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2023最新-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最新3篇)

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最新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3篇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反思篇一本节课,我致力于紧扣文本主题,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故事,因此我依次开展了以下四个环节,让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
一、复习导入。
首先复习导入回顾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了解学生上节课掌握的知识,再通过两段角色扮演的对话进入新课,感受主人公王葆淘气、可爱、听故事的特点,引出童话的一个特点是人物鲜明。
二、了解故事,感受奇妙。
让学生自主学习,知道知道奶奶给王葆讲的哪几个故事从表格出发清晰明了,也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感受到故事的奇妙,进而发挥想象。
再回归课本通过抓住关键字词朗读感受奇妙。
三、放飞想象,创编故事。
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先是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然后根据想象的内容去动笔创编故事,学生再分享故事。
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总结提升这一块,通过出示小说当中的片段。
去感受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人不能总是想着不劳而获,想要过上好日子,应该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本堂课的成功之处,我认为有以下两点:1、在本堂课的设计当中,我紧扣主题创编故事作为重点内容,教学重难点清晰,先是让学生体会奶奶讲的故事,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交流分享,再进行创编故事。
通过听故事、写故事、讲故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的奇妙之处。
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的学生说的比较多,通过言语训练再进行故事的整合,基本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已有的内容去创编故事。
当然也存在以下不足:1、学生的朗读训练做的还不够到位,因为这篇课文是在今天早上第1节课上的第1课时,主要侧重于对字词的认识以及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在读的方面比较少,所以节奏与感情方面把握的还不够。
五年级科学 《钟摆的秘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钟摆的秘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第二学段《科学》教科书,大象出版社XX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主题:钟摆的秘密课时:共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设计者:范英英/郑州市惠济区江山路第一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2.教材分析本单元取“钟摆的秘密”这一专业场景,通过场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也要向法庭办案取证一样,需要搜集各方面的实事与证据,才能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擅于用实事说话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
初步学会通过观察记录、实验对比、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3.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同学对对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已经有所关注,对于数据的统计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本节课的要求,学生们基本都能达到!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模型来验证钟摆的秘密。
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来了解钟摆的秘密。
评价任务1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是在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和进步的。
2让学生再一次经历从问题发现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观察各种常见摆,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假想,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在钟摆的研究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尊重他人、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享受探究和成功带来的乐趣。
3.通过实验,知道钟摆的快慢与摆的轻重无关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思路1.体现“科学就在身旁”的教学理念。
使学生逐步学会“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善于从观察的事物中提出研究的问题,能够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合理的假设或预测,在合作中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或预测,在汇报讨论中能够依据事实作出合乎实际的结论,并能应用结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体现“新课程、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展示科学课特有的教学风格。
教学用具的准备1.自制的课件一套。
2.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准备一个铁架台,一根细线,一块秒表、砝码、实验记录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播放:各式各样的摆钟。
)提问:同学们认识这些计时工具吗?学生回答:钟表。
师:后边2个跟其他的钟表有什么不同呢?生:后边两个多了摆动的钟摆。
2. 教师讲解伽利略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课题。
伽利略发现摆的特性的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钟摆的秘密》。
二、分组实验、猜想影响摆快慢的因素1.认识摆师:同学们,我们来观察一下摆钟的内部结构。
通过这幅图我们能够发现,摆钟的工作是要靠钟摆的摆动来带动完成的。
那么我们首先就来认识一下钟摆,为了方便,我们把它简称为“摆”。
(出示课件)摆,主要有2个部分组成:摆臂和摆锤。
我们把摆臂的长度叫做摆长,摆在摆动时跟支点垂线的夹角叫摆角。
2.介绍实验材料,学生自由实验,猜想影响摆快慢的因素。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到钟摆是摆钟能够计时的主要条件。
那么,钟摆为什么能够准确计时呢?接下来,我们就用实验来找出来这个答案。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钟摆的秘密》教案

《钟摆的秘密》教案【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二、科学探究目标1.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2.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
