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日本战国时代人物生平(不全)

合集下载

日本战国年鉴

日本战国年鉴
1580年4月9日,本愿寺显如退出石山本愿寺
1580年8月12日,织田信长流放佐久间信盛
1581年10月25日,织田信长配下羽柴秀吉军利用断粮的计谋攻下鸟取城
1581年3月11日,织田、德川、北条联军战胜武田军,武田胜赖自杀,武田家灭亡
1581年5月15日,德川家康到安土拜访织田信长
1568年10月18日,足利义昭继任征夷大将军
1568年12月13日,武田军攻下骏府城
1569年1月5日,三好军攻击京城,被织田军击败
1569年2月27日,二条城开始筑城
1569年5月17日,德川军攻下挂川城,今川家灭亡
1569年10月1日,武田军包围小田原城
1569年10月6日,三增合战,武田军击败北条军
1583年9月1日、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开始筑大坂城
1584年3月18日,冲田畷之战,岛津军击败龙造寺军,龙造寺隆信战死。
1584年4月9日、小牧长久手之战,德川军击败羽柴军,池田恒兴、森长可战死
1584年10月,伊达政宗继承家督
1584年11月,织田信雄和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单独讲和
1551年3月3日,织田信秀死亡,织田信长继承家督
1551年5月26日,武田军真田幸隆用计攻下户石城,村上义清逃往越后
1551年9月1日,陶隆房(陶晴贤)谋反,大内义隆自杀
1552年1月,上杉宪政逃往越后
1552年3月1日,大内义长继承大内家家督,陶隆房改名为陶晴贤
1553年闰1月13日,织田信长家臣平手政秀谏死
1566年11月21日,尼子家向毛利军降伏
1566年12月,松平家康改姓德川
1567年3月,织田军进攻伊势
1567年5月,织田、德川家通婚

日本战国人物

日本战国人物

第三,在对外事务方面,德川家康不是个完全的锁国主义者。创立幕府后,他立即遣使朝鲜,并于1608年恢复了和朝鲜的邦交。与此同时,又积极谋求与明朝的间接贸易。他出于对军需物资和生丝贸易的需要,创立幕府后的初期,对发展与西欧各国的贸易也很积极。1608年,他聘用英国人三浦安针为外交顾问、贸易事务官,并向他学习世界知识、天文和数学。他甚至默许基督教的传播,后来因感到危及日本传统的封建统治,又加以禁止。1612年,幕府在直辖地首先颁布禁教令,翌年便把这一法令推行到全国。1615年起,进而对朱印船贸易也严加限制。
其次,德川家康为了调整农村中的租佃关系,稳定新领地的秩序,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检地。其具体办法是,在土地登记册上,在隶属农民登记人姓名的右上方标上人名肩书,表明该人耕种的土地其领有权是属于哪个名主的。这样做,是既承认身为领主的名主的土地领有权,使其负担交缴年贡的责任,另一方面又承认租佃者尚不稳定的耕作权。这种措施对治理关东这种比较落后的地区是得策的。
丰臣秀吉征伐九州时,德川家康未被征调,摆脱了一次巨大的消耗。但1590年征伐小田原时他参加了战斗。北条氏灭亡后,德川家康被封于关八州,年贡260万石。1590年8月1日德川家康离开五国迁往江户(现东京),从此采取一系列措施,权利经营关东。
首先,采取新办法配置家臣。德川家康在靠近江户的武藏、相模等地,集中了直辖地和封地在一万石以下的下级家臣。万石以上的高级家臣配置得尽量远些,分布的密度是关东的西南部略稀,东部与敌对性大名接壤的边境地带较密。显然,这样配置是一种临战体制。而且他在进入关东的同时,便决定将封地换算成产量发给家臣。这些措施对进一步控制家臣,巩固关东新领地起了很大作用。
第四,德川家康大力提倡文治。他十分好学,喜欢读有关治国平天下的经史典籍,鉴于字镰仓幕府以来佛教势力已与庄园制紧密结合的事实,他在创立幕府前一直抑制佛教,推崇儒家思想。创立幕府后,他认为庄园制已彻底摧毁,佛教因失去旧的经济基础和遭到沉重的政治打击也已衰落,这时恢复佛教的威信,对巩固新政权不仅无害而且有益,因此晚年逐渐扶植佛教,与名僧探讨各宗的佛法,日益趋于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

日本戦国武将简历1

日本戦国武将简历1

戦国を生きた男たち《忍者/異能者編》--------------------------------------------------------------------------------戦国時代を生きた男たちの中には、現在では想像もできないような特殊技術を持った人々も多く存在しました。

ここでその技能を駆使して諜報活動に、また敵の攪乱や煽動、暗殺等に暗躍した忍者や異能者たちを、作者の独断と偏見で紹介します。

多少「忍者」の解釈を拡げてありますが、ご了承下さい。

--------------------------------------------------------------------------------ノミネートされた忍者/異能者たち(五十音順)☆印は武将・大名編データと重複→[何でもランキング]に関連ページがあります。

伊賀崎道順(いがのさきどうじゅん)生没年不詳通称「楯岡(たておか)ノ道順」。

伊賀国楯岡郷の中忍クラスの下請け忍者。

六角氏の内訌時に義賢に加勢、忍者群を率いて百々某の籠もる佐和山城を落としたという。

また鉄砲の名手と伝えられ、織田信長を二度狙撃(いずれも失敗)したとされる記録が残っている。

石川五右衛門(いしかわごえもん)?~1594戦国期の畿内を中心に荒らし回ったとされる盗賊団の頭領。

秀吉の命により京都所司代前田玄以の手に一族もろとも捕らえられ、京・三条河原で釜ゆでの刑に処された。

もとは百地丹波門下の伊賀忍者との説も。

京都の大雲院に墓がある。

出浦盛清(いでうらもりきよ)1546~1623対馬守。

横谷左近幸重とともに真田昌幸・信之に仕えた忍者集団の頭領の双璧として並び称される。

信濃埴科郡坂城町出浦の出身で、最初武田信玄、次いで森長可を経て昌幸に仕えたとされる。

吾妻奉行を拝命し、配下の吾妻忍びたちを統率して活躍した。

鵜飼孫六(うかいまごろく)生没年不詳甲賀忍者。

甲賀五十三家鵜飼源八郎の一族か。

日本战国名将录

日本战国名将录

【历史】日本战国名将录武田信玄(1521~1573):幼名太郎,元服后取名晴信,父亲为甲斐领主武田信虎,母为大井氏。

1541年,他追放父亲而自立为家督,逐渐成为战国第一兵法家,以孙子四如真言(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为军旗,拥有强大的骑兵团——赤备。

