命;美国以殖民统治为革命对象,具有民主、民族革命的双重性质。
2 法国美国革命都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发生,英国则没有。
3 英法革命都是本国独立完成,而美国革命则得到了法国等国的援助。
4 英国革命的结果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法国、美国革命则取得了最后完全的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启蒙运动影响:思想解放于东推动世界繁荣,人们被压抑的思想得到解放,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愚昧落后中解放出来。
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对外采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
②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
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导致清朝脱离世界潮流.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
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统治者盲目自大,2,清政府为了维护海关;3,外敌入侵。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
②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④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使中国近代不断遭到侵略。
原因①它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清王朝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
在分散的小农自然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国内市场的商品交换得不到充分发展,对外贸易更属可有可无。
②它是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作用的产物。
18世纪晚期,中国封建社会处于衰落的晚期,封建统治由盛转衰。
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反清起义风起云涌。
故当西方殖民者以商品来叩关时,清朝统治者惟恐“外夷”和“内匪”接触,会危及其封建统治,所以采取了中外隔绝的措施。
③闭关政策是清政府对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海盗
式骚扰的抵制,特别是因19世纪初以来日益严重的武装鸦片走私,而强化了这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