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下篇课后习题答案(徐秀平、项华珍编)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9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9](https://img.taocdn.com/s3/m/0ae3d31bcc7931b765ce15a1.png)
习题99-1 晶体管放大电路如题9-1图(a)所示。
已知V 12CC =U 、Ω=K 3C R 、Ω=K 240B R 、 晶体管电流放大系数40=β。
①试用直流通路估算各静态值B I 、C I 、CE U ;②在题9-1图 (b)所示的输出特性曲线上,用图解法作出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③在静态时(0i =u )1C 、2C 上的电压各为多少?解:(1)将电容开路,可画出直流通路如题9-1图a (1)所示。
I B =U CC /R B =50uA I C =ßI B =2.0 mA U CE =U CC -I C R C =6V +U CCCEI (1) 直流通路(2)题9-1图a(2)作直流负载线U CE =U CC -I C R C:e O(a) 放大电路题9-1图(b) 输出特性取I C =0,U CE =12V ,得点A ;取U CE =0,I C =4mA ,得B 点。
连接A 、B 两点即为直流负载线AB 。
AB 与输出特性I B =50uA 的交点Q 即为静态工作点,如题9-1图a (1)。
从图中可以读得:U CE =6V ,I C =2mA 。
(3)U C1=U BE =0;UC2=U CE =6V 。
9-2 电路如题9-2图所示。
要求:①画出直流通路;②画出交流通路。
解:① 将电容开路,可画出直流通路如题9-2图a 所示。
② 将电容及直流电源短路,可画出交流通路如题9-2图b 所示。
e Ou (a)e O题9-2图(b)+U CC(a)+U CC题9-2图a 直流通路(b)e O(a)e 题9-2图b 交流通路(b)9-3 判断题9-3图所示电路是否具有放大作用?为什么?解:分析一个电路是否具有放大作用,是依据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a )由于信号无法回到输入端(被交流短路),故没有放大作用。
(b )由于电路可以有正确的偏置(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信号可以顺利地输入、输出,故具有放大作用。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册习题解答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册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7caed25f84868762cbaed5aa.png)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与解答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第三章:三相交流电路一、单项选择题 *1.R 、L 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如题1图所示,若u R =52sin(ωt+10°)V ,u L =52sin(ωt+100°)V ,则总电压u 为( B )。
A.5sin(ωt+45°)VB.10sin(ωt+55°)VC.52sin(ωt+110°)VD.102sin(ωt+70°)V*2.负载为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若每相负载的有功功率为30W ,则三相有功功率为( C )。
A. 0B.303WC. 90WD. 903W**3.某电感L 接于频率为50Hz 的正弦交流电路,设电感L=0.1H ,则该电感的感抗等于( C )。
A.3.14ΩB.0.032ΩC.31.4ΩD.314Ω*4.某三角形联接的纯电容负载接于三相对称电源上,已知各相容抗X c =6Ω,线电流为10A ,则三相视在功率( B )。
A.1800V AB.600V AC.600WD.1800W5.有关题5图示电路电流⋅I 的下列计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B )。
A.RU R ⋅ B.C j U C ω⋅ C.C U C j ⋅ω D.)Cj R (U ω1+⋅6.三相对称负载星形接法,若电源线电压为380V ,线电流为10A ,每相负载的功率因数为0.5,则该电路总的有功功率为( C )。
A.1900WB.2687WC.3291WD.5700W*7.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如题7图示,已知电源的角频率为ω,其U 与I 的正确关系是( B )。
A.L I j Uω-= B.L I j Uω= C.L 1I j U ω-= D.L1I j U ω=8.题8图示电路中,u=)180t sin(U m ︒+ω,i=t sin I m ω则此电路元件是( B )。
A.电容元件B.电阻元件C.电感元件D.电阻与电感串联元件*9.已知单相交流电路中某负载无功功率为3kVar,有功功率为4 kW ,则其视在功率为( C )。
《电工学-电子技术-下册》习题册习题解答
![《电工学-电子技术-下册》习题册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4b82030b4a7302768e99397e.png)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与解答电工电子教研室第九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第十章:基本放大电路一、单项选择题*1.若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子应为( C )A 、正、反向电阻相等B 、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C 、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很多倍D 、正、反向电阻都等于无穷大 *2.电路如题2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 ,当U i =3V 时,则U 0的值( D )。
A 、不能确定B 、等于0C 、等于5VD 、等于3V**3.半导体三极管是具有( B )PN 结的器件。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5.晶体管的主要特性是具有( D )。
A 、单向导电性B 、滤波作用C 、稳压作用D 、电流放大作用 *6.稳压管的稳压性能是利用PN 结的( D )。
A 、单向导电特性 B 、正向导电特性 C 、反向截止特性 D 、反向击穿特性8.对放大电路进行动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C ) A 、确定静态工作点QB 、确定集电结和发射结的偏置电压C 、确定电压放大倍数A u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0D 、确定静态工作点Q 、放大倍数A u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o *9.射极输出器电路如题9图所示,C 1、C 2足够大,对输入的交流信号u 可视作短路。
则输出电压u 0与输入电压u i 之间的关系是( B )。
