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古诗词阅读专练<<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 ~2题。

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水湘水之地(今湖南一带) ,诗人则北向京城长安。

B.前两句中,诗人用牵人衣襟的柳条、惹人愁绪的杨花,营造了离别的背景,加重了离愁。

C.诗中的“愁"是诗人自身的哀愁,包含着与好友分离的不舍,漫漫旅程的孤寂,以及漂泊天涯的忧虑。

D.结句以两个“向”字说出诗人与友人彼此分往南北而去,将越来越远,不言情而深情悠然。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写景,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风笛等一系列物象,烘托离别的氛围,反映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B.短短的四句中,诗人用了两个“江”字,两个“杨”字,两个“向”字,这种有意的重复,有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

C.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转到离亭别宴,侧而抒写离别情景。

D.末句看似直白的道别语,而用在结尾,则产生了一种情意悠长、涵泳不尽的效果,令读者感到余音裊裊。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3 ~4题。

从军行○1[唐]骆宾王平生一顾重○2,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3,唯当死报君。

[注释]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

②顾:受人举荐或知遇。

重:看重。

③“不求”句:典出班趣《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3.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写诗人经人举荐,得以从军,感到意气风发。

B.三、四两句写敌军雄壮的军容:戈矛林立,在阳光下反照生辉;剑光闪烁,与满天繁星相辉映。

C.五、六两句以拉满弓弦、马践胡尘写想象中征战沙场、踏平顽敌的战斗场面。

七年级 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解析

七年级 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杞人忧天《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晚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赚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会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二处)。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在括号里补充说话者的神态、语气,并说说自己补充的理由。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①()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②():“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说读完这则寓言后明白的道理。

【答案】(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那人释然而非常开心,开导他的人也释然而开心。

(3)①有成竹;②半信半疑;理由:开导的人坚信自己的观点,“天”是由“气”构成的,处处都有“气”,完全不用担心天塌下来,他希望杞国人也可以停止忧虑。

杞国人接受了解释,但是还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疑惑为什么日月星宿在气中能够不坠落?依旧认为天会塌下来。

(4)寓言告诉我们不要为毫无根据的事情忧虑担心,完全是庸人自扰。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忧虑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比如考试前后的自我否定心理,认为自己不可以,没能力进而产生无端焦虑的消极心理。

实际上我们无需胡思乱想,要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没有砍是跨不过的;即使处境艰难,也要保持积极豁达的心态,相信前路的“柳暗花明”。

【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文名句默写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文名句默写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名句默写专项练习题知识点一古诗名句(一)记忆性默写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3.秋风萧瑟,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4.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5.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8.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9.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10.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2.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1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14.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6.强欲登高去,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7.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8.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9.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0.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21.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22.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课内外古诗词12首,古文3篇,含答案)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课内外古诗词12首,古文3篇,含答案)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课内外古诗词12首,古文3篇,含答案)一、诗词理解性默写(一)《观沧海》(曹操)1.诗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2.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4.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5.诗中详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

6.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7. 诗中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2.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3.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4.诗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遭贬的深切同情的名句是:,。

5.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2.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3.诗中表达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诗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

2.诗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3.诗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4. 诗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

(五)《峨眉山月歌》(李白)1.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2.诗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六)《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是:,。

2.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

(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描写对饱受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文默写一、课内古诗1、观沧海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5.而“闻道龙标过五溪”句写闻讯,暗含悲痛之意,表现旅途艰难。

次北固山下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内文言文默写咏雪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原文解释及练习【有答案】(预习复习必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原文解释及练习【有答案】(预习复习必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原文解释及练习【有答案】预习复习必备01.《世说新语》两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大体)可拟(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乘,趁)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注音柳絮()差可拟()尊君在不()雪骤()2. 翻译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3. 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谢道韫和胡儿谁的比喻更好呢,为什么?4. 你能不能说出一句用比喻来描写雪的诗呢?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答案1.xù nǐ fǒu zhòu2.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3.谢道韫,因为谢道韫把雪比作柳絮,形象地描绘出了雪花随风飘舞的样子,除了形似更兼神似。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5.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约定)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离开),去后乃(才)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嬉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同“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舍弃)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拉,牵拉)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一、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二、理解与思考1“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君:尊君:家君: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答案一、(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二、1.君:对对方的敬称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书必背古诗词、古文15篇详解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书必背古诗词、古文15篇详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古文详细解析及赏析一、观沧海 (1)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三、次北固山下 (3)四、天净沙.秋思 (4)五、咏雪 (5)六、陈太丘与友期行 (6)七、《论语》十二章 (8)八、诫子书 (11)九、狼 (12)十、穿井得一人 (16)十一、杞人忧天 (17)十二、秋词.其一 (19)十三、夜雨寄北 (19)十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0)十五、潼关 (21)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注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何:多么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耸立。