三、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2.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认识人类研究和发展计时器的伟大历程,感受人类在计时技术上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圆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做了小水钟,说一说水钟计时有什么优缺点?学生交流。
(2)教师讲述:水钟不像日晷那样受夜晚和阴雨天的限制,但是它不便携带,注水麻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了钟摆。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钟摆的秘密。
学生讨论。
二、新课讲授(一)阅读《摆来摆去的吊灯》教师提出阅读要求:①谁发现了摆的等时性?②谁发明了第一个机械摆钟?③钟摆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二)摆的研究1.认识摆(1)教师讲述并提问:摆是一种可以产生往复摆动的装置,它由摆线和摆锤构成。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摆的物体,你能找到它们吗?学生交流。
(2)教师结合图片展现生活中的摆现象,如钟摆、游乐场的大摆锤。
(3)组织学生根据摆的结构,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个摆:将摆线的一端固定于一个悬挂点,另一端绑上一个摆锤,将摆锤拉开一定的角度,这个摆便开始往复摆动了。
(4)测一测每10秒摆的摆动次数,并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前提醒学生:①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②不要让摆线碰着铁架台。
③摆锤最好在竖杆的左右位置摆动。
④摆线要拉紧,铁架台要牢固不能乱动等。
(5)组织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并提问:从实验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6)教师小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 学 目标
钟摆 在摆钟 里起 什么作用 ? 引 导 学 生 观 察 发 现 钟 摆 摆 动 带 动 各 个 齿 轮 和 传 动 轴 转 动 , 别 带 分
动 时 针 、 针 、 针 转 动 , 摆 是 整 分 秒 钟 个 装 置 的 动力 , 摆 钟 的控 制 核 心 。 是 3 .汇 报 观 察 探 究 结 果 。
衡 , 不 一 定 能 明 确 意 识 到 摆 的 摆 但 动快 慢是 一定 的。
2 .出 示 摆 钟 内部 结 构 示 意 图 。 观 察 讨 论 : 钟 的 内 部 结 构 是 摆 什 么样 子 ? 摆 钟 是 怎 样 工 作 的 ?
持 高 涨 的 学 习 状 态 , 时 使 学 生 认 同 识到 我们 的生活 与科 学紧 密相连 , 生 活 中 处 处 有 科 学 , 学 改 变 着 我 科
心。 2 .通 过 对 比 实 验 , 究 摆 速 研
谈话 : 钟摆 在摆 钟里 起着 非 常 它 在 6 内 摆 动 的 次 数 , 做 三 0秒 共
重 要 的作 用 , 摆 钟 的 控制 核 心 。 是 次 , 把 观 察 结 果 记 录 在 实 验 报 告 并
单 上。 2 .学 生 分 组 观 察 , 师 巡 视 教
什么规 律 。 3 .汇 报 观 察 结 果 。
学 实 验 解 决 问 题 。 探 究 活 动 围 绕 以下 几方 面 进 行 : 察 中质 疑 、 观 实 验 中 探 究 、 思 中 归 纳 整 理 、 作 反 制
中运 用 拓 展 。 整 个 过 程 让 学 生 保
由 于 是 第 一 次 动 手 玩 摆 , 察 观 到 的 现 象 是 开 放 的 、 样 的 , 生 多 学 有 可 能 观 察 到 摆 的 摆 动 快 慢 较 均
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优秀7篇)

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优秀7篇)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了解钟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钟摆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通过实验了解钟摆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钟摆,介绍钟摆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
理论讲解(壹五分钟)介绍钟摆的周期、振幅、重心和阻尼等概念,解释钟摆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实验探究(30分钟)进行实验,将小球放在支架上,通过摆绳连接到小球上,用摆绳拉动小球使其在空中摆动,记录小球摆动的周期、振幅等数据。
分析讨论(壹五分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钟摆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影响钟摆周期的因素,如重心位置、阻尼等。
总结归纳(5分钟)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总结钟摆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归纳钟摆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钟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钟摆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并通过实验了解钟摆的特点和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实验数据,让学生自主发现钟摆的规律和特点。
同时,也需要注重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钟摆的原理,掌握钟摆的运动规律,了解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钟摆的运动规律,了解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出示钟摆的图片,询问学生钟摆的名称、形状、作用等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钟摆的`摆动方向是什么?它的运动规律是什么?2.探究实验(1)教师提供钟摆和绳子,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探究钟摆的运动规律。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2《钟摆的秘密》大象版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钟摆的快慢》。
【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2、能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
3、通过自己的试验,初步了解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意识到得到精确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目标分解依据】1、基于课标:力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机械装置进行传递,皮带、链条、杠杆、轮轴、滑轮、齿轮,机械装置的结构和作用,运用杠杆、滑轮、齿轮等简单机械装置来进行力的传递探索一些简单机械装置的结构和作用,运用杠杆、滑轮、齿轮等简单机械装置来进行力的传递。
2.基于教材: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精确时间的步伐》这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教学时,学生已经接触了摆,对影响摆快慢的因素已经进行了猜测,并制定了实验研究的计划,《钟摆的秘密》这节课是对上节课制定的计划的实施阶段,通过用实验进一步来验证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本节课实验还有两个的关键,一是要控制实验中的变量,即在研究摆重与摆快慢的关系时,要控制摆长和摆幅,使之保持不变;研究摆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时要控制摆重和摆幅,研究摆幅与摆快慢的关系时也一样。