A 、两者反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B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小于且近似等于输入电压C 、两者相位差90°,且大小相等D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11.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其他参数不变只有负载电阻R L 增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将( B )A 、减少B 、增大C 、保持不变D 、大小不变,符号改变 13.在画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常将耦合电容视作短路,直流电源也视为短路,这种处理方法是( A )。
题2图题9图A 、正确的B 、不正确的C 、耦合电容视为短路是正确的,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则不正确。
电工与电子技术下篇课后习题答案(徐秀平、项华珍编)
![电工与电子技术下篇课后习题答案(徐秀平、项华珍编)](https://img.taocdn.com/s3/m/8381a6142b160b4e777fcf32.png)
电工与电子技术(下篇)习题88-1 试判断题8-1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AO U (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
解:分析此类包含有二极管的电路时,应首先断开二极管,再分别求出其阳极、阴极电位, 从而判断二极管的导通截止状态,在此基础上再求解电路。
(a )先将二极管D 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UB =-4V UA =-10V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 =UBA = UB -UA =6V>0 所以二极管导通,其实际的端电压为UD =0 故:UAO =UB =-4V(b )先将二极管D1、、D 2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UB =-15V UA =-12V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1=UOA = UO -UA =12V>0 UD2=UBA =UB -UA =-3V<0 所以二极管D1导通,D 2截止。
其实际的端电压为UD1=0 故:UAO =UD1=0V(c )先将二极管D1、、D 2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UB =-6V UA =-9V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1=UAB = UA -UB =-3V<0 UD2=UAO =UA -UO =-9V<0 所以二极管D1、、D 2截止。
故:UAO =UA =-9V8-2 在题8-2图中,求出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 的电位(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 (1)0B A ==U U ;(2)V 3A =U 、0B =U ;(3)V 3B A ==U U 。
解:类似于题8-1,除了要先断开二极管,求阳极、阴极电位外,此类二极管共阴、共阳电 路的题,还需要用到优先导通的概念,即阳极和阴极之间电位差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
先断开二极管D A 、D B :(1) UF =12V, U DA =UF -UA =12V, U DB =UF -UB =12VU AOAO(a)题8-1图U AO AO(b)U AOAO(c)两二极管承受相同的正向电压,故两二极管均导通。
则有:UF =UA =UB =0V(2) UF =12V, U DA =UF -UA =9V, U DB =UF -UB =12V两二极管承受不同的正向电压,承受正向电压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8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8](https://img.taocdn.com/s3/m/2c51ef80e53a580216fcfe4b.png)
电子技术习题88-1 试判断题8-1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AOU(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
解:分析此类包含有二极管的电路时,应首先断开二极管,再分别求出其阳极、阴极电位, 从而判断二极管的导通截止状态,在此基础上再求解电路。
(a )先将二极管D 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UB =-4V UA =-10V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 =UBA = UB -UA =6V>0 所以二极管导通,其实际的端电压为UD =0 故:UAO =UB =-4V (b )先将二极管D1、、D 2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 UB =-15V UA =-12V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1=UOA = UO -UA =12V>0 UD2=UBA =UB -UA =-3V<0 所以二极管D1导通,D 2截止。
其实际的端电压为UD1=0 故:UAO =UD1=0V (c )先将二极管D1、、D 2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 UB =-6V UA =-9V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1=UAB = UA -UB =-3V<0 UD2=UAO =UA -UO =-9V<0 U AOAO(a)题8-1图U AO AO(b)U AOAO(c)所以二极管D1、、D 2截止。
故:UAO =UA =-9V 8-2 在题8-2图中,求出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 的电位(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 (1)0B A==U U;(2)V 3A=U、0B=U;(3)V 3B A==U U。
解:类似于题8-1,除了要先断开二极管,求阳极、阴极电位外,此类二极管共阴、共阳电 路的题,还需要用到优先导通的概念,即阳极和阴极之间电位差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
先断开二极管D A 、D B :(1) UF =12V, U DA =UF -UA =12V, U DB =UF -UB =12V 两二极管承受相同的正向电压,故两二极管均导通。
则有:UF =UA =UB =0V (2) UF =12V, U DA =UF -UA =9V, U DB =UF -UB =12V 两二极管承受不同的正向电压,承受正向电压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7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7](https://img.taocdn.com/s3/m/7bc16eadb9d528ea81c779b1.png)
习 题77-1 题7-1图为电动机起动和停止控制电路,试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画出正确的电路。
解:错误有三个,如题7-1图(a )所示:① 主电路三相开关S 应在熔断器1FU 的上面;② 热继电器的触点是常闭触点;③ 停止按钮2SB 应在自锁触点的外面。