竦,通耸,高。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日月:太阳和月亮若:如同.好像是.星汉:银河,天河。

幸:庆幸。

甚:极点。

至:非常。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创作背景】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遂与之绝。

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

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注】①踵:到,走到。

②缪:通“谬”,错误,荒谬。

(1)给下列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友人来过________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②逾年而事暴________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3)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答案】(1)D;A(2)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3)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解析】【分析】(1)①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的朋友来拜访他;过:拜访。

故选:D;②这句话的意思是:过了几年有关这个仆人的事情暴露;暴:暴露。

故选:A。

(2)①句中重点词语有:“固”,本来;“窃”,偷。

句意为: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知”,了解;“缪”,错误;“罪”,过错。

句意为:是我不够了解你,才错误地怀疑你,这是我的过错。

(3)第一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语句来分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归纳即可。

阅读全文,了解内容,从“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中可知,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第二问:阅读全文,了解内容,结合“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这句话,我们围绕着“当误解别人时,我们要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等方面来评价即可。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题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题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题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球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注】①遽(jù):迅速,急忙。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郑人有且置履者________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_______③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④不亦惑乎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你认为【甲】文段中“郑人”可笑的地方表现在哪里?(4)有人说,【乙】文段写的是“蠢人蠢事”,请简要概括这个“蠢人”所做的“蠢事”。

(5)读了【甲】【乙】两则寓言后,你得到的共同的启示是什么?【答案】(1)将要;测量;坠落;迷乱,糊涂(2)①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②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写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3)尺码是根据脚量出来的,自己亲自去买鞋居然还要先量尺码;买鞋时,尺码忘带,还要回去拿;别人反问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还执迷不悟。

(4)一个渡江的楚人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船停后,便从记号处跳入水中寻找落水的剑。

(5)做事不可以拘泥、死板,要善于变通。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

且:将要。

②句意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度:测量。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

部编版七上古诗文一部分:古诗词01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⑴临:到达,登上。

⑵澹澹(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耸立。

⑷星汉:银河。

⑸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幸:幸运。

至:达到极点。

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则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

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名家点评】1.此志在容纳,而以海自比也;‘日月’四句,转就日月星汉,凭空想象其包含度量,写沧海,正自写也。

(清·张玉榖《古诗赏析》)2.有吞吐宇宙气象。

(清·沈德潜《古诗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⑴左迁:降职。

⑵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甚至啼血。

⑶随君:一作“随风”。

⑷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化无形为有形,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

人格化的写法,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

【名家点评】1.梅禹金曰:曹植“愿作东北风,吹我入君怀”,齐浣“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此诗兼裁其意,撰成奇语。

(《唐诗广选》)2.趣。

一写景,二叙事,三四发意,此七绝之正格也。

若单说愁,便直率少致,衬入景语,无其理而有其趣。

有吞吐宇宙气象。

(《唐诗摘钞》)3.“愁心”二句,何等缠绵悱恻!而“我寄愁心”,犹觉比“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更深挚。

(《唐诗笺注》)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注】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席子。

④濡(rú):沾湿。

⑤逾:通“愈”,更加。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徙衽以从阴________②其阴逾去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__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

【答案】(1)移动;离开(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4)要随机应变,顺应变化,不能仅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

徙:移动;②句意为:树影越移越远了:去;离开。

(2)句中重点词语有:是,这;于:在;夕:晚上。

句意为: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文中郑人“拙”具体表现在“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

(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

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移动;离开;(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②是/吾剑之所从坠(3)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4)答案示例:①情况总是在不断变化,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