势力最盛时领有甲斐、信浓和骏河的全部或大部,以及上野、飞驒、美浓、远江、三河各一部分。

曾在信浓川中岛地区多次与上杉谦信激战,1568年南下攻灭今川氏真,1572年于三方原大破织田、德川联军,趁势西上,不久病死于信浓驹场。

上杉谦信(1530~1578):越后守护代长尾为景之子,幼名虎千代,元服后取名平三(一说为喜平二)景虎,后继承关东管领上杉姓氏,先后改名为政虎和辉虎。

1548年,击败长兄长尾晴景而成为越后国春曰山城主。

他是战国第一勇将,自称战神毗沙门天王的化身,以“毗”字为军旗,乱“龙”为冲锋信号,拥有天下无敌的骑兵队。

曾与武田信玄在川中岛一带激战十二年,势力最盛时领有越后、越中、佐渡、能登、下野及部分信浓国,人称“越后之龙”、“北陆守护神”。

后于上京途中因脑溢血而死。

北条氏康(1515~1571):战国大名,后北条家第三代当主,关东真正的实力人物,政战两道之奇才。

1546年河越夜战,他以八千兵袭破十倍于己的关东联军,从而代两上杉氏确立了关东支配体制。

后又为抵抗上杉谦信的关东攻略与牵制武田信玄的骏河侵攻,而与两雄多年鏊战,始终屹立不倒。

毛利元就(1497~1571):安艺小领主出身,后成为中国地区(指曰本本州山阴、山阳两道)第一战国大名,无双的智将。

1523年继承家督之位,在西边尼子和东边大内两大势力间纵横捭阖,逐渐扩充势力。

1540年击败尼子晴久,归属大内,其后让次子元春继承吉川家、三男隆景继承小早川家,确立了统一安艺的两川体制。

1455年,在严岛击破叛乱弑主并掌握大内实权的陶隆房(晴贤),继而又消灭尼子氏,威震关西。

今川义元(1519~1560):通称三河守、治部大辅,骏河领主,悲剧性的一代枭雄。

日本战国完全年表

日本战国完全年表

日本战国完全年表(六)1591~1605年【江户开幕,雷霆前夜】2008年09月19日星期五23:42天正十九年1591年2月15日(正月二十二)关白丰臣秀吉之兄丰臣秀长死亡4月21日(二月二十八)千利休自杀9月22日(八月初五)关白丰臣秀吉的长子丰臣鹤松夭折10月8日(八月二十一)关白丰臣秀吉发布《身分统制令》10月21日(九月初四)九户政实的叛乱被平定11月2日(九月十六)文禄之战,关白丰臣秀吉下令出兵朝鲜11月/12月(十月)关白丰臣秀吉开始筑造名护屋城1592年2月10日(十二月二十七)太阁丰臣秀吉将关白之职让给外甥丰臣秀次,自己改称太阁天正二十年1592年4月15日(三月初四)日军渡海登陆釜山,侵攻朝鲜开始6月11日(五月初二)小西行长率领侵朝日军第一军攻陷朝鲜王京汉阳城8月(七月)闲山岛海战,朝鲜李舜臣水师包围歼灭日军的61艘战舰,经此一役,日本水师完全丧失制海权8月29日(七月二十二)太阁丰臣秀吉的母亲大政所病死9月(八月)明朝从全国范围调集4万精锐,派宋应昌、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梅开赴朝鲜文禄元年1593年1月10日(十二月初八)改元“文禄”文禄二年1593年2月10日(正月初八)平壤之战,明军总兵官李如松与日军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会战于平壤,明军击败日军,一举收复平壤、开城,并向朝鲜王京汉阳城发起进攻2月(正月)明军总兵官李如松兵败碧蹄馆4月(闰三月)太阁丰臣秀吉移居伏见城5月18日(四月十八)日本与朝鲜签订休战协议,开始对明朝、朝鲜的和平谈判8月29日(八月初三)太阁丰臣秀吉的次子丰臣秀赖诞生文禄三年1594年3月(二月下旬)太阁丰臣秀吉到吉野县观赏樱花文禄四年1595年8月13日(七月初八)关白丰臣秀次自杀9月5日(八月初二)关白丰臣秀次一族在九条河原被处极刑12月7日(十一月初七)太阁丰臣秀吉忽然得病文禄五年1596年9月5日(闰七月十三)伏见地区出现大地震10月22日(九月初一)议和代表小西如安、沈惟敬将议和条件颠三倒四,从而激怒了太阁丰臣秀吉,使日本与明朝、朝鲜的和平谈判破裂10月23日(九月初二)庆长之役,日本再次出兵朝鲜10月/11月(九月)圣费利佩号漂流到土佐国庆长元年1596年12月26日(十月二十七)改元“庆长”1597年1月(十一月)长崎的天主教26名被处极刑,史称“二十六圣人殉教”庆长二年1597年3月(正月)日军再次渡海侵攻朝鲜4月(二月)太阁丰臣秀吉发表《庆长之役宣战书》5月(三月)明朝再次发兵,遣杨镐、邢玠、刘铤为将,再援朝鲜9月16日(七月十一)鸣梁海战,朝鲜水师重创日本水师,重新掌握制海权,日军最后败局已定庆长三年1598年2月9日(正月初四)蔚山城之战,明将梅伯率约5万进攻蔚山城,被来援的日将立花宗茂以千人利用夜袭和假情报逐次击退,明军因东路攻势受挫暂时停止进击4月20日(三月十五)醍醐赏花会8月16日(七月十五)太阁丰臣秀吉病危,他要求各诸侯,即“五大老”发誓对儿子丰臣秀赖忠诚9月18日(八月十八)太阁丰臣秀吉病逝于伏见城,享年62岁,临终前任命德川家康为内大臣,主理国务9月25日(八月二十五)“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上杉景胜)联合发布在朝日军撤退的命令12月16日(十一月十六)露梁海战,明军水师提督陈璘派遣邓子龙偕同朝鲜名将李舜臣联合出击,在露梁海截击援救小西行长的日军援军,明将邓子龙壮烈牺牲,朝鲜海军将领李舜臣不幸身中流弹而亡,日军成功撤退1599年12月23日(十一月二十五)日军全部撤离朝鲜全境庆长四年1599年4月27日(闰三月初三)前田利家灭亡4月28日(闰三月初四)加藤清正的七将袭击石田三成的府邸庆长五年1600年4月29日(三月十六)荷兰船德礁号漂流到丰后国佐志生5月22日(四月初十)德川家康会见威廉·亚当斯6月17日(五月初七)德川家康宣布讨伐上杉景胜7月26日(六月十六)德川家康出征大坂城8月25日(七月十七)石田三成以毛利辉原为总司令,宣布讨伐德川家康9月2日(七月二十五)会津讨伐军在小山议定,决定讨伐石田三成9月8日(八月初一)西军攻陷伏见城,德川军的鸟居元忠自杀9月30日(八月二十三)东军攻陷岐阜城,织田秀信投降10月21日(九月十五)关原合战,东军胜利10月27日(九月二十一)石田三成被东军捕获11月6日(十月初一)石田三成等3人被处极刑庆长七年1602年6月20日(五月初一)德川家康下令修筑二条城庆长八年1603年3月24日(二月十二)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即江户幕府第一代将军,江户幕府的格局形成9月3日(七月二十八)关白丰臣秀赖和江户幕府将军德川家康的孙女德川千姬结婚庆长九年1604年5月31日(五月初三)江户幕府确立线符契制度8月12日(七月十七)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诞生日本战国完全年表(七)1605~1651年【元和偃武,天下大治】2008年09月19日星期五23:43庆长十年1605年6月2日(四月十六)德川家康让出将军之职于次子德川秀忠,秀忠继任为第二代将军,家康自称大御所,仍掌握实权庆长十二年1607年7月29日(五月初六)大御所德川家康向朝鲜递交国书8月25日(七月初三)大御所德川家康迁居骏河庆长十四年1609年5月(三月)对马岛的宗氏与朝鲜缔结《己酉和约》6月1日(四月初五)大御所德川家康派邻近琉球王国的鹿儿岛萨摩藩岛津家九率领三千士兵侵略琉球,俘虏琉球王8月24日(七月二十五)大御所德川家康给予跟荷兰的贸易许可的红色官印10月(九月)江户幕府没收日本关西地方诸侯的装载量为500石以上的船庆长十六年1611年5月10日(三月二十八)大御所德川家康和关白丰臣秀赖在二条城会见8月2日(六月二十四)加藤清正死去,享年50岁庆长十七年1612年4月21日(三月二十一)由于犯伪造红色官印书、物等罪,本多正纯与冈本大八被处火刑4月21日(三月二十一)《天主教禁令》被发到骏府城内6月5日(五月初九)由于暗杀未遂,有马晴信在长崎奉行剖腹自杀庆长十八年1613年6月13日(四月二十五)大久保长安死去,享年69岁8月2日(六月十六)大御所德川家康制定《公家众法度》、《紫衣勅许法度》8月24日(七月初九)大久保长安的遗孤被家臣谋杀10月28日(九月十五)支仓常长来到月之浦,出发前往西班牙庆长十九年1614年2月27日(正月十九)大久保忠隣被撤藩8月26日(七月二十一)方广寺钟铭事件10月27日(九月二十四)高山右近被放逐马尼拉12月15日(十一月十五)大阪冬之阵1615年1月8日(十二月十九)双方议和庆长二十年1615年6月1日(五月初五)大御所德川家康二条城出阵,大阪夏之阵6月4日(五月初八)德川军攻陷大阪,关白丰臣秀赖自杀,丰臣家灭亡,天下一统,至此日本再无大的战事,史称“元和偃武”8月30日(七月初七)江户幕府正式设立,《武家诸法度》颁布元和元年1615年9月5日(七月十三)改元“元和”9月11日(七月十九)江户幕府制定《皇宫、普通朝臣诸法度》元和二年1616年3月3日(正月二十一)骏河国田中城大御所德川家康发病5月6日(三月二十一)大御所德川家康任太政大臣6月1日(四月十七)征夷大将军、右大臣、“源氏之长者”,江户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死,享年75岁,葬于久能山8月18日(七月初六)江户幕府将军德川秀忠按大御所德川家康的遗命,将越后国高田70万石领主、德川家康的六男,松平忠辉撤藩,将其流放到伊势国朝熊9月18日(八月初八)江户幕府规定:除明朝船只以外,禁止天主教舶来,并设立长崎县和平户县为限定停泊地元和三年1617年3月28日(二月二十一)已故江户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被授予“东照大权现”(东照大菩萨化身为神)的称号,改葬日光山9月9日(七月二十一)江户幕府制定《寺院和神社禁令》9月15日(八月十六)江户幕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在平户县宣布限定与荷兰贸易之后给予荷兰人红色官印书的发放元和五年1619年7月19日(六月初六)江户幕府教旨,令:福岛正则离开信浓国,减封到川中岛元和六年1620年7月17日(六月十八)江户幕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女儿和子进入内宫元和八年1622年11月3日(十月初一)下野宇都宫10万石领主本多正纯被撤藩元和九年1623年8月19日(七月二十三)江户幕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让位,效法父亲德川家康成为“大御所”,仍居江户城进行二元政治,嫡长子德川家光继位为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12月(十一月)英国从日本撤退宽永元年1624年4月17日(二月三十)改元“宽永”5月(三月)江户幕府宣布与西班牙绝交8月25日(七月十二)潜入日本的弗朗西斯科教会传教士桑特罗(Sotero)在长崎被处极刑10月17日(九月初六)“北政所”、“高地院”,“战国三夫人”之一,前日本太阁丰臣秀吉的原配夫人祢祢死亡,享年83岁宽永六年1629年11月3日(十一月十七)紫衣事件发生1630年1月(十二月)“幕府将军的后宫”大奥设立,春日局阿福夫人成为大奥第一位总管事宽永八年1631年7月(六月)奉书船制度开始实行宽永九年1632年3月14日(正月二十四)江户幕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死亡,享年54岁,葬东京都增上寺7月11日(五月二十四)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在伊达政宗等诸侯大名面前,宣布熊本的加藤忠广被撤藩,加藤忠广遂殉死宽永十年1633年3月(二月)江户幕府宣布:禁止在海外临时居住5年以上的人回国宽永十二年1635年7月12日(五月二十八)江户幕府宣布:禁止日本人渡海出国7月15日(六月初二)江户幕府制定参勤交替的制度宽永十三年1636年6月27日(五月二十四)安土桃山时代奥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户时代仙台藩初代藩主,伊达氏第十七代家督伊达政宗死亡,享年70岁7月1日(五月二十八)江户幕府制定海外偷渡的处罚,决定按外国人例,其子孙终身放逐宽永十四年1637年12月11日(十月二十五)岛原之乱发生宽永十五年1638年4月12日(二月二十八)岛原之乱被平定宽永十六年1639年8月(七月)江户幕府宣布:禁止葡萄牙船来到日本宽永十八年1641年5月(四月)荷兰商行从平户移向长崎8月3日(七月二十八)江户幕府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诞生,是将军德川家光的次男,母亲侧室宝树院阿乐之方宽永二十年1643年4月(三月)江户幕府发出《田地永世买卖禁令》宽永二十一年1644年江户幕府第六代将军德川家宣、上野馆林藩藩主松平清武的父亲德川纲重诞生,是将军德川家光的四男,母亲侧室顺性院阿夏之方正保三年1646年2月22日(正月初十)江户幕府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诞生,是将军德川家光的五男,母亲侧室本庄阿玉之方庆安二年1649年4月7日(二月二十六)《庆安年皇室诏令》发布庆安四年1651年6月8日(四月二十)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死亡,享年48岁7月(六月)江户幕府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继任征夷大将军9月7日(七月二十三)因手丸桥忠弥被逮捕,由井正雪组织浪人暴乱颠覆江户幕府的企图被发现,行动提前,史称“庆安事件”9月10日(七月二十六)因朝廷的保科正之、酒井忠胜、松平信纲、阿部忠秋镇压未遂的浪人暴乱,由井正雪兵败自杀。