正确的电路如题7-1图(b )所示。
7-2 题7-2图所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试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KMKMKM解:错误有六处:① 开关S 应画在熔断器的上面;② 控制电路的两根火线均应有熔断器;③ 自锁触点应为常开触点;④ 互锁触点应为常闭触点;⑤ 反转时电源对调两根相线,若KH KM三根都调换,则相序不变,不能实现反转;⑥ 热继电器只有一个常闭触点,应接到控制电路的公共线上。
正确的接线如题7-2图(b )所示。
7-3 试设计在三处独立控制一台电动机的电路图。
解:控制电路图如题7-3图所示。
1SB 和1B S '为一处控制电机起停按钮;2SB 和2B S '为第二处的控制电机起停按钮;3SB 和3B S '为第三处控制电机起KHKMKH接电源停按钮。
7-4 试分析题7-4图所示的控制电路。
① 说明此电路具有什么功能?② 具有哪些保护环节?用哪些元件实现?③ 简要列写此电路的工作过程。
解:①此电路为两地控制一台电机的停止、正反转起动及点动。
其中1SB 和2SB 是两地控制一台电机的停止;3SB 、4SB 是两处控制电动机的正转,5SB 、6SB 是另两处控制电机的反转;7SB 是控制电机的点动。
② 此电路具有过流、零压(失压)和短路保护。
过流保护是由热继电器KH 实现,零压保护是由交流接触器KM 实现,短路保护是由熔断器1FU 和2FU 实现。
③ 先合上开关Q ,当按下按钮3SB (或4SB )时,交流接触器1KM 线圈通电,其主触点和常开辅助触点闭合,辅助常闭触点断开,电动机正转起动。
当按下1SB (或)2SB ,交流接触器1KM 线圈断电,电机停转。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册习题解答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册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e14b22552cc58bd63186bdb7.png)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与解答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第三章:三相交流电路一、单项选择题*1.R 、L 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如题1图所示,若u R =52sin(ωt+10°)V ,u L =52sin(ωt+100°)V ,则总电压u 为( B )。
A.5sin(ωt+45°)VB.10sin(ωt+55°)VC.52sin(ωt+110°)VD.102sin(ωt+70°)V*2.负载为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若每相负载的有功功率为30W ,则三相有功功率为( C )。
A. 0B.303WC. 90WD. 903W**3.某电感L 接于频率为50Hz 的正弦交流电路,设电感L=0.1H ,则该电感的感抗等于( C )。
ΩΩ C.31.4Ω D.314Ω*4.某三角形联接的纯电容负载接于三相对称电源上,已知各相容抗X c =6Ω,线电流为10A ,则三相视在功率( B )。
A.1800V AB.600V AC.600WD.1800W5.有关题5图示电路电流⋅I 的下列计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B )。
A.RU R⋅ B.C j U C ω⋅C.C U C j ⋅ω D.)Cj R (Uω1+⋅6.三相对称负载星形接法,若电源线电压为380V ,线电流为10A ,每相负载的功率因数为0.5,则该电路总的有功功率为( C )。
A.1900WB.2687WC.3291WD.5700W *7.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如题7图示,已知电源的角频率为ω,其U &与I &的正确关系是( B )。
A.L I j Uω-=&& B.L I j Uω=&&C.L 1I j U ω-=&&D.L1I j U ω=&& 8.题8图示电路中,u=)180t sin(U m ︒+ω,i=t sin I m ω则此电路元件是( B )。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册习题解答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册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7caed25f84868762cbaed5aa.png)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与解答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第三章:三相交流电路一、单项选择题 *1.R 、L 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如题1图所示,若u R =52sin(ωt+10°)V ,u L =52sin(ωt+100°)V ,则总电压u 为( B )。
A.5sin(ωt+45°)VB.10sin(ωt+55°)VC.52sin(ωt+110°)VD.102sin(ωt+70°)V*2.负载为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若每相负载的有功功率为30W ,则三相有功功率为( C )。
A. 0B.303WC. 90WD. 903W**3.某电感L 接于频率为50Hz 的正弦交流电路,设电感L=0.1H ,则该电感的感抗等于( C )。
A.3.14ΩB.0.032ΩC.31.4ΩD.314Ω*4.某三角形联接的纯电容负载接于三相对称电源上,已知各相容抗X c =6Ω,线电流为10A ,则三相视在功率( B )。
A.1800V AB.600V AC.600WD.1800W5.有关题5图示电路电流⋅I 的下列计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B )。
A.RU R ⋅ B.C j U C ω⋅ C.C U C j ⋅ω D.)Cj R (U ω1+⋅6.三相对称负载星形接法,若电源线电压为380V ,线电流为10A ,每相负载的功率因数为0.5,则该电路总的有功功率为( C )。
A.1900WB.2687WC.3291WD.5700W*7.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如题7图示,已知电源的角频率为ω,其U 与I 的正确关系是( B )。
A.L I j Uω-= B.L I j Uω= C.L 1I j U ω-= D.L1I j U ω=8.题8图示电路中,u=)180t sin(U m ︒+ω,i=t sin I m ω则此电路元件是( B )。
A.电容元件B.电阻元件C.电感元件D.电阻与电感串联元件*9.已知单相交流电路中某负载无功功率为3kVar,有功功率为4 kW ,则其视在功率为( C )。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e769c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c.png)
