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馈原理包括: ①一个控制系统既要有控制部分的控制信息输入 到受控部分,更要有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回送到 控制部分,才能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没有反馈信 息的非闭合回路,不可能实现控制; ②反馈分为两种。如果反馈信息能够加强控制信 息的作用,则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反之,如果 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则这种 反馈称为负反馈。负反馈能维持系统的稳态,是 可控过程。
教学分析
学习环境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编写测验项目
学习任务分析
设计
策略设计
组织策略 传递策略 管理策略
编写与制作教学资料
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价 进行形成性评价 修改教学
它属于第三代教学设计(ID3)模型,以我国 郑永柏、何克抗于1998年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环 境模型。该模型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 型。该模型有三大特点: A. 学习者被置于教学设计的中心地位。 B. 要求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为依据设计知识结构。 C. 重视学习者认知活动过程——认知结构建构过 程的设计。 ID3模型体现了当代最新教学观念,有利于发挥 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学习者自己 控制,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好 地使用前景。但有些方面,它尚未成熟。
1. “计划”说 这种论点的代表当推美国学者肯普,他 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 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 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 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 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Exit
2.“方法”说 把教学设计看作是一种“研究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而这种方法与过去的教学计划不同,其区 别就在于“现在说的教学设计有明确的教 学目标,着眼于激发、促进、辅助学生的 学习,并以帮助每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
四、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
(一)教学类型(过程)的设计 1. 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 2. 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教学 3. 广播电视远程教学 4. 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 (二)教学资源的设计 1. 电视教材 2. 多媒体(网络)课件 3. 专题学习网站 4. 网络课程 5. 专业资源库
五、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热点 (一)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的研究 1. 内容体系与操作程序的研究 2. 设计方案表述形式的研究 3. 学习环境的设计 4. 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研究 5. 学习评价的研究 (二)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 (三)教学设计理论与技术开发的结合
设计的本质在于决策、问题求解和创造 面向实际的教学设计任务
二、教学系统设计模型构成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内容 以加涅的为例。 1974年加涅推出了《教学设计原理》一书。 此书的出版是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诞生的标 志。该书于1979年、1988年和1992年先后 三次修订出版,标志着以加涅为代表的经 典教学设计理论进入成熟阶段。 其该书的主要观点有:
二、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 最早研究传播学是施拉姆(W. shramm) 。传 播理论主要研究和探讨自然界一切信息传播活 动的共同规律。传播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 基础,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型说明了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 的要素。 传播理论解释出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动态的相互 联系,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传播过程。 传播理论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传播过程要素构成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其 相应领域,如传播内容分析、接受者分析、媒体 分析、效果分析等研究成果在不同程度上为教学 设计中的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每日 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所吸收。
1. 中小学学生不论学习何种学科,所习 得的结果总是可归入言语信息、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5种类型中。这 5种类型的学习结果就是学校的教学目标。 2.每种类型的学习结果的内在性质不同, 外在行为表现不同,有效学习的条件也不 同。教学设计就是针对目标类型,制定有 效的学习计划和创造最有的条件。
教 学教 目师 标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教 学 信 息
学 习 信 息
学习者 个性特点 能力特点
认知发展水平
原有知识状况 学习动机、兴趣、态度
习 得 知 识
教的系统
学的系统
输出
(二)教学系统方法 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全 面的分析、系统的设计。教学系统的方法基本出 发点是它的整体性,它要求从整体出发,从整体 与部分(或要素)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中,综合考虑对象,立足整体, 统筹全局,择优选取总体的最好方案,以达到优 化或满意地处理问题。
它属于第一代教学设计(ID1)模型,以 美国学者肯普(J.E.Kemp)1977年提出的模型 为代表。该模型是传统教学设计模型的代表。 其特点有:
首先,该模型体现了传统教学设计的主要原理。 其次,该模型体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主要特征— —“教”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 调外界客观知识的刺激作用和教师的教学控制作 用。 肯普模型由于适应传统教学习惯,教学环节,步 骤具体明确,因而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它 的缺陷是过分强调教师的控制作用,忽视和限制 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
Exit
3.“技术”说 鲍嵘在《教学设计理性及其限制》一文中认为, 教学设计是一种“旨在促进教学活动程序化,精 确化和合理化的现代教学技术。” 4.“方案”说 这种观点在我国有较大的影响面,代表人物是 乌美娜。她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 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 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有序原理包括: ①有序是指一个系统的性质、结构、功能, 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也 即是信息量的增加,组织化程度走向提高, 即混乱程度走向减少; ②系统要发展,要从无序到有序,第一个 必要条件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另一 个条件是系统必须有涨落的作用即远离平 衡态。