日本战国时代各大名的历史【图文】

日本战国时代各大名的历史【图文】

日本日本战国战国战国时代时代时代各大名的历史各大名的历史【共55个家族,已翻译完成32个家族】说明说明::本来像织田本来像织田,,上杉这种大家过于熟悉的家族不算做介绍了上杉这种大家过于熟悉的家族不算做介绍了,,但是考虑到有没接触过战国历史的有没接触过战国历史的朋友朋友朋友,,对于这部分对于这部分,,直接引用直接引用中文中文中文维基维基维基.. 其他在中文站上比较难以找到的内容其他在中文站上比较难以找到的内容,,主要基于日文维基等资料主要基于日文维基等资料,,为大家翻译整理成中文家翻译整理成中文..本人能力有限本人能力有限,,做不到直接拿原始史料进行考证做不到直接拿原始史料进行考证,,如有谬误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多多指正.. 翻译人员:[3dm]竹中清时(8023.cly)&[3dm]织田银胧(midori0701) 文字润色:[3dm]竹中爱(dokidoki)1. 蠣崎家源氏后裔(不可确考),江户时代改姓为松前,但也有保留原姓的.战国初期安东家的势力范围包括北海道南部至东北北部,而安东家是蠣崎家的主家,但随时间发展事实上逐渐成为独立的大名.蠣崎義広在位时期谋杀了阿伊奴族的酋长Tarikona,其子蠣崎季広前后分别将13个女儿嫁给安东家及其他奥州大名,进一步巩固了蠣崎家的独立大名地位.蠣崎季広之子蠣崎慶広在丰臣秀吉平定天下后,以臣子身份上洛谒见秀吉,得以保留原领.从此之后名分上也完全独立于原来的主家—安东家(这时安东家已改为秋田家), 1591年蠣崎慶広应秀吉之命参与了平定南部家内乱,对九戸政実的讨伐.秀吉死后成为亲家康派,1599年改名为松前慶広,在家康正式统一全国后, 蠣崎家被正式封为松前藩藩主,直到幕末蠣崎家在幕府中都地位颇高.主要参战对象: 阿伊奴族,南部家(九戸政実)2.南部家源氏后裔, 第24代当主为南部晴政,此时南部家控制陆奥北部,达到了南部家的全盛期. 晴政在外交上同样表现优异,在信长时期与织田家保持了良好关系.但后来因为继承人问题,南部家出现内讧, 南部晴政死亡,南部晴继被暗杀, 南部晴政的养子信直成为当主.同时大浦為信一族的反叛使南部家的势力进一步被缩小. 南部氏第26代当主南部信直灭斯波家,夺取高水寺城,后依丰臣秀吉的命令参加了小田原之战以及南部家内乱,对九戸政実的讨伐,一直到江户时代南部家大致得以保有旧领,领盛岡藩,七户藩,八户藩.主要参战对象: 斯波家,南部家(九戸政実),北条家3.安东家安倍氏后裔, 安東愛季先后浅利勝頼等领内叛乱,同织田信长保持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其子安東実季进行了第三次湊合戦,平定了季豊島通季与戸沢氏的叛乱,这次叛乱的支持者包括南部氏和小野寺氏.巩固了秋田郡・檜山郡・河辺郡・由利郡等领地,这次合战违反了丰臣秀吉的惣無事令,但未被深究. 安東愛季晚年开始改姓为秋田,安东家作为秋田氏一直生存到幕末.主要参战对象:领内各豪族,朝鲜战争提供补给军队.4. 斯波家(奥州斯波氏分家之一)源氏后裔, 斯波詮高为当主时期进攻夺戸沢家,成功夺取岩手郡,国力较为强盛. 斯波詮高死后受到南部家威胁,在斯波詮直时代其姻亲一门中野直康(九戸政実の弟) 寝返南部家,家臣也多内通南部家.后被南部信直所灭.主要参战对象:南部家, 戸沢家5. 大崎家(奥州斯波氏分家之一)在战国时期逐渐失去势力, 大崎義直在伊達稙宗的支援下才得以平定领内叛乱,后被迫接受伊達義宣为养子,正式从属于伊達家.后来趁伊達稙宗与伊達晴宗的父子对决---天文之乱得以恢复主权,但并未完全摆脱伊達家的控制. 大崎義隆为当主时, 大崎家与最上義光・黒川晴氏的联合军曾几次成功击败伊达政宗的进攻,但因为拒绝参加小田原之战遭到丰臣秀吉的怪罪而被没收领地, 大崎家灭亡.主要参战对象: 伊達家6. 最上家(奥州斯波氏分家之一)一段时期从属于伊達家,但后来得到独立. 最上義光时代领地进一步得到扩大,同上杉家曾经发生过多次小规模战争.服从丰臣秀吉命令参加小田原之战而得以保全领地(20万石).丰臣秀吉死后,加入德川家康的东军, 在上杉景勝的西军攻击下一度败退,但随着关原之战西军的失败上杉军开始撤离,最上军取得了战略性胜利,得到封赏, 一跃成为58万石的大大名.但到了最上義光的孙子義俊时代,最上家发生了严重的内乱,被幕府彻底没收领地,最上家灭亡,但是后代得以延续.主要参战对象:上杉家,伊达家7. 伊达家藤原氏后裔.一度控制大崎家与最上家并与多家大名联姻,成为北奥州最强势力.但因为后来的天文之乱,即伊達稙宗与伊達晴宗父子对抗而导致国力衰弱,但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17代当主 伊達政宗采取强硬的侵略政策,先后吸收畠山家灭亡二本松家,并击败南奥州的霸者蘆名家, 伊達家领土一度达到最大.其后伊达政宗依旧无视丰臣秀吉的惣無事令,继续对周围大名发起进攻.但看到秀吉灭亡北条家的实际行动后,主动参加小田原之战,得以保全领土(72万石).但后来依旧遭到秀吉责怪,进行国替并且石高降到58万石.在关原之战中加入东军,加增到62万石,并且在幕府中占据很高地位.但其后代早死无子者甚多,真正的伊达家后嗣在幕末之前就已经消失,藩主多被养子继承.主要参战对象: 蘆名家,大崎家, 最上家, 畠山家, 二本松家,北条家,相马家,丰臣家8. 畠山家源氏后裔.与斯波家,细川家并列为足利幕府三管領,势力盛极一时.但随应仁之乱开始走向衰落并遭到细川家的排挤.领地被后来的神保家, 遊佐家,伊达家等大名瓜分,虽然名义上保有一定领土但实际上作为大名已经灭亡.主要参战对象: 畠山家(内乱), 細川家,山名家9.相马家千葉氏后裔,战国初期虽领土有限,但历代当主均武勇过人,面对关东大名佐竹家与北奥州的伊达家的威胁依然保持独立,曾多次击退伊达家.在伊达政宗的攻势下,南奥州大名纷纷投降的情况下,相马家依然坚持独立,与伊达家的战争互有胜负,一直坚持到小田原之战,因为积极参战,旧领得到丰臣秀吉的承认得以保全.后来的关原之战保持中立,遭到德川的怪罪,但最后仍保全了领土与大名身份直到幕末,日本最后一个幕府灭亡,相马家前后统治领地长达700余年,可以说是世界史上的一个作为地方领主的奇迹.并且一直保有后嗣, 第三十三代藩主相马和胤是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的一门,为麻生太郎之妹--麻生雪子的丈夫.主要参战对象:伊达家, 佐竹家,北条家10. 蘆名家三浦氏后裔. 蘆名盛氏的出现,使蘆名家成为与伊达家并驾齐驱的奥州两大霸者.但后来因猪苗代氏等家臣关系,以及继承人问题蘆名家产生分裂逐渐实力下降,最后由养子二階堂盛隆继承当主. 二階堂盛隆改姓为蘆名盛隆,与周围大名联合对抗伊达家,领土得以保全.但最终在蘆名義広时代,于摺上原之战大败于伊达政宗, 蘆名家名存实亡.之后逃到哥哥佐竹義宣那里的蘆名義広再次改名为蘆名盛重卷土重来,成为江戸崎城主.但在关原之战中因为追随其兄佐竹義宣的暧昧态度,遭到德川的怪罪,被没收领地.不久之后当主蘆名千鶴丸3岁意外死亡,蘆名家再无后嗣,宣告灭亡.主要参战对象:伊达家11. 佐竹家源氏后裔.第15代当主佐竹義舜被称为中兴之祖,灭亡山入家控制了常陸北部. 佐竹義舜的曾孫、佐竹氏第18代当主佐竹義重被称为「鬼義重」乃是一代名将,先后击败江戸家与小田家,获得了常陸大部的控制权.之后发生了与北条家的沼尻合戦,,并且与田村家等势力均有摩擦.然而1585年人取橋战役中占有人数优势的佐竹家却败给了伊达政宗,被迫退出战国争霸的舞台. 其子佐竹義宣参加小田原之战有功,得以保留领地(55万石).但是同样在关原之战中保持了观望态度,从而被国替到出羽国,减封到20万5800石(実高40万石),其势力一直保持到幕末.主要参战对象:北条家,伊达家, 江戸家, 小田家,田村家12. 足利家源氏后裔.室町幕府将军. 第10代将軍・足利義稙的将军实权被细川家篡夺,从此之后将军成为有名无实的存在. 第13代将軍・足利義輝使幕府的控制力与威信有所上升,然而于1565年5月, 足利義輝被三好三人衆、松永久秀暗杀(永禄之变),足利家再度陷入混乱.1568年足利义辉的弟弟足利義昭投奔织田信长,在织田信长的拥立下成为第15代将军.(第14代将军是足利义荣). 1573年足利义昭因内通其他大名反叛织田信长,遭到信长流放,足利家灭亡.主要参战对象:细川家,三好家,织田家13.足利家(古河公方, 小弓公方)古河公方第3代足利高基,第4代足利晴氏与小弓公方足利義明在周围各大名的支持下,纷争不断.最终于1538年足利晴氏在山内上杉与北条家的支援下, 以国府台合戦一举灭亡小弓公方.后来参加扇谷上杉朝定与山内上杉憲政,今川義元三者的联合军对抗北条家,但被北条氏康以少数兵力击败,从属于北条家. 1560年北条氏康隐居,北条氏政继承家督,长尾景虎开始关东侵攻.两者分别拥立不同的古河公方继承人,进行了对关东管领正当继承权的斗争.1569年,上杉谦信出于后方武田的压力,与北条氏政缔结越相同盟,古河公方失去政治价值,逐渐自然灭亡.至此,古河公方,小弓公方均告灭亡.14.里见家源氏后裔.战国初期一度成为小弓公方的支持者,对抗北条家.后来在天文内訌中里间家实力有所削弱, 里見義堯后再度支持小弓公方,与北条家和上総武田家多次发生战争.后里见家在第一次国府台合戦・第二次国府台合戦两次大败一度陷入窘境,之后与越後上杉联盟,获得了三船山合戦的胜利,在上总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后来的当主里見義弘保持与越后上杉和甲斐武田的同盟关系,势力扩大到下总南部,达到了里见家的最盛期.然而之后北条家卷土重来,里見義弘与北条家达成和解,从下总退回到旧领,专心经营原领地.1578年里見義弘死亡, 里見再度陷入内乱,实力所有削弱.所幸下代当主里見義頼在外交上与丰臣秀吉保持了良好关系,里见家在安房・上総全域和下総南部的领地均得到承认.然而后当主里見義康因小田原之战参战消极以及违反惣無事令,遭到丰臣怪罪没收了上总和下总的领地.能保住原领多得益于德川家康的调停,所以里見家从此之后开始倚赖德川家.其后人在关原之战中因战功一度得到德川封赏,但后来又突然被德川没收领地, 里見家灭亡,但其后嗣得以延续.主要参战对象:北条家, 上総武田家,丰臣家15. 宇都宮家藤原氏后裔. 宇都宮家是传统名门,战国时期在关东一度成为可以与北条家相抗衡的大名, 1590年北条家灭亡,但宇都宮家的领地得以保全. 1592年宇都宮家参加了朝鲜战争,归还后被赐丰臣姓,封従五位下.1597年因为一些小罪名,当主宇都宮国綱被流放, 1608年宇都宮国綱病死,关东兴盛长达500年的名门, 宇都宮家正式灭亡.主要参战对象:北条家16.北条家平氏后裔. 原为京都的御家人的伊势宗瑞(即北条早云),因为个人问题辞职,后来来到了东海地区大名今川氏的领地,因为宗瑞解决了今川家内部的问题,宗瑞自此获得了领地最初的本据城为兴国寺城,后来开始向关东相模地区侵略,1495年夺取了大森氏小田原城,确立了他们的根据地,宗瑞时代,已经将整个相模统一。