②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是不能办成事情的。

③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

【点评】⑴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练习及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文言文练习及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古诗文默写1.补写出以下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4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7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8 ),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9)乡书哪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10)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1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12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4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6),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7),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8)回乐烽前沙似雪,。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9),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20)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21)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22),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3),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24)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25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26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二章》)(27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二章》)(28 ),不舍日夜。

(《〈论语〉十二章》)(29)全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30 ),切问而近思,仁在此中矣。

(《〈论语〉十二章》)(31)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32 ),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33 )淫慢则不可以励精,。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题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乙】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③悲守穷庐________④又相天子________(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增长;陋室;辅佐(2)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3)①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②(如果)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又怎么来得及!(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却用浅陋来保持,这是聪明。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文言文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文言文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文言文复习题(附答案解析)一、词语积累[内集]家庭聚会。

内,指家人。

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

二、文学常识1. 《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

全书8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36门。

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ān)疏》中的“言语”一门。

三、内容点击《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

四、阅读探究1.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

2.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3. 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4.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

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

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五、迁移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

”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①敧(qī):倾斜。

②宥(yóu)座: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④恶(wū):哪里,怎么。

(1)给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者________③孔子观于周庙________④虚则敧________(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恶有满而不覆者哉!(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谈的都是学习________方面的问题。

【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答案】(1)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2)以……为乐;优点;参观;空(3)①几个人一起走,一定有可以成为我老师的人。

②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4)态度;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狂妄自大,骄傲自满【解析】【分析】(1)本题划分技巧:①句子成分划分:主谓宾定状补;②关联词划分;③介词划分:而、以、于等。

①好之者(主语)/不如乐之者(谓语)。

②孔子(主语)/使子路取水试之。

(2)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乐,词类活用,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者: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

“善”是一词多义:善良,好,擅长。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梳理练习 文学与文化常识+文言文知识+古诗文(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梳理练习 文学与文化常识+文言文知识+古诗文(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梳理练习文学与文化常识一、填空题1.《春》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家、、学者,字,江苏扬州人。

其主要作品有散文《》《》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原名,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有《》《》等。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 ”的称号。

3.《观沧海》一诗的作者是,字,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与其子、合称“三曹”。

4.《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其小说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散文代表作有《》《》等。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原名周树人,字,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和杂文集《热风》《坟》《》等。

6.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合称为“ 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孔子,名,字,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和家,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并称,与。

二、选择题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里描写了一个“温晴”的冬天。

这篇文章的作者的话剧作品有《龙须沟》《茶馆》等。

B.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

C.写景抒情散文《春》,描写了春回大地的景象,表现了春天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D.明代戏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词牌名。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C.《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史铁生,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散文有《我与地坛》《欧游杂记》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总结|古诗词曲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总结|古诗词曲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总结|古诗词曲练习题《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文学常识】《论语》是__儒__家经典著作,是记录____孔子及其弟子言行____的一部书,共20篇。

它与《__大学__》《__中庸__》《__孟子__》合称为“四书”。

孔子,名__丘__,字__仲尼__,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__儒__家学派的创始人。

【知识积累】1. 通假字(1)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 古今异义(1)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

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次。

今义:数词,三。

(2)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够。

3. 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学而时.习之:按时。

(2)动词用作名词传.不习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3)形容词用作名词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课内文言文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课内文言文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练习题(一)咏雪知识点一重点词语1.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实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______(2)俄而雪骤.骤:____(3)撒盐空中差.可拟.差:______拟:______(4)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____________3.虚词意义及用法(1)与: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2)俄而: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3)然:公欣然.曰____________(4)因: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特殊句式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知识点三重点句子翻译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四问题探究1.两个咏雪的句子“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五文章中心本文通过寒雪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韫的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及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及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钟毓、钟会①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áo)②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A。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B。

”【注】①钟毓:魏国车骑将军。

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

②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

(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中“令”解释,与下列哪一个选项的加下划线词意思是相同的()A. 可令二子来B.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C. 三令五申D. 巧言令色(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3)①根据语境,将(甲)“战战栗栗,汗不敢出”与(乙)“战战惶惶,汗出如浆”两句的序号分别填入文中A、B两处。