3、基于学生:五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偏向于表面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观察,去发现实验的本质特点。
加之本课需要对实验进行反复的测量,得出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方能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部分学困生在此可能会产生疑惑和厌烦,这时教师要有耐心指导。
最后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时,要发挥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差的学生,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单位时间内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在研究中会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了解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原因。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与策略:第一步,出示一个谜语: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提示:打一生活用品),揭晓谜底:钟表。
提出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钟摆的秘密,并板书。
第二步,认识摆,制作摆。
让学生认识摆锤、摆绳,并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
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第三步,提出问题,大胆猜想。
针对摆钟和演示实验装置,学生提出自己想要探知的未知世界,并对共性问题大胆猜想。
当学生明白了摆的组成后,自然提出“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要想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不对?我们该怎么办?我又适时引导学生,学生马上想到了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猜想,顺理成章的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实验验证。
第四步,验证猜想。
针对学生的猜想,我设置了两个探究活动。
一是“做一个计时30秒的摆”;二是“用摆做实验”。
由于没有实验设备,因此各自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制作摆,和同学们一起玩“摆”。
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并记录实验数据。
新课标中提出:“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学过程要体现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
”在学生做实验时,我是这样引导实验来突出本课重难点的:先将学生分成6人小组,再让学生先按照两个实验要求用正确方法做实验,整个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先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再做实验。
这样学生很容易得出摆的运动规律。
第五步,分析数据,总结规律,表达实验结果。
(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学生通过自己实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对科学学科学习的兴趣。
第六步,应用自己探究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该如何调整家里的摆钟?接着出示秋千的图片,让学生说出秋千荡的快慢与小朋友的体重无关,只与秋千上的摆绳长有关。
(这一环节是在学生探究出科学规律之后,让学生运用规律去解决生活中关于摆的问题。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钟摆的秘密》是《时间的脚步》单元的第二部分内容。
学生在学过《精确时间的步伐》一课后,继续学习有关钟的知识。
本节课学生通过反复实验探究去发现和掌握钟摆的运动规律,并能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影响摆的快慢因素的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作为证据。
【学生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计时器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然也包括钟。
生活中经常用到钟,学生对钟的知识知道的也不少,但在生活中摆钟不是常见的。
所以对摆钟这方面知识知道的不多,特别是摆的运动规律知道得更少。
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做一个很好地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探究出钟摆的秘密。
【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影响摆的快慢因素的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作为证据;2.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能够根据假设进行验证;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体验在摆的实验中对变量的精确控制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提高实验能力(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单摆摆动的规律)和归纳概括能力(从反复实验的数据中归纳、概括单摆摆动的规律)。
3.懂得人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
【教学准备】自制的摆、秒表、实验报告单、钩码、线、支架、等。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愿不愿意听呀?生:愿意!师:四百多年前,意大利有位青年叫伽利略,(大屏幕出示伽利略图片)有一天他在教堂里做礼拜,看见悬挂在教堂顶端的一个吊灯在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摆动。
这本来是人们常见的事,而伽利略却细心地观察起来。
回到家里,他找来了一根绳子和一个重物,模仿“吊灯”做起了实验,后来人们把这个实验装置叫做摆。
伽利略通过这一观察与实验,发现了摆的许多秘密。
同学们,到底伽利略发现了什么秘密呢?你们愿不愿意像伽利略一样,走进摆的世界,去探索摆的秘密呢?(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 认识摆在一根细线下面挂一个重物,把细线上端系在支架上的横梁上,这就构成了一个摆。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提 问 : 才 看 了 书 , 看 了 大 刚 又
屏 幕 上 的 内 容 , 么 这节 课 , 想 那 你 学 习的 内容 是 什 么 ? 你们 想 了解
钟摆 的 哪些秘 密 ? ( 师 把 学 生 的提 问 一 一 板 书 教
习惯 , 于从 观察 的事 物 中提 出研 善
究 的 问 题 , 够 对 所 提 出 的 问 题 作 能 合 理 的 假 设 或 预 测 , 合 作 中设 计 在 实 验 验 证 假 设 或 预 测 , 汇 报 讨 论 在 中 能 够 依 据 事 实 作 出 合 乎 实 际 的
既 为 学 生 学 好 科 学 课 埋 下伏 笔 , 又
激 活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3 .激 趣 , 出 问 题 。 提
学 生 的探 究兴趣 , 学生感 觉 到科 让
学 其 实 就 在 我 们 的 身 边 。 学 生 在
猜 想 的 过 程 中 , 题 意 识 自然 就 会 问
枝 条 、 秋 千 、 船 、 式 各样 的摆 荡 摇 各
在 每 一个 活 动 、 一个 细 节 中 了。 每
学 生 从 简 单 地 依 据 自 己 生 活 经 验 做 出 的 猜 想 开 始 , 系 实 际 , 发 联 激
合 作 、 重 他 人 、 真 严 谨 , 受 探 尊 认 享
究 和成功 带来 的乐 趣 。
河 南 省 实 验 学 校 郑 东 小 学
( 5 0 6) 4 04
线 , 块秒 表 ; 份 实验记 录卡 ; 一 一 各 式 各 样 的摆 锤 ( 学 生 自带 ) 由 。
设计意图 : 足学生时间 , 给 让