最完整的的日本战国年表1:应仁之乱

最完整的的日本战国年表1:应仁之乱
1486.1.26
12月17日、山城国的两畠山军全部撤军。
1486.2.1
1486
16
太田道灌被上杉定政暗杀。
1488
長享
2
6月9日、加贺的一向宗徒歼灭坚守的富樫氏。
1488.7.26
1489
延徳

足利义尚于近江之战中阵亡。
1491
5
4月3日、堀越公方足利政知逝世。
1491.5.20
1428→[应仁之乱]→1491→[幕府落日]→154→[群雄割据]→1568→[霸王降临]→1582→[天下统一]→1591→[江户开幕]→1605→[元和偃武]→1651
最完整的的日本战国年表1
年份
年号
主要事件
太阳历换算
1428
正長

9月18日、正长徳政一揆爆发。
1428.11.13
1429
2
1月19日、播磨土一揆爆发。赤松満祐由京归国。14Leabharlann 9.3.13永享元
3月15日、足利义教任命室町幕府第六代将军。
1429.4.26
1437
9
6月15日、上杉实宪恐于足利持氏前来讨伐,退往相模国藤沢。
4月、长尾景仲袭击镰仓,足利成氏逃往江之岛。
1450.6.9
8月4日、足利成氏从江之岛返回镰仓。
1450.9.19
1452
享徳

4月21日、镰仓府规定,如不交关税,禁止通过小田原。
1452.5.19
1454
3
12月27日、足利成氏攻杀上杉宪忠,亨德之乱开始。
1455.1.23
1455
康正

1月21日、长尾景仲与足利成氏在武藏的分倍河原相战。上杉宪显,显房战死。

部分日本战国时代人物生平(不全)

部分日本战国时代人物生平(不全)

织田信长(1534~1582)
日本战国时代开辟全国统一道路的军事政治家,信长是织田信秀的次子,天文三年生于尾张国纳古野城,幼名吉法师,十三岁时行冠礼(成人仪式),取名三郎信长。
由于其破天荒的举止而被人取笑是傻瓜。父亲死后,信长把半个尾张国统合起来,1560年(永禄三年)于桶狭间迎击骏河的今
阿松(1547~1617)
前田利家正室,后又称芳春园。生父为条原一元,其母竹野氏在丈夫战死后又改嫁给高田直吉。因为母亲改嫁的关系,她被送到姨母的夫家前田家,由利家的父亲前田利昌养育。她和利家本来是表兄妹的关系,大约在1558年时,与利家结婚,第二年时生下长女幸。
阿松与利家夫妻之间,生育了二男九女,其中长子前田利长继承了前田家,三女摩阿做了丰臣秀吉的侧室,四女豪姬成为秀吉的养女,六女千世则是细川忠隆的妻子。阿松与利家夫妻在年轻时就与秀吉、宁宁这对夫妻是好朋友,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特別亲密,甚至后来阿松也从秀吉那里得到化桩领地
元和元年(1615)五月五日,大坂夏之阵爆发。真田队在与伊达势的激突中,成功地粉碎了伊达家引以为豪的骑马铁炮队后在茶臼山布阵。真田势三千士兵向秀忠的越前势一万三千大军发动全员突击。真田军在付出了一定代价以后,突破了越前势的防线,迂回到德川家康本阵背面,并突入家康本阵。但是由于兵力上的差距实在太大,信繁兵尽,在茶臼山北部的安居天神附近讨死。享年四十九歳。真田信繁的奋战,充分体现了自己出色的武将素质。博得了大阪方、德川方的一致认可。可以说是死而无憾了。他在《萨摩军记》中被称为“日本第一强兵”,可见人们对他的敬仰。
1599年利家过世,阿松出家,号芳春院,並且在京都的大德寺里建立了芳春院。1600年,德川家康怀疑利长有谋反的嫌疑,芳春院为了前田家的前途,自愿成为人质前往江户,化解了危机,还让家康的孙女珠姬嫁到前田家。在关原之战以后,前田家成为百万石大名,芳春院功不可没。1614年,利长过世,芳春院才得以离开居住十五年的江户,回到金泽,並于1617年过世。法名「芳春院殿華嚴宗富大禪定尼」,墓在金泽的野田山墓地,而京都的大德寺芳春院也有她的墓。