习题22-1 在图2-1所示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为V 220U =;电流表的读数为A 10I =;频率Hz 50=f ;相位上u 超前i 为︒=30ϕ..试写出u 与i 的三角函数式、相量式;并画出相量图及波形图..解:设U 为参考正弦量;即其初相角︒=0u ψ;则电流的初相角︒-=30i ψ;角频率s rad f /3145014.322=⨯⨯==πω;电压的最大值为V 22202==U U m ;电流的最大值为A 2102==I I m ;则电压u 与电流i 的三角函数式为相量式为 V 0220︒∠=U其相量图和波形图如题2-1图a 和题2-1图b 所示..2-2 已知电流A )3j 4(1+=I ;A )8j 6(2-=I ;V )100j 100(+=U ..求:① 213I I I += ;214I I I -= ;31I U Z = ;② 电流1I 、2I 、3I 、4I 及电压U的有效值;③ 电压与各电流的相位差1ϕ 、2ϕ 、3ϕ 、4ϕ ;④ 画出电流1I 、2I 、3I 、4I 及电压U 的相量图;⑤ 瞬时值1i 、2i 、3i 、4i 及u ..解:①A 6.2618.115j 108j 63j 4213︒-∠=-=-++=+=I I I ②A 51=I ;A 102=I ;A 18.113=I ;A 18.114=I ;V 4.141=U ③︒==-3743tg11ψ;︒-=-=-5368tg 12ψ;︒-=6.263ψ;︒=3.1004ψ;︒=45u ψ;故电压与各电流的相位差为④电流1I 、2I 、3I 、4I 及电压U 的相量图如题2-2图所示.. ⑤各电流与电压的瞬时值为2-3 在题2-3图所示电路中;已知三个支路电流及电压为:.100A)60sin(11︒-=t I i m ω;A)120sin(22︒+=t I i m ω;A)30sin(33︒+=t I i m ω;V )30sin(︒+=t U u m ω..试判别3个支路各是什么性质解:由于三个支路是并联的;所加的电压相同;故对于1Z 支路;电压u 与电流1i 的相位差为 即电压u 超前电流1i ;此支路为感性; 对于2Z 支路;电压u 与电流2i 的相位差为 即电压u 滞后电流2i ;此支路为容性; 对于3Z 支路;电压u 与电流3i 的相位差为 即电压u 与电流3i 同相位;此支路为阻性..2-4 一个电感线圈接到V 110的直流电源时;测出通过线圈的电流为A 2.2..然后又接到V 110、Hz 50的正弦交流电源上;测出通过线圈的电流为A 1.1=I ..计算电感线圈的电阻R和电感L ..解:对于电感线圈可以用题2-4图的等效电路来表示;即相当于一个电阻和一个纯电感相串联..则当电感线圈接到直流电源时;电感可以看成短路;由欧姆定律可得当电感线圈接到交流电源时;不仅电阻上有压降;而且电感上也有压降;由于是串联电路;电阻和纯电感通过的为同一电流;故设电流i 为参考相量;电阻两端电压R u 与电流i 同相位;纯电感两端电压L u 超前电流i ︒90;可画出相量图如题2-4图b 所示;由矢量合成法可得总的电压u ;各个电压的模根据沟股定理可得其中IR U R =;L L IX U =;A 1.1=I ;V 110=U ;代入上式可得则 Ω=-==6.861.15511022L X L ω 电感L 为2-5 一电容元件两端电压V )40314sin(2220︒+=t u C ;通过它的电流A 5=C I ..求电容C 的值及电流的初相角i ϕ;绘出电压、电流的相量图;并计算无功功率..解:由题意电容元件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V 220=C U ;则容抗为 电容C 为 F X C C μω4.724431411=⨯==由于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为︒-90;即电压滞后电流︒90;故电流的初相角为其电压、电流的相量图如题2-5图所示无功功率为Var I U Q C C C 11005220-=⨯-=-= 2-6在题2-6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Ω=40R ;mH L 223=;F C μ6.79=;V )314sin(311t u =..试求:① 电路的复数阻抗Z ;②I 、R U 、L U 、C U 、RLU 、LC U ;③电路的有功功率P 、无功功率Q 、视在功率S 及功率因数ϕcos ;④画相量图;⑤若在该电路中加入直流电压V 220;结果又如河 解:① 感抗L X 和容抗C X 为 则电路的复数阻抗为 阻抗模为 阻抗角为说明电路两端的电压超前电流︒87.36;电路呈感性.. ② 电路两端的电压u 的有效值为V 2202311==U ;相量为V 0220︒∠=U;则电流I 为 所求的各电压为由题2-6图a 所示的电路相量图可知;电压RLU 的模为 辐角为则电压RLU 为 V 4.2374.354︒∠=RL U 电压 V 13.5313213.53)176308(13.53)(︒∠=︒∠-=︒∠-=CL LC U U U ③ 电路的有功功率为题2-5图或者 W 4.774404.422=⨯==R I P 电路的无功功率为或者 V ar 8.580)4070(4.4)(22=-⨯=-=C L X X I Q电路的视在功率为④ 电路的相量图如题2-6图a 所示;⑤ 若在该电路中通入V 220的直流电压;则电容相当于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电流0=I ;V 220==U U C ;0==R L U U ;功率全为零..2-7 在题2-7图中;有三个复数阻抗相串联;电源电压V 30220︒∠=U ..已知,Ω+=8j 2.31Z Ω+=2.4j 4.22Z ;Ω+=8.2j 6.23Z ..求:① 电路的等效复数阻抗Z ;电流I 和电压1U 、2U 、3U ;② 画出电压、电流的相量图;③ 计算电路的有功功率P 、无功功率Q 和视在功率S .. 解:① 由于为三个复数阻抗相串联;故等效复数阻抗为则电流I为 各部分电压为② 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图如题2-7图a 所示.. ③ 电路的有功功率为 或者电路的无功功率为 或者电路的视在功率为2-8 在题2-8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 为工频正弦电压..在S 未闭合前;电压表的读数为V 220;两个电流表A 与1A 的读数均为A 10;功率表的读数为W 900..今维持电源电压不变 ;① 试问S 闭合并入电容F C μ100=后;各电表1Z 2Z 3Z 题2-7图u题2-8图的读数应如何变化 试求此时它们的读数;② 计算并联电容前后电路的功率因数..解:① 当S 闭合并入电容后;由于电源电压不变;且电容元件不消耗有功功率;故线圈的电流、电路的功率都不变;即电压表的读数仍为V 220;电流表1A 的读数仍为A 10;功率表的读数仍为W 900..而电路总的电流减少;即电流表A 的读数下降.. 由有功功率公式可知并联电容之前电路的功率因数为 功率因数角为在并入电容后其电路如题2-8图a 所示;电容支路的电流为 由电路相量图题2-8图b 可得 后电流表A故并联电容A 65.4..的读数为② 并联电容前电路的功率因数为 并联电容后;有功功率、电路两端的电压均不变;则由有功功率的公式可得 2-9 在题2-9图所示电路中;已知mA )4sin(25πω+=t i ;s rad /106=ω;Ω=K 22R ;mH L 2=;Ω=K 11R ..试求:① 当电容C 的值为多少时;i 与u 同相;② 此时电路中的AB u 、R i 及u ;③电阻2R 消耗的功率2P ..解:由于电容的容抗为 所以 ACU IC ω=故只要求出电容两端的电压AC U 即可..先做出i 与u 同相时的电路相量图;如题2-9图a 所示..题2-8图(b)题2-8图(a)UCRCBU电感的感抗Ω=⨯⨯==-K L X L 21021036ω;即2R X L =;而电阻2R 和电感L 并联;两端的电压相同;故电流的有效值也相同;即mA 2252===I I I L R ..则电压CB U 为 而由相量图可知V 5222545cos =⨯=︒=CB AC U U ;故 ② 由相量图可知则 V )45sin(25︒+=t u AB ω ③ 电阻2R 消耗的功率2P 为 2-10电路如题2-10图所示;已知Ω=151R ;Ω=20L X ;Ω=152R ;Ω=20C X ;V 0100︒∠=U ..试求:① 1I 、2I 、I 及AB U ;② 有功功率P 、无功功率Q 及视在功率S ..