(二)教学系统方法 1. 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instructional system)是有一 定数量的互相联系的组成部分(如教师、 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 教学环境等)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某种 特效的教学功能的综合体。 它是由教与学 两个子系统构成(如图1.1)
修改
选择 课题和任务 预测学生的 准备情况 进行教学 评价 分析学习 者特征
形 成 性 评 价
确定学习需要 和学习目的
分析学科 内容
阐明教学 目标
总 结 性 评 价
提供辅导性 服务
利用教 学资源 修改
实施教 学目标
它属于第二代教学设计(ID2)模型,以美国 学者史密斯——雷根(Smith&Ragan)于1993年 提出的模型为代表。该模型仍然以“教”为中心 的模型。 该模型与肯普模型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A. 在教学分析中增加并突出了学习环境分析。 突出了学习环境分析,等于在“教”与“学”的 天平上,加重了“学”的砝码。 B.深化了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它不只是象肯普 模型那样,仅仅分析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标准知识 的掌握的程度,而且还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 知能力,这对发挥学生学习时内部因素的能动作 用,改变学习的被动状态时至关重要的。 C.加强了策略设计的比重。特别是在策略设计的 三个部分中,突出了对教学组织策略的设计。
普通传播 教学传播 Who谁 教师或信息源 To whom 对谁 教学对象 Says what 说什么 教学内容 Where 在什么情况下 教学环境 Why 为什么 教学目标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教学媒体 With wha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 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内容 教学或教学资源分析 教学对象的分析 教学内容的分析 教学环境的分析 教学目标的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媒体的选 教学评价
Exit
5.“操作程序”说 认为“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和步骤,并 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 序”。
以上概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界定教 学设计的:
从教学设计的形态描述来界定,如“计划”说与 “方案”说。 从教学设计的功能来界定,如“方法”说与“操 作程序”说。 从揭示教学设计本质来界定,如“技术”说。Exit
第一章 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常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第四节 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分析 教学系统设计,简称教学设计。归纳起来 大致有如下一些说法: 1. “计划”说 2. “方法”说 3. “技术”说 4. “方案”说 5. “操作程序”说
而在本课程以后讲的概念涵义为:教学 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 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 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 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 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 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定义的内涵 1) 教学设计的目的: 优化教学效果 2)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3)教学设计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4)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其科学 决策的依据 5)以学生为导向 6)连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应用 学科性质 7)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 教学过程、 教学产品、 课程设置等 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
一、系统科学理论
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系 统理论和系统方法。 (一)系统理论 1. 整体原理 2. 反馈原理 3. 有序原理
整体原理包括: ①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是系统理论的核心。 ②系统都是由要素构成的,但不能孤立地考察一 个要素,应把要素置于系统之中去考察。 ③任何系统虽是由若干部分(要素)构成,但在 功能上,各部分功能的总和不等于整体的功能; 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应等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 再加上相互联系形成新结构产生的功能。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模型
进行教学 分析 修改教学
评价需求 确定目的
编写绩效 目标
开发考 核量表
开发教 学策略
设计并实 开发和选择 施教学的形 教学材料 成性评价
分析学习 者和环境
教学系统设计模型
设计并实 施终结性 评价
三、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史
(一)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 1.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基础的发展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2. 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发展 (1)肯普(J.E.Kemp)模型 (2)史密斯—雷根(P.L.Smith.J.Ragan)模型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型
信息源 (Source ) 传播技能 态度 知识 社会系统 文化背景
信息 (Message) 内容 要素 处理 结构 编码
通道 接受者 ( Channel ) (Receiver) 视觉 传播技能 听觉 态度 触觉 知识 嗅觉 社会系统 味觉 文化背景
反馈
图2-2 贝罗SMCR传播模式
教学传播与普通传播的对应关系
教学系统设计概念
*
科学型
系统科学理论 学习理论 系统论 教学理论 传播理论
经验型
个人 总结
随意 粗放 思辩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 系统方法:教学设计的方法 最优化:教学设计的目标 科学性:教学设计的过程 再现性:教学设计的产品可以复制
(三)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方法论学科 应用学科 设计科学
3. 教学系统设计操作方法的发展 (1)图示/表格分析方法 (2)数学分析操作方法 4. 教学设计系统方法论应用的发展 (1)从线性封闭系统向非线性开放系统 转移 (2)从决定论的可预测性向非决定论的 不可预测性转移 (3)从负反馈机制向正反馈机制转移
(二)教学系统设计观念的转变 1. 以教为主——以学为主(学教并重) 2. 重视结果——重视过程 3. 强调资源——强调环境 4. 体现静态设计——体现动态设计 5. 集体、统一设计——个体化、个性化设计
3. 为了使教学设计建立在科学的学习研究基础 上,克服教学过程、方法和媒体选择的随意性, 教学设计中引入任务分析。也即是说分析教学目 标中的学习结果、类型,揭示有效学习的必要条 件和支持性条件,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 4.根据任务分析的结果导出教学过程(加涅称 之为教学事件),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媒体,以 及安排相应的师生活动。 5.对照目标检测学习结果,评价教学目标是否 达到并提出修改教学的意见。