日本战国人物

日本战国人物

本多小松本多小松(ほんだこまつ、1573年8月16日-1620年3月27日),日本古代人物,又名稻姬(小松殿),幼名小亥,法名大莲院。

德川四天王之本多忠胜之长女;户石上田保卫战之后,真田昌幸分别将自己的长子信幸送到德川处,次子幸村送到上杉景胜处做为人质以求自保。

而信幸和幸村分别凭借自己出色的本领而受到了德川家康和上杉景胜的喜爱和重用。

人质期满后,信幸和信村均回到昌幸处,幸村留在昌幸身边,信幸则被封为沼田城城主。

中文名:本多小松外文名:Honda Komatsu别名:稻姬,小松姬,于小亥出生日期:1573年逝世日期:1620年3月27日生父:本多忠胜养父:德川家康丈夫:真田信之子女:真田信政、真田信重、万姬、政姬稻姬是上田藩藩主(后来移封到松代藩)真田信之(信幸)之妻。

她是德川家谱代家臣本多忠胜之女,母亲是侧室乙女。

幼名叫做稻姬、於小亥等等。

天正十四年(1586年,或认为是天正十七年、十八年)做为德川家康的养女(又一说是德川秀忠的养女)嫁给真田信之,生下信之的次男真田信政、三男真田信重、长女万姬、次女政姬。

本来战国历史上对于女性的记载就不多,当然,如同阿市这般身世悲惨的是例外。

而稻姬的生活相对要平淡的多,当然作为生活在战国时代的女性,稻姬的身边有太多的战国名人存在……随着丰臣秀吉的病逝后,1599年,五大老之一前田利家也病逝,德川家康开始密谋夺取天下。

1600年,德川家康借口同为五大老的上杉景胜违背太阁丰臣秀吉的遗命,招兵买马准备动武,真田昌幸与信幸、幸村一起参加家康的上杉征伐军。

在率军到达小山犬伏之时,昌幸却收到了石田三成的密信,信中呼吁昌幸讨伐背叛秀吉遗命的家康,并许诺昌幸封给甲斐和信浓两国。

于是昌幸连忙和与信幸、幸村开了个“家族会议”。

关于这次家族会议, 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 信幸与幸村在这次“家族会议”上发生了分歧,幸村认为,真田家有今天全拜秀吉所赐,所以丰臣家有难,当然要帮,这是所谓的义;而信幸则认为当今的天下,丰臣的势力远不及德川,将来的天下必定是德川的,所以要跟随德川。

日本历史名人

日本历史名人

日本历史名人阿倍仲麻吕(公元698~771年):中文名晁衡(或朝衡),于公元717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后在唐朝任从三品秘书监兼卫尉卿,擅长诗文。

公元753年,想随遣唐使回国探亲,唐玄宗许之,并命他为回访使者。

他写了一首“衔命还国作诗”,赠给他的唐朝朋友。

他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共乘一舟回国。

船山长江口,他仰望明月,又写了一首“望乡诗”。

后来由于海上飓风,船迷失方向,漂到南海一带。

最后他又返回中国,继续在唐朝任职。

公元771年,在长安逝世,终年七十三岁。

丰臣秀吉(ToyotomiHideyoshi,1537~1598):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统一全国的武将。

生于尾张国中村(今属名古屋)。

始姓木下,改姓羽柴,赐姓丰臣。

早年为尾张国大名(领主)织田信长的部将,屡建战功。

1577年信长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后任征西先锋,在中国(今本州西部地区)、四国、九州等地指挥作战,先后平定播磨(今兵库县南部)、备前(今冈山县南部)、美作(今冈山县北部)、但马(今兵库县北部)、因幡(今鸟取县东部)五国。

1582年进攻中国,包围高松城(在今冈山市附近),与毛利氏决战。

同年信长被部将明智光秀杀害后,与毛利氏讲和,回师讨伐光秀,并拥立信长幼孙秀信为继承人。

但信长部将柴田胜家欲立信长三子信孝。

1583年,秀吉经贱岳之战消灭胜家与信孝的联军。

同年建大阪城,作为统一日本的根据地。

1584年与信长次子信雄和德川家康联军战于小牧,失利后媾和,并与家康结盟,确立织田信长继承人的地位。

1585年率10万大军平定四国领主长宗我部,出任关白(辅助天皇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翌年兼任太政大臣,控制军政大权。

1587年兴兵30万进取萨摩国(今鹿儿岛县西部),进而平定九州。

1590年出动26万大军灭北条氏,平定奥羽地方,完成日本统一大业。

1591年将关白职位让予养子秀次,自称“太阁”。

1593年将北海道正式划入日本版图。

1592年和1597年两次出兵侵略朝鲜(见朝鲜壬辰卫国战争)。

日本战国人物

日本战国人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观赏
奥州独眼龙· 伊达政宗
乳名:梵天丸 理念:剑志天下
简介:伊达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时代奥羽地 方著名大名,江户时代仙台藩始祖,人称“独眼龙 政宗”。其名政宗,与九代家督政宗同名,九代家 督政宗有中兴之祖之称,即意味能达成霸业。小时 候因为罹患天花,而右眼失明,人称"陆奥独眼龙"。 政宗曾遗憾的表示:愿早生二十年,成就织田信长 般的霸业。可惜对于战国时期想有一番作为的政宗, 却遭到生不逢时的厄运。宽永五年(1628),政宗 开始隐居。宽永十三年(1636)在江户去世,临终 前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亲自至床边守候。 他也是今天日本仙台市的建城者。
东照权现· 德川家康
乳名:竹千代 理念:羁绊世间
简介: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 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为冈 崎城主松平广忠之子,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 名元信,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 改姓德川。丰臣政权时,家康官至正一位太政大臣。 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德川家康的先祖是发迹于三 河地方的一个土豪,在战国时代逐渐上升为战国大名, 到松平广忠这一代时,松平氏已经是西三河的大豪族。 但其被夹在势力较强的两个大名尾张的织田氏和骏河 的今川氏之间,地位很不稳固。 家康幼年一直以人 质身份生存,可谓忍辱负重。
廖星跋扈· 石田三成
乳名:佐吉 理念:乱世称王
简介:石田三成是日本桃山时代的名将,以忠 诚、仁义、足智多谋著称。十五岁参见任近江 长浜城主的秀吉后,出任其近侍。以俊俏的外 表和敏捷的思维受到秀吉的喜爱,后因为“三 献茶”事件得到丰臣秀吉的赏识,并成为秀吉 的得力干将,后来更成为日本最高权力机构 “五奉行”的首席元老。丰臣秀吉死后拥立其 子秀赖。1600年,关原之战爆发,石田三成率 领的西军在此战中被德川家康率领的东军击败, 三成本人也在不久后被捕并遭处决。

日本战国武将山中幸盛生平简介

日本战国武将山中幸盛生平简介

日本战国武将山中幸盛生平简介山中鹿介幸盛(やまなかしかのすけゆきもり),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山阴地方的武将,尼子氏家臣。

实名幸盛,幼名甚次郎,是著名尼子十勇士笔头,拥有优秀勇武的绰号“山阴的麒麟儿”,忠臣的典范。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荣本战国武将山中幸盛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山中幸盛生平简介山中幸盛,乃是尼子氏谱代重臣山中三河守满幸之子。

战国时代武将,尼子家武士。

别称山中鹿介或山中鹿之介,尼子十勇士之一。

父亲是山中满幸,母亲是立原纲重之女。

幼名甚次郎,小时已经代替病重的兄长甚太郎。

据说是个美男子。

鹿之介十六岁的时候初阵,讨取了山名家勇将菊池音八,威名大盛。

1562年,白鹿城救援战,与杉原盛重的部将品川大膳单挑,胜出以后,毛利军也知道此将存在。

由于当时幸盛的头盔是鹿角,鹿介之名由此得来。

永禄八年(1565年),鹿之介年仅二十一岁,毛利氏的尼子侵攻战开始了,毛利军总兵力三万五千,势如破竹,包围了尼子居城月山富田。

毛利方勇将品川大膳立马富田川边,看到一名身着赤丝威大铠、头戴鹿角胁立兜的武将在对岸驰骋,于是放声挑战。

来将正是山中鹿之介,他大喝一声,接受了一骑讨,拔刀绕水来斗。

品川大膳弯弓发箭,被鹿之介躲过——四周军兵齐声吆喝:“使用弓箭,何等的卑怯!”大膳于是抛却弓箭,提刀来迎。

二人你来我往,反复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最后全都下马掷去太刀,以短刀“组打”。

先是大膳占了上风,把鹿之介压在身下,但很快就被对方巧妙地扳回了上风,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将短刀插入大膳的腹部。

山中鹿之介割下品川大膳的首级,大喊道:“今天,出云的鹿杀死了石见的狼(大膳名为狼之介胜盛)!”尼子阵中欢声一片。

这段故事记载于《云阳军实记》中,鹿之介的勇名从此响彻整个中国地方。

然而,一将的勇斗无法挽救家族的灭亡,月山富田城终于陷落了,山中鹿之介流浪到京都东福寺,出家当了和尚。

传说他对着家传的三日月鹿角兜发誓,宁愿天降七难八苦到己身,也要复兴尼子家。

日本战国三杰是谁?有什么事迹?