解:① ︒∠︒∠=+︒∠=+=13.5325010020j 150100j 11L X R U I ② W 4800cos 8.4100cos =︒⨯⨯==ϕUI P 或者W 48015415422222121=⨯+⨯=+=R I R I P2-11 如题2-11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V 220=U ;Hz f 50=;Ω=101R ;Ω=3101X ;Ω=52R ;Ω=352X ..① 求电流表的读数I 和电路的功率因数1cos ϕ;② 要使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866.0;则需并联多大的电容 ③ 并联电容后电流表的读数为多少解:① 并联电容前;设V 0220︒∠=U;则各电流为 故电流表的读数为A 33;电路的功率因数5.060cos cos 1=︒=ϕ..② 若使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866.0cos 2=ϕ;即︒=302ϕ..而电路的有功功率为 则需并联的电容为题2-10图C2③ 由于并联电容前后电路所消耗的有功功率不变;即 故并联电容后电路总电流为即并联电容后电流表的读数为A 05.19.. 2-12在题2-12图所示的并联电路中;已知A )87.6628sin(11.311︒+=t i ;Ω=61R ;Ω=81X ;Ω=42R ;Ω=3C X ..求:① 并联电路的等效复数阻抗Z ;② 电流I、2I 和电压U ;③ 画出电压、电流的相量图..解:① 电路的等效复数阻抗为 ② 电流1i 的有效值为A 22211.311==I ;相量形式为A 87.6221︒∠=I ;则电压U 为 则电流I和2I 为 ③ 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图如题2-12图a 所示..2-13 电路如题2-13图所示;电源电压为V 220;复数阻抗中含有Ω50的电阻..① 试问当Z 中的电流I 为最大时;Z 应为什么性质 其值为多少 ② 试求电流I 的最大值..解:① 根据戴维南定理;先除去Z ;求其两端的开路电压OU ;如题2-13图a 所示..设 V 0220︒∠=U ;则电流1I 和2I 为 则开路电压OU 为 由题2-13图b 可求等效电源的复数阻抗O Z 为设jX 50+=Z ;则电流I为 其有效值为使电流I 若的值最大;则应使2题2-12图题2-13图(b)ΩΩ-200jZ U 题2-13图(c)060=+X ;即060<-=X ;也就是Ω-=60j 50Z 为电容性质..② 此时电流I 的值为2-14 在题2-14图中;已知V 0100︒∠=U ;Ω=500C X ;Ω=1000LX ;Ω=2000R ;求电流I.. 解:根据戴维南定理;先断开所求支路;即除去电阻R ;求其两端的开路电压OU 如题2-14图a 所示;各电流为则开路电压OU 为 V 030090)5001000(902.0︒∠=︒∠+⨯︒-∠=由题2-14图b 可求得戴维南定理的等效电阻;即其等效电路如题2-14图c 所示;其电流为2-15 已知电路如题2-15图所示..① 用叠加原理求1I 、I 和2S U ;并判断恒流源是电源还是负载;② 用戴维南定理求电流I.. 解:① 由叠加原理;当电压源1S U 单独作用时;恒流源SI 断开;其等效电路如题2-15图a 所示..则当电流源SI 单独作用时;恒压源1S U 用短路线代替;如题2-15b 所示..则将上述各分量进行叠加;即可得由于2S U 和SI 为关联方向;且近似为同相位;故为负载元件.. ② 由戴维南定理;首先断开电流I所在的支路;并求两端的开路电压1S U010︒∠题2-15图(a)1S U 010︒∠S I A02︒∠题2-15图(c)O U ;即如题2-15图c 所示..则开路电压OU 为 在题2-15d 图中;可得等效电源的内复数阻抗为 其等效电路如题2-15e 所示;则所求电流为。
《电工电子技术》整本书课后习题答案 毕淑娥主编 徐秀平副主编
![《电工电子技术》整本书课后习题答案 毕淑娥主编 徐秀平副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f4a8ee3c43323968011c9269.png)
U =1× 3 + 2 × I + 4 = 3 − 2 + 4 = 5V
Pi =−UI =−1× 5 =−5W
2-9 已知电路如题图 2-9 所示。用叠加定理求 I 2 。
6Ω I2 + 15V _ 4Ω + 5V _
2Ω IS 10A
6Ω
解: = I
3 = A 1A 2 +1
U ab = I ×1 − 3 = 1− 3 = −2V
1-9 试求题图 1-9 电路中电源和电阻的功率,并验证功率平衡关系。
2Ω
_ 6V + 1A
+ U _
解: U =2 × 1 − 6 =−4V
PIS =−UI =−(−4) × 1 = 4W Pus =−UI =−6 ×1 =−6W
I2 =
U ab = = I3 R3
26 3 13 A = 6 9
2-4 用节点电压法求 2-2 的电流 I1 和 I 2 。
Us + I S 10 + 1 R1 6 解: U ab = = 2 = = 7.2V 1 1 1 1 5 + + R1 R2 2 3 6
= I1
U s1 − U ab 10 − 7.2 = = 1.4 A R1 2 U ab 7.2 = = 2.4 A 或 I 2 = I S 1 + I1 = 1.4 + 1= 2.4 A R2 3
习题 1 1-1 在题图 1-1 中,已知 I = −2 A , R = 5Ω 。求各图中的电压 U。
I + R U (a) _ _ I R U (b) + + I R U (c) _ _ I R U (d) +
(整理)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整理)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dc75482f60ddccda38a0fd.png)
(3)根据电路的结构,应按照a-b、c-d、e-f的顺序化简,比较合理。
2-3计算题图2-3中1Ω电阻上的电压Uab。
解:该题采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法解题比较简便。按照解题图13的顺序化简,将题图2-3所示的电路最后化简为解题图13(e)所示的电路,根据电阻串联电路分压公式计算电压Uab为
解: 已知 ,由有功功率知:
题图3-19
3-20有一日光灯电路如题图3-20报示,已知灯管功率为30W,工作时呈电阻特性;镇流器功率为4W,与灯管串接于电源电压为220V,频率f=50Hz的电路中,测得灯管电压为110V。试求:
(1)灯管的等效电阻RL、镇流器的电阻R和电感L;
(2)电路的总功率因素;
解:
为感性支路
相位超前 设
总功率因素:
3-26已知一RC高通滤波电路中, ,C=1000 pF,试求电路的下限截止频率fL及f=2fL时,传递函数的幅值 和相位角 。
解: , ,由 高通滤波电路的特征频率有:下限截止频率为:
当 时
3-27已知一RC低通滤波电路中, , ,试求其通频带的宽度 。
解: 低通滤波的通带宽度为
于是
2-15在题图2-15中,已知I =1 A,应用戴维宁定理求电阻R。
解:应用戴维宁定理,题图2-15所示的电路可化为解题图24(c)所示的等效电路。因此
根据题目的要求,可将上式改写成
依据解题图24(a)所示的电路,可求得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为
依据解题图24(b)所示的电路,可求得等效电源的内阻R0为
于是
2-10应用叠加定理计算题图2-10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根据叠加定理知
依据解题图19(a),应用分流公式可得
电工与电子技术之电工技术课后答案完整版
![电工与电子技术之电工技术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a19447ff00bed5b9f31ddd.png)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a
a
a
4A
2A
12Ω 2A 6Ω
4Ω
4Ω
或+ 8V_
3A
b
b
b
b
图 2-3(c)
15Ω
a
C 2Ω
a
或 6_Ω
6Ω 4A 6Ω
24V
3Ω
+
b
b
图 2-3(d)
2-4 电路如图 2-4 所示,试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流 I。