到 的 问 题 。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体
学 生依据 教 材和“ 实物” 察 , 出 观 提
钟摆的秘密教案

钟摆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钟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钟摆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2)掌握影响钟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2、教学难点(1)设计实验来探究影响钟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2)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铁架台、细绳、钩码、秒表、不同长度的摆杆、不同质量的摆锤。
2、多媒体课件:展示钟摆的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挂钟,让学生观察钟摆的运动,提问学生是否知道钟摆为什么会不停地摆动,以及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钟摆的秘密。
2、讲授新课(1)钟摆的结构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钟摆的结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钟摆主要由摆杆、摆锤和摆线组成。
(2)钟摆的运动原理讲解钟摆的运动是一种简谐运动,其运动的周期与摆长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当钟摆被拉起一定角度后释放,在重力的作用下,它会来回摆动。
3、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影响钟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2)作出假设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可能的假设,如摆长、摆锤质量、摆动的幅度等。
(3)设计实验①探究摆长对钟摆摆动快慢的影响准备不同长度的摆杆,保持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相同,测量每个摆杆在相同时间内的摆动次数。
②探究摆锤质量对钟摆摆动快慢的影响使用相同长度的摆杆,改变摆锤的质量,保持摆动幅度相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的摆动次数。
③探究摆动幅度对钟摆摆动快慢的影响使用相同的摆杆和摆锤,改变摆动的幅度,测量在相同时间内的摆动次数。
(4)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5)分析数据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钟摆摆动的快慢,得出结论。
(6)得出结论①摆长越长,钟摆摆动越慢;摆长越短,钟摆摆动越快。
【原创】《钟摆的秘密》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钟摆的秘密》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钟摆的原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来了解钟摆的秘密。
【教学准备】钟摆模型、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长短棉线各一、等重的钢珠三颗【教学过程】一、认识钟表的工作原理(1)、教师播放钟摆摆动的视频,并用课件出示摆钟的内部结构模型。
(2)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①摆钟如何工作的?②为什么只有摆在摆动时,秒针、分针、时针走动?③不同的钟摆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一样吗?(3)摆钟工作时,哪部分起着作用?(4)教师出示摆的模型,介绍摆臂、摆锤,摆钟的工作原理。
二、用摆做实验:研究在相同时间内同一个摆的摆动次数是否相同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在相同时间内同一个摆的摆动次数是否相同?我们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搜集数据,师巡视指导。
9、小组交流汇报:你们小组想跟大家交流的是哪个问题?你们的实验结果怎样(用数据说明)?你们的发现是什么?(小组汇报的发现征求相同研究问题的小组是否相同)10、师小结。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1、师: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出示记录单)什么样的摆摆动的慢,什么样的摆摆动的快,我们是怎样知道的?2、师出示两个摆,让学生说说这两个摆有什么特点?并猜测它们摆动的快慢?3、师生合作演示实验测15秒内这两个摆摆动的次数。
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
3、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又产生了认知冲突)4、师引导: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钟摆的秘密教案

钟摆的秘密教案教案标题:钟摆的秘密教学目标:1. 了解钟摆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掌握钟摆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 能够设计实验验证钟摆运动的规律。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钟摆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1. 钟摆运动的计算方法。
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钟摆实验装置和材料。
3. 计时器。
4. 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钟摆运动的概念,与学生讨论钟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钟摆运动的示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钟摆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2. 解释钟摆运动的周期、频率和振幅的概念。
3. 示范如何计算钟摆运动的周期和频率。
三、实验设计(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钟摆运动的周期与振幅的关系。
2. 提供一些实验材料和装置供学生选择使用。
3.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步骤、变量的控制和数据的记录方法。
四、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2. 学生使用计时器测量钟摆的周期和振幅,并记录数据。
五、数据分析(15分钟)1. 学生整理实验数据,计算不同振幅下的钟摆周期。
2. 学生绘制周期与振幅的图表,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的图表。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的意义,并总结钟摆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设计更复杂的钟摆实验,探究其他因素对钟摆运动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钟摆运动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钟摆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并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钟山区第十五小学胡小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摆是摆钟的“控制核心”。
2.通过对比试验探究出摆的快慢与摆线、摆锤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实验、分析、总结,知道钟摆的秘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线、摆锤之间的关系,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自制活动的摆、秒表、铁架台、细线、螺丝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钟摆的秘密。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摆钟1.知道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