日本战国三杰是谁?有什么事迹?

日本战国三杰是谁?有什么事迹?日本战国三英杰,指的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为统一日本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战国大名,他们分别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织田信长文韬武略、丰成秀吉乱世枭雄、德川家康韬光养晦,他们三个并成为日本战国三雄,在日本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时社会地位是仅次于日本天皇的存在。

日本的天皇现在基本是属于摆设,在日本战国时代也大致如此,但是天皇在普通民众心中是神圣的存在,因为在他们眼里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皇室的人都是没有姓氏的,他们有着自己的称呼,比如日本皇室中有位漂亮的佳子公主,她的全名叫:秋筱宫佳子内亲王。

因为天皇的特殊性,所日本战国三雄是当时日本的三位最高统治者。

织田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是尾张战国大名人称尾张之虎,织田信长是织田信秀的嫡长子。

织田从小就能良好的教育,但他从不循规蹈矩,他丝毫没有把任何礼仪举止放在心上,对于读书之类的功课更是不屑一顾,经常游手好闲,四处寻衅滋事,这也让他不拘泥于身份地位,和一般人民一样与市里的年轻人一起玩耍。

织田信秀因酒色过度中风而死后,身为嫡长子的织田信长因而继承家督,但是部分织田家的老臣不满织田信长转而支持信长的亲弟弟信行。

在稻生之战中信长击败信行,后由于母亲出面赦免了信行,但是几年后信行再度企图谋反,被信长预先得知后杀死。

字词信长掌握了织田家,但是他掌握的织田家只是织田家的分家,因为织田家宗家的家主织田信友支持信行,信长对此怀恨在心,经过不断的战争过后织田信长取代了宗家成为了织田家真正的家主。

在这之后信长运用他的文韬武略不断东征西讨,在击败武田氏之后织田信长的今天基本可以说是无人能敌,他也得到了“第六天魔王”的称号。

但是织田信长因为一次宴会的鱼有腥味,对明智光秀大发雷霆。

然而明智光秀对此怀恨在心,在织田信长军队都派去打仗的情况下,一记回马枪直指本能寺,将困在本能寺的织田信长一把火烧死了。

一代枭雄织田信长就此魂断本能寺。

丰臣秀吉在织田信长死后接过他的大旗,丰臣秀吉不像织田信长出身名门,他的崛起完完全全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实力。

日本战国三杰

日本战国三杰

日本战国三杰改革家——织田信长简历织田信长(1534年5月12日-1582年6月2日)是活耀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

织田为其苗字,族姓则有三说:平氏、忌部氏或藤原氏,平氏可能性较高。

自号“第六天魔王”。

幼名吉法师,出生於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

他成功控制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但后来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断本能寺,织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

法名总见院殿赠大相国一品泰巖尊仪,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时追赠为正一位太政大臣。

人生关键词一、从尾张大傻瓜到统一尾张信长出生于尾张国,是尾张的大名织田信秀的嫡长子,少年之时行为乖张,为众多家臣所不服,被称为傻子。

但是其人才略出众,胆识过人,凭借出色的手腕在父亲死后控制了整个尾张国。

并且平定了尾张国内的各种异己势力。

对于领地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使得领地内极为富庶。

二、桶狭间合战与清洲同盟1560年5月,领地超过100万担的大大名今川义元率领25000人上洛,与其接壤的尾张首当其冲,信长遇到了人生最大的危机。

6月12日,信长以3000兵力奇袭今川义元并取得了义元的首级,从此名震天下。

今川义元死后,尾张邻国的三河松平元康(德川家康)脱离今川氏在冈崎城独立。

1562年,织田与松平家同盟,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三、美浓攻略与天下布武信长于桶狭间之战后,开始针对杀害与织田家同盟的斋藤道三而成为美浓领主的斋藤义龙。

义龙为一勇将,即便是织田军也难以击败。

1561年义龙突然死去,由嫡男斋藤龙兴继任家督,斋藤家的家臣们内部开始分裂,信长得以在对斋藤战上取得优势。

1566年进攻墨俣受阻,命令木下藤吉郎(日后的羽柴秀吉)建立墨俣城(即一夜城),并以该城为据点。

随着西美浓三人众(稻叶一铁、氏家直元、安藤守就)、其相关者(竹中半兵卫等)、其它如蜂须贺正胜、前野长康、金森长近等人加入信长阵营,终于在1567年于伊势长岛击败斋藤龙兴,将美浓国纳入版图。

日本战国

日本战国

淺井長政
• 據說長政是個堂堂美男子,作戰也極英 勇。織田信長為了打開上京的通路,把 其妹市嫁給長政,結成盟好,兩人並馬 入京。但因為信長攻擊對淺井氏有恩的 朝倉氏,使得那些擅權的重臣們又和退 位的久政聯合起來,逼迫長政對信長開 戰。經過著名的姊川之戰後,淺井氏逐 漸走向衰亡,主城小谷被織田軍攻破, 長政切腹而死,年僅二十八歲。
豐臣秀吉
• 原名木下藤吉郎。投向織田家。在織田信長手 下雖然被謔稱是「猴子」,但也漸漸嶄露頭角, 還超越歷代的家臣而出人頭地,並且在墨股築 一夜城、金崎撤退、掌握界的豪商、中國攻略 等等頗為活躍。曾經在山崎合戰中打倒明智光 秀,之後又鏟除柴田勝家等等的舊織田家臣, 逐一以建立起來的名望使各地有力大名信服, 最後終於完成天下統一。是日本史上第一個庶 民出身的天下人。
阿市
• 織田信長的妹妹,是著名的悲劇女性, 也號稱是戰國第一美女。她先後被作為 政治工具嫁給淺井長政和柴田勝家,但 兩任丈夫都沒得好死,自己最終也和勝 家一起在北之莊自焚而亡。
阿國
• 有「出雲大社的巫女」之稱的阿國,安土桃山 時代,被稱譽為歌舞伎始祖的藝能者。出雲的 巫女向來被世人視為舞蹈名家,常於川原搭棚 巡迴各地演出。『時慶卿記』中記載,慶長5 年,阿國與阿茶二人曾經為了後陽成天皇的女 御近衛氏演出「稚兒舞」,但詳細內容不詳。 在遊戲裡,設定為出雲大社的巫女阿國,為了 募集本殿修繕費用,而在戰亂中展開巡迴各國 之旅。。
島津義弘
• 島津家17代當主,貴久的次男。粉碎伊 東、大友兩家,讓島津家邁向繁榮的家 中猛將。於朝鮮派兵時大破明朝大軍, 譽為「鬼石曼子」。
本多忠勝
毫髮無傷之將
• 德川四天王‧十六神將之一。據說在57次的 合戰之中,未曾受過一點損傷。他的事蹟除了 金崎撤退,也曾經在家康被信玄引誘而出的三 方原擔任殿軍,以及本能寺之變後家康穿越伊 賀時,一直在主君家康身邊盡守忠義。在小牧 長久手合戰中,他僅以忠勝隊和秀吉本軍激戰, 充份發揮出他的武勇。信玄或秀吉等等的敵將, 都給予「華實兼備的猛將」「古今獨步的勇士」 「效忠家康太可惜了」的高度評價。

日本战国名将前田庆次生平简介

日本战国名将前田庆次生平简介

日本战国名将前田庆次生平简介前田庆次是日本战国中后期的一位著名的武士,是荒子城城主前田利久的养子,泷川一益之兄泷川益氏之庶男。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战国名将前田庆次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前田庆次生平简介1533年,前田庆次生于尾张海东郡荒子(现名古屋市)怖的寒村,童年时的庆次于荒子城度过,幼年时过继给荒子城城主前田利久为养子。

1567年,前田利久将家督的位置让给了其弟弟前田利家,从此带着自己的养子前田庆次在日本各地流浪。

1582年,前田利久和自己的养子前田庆次结束了长期的流浪生活,来到了前田利家手下当差,利家以七千石之地给予二人,利久分予庆次其中五千石。

同年,利家封庆次为阿娓城主。

1584年,前田庆次战败了攻打森城的佐佐成政,但是却将其放走,使得前田利家大怒,第二年,前田庆次在阿娓之战立下战功,受到利家的赏赐。

1590年,前田庆次跟随利家出战北条氏,战后协助利家为陆奥地方的检田使。

1591年,前田利久病死,前田庆次离开了利家,在京都遇上了一生中的至友直江兼续。

1598年,直江兼续极力推荐庆次予上杉景胜。

1600年,上杉景胜被伊达、最上联军打败并且追击,庆次担任殿后军以换取撤退时间,使向来号称于羽州纵横无忌的最上军损失惨重。

之后上杉景胜只能出很低的薪水给前田庆次,很多大名于是向前田庆次招手,但是前田庆次却没有离开上杉景胜。

其后,庆次于堂森山东北的无苦庵居住。

1612年,6月4日,前田庆次病逝,葬于堂森善光寺。

前田庆次怎么死的前田庆次是日本战国中后期著名的大将军,前田庆次的前半生也就是在去养父前田利久在世的时候一直追随养父流浪在各地,1591年养父去世之后,前田庆次毅然离开了叔父前田利家,造成了前田利家的大怒。