解 首先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出 1Ω 电阻以左部分的最简等效电路,逐 步等效化简过程如图所示。
解 (1) 在图示电流 I 参考方向,I=1A,有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Uab=10I=10×1=10V
由 KVL,得
Ubc=5V
Uac=Uab+Ubc=10+5=15V 又
由 KVL,得
Ucd=10I=10×1=10V Ude=-3V
电路发出的功率为
电路吸收的功率为
P 发出=1000+400=1400W
P 吸收=600+800=1400W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电路的功率平衡。
1-8 在图 1-9(a)所示电路中,已知 I1=0.2A,I2=0.3A,I6=1 A。试求电流 I3、I4 和 I5。
I2
I6
I2
I6
I4
I4
I1
I3
I5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 1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5626b8fd15abe23492f4d3f.png)
电工技术习题11-1 计算题1-1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AB R 。
解:由图题1-1(a),从CD 看进去等效电阻为Ω=+=2)24//(3CD R其等效电路如图题1-1(b) ,则从CB 看进去的等效电阻为Ω=+=+=2)24//(3)4//(3CD CB R R其等效电路如图题1-1(c),则从AB 看进去的电阻为Ω=+=+=2)24//(3)4//(3CB AB R R 1-2 如图1-1所示的某些电路中的各元件,已知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正方向及数值,试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并判断是取用功率还是发出功率?是电源元件还是负载元件? 解:对于题1-2图(a ),其元件两端的电压正方向与电流正方向相同,其功率为 020)2(10<-=-⨯==W UI PAB R Ω题1-1图AB R 题1-1图( a))CDAB R 题1-1图( b)CDR AB R 题1-1图( C)故是发出功率,是电源元件。
对于题1-2(b),其元件两端的电压正方向与电流正方向相反,其功率为 0W 20)2(10>=-⨯-=-=UI P 故是取用功率,是负载元件。
对于题1-2(c),其元件两端的电压正方向与电流正方向相反,其功率为 0W 1)1()1(<-=-⨯--=-=UI P 故是发出功率,是电源元件。
对于题1-2(d),其元件两端的电压正方向与电流正方向相同,其功率为 0W 1)1(1<-=-⨯==UI P 故是发出功率,是电源元件。
1-3 题1-3为某些电路的一部分,①计算图a 中的x I 、x I '、x I '';②计算图b 中、、S U I 及R 。
解:①对于题1-3图(a ),虚线圈起来的可以看成是一个假想闭合面,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 x I =++-523(b)(a)(c)(d)题1-2 图(a)(b)题1-3图故 A 4=x I对于C 点有"=+-x I 51 故 A 4="x I 对于D 点有 x x x I I I ="+' 则 A 0="-='x x x I I I② 对于题1-3图(b ),其各支路电流如题1-3图(c )所示。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3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3](https://img.taocdn.com/s3/m/4e0b1ee55ef7ba0d4a733ba7.png)
习题33-1 有日光灯120只,每只功率W 40=N P ,额定电压V 220=N U 。
若接在电压为V 220V/380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问日光灯应如何连接?当全部灯都点亮时,其线电流与相电流是多少?解:由于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与电源的相电压相同,故应将日光灯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接在相线与零线之间以星形形式接在三相电源上当全部灯点亮时,每只灯的电阻为4022022==P U R Ω=1210 每相负载为401210===C B A R R R Ω=25.30由于负载为星形联结,线电流与相电流相等,故 A 27.725.30220====A P p l R U I I 3-2 三相对称负载的额定电压V 380=N U ,每相负载的复数阻抗Ω+=87.26j 87.26Z ,三相四线制电源,其相电压V )30sin(2220︒-=t u A ω。
① 此三相负载应如何接入三相电源中?② 计算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③ 画出相量图。
解:① 根据负载的额定电压可知,三相负载应以三角形的形式接入三相电源。
如题3-2图所示。
② 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V 38032203=⨯==P l U U负载为三角形联结时,其相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压,故负载的相电流为题3-1图2287.2687.26380+==ZU I l PA 10= 线电流为A 32.171033=⨯==P l I I ③ 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图如题3-2图(a )3-3 三相交流电路如题3-3图所示。
电源线电压V )30sin(2380︒+=t u AB ω,三相负载Ω=10A Z ,Ω-=8j 6B Z ,Ω+=5j 66.8C Z ,计算线电流A I 、B I 、C I 、中线电流NI 及三相负载的有功功率,并画出相量图。
解:线电压AB u 的相量为V 30380︒∠=ABU ,则相电压A u 的相量为 V 022030303380︒∠=︒-︒∠=AU 根据对称性可得其它两相电压为V 120220︒-∠=BU V 120220︒∠=CU 则所求的电流为题3-2图(a)U BCU 题3-2图A 022100220︒∠=︒∠==A A A Z U I A 87.662213.53101202208j 6120220︒-∠=︒-∠︒-∠=-︒-∠==B B B Z U I A 902230101202205j 66.8120220︒∠=︒∠︒=+︒∠== C C C Z U I ︒∠+︒-∠+︒∠=++=902287.6622022CB A N I I I I A 31.369.3077.1j 64.3022j 23.20j 64.822︒∠=+=+-+=C C C B B B A A A I U I U I U P ϕϕϕc o s c o s c o s ++=︒⨯⨯+︒-⨯+︒⨯=30cos 22220)13.53cos(222200cos 22220 KW 94.11=或 66.8226221022222222⨯+⨯+⨯=++=C C B B A A R I R I R I PKW 94.11=3-4 三相交流电路如题3-4图所示,电源线电压V 380=l U 。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263e2114791711cc79176e.png)
2-2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题图2-2中3Ω电阻中的电流I 。