2.认识摆钟的构件,知道摆的作用。
3.介绍摆的组成。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材料,既让学生知道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摆的秘密1.验证摆的等时性(1)研究: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有什么规律?教师统一计时,学生数摆,重复试验3次。
指名反馈:你发现了什么?(2)猜想: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有关?(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设计意图】研究同一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有利于教师自然的提出问题,为学生的后续活动,设计实验作铺垫,特别是为实验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
让学生猜想,既能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开展实验研究的积极性。
2.验证猜想:(1)验证第一个因素: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关系(2)验证第二个因素: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关系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学生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总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伽利略知道什么秘密了吗?【设计意图】让教师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学生经历“动手实验——分析数据——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这也是科学教学所提倡的教学理念。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第1篇:《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一、备课设想:1、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模型来验*钟摆的秘密。
2、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作能力、观察能力。
2.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来了解钟摆的秘密。
3、学生分析:由于摆的秘密比较抽象,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理解不了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验*才行。
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观察、质疑、动手验*、分析、总结。
二、重点:钟摆的原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
难点:摆长与摆摆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三、教法:观察、猜想学法:观察、验*四、教具:摆钟内部结构模型,钟表的摆模型,自制活动的摆。
学具:自制(课前由学生自制简单的摆)。
五、教学过程:1、观察、分析、猜想(1)教师出示摆钟的内部结构模型。
(2)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①摆钟如何工作的?②为什么只有摆在摆动时,秒针、分针、时针走动?(3)摆钟工作时,哪部分起着作用?(4)教师出示摆的模型,介绍摆臂、摆锤。
2、实验(1)研究在相同时间内同一个摆的摆动次数是否相同。
①拿出自制的摆,在三个一分钟内测出摆摆动的次数,你的发现是什么?②大家的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是什么决定了摆的快慢呢?3、研究摆长与摆摆动快慢关系(1)实验一:同样的摆锤,改变摆长,观察摆动次数,总结发现。
(2)实验二:摆长相同,改变摆锤的重量,观察其摆动次数,总结发现。
(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范文1教学目标1.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而与摆的轻重没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动得越快。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获取与整理资料、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等环节。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缜密思考、严谨实验的科学研究态度.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教学难点: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而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2023最新-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优秀9篇】

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优秀9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9篇《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五年级上册《钟摆的秘密》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钟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学生能够正确地描述钟摆的特点和应用。
3.学生能够利用钟摆实验探究物理现象。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钟摆的简单演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介绍钟摆的基本结构和应用。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钟摆的摆动过程,分析其运动规律和周期,通过实验验证周期与摆长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理解钟摆的运动特点。
3.实验设计一组简单的钟摆实验,如利用简单的弹簧、细绳、小球等材料,探究摆长对周期的'影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进和实验。
4.总结引导学生对钟摆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进行总结,探讨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和总结,考察学生对钟摆运动特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检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从而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也要注意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科学性,防止实验中出现意外情况。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反思篇二《宝葫芦的秘密》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的作品,课文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生动刻画出王葆的童真形象。