②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兄弟中你更欣赏谁,为什么?(4)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你猜测本文应编入《世说新语》中的哪一类?()A. 德行B. 言语C. 方正D. 雅量【答案】(1)D(2)(魏文帝)又问钟会说:“你为什么不出汗?”(3)①A【乙】 B【甲】②【示例1】我更喜欢钟毓。

他见到魏文帝“战战惶惶,汗出如浆”,这是紧张的表现,但也是人之常情,他能如实地说明自己流汗的原因,这是老实、守规矩的表现。

而钟会回答魏文帝的话明显是找说辞,抖机灵,明显是刻意讨巧、耍滑头。

【示例2】我更喜欢钟会。

他见到魏文帝却并不慌张,在魏文帝问话时能灵活应答,既解释了自己不出汗的原因,又体现了魏文帝的威严,及自己对他的敬重,相当机智。

而相比之下钟毓的流汗的表现则显得过于胆小与紧张,老实有余,灵活不足。

(4)B【解析】【分析】(1)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把握“令”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例句和D项中的“令”,意思都是“美好”;A项中的“令”,意为“让,使”;B项中的“令”,意为“县令”;C项中的“令”,意为“命令”。

故选D。

(2)此句中的得分点有:复,又;卿,你;何以,为什么;汗,出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古诗文默写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7),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8),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9)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10)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1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1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4),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6),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7),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8)回乐烽前沙似雪,。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9),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20)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21)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22),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3),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24)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25),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2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二章》)(27)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二章》)(28),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29)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30),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31)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32),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33)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34)《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曹操《观沧海》)2.整体默写。

(1)默写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

,。

(2)默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后四句。

,。

,。

(3)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4)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

,。

(5)默写刘禹锡的《秋词(其一)》。

,。

,。

(6)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

,。

古诗文阅读一、古诗词鉴赏(一)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秋思”是这首散曲的,这首散曲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图。

2. 请写出这首散曲的主旨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写景诗表达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展示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广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不仅写景逼真,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三)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 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与友期行期:(2)去后乃至乃:(3)相委而去去:(4)下车引之引:2. 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3. 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4. 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二)《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吾日/三省吾身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择其/善者而从之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说:(2)人不知而不愠愠:(3)不逾矩逾:(4)人不堪其忧堪:3. 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三)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非淡泊无以明志明:(2)非学无以广才广才:(3)淫慢则不能励精淫:(4)遂成枯落枯落: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险躁则不能治性/日中不至,则是无信B.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年与时驰/元方时年七岁D.静以修身/可以为师矣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4.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四)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止有剩骨止:(2)缀行甚远缀:(3)屠大窘窘:(4)一狼洞其中洞: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久之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人不知而不愠C.恐前后受其敌/屠自后断其股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以刀劈狼首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 从屠户与狼的关系中,你获得什么启示?(五)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因往晓之晓:(2)奈何忧崩坠乎奈何:(3)只使坠只使:(4)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2. 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B.其人舍然大喜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尊君在不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4. 杞人担忧什么?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参考答案一、古诗文默写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东临碣石(2)山岛竦峙(3)秋风萧瑟(4)随君直到夜郎西(5)闻道龙标过五溪。

(6)风正一帆悬(7)海日生残夜(8)客路青山外(9)归雁洛阳边(10)思君不见下渝州(11)尚思为国戍轮台(12)枯藤老树昏鸦(13)断肠人在天涯(14)岐王宅里寻常见(15)落花时节又逢君(16)遥怜故园菊(17)不知何处吹芦管(18)受降城外月如霜(19)终古高云簇此城(20)山入潼关不解平(21)巴山夜雨涨秋池(22)何当共剪西窗烛(23)人不知而不愠(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5)温故而知新(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7)其不善者而改之(28)逝者如斯夫(29)匹夫不可夺志也(30)博学而笃志(31)非宁静无以致远(32)非学无以广才(33)险躁则不能治性(3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整体默写。

(1)默写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默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后四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默写刘禹锡的《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古诗文阅读一、古诗词鉴赏(一)天净沙·秋思1.“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散曲的题目,这首散曲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2. 请写出这首散曲的主旨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