题题2-2解题图12(a)解题图12(b)解题图12(c)解题图12(d)解题图12(e)解题图12(f)解题图12(g)解题图12(h)解题图12(i)解题图12(j)解:根据题目的要求,应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法,将题图2-2所示电路按照解题图12所示的变换顺序,最后化简为解题图12(j)所示的电路,电流I 为A 2.0822I =+=注意:(1) 一般情况下,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可视为短路、而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可视为开路。
故题图2-2所示电路最左边支路中的2Ω电阻可视为0;(2)在变换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待求电流I 的支路不被变换掉;(3)根据电路的结构,应按照a-b 、c-d 、e-f 的顺序化简,比较合理。
2-3 计算题图2-3中1Ω电阻上的电压U ab 。
V题题2-3V解题图13(a)Ω解题图13(b)Ω解题图13(c)Ω解题图13(d)Ω解题图13(e)解:该题采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法解题比较简便。
按照解题图13的顺序化简,将题图2-3所示的电路最后化简为解题图13(e)所示的电路,根据电阻串联电路分压公式计算电压U ab 为V 37.2118.08.2U ab =+=2-5 应用支路电流法计算题图2-5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V 45题题2-5V 45解题图15解:首先对于题图2-5所示电路的三条支路电流分别确定参考方向,如解题图15所示。
然后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定律列出下列三个方程:⎪⎩⎪⎨⎧+=++=+=++==-+3223231131321I6I 5I 3I 6I 245I 6I 20I 10I 6I 10700I I I 解之,得A3I A 5I A2I 321===2-6 应用支路电流法计算题图2-6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解:如题图2-6所示,电路中的四条支路均为并联,其中一条支路电流为已知,根据支路电流法可知,只需列出三个独立方程即可求解。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5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5](https://img.taocdn.com/s3/m/fa28261d59eef8c75fbfb349.png)
习题55-1 有一台额定容量为A kV 50⋅、额定电压为V 220V/3300的变压器。
原绕组为6000匝。
试求:① 低压绕组的匝数;② 原边与副边的额定电流;③ 当原边保持额定电压不变、副边达到额定电流、输出功率kW 39、功率因数8.0cos =ϕ时的副边端电压2U 。
解:① 根据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可知2121N NU U N N =,则低压绕组的匝数为 匝400330060002201122=⨯=⋅=N N U N U N② 由N N N N N I U I U S 1122⋅≈⋅=可得 A 15.1533001050311=⨯==N N NU S I A 27.2272201050322=⨯==N N NU S I ③ 由ϕcos 22I U P =得V 5.2148.027.2271039cos 3222=⨯⨯==ϕN I P U5-2 有一台额定容量为A kV 2⋅、电压为V 110V/380的单相变压器。
试求:① 原、副边的额定电流;② 若负载为V 110、W 15的灯泡时,问在满载运行时可接多少盏?③ 若改接V 110、W 15、8.0cos =ϕ的小型电动机,问满载运行时可接几台?解:① 由N N N N N I U I U S 1122⋅≈⋅=得 A 26.5380102311=⨯==N N NU S I A 18.18110102322=⨯==N N NU S I② 每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A 136.011015===L L L U P I 则在满载运行时可带的灯泡数为 盏133136.018.182===L N I I N ③ 若为小型电动机,其每台额定电流为 A 17.08.011015cos =⨯==ϕL L L U P I则在满载运行时,可带电动机的台数为 台10617.018.182===L N I I N 5-3 电阻为Ω8的扬声器接在某变压器的副边,其原边与电动势为V 10=E 、内阻为Ω=200O R 的信号源相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与电子技术(下篇)习题88-1 试判断题8-1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AO U (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
解:分析此类包含有二极管的电路时,应首先断开二极管,再分别求出其阳极、阴极电位, 从而判断二极管的导通截止状态,在此基础上再求解电路。
(a )先将二极管D 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UB =-4V UA =-10V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 =UBA = UB -UA =6V>0 所以二极管导通,其实际的端电压为UD =0 故:UAO =UB =-4V(b )先将二极管D1、、D 2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UB =-15V UA =-12V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1=UOA = UO -UA =12V>0 UD2=UBA =UB -UA =-3V<0 所以二极管D1导通,D 2截止。
其实际的端电压为UD1=0 故:UAO =UD1=0V(c )先将二极管D1、、D 2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UB =-6V UA =-9V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1=UAB = UA -UB =-3V<0 UD2=UAO =UA -UO =-9V<0 所以二极管D1、、D 2截止。
故:UAO =UA =-9V8-2 在题8-2图中,求出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 的电位(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 (1)0B A ==U U ;(2)V 3A =U 、0B =U ;(3)V 3B A ==U U 。
解:类似于题8-1,除了要先断开二极管,求阳极、阴极电位外,此类二极管共阴、共阳电 路的题,还需要用到优先导通的概念,即阳极和阴极之间电位差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
先断开二极管D A 、D B :(1) UF =12V, U DA =UF -UA =12V, U DB =UF -UB =12VU AOAO(a)题8-1图U AO AO(b)U AOAO(c)两二极管承受相同的正向电压,故两二极管均导通。
则有:UF =UA =UB =0V(2) UF =12V, U DA =UF -UA =9V, U DB =UF -UB =12V 两二极管承受不同的正向电压,承受正向电压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
即:D B 优先导通,使: UF =UB =0V则使:UDA =-3V则二极管D A 不导通。