教学本文,我首先根据课后练习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这个问题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中我为了紧扣文本主题,调动学生情绪,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采用让两位主人公自我介绍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故事人物,并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朗读,这样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同时为后面的教做好了铺垫。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节教材的设计遵循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认识摆动,知道摆的摆动规律——摆线越短,摆的越快;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规律)和归纳概括能力(从反复实验的数据中归纳概括摆的摆动规律)。
通过第一课的教学,学生已对钟表的发展历程及各种计时工具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探究钟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因此,本课教学重在以知识为载体,通过探究新知,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摆的构造,了解摆钟,发现摆是摆钟的“控制核心”。
2.通过探究摆速与摆线、摆锤之间的关系,认识摆的摆动规律——摆线越短,摆的越快;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
3.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4.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数据;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5.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认识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教学准备支架、50克钩码、20克单摆、尺子、实物摆钟、课件、计时器。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师:(出示实物摆钟)大家看,这是什么?生:摆钟师:(手指钟摆)这叫什么?生:摆师:钟摆是怎样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什么?生:摆动。
师:简介摆在摆钟里起的作用,关于钟摆你还有什么问题?(请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钟摆的秘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摆钟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1.讲述伽利略研究摆的故事摆动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早在400多年前就对这种现象进行过研究。
一天,伽利略来到教堂,在教堂的大厅里他看到一盏吊灯不停地摆动,这件事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想,吊灯来回不停地摆动,这种摆动是否有什么规律呢?于是,他用脉搏计算时间,仔细观察吊灯的摆动,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发现了吊灯摆动的规律。
钟摆的秘密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设计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是否有关的实验方案。
设计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是否有关的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2.学生小组实验验证猜想:
3.学生展示并总结:
验证摆摆动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无关。
验证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验证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
环节五
总结与评价
(3分钟)
活动一:
1.自评:学生通过说说自己的收获进行自评。
2.互评:学生评价自己同组的成员。
环节六
课后作业+课堂留白(2分钟)
运用所学知识:
给自己的小玩偶做一个20秒摆动10次的秋千。
板书设计
钟摆的秘密
猜想 发现
摆角的大小 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长,
摆线的长短 摆摆动的越慢;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
2.能通过探究过程,总结出摆的快慢与摆角、摆重无关,只与摆长有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摆及摆的运动规律。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规律)、归纳概括能力(从反复实验的数据中归纳概括摆的摆动规律)。
评价任务
3.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
教材分析
《钟摆的秘密》这节课以摆为切入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自主探究摆的活动,通过反复实验探究去发现和掌握钟摆的运动规律,并能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影响摆的快慢因素的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作为证据,发展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兴趣和科学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各种常见摆,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假想,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在钟摆的研究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尊重他人、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享受探究和成功带来的乐趣。
3、通过实验,知道钟摆的快慢与摆的轻重无关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思路
1、体现“科学就在身旁”的教学理念。
使学生逐步学会“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善于从观察的事物中提出研究的问题,能够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合理的假设或预测,在合作中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或预测,在汇报讨论中能够依据事实作出合乎实际的结论,并能应用结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体现“新课程、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展示科学课特有的教学风格。
教学用具的准备
1、自制的课件一套。
2、以4人为一组,每组准备一个铁架台,三根长度不一的摆线,一块秒表;一份实验记录卡;各式各样的摆锤(由学生自带)。
教学流程
一、观察事实,提出问题
1.学生自学课本,初步感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看书 [此课选自大象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课《钟摆的秘密》]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CAI课件,播放内容有:微风中的枝条、荡秋千、摇船、各式各样的摆钟、自制的摆等。
]
意图:以教材和课件为裁体,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表象材料,既为学生学好科学课埋下伏笔,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激趣,提出问题。
提问:刚才看了书,又看了大屏幕上的内容,那么这节课,你想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你们想了解钟摆的哪些秘密?
