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的协调解决争议条款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中的协调解决争议条款法律规定和实际
操作
合同是民商事活动中的基本法律工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各方
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保护,维护交易的平等与公正。然而,合同中难免
会出现争议,因此协调解决争议的条款在合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会探讨合同中协调解决争议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
一、法律规定
协调解决争议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强制性法律规定
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对合同中争议
的解释发生争议的,可以根据合同的性质和交易习惯,参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者商业惯例进行解释。”这一条款确立了契约自由原则,即
当事人对于合同解释的争议可以根据合同的性质、交易习惯以及相关
法律法规进行协商和解决。
此外,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也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
选择调解,也可以选择仲裁组织或者提起诉讼解决纠纷。”这一规定赋
予了当事人选择协调解决争议方式的自主权,既可以通过调解解决争议,也可以选择仲裁组织或提起诉讼。
2. 约定性条款
合同中的协调解决争议的条款是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由双方当事人自行约定的,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式:调解、仲裁和诉讼。
调解是指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一致,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调解的优点在于灵活、快捷,能够帮助双方更好地维护合作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调解可以由当事人自行约定调解机构或者由人民调解组织代为调解。
仲裁是指当事人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一种方式。仲裁具有法律强制力,一旦仲裁裁决作出,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仲裁的优势在于相对于诉讼程序,更加简化、迅速,也更加灵活。
诉讼是指当事人将争议提交给法院进行审判的一种方式。诉讼程序相对较为繁琐,消耗时间和经济成本较高,但诉讼是最终的强制执行方式,可以实现最终的权益保障。
二、实际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当根据合同的性质、交易习惯以及争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协调解决方式。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明确约定
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协调解决争议的方式,并将该约定写入合同。这有利于防止争议发生时的歧义和纠纷,也有助于当事人明确各自权益和义务。
2.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根据合同的性质和争议的具体情况,当事人应当选择最适合的协调解决方式。例如,对于一些技术性的争议,可以选择仲裁方式,以便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仲裁员进行判决。
3. 考虑效率和成本
在选择协调解决方式时,当事人还应综合考虑效率和成本。调解可以在争议发生后迅速解决,对于保持合作关系有积极作用;仲裁相对来说速度更快,但是会有一定的费用;而诉讼程序相对较慢,费用也较高。
4. 诚信守约
作为合同当事人,诚信守约是最基本的原则。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应该始终遵守合同的约定,积极主动地协商和解决争议。
综上所述,合同中的协调解决争议条款在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当事人应当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协调解决方式,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诚实信用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合同目的,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