UF =UB =0V(3) UF =12V, U DA =UF -UA =9V,U DB =UF -UB =9V两二极管承受相同的正向电压,故两二极管均导通。
UF =UA =UB =3V8-3 在题8-3图中,已知K Ω1B A ==R R 、K Ω9=R ,二极管为理想器件,求下列几种情 况下输出端电电流位及各支路电流。
(1)V 10A =U 、0B =U ;(2)V 5B A ==U U ;(3)V 6A =U 、V 8.5B =U 。
解:(1)利用到类似题8-2的优先导通概念。
D A 优先导通,使:U F =U A R/(R A +R )=9V ,故: D B 承受反向电压而截止。
则有: I A =I R =U A /(R A +R B )=10/(1+1)=5A I B =0A(2)D A 、D B 同时导通,用节点电压法先求出U FU F =(U A /R A +U B /R B )/(1/R A +1/R B +1/R C )=90/19VI A =(U A -U F )/R A =5/19mA =I B(3)D A 优先导通 由于电阻R A 上有压降,故D B 也导通。
同样可用节点电压法求U F 。
U F =(U A /R A +U B /R B )/(1/R A +1/R B +1/R C )=5.589VI A =(U A -U F )/R A =0.411mAI B =(U B -U F )/R B =0.211mA8-4 试估算题8-4图各电路中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和A 点电位(设二极管正向管压降为0.7V)。
AFBB图题8-2D A题8-3图解:对于这类有二极管的题目,都是先断开二极管,求出其阳、阴极电位,判断二极管的通断情况,再进一步求解。
(a )先断开二极管,有: U A =10R 2/(R 1+R 2)=2.5V二极管承受正向电压,故二极管导通。
则有: U A =U D =0.7VI 1=(10-U A )/R 1=3.1mA I 2=U A /R 2=0.7mA I D =I 1-I 2=2.4mA (b )先断开二极管,有: U A =10R 2/(R 1+R 2)=8V二极管承受正向电压,故二极管导通。
有: U A =U D +6=6.7V I 1=(10-U A )/R 1=6.6mA I 2=U A /R 2=3.35mA I D =I 1-I 2=3.25mA (c )先断开二极管,有:U A =10R 2/(R 1+R 2)=2.5V二极管承受正向电压,故二极管导通。
由于有电阻,则需要重新解出U A 。
由节点法,有:U A =(10/R 1+U D /R 3)/(1/R 1+1/R 2+1/R 3)=1.827V I 1=(10-U A )/R 1=2.724mA I 2=U A /R 2=1.827mA I D =I 1-I 2=0.897mA8-5 在题8-5图所示的各限幅电路中,已知t u ϖsin 6i =伏,试画出输出电压O u 波形(设DR(a)DR(b)D(c)题 8-4图I I 2I 1I iuO(a)OO O二极管为理想器件)。
解:对于这类题目,要找出二极管导通的输入信号范围。
各输出波形如题8-5图a 所示。
(a ) 当ui ≤-E =-4V 时,二极管D 导通,uoa =-E =-4V ;当ui >-E =-4V 时,二极管D 截止,uoa =ui 。
(b ) 当ui ≤-E =-4V 时,二极管D 导通,uob =ui ;当ui >-E =-4V 时,二极管D 截止,uob =-E =-4V 。
(c ) 当ui ≤2V 时,二极管D 1导通,uoc =2V ;当ui >4V 时,D 2导通,uoc =4V ;当2V <ui ≤4V ,二极管D 1、D 2截止,uoc =ui 。
(d ) 当ui ≤-2V 时,二极管D 1导通,uod =-2V ;当ui >4V 时,D 2导通,uod =4V ;当-2V <ui ≤4V ,二极管D 1、D 2截止,uod =ui 。
8-6 已知两只硅稳压管的稳定电压分别为8V 和7.5V 。
若将它们串联使用,可以获得哪几 种不同的稳定电压值?解:(1)8V +0.7V =8.7V ;(2)7.5V+0.7V =8.2V ;8V +7.5V =15.5V ;0.7V +0.7V =1.4V ,共四种。
8-7 在题8-7图中,已知E=20V 、K Ω8.01=R 、K Ω12=R ,稳压管的稳压值为V 10Z =U 、 最大稳定电流m A 8ZM =I 。
试求稳压管中流过的电流Z I 是否超过m A 8ZM =I 如果超过,应采取什么措施?解:I 1=(E -Uz )/R 1=12.5mA I 2=Uz/R 1=10mA I Z =I 1-I 2=2.5mA <I ZM2ttttt故不会超过I ZM 。
如果超过I ZM ,可以通过增加R 1或者减少R 2,使I Z 减少。
8-8 用直流电压表测得4个工作于放大状态的三极管的管脚电位如表题8-8示。
试判断其管脚和管型。
解:解此类题目,首先找出B 、E 两个管脚。
因为在正常放大状态,|U BE |近似为常数0.7V或0.3V 。
(A )因为:U 1-U 2=0.7V ,故可断定其一个为基极B 、另一个为E 极。
假设U 1——E ,U 2——B ,为PNP 型硅管,则U BC =U 2-U 3=-4.9V ,集电极正偏,不符合工作在放大状态下的三极管偏置要求。
故假设不正确。
当假设U 1——B ,U 2——E ,为NPN 硅管,则U BC =U 1-U 3=-4.2V ,集电极反偏,符合工作在放大状态下的三极管偏置要求。
故假设正确。
即为:U 1——B 、U 2——E 、U 3——C ,NPN 硅管。
同理,有:(B )U 1——B 、U 2——E 、U 3——C ,NPN 锗管。
(C )U 1——C 、U 2——E 、U 3——B ,PNP 硅管。
(D )U 1——B 、U 2——C 、U 3——E ,PNP 锗管。
8-9 用直流电压表测得6个三极管的BE U 、CE U 如表题8-9示。
试问其各处于何种工作状态?是PNP 管还是NPN 管?解:根据三极管的特性,当其处于导通状态时,|U BE |近似为常数0.7V 或0.3V ,而在其处于饱和时,且有|U CE |近似为常数约为0.3V 或0.1V 。
当|U BE |的值不是近似为常数0.7V 或0.3V ,则一定处于截止状态。
所以: (A ) 截止状态,NPN 管 (B ) 饱和状态,NPN 硅管 (C ) 放大状态,NPN 硅管 (D ) 放大状态,PNP 锗管 (E ) 饱和状态,PNP 锗管 (F ) 截止状态,PNP 管8-10 某一晶体管的CM P =100mW 、CM I =20mA 、CEO (BR)U =15V 。
试问在下列几种情况下,何种是正常工作状态?(1)CE U =3V 、C I =10mA ;(2)CE U =2V 、C I =40mA ;(3)CE U =6V 、C I =200mA 。
解:判断管子是否处于正常工作,主要是看参数是否超过其极限参数。
(1) P C =U CE ×I C =30mW <P CM ,I C <I CM ,U CE <U BR (CEO ),正常状态。
表题8-8表题8-9(2) P C =U CE ×I C =80mW <P CM ,I C >I CM ,非正常状态。
(3) P C =U CE ×I C =120mW >P CM ,I C >I CM ,非正常状态。
习题99-1 晶体管放大电路如题9-1图(a)所示。
已知V 12CC =U 、Ω=K 3C R 、Ω=K 240B R 、 晶体管电流放大系数40=β。
①试用直流通路估算各静态值B I 、C I 、CE U ;②在题9-1图 (b)所示的输出特性曲线上,用图解法作出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③在静态时(0i =u )1C 、2C 上的电压各为多少?解:(1)将电容开路,可画出直流通路如题9-1图a (1)所示。
I B =U CC /R B =50uA I C =ßI B =2.0 mA U CE =U CC -I C R C =6V +U CCCEI (1) 直流通路(2)题9-1图a(2)作直流负载线U CE =U CC -I C R C :取I C =0,U CE =12V ,得点A ;取U CE =0,I C =4mA ,得B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