[教师把学生的提问——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把相同意思的问题用线连在一起。
]
意图: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依据教材和“实物”观察,提出问题,水到渠成。
二、选择问题,方法习得
1、选择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真为你们的聪明才智感到由衷的高兴,但一节课时间有限,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来选择一二个问题重点研究一下好不好?你最想选择哪些问题来研究?
其余的问题你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在课外研究,我期待你们的课外研究结果。
意图:本着“提出问题,选择问题进行科学探究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的良好愿望,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行使了一点教学“霸权”---则其重点而为之,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伏笔。
2、确定研究内容,设计实施方案
(1)、请同学们看一下桌上的实验材料,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用尺量一下三根摆线的长度,请同学们象老师这样把摆线系在铁架上的横杆上,下面挂一个自己准备好的摆锤。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提示来做摆的实验,我们怎样来计算摆动的次数。
<出示CAI,学生边模仿边练习>。
以组为单位来设计实施方案。
(3)、请同学们注意,我们每次实验时间是10秒钟为一时间单位,看摆在10秒钟内摆动了多少次。
每个组的人要分好工,负责装摆。
现在各组自由练习三次。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个别辅导。
师:现在同学们设计好了实施方案,基本掌握了做摆的实验,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摆锤拉开的角度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二是拉开后松开手,不要用手去推。
)
意图:认识材料,学习设计实验方案。
掌握了方法就掌握了“点石成金”的“法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帮助,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对学生的学习更具吸引力。
三、前期预测,分组实验
1、前期预测
提问:请同学们预测一下,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摆在什么情况下摆动得快,在什么情况下摆动得慢。
意图:让学生预测,既能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开展实验研究的积极性。
2、分组实验
提问:请同学们先讨论一下,你们组准备怎样做,然后边做实验边填好实验记录卡,时间15分钟,现在开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时发现:大部分组的实验紧张有序,且能按要求填好表格。
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记时的同学记时不太准确,不是报早了就是报迟了;二是记时与数摆动次数之间配合不太谐调;三是系摆线与挂摆锤的动作不熟练。
实验做得快的组8分钟不到就完成了,慢的组在教师的帮助下15分多钟才完成。
]
意图:现在的小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动口能力较强,动手能力较差。
科学教师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给足学生时间,让其亲历科学探究(实验)过程。
四、汇报交流,成果共享
(待到各组完成任务后,让学生回归本位,安静下来认真倾听各组的回报,教师将各组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
)
1、现在请各小组把刚才的实验情况汇报一下。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意图:尽量让每一组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其有一种成就感,激发其自信心。
此外,从事实(现象)中得出结论,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的学习深化了一层。
五、实际应用,课外延伸
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60秒摆动20次的摆,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又准确。
意图:应用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并且是一种最好的学习过程,学生尝到了甜头,就会延伸到课外。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我体现了“用教材教”这一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降低了实验的难度,增强了实验的操作性,实验现象显著,特别是将各组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学生从多次感官刺激中,很直观地看出(主要是感觉到)本课的知识点——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同时也隐含一个结论——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2、本课教学,体现了我的“学会探究”实验的基本模式:任务驱动(明了学习目的,确定学习内容)→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虚拟场景)→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表象越丰富,问题也就越多,兴趣也就越浓)→组织研究小组(自愿组合,掌握方法,亲身经历,作好记录)→讨论交流(资源共享,学会倾听,同步提高)→意义建构(知识重组,解决问题,学会探究)。
3、本课教学,须待改进的地方有好几个:例如“有结构的材料”出现太明显,使人一看就知道要研究什么,没有给学生选择的空间。
说明教者思想还不够开放,怕麻烦。
今后要在既注重规矩,又要注重放开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