日本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爆发,前田庆次也参加了很多的战争,但是前田庆次却并没有战死沙场,下面说一下前田庆次怎么死的。

前田庆次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因为荒子城的家督前田利久体弱多病,没有子嗣,因此过继给了前田利久,但是不久前田利久的家督之位被自己的弟弟前田利家抢去,于是前田庆次跟随着自己的养父在日本各地流浪,后来跟随着自己的养父回到了前田利家的门下,并且多次参加前田利家与其他城主之间的战争,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是作为了一名大将出生入死,但是前田庆次却每次都在凶险的战场之上全身而退。

日本战国武将山本勘助生平简介

日本战国武将山本勘助生平简介

日本战国武将山本勘助生平简介山本勘助(やまもとかんすけ)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武田信玄的家臣,根据军事书《甲阳军鉴》所记载,他是武田信玄的军师,讳名晴幸。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日本战国武将山本勘助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山本勘助生平简介山本勘助是日本非常重要的一名武将,他生活在战国时期,是武田信玄身边的家臣,据说当时他在信玄身边担任的是军师的位置,曾经还有一部电视剧讲述了山本勘助一生的事情。

山本勘助简介中介绍到他出生在1501年,关于他的出生时间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他的出生时间是1493年,原本他的名字是山本源助,在发生花仓之乱的时候山本勘助都四十多岁了,所以他很有可能加入到这场战斗之中,历史上记载他很可能就是在这之后由一名浪人转变为武田家的家臣的,因此还得到了封地和俸禄。

他也曾经因为武田晴信的关系而将名讳改为晴幸。

《甲斐国志》上曾经记载到他本来是山本家的第二个儿子,因为小的时候左眼看不到东西,而右腿也出现了一些残疾,因此他的父亲想要他出家,后来被左卫门贞次收为养子,名字也改成了大林勘助,之后学习了很厉害的剑术,有了自己的成绩后才改回了原来的名字。

另外山本勘助简介中还介绍到在1542年的时候信玄得到了上田城,但是他却看中了赖重的一个女儿,当他决定要将这个女人立为侧室的时候遭到了反对,而就在这时候山本勘助提出了一个好办法,让信玄终于得偿所愿。

从此之后他便成为信玄身边重要的谋臣和军师,信玄也十分的看重和器重他。

山本勘助怎么死的山本勘助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在长期的流浪期间学会了很厉害的剑术和军事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得到信玄的器重后表现的十分良好,他的身上承担着军事的责任,而他也确实在许多战役中都取得了胜利。

在日本的一些小说中也会将他描述的十分厉害,可是有人不禁怀疑了这么厉害的山本勘助怎么死的,这和他很厉害的传说不是不相符吗?那么山本勘助怎么死的呢?关于山本勘助怎么死的这个问题还要从川中岛第四次战争说起,在1561年的时候,信玄发动了第四次战争,而山本勘助作为主要的军师提出了啄木鸟战法,也就是将全部的士兵分成两股力量,其中一半力量在半夜的时候袭击上杉谦信,然而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个战法居然被上杉谦信看破了,并且经过重新布阵让信玄的队伍扑了个空,双方军队在八幡原进行了激烈的的对战,然而信玄方面的军队是按照啄木鸟战术进行的,所以只有一半的兵力,在这种情况下上杉谦信的部队进行了猛攻,信玄的亲生兄弟都战死在战场之上。

日本战国大名尼子晴久简介

日本战国大名尼子晴久简介

日本战国大名尼子晴久简介尼子晴久(1514年3月8日—1561年1月9日),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

尼子晴久为尼子经久的嫡孙,1537年尼子经久将家督之位让予尼子晴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战国大名尼子晴久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尼子晴久简介尼子晴久,出生于1514年,死于1561年,是日本战国时的大名,大名是日本古时候封建社会对领土统治者的称呼,土地大的就叫做大名主,相当于我国古代的诸侯王。

下面就来看看尼子晴久简介。

从尼子晴久简介可以看出尼子晴久的大名之位不是由父亲传给他的,而是他的祖父传位给他的,尼子晴久的祖父尼子经久看中了他的才能和胆识,把大名之位给了他。

即位后的尼子晴久积极扩大统治地区,勇猛善战的他打败大内义隆,拿回了石见银山,取得了播磨国。

尼子晴久初战几次都取得胜利,他产生攻打毛利元就的想法,虽然有人反对,但还是不能阻止他对毛利元就的进攻。

他先攻打宍戸氏吉田城,由于各种原因,被宍戸氏打败,军队和将领都在战争中被杀死,尼子晴久的祖父听说这个消息,受惊而死。

之后,大内义隆前来进攻月山富田城,尼子晴久吸取战败教训,打败了大内军。

尼子晴久多次征战,使统治区域变大,周边对他臣服。

公元1555年,他处置了以尼子国久为首的不听他指挥的新宫派,使尼子氏内部统一,巩固自己的统治。

尼子家和毛利元的矛盾日渐加深,终于爆发战争,尼子晴久带领尼子氏的精锐部队打败毛利军,占领了石见银山。

公元1560年,尼子晴久去世,在世时间四十六年,使尼子家发展到顶峰。

在他去世后的第九年,尼子晴久所在的月山富田城被毛利军攻破,尼子家族走向灭亡,消失在历史上。

尼子晴久生平事迹尼子晴久,又叫做尼子诠久,出生于1514年,年轻时就很英勇,受到祖父尼子经久的赏识,尼子经久把家督之位传给尼子晴久的时候尼子晴久不过二十三岁。

尼子晴久继承家督之位后积极对外作战,扩大尼子氏的统治范围,最初的几次战役很顺利,使尼子家的势力得到扩张,为自己也争取到尼子家的支持和信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姬确实是日本战国时代有名的"贤内助"之一.她聪明, 美丽, 虽然没有生子, 可是信长对她始终敬爱. 理家的才干也让信长的众多侧室对她十分尊重。
上杉谦信(1530~1578)
越后战国大名,长尾为景次子,享禄三年(1530年)生于春日山城,
战国最强,威震遐迩的越后之龙,上杉谦信是一位诚实、勇敢的武将,更是一位八方无碍、天地开朗的战国奇男子。幼年即失母丧父、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上杉谦信,生就一副嵚崎磊落的胸怀,吸引了豪杰谋士和他一起打天下,才15岁的年纪就因领导了一次成功战役而一鸣惊人。上杉谦信一心想完成逐鹿中原的霸业,因而与武田信玄在川中岛交战5回,其中最激烈的是发生在永禄四年(1561年)的第四次川中岛合战,识破武田军军师山本堪助的计谋(即所谓 啄木鸟战法 ),几乎致武田信玄于死地。后在第二次上洛与织田军交战途中因天气炎热导致脑溢血而死,相传是因为谦信喝多了酒在如厕时误以为见到被自己中计而误杀的柿崎景家的冤魂,终年49岁,法名为不识院真光谦信。
伊达政宗(1567~1636)
伊达家第17代当主,伊达政宗于永禄十年(一五六七年)八月三日生于米泽城内,是城主伊达辉宗的长子。母亲是山形城主最上义守的长女义姬。小时候因为得病而失去了自己的右眼,政宗18岁时继承了家督之位,瞬间与周边诸国包括最上家断绝往来,24岁时在奥州称霸,人称“独眼龙”。秀吉死后,在德川家康许以百万石的诱惑,参加东军,与叔父最上义光拖住了北陆一代强大的上杉家,为东军的取胜带来了间接的辅助。(与加藤清正在九州扮演的角色一样)大坂之战中又立战功,使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百万石领地。1636年在藩内去世,享年七十岁。
1598年,秀吉过世。因为秀吉过世,家康势力得以抬头,于是五大老五奉行之间也开始分为石田三成、德川家康两派,互不相让。为此利家忙于在两方之间调停,为此烦闷忧虑,在1599年于大阪城病逝。法号“高德院传桃云净见居士”,葬于野田山墓地.
阿松(1547~1617)
前田利家正室,后又称芳春园。生父为条原一元,其母竹野氏在丈夫战死后又改嫁给高田直吉。因为母亲改嫁的关系,她被送到姨母的夫家前田家,由利家的父亲前田利昌养育。她和利家本来是表兄妹的关系,大约在1558年时,与利家结婚,第二年时生下长女幸。
织田信长(1534~1582)
日本战国时代开辟全国统一道路的军事政治家,信长是织田信秀的次子,天文三年生于尾张国纳古野城,幼名吉法师,十三岁时行冠礼(成人仪式),取名三郎信长。
由于其破天荒的举止而被人取笑是傻瓜。父亲死后,信长把半个尾张国统合起来,1560年(永禄三年)于桶狭间迎击骏河的今川义元,并获大捷。后与三河的德川家康缔结同盟,统一尾张,进出美浓。1567年歼灭斋藤氏攻取美浓国之后,便将居城从尾张的清洲,迁移至岐阜的稻叶山城。次年奉足利义昭之命,进驻京都。虽然义昭在信长的支持下乃得以稳坐将军职,然而义昭却对信长的势力外扩感到不满,因而联合武田信玄、浅井长政、朝仓义景、三好一党、比睿山延历寺、本愿寺、毛利氏等势力,打算共同追讨信长。信长乃于1571年(元龟二年)烧讨延历寺、1573年(天正元年)歼灭浅井.朝仓氏、流放义昭、进而又于1575年破武田氏于三河长筱,1576年在安土建构居城。1580年石山本愿寺的顺利攻取,畿内一带几乎都在信长的掌控之中,北国的经营也顺利被推动。但在1582年救援秀吉行军过程中遭到明智光秀谋反,于本能寺结束了辉煌的一生
明智光秀(1528?~1582)
出身与年龄均不明,据《明智军记》所述,光秀出身美浓豪族土歧源氏支族明智家,父为明智光纲,因父早逝,而被叔父明智光安收为义子,同时亦是斋藤道三之外甥、信长之妻浓姬表哥。
光秀在道三亡后和属朝仓家之前流浪周游诸国之中学习了诗、书、茶道等,是一个多才多艺、有文化有教养的书生。永禄十一年(1568年),光秀在歧阜城与锋芒渐露的信长会面,信长的志向和光秀的才学教养,强烈地互相吸引着对方,亦在这时候,光秀终于找到他扬名天下的机会,并最终在天正十年(1582年),因占领丹波功大,加封丹波一国,跃升为二十九万石大名。光秀有许多读书人的典型通病,为人拘谨、讲求仪式礼节,喜欢钻牛角尖、又爱讲大道理;而欠缺耐心的信长和尤其忌讳别人对他罗嗦,况且信长酒量不好,酒品更是很差,时常在酒后有粗暴之举,这点家臣们知之甚详,通常也知道如何应付,唯独光秀仍然记恨于心里,怨愤、紧张、畏惧、疑虑到神经衰弱的地步,终于酿成本能寺之变。
武田信玄精通孙子兵法,以「风林火山」的旗印为象征。因不满其父的苛证而流放其父信虎夺得家督后,便率领战国最强的骑马军团迅速扩展势力,曾经在川中岛和结合信州豪族的宿敌上杉谦信有过5度作战,进而确定他对信州全域的支配权。接着又攻入骏河,灭今川家,朝进京西进,最后于三方原合战大败织田德川连合军,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但是最终武田信玄于天正元年(1573年)因病卒于信浓驹场,时年五十三岁,未能完成统一大业。
谦信一生信仰心强烈,终生禁欲,是群雄中唯一不近女色的武将,喜欢使用取自毘沙门天的毘字军旗,其驰骋战场的雄姿被尊称为军神。他将无穷的精力转化为‘神军意识’,发明了特殊的防御队形,效果精良,而他的奇袭战术更令人闻之丧胆。
武田信玄(1521~1573)
原名武田晴信,源氏名门新罗三郎义光之后,甲斐武田家第十七代家督,武田信虎之长子。生於大永元年(公元1521年)十一月三日其父是武田左京大夫信虎,母亲是武田家将领大井信达的女儿,幼名叫太郎、亦称胜千代。 天文五年(公元1536年),信玄十六岁元服,被室町幕府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晴赐名“晴信”,官拜从四位下大膳大夫,並且在同年,今川义元作媒,迎娶左大臣三条公赖的女儿为正室。
政宗在文化方面有比较高的建树,如茶道方面,美术方面等。对基督教也相当感兴趣,还会讲英语,曾派家臣支仓常长(在下的偶像)等人到欧洲教庭访问,死时被欧洲教庭冠以"东方的勇士,东方艺术的发展者"等称号
真田幸村(1567~1615)
真田左卫门佐信繁是真田幸村的本名,信繁于永禄十年(一五六七年)生于甲府,是武藤喜兵卫(即真田昌幸)的次子。幼名御弁丸,后改称
阿松与利家夫妻之间,生育了二男九女,其中长子前田利长继承了前田家,三女摩阿做了丰臣秀吉的侧室,四女豪姬成为秀吉的养女,六女千世则是细川忠隆的妻子。阿松与利家夫妻在年轻时就与秀吉、宁宁这对夫妻是好朋友,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特別亲密,甚至后来阿松也从秀吉那里得到化桩领地
1599年利家过世,阿松出家,号芳春院,並且在京都的大德寺里建立了芳春院。1600年,德川家康怀疑利长有谋反的嫌疑,芳春院为了前田家的前途,自愿成为人质前往江户,化解了危机,还让家康的孙女珠姬嫁到前田家。在关原之战以后,前田家成为百万石大名,芳春院功不可没。1614年,利长过世,芳春院才得以离开居住十五年的江户,回到金泽,並于1617年过世。法名「芳春院殿華嚴宗富大禪定尼」,墓在金泽的野田山墓地,而京都的大德寺芳春院也有她的墓。
浓姬(1535~????)
本名是归蝶。被称为腹蛇的斋藤道三的女儿,由于她从美浓嫁来,后来她被通称为浓姬,也被称为鹭山殿。由于母亲小见之方本姓明智,因此有说法指出她与明智光秀是表兄妹。
道三将土歧赖芸逐至尾长获得美浓之际。为了和织田信秀进行和谈就将十四岁的归蝶嫁给了信秀的儿子信长。浓姬性格坚毅,结婚当日在花轿要到新郎家前道三曾交给她一把短刀,并对她说“如果信长真是大傻瓜的话,就用这刀杀了他”而浓姬则说“如果他不是大傻瓜,这把刀说不定最终会刺向父亲。” 但是道三死后,浓姬的消息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完全消失。有说法是既然信长已得到美浓,浓姬的存在已无价值,所以将她杀害(一说流放回老家)……也有一说她是和信长在本能寺事变中一起作战抗敌,终于战死(似乎并不是事实,因为据记载,当时在本能寺遇害的女性是一位叫阿能局的侍女,恰好“能”与“浓”的发音相同,就被拿来作文章了)。也有一种说法一直保持住正室的地位,本能寺之变后仍活着,并成为安土殿,庆长十七年死亡,坟墓位在大德寺总见院,法名为养华院殿要津妙法大“女市”。铬苠菥间雷怜
元和元年(1615)五月五日,大坂夏之阵爆发。真田队在与伊达势的激突中,成功地粉碎了伊达家引以为豪的骑马铁炮队后在茶臼山布阵。真田势三千士兵向秀忠的越前势一万三千大军发动全员突击。真田军在付出了一定代价以后,突破了越前势的防线,迂回到德川家康本阵背面,并突入家康本阵。但是由于兵力上的差距实在太大,信繁兵尽,在茶臼山北部的安居天神附近讨死。享年四十九歳。真田信繁的奋战,充分体现了自己出色的武将素质。博得了大阪方、德川方的一致认可。可以说是死而无憾了。他在《萨摩军记》中被称为“日本第一强兵”,可见人们对他的敬仰。
兄长长可在伊势长岛镇压武装起义的战斗中立下大功获得了20万石的领地。此后随同秀吉参加了长久守合战,年纪轻轻就战死了。兰丸从小就作为信长的小姓,凭借出众的才能受到重用。获得了近江500石的领地。武田胜赖死后又追加了美浓岩村城附近了5万石领地。但在三个月后跟着信长寄宿本能寺的时候,遭到明智光秀突然发动的袭击,在艰苦奋战之后,他和弟弟力丸、坊丸一起为信长殉葬。年仅18岁。
本能寺之变后光秀受封征夷大将军。但仅在十日后的山崎会战中,与丰臣(羽柴)秀吉对阵中战败,最后在逃亡过程中被当地民兵杀死。(此外还有两种说法,一为大日坊仕奉秀吉,二为黑衣宰相天海仕奉家康。)享年五十五岁。
前田利家(1537~1599)
前田利家于天文六年(1537年)出生在尾张,是当时尾张荒子城主前田利春第四个儿子,母亲是长龄院,幼名犬千代。
佐助高超的忍术神出鬼没,因此经常为幸村打探敌情。幸村蛰居九度山时,以佐助为首的忍者四处为幸村探听形势。大坂保卫战时 ,随幸村赶到大坂参战。在冬之战与德川家忍者较量中表现的相当活跃,并在大阪夏之战中和幸村一起奋战到最后。
阿松在战国武将的妻子中出类拔萃,容姿端庄秀丽、社交广泛,除此之外,和歌和武艺方面也有所长,是才色兼备的出色女性。
猿飞佐助(生卒年不详)
真田十勇士之首。因相助真田左卫门佐幸村而被赐名佐助。
信州鸟居峠的乡士鷲塚佐太夫之子。师从甲贺忍者户沢白云斋学习忍术。其甲贺流忍术达到了“免许皆传”的程度。一次,在鸟居峠狩猎时遇到真田幸村,出众的身手受到幸村的赞赏,遂作了其家臣。并改名为猿飞佐助幸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